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周易口义 系辞下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1a 页 WYG0008-050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口义       宋 胡瑗 撰
  系辞下
 义曰此十翼之中第七翼也然按上系下系之说先
 儒议者多矣何氏则曰上篇明无故曰易有太极下
 篇明几故曰知几其神或曰上篇论易之大理下篇
 论易之小理皆失之盖以简编重大故分为上系下
 系也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1b 页 WYG0008-0507b.png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
 义曰自此已下至禁民为非曰义为一章言伏羲始
 画八卦取天地水火山泽风雷之象画为乾坤艮巽
 震离坎兑之卦八卦既成列而天地万物之象莫不
 在于八卦之中也
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
 义曰夫伏羲始画八卦以尽天地水火风雷山泽之
 象然于万物之情万事之理在伏羲之时世质民淳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2a 页 WYG0008-0508a.png
 情伪未迁利害未作虽八卦之设三画可以尽人事
 之宜迨乎后世民欲丛生巧妄交作则八卦不能尽
 吉凶之变文王囚于羑里极天地之渊蕴明人事之
 终始是以取伏羲所画之八卦因其数而重为六十
 四卦分为三百八十四爻以尽天地之赜人事之理
 有得有失有吉有凶有应有不应有正有邪有利有
 害尽在此卦爻之中然则爻者效也使后世之人效
 而法之故卦爻之中有情伪之理有是非之道有变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2b 页 WYG0008-0508b.png
 通之常有动静之事有刚柔之限凡人观其爻则知
 其效法此象而行事也然重卦之说先儒议者多矣
 或曰伏羲所重或曰神农所重或曰夏禹所重皆失
 之盖见下文包牺氏之王天下作结绳而为网罟盖
 取诸离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楺木为耒耒耨之利以
 教天下盖取诸益又因尚书之文有洛书锡禹之言
 故有此说殊不知系辞是仲尼所作盖仲尼因其圣
 人制立器用以取合于圣人之卦以其结绳为网罟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3a 页 WYG0008-0508c.png
 盖合德于离卦取其有附丽之义因其耒耜有益于
 人盖合德于益卦以其有相资益之义先儒不究原
 本故疑而有此说也且六十四卦既是伏羲神农所
 重则文王何心哉不然何以仲尼曰易之兴也其于
 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且伏羲之时又非中古
 神农之时又非忧患推此以言文王重卦之心又可
 见也
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3b 页 WYG0008-0508d.png
 义曰刚者阳也柔者阴也夫六十四卦之中卦有六
 爻阳为刚阴为柔阳主其生阴主其杀故刚柔之位
 则有变有通有动有静故事之久静则动物之久动
 则静动静之道则有变有通是故圣人因其刚柔二
 气互相推荡于六爻之间然后成其生养之道也故
 上系曰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者是也然则不言阴阳
 相推而止言刚柔者盖阴阳者天地之气刚柔者是
 阴阳之体言刚柔则阴阳之功可见矣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4a 页 WYG0008-0509a.png
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义曰言圣人既因刚柔二气互相推荡而为生成之
 道又恐后世之人难晓故于诸卦诸爻之下各系属
 其文辞以明得失之道吉凶之变情伪之端万事之
 理使人观其得则可以知其失趋其吉则可以明其
 凶逆顺之道动静之理在所命之辞皆可见矣
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
 义曰夫六十四卦有六爻有吉有凶有悔有吝皆由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4b 页 WYG0008-0509b.png
 爻位之动者也若动而合于理则为吉动而昧于道
 则为凶有事之微小可以追悔者有事之萌兆可以
 鄙吝者皆系在于卦爻之变动也是故圣人因卦爻
 之变动明人事之大体推其情伪之端明其得失之
 迹使人观之不失于动静之道也
刚柔者立本者也
 义曰言伏羲始画八卦始穷变于天地阴阳之理以
 成刚柔之道以为万事之大本以成天下之大法天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5a 页 WYG0008-0509c.png
 下之人皆本此以为法则也故六十四卦之所本君
 臣父子之所法皆由此刚柔之象为之根本者也至
 如刚定体为乾柔定体为坤阳卦两阴而一阳阴卦
 两阳而一阴是立其卦本而不遗也
变通者趣时者也
 义曰凡六十四卦卦有六爻一卦之体象其一时一
 爻之义象其一人六爻之道上下相应而成变通所
 以趣就一时者也至如屯之卦言天下屯难之时故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5b 页 WYG0008-0509d.png
 其卦体以象其屯故初六居卦之始当屯难之时而
 磐桓利居正利建侯以苏息天下之人至于六二言
 女子贞不字言女子守正应于九五虽为初九九六
 寇难然专应于五不改其节至于六四乘马班如退
 守其正待时而行如此之类是皆一卦则言其一时
 其诸爻各言其一人以趣就其时也然则君子之人
 凡所动作必从其时不失其中故中庸曰君子而时
 中是言君子之人动作之间皆从其时也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6a 页 WYG0008-0510a.png
吉凶者贞胜者也
 义曰贞者正也夫有动者则未免乎累殉吉者则未
 免乎凶尽会通之变而不累于吉凶者其唯贞胜者
 故六十四卦之内人事之端情伪之作吉凶之验无
 不备载于其间若爻位之吉又能行其大正之道则
 其事愈吉若居爻位之凶而能行大正之道则其事
 不至于凶惟是贞正之道则能胜于凶吉也
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6b 页 WYG0008-0510b.png
 义曰观者为天下之所仰观则谓之观夫天本在上
 地本在下天地之性本不相得及夫天以纯阳之气
 降于下地以纯阴之气腾于上二气上下交相通感
 然后以成生长之道是天地之道生成之理皆本正
 一故为物之仰观者也
日月之道贞明者也
 义曰夫日为阳德月为阴精运行四时昼夜不息者
 日月之明也然而往来不停照临下土不混其光者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7a 页 WYG0008-0510c.png
 盖各得贞一而明有所一也
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义曰夫少者多之所贵寡者众之所宗故天下之情
 伪人事之动静皆归一而后可正也然则天下之广
 周于万里人心至众万孔千状执一何由而治哉盖
 万化一术也天下一统也若以至正之道纯一之德
 而治之则天下自然而治矣若不以纯一之德而治
 之则天下自然而睽乖矣故王辅嗣尝曰夫众不能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7b 页 WYG0008-0510d.png
 治众治众者至寡者也夫动不能制动制动者贞夫
 一者也是天下之动必由寡之所治贞其一而已
夫乾确然示人易矣
 义曰此又言天得一之道也确者则谓刚健者也夫
 乾以刚健之德运行不息生成万物示人以和易由
 其得一之故也故无为而物成不言而时化是示人
 易也
夫坤隤然示人简矣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8a 页 WYG0008-0511a.png
 义曰隤然则谓柔顺者也此言地之得一也夫坤之
 道以柔顺之德承天之气生成万物不烦而物成不
 劳而物遂者亦由其得一故也故不须经营而万品
 自化是示人简也若乾不得专一之道或有隤然则
 不能示人易矣若坤不得专一之道或有确然则不
 能示人简矣且以乾坤之道生成之理确然隤然示
 人易简况为天下之君者哉夫尊为圣人必法此乾
 之刚健之德生成天下不至于烦劳则天下从而治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8b 页 WYG0008-0511b.png
 矣夫为人臣者必法此坤之柔顺之德承君之命行
 君之事则天下不劳而治矣若为君为臣能法易简
 之道则天下国家可正也
爻也者效此者也
 义曰夫六十四卦分三百八十四爻有动有静有邪
 有正有凶有吉有是有非故通变之道皆在诸爻之
 中为人之所效法也故所谓爻者效物之变动者也
象也者像此者也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9a 页 WYG0008-0511c.png
 义曰夫六十四卦之象皆法于天地水火风雷山泽
 之象也如乾以天为象坤以地为象艮以山为象坎
