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0885-002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俨山外集卷三
             明 陆深 撰
  河汾燕閒录上
山西地寒予六月初巡五台岭头涧底层冰积雪皑皑
 尚衣薄绵再加一绵适可当宪副陈汝止伯安兵备
 代州为予言北上雁门更寒云中更寒然煖木实产
 其间此阴中阳也
卷三 第 1b 页 WYG0885-0020d.png
水润下情也性最上故雨露自高降而露又高凡水失
 其情则溃决之祸甚烈性上故也
闻喜之裴自后汉裴辑而下葬北仓村数里间凡五十
 二人皆尚书侍郎国公将相亦宇内之罕有也
六月廿三日予以伤足卧分司承总司关会议救荒事
 内申明弘治间南科给事中罗鉴建言部议举行每
 十里以上积粮一万五千石递至八百里以下积粮
 一十九万石此外递增者旌擢递减者黜罚是或可
卷三 第 2a 页 WYG0885-0021a.png
 行之苏松等七府亦为弥文耳若山西则岂能奉行
 山西州县多在山谷之间路径崎岖搬运极难加以
 地瘠天寒据丰稔之岁十里之间所收亦不过一二
 万而先积一万五千于官则民无岁不饥矣莫若约
 以十里之内令其勤力耕种每岁加收数千官司增
 价籴入仓中以备救荒庶几民贪于利而开垦日广
 则粟多而民自可给乃是藏富之策此劝农之官不
 可以不设也信乎立法者以随时通变为难
卷三 第 2b 页 WYG0885-0021b.png
戴石屏诗麦麨朝充食松明夜当灯此是山西本色语
 深山老松心有油者如蜡山西人多以代烛谓之松
 明颇不畏风
新唐书突厥围炀帝雁门炀帝从围中以木系诏书投汾
 水而下募兵赴援今雁门近滹沱而不通太原汾水
 绝远况称围中投之此盖失实
一产而三有至四者皆阴气盛而母道壮也
唐制以礼记春秋左氏传为大经诗周礼仪礼为中经
卷三 第 3a 页 WYG0885-0021c.png
 易尚书春秋公榖传为小经当是以简帙繁简为次
 第尔
唐制宰相不正名初因隋制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
 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
 不敢居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皆
 号宰相然不轻授故常以他官居职而假以他名自
 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徵以秘书监
 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皆宰
卷三 第 3b 页 WYG0885-0021d.png
 相职也贞观八年仆射李靖以疾辞位诏疾小瘳三
 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而平章事之名始于此
 其后李绩以太子詹事同中书门下三品谓同侍中
 中书令也而同三品之名始此然二名不专用而他
 官居职者假他名犹故自高宗已后宰相必加同中
 书门下三品虽品高者亦然惟三公三师中书令则
 否其后改易官名而张文瓘以东台侍郎同东西台
 三品入衔自文瓘始永淳元年以黄门侍郎郭举兵
卷三 第 4a 页 WYG0885-0022a.png
 部侍郎岑长倩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事入衔
 自倩举等始自是以后终唐之世讫不改焉
李勘字定臣唐渤海王奉慈七世孙好学明六经举进
 士就试礼部吏唱名乃入定臣耻之遂隐居阳羡常
 恶元白诗体纤艳乃集诗人之类古断为唐诗以讥
 正其失其识超卓矣惜其集不传于世无由考观
汉诏死者不可复生㡭者不可复续字书反继为绝后
 乃更为断失初意矣
卷三 第 4b 页 WYG0885-0022b.png
陈后山有一帖与山谷云迩来起居何如不至乏绝否
 何以自存有相恤者否令子能慰意否风土不甚恶
 否平居与谁相从有可与语否仕者不相陵否何以
 遣日亦著书否近有人传谒金门词读之爽然便如
 侍语不知此生亦能复相从如前日否朱时发能复
 相济否备尽谪居意味读之慨然但谓仕者相陵意
