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第 1a 页 WYG1078-0143a.png

李文公集卷九
唐 李翱 撰
论事疏表
臣翱言臣素陋幸得守职史官以记录是非为事夫通
前古治乱安危之大本者实史臣之任也臣虽愚敢怀
畏罪之心而不修其职窃见陛下即位
之臣诛寇贼十馀事刷五圣之愤耻为后代之根本自
卷九 第 1b 页 WYG1078-0143b.png

德之所不可及亦已多矣至如淄青生口夏侯澄等四
十七人皆所宜诛斩者也陛下知其逆贼所逼胁质其
父母妻子而驱之使战其陷恶逆非其本心赦而不诛
因诏田弘正随材任使其欲归妻子父母者纵而不禁
臣窃闻夏侯澄等既得生归淄青贼兵闻之莫不怀陛
下好生宽惠之德而遂无拒战官军之心矣刘悟所以
能一夕而擒斩师道者以三军之心皆以
卷九 第 2a 页 WYG1078-0143c.png

及者一也今岁关中夏麦甚盛陛下哀民之穷困时下
明诏放夏税约十万石朝臣相顾皆有喜色百姓歌乐
遍于草野此谓圣德之所不可及者二也韩弘献女乐
陛下却不受而赐之昔者鲁用孔子齐人恐惧遗之女
乐季桓子受之君臣共观而三日不朝故孔子去鲁陛
下超然独见遂以归之此圣德之所不可及者三也出
李宗奭妻女于掖廷以庄宅却赐沈遵师圣明宽恕亿
卷九 第 2b 页 WYG1078-0143d.png

贞观不难及太平可反掌而致矣臣以为定祸乱者武
功也能复制度兴太平者文德也非武功不能以定祸
乱非文德不能以致太平今陛下既以武功平祸乱定
海内能为其难者矣若革去弊事复高祖太宗之旧制
用忠正而不疑屏邪佞而不近改税法不督(犯御名/改下同)钱
而纳布帛绝进献以宽百姓租税之重厚边兵以息蕃
戎侵掠之患数引见待制之官问以时事以通壅蔽之
卷九 第 3a 页 WYG1078-0144a.png

聪明改税法不督钱而纳布帛则百姓足绝进献以
百姓租税之重则下不困厚边兵以息蕃戎侵掠之患
则天下安数引见待制官问以时事以通壅蔽之路则
下情达凡此六者政之根本太平之所以兴陛下既已
能行其难者矣又何惜不速其易为者乎以臣伏睹陛
下上圣之姿也如不惑近习容悦之词选用骨鲠正直
之臣与之修复故事而行之以兴太平可不劳而功成
卷九 第 3b 页 WYG1078-0144b.png

进言者必曰天下既已太平矣陛下可以高枕而为宴
乐矣若如此则高祖太宗之制度不可以复矣制度不
时而尚谦让未为也臣谨条疏兴复太平大略六事别
白于后若行此六者五年不变臣必知百姓乐康蕃人
入侍天垂景星地涌醴泉凤凰鸣于山林麒麟游于苑
囿此无他和气之所感也诗曰先民有言询于刍荛伏
卷九 第 4a 页 WYG1078-0144c.png

懦愚而尽忠焉无任感恩激切之至谨奉表以闻臣诚
惶诚恐顿首顿首谨言
疏用忠正
故忠正者百行之宗也大臣忠正则小臣莫敢不为正
矣小臣莫敢不为正则天下后进之士皆乐忠正之道
矣后进之士皆乐行忠正之道是王化之本太平之事
卷九 第 4b 页 WYG1078-0144d.png

忠正之人而用之耶臣以为察忠正之人盖有术焉能
尽言忧国而不希恩容者此忠正之徒也夫忠正之人
亦各自有党类邪臣嫉而谗之必矣且以为相朋党矣
夫舜禹稷契之相称赞也不为朋颜闵之相往来也不
为党
朋党用以惑时主之听从古以来皆有之矣故萧望之
周堪刘向谋退许史竟为邪臣所胜汉元帝不能辨而
卷九 第 5a 页 WYG1078-0145a.png

其言能数逆于耳者忠正之臣也虽任之杂以邪佞之
臣则太平必不能成矣文宣王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如丘者焉故忠信之人不难有也在陛下辨而用之各
以类进之而已臣故曰用忠正而不疑则功德成
疏屏奸佞
人可辨也皆不知大体不怀远虑务于利己贪富贵固
卷九 第 5b 页 WYG1078-0145b.png

