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0043-056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易原就正卷九
             邢台包仪撰
 周易下经
䷸巽(巽下/巽上)
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旅而继之以巽何也巽入也伏也卑而顺也旅可以不
 卑伏而顺入乎然巽一索而得女阴为主凡事不可以
卷九 第 1b 页 WYG0043-0562b.png
 图大而小则亨也再观卦体复有以阴从阳之义若欲
 图大而利有攸往必须利见阳刚中正之大人而后可
彖曰重巽以申命
刚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顺乎刚是以小亨利有攸往
利见大人
 卦名巽之义何以巽下巽上重之而犹是巽也巽风
 善入顺以及下而下不敢违有申命之象焉重巽乃
 所以申命也然小亨而利往利见者何也以九五之
卷九 第 2a 页 WYG0043-0563a.png
 刚而巽乎既中且正之德非大人耶二与为应位虽
 异而德则同何志之不可行哉而又初与四皆巽主
 以一阴伏于二阳之下柔皆顺乎刚阴能从阳也是
 以小亨而又不特小亨已也谁谓利有攸往不当利
 见大人哉志行巽风之象也
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水之与风皆渐而善入也水之润物也深故坎以之
 习教风之挠物也疾故巽以之申命书曰尔惟风下
卷九 第 2b 页 WYG0043-0563b.png
 民惟草通于民志者可以知巽之道矣兹上巽而下
 亦巽非随风之象乎是明明示人以相继善入之为
 巽也君子观象而知所以法之矣大君之于小民不
 可有事而无命亦必先申而后行申命行事其究也
 恐惧修省
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之小畜/)
 进从于阳也退安于下也阴为主而性多疑居阳位
 而疑益甚非进退不能以自定乎密云不雨之义也
卷九 第 3a 页 WYG0043-0563c.png
 以风而为天乾刚善断可法也利武人之贞则利往
 而利见矣
象曰进退志疑也利武人之贞志治也
 两可不决之谓疑一定不乱之谓治凡人志无两可
 则不疑志有一定则自治初乃不果于从阳安得不
 进退而志疑若能果决于从阳便是利武人之贞而
 志治矣
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之渐/)
卷九 第 3b 页 WYG0043-0563d.png
 古礼尊者坐于床上卑者拜于床下史职卜筮巫职
 韨禳纷若烦悉其辞之谓也二巽而变艮艮体有床
 象焉当艮刚之下则床下也之渐渐进也巽之卑者
 渐至于床下而止矣非巽在床下耶二与五应而不
 正似乎过巽而有咎然互兑矣兑为口舌以口舌通诚
 悃而说神者史巫也史而又巫不纷若耶用史巫纷
 若通其诚悃而志行矣女归利见之义也吉又何咎
 乎
卷九 第 4a 页 WYG0043-0564a.png
象曰纷若之吉得中也
 纷若者不似乎非謟则媚耶而何以吉也以阳居阴
 阳虽失正而阴则得中得中则当巽而巽处乎时位
 之不得不然是以吉也
九三频巽吝(之涣/)
 过刚不中岂能巽者耶乃居巽体而又近巽主是勉
 为此巽而又强作彼巽者也非频巽耶刚暴原不可
 假柔逊而况之涣涣散也以涣散之心而为巽入之
卷九 第 4b 页 WYG0043-0564b.png
 行巧言令色如见其肺肝然岂不可羞是以吝也两
 彖无与焉
象曰频巽之吝志穷也
 频巽者初未尝即见其可吝也天下真者不可假假
 者不可真而况巽发于志耶观人于其所忽志穷则
 故态复露矣吝乎不吝乎
六四悔亡田获三品(之姤/)
 承乘皆刚而无应女壮矣非其悔乎居阴得正而勿
卷九 第 5a 页 WYG0043-0564c.png
 用取女悔不亡乎姤遇也利往利见何遇乎互离为
 戈兵互兑为刚卤之地巽主则风行用戈兵而风行
 于刚卤之地者田象也巽鸡兑羊而离雉非田获三
 品乎小亨之义也
象曰田获三品有功也
 夫田而有获则已无悔而况获三品耶是不特悔亡
 而且有功矣
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
卷九 第 5b 页 WYG0043-0564d.png
(之蛊/)
 蛊坏也巽而蛊非其悔乎阳刚而中正非其贞乎贞
 则吉而悔乃亡矣利往利见而又利涉夫何不利之
 有非无初有终乎所以然者巽木也木坏者治之必
 以金犹屋坏者干之必以木也蛊取材于木而言震
 之甲之蛊者不取材于金而言兑之庚乎然取材于
 金而不可无土以生之故先庚而三日得坤之丁后
 庚而三日得艮之癸丁所以丁宁癸所以揆度坤艮
卷九 第 6a 页 WYG0043-0565a.png
 皆土而戊巳寄焉兑德其盛矣乎而且十干以戊巳
 为中过中则变故谓之庚庚更也金义也有所变更
 而悉裁之于义是以吉也元亨之义也
  附馀
 庚金属义甲木属仁干蛊之孝子便是仁人巽顺之
 忠臣岂非义士
象曰九五之吉位正中也
 巽以阴为主者也九五以阳刚居巽体其吉也不几
卷九 第 6b 页 WYG0043-0565b.png
 几乎难哉盖不正则不贞必致有悔无利而不得其
 终矣不中则亦不能巽以行权当事变而先庚三日
 后庚三日矣安得吉哉幸九五之得位也尤幸其得
 位而既正且中也
上九巽在床下丧其资斧贞凶(之井/)
 上犹是阳刚也乃巽而卑下如井不过于巽乎与三
 应三为二之床则亦巽在床下矣然应三而三不与
 也巽虽倍利刚居木上有资斧之象焉而变坎为盗
卷九 第 7a 页 WYG0043-0565c.png
 不丧其资斧乎羸瓶之义也巽极而失其阳刚之德
 是以虽贞亦凶耳
象曰巽在床下上穷也丧其资斧正乎凶也
 二之巽床下为变艮之渐止于三而不得遽进也上
 何以亦在床下哉之井井不穷于下而穷于上而况
 前无进步不得不退而床下矣上穷也故羸瓶示戒
 而乃致资斧之丧未有不凶者也
䷹兑(兑下/兑上)
卷九 第 7b 页 WYG0043-0565d.png
兑亨利贞
 巽而继之以兑何也兑为巽之综卦也所谓反易之
 卦二十八此又其一也兑为泽说万物者莫说乎泽
 是未有巽于人而人不说者也亦未有兑上兑下彼
 此皆说而不亨者也然而说不可以不正说之不正
 非于我为邪辟则于人为謟媚而失其可亨之道矣
 故戒之以利贞
彖曰兑说也
