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六
卷三十六 第 1a 页 WYG1361-022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苏门六君子文粹卷三十六
  淮海文粹二      宋 秦观 撰
  书
   上吕晦叔书
某闻天下之功成于器识来世之名立于学术古之大
臣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未始有意于功名然其器识学
术博大精微则功名岿然与时自至虽欲深闭固拒挥
卷三十六 第 1b 页 WYG1361-0229d.png
而去之不可得也昔汉昭宣之时霍光以宿卫之臣任
汉室之寄大器将倾徐起而正之神色不变此其器识
实有以过人者然操持国柄不知消息盈虚之运身死
肉未及寒而宗族灭矣则学术不明之弊也其后顺桓
之间李固以一时名儒位居三事扼奸臣之吭而夺其
气此其学术真有古之遗风然易举轻发不能定大计
于无形至争以口舌申之书幐事故不就身亦随之丧
焉则器识不宏之弊也非特二子为如此大抵西汉之
卷三十六 第 2a 页 WYG1361-0230a.png
士器识优于学术故多成功而名不足东汉之士学术
优于器识故多令名而功不成夫君子以器为车以识
为马学术者所以御之耳西汉之士如环人之车驾以
駃騠驱通道上峻阪无所不可然而日暮途远倒行逆
施者有焉东汉之士如窦泰氏持策揽辔圆旋中规方
折中矩而车弊马羸转薄于险阻之间则固己败矣某
狂妄尝以此说推论历世豪杰之士又以默观当今之
时而缙绅先生有告某者以谓器足以任天下之重识
卷三十六 第 2b 页 WYG1361-0230b.png
足以致无穷之远学足以探天人之赜术足以遇事物
之变如古之所谓大臣非阁下不足以与于此又曰閤
下之道如元气行乎浑茫之中其发为风霆雨露者特
糟粕耳某时方食闻之投匕箸而起遂欲身从服役之
后求备洒扫之列而困于无介绍莫获自通窃伏淮海
抱区区之愿缺然未厌者有年矣比者天幸閤下来守
是邦而某丘墓之邑实𨽻麾下是以辄忘贱陋取其不
腆之文录在异卷贽诸下执事又述其愿见之说为书
卷三十六 第 3a 页 WYG1361-0230c.png
先焉夫大冶无弃金大陶无弃土江海不却水王侯不
遗士某虽不能廉小谨曲以自托于乡闾然古人所以
处废兴而择去就者窃尝讲其一二矣傥閤下不赐拒
绝而辱收之请继此以进干冒台严俯伏待命不宣
   上岐公论荐士书
尝闻之祸莫大于蔽贤福莫长于荐士汉武之大臣其
功莫如卫霍其酷莫如张汤青去病之后侯失国除其
传不过一再而汤之子孙茅土相袭逮乎东京何哉一
卷三十六 第 3b 页 WYG1361-0230d.png
身之功过不足以易天下之利害故青去病受蔽贤之
祸而汤获荐士之福虽微二三子古之人其孰不然哉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
人盖其封于少昊之墟曲阜庙食者三十有四世其列
封者又为凡蒋邢茅胙祭之国夫周公之求贤岂有意
于求福哉天之报施自当然耳
   谢王学士书
剑工之惑剑剑之似莫耶者惟欧冶能名其种玉工之
卷三十六 第 4a 页 WYG1361-0231a.png
眩玉玉之似碧芦者惟猗顿不失其情夫宗工硕儒亦
后进之欧冶猗顿也
  记
   閒轩记
士累于进退久矣弁冕端委于庙堂之上者倦而不知
归披莽苍而佃横清泠而渔者闭距而不肯试二者皆
有累焉
  序
卷三十六 第 4b 页 WYG1361-0231b.png
   送钱秀才序
夫思虑可以求索视听可以闻见而操履可以殆及者
皆物也歌酒之娱文字之乐等物而己矣固何足以殊
观哉渔父有云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
浊兮可以濯我足夫清浊因水而不在物拘纵因时而
不在已
   集瑞图序
余谓万物皆天地之委和而瑞物者又至和之所委也
卷三十六 第 5a 页 WYG1361-0231c.png
至和之气磅礴氤氲而不己则必发见于天地之间其
精者盖已为盛德为尊行为豪杰之材其浮沉而下上
者则又为景星卿云甘露时雨醴泉芝草连理之木同
颖之禾而栖翔游息乎其中者则又为凤凰麒麟神马
灵龟之属晔乎光景色象之异也蔼乎华实臭味之殊
也卓乎形声文章之无与及也于是世指以为瑞焉繇
是言之世之所谓瑞者乃盛德尊行魁奇之才所钟和
气之馀者耳
卷三十六 第 5b 页 WYG1361-0231d.png
  说
   心说
心本无说说之非心也虽本无说而不得不有说默而
神之与道全之说而明之与道散之其全为体即体而
有用其散为用即用而有体体用并游于不穷而俱止
于无所极者其惟心而已矣而世之君子迷己于物沉
真于伪而莫之见焉此心说之所以作也目无外视耳
无外听遗物忘形在我而已此其心欤曰非也心不在
卷三十六 第 6a 页 WYG1361-0232a.png
我然则目无内视耳无内听驰神游精在物而已此其
心欤曰非也心不在物然则物之有色我因视焉物之
