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第 1a 页 WYG1052-0551a.png

法藏碎金录卷八 宋 晁迥 撰
圆觉经中所说禅观法门粲然该备吾今约已随宜决
择其一以为入道之权舆威德章中说三种观门今
取其三观之初者经云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
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
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
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其次辨音章中说
卷八 第 1b 页 WYG1052-0551b.png

云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不起于
坐便入涅槃此名单修奢摩他予详二说其理一也
予爱所言不起于坐便入涅槃可以且从此去禅源
都序有云随时随处息业养神正是此矣
恊用恬愉养天和以适性密扣真寂乘佛理以御心殊
胜法门吾从此入
身居一室安之则具足逍遥身也心住一境安之则具
卷八 第 2a 页 WYG1052-0552a.png

游自得之场今我能然云何不乐
智晓了性真纯学澄凝成證应自立此意如贯四珠委
细名理分配收摄用为法要复何以加
儒家之言率性道家之言养神禅家之言修心其理一
也何烦诤论
昔魏太祖曹操尝谓蜀先主刘备曰天下英雄唯使君
与操耳予以为此乃世间之事也固不足云若有言
卷八 第 2b 页 WYG1052-0552b.png

知有人言之乎
真学之士若能顺天和以调息乘佛理以御心亦可目
之曰调御丈夫矣大雄氏则调御法中大调御可尊
之曰大调御丈夫矣
夫能坚固金石之志详求宝玉之书穷尽天人之理有
此三善可无愧于心矣(有以佛书为宝/书道书为玉书)
予今于圆觉经普贤章辨音章共采四句凡十六字合
卷八 第 3a 页 WYG1052-0552c.png

无烦笔解其语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不起于坐便
入涅槃
群誙誙而趣死独熙熙而养生智识之殊天壤斯绝不
可说莫能知庄生至乐之言信乎自得而已
情因事触未能不动当使情之所动动如电光光即时
灭动之所应应如谷响响即时绝动情应触如斯而
已如斯之善己为难得若能如苏迷卢山八风不动
卷八 第 3b 页 WYG1052-0552d.png

心归妙理学西域之无生迹避畏途得南华之至乐此
二殊胜复何加焉
似动不动真人深深之息似用不用如来空空之心心
息相依息调心净混融纯熟名曰精修
真𨼆之深者身心俱𨼆身𨼆之深则人伦不能见其迹
心隐之深则鬼神不能察其意陶然得天和䐇然与
道合我愿如此孰知之耶
卷八 第 4a 页 WYG1052-0553a.png

当益坚勇于拔俗老当益壮勤于行道具四奇节孰
能比方我愿师之庶几踵武
禅源所云随时随处息业养神者予因解之云不拘晷
刻之多少不择处所之喧静但能摄念安心皆是禅
功分限
雅善之名虽有百分之一亦胜于无何谓也夫郑卫之
声曲将终而奏雅犹胜于终不奏雅奸慝之人命将
卷八 第 4b 页 WYG1052-0553b.png

一气散结而为身一灵分宅而为神神身合而为人人
所起而为事事相续而为世世事无穷纷纭其中种
种不可说一一旋成空唯有万一真知独能和而不
同
权利是外贪爱若不能鉴戒而知止足则不免事有变
衰之祻患恩情是内贪爱若不能觉了而求出离则
不免身有生化之轮环迷悟两端有直有枉迷则天
卷八 第 5a 页 WYG1052-0553c.png

天地中万物人伦中万情世界中万事吾以道眼观之
无不知其大槩种种是常何烦分别
吾自谛思黑业殆尽白业增多唯未到无业有觉之深
深处若能到此吾道成矣
予自思即今常修三无漏学粗得百分之一焉何谓也
奉焚课小法又间日食素惩忿窒欲应日损之师以
此为戒学随时随处息业养神以此为定学得经论
卷八 第 5b 页 WYG1052-0553d.png

为慧学
清旷域逍遥游外境殊胜避世高士知之华严法界金
刚净土内境殊胜出世大士知之知之行之而能深
入造极者不可及也
谛观人世身有病健劳逸心有忧喜苦乐事有吉凶成
败相恭混然大槩如此若能推理安常亦是达人之
一法耳
卷八 第 6a 页 WYG1052-0554a.png

