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二
卷十二 第 1a 页 WYG0697-028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张子全书卷十二
  语录
上智下愚不移充其德性则为上智安于见闻则为下
愚不移者安于所执而不移也
子贡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既云夫子之
言则是居常语之矣圣门学者以仁为己任不以苟知
为得必以了悟为闻因有是说明贤思之
卷十二 第 1b 页 WYG0697-0288b.png
舜好问仲尼每事问德同矣学亦同否
仲尼自志学至老德进何晚窃意仲尼自志学固已明
道其立固已成性就上益进盖由天之不已为天已定
而所以为天不穷如有成性则止则舜何必孜孜仲尼
何必不知老之将至且叹其衰不复梦见周公由此观
之学之进德可知矣
圣之时当其可之谓时取时中也可以行可以止此出
处之时也至于言语动作皆有时也
卷十二 第 2a 页 WYG0697-0289a.png
舜三十而徵庸是有闻于一朝也成圣之速自古无如
舜也舜为仁之大端也
学者至于与孟子之心同然后能尽其义而不疑
贤人为天下知圣人当受命虽不受知不受命然为圣
为贤乃吾性分当勉耳
贤者在尧舜之世亦有不得遇者亦有甚不幸者是亦
有命也即智之于贤者不获知也
穷理亦当有渐见物多穷理多如此可尽物之性
卷十二 第 2b 页 WYG0697-0289b.png
天地之道可以一言而尽也凡言道皆能尽天地但不
得其理至如可欲皆可以至圣神但不尝得圣神滋味
天地之道以术知者郤是妄
大凡礼不可大段骇俗不知者以为怪且难之甚者至
于怒之疾之故礼亦当有渐于不可知者少行之已为
多矣但不出户庭亲行之可也毋强其人为之已德性
充实人自化矣正己而物正也
人之出处则出而足以利天下亦可出为免死之仕亦
卷十二 第 3a 页 WYG0697-0289c.png
可出
今人过忧盗贼祸难妄动避之多自致伤者又祸未必
然而自祸者此恶溺而投河之类也
订顽之作只为学者而言是所以订顽天地更分甚父
母用欲学者心于天道若语道则不须如是言
人言不信怪须是于实事上不信又晓其理方是了当
苟不然方才劫之以不测又毕竟信也
质疑非遁辞之比也遁辞者无情只是他自信元无所
卷十二 第 3b 页 WYG0697-0289d.png
执守见人说有己即说无反入于太高见人说无己则
说有反入于至下或太高或太下只在外面走元不曾
入中道此释老之类故遁辞者本无情自信如此而已
若质疑者则有情实遂其罪也
知之为用甚大若知则以下来都了只为知包着心性
识知者一知心性之关豁然也今学者正惟知心性识
不知如何安可言知知及仁守只是心到处便谓之知
守者守其所知知有所极而人知则有限故所谓知及
卷十二 第 4a 页 WYG0697-0290a.png
只言心到处
某比来所得义理尽弥久而不能变必是屡中于其间
只是昔日所难今日所易昔日见得心烦今日见得心
约到近上更约必是精处尤更约也
孔子三人行必得我师焉此圣人取善颜子亦在此术
中然犹着心以取益比圣人差别圣人则所见是益
作者七人伏羲也神农也黄帝也尧也舜也禹也汤也
所谓作者上世未有作而作之者也伏羲始服牛乘马
卷十二 第 4b 页 WYG0697-0290b.png
者也神农始教民稼穑者也黄帝始正名百物者也尧
始推位舜始封禅者也尧以德禹以功故别数之汤始
革命者也若谓武王为作则武王已是述汤事也若以
伊尹为作则当数周公恐不肯以人臣谓之作若孔子
自数为作则自古以来实未有如孔子者然孔子已自
言述而不作也
学者当须立人之性仁者人也当辨其人之所谓人学
者学所以为人
卷十二 第 5a 页 WYG0697-0290c.png
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不尔皆为人之弊卒无所
发明不得见圣人之奥
义理有碍则濯去旧见以来新意
多求新意以开昏蒙吾学不振非强有力者不能自奋
足下信笃持谨何患不至正惟求(一作/来)自粹美得之最

万物皆有理若不知穷理如梦过一生释氏便不穷理
皆以为见病所致庄生尽能明理及至穷极亦以为梦
卷十二 第 5b 页 WYG0697-0290d.png
故称孔子与颜渊语曰吾与尔皆梦也盖不如易之穷
理也
有志于学者都更不论气之美恶只看志如何匹夫不
可夺志也惟患学者不能坚勇