 以水为象如此之类是皆象其卦之所本之像也注
 所谓象此物之形状也
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
 义曰夫六十四卦之象三百八十四爻爻象之间有
 正有不正有应有不应有善有不善有吉有不吉若
 爻象之发动于一卦之内则吉凶之事显见于一卦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9b 页 WYG0008-0511d.png
 之外也
功业见乎变
 义曰言圣人用此大易之道观其卦爻之变动可行
 则行可止则止推而求之以立成天下之功业以通
 天下之心志
圣人之情见乎辞
 义曰辞者则爻象之辞也夫六十四卦之中有情伪
 之端得失之理其吉凶悔吝皆在爻辞之间欲知圣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10a 页 WYG0008-0512a.png
 人设卦之情意者观其爻象之辞则可见矣至如乾
 之初九言潜龙勿用则圣人勿用之情可知矣比卦
 上六曰比之无首凶则圣人无首之情可见矣如此
 之类皆在爻辞间可见矣
天地之大德曰生
 义曰夫天地之大德者惟是阴阳二气上下相交生
 成万物周而复始无有限极故其德常大若生之不
 常运之有极则所生之道不广也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10b 页 WYG0008-0512b.png
圣人之大宝曰位
 义曰宝者爱也位者所守之位也夫圣人之大宝者
 惟在其位然则圣人之大宝何以在乎位盖圣人之
 有才德若无其位则其功不能及于天下若有其至
 尊至宝之位则其功可以及于天下无有远近皆被
 其泽皆被其功德也是故圣人重德行道于民故大
 宝其位也
何以守位曰仁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11a 页 WYG0008-0512c.png
 义曰言圣人既有才德又能大宝其位何以守其位
 哉必须法天元之德以仁爱之道生成于天下使天
 下之人皆被己之仁德然后父子有礼上下相亲也
何以聚人曰财
 义曰夫圣人何以萃聚于人哉必曰财而已财者使
 衣食丰足用度常备仰有所奉俯有所畜则天下有
 戴君之心若其衣食不足用度不备则不能萃于天
 下之民是故古之圣人修其水火金木土五行之事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11b 页 WYG0008-0512d.png
 正德利用厚生使天下之人各得其所如是则父子
 兄弟递相亲睦矣至于为农者勤于耕为商者勤于
 货为工者勤于器如此之类则可以保六亲六亲既
 相保则亲族内外自相亲爱如是是聚人曰财也
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义曰言圣人既能守位以仁又能聚人以财使天下
 父子各有所养各得其所然而货财之道必主于均
 平使多者不得积其私少者皆得尽其养又须与正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12a 页 WYG0008-0513a.png
 其辞为之节制以禁民之有非僻者使皆合于义而
 得其宜矣然则所谓义者盖裁制合宜之谓义也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
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义曰自此已下至盖取诸夬为一章言包牺氏以圣
 人之才德以王天下为天下之主然于上古洪荒之
 世典章法度未立而包牺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
 法于地既观察天地之象又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12b 页 WYG0008-0513b.png
 以画成其八卦也然则上既言观法于地下又言与
 地之宜既言观鸟兽之文下又言远取诸物者何哉
 盖上文言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者盖是伏
 羲始观象之初也此又言鸟兽之文者盖东方之宿
 则为苍龙南方之宿则为朱鸟西方之宿则为白虎
 北方之宿则为龟蛇如此之类是伏羲仰观天之垂
 象之宿鸟兽之文又观其地之动植山川丘陵之象
 万物所生之宜既观天之垂象之文又观地之所生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13a 页 WYG0008-0513c.png
 之宜然后近取诸身者至如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
 艮为手又近取人之一身其有思虑口鼻之属如此
 之类是近取诸身也既近取诸身又远取诸万物之
 象若乾为龙坤为马山泽风雷之类是也
于是始作八卦
 义曰作者起也言伏羲因此天地万物之象然后兴
 起八卦以象动植之宜也
以通神明之德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13b 页 WYG0008-0513d.png
 义曰神明即谓天地之道阴阳之运变通不测之宜
 吉凶未兆之事如此之类则谓之神明是八卦通此
 神明之德也
以类万物之情
 义曰夫万物之情状至繁至众故不可得而知之也
 圣人作此八卦取其天地水火山泽风雷之象以类
 聚万品之情伪皆可见也
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14a 页 WYG0008-0514a.png
 义曰网罟者取鱼兽之物也言伏羲既画八卦以通
 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以至天地之始终人事之
 渊蕴无不毕备于其间然而于人事之间未有所食
 之物是故伏羲又结绳以为网罟以佃以渔使人取
 其鱼兽以为所养
盖取诸离
 义曰盖者疑之之辞也离者丽也言山之高而禽鸟
 丽之水之深而鱼鳖丽之然则山之高水之深而人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14b 页 WYG0008-0514b.png
 莫能及之而圣人创立其事结绳而为网罟使人用
 之虽禽鸟居山之高鱼鳖居水之深皆得而取之是
 使人丽而用之也然谓之盖者即疑之辞也言圣人
 创立其事不必观此卦而成之盖圣人作事立器自
 然符合于此之卦象也非准拟此卦然后成之故曰
 盖取诸离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楺木为耒耒耨之利以
教天下盖取诸益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15a 页 WYG0008-0514c.png
 义曰言包牺氏既没之后又有神农氏以圣人之才
 兴起于世以其人既得其网罟以佃以渔然而未有
 饮食之道神农氏是以朴斲其木以为之耜耜者博
 五寸其首有华觜以为耕作之用又揉其曲木其曲
 有钩以为之耒耒耨之利以教于天下之人使四时
 耕作之种其禾黍之利以为饮食之养盖取诸益益
 者取其有益于人为万世之利也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15b 页 WYG0008-0514d.png
所盖取诸噬嗑
 义曰言于日中为其市以贸迁于货财以萃聚于天
 下之人使皆贸易之相交民之无者从而有之民之
 有者从而散施之既货财交易贸迁有无天下之民
 各得其所各得其宜故曰市也然必取于日中者盖
 日之早而远者必不能及若日之晚而又失其时必
 于日中之时取其远近之人皆得以及矣故于日中
 为市也然则盖取噬嗑者以其噬嗑之卦上体是离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16a 页 WYG0008-0515a.png
 下体是震震动于下离明于上是下动而上明聚之
 则为之市也又颐中有物曰噬嗑凡颐中有刚梗之
 物必齧而去之也然后得其通而物有所合也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
 义曰夫法之久则必弊弊则物有所不通法既不通
 则人情多至怠情而有厌倦之心是故神农既没之
 后复有黄帝以圣人之才德继世而兴起能通人事
 之理以其伏羲既结绳而为网罟而斲木为耜楺木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16b 页 WYG0008-0515b.png
 为耒又聚天下之民财以交易之为之市然事之久
 必有其弊坏故黄帝能通其变化而裁之引而伸之
 随其物之变通因其时而更造之以为万世之法使
 民宜之皆得其利用民既得其利用则无怠倦之心
 也
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义曰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者言天下之民既得其利
 用则不知圣人之制作所以然而然也既不知所以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17a 页 WYG0008-0515c.png
 然而然则所作为用皆得其宜也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义曰言黄帝既能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
 宜之如此者盖得大易通变之道也夫大易之道穷
 极而复变变极而必通天地生成之道人事终始之
 理无有限极周而复始无有穷际可以永久为万世