独处聊以自娱研味典坟师友圣贤而已
经教中说四大之四色为四蛇六根之六入为六贼身
心为幻垢附离真性统名曰我其理如此而于此外
悠悠更欲求备如意不亦疏乎不亦过乎
自古圣贤发大菩提心学大调御法成大涅槃果彼安
能说俗安能知嘿然自得而已
经教中所说住心一境名为具足禅定心予因自言存
卷八 第 6b 页 WYG1052-0554b.png

定如发箭也发多则中多久久而箭箭不失予因又
言游心万法以增慧如分灯也分多则明多久久而
灯灯无尽推𩔖适变伊予能然
吾谛观人心于世间法不及于情者大约言万数于出
世法不及于性者又巨万数噫吾谁与言
自省吾心而有三寡刚而寡欲不由势利之径讷而寡
辞不接游戏之谈介而寡合不须友汎之交三者无
卷八 第 7a 页 WYG1052-0554c.png

见在之身庆大耋而康健未来之性愿隔生而诚明世
智所图非吾愿也
予以罢留滞于西台求退居于上国归乎旧地松菊犹
存易以𨼆装衣冠甚伟挂车不出读书自娱绝无荣
利之心洞究正真之道此唯自得何必人知
予有二不求六自觉名不求虚荣利不求太盈修身自
觉轻澄心自觉明调气自觉清为文自觉精顾行自
卷八 第 7b 页 WYG1052-0554d.png

人人各有四因缘盖起于身心事世者也自止三数由
于己最下之一则不然何谓也身可使无侵损心可
使无惑乱事可使无系缚此皆由己者也其唯众共
成世有可安之理则不由己此固无可奈何而三者
由己亦罕能自保有之噫人之大迷也如此何必读
书然后乃知而未尝见人言及于此
予尝内思自壮及老志辞权利惧贻冰炭之怀欲寡私
卷八 第 8a 页 WYG1052-0555a.png

列子第七杨朱篇第四叶有注云夫不谋其前不虑其
后无恋当今者德之至也予爱其语可以销忧释结
予当奉持又能不失中正者也
三归五戒初法其师出以律四谛六度终济于曲尽其
妙此从方便门渐进修行路
吾尝究观人世大情于其禀赋有限光景之中志在求
取无穷爱欲之事者万万皆然万中有一自保天均
卷八 第 8b 页 WYG1052-0555b.png

巨万中或有一人乃希世绝伦者也众人不可得而
知之而此人亦不可得自言之耳
予以观书得意聊举三家之所宗孔氏之书云有杀身
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此以名为宗不顾其身者也
老氏之书云名与身孰亲此以身为宗不顾其名者
也释氏之书云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此以性为宗不
顾其名与身者也源流实繁难以广记而备言之尔
卷八 第 9a 页 WYG1052-0555c.png

时息缘反照以经论为智地以文章为佛事止此四
者馀无所云
夫学道入理之心有如翔禽度空而不留迹又如闲云
出岫而不著物经教中所说无住法门无碍法门其
自在也如此复何疑乎
处世之道亚圣邻于至圣出世之道等觉邻于妙觉唯
变所适始可与言道已矣
卷八 第 9b 页 WYG1052-0555d.png

绝之志自知而已
予所见所践所愿不求名誉福报若其理有如影响自
应者抑亦非予所贪也
予承多士美谈见推清健自详内典所说似得轻安只
此清健轻安不羡华腴充盛
自念退身渐老脱俗弥殊无所图无所拘不好围棋不
好呼卢立法之言信必书服药之酒断瓶沽日得新
卷八 第 10a 页 WYG1052-0556a.png

自觉随宜真应之兆久闻灵响清彻透三静关未得心
华发明照十方刹此善境界邻妙吉祥
吾志在圆觉经得普眼上根之观门行在楞严经得观
音入流之法要姑务相济积习胜缘
刚健中正予取韦编之言以为定观练薰修予取具典
之言以为慧大槩如此馀自详求之也
真修法门次第有四智观道断志守力行此但开端详
卷八 第 10b 页 WYG1052-0556b.png