学须以三年为期孔子曰期月可也三年有成大凡事
如此亦是一时节期月是一岁之事举偏也至三年事
大纲惯熟学者又须以自朝及昼至夜为三节积累功
夫更有勤学则于时又以为限
卷十二 第 6a 页 WYG0697-0291a.png
人与动植之类已是大分不齐于其类中又极有不齐
某尝谓天下之物无两个有相似者虽一件物亦有阴
阳左右譬之人一身中两手为相似然而有左右一手
之中五指而复有长短直至于毛发之类亦无有一相
似至如同父母之兄弟不惟其心之不相似以至声音
形状亦莫有同者以此见直无一同者
人一已百人十已千如此不至者犹难罪性语气可也
同行报异犹难语命语遇可也气与遇性与命切近矣
卷十二 第 6b 页 WYG0697-0291b.png
犹未易言也
凡观书不可以相类泥其义不尔则字字相梗当观其
文势上下之意如充实之谓美与诗之言美轻重不同
(近思作/程语)
乡原徇欲而畏人其心乃穿窬之心也苟徇欲而不畏
人方明盗耳遁辞乃乡原之辞也无执守故其辞妄
当自立说以明性不可以遗言附会解之若孟子言不
成章不达及所性四体不言而喻此非孔子曾言而孟
卷十二 第 7a 页 WYG0697-0291c.png
子言之此是心解也
世学不明千五百年大丞相言之于书吾辈治之于己
圣人之言庶可期乎顾所学谋之太迫则心劳而不虚
质之太烦则泥文而滋弊此仆所以未置怀于学者也
诐淫邪遁之辞古语孰近诐辞苟难近于并耕为我淫
辞放侈近于兼爱齐物邪辞离正近于隘与不恭遁辞
无守近于揣摩说难四者可以尽天下之狂言
孟子之言性情皆一也亦观其文势如何情未必为恶
卷十二 第 7b 页 WYG0697-0291d.png
哀乐喜怒发而中节谓之和不中节则为恶
释氏之说所以陷者以其待天下万物之性为一犹告
子生之谓性今之言性者汗漫无所执守所以临事不
精学者先须立本
阴阳者天之气也(亦可/谓道)刚柔缓速人之气也(亦可/谓性)生成
覆帱天之道也(亦可/谓理)仁义礼智人之道也(亦可/谓性)损益盈
虚天之理也(亦可/谓道)寿夭贫贱人之理也(亦可/谓命)天授于人
则为命(亦可/谓性)人受于天则为性(亦可/谓命)形得之备(不必/尽然)
卷十二 第 8a 页 WYG0697-0292a.png
得之偏(不必/尽然)道得之同理得之异(亦可/互见)此非学造至约
不能区别故互相发明贵不碌碌也
大率玩心未发可求之平易勿迂也若始求太深恐自
兹愈远
子夏未尽反身处可更求之(题不动/心章)告子所止到已言
所不及处孟子所止到已所难名处然则告子所见所
言与孟子所守所见可知矣(同/上)不知命则大无信故命
立而后心诚(题尽/心章)诚则实也太虚者天之实也万物取
卷十二 第 8b 页 WYG0697-0292b.png
足于太虚人亦出于太虚太虚者心之实也
虚者仁之原忠恕者与仁俱生礼义者仁之用
敦厚虚静仁之本敬和接物仁之用
太虚者自然之道行之要在思故曰思诚
虚心然后能尽心
虚则生仁仁在理以成之
虚心则无外以为累
人生固有天道人事当行不行则无诚不诚则无物故
卷十二 第 9a 页 WYG0697-0292c.png
须行实事惟圣人践形为实之至得人之形可离非道

与天同原谓之虚须得事实故谓之实此叩其两端而
竭焉更无去处
天地之道无非以至虚为实人须于虚中求出实圣人
虚之至故择善自精心之不能虚者有物榛碍金铁有
时而腐山岳有时而摧凡有形之物即易坏惟太虚无
动摇故为至实诗云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
卷十二 第 9b 页 WYG0697-0292d.png
声无臭至矣
静者善之本虚者静之本犹对动虚则至一
气之苍苍目之所止也日月星辰象之著也当以心求
天之虚大人不失其赤子之心赤子之心今可知也以
其虚也
天地以虚为德至善者虚也虚者天地之祖天地从虚
中来
中宫土寄王之说于理非也大率五行之气分王四时
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0697-0293a.png
土固多于四者然其运行之气则均施错见金木水火
皆分主四时独不见土之所主是以有寄王之说然于
中来在季夏之末者且以易言之八卦之作坤在西南
西南致养之地在离兑之间离兑即金火也是以在季
夏之末
五纬五行之精气也所以知者以天之星辰独此五星
动以色言之又有验以心取之亦有此理
礼文参校是非去取不待已自了当盖礼者理也须是
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0697-0293b.png
