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六
卷二十六 第 1a 页 WYG0852-076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野客丛书卷二十六
             宋 王楙 撰
  隶释
洪氏集汉人碑刻为隶释甚有补于后学然亦间有
 意未到处如郙阁颂行理咨嗟则释为行李仆按左
 传昭公行理之命杜预注云行理使通问者洪以行
 理为行李不为无据然释以行里亦似意顺盖言行
卷二十六 第 1b 页 WYG0852-0760b.png
 道之人皆咨嗟不止使人而已古者理里字通用又
 如柔远而迩而字无释仆疑而字借用耐字耳耐即
 古能字也盖汉人书字有增偏旁者有损偏旁者增
 偏旁者如书英为瑛损偏旁者如书继为㡭之例是
 也增玉为瑛损糸为㡭又安知此碑不以理为里而
 为耐乎又郑固碑有逡遁退让之语洪氏谓用史记
 引贾生逡巡遁逃之语仆谓非用史记之语盖用前
 汉外戚传太伯逡遁固让之文尔逡遁即逡巡之义
卷二十六 第 2a 页 WYG0852-0761a.png
 合读为逡循而洪氏谓合读如本字仆谓虽逡巡遁
 逃贾生有是语今单读为逡遁于文势顺乎按前汉
 叙传曰不疑逡遁致仕外戚传曰太伯逡遁固让平
 当传赞曰平当逡遁有耻师古注遁读与巡同此可
 验也管子亦曰蹴然逡遁又仲秋下旬碑曰爰兹衰
 微三命缩赢背尔嫔俪孤嗣单茕洪氏谓爰兹衰微
 三命缩赢者知其尝贡选也背尔嫔俪孤嗣单茕者
 知其有妻孥也仆谓三命者即阴阳家五星三命之
卷二十六 第 2b 页 WYG0852-0761b.png
 说犹言寿命短促也严䜣碑亦云经说三命君获其
 央孙根碑云赢缩有命不可增损即此意也洪谓贡
 选之说其指似迂
  二公不喜人议其文
容斋续笔曰欧公作尹师鲁墓铭但称文章简而有法
 或以为未尽公怒至胎书他人责之荆公作钱公辅
 母墓铭但云子官于朝丰显矣公辅不满公曰宜以
 见还二公不喜人议其文如此仆谓荆公人有片善
卷二十六 第 3a 页 WYG0852-0761c.png
 称赞不已欧公制作窜改无馀二公好善动皆若此
 岂有吾文未尽而反讳人议之理不知前辈作文轻
 重贵于适中假借不欲太甚或者往往欲其极力称
 借岂二公之所乐乎昔韩熙载尝为江南一贵人制
 墓铭其间无甚可述文竟其人不满再丐润色韩书
 一绝郤之知此风尚矣仆谓使其议是二公政自心
 服何至不喜其不喜者以妄论故耳容斋谓二公皆
 不喜人议其文是又非深知二公者也
卷二十六 第 3b 页 WYG0852-0761d.png
  十万横行
北齐卢询祖表曰十万横行樊将军请而受屈五千深
 入李都尉降而不归时人以为工仆谓此八字已先
 见于梁矣王僧孺与何逊书曰脑日逐髓月支拥十
 万以横行提五千而深入又为祖豫州墓志曰或欲
 十万而横行乍思五千而深入乂任孝恭表曰深入
 五千张空弮而报主横行十万勒燕岭以酬君何书
 脑日逐髓月支即扬子云脑幕沙髓余吾意宋武帝
卷二十六 第 4a 页 WYG0852-0762a.png
 诏亦曰南脑劲越西髓刚戎
  录尚书事
汉置录尚书盖取舜纳大麓之义此汉儒释经之蔽按
 书本意麓即林麓非他意也太史公曰尧使舜入山
 林川泽㬥风雷雨舜行不迷此说正得经意释者乃
 谓舜大录万机之政阴阳和风雨时其凿甚矣是习
 闻当时之说尔领尚书事自武帝时置历世不改如
 张安世霍光王凤师丹所除是也至章帝时乃改为
卷二十六 第 4b 页 WYG0852-0762b.png
 录尚书事以赵憙等为之章帝盖专其一时之权以
 一字易之不知权重无以复加贻患于后世其权在
 三公上每少帝立则置之犹古者冢宰总已之义魏
 晋之世权臣移鼎之衅往往由此吁可叹也今州官
 有录事县吏有押录恐承此名
  乌头白
今人喻事之难济有老鸦头白之说仆观燕太子丹质
 于秦欲求归秦王曰乌头白马生角乃可事见风俗