清心释累予取后汉书息业养神予取禅源序二句足
矣用不必多
身心不动坐圆觉道场权实会归入法华三昧从吾所
好何必求人
予思壮岁历官之日尝见公馆之壁上有题诗云猛风
拔大𣗳其𣗳根已露上有寄生草青青犹未悟不审
何人之作也因知物理自昔而然先觉形言警戒多
卷八 第 11a 页 WYG1052-0556c.png

解脱三门见空虚而有觉涅槃一路云寂灭以无馀广
说异端吾不取也
伟兹灵响发我天机乘妙妙之闻心入如如之成相钦
哉瑞应蔚为道师
人之多欲三圣同诚周易损卦云惩忿窒欲老子道经
云少私寡欲释氏涅槃经云离于爱欲垂训并著岂
合纵心
卷八 第 11b 页 WYG1052-0556d.png

理之极致也此法无为二法俱正其用则别
人间有畏途内外共二皆速死之地也举世誙誙然趣
之而不能避安知有一路涅槃门乎苟闻斯言大笑
者多矣
南史中有说梁时刘歊者幼敏特高长而博学有文才
不娶不仕隐居学道忽有老人无因而至谓歊曰君
心力坚猛必破死生弹指而去寻之莫知其所予因
卷八 第 12a 页 WYG1052-0557a.png

人能破之而出所谓有自然智破无明役超于天人
者也岂世网之可婴乎
孔子学礼辨其俎豆之名品此则典仪之职也孔子赞
易演其卜筮之象数此则执艺之职也然孔子所学
此有司之职乃是体大而不失其正者耳若以妙道
超乎形器之上出乎言意之表固不可同日而论也
而辄问礼于老𥅆故老𥅆荅以他辞形于教诫而孔
卷八 第 12b 页 WYG1052-0557b.png

有如此者
予别得一对治之法矣言简意备可以足用先思己之
切于身心次及庶事之不如意者总名为苦而历观
甚于己者至多又思己之切于身心次及庶事之得
如意者总名为乐而历观不及己者亦至多夫如是
以己方人有何不足
予惜暮年壮心不已所修功德颇异于常作不退轮铭
卷八 第 13a 页 WYG1052-0557c.png

传之于人而渐多期照耀于天下自觉自利觉他利
他言念此生不为虚过
南史内有说梁刘歊志行甚高奇尝有异人谓歊曰君
心力坚猛必破死生予慨然慕之而志气雄伟愿超
造化抗心希古唯力是视
谛思人伦自凡及圣分为四种知见夫唯贪所欲都无
觉悟此是凡夫知见超凡有觉屑屑然乐于小法或
卷八 第 13b 页 WYG1052-0557d.png

二边独得中道此是大乘知见虽得中道亦不住于
相此是上乘知见出此四等之外更有上上乘知见
无不了知不可以限量对待为比而妙觉周圆此是
佛之知见
南华之书有说逍遥游盖明大小虽殊而能随己自足
不越涯分而过贪西域之书有说解脱门盖明次第
皆空而能见理无著免罹虚幻之所缚誓将乘逍遥
卷八 第 14a 页 WYG1052-0558a.png

违
士若宿植善根将成胜果练一心之凝寂期五眼之圆
明驭不退轮行无上道有如此者何以加焉
予之引退志本真纯三径就荒愿无客到五浆先馈常
畏人知自然而然不可致诘
今得自生巧慧事甚近而意甚新夫化导于人犹为种
种方便而况于己岂不能然此久迷而忽悟者也
卷八 第 14b 页 WYG1052-0558b.png

我而已苟不能然于己何益
化民成俗之学儒门之事也长生久视之道道门之事
也清心释累之训佛门之事也予以此三事为贵名
同而实异者也
今偶得一论一经之中四字各一句采而合之以为道
家心体之四相苟或能然何须广求入理之法坐忘
论云心安而虚南华经云水静犹明予谓但令心体
卷八 第 15a 页 WYG1052-0558c.png

四妙词其序具述静中生四妙谓安虚明乐是也今
之所说该涉其四矣且表志趣纯深自然暗合故不
避重复而书
若有人功名富贵如唐之裴度郭子仪我不爱之若有
人琢磨道德师友造化合于天伦名出世人我爱之
重之愿以至诚效之
持金刚经者若有人了知住无所住心得无所得法者
卷八 第 15b 页 WYG1052-0558d.png