 通行之法也
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17b 页 WYG0008-0515d.png
 义曰言黄帝之法如此为万世久行之道则自天而
 下至于鬼神皆祐助之在鬼神尚且祐助况于天下
 之人乎鬼神人民既以祐助则尽善尽美之功所往
 之处何所不利哉故引易文而證之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义曰自此已下凡有九事皆黄帝尧舜因象而立制
 也夫上古之时世质民淳民皆敦朴则上如槁枝下
 如野鹿则上下自然而正矣迨黄帝尧舜之世垂衣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18a 页 WYG0008-0516a.png
 裳而天下治以其乾有刚阳之德在于上故为尊坤
 有柔阴之德在于下故为卑爰作衣裳以分尊卑上
 下贵贱之等此盖取乾坤之象也然则黄帝尧舜连
 言之者盖衣裳之起始于黄帝成于尧舜之时故以
 黄帝尧舜而通言之也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
下盖取诸涣
 义曰刳者谓刳木之中虚其中以为舟也以济于水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18b 页 WYG0008-0516b.png
 使人乘载之以济不通免其沈溺之患也剡木为楫
 者又剡削其木以为舟之用也凡人有川险之深而
 不可以涉之而黄帝能刳木之中为舟又剡削其木
 为楫以济川险之患使人乘之皆得以济致远之处
 皆得以利盖取诸涣者盖涣之卦上是巽下是坎巽
 为木坎为水故其彖辞曰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是
 言巽木为舟有涉川之象也又曰涣者散也能散释
 其民难令为舟以济于天下使人免其沈覆之患故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19a 页 WYG0008-0516c.png
 此亦得变通之一端也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
 义曰夫物之重者人力不能及之地之远者人力不
 能至之是故圣人服习其牛调习其马使重者得以
 及之远者得以至之然则牛马本无知之物而圣人
 能驯服之使其至重之物亦得以行之至远之地亦
 得以至之重者引之远者利之天下之人皆得其利
 盖取诸随也然则随者是动作必随于人以之远则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19b 页 WYG0008-0516d.png
 亦随于人以之近则亦随于人是动作所在皆随于
 人也
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
 义曰夫治平之世不能无奸宄之人是故圣人用其
 两木相击昏夜之间击其声以为之警备使其奸人
 暴客不能踰越也然而必取诸豫者盖豫者乐也按
 豫卦雷出地奋豫言雷自地奋出以发生万物物既
 生各遂其安故曰豫乐也此重门击柝以待暴客而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20a 页 WYG0008-0517a.png
 云盖取诸豫者盖言凡人居治平之时外既有警备
 则奸人不能犯奸人既不能犯则在内者自然安矣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
 义曰言圣人既能教民以粒食五谷然又不能精治
 其五谷以为饮食之养是故后世圣人复断其木为
 杵又掘其地为臼以其臼杵之利以精治其五谷夫
 既精治其五谷则天下之万民皆得以济故取诸小
 过焉然则必取小过者盖小过之卦圣贤之人过为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20b 页 WYG0008-0517b.png
 其事以矫过于人今此杵臼而取小过者盖圣人既
 教人粒食以自养又教人精治其五谷是小有过为
 其事故也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
 义曰夫治平之世不能无奸暴之人尧舜之代不能
 无逆命之人是故圣人虽立刑罚之事以惩戒之然
 其间亦有不庭不轨之人非刑罚之威可以惩也是
 故复以弦系于木上以为弧弧者即弓也既以弦于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21a 页 WYG0008-0517c.png
 木为弓又剡削其木取其矫厉故为矢以中于人弧
 矢既成以威中于不庭不轨之人威既中于不庭不
 轨之人则天下之奸暴者皆畏而惧矣然盖取诸睽
 者盖睽者离也言人心之乖离者必用弧矢以威之
 至如蛮夷之人当奉于中国反抗衡于中国有离叛
 之心又如诸侯当尊奉于王者今不能贡赋反有倍
 于王者之心又如奸猾之俗不能归奉于上反有离
 二之心如此之人圣人因其有睽离之心故制弧矢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21b 页 WYG0008-0517d.png
 以威服之故云盖取诸睽也然则弧矢杵臼服牛乘
 马舟楫皆云利者此盖器物有益于人故称利也然
 重门击柝不言所利者盖击柝之事止以禦暴客是
 亦利之异名也垂衣裳不言利此亦随便立义故云
 天下治治亦利也此皆义便而言故不可一例取也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
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义曰夫上古之时未有宫室当此之时人但冬则居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22a 页 WYG0008-0518a.png
 营窟夏则居层巢人既安居然于风雨之时无可禦
 止是故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隆其栋下为之宇
 以待风雨有所栖止故取诸大壮也然必取诸大壮
 者以其制度宏壮有便于人故取大壮也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
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
 义曰夫上古之时凡人之死不能蔽荫其尸但厚衣
 之以薪及葬之中野之间又不能封土为坟是不封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22b 页 WYG0008-0518b.png
 也又不能种树为别是不树也及其哀戚又无时而
 止但哭除则止丧之期制又无其日月之限是无数
 也其于死者知耶不知耶是故后世圣人以木合为
 之棺椁以荫庇其尸又封其土以为之坟又种其树
 以为之别又立五服之制三年之丧使其哀戚有时
 者也然则盖取诸大过者原大过之卦是圣人大有
 所为过越常分以拯救天下则为之大过今此人之
 死不能蔽荫其尸而取此大过者何也盖圣人重人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23a 页 WYG0008-0518c.png
 之生孝子哀戚之情以其人之生必有其死盖死者
 是人之终人之既终孝子之大事重其死者人之大
 事故过为棺椁以荫庇其尸又封土以为之坟种树
 以为之别立其五服之制又立飨祀之礼其事过越
 至大故取诸大过也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
以察盖取诸夬
 义曰夫上古之时世质民淳情伪未迁凡人有事必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23b 页 WYG0008-0518d.png
 结其绳而取信若有大事则结之以大绳若有小事
 则结之以小绳迨及后世情伪已迁利害渐作巧诈
 万状不可以救正之是故后世圣人易之以文书成
 之以契券文书所以取其信验契券所以取其要约
 文书既立契券既明则百官之事皆得其治万民之
 情皆得以察然而盖取诸夬者盖夬者决也能明决
 其事验人之情伪以决断之自此而后民之利病事
 之奸诈不可以隐也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24a 页 WYG0008-0519a.png
是故易者象也
 义曰自此已下至小人之道为一章夫大易之道皆
 本诸万物之形象而成至如乾为龙坤为马艮为山
 兑为泽如此之类皆是本于物象也
象也者像也
 义曰言圣人立六十四卦之象皆因其物像而名也
 至如兼山艮丽泽兑巽为木坎为水离为火如此之
 类皆是本诸象也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24b 页 WYG0008-0519b.png
彖者材也
 义曰彖者即六十四卦下彖辞也如乾元亨利贞坤
 元亨利牝马之贞此类皆圣人设其彖辞以象一卦
 之材德而成之也
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
 义曰夫六十四卦一卦则象其一时一爻则象其一
 人然而爻有变动位有得失变而合于道者为得动
 而乖于理者为失人事之情伪物理之是非皆在六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25a 页 WYG0008-0519c.png
 爻之中所以象天下之动使人效法之也
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
 义曰夫六十四卦之爻有得位有失位者有凶有吉