学穷理礼则所以行其义知理则能制礼然则礼出于
理之后今在上者未能穷则在后者乌能尽今礼文残
缺须是先求得礼之意然后观礼合此理者即是圣人
之制不合者即是诸儒添入可以去取今学者所以宜
先观礼者类聚一处他日得理以意参校
知之于贤者知人之谓知贤者当能知人有于此而不
受知于贤者知不施于贤者也晏婴之贤亦不知仲尼
于仲尼犹吹毛直欲陷害孔子如归女乐之事
卷十二 第 11a 页 WYG0697-0293c.png
时中之义甚大蒙亨以亨行时中也蒙何以有亨以九二之
亨行蒙者之时中此所以蒙得亨也蒙无遽亨之理以九
二循循行时中之亨也蒙卦之义主者全在九二彖之
所论皆二之义教者但只看蒙者时之所及则导之是
以亨行时中也此时也正所谓如时雨化之若既引之
中道而不使之通教者之过也当时而引之使不失其
正此教者之功也蒙以养正圣功也是养其蒙以正圣
人之功也
卷十二 第 11b 页 WYG0697-0293d.png
孟子言水之有本无本者以况学者有所止也大学之
道在止于至善此是有本也思天下之善无不自此始
然后定止于此发源立本乐正子有本者也日月而至
焉是亦有本者也声闻过情是无本而有声闻者也向
后伪迹俱辨则都无也
某比年所思虑事渐不可易动岁年间只得变得些文
字亦未可谓辞有巧拙其实是有过若是达者其言自
然别宽而约没病痛者不是到了是不知知一物则说
卷十二 第 12a 页 WYG0697-0294a.png
得仔细必实圣人之道以言者尚其辞辞不容易只为
到其间知得详然后言得不错譬之到长安极有知长
安仔细者然某近来思虑义理大率亿度屡中可用既
是亿度屡中可用则以大受某唱此绝学亦辄欲成一
次第但患学者寡少故贪于学者今之学者大率为应
举坏之入仕则事官业无暇及此由此观之则吕范过
人远矣吕与叔资美但向学差缓惜乎求思也褊求思
虽似褊隘然褊不害于明褊是气也明者所学也明何
卷十二 第 12b 页 WYG0697-0294b.png
以谓之学明者言所见也大凡宽褊者是所禀之气也
气者自万物散殊时各有所得之气习者自胎胞中以
至于婴孩时皆是习也及其长而有所立自所学者方
谓之学性则分明在外故曰气其一物尔气者在性习
之间性犹有气之恶者为病气又有习以害之此所以
要鞭辟至于齐强学以胜其气习其间则更有缓急精
粗则是人之性虽同气则有异天下无两物一般是以
不同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则宽褊昏明名不
卷十二 第 13a 页 WYG0697-0294c.png
得是性莫不同也至于习之异斯远矣虽则气之禀褊
者未至于成性时则暂或有暴发然而所学则却是正
当其如此(其一/作不)则渐宽容苟志于学则可以胜其气与
习此所以褊不害于明也须知自诚明与明诚者有异
自诚明者先尽性以至于穷理也谓先自其性理会来
以至行理自明诚者先穷理以至于尽性也谓先从学
问理以推达于天性也某自是以仲尼为学而知者某
今亦窃希于明诚所以勉勉安于不退孔子称颜渊曰
卷十二 第 13b 页 WYG0697-0294d.png
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苟惟未止则可以窃冀
一诚就自明诚者须是要穷理穷即是学也所观所求
皆学也长而学固所谓之学其幼时岂可不谓之学直
自在胞胎保母之教已虽不知谓之学然人作之而已
变以化于其教则岂不谓之学学与教皆学也惟其受
教即是学也只是长而学庸有不待教习便谓之学只
习有善恶(只一/作作)某所以使学者先学礼者只为学礼则
便除去了世俗一副当习熟缠绕譬之延蔓之物解缠
卷十二 第 14a 页 WYG0697-0295a.png
绕即上去上去即是理明矣又何求苟能除去了一副
当世习便自然脱洒也又学礼则可以守得定所谓长
而学谓之学者谓有所立自能知向学如孔子十五而
志于学是学也如谓有所成立则十五以前庸有不志
于学时(一本云如孔子五十而学是学也如谓/有所成立则五十以前庸有不志于学)若夫今
学者所欲富贵声誉博闻继承是志也某只为少小时
不学至今日勉强有太甚则反害欲速不达亦须待岁
月至始得
卷十二 第 14b 页 WYG0697-0295b.png
汤征未至而怨者非史氏之溢辞是实怨今郡县素困
弊政亦望一良吏莫非至诚平居亦不至甚有事当其
时则愿望其上之来是其心若解倒悬也天下之望汤
是实如父母愿耕愿出莫非实如此至朋来而乐方讲
道义进是实可乐也