此名福业二者相去绝远如霄壤矣
周易云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老子
云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又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涅
槃经云于世间中得名圣者少欲知足亦名清净夫
如是则三教之书有何相戾劝戒之道有何不同读
书之人何不听信
宝积经云犹如大龙所作已办涅槃经云如空野象独
卷八 第 16a 页 WYG1052-0559a.png

也如此若望有朋自远方来不亦难乎
定如壁立不动也慧如珠明圆照也定慧相合体用备
矣到此体用何必多谈
若有人于世间法中不婴于网罟不犯于鍖斧于出世
间法中知出世之道路见入理之门户如是之人可
谓独步我自思之谁将晤语
予尝作愿成四胜深心偈云豁然悟空了然见性凝然
卷八 第 16b 页 WYG1052-0559b.png

法要焉豁然悟空者照破幻蕴情累不留苦恼也了
然见性者洞晓相续有情都是一真法界也凝然不
动者任其外缘所触如八风之吹妙高山也寂然无
思者如晏海澄湛绝识浪之腾跃也四法纯熟其利
甚博
古人古事过去空今人今事即今空未来人事决定空
不悟则已既深悟之岂可于此大虚空幻妄之中一
卷八 第 17a 页 WYG1052-0559c.png

空则无碍无碍则无害以理断之何者为胜苟不见
此理何以得为上上智苟不能以理夺情于己何益
又何以得为大丈夫哉行之由己何必求人
动摇支体无积滞之气融练情性无结阂之念修行之
要最为亲切予今老年所学如此
儒门中所尊推之曰龙周易云龙德而隐者也道门中
所尊亦推之曰龙史记孔子曰老子其犹龙耶释门
卷八 第 17b 页 WYG1052-0559d.png

如大龙所作已办予因思凡诸俊彦有以人龙士龙
自负者一何容易哉
吾今佚老自谓方知身心世洞见大空佛道儒会归真
理涪然气畅但保太和之和油然心新当成至乐之
乐以兹度日岂曰虚生
志于道者必在乎抗心希古雄节迈伦穷当益坚老当
益壮脱落俦侣如独象之绝群超腾风云如大龙之
卷八 第 18a 页 WYG1052-0560a.png

才智为佛事文殊之法门也行实为佛事普贤之法门
也声响为佛事观音之法门也求自然智唯变所适
吾能独断何必咨询
慧可初师事达摩告其师曰我心不安达摩曰将心来
与汝安慧可曰我心不可得达摩曰吾与汝安心讫
予谓人之心也若此其身乃是至真至亲之处然亦
无物可得况乎虚名至假至疏而乃自矜其有不亦
卷八 第 18b 页 WYG1052-0560b.png

看彼或曰我官众缘所成强名曰官亦如数舆无舆
不可得取而看之也予当答曰吾与汝看官讫
予因泛览诸书又得三种之师尚书云主善为师夫宏
达之士不当止学一先生之言凡有一善皆能师之
则其智广矣又列子云子列子师壸丘子林注云日
损之师老子云为道日损夫人若能知非改过日思
减损有去非之善居无过之地乃几于道也又唐贤
卷八 第 19a 页 WYG1052-0560c.png

道集虚老子云归根曰静夫人若能虚静其心则于
道最为亲切此三种理有浅深俱为入道之门故予
采而师之
弥陁之净土法华之化城权教也渐教也金刚之无所
住心圆觉之普眼观门实教也顿教也看内典者当
如是戒
吾于二教之书各得法要之一老氏之书云深根固蒂
卷八 第 19b 页 WYG1052-0560d.png

生之法也名相之谈不烦多取
予自视所履进退不失其正应儒教之宗旨也动静之
养其命应道教之宗旨也定慧均适其性应释教之
宗旨也合此三善之法奉今一报之身与众不同于
己有得
二兽济渡壮独象之绝流四果超升嘉大龙之办事甘
从曲士见诮迦谈
卷八 第 20a 页 WYG1052-0561a.png