因而贤之主之所怒因而罪之主好利则献蓄聚敛剥
之计主好声色则开妖艳郑卫之路主好神仙则通烧
鍊变化之术望主之色希主之意顺主之言而奉承之
人主悦其不违于己因而亲之以至于事失怨生而不
闻也若事失怨生而不闻其危也深矣自古奸邪之人
未有不如此者也然则虽尧舜为君稷契为臣而杂之
以
卷九 第 6a 页 WYG1078-0145c.png

敬宗杨再思李义府林甫卢杞裴延龄之比是也奸佞
之臣信用大则亡国小则坏法度而乱生矣今之语者
必曰知人邪正是尧舜之所难也焉得知其邪佞而去
之邪臣以为察奸佞之人亦有术焉主之所欲皆顺不
违又从而承奉先后之者此奸佞之臣也不去之虽用
稷契为相不能以致太平矣故人主之任奸佞则耳目
壅蔽耳目壅蔽则过不闻而忠正不进矣臣故曰屏奸
卷九 第 6b 页 WYG1078-0145d.png

疏改税法
臣以为自建中元年初定两税至今四十年矣当时绢
一匹为钱四千米一斗为钱二百税户之输十千者为
绢二匹半而足矣今税额如故而粟帛日贱钱益加重
绢一匹价不过八百米一斗不过五十税户之输十千
者为绢十有二匹然后可况又督其钱使之贱卖者耶
假令官杂虚估以受之尚犹为绢八匹乃仅可满十千
卷九 第 7a 页 WYG1078-0146a.png

恤元元不改
本弊乃钱重而督之于百姓之所生也钱者官司所铸
粟帛者农之所出今乃使农人贱卖粟帛易钱入官是
岂非颠倒而取其无者耶由是豪家大商皆多积钱以
逐轻重故农人日困末业日增一年水旱百姓菜色家
无满岁之食况有三年之蓄乎百姓无三年之积而望
太平之兴亦未可也今若诏天下不问远近一切令不
卷九 第 7b 页 WYG1078-0146b.png

过一尺九寸长不过四十尺比两税之初犹为重加一
尺然百姓自重
初矣行之三五年臣必知农人渐有蓄积虽遇一年水
旱未有菜色父母夫妇能相保矣若税法如旧不速更
改虽神农后稷复生教人耕织勤不失时亦不能跻于
充足矣故臣曰改税法不督钱而纳布帛则百姓足
疏绝进献
卷九 第 8a 页 WYG1078-0146c.png

矣今节度观察使之进献必曰军府羡馀不取于百姓
且供军及留州钱各有定额若非兵士
刻所给则钱帛非天之所雨也非如泉之可涌而生也
不取于百姓将安取之哉故有作官店以居商贾者有
酿酒而官沽者其他杂率巧设名号是皆夺百姓之利
亏三代之法公托进献因得自成其私甚非太平之事
也比年天下皆厚留度支钱蓄兵士者以中原之有寇
卷九 第 8b 页 WYG1078-0146d.png

故以耗百姓臣以为非是也若选达吏事之臣三五人
往诸道与其节度使团练使言每道要留兵数以备镇
守责其兵士见在实数因使其逃亡不补
十销一矣告之以中原无事蕃夷可虞每道宜配兵若
干人取其衣粮以赐边兵而召战士使边兵实则蕃夷
不足虑也夫钱帛皆国家之钱帛也宜作明法以取之
是也若使通达吏事之臣往使焉虽其将帅之不诚荩
卷九 第 9a 页 WYG1078-0147a.png

刻下为蓄聚其自为私者三分其所进献者一分也是
岂非两税之外又加税焉百姓之所不乐其业而父子
夫妇或有不能相养矣父子夫妇不能相养而望太平
之兴虽妇人女子皆知其未可也臣故曰
百姓税租之重则下不困
疏厚边兵
臣以为方今中原无事其虑者蕃戎与北敌而已议者
卷九 第 9b 页 WYG1078-0147b.png

恃此之不可胜今国家威武达于四夷其不敢犯边为
寇虽已明矣然蕃戎如犬羊也安识礼义而必其不为
寇哉且去岁犯边足以明矣臣以为使缘边诸节度使
特共召战士十万人每岁不过费钱一百万贯则边备
实矣边上有召战之声达于四夷四夷心伏不敢为
矣四夷不敢为盗边鄙之人得无兵战之苦则京师可
高枕而卧矣
卷九 第 10a 页 WYG1078-0147c.png

卷九 第 10b 页 WYG1078-0147d.png

李文公集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