有声我因听焉来则御之去则将之彼是两忘在物我
之间而已矣此其心欤曰非也心不在物我之间然则
心无所在乎曰恶得而无在也虽不在我未始离我虽
不在物未始离物虽不在物我之间而亦未始离乎物
我之间者此心之真在也譬如虚空焉虚空者即之不
亲远之不疏万物方有则与之有万物方无则与之无
卷三十六 第 6b 页 WYG1361-0232b.png
俛仰消息惟万物之与俱夫虚空之于心犹一星之于
天而一尘之于地也及其至犹若是又况于心者乎是
故即心无物谓之性即心有物谓之情心有所感谓之
意心有所之谓之志意有所归谓之思志有所致谓之
虑故合精以止谓之魄配神以行谓之魂与神为一谓
之精不离于精谓之神此十者入则一出则不一出入
无常要皆以心为主耳不得乎主未有得乎臣者也是
以古之通乎此则动为一气静为二仪动静有万物鼓
卷三十六 第 7a 页 WYG1361-0232c.png
舞有死生若然者阴可以开阳可以阖天地可以倒置
日月可以逆行上焉造物者不得臣下焉外形体忘始
终者不得友而况富贵之傥来死生之小变乎其不能
累也亦明矣彼世之君子则不然知其曲不知其通安
于近而迷于远有见于外者则求心于物有见于内者
则求心于我又其甚则蔽形而忘其神以谓心者特在
乎方寸胸臆之间外此则物而已矣呜呼其亦不智也
哉有人于此弃邑而取宫弃堂而取室世必以为不智
卷三十六 第 7b 页 WYG1361-0232d.png
人矣是何也所有者小而所遗者大也心之形非特宫
与室之微心之神非特堂与邑之广而所取者如此所
弃者如彼岂不惑哉一人惑之一国笑之一国惑之天
下笑之天下尽惑孰笑之哉悲夫是皆不见心之真在
之过也繇此观之太上见心而无所取舍其次无心其
次虚心其次有心有心者累物众人之事也虚心者遗
实贤人之事也无心者忘有圣人之事也见心之真在
而无所取舍者死生不得与之变神人之事也呜呼安
卷三十六 第 8a 页 WYG1361-0233a.png
得神人而与之说心哉
  杂著
   书王蠋事后文
古之人有不去商纣之虐君以从周武之圣臣而守死
西山者其人曰伯夷伯夷者孔子称为仁孟子称为圣
不在乎学者能道之也古之人有不爱刳身戮尸之患
以求尽忠极节于其君者其人曰比干比干者孔子称
为仁孟子称为贤不在乎学者能道之也古之人有不
卷三十六 第 8b 页 WYG1361-0233b.png
爱将军之印不愿万户之封引身即死以明君臣之大
义而求自附于伯夷比干之事者其人曰王蠋王蠋无
孔子孟子之称而其名亦不获自附于伯夷比干焉学
者亦不可不道也当燕人之破齐齐王走莒也临淄之
地汶篁之疆为齐者无几也齐之臣平居腰黄金结紫
绶论议人主之前者一旦狼顾鸟窜分散四出不逃而
去则屈而降无一人焉为其君出身抗贼以全齐者方
是时王蠋齐之布衣也积德累行退耕于野口未尝食
卷三十六 第 9a 页 WYG1361-0233c.png
君之粟身未尝衣君之帛独以谓生于齐国世为齐民
则当死于齐君乃奋身守大节守区区之画邑以待燕
人燕人亦为之却三十里不敢近其后燕将畏蠋之贤
念蠋之在而齐之卒不灭也数为甘言啖之曰我将以
子为将封子以万家不者屠画邑蠋曰忠臣不事二君
正女不更二夫国亡矣蠋尚何存今劫之以兵诱之以
将是助桀为虐也与其无义而生固不若烹乃经其头
于木枝自奋绝脰而死士大夫闻之皆太息流涕曰王
卷三十六 第 9b 页 WYG1361-0233d.png
蠋布衣也义不北面于燕况在位食禄者乎于是乃相
与迎襄王于莒而齐之残民始感义奋发闭城坚守人
人莫肯下燕者故莒即墨得数战不亡而田单卒能因
其民心奋其智谋却数万之众复七十馀城王蠋激之
也始余读史记至此未尝不为蠋废书而泣以为推蠋
之志足以无憾于天无怍于人无欺于伯夷比干之事
太史公当特书之屡书之以破万世乱臣贼子之心奈
何反不为蠋立传其当时事迹乃微见于田单之传尾
卷三十六 第 10a 页 WYG1361-0234a.png
使蠋之名仅存以不失传而不足以暴天下甚可恨也
且夫聂政荆轲之匹徒能瞋目攘臂奋然不顾以报一
言一饭之德非有君臣之雠而怀匕首袖铁椎白日杀
人以丧七尺之躯者太史公犹以其有义也而为之立
传以见后世后世亦从而服之曰壮士苏秦张仪陈轸
犀首左右卖国以取容非有死国死君之行朝为楚卿
暮为秦相不以慊于心太史公犹以其善说也而为之
立传以见后世后世亦从而服之曰奇材以至韩非申
卷三十六 第 10b 页 WYG1361-0234b.png
不害之徒刑名之学也犹以原道德而附之老聃淳于
髡邹衍田骈慎到接子环渊驺奭之徒迂阔之士也犹以
多学而附之孟子然则世有杀身成仁如王蠋之事者
独不当传之以附于伯夷之后乎噫昔者夫子作春秋
其大义在于正君臣严父子使当时君臣正父子严则
春秋不作矣后世愚夫庸妇一言一行近似者皆当笔
之春秋况夫卓然有补世教者得无特书之屡书之乎
此予所以为太史公惜也
卷三十六 第 11a 页 WYG1361-0234c.png
 
 
 
 
 
 
 
 
卷三十六 第 11b 页 WYG1361-0234d.png
 
 
 
 
 
 
 
 苏门六君子文粹卷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