卷二十六 第 5a 页 WYG0852-0762c.png
 通论衡是以曹子建诗曰子丹西质秦乌白马角生
 鲍照诗曰洁诚洗志朝暮年乌白马角宁足言太史
 公云天雨粟马生角
  汉人用积薪字
贾谊曰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董仲舒曰抱薪救火愈甚
 无益也此说出于战国策鬼谷子战国策曰抱薪救
 火薪不尽火亦不止鬼谷子曰抱薪趋火燥者先然
 邓析子亦曰救火投之以薪贾董之言祖此汲黯曰
卷二十六 第 5b 页 WYG0852-0762d.png
 陛下用人如积薪后来者居上此语出于文子黯盖
 引而言之耳汉书二处用积薪字皆无音是以积字
 从本音也仆谓此二字宜本之周礼甸人积薪音子
 赐切汉书合从此音
  长安浩穰
张敞传曰京兆典京师长安中浩穰注穰音人掌反只
 此一音李商隐作平声用其为京兆表曰曲蒙恩泽
 方尹浩穰既殊有截之欢合首无疆之祝穰字作平
卷二十六 第 6a 页 WYG0852-0763a.png
 声呼固虽一意然于理合从汉书上声用
  乌鬼
老杜诗家家养乌鬼说者不一懒真子以为猪蔡宽夫
 以为乌野七神冷斋夜话以为乌蛮鬼沈存中笔谈
 缃素杂记渔隐丛话陆农师埤雅以为鸬鹚四说不
 同惟冷斋之说为有据观唐书南蛮传俗尚巫鬼大
 部落有大鬼主百家则置小鬼主一姓白蛮五姓乌
 蛮所谓乌蛮则妇人衣黑缯白蛮则妇人衣白缯又
卷二十六 第 6b 页 WYG0852-0763b.png
 以验冷斋之说刘禹锡南中诗亦曰淫祀多青鬼居
 人少白头又有所谓青鬼之说盖广南川峡诸蛮之
 流风故当时有青鬼乌鬼等名杜诗以黄鱼对乌鬼
 知其为乌蛮鬼也审矣然观元微之诗曰乡味尤珍
 蛤家神悉事乌又曰病赛乌称鬼巫占瓦代龟注南
 人染病竞赛乌鬼此说又似不同据南蛮传乌即乌
 黑之乌而元诗以蛤对乌则以为乌鸦之乌
  唐言金印
卷二十六 第 7a 页 WYG0852-0763c.png
欧公集古录曰崔能神道碑李宗闵撰有云拜御史丞
 持节观察黔中赐紫服金印者隋唐有随身鱼而青
 紫为服色宗闵谓赐金印者谬也仆谓唐人言金印
 者甚多不但宗闵而已刘禹锡集高陵令碑亦曰充
 渠堰副使锡朱衣银章王公碑曰摄御史中丞紫衣
 金章史孝章碑曰兼监察御史赐朱衣银印柳子厚
 集阳道州碣曰皇帝以银印赤绂即贬所起阳公柳
 公墓表曰迁大理评事加朱裳银印张燕公集郭知
卷二十六 第 7b 页 WYG0852-0763d.png
 运碑曰嗣子英杰假紫服金章似此不一盖以当时
 服色言之非真所谓汉印绶者
  唐袍服用花绫
唐人袍服用花绫仆观白乐天谢裴常侍赠鹘衔瑞草
 绯袍鱼袋诗曰鱼缀白金随步跃鹘衔红绶绕腰飞
 弟行简赐章服诗曰荣传锦帐花联萼彩动绫袍雁
 趁行注绯多以雁衔瑞莎为之喜刘苏州赐金紫诗
 曰鱼佩葺鳞光照地鹘衔瑞草势冲天方镇诗曰通
卷二十六 第 8a 页 WYG0852-0764a.png
 犀排带胯瑞草勒袍花白诗多言此按唐会要德宗
 诏顷来赐衣文䌽不常非制也今宜有定制节度使
 宜以雕衔绶带取其武毅以靖封内观察使宜以雁
 衔威仪取其行列有序牧人有威仪也威仪谓瑞草
 也唐志亦详
  孟尝非谥
史记孟尝君传云婴卒谥为靖郭君文卒谥为孟尝君
 仆谓苟如是则是田婴田文在时未为靖郭孟尝君
卷二十六 第 8b 页 WYG0852-0764b.png
 死后乃称耳婴不必考也按冯驩告秦王曰亦知齐
 之废孟尝君乎又曰使齐重于天下者孟尝君也似
 此称孟尝君者甚多考之当时孟尝君正在安得谓
 之谥乎
  野航
渔隐丛话云杜子美诗野航恰受两三人航当作艇航
 是大舟仆谓渔隐盖见左思赋长鲸吞航子美诗已
 具浮天航乐天诗野艇容三人故有是说不知航亦
卷二十六 第 9a 页 WYG0852-0764c.png
 有小者诗所谓一苇杭之岂大舟也秋水才添四五
 尺野航恰受两三人其稳贴如此不应改也
  半夜钟