 者皆系于爻之动静也若动得其道则吉动失其道
 则凶然动静之间有可追悔者有可鄙吝者若能慎
 于动静则凶害不生矣若不能慎于动静则凶咎著
 焉是吉凶悔吝著见于外皆系于爻之变动也故上
 文所谓吉凶悔吝生乎动者也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25b 页 WYG0008-0519d.png
阳卦多阴
 义曰阳者即刚也阴者即柔也夫八卦之设有纯阳
 之卦有纯阴之卦有一卦有二阳者有一卦有二阴
 者至如坎之一卦上下二阴而一阳在其中矣艮之
 一卦一阳在上而二阴在其下矣震之一卦二阴在
 上而一阳在其下矣是阳卦多阴也
阴卦多阳
 义曰夫八卦之中有阴卦而多阳者至如离之卦二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26a 页 WYG0008-0520a.png
 阳在外一阴在内矣兑之一卦一阴在上而二阳在
 下矣巽之一卦二阳在上而一阴在下是阴卦多阳
 也
其故何也
 义曰此是孔子疑问之辞也言阳卦多阴阴卦多阳
 其故果如何多也
阳卦奇阴卦偶
 义曰此是孔子复陈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各有本末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26b 页 WYG0008-0520b.png
 也言阳卦所以多阴者盖阳卦纯一故多奇也阴卦
 多阳者盖阴卦纯二故多偶也是故圣人因其奇偶
 之数所以如此也
其德行何也
 义曰此孔子又发问之辞言阳卦所以多奇阴卦所
 以多偶其于德行果如何哉
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
 义曰此是孔子又自释阳卦奇阴卦偶之所由也言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27a 页 WYG0008-0520c.png
 阳之卦是君阴之卦是民一阳在上则众阴归之一
 君在上则二民归之犹天下一统众归于一主则成
 邦国之道是至治之本此是君子之道者也
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义曰言阴者是小人之象也夫二阴在上而一阳归
 之是由二君在上而在下之人无所的从在下之人
 既无所的从则天下不能统一如此则乖邦国之道
 是致乱之本此是小人之道也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27b 页 WYG0008-0520d.png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义曰自此已下至德之盛也为一段憧憧往来朋从
 尔思者此是咸卦九四之爻辞凡易卦中有义理深
 远卦爻之内未能尽其义者孔子特引于此而明之
 言天地之道生成之理不能感于物盖物自然而咸
 感之圣人之道亦不求感于人盖但任仁义之道以
 行于世则天下之人自然而归之今九四以阳居阴
 位是不正也当咸感之时以不正之身不能任以仁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28a 页 WYG0008-0521a.png
 义之道以感于人反自思虑其朋以求所感故所感
 之道不广但其憧憧然朋从尔思之惟是己之朋党
 者则感之也
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
 义曰此孔子自释九四之辞言天下之大万宇之广
 为感之道圣人未尝思之但任其仁义之道以感于
 天下则天下虽广而人自感悦而随之故云同归而
 殊涂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28b 页 WYG0008-0521b.png
一致而百虑
 义曰言人之百虑虽然烦多及其归也终归于一致
 也
天下何思何虑
 义曰此重言之者言圣人凡有天下之众为感之道
 不在思虑以感于人如是则所感之道至广也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义曰此已下又明天地之道阴阳之端人事之理万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29a 页 WYG0008-0521c.png
 物之情亦自然而然也言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
 日月之道互相推荡于天地之间而昼夜之道自然
 明矣然则日月之道不求照耀于人而天下之人物
 自然感日月之照临也
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义曰夫天地之道昼则为阳夜则为阴以阴阳之道
 互相推荡而成寒暑寒暑之道互相推荡而成岁功
 然则寒暑之道非自求成其岁功盖岁功自然而随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29b 页 WYG0008-0521d.png
 于寒暑也
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义曰此一节又明万事之理亦皆本于自然而然也
 屈者去也信者进也往者既去来者求进屈信之间
 而利害生焉是利害自然而生于屈信也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义曰夫尺蠖之屈虽一本于天赋然而凡于动静之
 间非自乐也盖所以求其信也龙蛇之蛰潜其所处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30a 页 WYG0008-0522a.png
 盖所以求其安身也
精义入神以致用也
 义曰夫人得天性之自然禀五常之至正然而有服
 君子之事者有服小人之事者何也盖曰操心积虑
 学而致诸善不学而致诸不善也惟是圣人得天地
 之全性凡所动作精思远虑以合于义以通神妙及
 发于外也可以措天下之用兴天下之利也至如网
 罟取诸离书契取诸夬宫室取诸大壮凡百所为之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30b 页 WYG0008-0522b.png
 事有利用于民者皆由圣人精义入神然后能也
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义曰言圣人既能精义入神以致天下之用又能宴
 乐以安其神饮食以养其体居富贵而不自充诎在
 贫贱而不自陨穫如此则安于身而崇大其德业也
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
 义曰言圣人舍其精义入神以致用利用安身以崇
 德舍此二道而往则虽圣人亦不能知之也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31a 页 WYG0008-0522c.png
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义曰言圣人既能精义入神利用安身如是则可以
 穷极鬼神之情状通晓变化之终始此是德之至盛
 者也
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义曰此是困卦六三之辞也言六三之爻以阴居阳
 位是不正也在下卦之上是不中也夫君子之人凡
 欲求进必须俟其时今此六三居困之时其性动而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31b 页 WYG0008-0522d.png
 欲上进是故为九四之所止故困于石也既上不能
 进复退其居又下乘九二之刚故曰据于蒺藜上既
 无所进下既无所适是犹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之
 道也夫妻者至亲之人亦不可得而见之况于他人
 乎
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
 义曰此已下是孔子之辞言此六三所以困于石者
 非是所困而困焉盖六三居困之时躁而求进为九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32a 页 WYG0008-0523a.png
 四之所止然君子之名必求荣今为九四所困是其
 名必辱也
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
 义曰夫君子之人进必以道动必合义不惟泽天下
 之人又且先安其身而不陷于过恶也今六三既下
 乘九二之刚为九二之所据为九四之所止是必不
 能安全其身而自必自至于危厉也
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邪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32b 页 WYG0008-0523b.png
 义曰言六三既非所困而困非所据而据既辱且危
 是不知死期将至也既死期将至虽属至亲之人必
 不可得而见也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义曰此是解卦上九之辞也隼者贪残之禽也墉者
 墙也言解难之时而六三以阴柔不正之身居于下
 卦之上是不正之小人也夫居解之时而以小人居
 君子之位是犹贪残之禽居于墉墙之上必为人之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33a 页 WYG0008-0523c.png