 尤可怜仕本□类岂其初心一为人作鹰犬亦何所
 不至舒亶李定辈果何人耶又柳子厚与萧思谦书
卷三 第 5a 页 WYG0885-0022c.png
 云饰知求仕者更言仆以悦雠人之心日为新奇务
 相喜可自以速援引之路而仆辈坐益困辱万罪横
 生其言益可怜矣嗟乎人之祸福虽所自取而世态
 所从来非一日矣
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十二月八日敕废像遗经悉令雕
 撰此印书之始又在冯瀛王先矣
东白先生张公元祯以太常卿兼讲学教乙丑科庶吉
 士先生天顺庚辰进士以道学名世尝为予言自小
卷三 第 5b 页 WYG0885-0022d.png
 子登朝见士大夫凡三变初登朝见士大夫多讲政
 事遂有好政事意盖指李文达公辈也再登朝见士
 大夫多讲文章遂有好文章意盖指李文正公辈也
 及今次登朝见士大夫多讲命为之微笑是时靳少
 卿贵字充道徐侍读穆字舜和皆好推星而翰林诸
 先生每会晤间皆喜谈五星三命故术士游京师者
 多获名利亦一时之风尚也予素不信其术尝有数
 说以辟之同年间每以为拗顾学士鼎臣字九和素
卷三 第 6a 页 WYG0885-0023a.png
 善此以为汝不信自不信命自是有范文正公有言
 士之进退多言命运而不言行业明君在上固当使
 人以行业而进多言命运是善恶不辨而归诸天地
 岂国家之美事哉其论则正大矣
序记之系铭诗本于汉书诸赞如蒯通等赞云昔子翚
 谋桓而鲁隐危栾书搆郤而晋厉弑竖牛奔仲叔孙
 卒郈伯毁季昭公逐费忌纳女楚建走宰嚭谮胥夫
 差丧李园进妺春申毙上官诉屈怀王执赵高败斯
卷三 第 6b 页 WYG0885-0023b.png
 二世缢伊戾坎盟宋痤死江充造蛊太子杀息夫作
 奸东平诛若减去首一二字分明一篇七言古诗特
 少韵尔若东方朔赞云首阳为拙柱下为工饱食安
 步以仕易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逄则成韵语矣
王荆公变法大抵见于上神宗一疏云本朝累世因循
 末俗之弊而无亲友群臣之义人君朝夕与处不过
 宦官女子出而视事又不过有司之细故未尝如古
 大有为之君与学士大夫讨论先王之法以措之天
卷三 第 7a 页 WYG0885-0023c.png
 下也一切因任自然之理势而精神之运有所不加
 名实之间有所不察君子非不见贵然小人亦得厕
 其间正论非不见容然邪说亦有时而用以诗赋记
 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
 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监司无点察之人守
 将非选择之吏转徙之亟既难于考绩而游谈之众
 因得以乱真交私养望者多得显官独立营职者或
 见排沮故上下偷惰取容而已虽有能者在职亦无
卷三 第 7b 页 WYG0885-0023d.png
 以异于庸人农民坏于繇役而未尝特见救恤又不
 为之设官以修其水土之利兵士杂于疲老而未尝
 申饬训练又不为之择将而久其疆场之权宿卫则
 聚卒伍无赖之人而未有以变五代姑息羁縻之俗
 宗室则无教训选举之实而未有以合先王亲疏隆
 杀之宜其于理财大抵无法故虽俭约而民不富虽
 忧勤而国不强赖非敌国外患之时又无尧汤水旱
 之变故天下无事过于百年虽曰人事亦天助也后
卷三 第 8a 页 WYG0885-0024a.png
 来事功不出于此国监旧有荆公文集板介溪严礼
 侍维中为祭酒时重为修补予踵介溪为祭酒命典
 簿厅模印数部以分遗朝士时学录王玠署典簿至
 厢房中蹙额言曰好好世界如何要将王安石文字
 通行怕有做出王安石事业来予怃然遂止斯言固
 不可以人废也
易曰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
 切详密具数义有缜密有秘密有隐密有深密有慎
卷三 第 8b 页 WYG0885-0024b.png
 密有微密有机密有茂密此之谓密对疏而言盖谓
 君臣之间事机之际皆须密密而行令无渗漏罅隙
 可乘非专主于隐秘也赵清献公昼之所为夜必焚
 香以告天不敢告者不敢为也乃所谓密也其密在
 不敢为非在不敢告
世称韩魏公之功业甚伟阅古堂记所谓幅巾坐啸恬
 然终日予之所乐恶有既乎观此则知其所本范文
