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三


卷四十三 第 1a 页 WYG1150-083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止斋集卷四十三    宋 陈傅良 撰
   策

问十四首
问以文词取士而病其不以实学应科难矣唐之科目
繁密已甚然兼采誉望不专决于一日之艺犹少近古
国朝虽视唐制加详而祖宗盛时盖有自藩邸熟闻其
人已乃定为进士第一而大名举子尚以德行自相推
先国子监尝遗进士有司寻复怀赋上殿诏特取试礼
卷四十三 第 1b 页 WYG1150-0835b.png
部盖有唐之遗风焉贤公卿大夫率于是乎得之粤自
一切任法而槩以绳尺之文虽有茂材异等语不中程
辄弗第录繇是场屋始以缀辑揉熟淫靡之文相师而
士气日卑议者病之逮以时务发策以求实学要之不
离于文词胡能相远周汉之制诚不可卒复伊欲寻祖
宗之美稍宽学校贡举之法以渐复唐旧宜不甚难施
行而难者咸曰世(阙/)益薄人益不足信将以私意挠公道不备法而后可夫自乡贡不得以待阙官考试日者
卷四十三 第 2a 页 WYG1150-0835c.png
铨选又增委保之员而国之贵游子弟将置别头若是
亦已察矣于今士风何所损益诸君其各诵所闻焉
问议臣以太学补诸生群试者动以万计故改制以约
之以天下间岁举子之数百取三焉谓之待补盖其严
如此而迩臣之请乃欲博访勋贤之后沦于编户者皆
得附试胄监如国子生夫均之为士也禁其为举子者
而开其为国子者何哉且禁其为举子者固曰将以抑
竞进也以今闽浙诸郡诚不可不抑然往岁边郡复言
卷四十三 第 2b 页 WYG1150-0835d.png
二广之士率二十馀年赴春官者累数千人而上第者
不能以十数方欲寻汉故事以户口率别路以考之以
示优异夫均之为举子也既抑内郡复于外郡加优焉
何哉开其为国子者固曰将以劝世族也欲其知学诚
不可不劝然近制自在京釐务官不得以缌麻亲附
试甚者虽公卿大臣去国逾月则子弟不得补国子生
夫均之为国子也在于昔宽之而今者顾吝啬又何哉
上方嘉与宇内之士共成治功而有司选举之说不胜
卷四十三 第 3a 页 WYG1150-0836a.png
异意且均一之政何所彼此苟无旌别必且猥并二者
之论未知折衷诸君其切瑳究之庶有合焉
问汉兵制皆秦制也自迁固诸史云尔夫渔阳之事秦
效亦可睹矣而终汉无骄卒之患何欤将堤防之禁特
密欤田家子至不识尺籍五符而发诸侯兵或有非虎
符验者其堤防果有以过乎秦否也或者繇戍之法简
以便欤以淮南地远往来中都者甚苦西北边郡五尺
以上不得休息吾未见其简且便乃若是然也不然则
卷四十三 第 3b 页 WYG1150-0836b.png
馈饷足而赏赉之优欤塞卒乏粮战士无禄上功幕府
辄见绳于文吏盖当时已病之矣又不然则士安于将
素有以抚循之欤观汉诸将大抵临事辄置不闻其兵
久𨽻焉者也抑有甚惑焉宰相之子不免戌边而故二
千石将军都尉犹给军赋亦甚亡等矣而士大夫不以
觖望又何也积是数者非制之得然则果秦制也而成
败异变岂独幸然耶不惟士然凡汉置将夺之军可也
废之可也累功不封可也甚者诛放而卒莫敢握兵于
卷四十三 第 4a 页 WYG1150-0836c.png
境负固以要上何因而得此不惟边将自京师南北军
诣城门兵屯一时典领位尊宠渥几震主之威而亟拜