武成取二三策言有取则是有不取也孟子真知武王
故不信漂杵之说知德斯知言故言使不动
从心莫如梦梦见周公志也不梦欲不踰矩也
卷十二 第 15a 页 WYG0697-0295c.png
颜子知当至而至焉故见其进也不极善则不处焉故
未见其止也知必至者如志于道致广大极高明此则
尽远大所处则直是精约颜子方止求而未得故未见
其止也极善者须以中道方谓极善故大中谓之皇极
盖过则便非善不及亦非善此极善是颜子所求也所
以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高远处又要求精约处又
要至颜子之分必是入神处又未能精义处又未至然
颜子雅意则直要做圣人学者须是学颜子发意便要
卷十二 第 15b 页 WYG0697-0295d.png
至圣人犹不得况便自谓不能雅意则然非宜见于议

性美而不好学者无之好学而性不美者有之盖向善
急便是性美也性不美则学得亦转了故孔子要好仁
而恶不仁者只好仁则忽小者只恶不仁则免过而己
故好恶两端并进好仁则难遽见功恶不仁则有近效
日见功若颜子是好仁而恶不仁者也云未见者或此
道在颜子后言见善如不及此好仁者也见不善如探
卷十二 第 16a 页 WYG0697-0296a.png
汤此恶不仁者也无欲而好仁无畏而恶不仁同此义
尽得天下之物方要穷理穷得理又须要实到孟子曰万物
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实到其间方可言知
未知者方且言识之而己既知之又行之惟难万物皆
备于我矣又却要强恕而行求仁为近礼自外作故又
与孟子义内之说如相违孟子方辨道故言自得深造
作记者必不知内且据掠浅知
知之于贤者彼此均贤也我不知彼是我所患彼不知
卷十二 第 16b 页 WYG0697-0296b.png
我是命也均圣人也舜禹受命受禄舜禹亦无患焉
颜子乐正子皆到可欲之地但一人向学紧一人向学

言尽物者据其大总也今言尽物者未说到穷理但恐
以闻见为心则不足以尽心人本无心因物为心若只
以闻见为心但恐小郤心今盈天地之间者皆物也如
只据已之闻见所接几何安能尽天下之物所以欲其
尽心也穷理则细微甚有分别至如作乐其始亦但知
卷十二 第 17a 页 WYG0697-0296c.png
其大总更去其间比较方尽其细理若便谓推类以穷
理为尽物则是亦但据闻见上推类却去闻见安能尽
物今所言尽物盖欲其尽心耳
坎惟心亨故行有尚外虽积险苟处之心亨不疑则虽
难必济而往有功也今水临万仞之山要下即下无复
凝滞险在前惟知有义理而己则复何回避所以心通
人所以不能行已者于其所难者则惰其异俗者虽易
而羞缩惟心弘则不顾人之非笑所趋义理耳视天下
卷十二 第 17b 页 WYG0697-0296d.png
莫能移其道然为之人亦未必怪正以在已者义理不
胜惰与羞缩之病消则有长不消则病常在意思龌龊
无由作事在古气节之士冒死以有为于义未必中然
非有志槩者莫能况吾于义理已明何为不为
姤初六羸豕孚蹢躅豕方羸时力未能动然至诚在于
蹢躅得伸则伸矣如李德裕处置阉宦徒知其帖息威
伏而忽于志不妄逞照察少不至则失其几也
人教小童亦可取益绊已不出入一益也授人数数已
卷十二 第 18a 页 WYG0697-0297a.png
亦了此文义二益也对之必正衣冠尊瞻视三益也常
以因已而坏人之才为忧则不敢惰四益也
学记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
人未安之又进之未喻之又告之徒使人生此节目不
尽材不顾安不由诚皆是施之妄也教人至难必尽人
之材乃不误人观可及处然后告之圣人之明直若庖
丁之解牛皆知其隙刃投馀地无全牛矣人之才足以
有为但以其不由于诚则不尽其才若曰勉率而为之
卷十二 第 18b 页 WYG0697-0297b.png
则岂有由诚哉
古之小儿便能敬事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
手问之掩口而对盖稍不敬事便不忠信故教小儿且
安详恭敬
孟子曰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与间也唯大人为能格
君心之非非惟君心至于朋游学者之际彼虽议论异
同未欲深较惟整理其心使归之正岂小补哉
 张子全书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