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0697-0310a.png

张子全书卷十四
性理拾遗
横渠言日月五星亦随天转如二十八宿随天而定皆
有光芒五星逆行而动无光芒
张子曰天地变化至著至速者目为鬼神所谓吉凶害
福诛殛窥伺岂天所不能耶必有耳目口鼻之象而
后能之耶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0697-0310b.png

雷霆草木至怪也以其有定形故不怪人之陶冶舟
车亦至怪也以其有定理故不怪今言鬼者不可见
其形或云有见者且不定一难信又以无形而移变
有形之物此不可以理推二难信又尝推天地之雷
霆草木人莫能为之人之陶冶舟车天地亦莫能为
之今之言鬼神以其无形则如天地言其动作则不
异于人岂谓人死之鬼反能兼天人之能乎○今更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0697-0311a.png

子者一旦化去独不日日凭人言语托人梦寐存恤
之耶言能福善祸淫则或小恶反遭重罚而大憝反
享厚福不可胜数又谓人之精明者能为厉秦皇独
不罪赵高唐太宗独不罚武后耶又谓众人所传不
可全非自古圣人独不传一言耶圣人或容不言自
孔孟而下荀况杨雄王仲淹韩愈学亦未能及圣人
亦不见略言者以为有数子又或偶不言今世之稍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0697-0311b.png

张子曰所谓山川门霤之神与郊社天地阴阳之神有
以异乎易谓天且不违而况于鬼神乎仲尼以何道
而异其称耶又谓游魂为变魂果何物其游也情状
何如试求之使无疑然后可以拒怪神之说知亡者
之归此外学素所援据以质成其论者不可不察以
自祛其疑耳
张子曰天下凡谓之性者如言金性刚火性热牛之性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0697-0311c.png

塞所以有人物之别由蔽有厚薄故有智愚之别塞
者牢不可开厚者可以开而开之也难薄者开之也
易开则达于天道与圣人一
张子曰富贵贫贱者皆命也今有人均为勤苦有富贵
者有终身穷饿者其富贵者即是幸会也求而有不
得则是求无益于得也道义则不可言命是求在我
者也○问智愚之识殊疑于有性善恶之报差疑于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0697-0311d.png

适然尔
张子曰心统性情者也○有形则有体有性则有情○
发于性则见于情发于情则见于色以类而应也
张子曰道所以可久可大以其肖天地而不杂也与天
地不相似其违道也远矣○事无大小皆有道在其
间能安分则谓之道不能安分谓之非道显诸仁天
地生万物之功则人可得而见也所以造万物则人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0697-0312a.png

接物处皆是小德统会处便是大德
洪钟未尝有声由扣乃有声圣人未尝有知由问乃有
知或谓圣人无知则当不问之时其犹木石乎曰有
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故曰圣人未尝有知由
问乃有知也圣人无私无我故功高天下而无一介
累于其心盖有一介存焉未免乎私已也
张子曰孟子于圣人犹是粗者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0697-0312b.png

勉不忘为要耳○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
成人惰于进道无自得达自非成德君子必勉勉至
从心所欲不踰矩方可放下德薄者终学不成也
明善为本固执之乃立扩充之则大易视之则小在人
能弘之而已
利利于民则可谓利利于身利于国皆非利也利之言
利犹言美之为美利诚难言不可一槩而言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0697-0312c.png

外无正者不行
张子曰近臣守和和平也和其心以备顾对不可徇其
喜怒好恶
井田而不封建犹能养而不能教封建而不井田犹能
教而不能养封建井田而不肉刑犹能教养而不能
使然此未可遽行之
礼但去其不可者其他取力能为之者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0697-0312d.png

横渠先生谓范巽之曰吾辈不及古人病源何在巽之
请问先生曰此非难悟设此语者盖欲学者存意之
不忘庶游心浸熟有一日脱然如大寐之得醒耳
未知立心恶思多之致疑既知所立恶讲治之不精讲
治之思莫非术内虽勤而何厌所以急于可欲者求
立吾心于不疑之地然后若决江河以利吾往逊此
志务时敏厥脩乃来故虽仲尼之才之美然且敏以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0697-0313a.png

也
今且只将尊德性而道问学为心日自求于问学者有
所背否于德性有所懈否此义亦是博文约礼下学
上达以此警策一年安得不长每日须求多少为益
知所亡改得少不善此德性上之益读书求义理编
书须理会有所归著勿徒写过又多识前言往行此
学问上益也勿使有俄顷閒度逐日似此三年庶几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0697-0313b.png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平
人多以老成则不肯下问故终身不知又为人以道义
先觉处之不可复谓有所不知故亦不肯下问从不
肯问遂生百端欺妄人我宁终身不知(论语/说)
多闻不足以尽天下之故苟以多闻而待天下之变则
道足以酬其所尝知若劫之不测则遂穷矣(孟子/说)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0697-0313c.png

持不逮之资而急知后世明者一览如见肺肝然多
见其不知量也方且创艾其弊默养吾诚顾所患日
夕不足而未果他为也
博学于文者只要得习坎心亨盖人经历险阻艰难然
后其心亨通
凡致思到说不得处始复审思明辨乃为善学也若告
子则到说不得处遂已更不复求(孟子/说)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0697-0313d.png

