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三 第 1a 页 WYG1361-0154c.png

苏门六君子文粹卷二十三
淮海文粹二 宋 秦观 撰
进策
序篇
臣闻春则仓庚鸣夏则蝼蝈鸣秋则寒蝉鸣冬则雉鸣
此数物者微𦕈矣然其候未至则寂寞而无闻既至则
日夜鸣而不已何则阴阳之所鼓动四时之所感发气
卷二十三 第 1b 页 WYG1361-0154d.png

闻庙堂之议帷幄之谋独耳剽目采颇知当世利病之
所以然者尝欲输肝胆效情素上书于北阙之下则又
念身非谏官职非御史出位犯分重烦有司之诛隐忍
逡巡而不敢发幸陛下发德音下明诏使大臣举贤良
方正能直言极諌之士将修祖宗故事而亲策于庭呜
呼此亦愚臣效鸣之秋也辄忘疏贱条其意之所欲言
者为三十篇以献惟陛下财择焉其目曰以意寓言以
卷二十三 第 2a 页 WYG1361-0155a.png

不鸣二十五弦各以其声应毂不运三十辐各以其力
旋默则治语静则制动作主术急不极则缓不生缓不
极则急不成一偾一起如环无端作治势二篇以地为
险山川为资以兵为险不厌通达作安都自信者不避
嫌自许者不求合倚而容之绩乃可底作任臣二篇众
贤聚于本朝奸人之所不利巧为诋诬以幻群听作朋
党二篇鸟有凤鱼有鲲超绝之材宜见阔略作人材扬
卷二十三 第 2b 页 WYG1361-0155b.png

与失为邻利与害同门非至精莫之能分作论议二篇
爵禄者所以砺世磨钝科条品目其可不悉作官制二
篇善治水者以四海为壑善治财者以天地为资国之
大计于是乎在作财用二篇料敌之虚实若别牛马应
变之仓卒如数一二非有道之士不能作将帅以寡覆
泉来如风雨去如绝弦作奇兵美言可以市三寸之舌
胜百万之师作辩士机会之来间不容发匪龟匪镜其
卷二十三 第 3a 页 WYG1361-0155c.png

气四术自得作兵法愚民弄兵依阻山谷销亡不时或
为大衅作盗贼三篇党项微种盗我灵武逾八十年天
诛不迄作边防三篇东西为纬南北为经织者就综而
文成其详在彼其略在此作序篇
国论
臣闻古之人君以其祖考之志而升黜人材弛张法度
者多矣太上忘言其次有言其下不及言何则昔舜举
卷二十三 第 3b 页 WYG1361-0155d.png

化所移不待告之以言而天下晓然固已心知其本末
此所谓太上忘言者也盘庚之迁亳武王之伐商所以
从先王之业承文武之志也而浮言横议二三不一至
以其迁伐之意托于词令丁宁而告于廷委曲而誓诸
野然后民始悦而服从此所谓其次有言者也秦孝公
用商君之说变法律易风俗所以修缪公之业成献公
之志也然未尝以其变法之意告民疑而不服则痛法
卷二十三 第 4a 页 WYG1361-0156a.png

足道而舜之忘言亦未可以遽及然则后世人君有以
祖考之命而升黜人材弛张法度者安得不法盘庚武
王之有言哉陛下即位以来图任元老眷礼名儒屏弃
奸臣投窜刻吏所以照临海内甚盛罢青苗之使废市
易之司削保甲之条刋免役之令至于摘山煮海冶铸
之事他日吏缘以为奸者临遣信臣更定其法所以加
惠元元甚厚臣窃闻之凡此大功数十淹速轻重虽出
卷二十三 第 4b 页 WYG1361-0156b.png

行小人所不利或作为诋欺之言悖乱群听以为先帝
之道陛下当终身奉以周旋而数年之间遽听一二大
臣更张几尽异乎所谓父作之子述之者矣自非明智
不惑之士往往闻其说而疑之呜呼此殆陛下不法盘
庚武王有言之过也夫子之事父其生也养志为大养
口体次之其殁也继志为大述事次之知述事而不知
继志犹养口体而不养志也非所以为达孝秦皇汉武
卷二十三 第 5a 页 WYG1361-0156c.png

以功业言之则始皇之英伟杰特又非武帝之可比也
然而万世之下号始皇为暴主称武帝为贤君秦祚遽
倾汉基益大者何哉二世不变始皇之事孝昭能改武
帝之法故也向使先帝晚年于人材法度初无升黜之
心弛张之意陛下犹当继其志不述其事又况亲承于
末命乎臣愿陛下具以意作为明诏丁宁反覆如古训
诰誓命之文布告天下咸使闻知则小人虽有诋欺之
卷二十三 第 5b 页 WYG1361-0156d.png

意使后世咸知成先帝之功者陛下也岂不休哉
主术
臣闻人主之术无他其要在乎能任政事之臣与议论
之臣而已政事之臣者宰相执政和阴阳万物宰制百
辟镇抚四夷与天子经纶于帷幄之中者也议论之臣
者谏官御史学术知古始器识通世务奋不顾身与天
子辩曲直争是非者也今天下之事有执政之臣以行
卷二十三 第 6a 页 WYG1361-0157a.png

事不然虽弊精神竭筋力以夜继日犹无益也臣请以
用人一事明之士大夫以名列于仕版者盖以万计有
智者有愚者有贤者有不肖者若智与贤则功利之所
从兴也愚与不肖则罪害之所从起也夫人主以一身
之思虑一耳目之聪明而当天下功罪利害之机非有
政事之臣则百官之进退奈何而不乱也然人之难知
久矣实愚而似智实智而似愚者有之实贤而似不肖
卷二十三 第 6b 页 WYG1361-0157b.png