 所射而获之既射而获之则何所不利哉
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
 义曰夫弓矢之事皆是威天下之器除天下之害者
 也今君子之人欲去贪残之禽必以弓矢而射去之
 然后可也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义曰言君子之人凡去小人必须有其才有其德有
 其时有其位然后可以有所施为有所动作也若无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33b 页 WYG0008-0523d.png
 才德无时位欲去非类之人必自取败亡之道是故
 君子之人必当藏畜其器韬光其业于身待其时而
 动之则所往必有所获也
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
 义曰括者结也夫君子之人凡能畜积其德韬藏其
 器则无有括结凝滞之事如是则沛然莫之能禦也
 以至凡有所施为有所动作必有所获所在必有所
 成功是语成其器而动者也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34a 页 WYG0008-0524a.png
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
 义曰此已下又言小人之道也夫小人之性不常亦
 不知仁义不知廉耻不以刑法威之则不畏不义是
 故古者圣人设其鞭朴之事刑法之威者盖为小人
 不耻不仁所以设之使知畏而为义也
不见利不劝
 义曰言小人之心专在于利凡事不见其利则不知
 有所劝勉也是故圣人立为廛市使得交相贸易立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34b 页 WYG0008-0524b.png
 农桑使得互相耕养而有所劝也
不威不惩
 义曰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
 伤而弗去也但恣纵其心而放僻邪侈之事无不至
 矣若不以刑而惩之则不知惩戒者也
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义曰言君子之人既以刑惩于小人亦非君子之素
 心也盖为小人不耻之故也然虽小有所惩而若能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35a 页 WYG0008-0524c.png
 戒惧不为大恶此亦小人之福也
易曰屦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
 义曰此是噬嗑初九之爻辞也夫噬嗑之卦是先王
 用刑以去刚梗之俗今此初九居卦之初是受刑之
 始也然居受刑之始其罪未至大其恶未甚著故但
 屦校其足灭没其趾而能改之所以无咎今此小人
 若小惩而能戒慎之则其罪亦不至于大此是小人
 之福故引此噬嗑之初九而證之故曰此之谓也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35b 页 WYG0008-0524d.png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义曰言凡人若能积小善以至于大善积之不已以
 至著见于外则可以成万世之名也若小善不积则
 不能以成其名也若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及小恶
 积之已久反成大恶及其著见于外不惟受戮亦致
 灭没其身也
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
 义曰夫小人之性以小善不能益于身是以因因循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36a 页 WYG0008-0525a.png
 循至于老耄不能脩饰而不为以致丧身取咎自取
 灭亡之道也
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
 义曰言小人以恶为无伤积小恶以至大恶从微至
 著日复一日不能悛改而弗去以至恶大罪深也
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义曰言小人既不能积其小善反自为其小恶小恶
 之积久而不已及夫恶大而彰显于外不能以掩闭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36b 页 WYG0008-0525b.png
 罪大而及于身不可以解脱如是则灭身受戮也宜
 矣
易曰何校灭耳凶
 义曰此是噬嗑上九爻辞也言初九居受刑之始而
 屦校其足其罪亦未甚大至此上九居受刑之终不
 能悛改其恶但以小恶为无伤以至恶积罪深而其
 身受戮灭没其耳何校其首此是大凶之道也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37a 页 WYG0008-0525c.png
 义曰夫君子之人所以危者盖由安然居位恃其泰
 不为之备恃其安不知其乱以至泰久必否安久必
 乱所以致其不安而社稷之危也若能居安虑危居
 治思乱然后可以保其位而不失也
亡者保其存者也
 义曰夫人之所以亡者盖由恃其安不思其危恃其
 存不思其亡任其放僻邪侈之事所以致其身之危
 亡基业之陨坠也若能常自深思远虑不为奢侈之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37b 页 WYG0008-0525d.png
 行则可以保其存而不亡也
乱者有其治者也
 义曰言人居安平之时但恃其天下之治不能思虑
 存亡之机不能忧恤天下之人恣其骄盈之志不知
 乱之所生也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义曰言君子之人若能居于安平之时常自戒慎恐
 有倾危之事则可以获吉也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38a 页 WYG0008-0526a.png
存而不忘亡
 义曰言居平易之时能常思其危亡之事所以保其
 存而不亡也
治而不忘乱
 义曰言居治平之时当自恐惧修省鉴其前车之覆
 则无祸乱之事也
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义曰言君子之人既能安而不忘其危存而不忘其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38b 页 WYG0008-0526b.png
 亡治而不忘其乱夫如是其身可以安其国家社稷
 可以永保也
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义曰此是否卦九五之爻辞也言当否塞之时小人
 在下皆失其道独九五能休去天下之否常思其社
 稷之危亡言我其亡乎我其亡乎是犹系其社稷于
 苞桑之上者也桑者即是其根深固而不拔苞者即
 是丛生之类言九五既居否塞之时能休去天下之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39a 页 WYG0008-0526c.png
 否常自思虑戒惧是犹系其社稷于苞桑之上而其
 根深固不可以拔也
子曰德薄而位尊
 义曰夫居君子之位必有才有德然后可以居也若
 才之薄德之寡而居于尊贵之位必不可也
知小而谋大
 义曰言人之才知之小反欲谋国家之大事是必不
 可也然居幽闇之时尚不免其诛戮而况居于明盛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39b 页 WYG0008-0526d.png
 之时其有不受君之诛戮者鲜矣是小知者不可谋
 国家之大事也
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义曰夫小力之才必当任其轻小之用若任以国家
 之重器其胜任者亦鲜矣
易曰鼎折足履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义曰此是鼎卦九四之爻辞言九四以阳居阴位是
 不正也夫以不正之身居于大臣之位而才力之不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40a 页 WYG0008-0527a.png
 胜其职是犹鼎之折足而倾覆公家之美实而又且
 污染其鼎也然则君子之人凡居高位必须有其才
 有其德然后可以称国家之大任也若无才无德而
 居大位是犹鼎之九四以不才之身而居国家之重
 位而倾覆公家之美实败坏国家之纲纪是大凶之
 道也如此之人所谓不胜其任也然则谓之言不胜
 其任者此是孔子引此鼎卦之辞以释德薄位尊知
 小谋大力小任重之人故以此爻而结言之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40b 页 WYG0008-0527b.png
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
 义曰此一节是孔子释豫卦六二之辞子曰知几其
 神乎者几者是有理之形之谓也神者妙微无方之
 谓也夫君子之人有先几之识深思远虑凡有所施
 为必能极未形之理未萌之兆者也既未形之理未
 萌之兆皆先知之是其知如神之妙用而通于灵也
 君子上交不谄者夫常常之人凡于有权位之人则
 必行苟谀佞媚甘言巧语以求其说以求其进是故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41a 页 WYG0008-0527c.png