卷九 第 8a 页 WYG0043-0566a.png
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说以先
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民劝矣哉
 卦名兑其义何也兑为泽泽之所及未有不说者也
 而况又为口口舌所以取说乎槩而言之则说也可
 以观卦体而知亨利贞之义矣二五刚中而三上柔
 外柔于外则说刚得中则贞刚中而柔外非说以利
 贞乎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天人皆说则亦无不亨
 矣以此而民可先也民自忘劳以此而难可犯也民
卷九 第 8b 页 WYG0043-0566b.png
 自忘死说而至于忘劳忘死何其大也劳与死岂劝
 民而为之哉不劝民而民自不觉劝矣哉
象曰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治天下之道莫不尽于乾坤而乾坤之道尽乎学而
 已矣故乾之不息而三男从之震以修省坎以德教
 艮以止思坤之厚载而三女从之巽以申命离以继
 照兑以讲习此八者皆学也世未有不学而可以治
 天下者也体是八者以求治道而后五十六事可递
卷九 第 9a 页 WYG0043-0566c.png
 起也然他不槩论艮之止思心学也兑之讲习理学
 也丽泽群居退而独思心之外无理理之外岂有心
 哉兹上兑而下亦兑其丽泽之象乎是明明示人以
 两泽相丽之为兑也君子观象而知所以法之矣兑
 之有益而无害者莫如学不讲而不明亦不习而不
 熟丽泽之功非朋友不足以相资朋友相习其究也
 思不出其位
初九和兑吉(之困/)
卷九 第 9b 页 WYG0043-0566d.png
 刚正而当兑初无所系应以处困之心处兑未有不
 和者也蔼然自适非和兑耶安得不吉亦贞大人吉
 之义也
象曰和兑之吉行未疑也
 和兑固当予之以吉而何以吉哉决兑泽之下而为
 坎水之流行矣刚正以为说夫谁得而困其行故困
 虽有言且不信兑则行亦未之疑也
九二孚兑吉悔亡(之随/)
卷九 第 10a 页 WYG0043-0567a.png
 居阴失正兑之随说而从人矣非其悔耶然刚中则
 孚备四德以为说非孚兑耶其吉也更何悔之不亡
 乎亦无咎之义也
象曰孚兑之吉信志也
 和兑者以刚正而行未疑矣孚兑者以刚中而同其
 吉何也正见于事故论行中以心言则论志盖刚中
 则所说不妄虽随人以为兑而心惟专一则志无疑
 端我先有以自信天下岂复疑我哉不但行未疑而
卷九 第 10b 页 WYG0043-0567b.png
 且信志也
六三来兑凶(之夬/)
 兑主也柔外而不中不正上无应与不来就同体之
 二阳以为兑乎是来兑也夬利往而可以来乎二阳
 虽同体一得其正一得其中岂肯为三所兑势必扬
 于王庭矣孚号而戎我矣凶可知也兑之不贞者也
象曰来兑之凶位不当也
 夫来兑何凶之有哉以其位也兑主而不中不正以
卷九 第 11a 页 WYG0043-0567c.png
 一阴处于四阳之间上无所应不得不来来而之夬
 以致凶位不当也
九四商兑未宁介疾有喜(之节/)
 四近五之中正而又比三之柔邪其兑也几不能以
 自决而且之节有制议之道焉非商兑乎苦节不可
 贞又岂能宁乎是说而得忧者也若于不当兑者而
 介然以疾之则无忧而有喜矣利贞之义也
象曰九四之喜有庆也
卷九 第 11b 页 WYG0043-0567d.png
 九四之喜喜与五兑也五为中正之君天下咸被其
 泽而无不说者岂特一人之私喜乎吾知未宁则有
 忧有喜则有庆也
九五孚于剥有厉(之归妹/)
 五阳刚中正能孚而不当厉者也乃不孚于兑而孚
 于剥厉因非所孚而有也故可不言兑也然何以孚
 于剥哉近引兑而之归妹说而动也引我者未有不
 剥我者也剥我而犹说而动焉非孚于剥乎征凶无
卷九 第 12a 页 WYG0043-0568a.png
 攸利不有厉乎
象曰孚于剥位正当也
 孚剥者岂知其孚于剥耶自恃以为我当尊位谁敢
 剥我我亦断不致为人所剥而不知实受其剥矣位
 正当也
上六引兑(之履/)
 致人就已谓之引小人善用其狐媚人自不觉为之
 所引上兑主成说之主也履虎尾不咥人亨非善于
卷九 第 12b 页 WYG0043-0568b.png
 引诱以为兑乎引则不贞矣何以不言凶咎悔吝乎
 揭小人之用心为君子之深诫云耳
象曰上六引兑未光也
 上而六也其引人以为兑用心在韬晦隐微之际人
 自不觉为之所引不可以彰明显著之迹求之也泽
 不可以为天天岂光也哉未光也
䷺涣(坎下/巽上)
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卷九 第 13a 页 WYG0043-0568c.png
 兑而继之以涣何也兑说而涣散未有说而不散者
 也为卦风行水上水但聚而不散风则足以散之散
 则离离亦未有不合者涣其必有亨之道乎然则既
 涣矣虽有亨道而人心离散王者何术以处此哉中
 爻互艮为阍寺有庙象互震为长子有主祭之象巽
 木乘乎坎水则舟楫以涉川之象也于是而假庙以
 尽孝固为收拾人心之大本涉川以建业尤是联属
 人心之至要利贞者顺时恊礼不徒淫祀以倖福伐
卷九 第 13b 页 WYG0043-0568d.png
 暴取残亦非行险以要功
彖曰涣亨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
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
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卦名涣而即系之以亨者何也以卦变言之也本自
 渐来九来居二而得中是以艮山有限之刚来而为
 坎水渊流之不穷也六往居三得九之位而上同于
 四是以坎水不盈之柔当艮山静止之地而上同于巽
卷九 第 14a 页 WYG0043-0569a.png
 风之善入也是以亨也故七世之庙可以观德爱敬
 起焉礼乐兴焉精诚聚于庙中仁孝通于天下王假
 有庙非王乃在中耶而且人世之用木当其七自
 圣人制器尚象如臼杵如门柝如弧矢牛之引重马
 之致远生之所以居死之所以葬皆木之功也而舟
 楫则所以济不通利涉大川非乘木有功耶然而在
 中有功非利贞者不足以语此也
象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卷九 第 14b 页 WYG0043-0569b.png
 甚矣坎之不可无巽也无巽则无以制其性而用之