理明义精殆未可学先儒未及此而治之故其说多
凿
横渠先生曰始学之要当知三月不违与日月至焉内
外宾主之辨使心意勉勉循循而不能已过此几非
在我者(文集/)
人又要得刚太柔则入于不立亦有人生无喜怒者则
又要得刚刚则守得定不回进道勇敢载则比他人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0697-0314a.png

敦笃虚静者仁之本不轻妄则是敦厚也无所系阂昏
塞则是虚静也此难以顿悟苟知之须久于道实体
之方知其味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孟子/说)
有潜心于道忽忽为他虑引去者此气也旧习缠绕未
能脱洒毕竟无益但乐于旧习耳古人欲得朋友与
琴瑟简编常使心在于此惟圣人知朋友之取益为
多故乐得朋友之来(论语/说)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0697-0314b.png

性其爱恶略无害理姑必顺之亲之故旧所喜者当
极力招致以悦其亲凡于父母宾客之奉必极力营
办亦不计家之有无然为养又须使不知其勉强劳
苦苟使见其为而不易则亦不安矣(记/说)
斯干诗言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言兄弟宜相
好不要厮学犹似也人情大抵患在施之不见报则
辍故恩不能终不要相学已施之而已(诗说/下同)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0697-0314c.png

不从此行甚隔著事向前推不去盖至亲至近莫甚
于此故须从此始
横渠先生曰兵谋师律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其术见三
王方策历代简书惟志士仁人为能识其远者大者
素求预备而不敢忽忘(文集/)
肉辟于今世死刑中取之亦足宽民之死过此当念其
散之之久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0697-0314d.png

而同财此礼亦可行古人虑远目下虽似相疏其实
如此乃能久相亲盖数十百口之家自是饮食衣服
难为得一又异宫乃容子得伸其私所以避子之私
也子不私其父则不成为子古之人曲尽人情必也
同宫有叔父伯父则为子者何以独厚于其父为父
者又乌得而当之父子异宫为命壬以上愈贵则愈
严故异宫犹今世有逐位非如异居也(乐说/)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0697-0315a.png

骄淫之心虽珍玩奇货其始感人也亦不如是切从
而生无限嗜好故孔子曰必放之亦是圣人经历过
但圣人能不为物所移耳(礼乐/说)
孟子言反经者特于乡原之后者以乡原大者不先立
心中初无作惟是左右看顺人情不欲违一生如此
(孟子/说)
二程书拾遗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0697-0315b.png

荆棘殽乱杯盘之列
观秦中气艳衰边事所困累岁不稔昨来馈边丧亡今
日事未可知大有可忧者以至士人相继沦丧为足
妆点关中者则遂化去吁可怪也凡言王气者实有
此理生一物须有此气不论美恶须有许大气艳故
生是人至如阙里有许多气艳故此道之流以至今
日昔横渠说出此道理至此几乎衰矣只介父一个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0697-0315c.png

理则须穷性则须尽命则不可言穷与尽只是至于命
也横渠昔常譬命是源穷理与尽性如穿渠引源然
则渠与源是两物后来此议必改来
正叔谓子厚越狱以谓卿监已上不追摄之者以其贵
朝廷有旨追摄可也又请枷项非也不已太辱矣贵
贵以其近于君子厚谓若终不伏则将奈何正叔谓
宁使公事勘不成则休朝廷大义不可亏也子厚以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0697-0315d.png

横渠墓祭为一位恐难推同几之义(同几唯设一位祭/之谓夫妇同牢而)
(祭/也)
礼言惟天地之祭为越绋而行事此事难行既言越绋
则是犹在殡宫于时无由致得斋又安能脱丧服衣
祭服此皆难行纵天地之祀为不可废只消使冢宰
摄尔昔者英宗初即位有人以此问先生答曰古人
居丧百事皆(此有/阙字)如常特于祭祀废之则不若无废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0697-0316a.png

敢以非礼见也今天子为父之丧以此见上帝是以
非礼见上帝也故不如无祭
张横渠谓范文正才气老成(笑指挥/赵俞)
恭而安(张兄十/五年学)
伯淳谓天下之士亦有其志在朝廷而才不足才可以
为而诚不足今日正须才与至诚合一方有济子厚
谓才与诚须一物只是一物伯淳言才而不诚犹不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0697-0316b.png

何时而不尽也(一本无只是/一物四字)
二程谓地形不必谓宽平可以画方只可用算法折计
地亩授民子厚谓必先正经界经界不正则法终不
定地有坳垤处不管只观四标竿中间地虽不平饶
与民无害就一夫之间所争亦不多又侧峻处田亦
不甚美又经界必须正南北假使地形有宽狭尖斜
经界则不避山河之曲其田则就得井处为井不能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0697-0316c.png