 君子之人知其谄谀佞媚之道不可以求进是以守
 其正自洁其身切问近思博闻强识待时而动不以
 邪佞之道以求其进不以甘言巧语以说其上也下
 交不渎其知几乎者夫常常之人凡见其下交之人
 必以强暴之性苟悦之道以渎乱于下是故君子之
 人凡居上位虽于下交亦以中正之道至正之德以
 待于下未尝敢以柔邪苟媚之道以渎乱于下者也
 言如此之人既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又极于未形之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41b 页 WYG0008-0527d.png
 理未萌之兆是知几之人也
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义曰言人知其有理未形之事极其祸福萌兆之来
 则于动静之间戒其微小之事动得其道则吉动失
 其道则凶是以从其吉而背其凶去无道而就有道
 是几者吉之先见者也
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义曰君子之人既知未形之理慎其微小之事夫如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42a 页 WYG0008-0528a.png
 是则吉凶之变不俟终日之间而可以明见矣
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

 义曰此是豫卦六二之爻辞也言豫之时九四以刚
 阳之德居上卦之下是居人臣之极位者也夫居人
 臣之重位必为在下之所归向是故初六以阴柔之
 质居豫之初为九四之正应当豫之时不能守其正
 道但以柔邪谄媚以说于上以求其进故为九四之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42b 页 WYG0008-0528b.png
 所见从但有声名虚誉以闻于外然既有声名传闻
 于外是虚誉也故其爻辞曰鸣豫凶至于六三比于
 九四居豫之时在下卦之上履非其位上承于九四
 亦以柔邪谄媚之道以悦于九四故其爻辞曰盱豫
 悔惟此六二以阴居阴居得其正不为富贵以易其
 志不为贫贱以易其心坚然守一介之节确然守不
 变之心履得其中居得其正虽下比于初六亦未尝
 敢以非道而亵渎虽近于九四亦未尝敢以柔顺而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43a 页 WYG0008-0528c.png
 苟求但坚执其心不苟其进故其心如石之坚不能
 变动不待终日而获其贞吉然则六二既能上交不
 谄下交不渎动静之间几微之事未尝不知之既几
 微之事未尝不知之则吉凶之来又宁用于终日之
 间而断可见矣此是知几之人也若见事于己萌之
 后则是不知几也然则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
 矣者此是夫子解释六二之爻辞也言六二有如此
 之美故仲尼称美之也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43b 页 WYG0008-0528d.png
君子知微知彰
 义曰此已下至无祗悔元吉为一节以解复卦初九
 之辞也言君子之人凡所施为动作之间必慎其微
 小之事夫微者亦是几微之事有理未形者也唯君
 子之人凡所动静凡有思虑吉凶之兆祸福之理未
 萌之前而已知之既知之则舍其凶而趋其吉此是
 知微也既知其微逆知祸福虽有其理未有其形更
 不可使彰露显然而著闻于外如此是知彰也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44a 页 WYG0008-0529a.png
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义曰夫事之萌渐必始于柔小得失之理亦自于几
 微以至凡百之事皆是自小而至大自柔而至于刚
 也是故君子之人极未形之理既知其本又知其末
 本末之间不使吉凶之道形著于外夫如是则可以
 为万夫之所瞻望天下之所仰赖也
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
尝复行也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44b 页 WYG0008-0529b.png
 义曰此孔子言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也自古已来惟
 颜子一人而已其庶几可以近之夫颜氏之子者即
 孔门之高弟亚圣之上贤能知祸福之萌吉凶之兆
 有不善未尝不知有一恶未尝不悟及其知也便从
 而改之未尝复行于事业故孔子曰有颜回者好学
 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是言颜子能修其身
 能深其虑凡有吉凶不善之事未尝不知既知之亦
 未尝复行故唯颜子庶几可以近乎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45a 页 WYG0008-0529c.png
易曰不远复无祇悔元吉
 义曰此是复卦初九之爻辞夫复之初九以阳之德
 居复之初当群阴用事之时独以一阳而反于地下
 以萌生万物是复之初九而来复之速者也亦犹贤
 人君子得天之性凡思虑之间亦有不善之事则能
 早辨之明其心复其性使过恶不形于外所行之事
 皆合于中道自古圣贤之中惟颜氏之子知有不善
 未尝不速改之以复于善道故三千徒中惟此颜子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45b 页 WYG0008-0529d.png
 一人而已故孔子特称举之曰不远复无祗悔者惟
 颜子一人而已
天地絪缊万物化醇
 义曰此已下至言致一也解损卦六三之爻辞絪缊
 者盖薰蒸之猊夫天地之道阴阳之气二气相薰蒸
 而成交感之象是以万物皆得以亨通也
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义曰言男女相构和会而万品之物亦得以变化而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46a 页 WYG0008-0530a.png
 生也
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
 义曰此损卦六三之辞也夫损之时损下以益于上
 损民以益于君今此六三六四六五以三阴上进归
 于上九之阳是其志不能醇一也必损于上九之阳
 者也然则天地之道皆尚于醇一故一阴一阳之谓
 道男女相遇亦在于醇一今若以三阴上进必损上
 九之阳若但六三独往之则得正应之道然后得其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46b 页 WYG0008-0530b.png
 友也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
 义曰自此已下至立心勿恒凶解益卦上九之爻也
 君子安其身而后动者言君子之人凡欲动作施为
 必先安其身若身不安则行事之失是必凡所施为
 必先安静其身然后动作施于行事则无有所失者
 也
易其心而后语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47a 页 WYG0008-0530c.png
 义曰言君子之人凡欲形于语默必先平易其心安
 静其志深其思虑然后形于言语夫如是则言无可
 择所出皆中于节所行皆合于道也
定其交而后求
 义曰言君子之人凡欲求进必须先定其交观其人
 之可否量其人之贤愚可与之求则求之不可与之
 求则退之其或不观人之可否不量人之贤愚不素
 定其交分躁而求之则自取穷辱之事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47b 页 WYG0008-0530d.png
君子脩此三者故全也
 义曰言君子若能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
 其交而后求能脩此三者故所行之事得其全者也
危以动则民不与也
 义曰言君子之人若不能安其身而以危而动必为
 民之弗与也此复解上三者之事也
惧以语则民不应也
 义曰言君子之人若于言语之间不能安易其心深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48a 页 WYG0008-0531a.png
 思远虑反自以言语之间自恐自惧所出之言必为
 民之所弗应也
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
 义曰言君子之人若不能先定其求素结其分妄而
 求之必为人之所不与也既为人之所不与则伤害
 之事从而至矣
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义曰此是益之上九之辞也当益之时损上以益于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48b 页 WYG0008-0531b.png
 下损君以益于民今此上九当益之时反自求于下
 既求于下心又无厌故为人之所不与也故云莫益
 之或击之者言不惟所求之人不与抑亦为人之所
 击弃也既为人之所击弃如此者盖是立心勿恒所
 求无益之故也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
 义曰此已下至其当衰世之意邪为一章言天地初
 判乾坤已有形状而大易亦已行于其中矣是故大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49a 页 WYG0008-0531c.png