乎无味心不恣其所欲得大易之旨寂然不动能戒
嗜欲故几于道
予素爱重唐圭峰禅师宗密所述法要之书尤为详备
窃心师之久矣天圣八年正月十八日夜忽梦见一
老僧或云此即密公也予乃再拜稽首自叙宿昔归
依之志云弟子幼不狎好弄之侣长不学无益之艺
唯于妙道久留深意夙钦禅德愿为门人携瓶洗钵
卷八 第 20b 页 WYG1052-0561b.png

其语寤而思之虽知因心成梦固当然欤亦喜妙事
同符斯可见矣
中观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予自别有语云因
果所成法我说不是空何以故予谓善恶真妄皆有
报应故不为空也然而善恶真妄其理不同夫人心
之根本为因也心之所起为缘也所成为果也当知
恶缘妄缘可以除去有如左氏之语云无使滋蔓蔓
卷八 第 21a 页 WYG1052-0561c.png

种桃核今岁为花𣗳其理决然耳智人宜乎详择之
也
自古以驾驭英雄乃威柄之极致庄子之师友造化在
人伦而何如超绝卓然殊非拟议
威仪动止有节身随宜也收合凝融有叙心随宜也饮
啖服饵有法物随宜也详择应顺有理事随宜也我
之四随宜日用人不知
卷八 第 21b 页 WYG1052-0561d.png

之为法中大调御
凡夫之心动而昏圣人之心静而明深智之士志于道
者详究此言足用矣
身世二事罕有悟者世有世网之患难身有身蕴之苦
厄二俱出离方名解脱
季子观乐观诸国之乐知其各有兴衰此外事也予之
观音观独闻之音知其最为殊胜此内事也观音之
卷八 第 22a 页 WYG1052-0562a.png

予于世间法本以薄艺自结人主未尝依权倖而苟进
也于出世间法亦思以至诚合天道未尝信巫祝之
妄求也自然而然无助我者
迷人既贪存日虚荣虚利此乃有中之空也又贪殁后
虚名虚饰此乃空中之空也皆由自执为我不悟我
是虚妄幻累之根本孰能思之
予览唐书文苑传云司空图退居中条山别墅自称耐
卷八 第 22b 页 WYG1052-0562b.png

即忍辱之义也夫如是则释迦文曾为忍辱仙人司
空图自称耐辱居士噫言之斯无难唯受辱俾如流
是唯难哉经教中谓能忍者名为有力大人予独断
其理夫人不能忍者则有恶事发作譬如暴风起涛
坐致覆没能忍之者必得恶事消灭譬如沸汤沃雪
不暂停留图若诚如所称予谓耐忍辱居士便是有
力大人
卷八 第 23a 页 WYG1052-0562c.png

不灭道经云其精甚真难遇至人款谈妙理
老庄道奥既见其清虚能秀禅宗又知其顿渐晚年真
学自顾多然
天时人事物理道枢举四大端该括尽矣予于四者靡
不经心锐意详求悉见崖略抚已自得岂曰虚生卜
此谈交罕逄深契
予读圆觉经爱普眼观门理事无碍读华严经爱普贤
卷八 第 23b 页 WYG1052-0562d.png

云谁知之
自思性分稍应佛书引车避仇得须菩提无诤三昧忘
言合意入维摩诘不二法门窃冀涓尘积成海岳是
于妙道粗结胜缘
隋珠弹雀荆玉抵鹊外物也人犹惜其所失而况精神
内宝也弃而不收过求虚冗之荣利者吾惜之深也
禅心之体不可不住不可有住当住乎无所住之住金
卷八 第 24a 页 WYG1052-0563a.png

心常住是也若住此住安稳深固可以到自觉圣智
境界之处此其大略也至要也
出是非域见庄子之道枢破烦恼贼用维摩之慧剑学
也如此人其何谓
徐寅律赋体格浮华内有可采予亦收之有赋述神仙
之道约略记其大意明乎道不易致其语有云上不
在天不可以翼翥下不在地不可以身到不在乎近
卷八 第 24b 页 WYG1052-0563b.png

乎破尘网清心源出嗜欲之千里入希夷之一门予
亦以为然
礼记有云七岁曰悼八十九十曰耄悼与耄虽有罪而
不加刑予今年八十矣因而自思非但不作世间有
刑之罪又欲力学出世间无为之道以此比方怡然
自是
吾老矣自设常用疾力之法譬如金铁之器可以速办
卷八 第 25a 页 WYG1052-0563c.png