亟罢无一人愠恚裴回而吝权者又何道以驭之欤盖
闻光武之兴罢都𨽻升尉职削功臣之权而省材官骑
士不置所以为兵虑详矣东都顾竟以兵毙无乃阔略
者善而二者拙耶方今养兵甚厚而屡骄将帅无显功
往往富贵极矣而意不满上恩视汉有加焉而无其报
厥咎安在愿与诸君商汉氏之得失而悉数之以推见
卷四十三 第 4b 页 WYG1150-0836d.png
其明效据古驭今将于是乎取焉问汉理财称萧相国而史佚其事夫巴蜀之饶武帝用
之西南夷矣悉租赋不足以更费至以都内钱续之均
巴蜀也而相国以饟东郡数年无乏事关辅流民往往就
食其中其计果安出欤然尚有可解者曰武帝远输耗
耳诸葛武侯又用之关陇出师曾不过武功木牛流马
之智工矣而转输辄不继夫以相国视武侯未能远过
而武侯乃若此其缺安在方汉初定大启九国居天下
卷四十三 第 5a 页 WYG1150-0837a.png
大半各擅其赋天子所自有仅十五郡列侯公主颇邑
其中自山泽之租各自为私奉养外才十五税一耳而
治宫室建城阙讲朝仪调兵山东无虚岁迄无经费之
虑武宣以来诸侯之地亡虑多削入汉一日省酎夺侯
者百馀国大者至三四万户赋入视曩时绝远甚而用
力益劳征算日益繁亦必有故矣元狩元封之间天下
盖多事矣始元以来号称富实宣帝盖英主也一时司
农又善为计而西羌之役大司农钱辄不赡于用甚者
卷四十三 第 5b 页 WYG1150-0837b.png
请籴边谷百万斛不能具何直若是廪廪也方今版图
西奄岷冢巴蜀之饶自若也北界淮滨嶓汉之阳东薄
于海南亘番禺所谓九国之略又十有六七恭惟祖宗
盛时关河三边宿兵迨五六十万大抵倚办东南为多
今戍边之众(阙/)与河陕而东南所入视旧增羡计臣顾
以日月为忧盖尝推汉之所以嬴缩而不得其故且于
今重有惑焉愿悉陈之如欲曰得萧相国者而后可又
似迂阔不切于事情者矣
卷四十三 第 6a 页 WYG1150-0837c.png
问风俗与世污隆其所由来盖非岁月之故矣周汉之
季可谓俗弊汉兴经营四方日不暇给其教化未甚明
其学校未甚兴其公卿大臣多出戎行而学士经生相
与讲明者尚缺如也秦氏馀习旷然丕变高者光明硕
大可以任重其次亦笃厚忠实烝烝不至于奸下迨氓
庶莫不自爱重于犯法自唐衰及于五闰俗益大坏艺
祖龙兴曩时机变倾覆嗜利亡耻之风一旦销磨无复
存者文武遗烈可以燕及数世呜呼盛矣以余论汉之
卷四十三 第 6b 页 WYG1150-0837d.png
泽至于陇西士大夫以李氏为愧而本朝之在人心者
虽镌工不肯附名党锢之碑三代之盛庶几焉夫以三
代积累渐磨之功深矣顾成效若彼未闻以大敝积坏
之馀曾不必世百年而兴起若是易者是则何道欤岂
所谓今古之异事半而功倍者欤诚若是圣天子当宁
慨叹以善俗为问十馀年于兹矣而未睹其变则其咎
又安在欤诸君试迹前事以稽当今之故本末源流必
有可指陈者矣
卷四十三 第 7a 页 WYG1150-0838a.png
问以当世之治乱成败考论古今之士略可睹矣春秋
之季晏子在齐叔向在晋蘧伯玉在卫季札在吴皆贤
士大夫也然浮沉自爱无所能发明功名者申韩苏张
盖战国倾覆之徒耳而富国强兵所试辄效此其故何
也汉自元成以来士习偷堕视东都节义有愧焉及观
亡新之败寇邓耿贾之伦拳拳于汉卒复旧物三国鼎
分则散为曹吴之役者不可胜数其不忍舍汉者诸葛
亮数人而已是何节义成俗而识所向者滋寡也唐袭
卷四十三 第 7b 页 WYG1150-0838b.png