夫以天下之智愚贤不肖而付之于二三大臣之手非
有议论之臣则进退当否奈何而知之也虽然政事之
臣者人主之股肱议论之臣者人主之耳目任政事之
臣而忽谏官略御史犹股肱便利而耳目盲瞆也任议
论之臣而轻宰相薄执政犹耳目聪明而股肱折也要
之二者不可偏胜使之适平而已汉成帝用王凤为大
将军政事大小皆自凤出天子曾不一举手京兆尹王
卷二十三 第 7a 页 WYG1361-0157c.png

讳唐明皇用李林甫为相十有九年专政用事补阙杜
暹上书斥为下邽令繇此谏诤路绝此则任政事之臣
太胜也汉武帝擢严肋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东
方朔之徒于左右朝廷有政事辄令助等与大臣辨论
大臣数绌唐德宗晚年宰相惟奉行诏书所与图事者
李齐运裴延龄韦渠牟而已此则任议论之臣太胜也
臣闻仁祖时天下之事一切委之执政群臣无得预者
卷二十三 第 7b 页 WYG1361-0157d.png

旦谏官列其罪御史数其失虽元老名儒上所眷礼者
亦称病而赐罢政事之臣得以举其职议论之臣得以
行其言两者之势适平是以治功之隆过越汉唐与成
康相先后盖繇此也陛下即位以来图任老成属以政
事屡下明诏使中外大臣举谏官荐御史保任骨鲠以
备献纳之科可谓得人主之要术矣愿鉴汉唐之弊专
取法于仁祖常使两者之势适平足以相制而不足以
卷二十三 第 8a 页 WYG1361-0158a.png

治势上
臣闻御天下之术必审天下之势不审其势而已信臆
决行其所谓道守其所谓法则虽有刚严果断之才或
失而为刻深慈惠恻隐之意或坏而为姑息何则设之
不当也夫圣主之于天下岂尝有意用术哉天下有强
势吾则有宽术天下有弱势吾则有猛术非强非弱天
下无势非宽非猛吾亦无术盖无势者天下之常而无
卷二十三 第 8b 页 WYG1361-0158b.png

实生于宽御弱势者必以猛而弱之弊实生于猛何则
昔汉之文景承高祖开创之后接吕氏喋血之馀除诽
谤去肉刑减笞法定箠令可谓宽矣而诸侯逆命夷狄
侵边孝武不胜其愤力攘匈奴诛两粤大臣相继而入
狱二千石连颈而伏诛巫蛊之祸至于夫妇父子之间
而不相保繇是言之岂非强者之弊实生于宽耶昔唐
肃宗器本深刻以刑名自喜安史之乱来归者戮于独
卷二十三 第 9a 页 WYG1361-0158c.png

思明复起代宗深鉴其事舍胁从之罪缓污染之诛至
于封豕长蛇无所惩艾忠臣义士切齿不平王室凌夷
之渐盖基于此繇是言之岂非弱之弊实生于猛耶是
故救强之弊必于崇宽之时救弱之弊必于尚猛之日
夫强弱之相乘宽猛之相代犹东之有西昼之有夜理
之所必至事之所固然也顾昧者不知耳昔陵阳严诩
将去颍川谓掾吏曰我以柔弱召必选刚猛代到将有
卷二十三 第 9b 页 WYG1361-0158d.png

诩言以诩并观之则天下之势可以前百年而豫定古
者刑罚世轻世重不为定论文王之时关市讥而不征
周公成王之时则关市有征矣至凶年然后弛之推此
类而言则先王之法度大抵皆审天下之势而为之者
也传曰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弛
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夫传所谓和者
则臣之所谓圣人之至术者欤
卷二十三 第 10a 页 WYG1361-0159a.png

臣间祖宗之时天下新脱割据战伐之祸天厌久乱俱
欲无为而又扫除烦苛之患足以深结海宇之心削平
僣伪之威足以逆折奸侠之气当是时天下之势如元
气在乎浑沦之中固莫得而名已逮嘉祐之后习安玩
治为日既久大臣以厚重相高小臣以苟简自便肉食
者鄙未能远谋谁能无偷朝不及夕故先皇即位之始
大讲法度作而新之覈名实以兴百辟攘夷狄以布威
卷二十三 第 10b 页 WYG1361-0159b.png

救缓势之术也元丰之后执事者矫枉过直矜钩距以
为法术任惠文以取媮快上下迫胁民不堪命故陛下
即位之始黜锻鍊之吏逐聚敛之臣登老成于散地擢
忠鲠于谪籍平冤狱振穷馁与天下休息此真得所谓
以宽政解急势之术也而比日以来执事者又将矫枉
而过直矣何告讦诋欺之言率然敢陈而王体未严也
向背异同之见各自为守而国论未决也此吞彼噬祸
卷二十三 第 11a 页 WYG1361-0159c.png

天下之缓急虽曰未见而固已胚腪于冥冥之中矣夫
致先帝之用猛术者嘉祐之缓势也致陛下之用宽术
者元丰之急势也今又矫枉过直则势必复缓缓甚则
术又将出于猛矣猛术一用天下固以震动若再用焉
则安危之计未可知也何则天下之势犹一人之身缓而
救之以猛犹关鬲不通而涌泄之也其急而解之以宽
犹虚中暴下而补养之也补养至平则可以已矣平而
卷二十三 第 11b 页 WYG1361-0159d.png

猛术国本必伐故曰安危之计未可知也臣愿陛下遏
逋慢之原杜解弛之渐明诏内外一乎中和使天下之
缓势不得而成缓势不成则后世虽有猛术不可得而
用之
苏门六君子文粹卷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