管情境之顺违不管晷刻之多少且即时而入至人
无何有之乡放怀而游不计近远又即时而泛如来
大寂灭之海冥神而涉不计浅深量收功用此法定
矣禅源都序云随时随处息业养神正是此也所宜
罢诸演说之烦尔
予以文章为佛事者自然道心好陈法要非世间之随
顺也又以音声为佛事者自然灵响暗资法乐非耳
卷八 第 25b 页 WYG1052-0563d.png

予记得齐已诗句云心清槛底潇湘月骨冷禅中太华
秋又记得似是陈陶诗句云高僧示我真隐心月在
中峰葛洪井予爱诵之令人气格爽拔
夫人生之所值遇者大槩凡有四种焉世运之治乱事
理之顺违气质之盛衰情意之苦乐皆有势数而不
能出矣唯有大觉力圣人至明至勇鍊成不二性还
源深固者独能出之予所见如此复与谁言
卷八 第 26a 页 WYG1052-0564a.png

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
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予详真学当从
此始夫安处徒众则非吾事所云坚持禁戒实资外
奖又云宴坐静室最为要切维摩经云不于三界现
身意是为宴坐予尝拟之而言云不令一事碍方寸
是为虚室然而此皆言其臻极之理必未能尔自思
力量且宜从渐虽不及苾刍受具足戒且以严持小
卷八 第 26b 页 WYG1052-0564b.png

之室且虚方丈之室专于静居可也吾之老年属意
如此
学而欲求外事者唯恐人不知欲求内事者唯恐人知
之吾有此言已泄天机
谛观贪欲有二大患固权宠而触祸机饰私邪而涉畏
途知之善避百无一二古今之大情也如是
自谓暮年急于无学之学不必须俟从容固当随时抖
卷八 第 27a 页 WYG1052-0564c.png

如来大寂灭之海此但至小至浅者也古德所言之
理乃是至大至深者也
服云母粉不如我自得法门甘露味之妙也听清商乐
不如我独闻性域天籁音之和也五鼓梦迥回聪警甚
乐福会灵应超然绝伦
习定如习射射多则中多中多则分寸无失如此则定
心熟矣益慧如益灯灯多则明多明多则毫芒必照如
卷八 第 27b 页 WYG1052-0564d.png

问近思唯变所适他皆仿此
儒家之文雅道家之清净禅家之宴寂吾登耋耄之年
弥加乐欲之意自喜性习之天然也如此
左氏春秋有语曰老将智而耄及之予今年登八旬而
演法成文其意无尽常患才多以为增上缘然而年
及耄而智日新度越古人亦足自庆即非妄有矜伐
也加以寿康给足似续蕃衍使我胜修益壮耳
卷八 第 28a 页 WYG1052-0565a.png

之门非止读经而皆得法
予读𩔖书有云隋时高洁之士张文诩博览文籍以灌
园为业州郡频举皆不应也以其贫素而赈给之又
辄辞不受每叹曰老冉冉而将至恐修名之不立予
见古人之行如此因而省已夫服劳有养自免学老
圃之事赐禄足用岂待致公家之恤年登大耋精爽
不昧庆幸毕集超于先贤固当激励志莭亦加先贤
卷八 第 28b 页 WYG1052-0565b.png

惜涉道之未深尔
予自冠及耄好读书未省一日而废弃亦既大耄尤嗜
竺坟酷信所说行之因报如影响不差慨然有挺拔
出尘之想犹患前言博而寡要因为四字六句以定
积习之法自晓而已其语云知幻识真去邪住正冥
心摄念入流闻和不失不劳法要尽矣
人伦有三大苦未见有丁宁形言而戒惧者仕宦之间
卷八 第 29a 页 WYG1052-0565c.png

夫第一第二之苦可以目睹第三之苦可以心知若
能严持至行善避此苦者其唯有智力大人乎
人之所惜愈增愈疏予之所惜愈减愈亲智者可以意
取予不能以言陈
离名相精真体用难为力致不思议解脱境界率由神
会故惟道侣非尚谈交
时君御极旧有至言书云任贤勿贰去邪勿疑予因思
卷八 第 29b 页 WYG1052-0565d.png