八代之衰历房杜姚宋不能救也诗至李杜文至韩柳
经术至啖赵庶几乎古而唐(阙/)衰矣内则朋党外则藩
镇皆一时之俊何没没也将所谓文与政通者非此之
谓欤宋兴七十馀载百度修矣论卑气弱儒士犹病之
及乎庆历始以通经学古为高救时行道为贤犯颜纳
说为忠呜呼盛矣然向者丁寇吕范之朋党兴而复熄
庆历以后则朋党遂炽而不可救而世故亦非向者之
睹矣岂论卑气弱乃所以为盛时耶有司惑焉愿与诸
卷四十三 第 8a 页 WYG1150-0838c.png
君订之
问恭惟主上嘉与宇内之士共成茂功日者除吏不以
年劳不以等级庶几学士大夫洒心自奋行有历年而
龌龊守文之虑未易于是顺考祖宗之宪(阙二/字)流品不
著左右所以并包兼容德意甚备士思所以报称舍此
时尚安须耶仰惟前朝训迪在位虽无察察旌别殊异
案其式程陟降抑扬厥有微旨愿与诸君共䌷绎焉以
备采择乃者改秩有双转有细转均之入寺丞监丞耳
卷四十三 第 8b 页 WYG1150-0838d.png
或自大理或自卫尉均之入员郎耳或自屯田或自虞
部于是有带馆职顾与试衔等者有以两使职官顾与
判司簿尉等者艰易不相绝也今将比而同之欤乃者
循资或以四考或以五考或以七考盖淹速有如此者
今举不以日月为功欤乃者任子有铨铨有限年今得
例从调欤乃者特奏进士盖或隔郊然后官之摄官然
后考第之矣今与正奏槩无所龃龉欤乃者堂后官流
外虽有高爵位不过郡丞佐今皆可以践清要欤乃者
卷四十三 第 9a 页 WYG1150-0839a.png
以赃免叙复若员郎则自水部以转与他官特间然今
清杂之庸若无罪然欤推本九重之意所以为是混一
流品并包兼容盖曰劝士焉耳有如一遵旧章清浊毕
见无乃非所以为劝欤但曰劝士毌以见清浊为也或
者非顺考祖宗之成宪欤然则如之何而可
问古者询民于射以进士由是而择于泽试于官而得
为大夫若卿诸侯故礼乐修明而无敌于天下日者圣
天子深监文弊采择议臣之奏爰诏进士乙科以上兼
卷四十三 第 9b 页 WYG1150-0839b.png
试之射文武官自五品人锡蕴射于禁囿稽之往古将
宜于今四方之士亦既靡然向风矣盖闻射礼自汉而
下但曰朝仪具文云尔用之战斗往往属诸羽林期门
材官骑士之伦是故升降揖逊野人莫之识佽飞射声
之伎亦不于经生学士取也今也不阅于田不习于乡
校而徒试之廷得无若具文然者如必曰阅于田习于
乡校次第而后至则井牧乡党之废久矣或曰虽难卒
行盍少近古故事陕西有弓箭手河北有弓箭社得古
卷四十三 第 10a 页 WYG1150-0839c.png
寓兵遗意而取士无与焉宜举行之颇依汉选六郡良
家子为郎之制间岁大比以秀异者上之于春官春官
杂用今武举法既射然后科第其文词于是而试之廷
高者试补吏下者报罢其举送若考试官亦颇依汉选
举法有赏有罚若是则庶几乎古或曰士文胜久矣必
且失业或曰民未知礼而闲于武事将有他患然则古
终不可复欤诸君幸相与图所以称明诏之意
问春秋以来楚之卿材晋不如也而越有君子六千人
卷四十三 第 10b 页 WYG1150-0839d.png
东南盖多士矣说者顾曰汉以丰沛功臣定天下唐初
人物并汾居多熙朝庆历元祐之盛大抵关洛诸公卓
有闻焉而东南之士功业不槩见于世何欤吴中子弟
荆楚剑客宣润弩手班班见史籍皆天下劲兵处也薄
置都尉九十而九江临淮会稽丹阳豫章财各一尉且
他复缺略唐府兵六百三十馀所江淮两道不过八九
中朝义勇亦但取之关河三路夫苟欲强兵者必在西
