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六 第 1a 页 WYG1361-0115a.png

苏门六君子文粹卷十六
宛丘文粹一 宋 张耒 撰
诗传
臣工传
天下之乱起于无礼义无礼义起于衣食不足衣食不
足起于经界不正井地不均沟洫不修田事不勤先王
深知礼义之原起于稼穑之际故其于省耕劝农之事
卷十六 第 1b 页 WYG1361-0115b.png

事而公刘之诗所述其先止于乃埸乃疆乃积乃仓而
已其后周公遭变述此公风化之所繇而为七月之诗
大至于授衣举趾小至于采薪剥枣推鸟兽草木之变
以候天地阴阳之运以致力于衣食之间盖天下之大
本与周之所以王一本于此故也予尝考之于诗楚茨
之诗刺幽王之失政推本其故以谓田莱多荒陈先王
之盛时上勤于恤农下力于治田之际自我稷翼翼我
卷十六 第 2a 页 WYG1361-0116a.png

备终至于永锡尔极时万时亿又曰神嗜饮食使君寿
考信南山之所陈始于禹之甸南山曾孙之田原隰庐
立于中田瓜植于疆埸次之以清酒骍牡以享祖考而
终于报以介福万寿无疆大田甫田之所述其始自曾
祖之能劝其民农夫之能听其上不怒以交其欢致馌
以将其厚而终也报以介福万寿无疆夫受莫大之福
享寿考之报此天下之大美极治之际也而天下乃出
卷十六 第 2b 页 WYG1361-0116b.png

足于下则礼乐废于上礼乐废而衰乱失礼从之矣农
功勤而后衣食足衣食足而后礼乐作礼乐作而后安
乐寿考从之矣诗人探其本要其终审乎治乱之本原
而后其言之叙如此也故诸侯之助祭而成王遣之也
其戒之以王釐尔成来咨来茹遂及于暮春新畬之事
来牟康年之祥钱镈铚艾之细治国之事亦已多矣然
略其馀而首于农诚以天下之大本在是故也岂独成
卷十六 第 3a 页 WYG1361-0116c.png

也曰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绩岁事来辟勿予祸适稼
穑匪懈是也夫惟戒之以事而首在农故其制赏罚也
亦计夫农事之兴废故天子五载一巡狩而察诸侯之
政也其庆也始于土地辟田野治而养老尊贤俊杰在
位次之其罚之也始于土地荒芜而遗老失贤次之则
先王之意盖可知矣鲁侯之颂始于駉而駉之美始于
务农重榖次之以有駜而有駜之卒章曰自今以始岁
卷十六 第 3b 页 WYG1361-0116d.png

则古之戒诸侯未有不然者而非独臣工如此而先王
之政缓急之序可考矣
抑传
昔者厉王之为恶荡荡而无制疾威而无恩而强禦在
位掊克在服炰炰于中国则刚暴而亢满者也故卫武
公之刺王也曰抑抑威仪先儒曰抑抑密也夫疏则为
见有进之道密则为蔽有退之道故易曰退藏于密故
卷十六 第 4a 页 WYG1361-0117a.png

王季克自抑畏又曰文王卑服则知言太王王季亦自
卑抑之意盖裁其盛而使退挹其满而使亏者抑也临
下而使物畏之者威也居上而使物象之者仪也威能
抑抑则不至于刚暴仪能抑抑则不至于不逊虽威仪
外也非不可以伪作使修其威仪者盖使之勉其德而
已故曰惟德之隅治室者不先治隅也使之治隅者是
使之治宫室而已厉王不能道民之肃心而使之成善
卷十六 第 4b 页 WYG1361-0117b.png

正未戾而思乱则虽有哲者亦陷溺而为愚矣先王之
教民也因民之肃心而导成之因性之光明而缉熙之
而暴君者则哲谋肃艾之性乃沦胥以使败此武公之
所以深痛而首刺之以此也庶人之愚教之使明者君
之职也不能明庶人之愚则既有罪矣而武公以谓亦
职惟疾不责主使教之者何也盖教不中养不才者贤
者之事也厉王之恶如此姑无望其使愚者贤无使贤
卷十六 第 5a 页 WYG1361-0117c.png

斯戾者也周之兴自文王之能官人芃芃之棫朴不废
于薪槱故济济之多士各尽其才分故诗曰周王寿考
遐不作人当时蔽而不闻昧而不显谄而不陈拙而无
射者皆有以因其才故大至于成人幼至于小子久至
于古之人皆有成其德因天下之才备天下之用而王
业成其后世尝陵夷而人才不振矣宣王教养而作成
之而采芑作故其人则方叔召虎韩侯仲山甫之徒而
卷十六 第 5b 页 WYG1361-0117d.png

才之兴废者天下之治乱也厉王不能使哲人之愚者
贤人才既乏矣使哲人愚则人才殆尽矣故武公所深
痛厉王之乱而原其理而告之王曰无竞惟人四方其
训之夫将天下莫强焉则实在于人才奈何为是戾而
使靡哲不愚乎夫文王之能作人而成材岂有他哉其
自勤亹亹而不息穆穆而无间其法象之著见于其上
倬然如云汉之昭回于天宣王之作人也岂有他哉遇
卷十六 第 6a 页 WYG1361-0118a.png