 矣盖水之性惟下而木以上之是故谓之井水之性
 惟聚而风以散之是故谓之涣然风之涣水也有文
 象焉文不可不由于质敬天报本之思质尽而文生
 焉圣人用易之大也兹巽上风也坎下水也其风行
 水上之象乎是明明示人以源合流分之为涣也先
 王观象而知所以法之矣何莫非天帝不可以不亨
 谁能无本庙不可以不立亨于帝立庙其究也折狱
卷九 第 15a 页 WYG0043-0569c.png
 致刑
初六用拯马壮吉(之中孚/)
 当涣而初何以不言涣风之散水也必不能散极底
 之水不涣安用豚鱼然则两涉川而曰用拯马壮吉
 何也承刚来不穷之二坎马之壮者也用而拯之故
 不必有利贞之戒可以济涣而无不吉也亦中孚之
 义也
象曰初六之吉顺也
卷九 第 15b 页 WYG0043-0569d.png
 涣之初而六也阴柔非济涣之才而何以吉哉用拯
 马壮者惟马壮之是拯是用顺乎刚来不穷之二而
 不敢违也
九二涣奔其机悔亡(之观/)
 奔者来之速也机车中凭木俯据之以为安者坎于
 舆为多𤯝于木为坚多心故有机象二则卦变所谓
 刚来而不穷者也刚来非奔乎不穷非奔其机乎以
 九居二假庙而不荐非其悔乎虽失正而得中颙若
卷九 第 16a 页 WYG0043-0570a.png
 以涉川悔不亡乎善于观涣者也
象曰悔奔其机得愿也
 涣而奔非其愿也奔其机则得愿矣
六三涣其躬无悔(之巽/)
 互艮有身象故曰躬三则卦变所谓柔得位乎外而
 上同者也当坎水之面而又之巽随风巽风吹水面
 身受离披非涣其躬乎然风能散水散于此者必聚
 于彼于水终无伤是得位虽不中而上同则巽主善
卷九 第 16b 页 WYG0043-0570b.png
 入可离亦可合何悔之有利往利见之义也致身以
 济涣者也
象曰涣其躬志在外也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志在躬则不足论矣盖
 三以柔得位乎外而上同外卦之四居阴得正而涣
 群三则阴居阳位而不得不涣躬同心共济所以无
 悔岂非其志在外耶
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之讼/)
卷九 第 17a 页 WYG0043-0570c.png
 四巽主也巽为高互艮为山处于山之下而高者则
 丘也又巽善入有思象下互震而止互艮思动而即
 止自非常人之所能及讼也者群聚而各争其私也
 四居阴得正假庙而惕中一无所私应坎体下流之
 初而不相与非涣其群乎不终凶则元吉矣然则利
 涉而又不利涉何也临渊者不测凭高者可据上承
 阳刚中正之九五大人固利见也非涣而有丘乎是
 川之利涉不利涉无定识者鲜不惑矣兹涣群而复
卷九 第 17b 页 WYG0043-0570d.png
 有丘是巽权在我济涣咸宜岂常人思虑之所能及
 哉
象曰涣其群元吉光大也
 以风而为天光莫光于天大莫大于天天与水违行
 岂有所私乎涣其群而得元吉一无所私何其光明
 正大也哉
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之蒙/)
 以风为山山有身象身内有风必汗方散故有汗象
卷九 第 18a 页 WYG0043-0571a.png
 巽申命有号令之象出令如山则大号也故汗必遍
 一身号必遍天下又互艮而变艮艮止也有居象止
 而又止则居止之宁也蒙而涣汗其大号何也山下
 之泉出而不反犹人身之汗周浃而不复收巽有号
 令之象以风而为山非大号乎亦童蒙初筮告之义
 也是当涣而得乎涣之时义以济涣假庙则在中涉
 川则有功王不安居无咎乎
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
卷九 第 18b 页 WYG0043-0571b.png
 当涣之时王亦难乎其为居矣而况无咎耶阳刚中
 正而能正乎君之位也不正位假庙安得在中涉川
 安得有功涣之所以利贞也
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之坎/)
 当涣之极伤害至而忧惧生焉幸上以刚居柔位刚
 柔相济风散水而为涣兹则风将尽而水荐至矣坎
 为血卦为加忧非涣其血去逖而出涣者乎然坎之
 涣而得凶涣之坎而无咎何也虽曰阴阳之殊而亦
卷九 第 19a 页 WYG0043-0571c.png
 坎不利于涉大川涣则心亨行有尚也
  附馀
 五上二爻经文句读朱注互异无可校正小象本文
 足据似当遵从无疑也
象曰涣其血远害也
 坎为血卦上虽与三应其去坎为最远高风不及下
 水涣血非所以远害耶远害便可以去逖而出涣矣
 何咎之有
卷九 第 19b 页 WYG0043-0571d.png
䷻节(兑下/坎上)
节亨苦节不可贞
 涣而继之以节何也节为涣之综卦也所谓反易之
 卦二十八此又其一也涣散也节止也物未有终于
 涣散而无所以节止之者也故以涣而综节水之量
 于泽也风行于水而文生焉水量于泽而质定焉涣
 之必归于节犹文之必归于质也文归于质节道其
 亨矣乎然而不可过也泽满则溢水漏则困溢而无
卷九 第 20a 页 WYG0043-0572a.png
 当于文困而无当于质苦节矣岂可以为贞乎故戒
 之
彖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
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
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
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卦名节而即系之以亨何也以卦体言之也刚者质
 也柔者文也一卦之间刚柔各半是刚柔分而文质
卷九 第 20b 页 WYG0043-0572b.png
 惟均矣然文本于质文固不可以胜质质亦不可以
 胜文而卦之二五刚皆得中循天理而顺人情自无
 太过不及之虞矣是以亨也若失中而苦节则节之
 道穷而不通矣故戒之以不可贞惟节而能通则不
 穷又可以卦德卦体而进推之兑不说乎坎不险乎
 五以阳居阳不当位乎当位不中正乎说则可以行
 险而况既当位而又中正未有节而不通者矣故能
 节而不至于苦天地之四时以成王者之制度以备
卷九 第 21a 页 WYG0043-0572c.png
 而且有制有度则量入为出而不伤财用一缓二而
 不害民节之道何所不通而可苦以自穷乎