欧公云唐人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
 句说者云句则佳也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王直方
 诗话引于鹄白乐天温庭筠半夜钟句以谓唐人多
 用此语诗眼又引齐武帝景阳楼有三更钟丘仲孚
 读书限中宵钟阮景仲守吴兴禁半夜钟为證或者
卷二十六 第 9b 页 WYG0852-0764d.png
 以为无常钟仆观唐诗言半夜钟甚多不但此也如
 司空文明诗曰杳杳疏钟发中宵独听时王建宫词
 曰未卧尝闻半夜钟陈羽诗曰隔水悠扬半夜钟许
 浑诗曰月照千山半夜钟按许浑居朱方而诗为华
 严寺作正在吴中益可验吴中半夜钟为信然又观
 江南野录载李昪受禅之初忽夜半一僧撞钟满州
 皆惊召将斩之曰偶得月诗云云遂释之或者谓如
 野录所载则吴中以半夜钟为异仆谓非也所谓半
卷二十六 第 10a 页 WYG0852-0765a.png
 夜钟盖有处有之有处无之非谓吴中皆如此也今
 之苏州能仁寺钟亦鸣半夜不特枫桥尔又人定钟
 事见唐柳公绰传
  宣帝之致良吏
汉循吏传序载宣帝以为太守吏民之本数变易则下
 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故二千
 石有治理效辄以玺书勉励增秩赐金或爵至关内
 侯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是故汉世良吏于
卷二十六 第 10b 页 WYG0852-0765b.png
 是为盛仆谓此知其一未知其二宣帝致此者于久
 任劝励之外又有所谓保全之术使之不能动摇故
 其得以肆志于职业间而无恐惧不安之态是以成
 久任之治效也观王嘉尝曰国家有急取办于二千
 石二千石尊重难危乃能使下宣帝爱其良民吏有
 章劾事留中会赦壹解故事尚书希下章为烦扰百
 姓證验系治或死狱中章文必有敢告之字乃下知
 宣帝致当时良吏又济以此术不因王嘉言孰从而
卷二十六 第 11a 页 WYG0852-0765c.png
 知之
  丹阳有数处
今润州丹杨馆书从木其属县丹阳书从阜或者疑之
 仆考晋地理志谓山多赤柳故名丹杨江南地志谓
 郡北有赭山故名丹阳二说皆有据也抑又考之两
 汉丹阳郡治宛陵而丹阳县则今建康也至移郡治
 于建康而元帝又徙都焉于是以建康守为丹阳尹
 至唐天宝初始以今京口为丹阳郡而以曲阿为丹
卷二十六 第 11b 页 WYG0852-0765d.png
 阳县然则今润之丹阳正非汉丹阳之故治也丹阳
 凡有数处不可不知楚鬻熊始封丹阳则在今归州
 秭归县后楚文王徙都江陵府枝江县亦曰丹阳汉
 于宛陵置丹阳郡隋于丹州置丹阳郡唐于京口置
 丹阳郡其地不一而西汉志乃以曲阿之丹阳为楚
 所封误矣
  刘梦得乌衣巷诗
刘禹锡金陵五咏乌衣巷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
卷二十六 第 12a 页 WYG0852-0766a.png
 寻常百姓家摭遗小说载六朝事迹云金陵人王榭
 航海入乌衣国事因目榭所居为乌衣巷刘诗指此
 仆谓刘诗之意盖指江左王谢二家非言王榭也盖
 谓江左王谢二家为当时名阀多居此巷世代更改
 旧时王谢故宅今为丘墟非复旧观经过是处为之
 感伤所以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之
 句此感伤乌衣巷之意尔若言航海王榭何必言寻
 常百姓家审此则刘诗之意明矣仆考丹阳记乌衣
卷二十六 第 12b 页 WYG0852-0766b.png
 巷乃吴时乌衣营非燕子国乌衣之谓盖王谢与王
 榭相类而又有乌衣之名或者往往误焉乌戍张仲
 均家有陈唯室亲染此诗谢字从言盖此也后观吴
 曾漫录艺苑雌黄所说时与仆合但谓乌衣营者取
 军兵所衣衣服得之未知是否