奉其上而才人至矣文王之修身者至故其得人也大
宣王之修己者小故其得人也狭故修身之能否人才
之废兴也夫厉王使哲人陷溺而为愚者其原乃自夫
不知修己而已故武公探其本以为将使无竞惟人者
乃在于有觉德行而四国顺之下无违德则人才从上
而作故天下莫能胜而四方训之矣夫玷者玉之小害
也言之有玷虽不可为然犹未伤夫大善也而武公既
卷十六 第 6b 页 WYG1361-0118b.png

特无补而已未必害也而武公又戒以无曰苟矣无欺
于明者人之所易也无愧于幽者人之所难也而武公
既戒之以所难矣言不失于苟则言满天下无口过行
不愧于幽则行满天下无怨恶而言行至矣武公之所
以自警如此者何也以夫无言不酬而言发乎身加乎
民故也以夫无德不报而行发乎迩见乎远故也枢机
动乎此则荣辱应于彼矣夫惟厉王之不勉于言行故
卷十六 第 7a 页 WYG1361-0118c.png

而辱来如投报之各当其所也彼以谓施美而报恶于
此者是以童为角而惑小人之言耳木之成材可用者
多矣而曰荏苒柔木人之成善而致法者广矣而曰温
温恭人者盖凡以柔抑王之刚以温抑王之暴故也武
公不使厉王明庶人之愚而姑使之无愚哲人之明者
所欲听用我谋庶无大悔而已
桑柔传
卷十六 第 7b 页 WYG1361-0118d.png

止于告尔忧恤诲尔序爵而已自菀彼桑柔至乱况斯
削者告厉王以忧恤也自谁能执热至既作尔歌者诲
厉王以序爵也夫忧恤与不能序爵者岂有两端也哉
王不能序爵使贤者在上不肖在下分守各当其职事
故治国至于可忧可恤则是忧恤者以爵之无序故也
今将使忧恤无至于前则反其本而已故此诗以序爵
为本也四牡骙骙旂旐翩翩而乱益生国益泯生民益
卷十六 第 8a 页 WYG1361-0119a.png

也而人蔑资天不相此则政事之可忧恤者也其君子
则力争而不心竞不能治国而职为厉阶而其患久而
未己也此则臣下之可忧恤者也土宇日削矣乱而无
所定处者东西皆是矣非特国中之东西也四国之外
亦孔棘矣乱自内而之外者如此其广也日夜谋谟务
以广之而日斯削矣此国都之可忧恤者也凡此者厉
王剥丧其徒如柔桑之捋采而杀之而民受其病非特
卷十六 第 8b 页 WYG1361-0119b.png

恤者至于如此之众治乱则无兵治民则无政朝廷则
无臣疆域则无士大小内外并乱矣故告王以是忧恤
而使之序爵也自公卿诸侯至于大夫士皆爵也宜为
公卿者爵之以公卿宜为大夫士者爵之以大夫士此
爵之所以序也愚者爵尊贤者爵卑爵之所以乱也故
序爵者别贤不肖而已古之将序爵者养才为先而官
人次之官人为先而任贤次之养才则无逆其善性而
卷十六 第 9a 页 WYG1361-0119c.png

以听之而使之有为如是者古之道也厉王不能道人
之肃心者而与之赴事立功而汨抑陷败之使之自以
为不逮故曰民有肃心荓云不逮则哲谋肃乂之善性
亦沦胥以败矣此芮伯诲之以养才也先王为政于上
而稼穑勤于下岂并耕而食力田以养为重榖哉先王
任贤于上而万民各得于下岂使野人食君子之养而
后为务农哉厉王不知为治之本而好稼穑以亲之此
卷十六 第 9b 页 WYG1361-0119d.png

矣力民代食未必好也代食惟好又好之矣非所当宝
而宝之非所当好而好之不知先王任贤序爵之本而
徒志其末则曰劳而无功故虽宝稼穑好力民而天益
降丧而稼穑日已不登蟊贼并作而卒痒田莱卒亦多
荒而已故降此蟊贼稼穑卒痒哀恫中国具赘卒荒也
言此者诲厉王以官人也夫惠君者定其心则播告而
不匿参其犹则合众以济功以为未也又考慎其相而
卷十六 第 10a 页 WYG1361-0120a.png

见而使臧者从之则臧者反狂矣若所谓惟圣罔念作
狂是也民之所以作狂者以王之自有肺肠俾民卒狂
也芮伯以谓匪用其至覆俾我悖者所谓自独俾臧也
此芮伯诲厉王以任贤也诚能养才官人任贤则将如
先王之盛时矣六师及之则兵非所忧恤也蹻蹻王之
造则动作非所忧恤也尔土宇版章则国都非所忧恤
也成王之诗曰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馂至
卷十六 第 10b 页 WYG1361-0120b.png