象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天道之有数度人道之有德行犹地道之有水泽也
 无水不可以为泽无泽亦不可以蓄水而数度德行
 可知矣兹兑下泽也坎上水也非泽上有水之象乎
 是明明示人以限而止之之为节也君子观象而知
 所以法之矣数有多寡度有短长不可以无制德有
卷九 第 21b 页 WYG0043-0572d.png
 吉凶行有善恶不可以弗议制数度议德行其究也
 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之坎/)
 初与四为正应四当兑口而互艮为门阙有户外之
 庭象焉节而之坎泽决下流而水荐至矣可以出户
 庭乎虽不能节而不失其为节也无咎之道也亦维
 心亨之义也
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卷九 第 22a 页 WYG0043-0573a.png
 坎为通兑以塞坎水之下流而为泽决兑而之坎是
 以坎水而通乎兑泽之塞也若不知而出户庭安得
 无咎知已通其塞矣荐至之水户庭其可出耶
九二不出门庭凶(之屯/)
 二五相应而不相与五互艮为阍寺止之主也外者
 不得入内者不得出二互震动之主也阴偶当前而
 处艮下动而即止有不出门内之庭象焉之屯勿用
 有攸往非不出门庭乎备四德而利建侯乃知节而
卷九 第 22b 页 WYG0043-0573b.png
 不知通无为贵德矣苦节不可贞屯而已矣凶之道
 也
象曰不出门庭凶失时极也
 初不出户庭而得无咎二何以不出门庭而遂至于
 凶哉初前遇阳阳奇为户当户而阻于应四时水荐
 而宜习教不出可也二前遇阴阴偶为门门既辟而
 二又居中时云雷而当经纶乃不出而与五节无贵
 乎得中矣以与初较不但失时而且失时之极也
卷九 第 23a 页 WYG0043-0573c.png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之需/)
 三兑之口也不说则嗟矣当节则节之可也何需乎
 需则与不节相若也阴柔不中正以泽而为天侈心
 自奉制用不经宴乐之义也泰极则否至乐极则悲
 生自然之理也有不嗟若者乎此其咎非时也非遇
 也非位也材也无可得而谢之矣爻之独取象而不
 取彖者也
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卷九 第 23b 页 WYG0043-0573d.png
 不节而至于嗟致咎者则归咎者也我不节而我自
 嗟又谁可以归咎哉
六四安节亨(之兑/)
 四柔正而承九五当节而能节者也节而兑彼此相
 说则上下相安非安节乎故独得两彖之亨而利贞
 不可贞俱无与焉
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四不过柔正而已何以能安节而得亨哉五盖当位
卷九 第 24a 页 WYG0043-0574a.png
 以节中正以通得乎为上之道者也四承之而相安
 于节其亨也非承上之道耶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之临/)
 变坤坤于五味为甘阳刚中正备四德而节以临天
 下不伤财不害民天下莫不享其甘美之利非甘节
 乎时未至于八月吉之道也不往有尚乎坎水自流
 而兑泽自节也
象曰甘节之吉居位中也
卷九 第 24b 页 WYG0043-0574b.png
 节之道太过则苦不及则嗟非得中未必甘而吉矣
 则知甘节之吉者九居五位而适得乎其中也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之中孚/)
 离于五味为苦中孚像离故亦有苦象焉豚鱼无知
 之物也无知以为节而且节之极非苦节乎涉川行
 险之事也苦节以行险虽曰利贞不贞凶乎是其悔
 也然而犹中孚也与其奢也宁俭悔不亡乎
象曰苦节贞凶其道穷也
卷九 第 25a 页 WYG0043-0574c.png
 彖苦节惟不可贞而已爻苦节何遂至于凶哉节之
 道不可穷也彖穷而又有可通之理爻穷而断无可
 通之地矣
  附馀
 初与二不言节何也卦之所以为节者正以坎水之
 流而不盈节之于兑泽之二阳也初之坎而泽决矣
 二之屯而泽震矣皆非所以为节之本意尚得谓节
 乎哉
卷九 第 25b 页 WYG0043-0574d.png
䷼中孚(兑下/巽上)
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节而继之以中孚何也孚者信也中虚而能信人中
 实而能信于人亦惟能节而后能信也为卦外阳而
 内阴阳明而阴暗外有觉而内无知刚强在首尾之
 间而身腹柔弱不振豚鱼之象也而且巽有鱼象中
 孚卦气三月节豚鱼之时也又巽木在兑泽之上外
 实内虚非舟象而何中孚可以感无知之豚鱼而吉
卷九 第 26a 页 WYG0043-0575a.png
 况有知乎中孚可以涉大川之险难而利况平易乎
 利贞之戒圣人恐有逆诈亿不信而行险徼幸者
彖曰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
豚鱼吉信及豚鱼也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
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
 卦名中孚其义何也以卦体卦德言之也体维何二
 阴比于两卦之间而在三四之位柔在内而中虚也
 四阳处于上下之间而得二五之位刚得中而中实
卷九 第 26b 页 WYG0043-0575b.png
 也德维何以一人言内有兑之说外有巽之顺以彼
 此言下兑说以应于上上巽入以顺于下皆孚之象
 也如此之孚即卦之外实而内虚有邦国之象不乃
 可以化邦耶则豚鱼吉者信而及于无知之豚鱼也
 利涉大川者乘巽木于兑泽之上而卦有舟虚之象
 也利贞者天之道惟信而正中孚以利贞则应乎天
 矣而况人耶
象曰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
卷九 第 27a 页 WYG0043-0575c.png
 风行水上水流则散泽上有风泽聚而风感则受矣
 感受之间情伪见焉疑信分焉而疑信之大莫大于
 生死生死之关莫过于狱之出入倘用刑者心中有
 毫发之疑致被刑者心中有毫发之憾皆非中孚也
 兹兑下泽也巽上风也其泽上有风之象乎是明明
 示人以虚感实受之为中孚也君子观象而知所以