经勿受群邪是也
大道人事物理动息各有自然时数若能洞晓臻极而
无蒂芥于胸中者可推之曰贤哉大丈夫
禄位神物也求者不可得有有者不可得守守者不可
得久所以然者不知其道也抑亦数有定分也
心之所起念念名为尘垢念之所属事事名为梦幻当
如是观如是断勿复分别牵缠
卷八 第 30a 页 WYG1052-0566a.png

事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我自得二大观法门观一切动植之形来触目者悉谓
之梦幻观一切差别之情来触心者悉谓之魔贼此
二者事𩔖繁细不可件析从无始以来与我为仇敌
非我独然而人皆然非止于今已往未来无穷亦皆
然我知之矣彼来触我我当观之令精审而不迷练
之令纯熟而不动难则至难未必能尔然比夫全不
卷八 第 30b 页 WYG1052-0566b.png

我视富贵如秋风之过如浮云之变视身世如幻化之
相如梦想之状是故我心无所住而住亦不见其无
所住之住
吾晚年之学住无所住故不为住修无所修故不为修
得无所得故不为得说不可说所以无说是故径荒
交绝介然自守而已
吾尝谛观多士求其杰出若乃博闻强记洪笔丽藻学
卷八 第 31a 页 WYG1052-0566c.png

要中根以上自然智生知高蹈之大方见还源之妙
性超出世表卓然独存者吾不得而见之矣
庄子外篇有虚缘葆真之说圆觉经普眼章有理事无
碍法门予尝究观其体一也夫顺缘而不失真与应
事而不妨理有何差别宏达之士适变会同固当如
此若偏执一家之言而意成隔阂者非也
南华之经有所评品谓之蔽蒙之民倒置之民天之戮
卷八 第 31b 页 WYG1052-0566d.png

经有所尊奖谓之开士大士无上士为何不知此言
可贵可爱而但蠢蠢然纷纷然与万物同化灭欲何
为哉
夫圣人作易穷神知化穷理尽性此乃数术之大者也
数术虽大而有限量惟世雄妙觉之理不可以数术
穷之独出限量之外固非偏见孤说角其胜负者也
金刚齐云我不依有住而住不依无住而住如是而住
卷八 第 32a 页 WYG1052-0567a.png

之时亦不失安然而住
采集内典四句以明己意云宴坐静室冥神绝境凡所
有相梦幻泡影
道家之言虚无但得其体佛教之言寂照体用兼备真
学之流所宜具此知见分其半满
清心释累姑务息缘澄神定灵居常宴坐用之不匮其
如予何
卷八 第 32b 页 WYG1052-0567b.png

兼而有之广大悉备
非理外至当如逄虎即时而避勿恃格兽之勇非理内
起当如探汤即时而止勿从染指之欲大率如此不
烦具陈
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此乃释教所说一真法界
是也周易云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此乃释教所说群
有从一真起灭名为生死随其因报轮环各入诸趣
卷八 第 33a 页 WYG1052-0567c.png

以时刻之少多处所之喧静情境之违顺冥心息念
常存揔持
夫道家法要气为元也调柔顺适自觉气之和禅家法
要性为宗也空明洞彻自觉性之灵二法相符其妙
尽矣
多藏厚亡不如积而能散高位疾颠不如卑以自牧是
以古人有言富不如贫贵不如贱者识之深者也
卷八 第 33b 页 WYG1052-0567d.png

家流所说大乘上乘入空妙之法恊用臻极谁穷智
力
修證仪中已说须具五缘予尝思之尚未该备今自立
一说须具四缘第一具心缘深信乐欲此为根本其
次具身缘无诸疾瘴事役其次具资缘有物足用有
人善奉其次具世缘运历平宁是也最先由已次第
委命
卷八 第 34a 页 WYG1052-0568a.png

知而密契语嘿一致其要备矣何假外求于人
予读经得楞严圆通法门圆觉无碍法门维摩不二法
门与夫诵其经而籍其数者异矣
学道者但得寐无梦而寤无忧誉不喜而毁不怒吻色
空而如一即动静而皆如练此纯深其道成矣
归心圣境上有古先生蒇事私庭下有𨽻子弟吾之庆
幸灼然居多
卷八 第 34b 页 WYG1052-0568b.png