就不成一夫处亦可计百亩之数而授之无不可行
者如此则经界随山随河皆不害于画之也苟如此
画定虽便使暴君污吏亦数百年坏不得经界之坏
亦非专在秦时其来亦远渐有坏矣正叔云至如鲁
二吾犹不足如何得至十一也子厚言百亩而彻言
彻取之彻则无义是透彻之彻透彻而耕则功力均
且相驱率无一家得惰者及已收穫则计亩数裒分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0697-0316d.png

示人恐致笑及有议论子厚谓有笑有议论则方有
益也若有人闻其说取之以为己功先生云如有能
者则已愿受一廛而为氓亦幸也伯淳言井田今取
民田使贫富均则愿者众不愿者寡正叔言亦未可
言民情怨怒止论可不可尔须使上下都无此怨怒
方可行正叔言议法既大备却在所以行之之道子
厚言岂敢某止欲成书庶有取之者正叔言不行于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0697-0317a.png

不能以自行须是行之之道又虽有仁心仁闻而政
不行者不由先王之道也须是法先王正叔言孟子
于此善为言只极目力焉能尽方圆平直须是要规
矩
正叔说尧夫对上之词言陛下富国彊兵后待做甚以
为非是此言安足谕人主如周礼岂不是富国之术
存焉子厚言尧夫抑上富强之说正犹为汉武帝言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0697-0317b.png

此之拙如梁惠王问何以利国则说利不可言之理
极言之以至不夺不餍
正叔言人志于王道是天下之公议反以为私说何也
子厚言只为心不大心大则做得大正叔言只是做
一喜好之事为之不知只是合做
伯淳言邵尧夫病革且言试与观化一遭子厚言观化
他人便观得自家自家又如何观得化尝观尧夫诗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0697-0317c.png

正叔言蜥蜴含水随雨震起子厚言未必然雹尽有大
者岂尽蜥蜴所致也今以蜥蜴求雨枉求他他又何
道致雨
正叔言昏礼结发无义欲去久矣不能言结发为夫妇
者只是指其少小也如言结发事君李广言结发事
匈奴只言初上头也岂谓合髻子子厚云绝非礼义
便当去之古人凡礼讲修已定家家行之皆得如此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0697-0317d.png

礼皆不中节
有人言郭璞以鸠斗占吉凶子厚言此为他诚实信之
所以就而占得吉凶正叔言但有意向此便可以兆
也非鸠可以占吉凶耳
正叔言郭逵新贵时众论喧然未知其人如何后闻人
言欲买韩王宅更不问可知也如韩王者当代功臣
一宅已致而欲有之大煞不识好恶子厚言昔年有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0697-0318a.png

在唐如晋公者是可尊也一旦取其物而有之如何
得安在他人犹可如王维庄之类独有晋公则不可
宁使耕坏及他有力者致之已则不可取
正叔谓今唱名何不使伊儒冠徐步进见何用二人把
见趋走得不使殿上大臣有愧色子厚言只先出榜
使之见其先后何用旋开卷呼名
伯淳谓才与诚一物则周天下之治子厚因谓此何事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0697-0318b.png

子厚言十诗之作止是欲验天心于语默间耳正叔谓
若有他言语又乌得已也子厚言十篇次叙固自有
先后
二程解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只穷理便是至于命子厚
谓亦是失于大快此义尽有次序须是穷理便能尽
得已之性则推类又尽人之性既尽得人之性须是
并万物之性一齐尽得如此然后至于天道也其间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0697-0318c.png

则方有学今言知命与至于命尽有近远岂可以知
便谓之至也
正叔谓洛俗恐难化于秦人子厚谓秦俗之化亦先自
和叔有力焉亦是士人敦厚东方亦恐难肯向风
子厚谓昔尝谓伯淳优于正叔今见之果然其救世之
志甚诚切亦于今日天下之事尽记得熟
二程言人不易知子厚言人诚知之为难然至于伎术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0697-0318d.png

始皇惧此则不可知
世人之学博闻强识者岂少其终无有不入禅学者就
其间特立不惑无如子厚尧夫然其说之流恐未免
此敝
苏炳录横渠语云和叔言香声横渠云香与声犹是有
形随风往来可以断续犹为粗耳不如清水今以清
冷水置之银器中隔外便见水珠会何漏隙之可通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0697-0319a.png

之清银之清若云是水因甚置瓷碗中不如此
中庸之说其本至于无声无臭其用至于礼仪三百威
仪三千自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复归于无声无臭此
言圣人心要处与佛家之言相反尽教说无形迹无
色其实不过无声无臭必竟有甚见处大抵语论间
不难见如人论黄金曰黄色此人必是不识金若是
识金者更不言设或言时别自有道理张子厚尝谓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0697-0319b.png

或问维摩诘云火中生莲花是可谓希有在欲而行禅
希有亦如是此岂非儒者事子曰此所以与儒者异
也人伦者天理也彼将其妻子当作何等物看望望
然以为累者文王不如是也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
必有终此所以为常也为释氏者以成坏为无常是
独不知无常乃所以为常也今夫人生百年者常也
一有百年而不死者非所谓常也释氏推其私智所
卷十四 第 19a 页 WYG0697-0319c.png

齿者此耳(以上/外书)
卷十四 第 19b 页 WYG0697-0319d.png

张子全书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