 易之道变化之理皆由乾坤而出是以圣人迹乾坤
 而成诸卦之名是乾坤者其为易之门户也
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
 义曰言乾体刚健为阳物也坤体柔顺为阴物也是
 以阴阳二气上下相配合而成生育万物之道若乾
 坤上下不相配合则万物不生故阴阳相配合则万
 物得以生万物得以生则其刚柔之体上下之象自
 然而成也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49b 页 WYG0008-0531d.png
以体天地之撰
 义曰撰者数也言阴阳相配合而生万物自然而成
 刚柔之体以是而分阴阳奇耦之数由此而成也
以通神明之德
 义曰神明之德者即为妙用无穷不可测度也今此
 大易之道变化之理生成之道可以通于神明之德
 穷于万事之理也
其称名也杂而不越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50a 页 WYG0008-0532a.png
 义曰言大易之道其爻卦错杂物理烦碎其称名也
 杂然杂而各有伦理不相干乱不相踰越也
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
 义曰稽考也类物类也言上古之时世质民淳情伪
 未作典章法度未立伏羲画为八卦以为万世之法
 历夏及商世渐浇漓民欲丛生是故文王以伏羲所
 画之八卦重为六十四卦尽其天地人事之道变通
 之理吉凶悔吝之由无不尽载于诸卦诸爻之间然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50b 页 WYG0008-0532b.png
 稽考其义类其皆因衰世之意邪
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
 义曰自此已下至以明得失之报为一章夫大易之
 道至深至粹明其吉凶之理得失之迹彰明已往未
 来之事皆由易道可明也既彰明已往未来之事至
 于微小幽闇之理凡事不可以明者亦皆由此易道
 而显阐之故曰微显阐幽
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51a 页 WYG0008-0532c.png
 义曰开谓开释爻象各当诸卦之名辨其事物之理
 正谓正其圣人之言断定其吉凶悔吝之事皆系属
 之爻辞无所不备矣
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
 义曰言诸卦之名皆取其类而称之至如乾则称龙
 坤则称马然则龙与马皆天下之一物耳虽称名也
 小然其取类也至大故于人事则为君臣父子夫妇
 兄弟长幼之道天地之理阴阳之端无不备于此矣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51b 页 WYG0008-0532d.png
其旨远其辞文
 义曰旨者意也言其易之旨至近至远其理虽委曲
 然于其辞则有文采不尚质朴者也至如龙战于野
 是近明龙战之事远明阴阳斗争之理是其旨远也
 又如坤言黄裳元吉不直言居中得位乃言黄裳者
 是其辞文也
其言曲而中
 义曰言变化无恒不可为体例其言必随物之屈曲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52a 页 WYG0008-0533a.png
 而各中其理
其事肆而隐
 义曰肆者陈列也言易之所载之事于爻象之间虽
 其文皆陈列其事然其义幽隐不可骤然而晓之
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义曰贰则谓吉凶二理也言得失之理吉凶之道二
 者之理以济万民之行事然万事之理有得位得正
 者为吉有失位不得正者为凶失则有凶报正则有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52b 页 WYG0008-0533b.png
 善应因此二者之理以济民之行事以明得失之报
 使人趋其吉而背其凶向其善而违其恶也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义曰自此已下至巽以行权为一章夫易之起始于
 伏羲上古之时世质民淳情伪未形巧妄未作世凝
 然而不挠当此之时虽八卦亦尽万事之情历夏及
 商至于桀纣暗君在上情伪渐迁巧妄已作浇浮崇
 尚不可胜说文王罹于忧患之中有圣人之才上惧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53a 页 WYG0008-0533c.png
 君之见去下虑民之情伪是以取伏羲所画之八卦
 重为六十四卦以尽天地之渊蕴以明人事之终始
 至于吉凶之道得失之理忧虞之象悔吝之事无不
 备载于其间使人知其吉而背其凶向其善而舍其
 恶以为万世之法使人防患于未萌也
是故履德之基也
 义曰此已下九卦是修身防患之术也然则六十四
 卦皆是防患之术何以特取此九卦者盖此九卦最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53b 页 WYG0008-0533d.png
 是修德之基为人事之先故特陈此九卦也履者礼
 也言人践行其礼敬事于上不失其尊卑之分如此
 是履德之基也
谦德之柄也
 义曰柄者人之所以操持也夫人虽有爵禄之分崇
 高之位若无谦顺之德恃其骄盈必至于倾失是故
 君子之人若能居爵禄之位必当持谦顺之德则虽
 危而不失虽高而不危如此是谦德之柄也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54a 页 WYG0008-0534a.png
复德之本也
 义曰言君子之人若能复其性明其心至于思虑之
 间有不善之事必先改之如此是复其性为德之根
 本也
恒德之固也
 义曰言为德之时常能执守终始不变如此则其德
 固故恒卦为德之坚固也
损德之脩也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54b 页 WYG0008-0534b.png
 义曰言君子之人若能谦损以自增新降损其志此
 是脩身之本也
益德之裕也
 义曰裕者宽大也言人凡所作事能利益于人日新
 一日则其德宽裕而有所包容也
困德之辨也
 义曰言君子之人居于治平之时恣其安逸之性多
 不知艰险之事惟是居困否之时备历艰苦知其君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55a 页 WYG0008-0534c.png
 子小人之道然后能明辨困否之事者也
井德之地也
 义曰夫君子之身可贵可贱可贫可富而其志不可
 易其心不可变其德不可改犹井之居地不可迁改
 也
巽德之制也
 义曰夫愚民之性蚩然而无所识其非辟奸伪无所
 不至矣是故圣人必行号令以示其法制然行号令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55b 页 WYG0008-0534d.png
 之始必以权变之术而巽入于人心然后民可制也
 此已上九卦各与德为用也
履和而至
 义曰此已下又复明九卦之德也履者礼也言人有
 恭敬之德有刚直之行必须与人和同既与人和同
 则可以至于道也
谦尊而光
 义曰夫人有其才有其德虽在崇高之势必须谦恭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56a 页 WYG0008-0535a.png
 以自卑谦逊以接下如是则德益大而身益光也
复小而辨于物
 义曰物者万物之理也言人于性之初吉凶未形之
 时始于为小之事有其不善便从而改之使无能为
 之咎也
恒杂而不厌
 义曰言君子之人能守其常道不改其操不变其节
 虽错杂混处于小人之间亦其心不厌倦于事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56b 页 WYG0008-0535b.png
损先难而后易
 义曰言凡人若不能谦损于己反欲他人谦损而奉
 于己则失为人之道是故君子之人必须先减损其
 身谦让其己以及于他人是损己以益于下损身以
 尊于人是先难也及其性既复行既成所言皆合于
 道所行皆中于礼不失其法度是后易也
益长裕而不设
 义曰言君子之人先求仁义以益于身身既益则其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57a 页 WYG0008-0535c.png
 仁义之道可以推及于天下然其仁义既及于物则
 可长裕于天下因其所利而利之不待先为施设而
 行之而天下之人自有其馀者也
困穷而通
 义曰言君子之人虽居困穷之时身即困穷而其道
 得以亨通也
井居其所而迁
 义曰言井之道居其所不可以迁改而其泽可以迁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57b 页 WYG0008-0535d.png
 施于人犹君子之德固不可迁易不可变改而其道
 可以济人
巽称而隐
 义曰巽者是圣人之权也言圣人以权变之术行其
 号令以及于天下而人不知所以然而然也
履以和行
 义曰言凡人有刚直之性温良之行必以礼而和之
 故论语曰礼之用和为贵者是也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58a 页 WYG0008-0536a.png
谦以制礼
 义曰言人性能谦顺自卑尊人则可以裁制其礼法
 而行之也
复以自知
 义曰言人既于事微小之初知其不善而能改过是
 自知也
恒以一德
 义曰言人能守其常道不变其节终始不移虽居富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58b 页 WYG0008-0536b.png