 法之矣狱必无疑死方无憾欲求狱中之平则狱不
 可以不议欲求死中之生则死不可以不缓议狱缓
卷九 第 27b 页 WYG0043-0575d.png
 死其究也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
初九虞吉有它不燕(之涣/)
 涣可中孚中孚岂可涣乎而曰虞吉何也涣散也散
 则疑疑则虞度之心生焉凡人初念必信转念或不
 信初应四虽变坎为加忧而虞也犹幸其为初也而
 况有假庙之诚为豚鱼之信两彖利涉吉可知也若
 转念是以兑为坎不说则不燕未必相信而相安矣
 有他不燕亦两彖利贞之戒之义也
卷九 第 28a 页 WYG0043-0576a.png
象曰初九虞吉志未变也
 初也九得正故虞而吉盖凡人最初一念未有不可
 自信以信人者而况初与四为正应乎虽因其为阴
 桑而虞焉应四之志尚未之或变也
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之益/)
 鸡知将旦鹤知夜半以其信也中孚之益以泽而为
 雷兑为口舌震为善鸣二阳居阴位五互艮自巽来
 巽为白为长艮为黔喙之属白其身而长其黔喙鸣
卷九 第 28b 页 WYG0043-0576b.png
 之信而在巽木之下兑泽之间是鸣鹤在阴也鸣鹤
 何益乎有和之者则益矣二五相应非其子和之乎
 然而益也者不徒益我之为益尔我相益之为益也
 爵泽象也靡说象也非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乎利
 往利涉之义即在其中矣不言吉亨者既益矣不必
 更言吉亨矣亦师文之义也
象曰其子和之中心愿也
 凡人中心所不愿必不可以相强鹤虽善鸣能强其
卷九 第 29a 页 WYG0043-0576c.png
 子之必和乎其子和之者二五皆刚中好爵亦人所
 同靡中心愿也
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之小畜/)
 互震为鼓动也互艮为止罢也故或鼓或罢兑为说
 为口不喜则忧忧则泣而喜则歌故或泣或歌三与
 上应阴柔不中正居说之极应信之穷者之小畜以
 阴畜阳阴阳不和非得敌乎兑主也以易说之人处
 相敌之势动止不常忧喜靡定非或鼓或罢或泣或
卷九 第 29b 页 WYG0043-0576d.png
 歌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亦密云不雨之义也
象曰或鼓或罢位不当也
 或之者疑而不能自主之词也鼓罢自我而何以不
 能自主既以阴柔居说极而又不中不正上应信穷
 而不知变之刚岂得以自主耶位不当也
六四月几望马匹亡无咎(之履/)
 四互震月生明于震上弦于兑圆图履与兑邻先兑
 而后履之履上弦以后之月非月几望乎又震有马
卷九 第 30a 页 WYG0043-0577a.png
 象初则四匹也四近九五之刚正而信之不系于初
 而能与五非马匹亡乎然舍豚鱼虎尾之象而取月
 马何也中孚者无危机无私心也月臣象马群类履
 虎尾者以其近君而危也四中孚而近五何危乎不
 犹月之几到中天而望乎豚鱼吉者以其无知而无
 私系也四中孚而应初岂有私系乎是虽有知而亦
 无私系也不犹马虽有匹匹而遂相亡乎无咎者亦
 利贞不咥人之义也
卷九 第 30b 页 WYG0043-0577b.png
象曰马匹亡绝类上也
 朋党欺君权奸败国丧家彼此贻祸不小四之马匹
 亡者阴柔得正能绝其群类之私而上信于九五之
 尊也不如是则几望之月安得无咎耶马之匹也最
 难亡绝类上者可谓善于处履而惟礼自持者矣
九五有孚挛如无咎(之损/)
 山泽之通气绵密而无间有挛如之象焉中孚而损
 似有咎矣五孚主也损有孚五不有孚耶与之益之
卷九 第 31a 页 WYG0043-0577c.png
 二应损益相当一德同心非挛如耶故损无咎之损
 者亦无咎可贞利往在其中矣
象曰有孚挛如位正当也
 位不当者或鼓或罢而不能以自主则有孚挛如者
 可知矣刚健中正而居尊应下彼在阴而能益此纯
 阳而能损非其位之正当也耶安得不挛如而无咎
上九翰音登于天贞凶(之节/)
 巽为鸡阳动则先振其羽而后鸣是音随羽翰而出
卷九 第 31b 页 WYG0043-0577d.png
 故曰翰音鸡鸣必以其时未尝不信然知信而不知
 变犹知节而不知通也上之位天象也上居巽极信
 非所信而不知变犹鸡之且鸣且飞而欲登于天者
 然非翰音登于天乎凡物无飞鸣而登天之理而况
 鸡乎苦节不可贞贞之未有不凶者
象曰翰音登于天何可长也
 物之且鸣且飞者不惟其飞不长其鸣亦不长也翰
 音登于天可长乎不可长乎世之硁硁取信者未有
卷九 第 32a 页 WYG0043-0578a.png
 不因信而败者也
䷽小过(艮下/震上)
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
下大吉
 中孚而继之以小过何也小过为中孚之究卦所谓
 不易之卦八此又其一也中孚有中虚中实之分焉
 阳实而阴虚阳大而阴小阳有馀而阴不足故内信
 于心者必外见于行大不可过而小可过也既过于
卷九 第 32b 页 WYG0043-0578b.png
 阳适以补阴之不足不可以亨乎然亨必以正也不
 利于贞乎又卦体柔用事而刚不用事非可小事而
 不可大事乎又卦象似坎坎为禽兹二阳内实而为
 身四阴外虚而为翼则飞鸟也艮为黔喙之属而震
 善鸣则飞鸟遗之音也飞鸟遗音下而不上非不宜
 上宜下而后大吉乎亦以深明不可大事之义也
彖曰小过小者过而亨也
过以利贞与时行也柔得中是以小事吉也
卷九 第 33a 页 WYG0043-0578c.png
刚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事也
有飞鸟之象焉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上逆而
下顺也
 卦名小过其义何也以卦体言之也小谓阴也为卦
 二阳在内四阴在外阴多于阳小者过而后可以亨
 也既过矣而戒之以利贞者又何也当过而过当贞
 而不可不贞与时行也卦之二五皆柔也而能得中
 可小事者是以小事吉也卦之三四皆刚也乃失位
卷九 第 33b 页 WYG0043-0578d.png
 而不中失位则不贞而况不中耶是以不可大事也
 且卦体二阳内实而四阴外虚有飞鸟之象焉以艮
 之黔喙当震之善鸣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