芮伯刺之何也夫立政任贤于上而使民务稼穑于下
者本也亲至农亩之间而馌馈以将其厚者末也成王
修其本而及其末厉王好末而忘其本故稼穑则同而
美刺异也维此惠君此者与之而思得之也与维此圣
人维此良人同意维彼不顺彼者斥之而思远之也与
维彼愚人维彼忍心同意王不能养才不能官人不能
任贤故芮伯之明反相谮而不胥以榖矣圣人难知而
卷十六 第 11a 页 WYG1361-0120c.png

者特远其所难知其恶微矣今也遂废其所易察则恶
甚矣愚者不智而非罪也忍心则害人而非愚也覆狂
以喜乐之也是顾是复爱之至也昔者特乐于不智其
害微矣今也深忧于有喜则害甚矣是顾是复与顾我
复我同意凡此者厉王不能养才官人任贤故其好恶
错乱如此曰靡圣管管则自独俾臧可知也抑曰哲人
之愚亦惟斯戾则民有肃心荓云不逮可知也荡曰曾
卷十六 第 11b 页 WYG1361-0120d.png

以败言败而已未溺也载胥及溺则有死之道盖厉王
尚不知听用我谋而序爵则胥溺矣非特败也其下侯
旬旬之言均也十日为旬十日则自甲至癸一周惟其
周遍故旬为均荓云不逮与莫予荓蜂之荓同
云汉传
考六月之序则周之衰微至厉王而极四夷交侵诸侯
不朝而后宣王作承大乱之后外攘戎狄内征诸侯则
卷十六 第 12a 页 WYG1361-0121a.png

则田莱多荒非所以备财用也人卒流亡则非所以集
师众也故序诗者于宣王悯旱之际则曰内有拨乱之
志而已盖有其志者未见之于事潜诸内未施诸外凡
以旱故也虽然事未见外未著而逆知其存志者何也
以夫遇灾而惧侧身修行故也灾未加己而知惧变出
于天而修身非夫将有为也将有行也安能及此哉此
所以知其有拨乱之志也夫嬖女用于内则良士去于
卷十六 第 12b 页 WYG1361-0121b.png

勤小心之实内有康济泽民之心古之观人者皆若此
也予观云汉之诗而知宣王之虑患深责已重其诗曰
胡不相畏先祖于摧又曰天降丧乱饥馑荐臻卒曰昊
天上帝宁俾我遁夫大乱困绝而后先祖之祭摧毁而
无继兵败民溃而后丧乱而无定而人君非有过则安
至于遁致去位变置之祸哉水旱天地之常数先王之
所不能免其待之之道不过力田积榖以待其乏出粟
卷十六 第 13a 页 WYG1361-0121c.png

免之常灾而不忧遂至于大乱困绝兵败民溃而慨然
有游遁之志呜呼非虑患深责巳重者其孰能至此哉
此仍叔之所以知其将有为也将有行也序以为侧身
修行矣而考之于诗无有也尽其说以谓生民之无辜
祭祀之无福自上帝后稷至于祈年方社无不修之祭
自庶正冢宰至膳夫左右无不能之臣而曾是不效而
旱暵若是其不可沮止为侧身修行者之言哉呜呼是
卷十六 第 13b 页 WYG1361-0121d.png

在巳者不敢不尽而祈之得失不敢必也岂非鬼神之
无形天地之悠远非人之所能尽耶是天下之常情而
诚于善而无间者则异于是夫人之于善不敢不勉而
报之祸福虽先王不敢必也至于作善而无福先王未
有责天而不责巳者也推无所不明者在鬼神而引有
所不至者在我此先王之所以笃于责已而诚乎善而
无间则异于是先王之于祭祀其至诚迫切而加笃矣
卷十六 第 14a 页 WYG1361-0122a.png

笃于善而不知其他知作善于此则受福于彼而巳矣
致诚而责报于不可知笃善而求福于不可必是于道
岂不过哉盖因其过而后其仁可知也故曰是乃所谓
侧身修行之至也虽然不诚意于人事而诚之于祭祀
不勉之于吾身而推之于臣仆何也盖人事已修矣吾
身已勉矣所不可知者祭祀与臣仆而已今也祭祀无
不诚臣仆无不善则本末大小一切皆治矣此亦所为
卷十六 第 14b 页 WYG1361-0122b.png

志于彼陈其迹而显其意凡若此也棫朴言文王之作
人则曰倬彼云汉为章于天言为章至于示物以法云
汉言宣王之悯雨也则曰昭回于天盖昭回者言其明
而非雨候故也是诗言靡神不宗而所称止于上帝后
稷父母先祖群公先正祈年方社而已何也言其尊亲
与切近者言之也尊莫如上帝亲莫如后稷父母先祖
近莫如群公先正而切莫如祈年方社故也颂曰烈文
卷十六 第 15a 页 WYG1361-0122c.png

卷十六 第 15b 页 WYG1361-0122d.png

苏门六君子文粹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