  释乳母之过
史遗载韩晋公为浙东观察有乳母求外事公欲杀之
 顾况为之营救诣公问之公曰天下皆以某守法乳
卷二十六 第 13a 页 WYG0852-0766c.png
 母先犯之况曰公幼时早起夜卧即要乳母今为侯伯乳
 母焉用诚宜杀也公遽舍之仆谓顾况盖用郭舍人之术汉
 武帝乳母家横㬥有司请徙乳母家于边奏可乳母入先见
 郭舍人为泣下舍人曰第行见辞去还顾乳母如其言舍人骂曰
 老女子陛下已壮矣尚须汝乳而活耶尚何还顾于是人主怜
 焉乃下诏无徙乳母罚谮之者此事见史记滑稽传
  五松事
缃素杂记云史记秦始皇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
卷二十六 第 13b 页 WYG0852-0766d.png
 暴至休于树下遂封其树为五大夫唐陆贽松诗不
 羡五株封李商隐有五松驿诗李白序谓风雨暴作
 五松受职皆言五松事惟荆公诗老松先得大夫封
 此为得之仆谓黄朝英稽考未至耳非李白之徒谬
 也按应劭云秦皇逢暴雨得五松因封为五大夫盖
 当时大夫系封五株松非一松也是以庾信终南山
 诗曰水奠三川后山封五树松五树松在唐人前已
 如此言岂谓李白等谬误朝英但见唐人有此数处
卷二十六 第 14a 页 WYG0852-0767a.png
 用五松事与史记之文不合故有是说不知此事见
 于应劭所载而唐前人已用之矣
  盘谷序
欧公跋盘谷序云盘谷在孟州济源县贞元中县令刻
 石于其侧令姓崔名浃今已磨灭其后书云昌黎韩
 愈知名士也当时退之官未显未为当时所宗故但
 云知名士当时送愿者不少独刻此序盖其文已重
 仆家有鲁直所校石本与今刋本差异隐者之所盘
卷二十六 第 14b 页 WYG0852-0767b.png
 无旋字有人李愿居之非友字道古今以誉盛德非
 而字利泽施于人非于字惟适所安非之字弗可幸
 致也处污秽而弗羞呵禁弗祥皆非不字大丈夫之
 遇知于主用力于当世之为也无上字与所字盘之
 土可以稼非维子之稼盘之泉可濯而湘非可濯可
 沿又无喜有赏怒有刑六字大率如此其后有高从
 所跋曰陇西李愿隐者也不干誉以求进每韬光而
 自晦寄迹人世游心太清乐仁智于动静之间信古
卷二十六 第 15a 页 WYG0852-0767c.png
 今一人也昌黎韩愈知名之士高愿之贤故序而送
 之县大夫博陵崔君徕披其文稽其实是用命工勒
 石于谷之西偏以旌不朽云唐贞元辛未岁建丑月
 渤海高从所谓磨灭之文其全如此欧公谓令姓崔
 名浃而此谓姓崔名徕必有一字之误观前汉外戚
 传洿秽不脩非羞字
  宫殿
石林燕语曰古者天子之居总言宫其别名皆曰堂是
卷二十六 第 15b 页 WYG0852-0767d.png
 也故诗曰自堂徂基礼言天子之堂初未尝有称殿
 者秦始皇纪言作阿房宫甘泉殿萧何传言作未央
 殿其名始见而阿房甘泉未央亦名宫疑皆起于此
 时仆观黄帝有合宫尧有贰宫汤有镳宫周有蒿宫
 楚有兰台宫韩有鸿台宫齐有雪宫列子有化人宫
 神异经有天淫宫古之言宫者如此宋玉赋谓高殿
 以广意商君谓天子之殿战国策谓苍鹰击于殿上
 说苑谓齐有飞鸟下止殿前庄子谓入殿门不趋奉
卷二十六 第 16a 页 WYG0852-0768a.png
 剑于殿下史记毛遂定从于殿上优孟入殿门古之
 言殿者又如此则知宫殿之称其来久矣非但始于
 秦始皇也但殿未闻专名某殿而已此二字者上下
 通用不拘至尊如儒有一亩之宫象往入舜宫霍光
 第中鸮鸣殿前黄霸居丞相府举孝子先上殿是也
 艺文类聚谓萧何曹参韩信皆有殿
  报罗二说
一杂说谓进士放榜须有一人谢世名曰报罗使言报
卷二十六 第 16b 页 WYG0852-0768b.png
 大罗天也摭言又谓罗玠贞元中及第开宴曲江泛
 舟玠以溺死后有开试前卒者谓之报罗二说不同
 
 
 
 
 
 野客丛书卷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