 者乘风而上则逆怀音而下则顺也
象曰山上有雷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
乎俭
 圣人之于道也本无过不及然而中道难言之矣虽
 曰过犹不及与其不及也宁过即仁过乎慈知过乎
卷九 第 34a 页 WYG0043-0579a.png
 明忠过乎直孝过乎顺无伤也故小过之亨但利于
 贞云耳兹艮下山也震上雷也其山上有雷之象乎
 是明明示人以动而不失所止之为小过也君子观
 象而知所以法之矣小过有飞鸟之象则鸟之翼有
 恭象而行务恭鸟之鸣有哀象而丧务哀鸟之于食
 有俭象而用务俭过恭过哀过俭其究也议狱缓死
初六飞鸟以凶(之丰/)
 丰大也不可大而丰已失亨贞之道矣以山而为火
卷九 第 34b 页 WYG0043-0579b.png
 火炎上不宜上而且日中初有翼象而上与四应非
 鸟之上而不下者乎失大吉之宜未有不以飞致凶
 也
象曰飞鸟以凶不可如何也
 飞鸟何以凶哉变离为火风自火出初之上则约象
 巽风也乘风而上飞鸟之迅岂容救止不可如何也
 惟有凶而已矣
六二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之恒/)
卷九 第 35a 页 WYG0043-0579c.png
 书法我所欲曰及凌迫之谓也艮成终而成始故艮
 为万物之祖万物出乎震故震为生物之母其于鸟
 也则艮为山震象巢鸟山居而巢处是以山为祖以
 巢为母也二与五应过三四之阳而遇五六之阴非
 过其祖而遇其妣乎五君也二臣也是无凌迫其君
 之义而适得其为臣之道也非不及其君而遇其臣
 乎不失其为恒也恒无咎故之恒亦无咎不宜上宜
 下利有攸往之义也
卷九 第 35b 页 WYG0043-0579d.png
象曰不及其君臣不可过也
 二柔正而且中五虽中而失正不似乎臣过于君耶
 过于君不似乎有及君之嫌耶非所论于守正得中
 之臣也故不及其君而知臣道之不可过也
九三弗过防之从或戕之凶(之豫/)
 从者自此而乘间也或者意外之不虞也之豫有豫
 备之义则防象也互兑为毁折有戕象焉建侯行师
 大事也于小过无与矣祸患之来未有不自豫乐也
卷九 第 36a 页 WYG0043-0580a.png
 者三刚正自恃似为众阴所欲害而不过为防备以
 山而为地鸟不在高山而在平地苟无色斯举矣之
 几能免伤弓罹网之灾乎凶可知也
象曰从或戕之凶如何也
 从或戕之既莫知其凶之所自来又安知其凶之所
 底止意外而不可测凶如何也亦末如之何也已矣
九四无咎弗过遇之往厉必戒勿用永贞(之谦/)
 小过者阴过而阳当不及之时也知三之之豫而凶则
卷九 第 36b 页 WYG0043-0580b.png
 知四之之谦而无咎矣何也以阳居阴似乎有咎谯
 则虽过而弗过不期遇而有所遇无咎者刚而能柔
 弗过遇之也以是知刚不可过也而柔亦不可过往
 厉必戒勿用永贞有终之义也
象曰弗过遇之位不当也往厉必戒终不可长也
 四何以弗过于刚而有所遇之也以九居四刚而能
 柔人或以其位不当而疑之吾则以其位不当而幸
 之也然而阳性坚刚终恐忽长故示之以往厉而又
卷九 第 37a 页 WYG0043-0580c.png
 勉之以必戒谦有终终不可长也
六五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之咸/)
 五应二二为艮体山之虚处则穴也中爻约象为大
 过兑金与巽木相属巽为绳直兑为附决有缴射之
 象焉则弋也山上有雷必有云矣以雷而为泽而曰
 密云不雨何也震木也木中有火兑金也金中有水
 金木相克水火不相容阴阳失和而又有坎水而塞
 其下流之象是不雨也虽有密云兑在震之西徒浓
卷九 第 37b 页 WYG0043-0580d.png
 阴自西郊已耳不可大事之义也或者雨不雨穴居
 者必知之二在穴也公弋而取之雨乎不雨乎亦取
 女宜下之义也
象曰密云不雨已上也
 密云本无不雨之理而不雨何也云宜低而不宜高
 而况不宜上而宜下乎兹云已在山之上矣云高则
 不雨不但自我西郊也
上六弗遇过之飞鸟离之凶是谓灾𤯝(之旅/)
卷九 第 38a 页 WYG0043-0581a.png
 上与三本正应当遇者也雷动极而为火火山旅去
 其所止而不处之象乃弗遇过之矣何也火炎上而
 又居上上亦有翼象焉是飞鸟离之也凶可知也天
 殃人害之所致非此之谓乎是谓灾𤯝不宜上而上
 者也
象曰弗遇过之已亢也
 当遇而弗遇亦既失不宜上宜下大吉之义矣而又
 过之何也山上之雷动而为云虽不雨犹未亢也雷
卷九 第 38b 页 WYG0043-0581b.png
 极而为火山上之火飞鸟离之不亦已亢乎龙亢且
 有悔鸟亢未有不凶而灾𤯝并至者也
  附馀
 坎离之前有大过既未济之前有小过何也水火为
 造物之妙用当荐至两作之际非大过人者不能代
 天功而赞化育故治水必禹而掌火必益也若水火
 交杂而并见则小者过而亨矣所以既济未济彖传
 皆有柔得中之辞也然大过居上经而小过居下经
卷九 第 39a 页 WYG0043-0581c.png
 何也上经言天道下经言人道天道阳用事人道阴
 用事也又大过阳在内而小过阴在外何也阳本潜
 于阴之内阴则凝于阳之外也
䷾既济(离下/坎上)
既济小亨利贞初吉终乱
 小过而继之以既济何也有过物之材者未有不能
 济天下之事者也然则既济矣水火交而各得其用
 功成治定之时也无大可图惟有小亨而已矣而且
卷九 第 39b 页 WYG0043-0581d.png
 守之不可以不正又必利于贞也虽然天运循环自
 然之理有治必有乱有吉必有凶初吉终乱时为之
 也则知气数之所在有非人力之所能夺也故中爻
 约象则未济岂圣人之私意为哉
彖曰既济小亨小者亨也
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
初吉柔得中也
终止则乱其道穷也
卷九 第 40a 页 WYG0043-0582a.png
 卦名既济而系之以小亨其义何也以卦体言之也
 阳大而阴小小皆居于大之上小用事则惟小者可
 亨也而又戒之以利贞者亦以卦体有可亨之道也
 刚居阳位柔居阴位六爻之用非刚柔各得其正而
 位当耶则所谓初吉者可知矣阴爻虽各正惟六二
 之柔得中也则所谓终乱者可知矣自初至上虽既
 济而中爻约象自二至五则未济六爻用事之后既
 济之终非未济之始乎终之不可以止也终而止止
卷九 第 40b 页 WYG0043-0582b.png
 则乱非水盛于火而火灭则火盛于水而水乾其道
 不亦穷乎