北岂其民亦不足用欤九州之险舍河渭则江汉淮海
卷四十三 第 11a 页 WYG1150-0840a.png
矣而山林沮泽之多至荆扬而穷用武之国莫加焉窃
迹前事七国之秦楚三分之吴魏五闰之周唐成败异
效乃若彼夫形势抑岂独弱欤自昔转输之富曰江淮
最而盐也茗也香矾珠贝之属也视田赋又数倍世所
谓财货之渊者方今擅有之矣比年大农之用廑廑无
乏夫是数者之利自若也又何繇若是然欤儒者实知
务才之不竞兵之不锐形势之不及财用之不继务孰
急此者而但曰勿讲举而咎之东南之故则何贵于儒
卷四十三 第 11b 页 WYG1150-0840b.png
者孟子曰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
况以四海之半又况古人有用之如前所陈者矣岂曰
不可愿诸君疏其方略以告问古者重戎事宜亡一阙而舟师不槩见于经何哉舫
人习水著于明堂月令之书而世所行太公六韬盖有
水战云然则古有之而失其传耶案周制徒出于井马
出于邱车出于甸旗鼓甲兵率赋民为之假令有舟师
岂徒无所取给欤而莫详其制何也春秋之季东诸侯
卷四十三 第 12a 页 WYG1150-0840c.png
亟用之矣伐兵之役楚舟以无政无功然则舟师宜亦
有政明年(阙/)掩以井牧之法治楚兵赋车籍马而舟楫
不与夫舟楫不出于井牧之赋将安出欤吴疆之役沙
汭之役继此累见岂其取办于仓卒之间驱民而用之
欤越之报吴也凡四万五千人而习流二千耳越固泽
国也而可以水战仅乃及此若然吴越之民殆未必尽
习欤夫舟无定赋士无素习安在其为东南之长而类
以得志何哉汉于边郡置车骑水处置楼船各有员数
卷四十三 第 12b 页 WYG1150-0840d.png
且算赋汉所以治库兵车马者也水处以楼船易车骑
其亦以算钱充费欤否则未闻也案地理志庐江有楼
船官今夫水处不但庐江郡而已也他郡不置而庐江
独设官意者度县官钱治船舰于此欤博考诸传则寻
阳有船会稽有船博昌有船桂阳零陵豫章皆有船夫
庐江独设官而他郡类有之岂其非在官之船故无司
存欤不出于官而调之民是亦所谓取办仓卒间耳亦
得有员数耶谓无员数也传有之曰因南方楼船士二
卷四十三 第 13a 页 WYG1150-0841a.png
十馀万人以击南粤而淮南之书亦有所谓楼船卒水
居者斯其为有员数昭昭矣士有员数其船筏不以仓
卒办也亦昭昭矣然则舟孰从而具士何如而役可得
而考欤中兴以来材官骑士既罢而三郡棹卒四部黄
头班班犹见岂尚沿西京之旧欤江左六朝舟师甚设
而制度缺略不著梁史有公私船之称大抵或官或民
初无所定陈之末载防戎船舰悉还都下江中至无一
只以此推见诚无足云者至唐制府兵于楼船未有处
卷四十三 第 13b 页 WYG1150-0841b.png
也然而荆襄总管兼统水陆鄂岳出讨大(阙/)步舰亦必
有法矣而兵志无传焉抑又何哉方今江海要击其备
严矣间者有卒然之警犹调民舰以佐王旅渔贾无拟
发之常州县有乏兴之遽一时趣督往往条理未彰或
被其患伊欲以鄂渚之戍施之沿江自荆达扬许浦之
戍推之沿海自吴达闽联次比伍辑以军政使之大小
相维远近相及而稽之周汉参之楚越按之梁唐之间
靡有成宪且夫治船置卒多縻官钱胡能赡之一切科
卷四十三 第 14a 页 WYG1150-0841c.png
民则有不忍傥曰国家暇时姑置勿讲卒有檄发闽浙
骚然尚循旧贯财戍要津而气势不通无益攻守宜安