讼重重是梦是知即今之我是幻也即我之所是梦
也见此大空已是真智犹名半智又此普眼章中言
非幻不灭如老子云其精甚真此则不空若能洞晓
非空非不空超绝混融方名全智
予已大耋之年矣尚多游心文章愈爱体势混融格力
雄重才学典雅语句清拔内视灵府殊未有昏浊之
状
卷八 第 35a 页 WYG1052-0568c.png

妙斯亦无得之得
信正说作正观志在超绝洞晓无为之理者名为达道
信邪说作邪观志在贪得增上有为之事者名为佞
佛此二人心霄壤殊致
予好看内典若要学出世圣人圆寂妙湛之心固不可
及然而观练增深了达世间之幻妄销去胸中之蒂
芥比不知者亦获法利万分之一也
卷八 第 35b 页 WYG1052-0568d.png

利殊胜反是亦有其二美善自得谓之德美善可蹈
谓之道条目繁细此举宏纲
前辈有诗句云两轮日月般兴废一合乾坤夹是非有
以见是非之颇多也如此今人著文褒贬古人以为
论有以见是非之有馀也又如此故庄生之书以环
中之空为道枢释氏之书以心言路绝名曰不可思
议解脱真学之士若不到此则其言意未有休歇之
卷八 第 36a 页 WYG1052-0569a.png

真学之士且能言不出是非色不形喜愠意不存爱憎
积习纯深亦不易得
寂然不动定体也志以道宁油然而生慧用也心华发
越混而为一何虑何营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此为因地感物而动性之欲也此
为缘起息缘反照是为要妙
一真法界本自常然三世妄心了不可得
卷八 第 36b 页 WYG1052-0569b.png

深所作办矣
予读𩔖书相术门有说唐时事初高智周来济郝处俊
孙处约同游寓于扬州而江都人石仲览倾产以待
之尝引相工视济等相工曰此四人皆宰相也来公
早贵而末途屯踬高公晚达而最为寿考夫速登者
易颠徐进者少患天之道也而济等皆如所言又有
说五代周时赵廷乂世为星官仍于𡊮许之鉴长于
卷八 第 37a 页 WYG1052-0569c.png

行琦从容密问国家运祚廷乂曰来年厄会之期俟
过别论琦敦讯不已廷乂曰保邦在刑政保祚在福
德于刑政则术士不敢言奈何际会诸公罕有卓绝
福德者下官实有恤纬之僣寻而晋高祖入洛予因
思艺术之士亦如此言是知天时人事必以理道居
先耳
维摩经疏中有说云文字般若谓名句文三者平显般
卷八 第 37b 页 WYG1052-0569d.png

予因自思好看佛书道书得意著文亦不失学法之
巧慧耳
酷嗜于道谈乎无味之味也独闻其和天然无声之声
也有如此者名决定相
不嗅骄饵则免五鼎之烹不入智笼则免四隅之触古
人高蹈肥遁其见如此若复别得妙道何以加焉
学仙至要无越于深根固蒂长生久视安养神气自求
卷八 第 38a 页 WYG1052-0570a.png

导生灵曲成兼济之名其意则已备矣其言则无穷
也
予读内外经典咸有所得读法华经信入佛知见为大
事所以依正觉观其妙不使心昏迷读周易信蒙以
养正为圣功所以履正道晦其迹不求人见知协用
交济何往弗宜
内学之士智明而无为行于正道者是也识暗而有作
卷八 第 38b 页 WYG1052-0570b.png

澡雪灵明之心道可致也固存幻化之身道所寄也牵
制重复之缘道有累也于此观练尤宜纯熟
蒙以正功乃圣其直贯天必无愆应晦而明用乃灵其
照对物必无遁形我如是言亦不立名
今采经录之语配为四句诸幻尽灭觉心不动照体独
立物我皆如法相及此吾道成矣
儒家燕居闲暇和舒显放怀之容止禅家宴坐澄心空
卷八 第 39a 页 WYG1052-0570c.png

道书言真人至人佛书言大乘最上乘者其理大同小
异若执所说则难为和会
凡一百八十一章
卷八 第 39b 页 WYG1052-0570d.png

法藏碎金录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