象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坎水下流离火上炎性之德也然使下者自下而水
 不升上者自上而火不降水火不交何以相为用哉
 故乾坤交而为坎离坎离交而为既济水火之阴阳
 本自互根也当天一生水地二生火以来水暖则为
 火火蒸则为水有温泉而无寒火妻从夫夫制义也
卷九 第 41a 页 WYG0043-0582c.png
 兹离下火也坎上水也非水在火上之象乎是明明
 示人以水火相交之为既济也君子观象而知所以
 法之矣水火为人世之大用亦为人世之大患也患
 不可以不防防不可以不豫思患豫防其究也慎辨
 物居方
  附馀
 坎水至险离火属心故取思防思者思其终防者防
 其始
卷九 第 41b 页 WYG0043-0582d.png
初九曳其轮濡其尾无咎(之蹇/)
 既济之初与坎体之四应坎为舆舆之下轮也坎为狐
 狐之后尾也以火而为山艮止也蹇东北之卦也不
 利东北非曳其轮乎险在前而反身西南不濡其尾
 乎是利见而不见矣不亦咎乎恐终乱而慎其初也
 利贞之义也虽曳轮濡尾夫何咎
象曰曳其轮义无咎也
 轮非济蹇之具也于义当曳于义不当无咎耶
卷九 第 42a 页 WYG0043-0583a.png
六二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之需/)
 二离主为中女妇也与坎主之五应为舆妇之有车
 也妇车必有茀而后行犹火之必有气而炎上也兹
 火气上蒸蒸气下降降而灭火非妇丧其茀乎小亨
 之不可以涉大川也然而需须也有孚者必光亨一时
 虽丧七日自得勿逐而须之可也茀所以蔽风尘者
 离两傍二阳有茀象不成其为离则丧其茀矣
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
卷九 第 42b 页 WYG0043-0583b.png
 得丧固自有数丧茀何以七日得哉二柔中而五刚
 中至于七日离变而为坎坎亦变而为离仍不失其
 为中仍不失其为舆为茀也勿逐而自得非以中道
 耶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之屯/)
 离之外体为甲胄离之上体为戈兵当既济之时三
 刚正自用与濡首之上应以火烈而为雷动备四德
 而利建侯有征不服之象焉何异高宗伐鬼方三年
卷九 第 43a 页 WYG0043-0583c.png
 而后克之乎小人勿用亦勿用攸往之义也不然则
 初吉而终乱矣水之克火有小人之象焉
  附馀
 离明常为君子坎险常为小人鬼方者上于济终濡
 首际离明之应而甘以坎险自处居暗之极人道不
 存矣有远夷鬼方之象三与五同功居内卦之上恶
 其终乱而克之有中兴之象所以为高宗乾坤之后
 历六险而后人道全既未济之终伐二险而后鬼方
卷九 第 43b 页 WYG0043-0583d.png
 克不伐不可望其克不克不可名为人明暗之间人
 鬼之关也然必克必伐而不惮其惫者圣人于人文
 化成之世不忍弃一人于徼外魑魅魍魉之域
 者也济如是其于既也思过半矣西羌传殷室中衰
 诸侯皆叛至高宗征西戎鬼方三年乃克诗自彼氐
 羌莫敢不来王是其證也
象曰三年克之惫也
 火本为水所克而兹以火克水不亦难乎三年而后
卷九 第 44a 页 WYG0043-0584a.png
 克之虽幸不致于丧师辱国而穷兵黩武未有不惫
 者也
六四繻有衣袽终日戒(之革/)
 袽絮缊也絮则丝之馀缊则麻之乱者也四互离而
 变兑中虚而上缺有衣象乃卦体奇偶相间其于衣
 也则破碎之袽耳既济矣何革乎恐其终乱也而革
 则不可以不慎四坎体不繻乎以水而为泽是坎水
 而塞其下流非繻有衣袽乎而且已日乃孚必元亨
卷九 第 44b 页 WYG0043-0584b.png
 利贞而后悔亡非终日戒乎
象曰终日戒有所疑也
 四柔正而阴多疑终乱者只因自信不乱所以致乱
 四恐终乱而终日戒虽有衣袽此念不敢安然自信
 思前想后不觉其忧从中来患如外至有所疑也
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礿祭实受其福(之明夷/)
 先天之对待离东坎西则东之邻为坎西之邻为离
 也杀牛厚享也礿祭薄祀也相因而推致之象也离
卷九 第 45a 页 WYG0043-0584c.png
 得坤之中画为大腹有牛象焉五以水为地应二而
 夷其明非东邻杀牛乎离则顺承乎坎水之上升下
 降而利艰贞非西邻之礿祭乎不如者坎中满满则
 溢离中虚虚则受实受其福不徒虚有其文也此文
 王与纣之事初吉终乱之时也
象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时也实受其福吉大来也
 时也者天不能违而人不可逆故尧舜胡然而有朱
 均汤武自然而有桀纣既为西邻之时矣东邻之杀牛
卷九 第 45b 页 WYG0043-0584d.png
 何为哉终止则乱可以知实受其福者爻虽不必复
 言吉而其吉也不但不期而自来必且天人交集而
 大来也
上六濡其首厉(之家人/)
 家人利女贞女不可以言济也坎为狐初应坎体而
 濡其尾上居险极而非濡其首乎女虽贞则亦危矣
 所以明终之必乱也时为之也非其罪也故不系凶咎
 悔吝之辞也
卷九 第 46a 页 WYG0043-0585a.png
象曰濡其首厉何可久也
 濡至于首溺身可知矣岂特厉而已哉既济之终便
 是未济可久乎不可久乎终止则乱何可久也
䷿未济(坎下/离上)
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既济而继之以未济何也未济为既济之综卦也所
 谓反易之卦二十八此又其一也既济终乱其道穷
 矣物不可穷也故天地之道静别而动交有春夏必
卷九 第 46b 页 WYG0043-0585b.png
 有秋冬亦必有秋冬而后有春夏水火为天地之大
 用岂相交而不相别乎未济者物穷则变变则通通
 则久总而言之终则有始也是以卦之中爻约象则
 为既济不即有亨道肇于其间乎然就未济之时观
 未济之象以明未济之义坎在下则小狐也陷于下
 而不能上互离为火火炎上非汔济乎乃互离者又
 互坎不亦濡其尾乎既济而濡尾已处陆地未济而
 濡尾尚在水中夫何利之有哉
卷九 第 47a 页 WYG0043-0585c.png
彖曰未济亨柔得中也
小狐汔济未出中也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也虽不当
位刚柔应也
 卦名未济而即系之以亨其义何也以卦体言之也
 当未济之时刚不可以用事而柔亦不可以过不及