设施幸诸君察察陈之毋徒曰道德藩篱将安用此
问昔者大禹排淮决汉导三江定震泽而荆扬之患去
方今淮甸为国藩篱震泽近在股肱郡言水利宜无先
焉盖闻毗陵吴兴之间沦为沮洳者皆故墟井聚落也
桑田积多征赋积减说者颇咎漕堤曰禹迹三江仅松
江存耳自堤作而江不足以泻湖繇是岁患涝溢宜决
卷四十三 第 14b 页 WYG1150-0841d.png
之便是说则然矣顾今行都北门堤居孔道刍粮衔舻
可以坐集他如商旅之凑传之速使聘之便舍此(阙/)
由焉朝而亡堤数者夕告病矣如之何况沿堤以东放
于海斥往往桑麻沃懋利刺弥众卒然隳坏怨讟交作
如之何往者范文正公欲疏㶆浦以就松江之流苏文
忠公欲立千桥以通漕堤之壅傥可行乎虽然当范公
时曾未有堤也殆不可与今同论若曰千桥桥成堤溃
则患在数年之后与在旦暮何异未见其可也或曰六
卷四十三 第 15a 页 WYG1150-0842a.png
朝都建邺运道不由京口盖自破岗渎入秦淮自淮入
江而破岗之东下荆溪道今苏湖二州间所谓下塘者
可以径度设若无堤漕将出此虽然曩时都建邺惟便
漕斯已耳今都临安匪直为漕虑也假令万一有疆场
之事长堤七八十里真所谓枕席上过师者废陆而川
是内自阻而他患且如故又如之何(阙/)堧陂堰不可胜
计卒难遍复其不可不复无过数处泗口可以趋广陵
涡口可以向六合肥口可以下合肥古人于是因田以
卷四十三 第 15b 页 WYG1150-0842b.png
设险因农以置屯大抵安丰以东则有芍陂盐城以西
则有射陂其间断流为阻则庐江有舒水龙舒有皖水
巢有巢湖滁有滁水六合有瓦梁淮阴有白水塘皆用
兵所径也欲阻北道要无易此颇闻今兹豪右之家名
田一亩占地数顷阨塞类有主名矣何从而得之强之
而归县官耶必纷然其扰不忍强民则地势不比民居
不联而可以屯田者未之有也或曰更以他地否则归
之直夫冒地以要公上倖民之利也为国而利倖民奚
卷四十三 第 16a 页 WYG1150-0842c.png
以为政若但曰官治陂堰俾民自耕土旷人稀终为弃
壤然则又如之何而可邓艾之迹杜预废以成功何敬
洙复以贻患夫岂皆不足为耶事有召祸法有起奸自
昔病之矣淮浙之间而水利不兴焉何以为国徒利之
兴一切不顾必有被其殃者愿诸公切磋究之有司将
择其中焉至若江汉以南嶓冢以东凡见于马迁之书
班固之志桑钦之经何者所当修理科锁条画世所论
著若白氏之记六井曾巩之叙镜湖单锷之论西浙何
卷四十三 第 16b 页 WYG1150-0842d.png
者所当依用并幸毋略
问仰惟本朝至仁宗盛大仁厚拟周成康而过汉文景
也自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极人物之成具在其时是何
其盛哉盖历年过于文景之相继而事业何止淳朴无
他而已彼好治之心不宏如贾谊董仲舒为诸侯傅为
博士无事功可述也仁宗朝士由一介恢振斯文卓然
配古者四方相望而不世之贤能大用显承与夫汇征
于时众矣庆历间屡出手诏开天章阁锐然以天下事
卷四十三 第 17a 页 WYG1150-0843a.png
责成大臣然后诸公奉行佐助不为无大功者而韩公
范公富公独当建议又收用端(阙/)增置谏臣中外议论
相应如明按察抑侥倖去冗食谨入官选将帅之类韩
公所疏非一至范富二公俱条当世急务如取士安边
之要减任子革磨勘谨赦令厚农桑择守宰易监司数
事而范富二公有所条相类而所条画不同者又欲参