 正公特举中庸以示张子厚皆在濂洛未兴之前真
卷三 第 9a 页 WYG0885-0024c.png
 豪杰哉
今衢州古之太末其山与武夷山石理大类予未能周
 履其地观其起伏脉络意即一山所分也曾子固记
 道山亭亦谓粤之太末吴之豫章为其通路今广信
 古之豫章上饶诸山自武夷发而龟峰尤类武夷岂
 其左右臂耶记曰路闽者陆出则阸于两山之间山
 相属无间断累数驿乃一得平地小为县大为州然
 其四顾亦山也其涂或逆坂如缘絙或垂崖如一发
卷三 第 9b 页 WYG0885-0024d.png
 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皆石芒峭发择地然后
 可投步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非其土
 人罕不踬也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
 如林森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上下不见首尾水行其
 隙间或衡缩蟉糅或逆走旁射其状若蚓结若虫镂
 其旋若轮其激若矢舟溯沿者投便利失毫分辄破
 溺予入闽然后知其文之工也
禹贡八州皆有贡物而冀州独无之冀即今之山西土
卷三 第 10a 页 WYG0885-0025a.png
 瘠天寒生物鲜少盖自古为然
石撰平定州人靖难死节州志载撰洪武中为宁府左
 长史太宗靖内难诸郡县皆下在江西城独为守备
 上怒攻拔之得撰不为屈遂支解而死此恐失实按
 宁始封乃今之大宁与太宗同起兵渡江因不之国
 江西之封乃在永乐中安得撰守备江西仗节此当
 是约兵之日在大宁尽节不当系之江西
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后土故祀以为
卷三 第 10b 页 WYG0885-0025b.png
 社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榖夏之衰
 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此社稷之配祭所缘起也
 按蔡墨曰共工氏有子曰勾龙为后土后土为社稷
 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
 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则社稷本无定祀至宋又
 尝祀契为稷祀后土为社今制祀稷为稷仍祀勾龙
 氏为社按共工氏有三俱见外纪其一称共工为太
 昊上相其一称诸侯共工氏与祝融氏战不胜而怒
卷三 第 11a 页 WYG0885-0025c.png
 所谓头触不周山崩者也其一曰共工氏作乱振滔
 洪水以祸天下女娲氏灭而诛之五帝时文籍荒野
 要不可据以时代考之疑即一人又按礼记疏言共
 工有子谓后世子耳然勾龙之为后土亦不知在于
 何代礼记注亦称后土官阙又颛顼氏之子黎也勾
 龙初为后土后祀以为社予以为祭专报功若稷为
 稷此万世之通义自古水土之功莫大于禹社宜祭
 禹又两圣人功德兼隆最义之得者汉平帝时亦尝
卷三 第 11b 页 WYG0885-0025d.png
 以禹配社以稷配稷是亦未可以莽所尝为而非之
 也唐制社以勾龙配稷以后土配此义殊不可晓勾
 龙后土据前说是一人宋孝宗时则以社为后土勾
 芒氏则又少异矣
我朝准周礼建官以吏户礼兵刑工为次第在庭立班
 亦然宋制虽不合而转迁之次亦同毕仲游议官制
 云工部迁刑部刑部迁兵部礼部迁户部户部迁吏
 部颇与今制同独不言兵部迁礼部今制礼部班出
卷三 第 12a 页 WYG0885-0026a.png
 兵部上而兵部资高自宋时已然岂礼与兵所职有
 不能相通与
纲目凡例曰凡以国与人者子弟曰传他人曰让此义
 恐未精孔子称泰伯三以天下让岂他人乎尧传之
 舜舜传之禹岂子弟乎予谓以国与人者有正有变
 当具二义乃备
 
 
卷三 第 12b 页 WYG0885-0026b.png
 
 
 
 
 
 
 
 俨山外集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