 卦之离主以六居五而柔得中中则何事不可济而
 亨哉然则小狐汔济者以坎主互离火上炎而水下
 流是未出乎坎之中也濡其尾无攸利者始欲济而
卷九 第 47b 页 WYG0043-0585d.png
 而终未济水火异物不交则无以续其终也再即卦
 体而观之阴阳虽各不当位而刚柔则皆得乎正应
 亦卦之所以亨也
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自河图天一生水地二生火是水本在下火本在上
 也但天地之生物不穷虽雷风山泽各神其妙而惟
 水火互根为天地之大用若水火不交何以相为用
 哉乃既济之后而水火各居其所正以反本而昭用
卷九 第 48a 页 WYG0043-0586a.png
 之必有其体也兹坎下水也离上火也其火在水上
 之象乎是明明示人以水火不交之为未济也君子
 观象而知所以法之矣凡有物必有方岂特水火乎
 哉欲居方而各适其用须辨物而先明其体总不可
 以不慎也慎辨物居方其究也思患而豫防之
初六濡其尾吝(之睽/)
 火泽相睽犹之乎未济也故不取之彖而取本彖坎
 为狐初当其后非即本彖之濡其尾乎阴柔失正欲
卷九 第 48b 页 WYG0043-0586b.png
 济未能而徒睽焉不亦吝乎无攸利之义也
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极也
 知当作智火明水暗初居坎下内暗之极者也当未
 济之初以柔弱无位之材之睽而求合也不量力不
 度德不审势不达时遽欲进而图功乃至于濡其尾
 焉岂但不知亦不知极也
九二曳其轮贞吉(之晋/)
 坎为舆二刚中则轮也晋进也而曰曳其轮何也以
卷九 第 49a 页 WYG0043-0586c.png
 水而为地水动而地静水通而地塞是知时之未
 可以进者非曳其轮乎虽锡蕃昼接不足以动其心
 守未济之贞而吉者也
象曰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
 以九居二位本非正而两彖又无贞吉之辞九二何
 以贞吉哉二坎主也得乾之中画位虽失正而刚得
 中矣乾之中有行而不正者乎中以行正安得不贞
 而吉也
卷九 第 49b 页 WYG0043-0586d.png
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之鼎/)
 鼎元亨未济而当济之时也乃材位不足以济之而
 犹然未济也水流行有征象只此而征不亦凶乎然
 以坎而为巽矣坎水而得巽木有舟楫之象焉乘木
 则可以涉川而出险自不致汔济濡尾之无攸利也
 非利涉大川乎仍不失元亨之义也亦占者所当自
 重耳
象曰未济征凶位不当也
卷九 第 50a 页 WYG0043-0587a.png
 同是卦爻也而独三言未济同是坎险也而独三言
 征凶何也三处险体之上当济而犹未济既柔暗而
 又阴躁安得不征既不中而又不正安得不凶时可
 为而位则不当也
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之蒙/)
 阳居阴位以火而为山又明而止矣非失正而有悔
 乎蒙犹可以养正也贞则吉而悔乃亡然何以贞而
 吉乎以童蒙之奋发勉未济之功能变互震不当震
卷九 第 50b 页 WYG0043-0587b.png
 而用既济之伐鬼方乎未济为既济之综卦诚能用
 力之久彼三年克之此不当三年有赏于大国乎所
 由贞吉而悔亡也大国者对鬼方小国而言也
象曰贞吉悔亡志行也
 四贞吉而悔亡固以其有震伐之材以行其震伐之
 志耳使有志而时不可行亦末如之何也未济为既
 济之综卦而中爻约象即既济四则当约象既济之
 时当既济志其行矣乎
卷九 第 51a 页 WYG0043-0587c.png
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之讼/)
 以六居五不贞矣安得吉而无悔盖卦之所谓未济
 亨者也当未济之时柔得中而惕中则不致汔济濡
 尾矣非贞吉无悔乎大人固君子也以火而为天是
 文明之主光照天下矣非君子之光乎柔中即虚中
 也虚中不又有孚耶以柔中应刚中刚柔相济则何
 事不济讼有孚而窒者之讼者则有孚而吉矣利见
 不利涉之义也
卷九 第 51b 页 WYG0043-0587d.png
象曰君子之光其晖吉也
 光之散布而普及者谓之晖君子之光岂必有孚而
 后吉哉亲炙其光者无论矣而光之所及未有不向
 荣而成化者其晖吉也
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之解/)
 统观一卦之象下坎水也上离火也变离而为震震
 动也水之下而动火于上者酒也雷雨无私则有孚
 也未济而解是既济矣无往来复有往夙吉安静以
卷九 第 52a 页 WYG0043-0588a.png
 自信自养狐喜酒而善饮非有孚于饮酒乎无咎之
 道也然亦不可以太过过则濡尾者且至于濡首而
 反以有孚失无咎之道矣
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饮酒而何乃至于濡首酒以有孚而饮首即以有孚
 而濡是不但于酒不知节于所孚亦不知节也
  附馀
 羲皇六十四卦之方位先天也天之道也文王六十四
卷九 第 52b 页 WYG0043-0588b.png
 卦之次序后天也人之道也圣人法天道以尽人道
 教人尽人道以合天道故先天为体后天为用也上
 经尊乾坤所以大天地生成之本下经贵咸恒所以
 明男女物则之始乾坤交而为泰否咸恒交而为损
 益不损则亦泰不益则亦否剥而复即天地之心以
 见人心夬而姤即人情以见天地之情而荐雷随风
 兼山丽泽不见上经而必居于革故鼎新之后者何
 也让功于水火而不敢先成能于水火而不敢后所
卷九 第 53a 页 WYG0043-0588c.png
 以处下经水火之间也盖水火为天地之大用万物
 生于水故继乾坤而屯经纶五性发于火故继泰否
 而同人类辨虽诸卦皆本于乾坤而坎离独得乾坤
 之中画是以置坎离于上下经之中而终之以既未
 济焉亦坎离交而为既未济既未济交而为泰否泰
 否交而仍为乾坤矣若夫肖乾坤而有颐大过肖坎
 离而有小过中孚肖震巽而有临遁肖艮兑而有观
 大壮亦自然之情伪也故圣人间取意而每慎之无
卷九 第 53b 页 WYG0043-0588d.png
 非大后天之用而究不外乎先天之体也
 
 
 
 
 
 
 易原就正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