其所长大体三公所陈汲汲于进才能退不肖而去宿
弊也浸以施行矣而丑正者(阙/)去之他日所以委寄二
卷四十三 第 17b 页 WYG1150-0843b.png
府赐给笔札体猊不殊仓猝固或未足数而不自同于
诸生对策者其归而条上亦有可言欤此其尤著者班
班上下若近若疏所以为人才之盛皆可考也夫事有
本末有名实有凡目而缓急细大系焉愿以独盛之日
人物之盛所以有意太平或用或言者备陈之将以仰
裨今日大有为之治毋易言也问治乱废兴之故数千载间其既有圣贤之效者所不
论矣自馀岂无渺然长思放言而太息者要皆谓成康
卷四十三 第 18a 页 WYG1150-0843c.png
后无善治周孔远无正学其志往往磅薄宇内而求一
世之尽从吾说而不可得也然至今独以孟氏为是其
果然乎彼荀卿于制作之原富强之效视帝王六经所
论无一不周扬雄虽不如荀之详也如梡革断鞠所以
谆谆于唐虞成周云者意亦独至自馀有师说家法者
陈经制长策者俱非魏晋以下所可及王通谓可以再
造彝伦而悲末世之苟道韩愈推孟氏之功不在禹下
原道所言亦非他儒者能及之虽然愈则曰孟氏之死
卷四十三 第 18b 页 WYG1150-0843d.png
不得其传焉自是举世同声和之顾岂无人哉抑孟氏
之名已尊而人不敢异议也果有所见哉此不可因人
而言也本朝欧阳公之门学者方盛尤善论文学政事
耻一事物不知泰山徂徕间则有行修经明学者所谓
师表湖学胡公尤笃治道其学者多有才效号为学术
尤备汝南周氏二程先生关中张氏以道学倡天下论
学在当时遗言至今日世亦户知之矣虽然成康周孔
之后道术为天下裂治效泯然不知由起之故所谓渺
卷四十三 第 19a 页 WYG1150-0844a.png
然长思放言太息数世不过几人而论议顾不复有如
孔孟之一藉彼荒唐之鸣长短之说如昔日之甚不知
学者何所取为不(阙/)之證以敌异端欤今而曰伊雒云
也自周孔以来宁独贤欤其间作者多矣若猊敬口是
因人之言则非学者矣彼其曰治国平天下物有先后
也致知格物云也笃恭而天下平也无实可议无證可
考夫作王制议大事傥幽冥而不知汉儒且深病之是
其所论尚未周欤虽然彼其考古今精矣而顾多论大
卷四十三 第 19b 页 WYG1150-0844b.png
体何欤其有得于古今之精所以守经遭变者可得闻
欤若是与孔孟之传无一不相似也则委吾心布四体
以求圣王之奥可也若不能自信终身悠悠于一二之
见则如昔之作者皆罪之书不云乎九川涤原四海会
同愿历考作者相与输中心而讲之毋徒游言而已
问周官六典各有攸司而其间错综不齐若相输而不
相次何欤司马兵官也宜凡夏官之属皆介胄之士师
田之役也今也司士掌群臣之版正朝仪之位而𨽻于
卷四十三 第 20a 页 WYG1150-0844c.png
司马且夫掌群臣之版与介胄之士不可以同僚也正
朝仪之位与师田之役不可以联事也而周官顾合为
一无乃非其伦乎岂以为折冲俎豆不过阙庭之上乎
不然则必习于宾赞之仪而后可以治军旅乎或者以
为是秦火之后简编杂揉然也傥以为简编之杂揉而
今制右选之士言事上阁殆有若周官之遗意则又未
可以咎秦火矣其推原古今设官分职之本详著于篇
 
卷四十三 第 20b 页 WYG1150-0844d.png
 
 
 
 
 
 
 
 止斋集卷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