 贵而不自恃虽居贫贱而不自移是纯一其德者也
损以远害
 义曰言人能自降损其身谦冲其德以尊于人则无
 患害之事也
益以兴利
 义曰言人能以仁义之道自益于身又益于他人因
 其所利而利之也
困以寡怨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59a 页 WYG0008-0536c.png
 义曰言人居困穷之时守节不移上不怨天下不尤
 人但守其正而已
井以辨义
 义曰言井之道居其地而不移其济天下之义故于
 井之道可以明辨其义也
巽以行权
 义曰权者反经而合道也言圣人凡发号施令则以
 巽顺之德而行之以顺其物性以洽于人心也既能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59b 页 WYG0008-0536d.png
 顺时故能行权也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
 义曰自此已下至道不虚行为一节言大易之道其
 为书言天地阴阳之事吉凶之理万事之情伪人事
 之终始无不备载于其间然于人之行事也不可远
 之故上文谓吉凶悔吝生乎动是故君子所居而安
 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君子居则观其
 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言易之为书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60a 页 WYG0008-0537a.png
 也不可远也若一远之则是吉凶悔吝所生者也
为道也屡迁
 义曰屡者数也言易之为道效法阴阳其变化之理
 爻象之间数有迁易也
变动不居
 义曰言六爻之位互相更变无有定止或阴居阳位
 或阳居阴位是变动不居也
周流六虚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60b 页 WYG0008-0537b.png
 义曰言一卦六爻有阴有阳上下周遍互相更易在
 于六位之间也
上下无常
 义曰言六爻之位位无常定或上或下也若九月剥
 卦一阳在上十一月一阳在下复是也
刚柔相易
 义曰言六爻之位交相错杂或刚或柔刚柔之道互
 相推荡于其间或阳易阴位或阴易阳位是也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61a 页 WYG0008-0537c.png
不可为典要
 义曰言大易之中刚柔二气既互相推荡于六爻之
 间则不可为常典不可为要约随时所变而已故也
唯变所适
 义曰言随其六爻之变动以适万事之用也
其出入以度
 义曰言大易之道六爻之位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
 柔相易不可为常典不可为要约既上下无常不可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61b 页 WYG0008-0537d.png
 为典要然其或出或入或居或处皆不失其法度皆
 不失其伦理若明以处暗丰不至奢是皆出入以度
 者也
外内使知惧
 义曰言大易之道明其吉凶之理得失之道以至过
 去未来之事朕兆之间使人自内自外观此大易之
 道皆知戒惧而不敢为非僻之事明其用舍则趋其
 吉而背其凶也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62a 页 WYG0008-0538a.png
又明于忧患与故
 义曰言此大易之道不惟言天地阴阳之理亦言人
 之忧患之事使人明晓之不敢为非也
无有师保如临父母
 义曰言大易之道其卦爻之辞言其万事之理吉凶
 之朕兆其教人也虽无师保之严如有师保之教也
 如临父母者自上而下为之临言大易之道其示人
 也虽无父母之教如临父母之慈使人一归于善道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62b 页 WYG0008-0538b.png
 也
初率其辞而揆其方
 义曰率循也揆度也方道也言人初能率循大易之
 文辞则可以揆其大易之道而知典常之理明其义
 之所归也
既有典常
 义曰言人既能率循其大易之文辞则知变化之理
 典常之道也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63a 页 WYG0008-0538c.png
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义曰言人既能率循大易之文辞又揆度其道知其
 常典是易之道得行于世然大易之文皆圣人所用
 之道若非通圣之人则不能晓达易之道理则大易
 之道不虚行也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
 义曰自此已下至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为一章质
 体也言大易之道其为书也不独明人之得失之理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63b 页 WYG0008-0538d.png
 忧患之事而又原其万事之始要其万物之终至如
 乾之初九曰潜龙勿用上九曰亢龙有悔坤之初六
 曰履霜上六曰龙战于野此是原始要终之大本也
 既原始要终则穷其大本以为大易之体质以成诸
 卦之用也
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
 义曰言一卦之中六爻之位刚柔上下交相错杂唯
 其时物之事得失之理皆随其时事而言之若屯之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64a 页 WYG0008-0539a.png
 初九言磐桓利居贞六二言屯如邅如如此之类是
 随其时而言之其诸卦诸爻皆由此而可明也
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
 义曰言一卦之始始于细微虽一卦之大义吉凶之
 理情伪之端皆始于初始之间然其爻象未备万事
 之理虽有其理虽有其意然于人事未能显见矣是
 难知也其上易知者上则谓上卦之上也言一卦之
 事虽有其理在于初爻则其道难见至于上九之时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64b 页 WYG0008-0539b.png
 其下五爻皆布列其位刚柔之体得失之理吉凶之
 道有正有不正者可见矣是其道已成其理已定其
 爻象以正也是易知矣本末也者言大易之道既原
 其始又要其终原其始终则知本末是初难见则为
 本终易知则为末已下终始之间本末可见也初拟
 其辞者言六爻之位刚柔之体始虽拟度其万事之
 宜万物之理而成其辞是始于微而至于著者也卒
 成之终者言至终之时卦之上是卒成之时者也夫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65a 页 WYG0008-0539c.png
 卒成之时而其象以分卦体以定而吉凶悔吝之道
 皆可见矣是事之卒了成就皆在于上也
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
 义曰此又言六爻之义六爻之位上下之体交相错
 综杂聚天下之物撰数圣人之德辨定是之与非则
 非中爻而不可明也中爻者则六二六五九二九五
 是也夫得之与失正之与邪惟在二五之爻断可明
 矣故初则不及其中三则又过于中过于中者则凶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65b 页 WYG0008-0539d.png
 危之道有时而至矣不及中者悔吝之事亦有时而
 至矣唯在二五之爻居得其中履得其正虽有其失
 必不至于大咎也至如乾之九二曰利见大人九五
 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又坤之六二曰直方大六五
 曰黄裳元吉是皆中爻可以辨摄一卦之是非也然
 则一卦六爻各主其物各主其事惟是中爻即可明
 辨其得失也
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66a 页 WYG0008-0540a.png
半矣
 义曰噫者叹美之辞也言凡欲知其存之与亡凶之
 与吉则其在中之一爻所居之位则可知矣若失其
 中则是凶而不知其吉亡而不知其存如此是大凶
 之道也惟欲知吉凶存亡但观中爻所居之位则可
 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者言大易之道一
 卦之理以至万事之端皆在于卦下所属之彖辞然
 彖辞之间虽未能尽万事之理一卦之情伪然知者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66b 页 WYG0008-0540b.png
 观其彖辞则一卦之大义吉凶之理思虑之间已知
 一卦之本末已过半矣然则谓之彖者则如乾则言
 元亨利贞坤则言元亨利牝马之贞如此之类皆是
 卦下之彖辞若聪明贤智之人观之则一卦之理已
 过半矣
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
 义曰自此已下至其刚胜邪为一章言六十四卦之
 中一卦六爻六爻之内惟二与四皆是阴位而得其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67a 页 WYG0008-0540c.png
 位者故当以阴爻而居之是同其阴功也然而异位
 者言二则在下卦之中四则在上卦之下是异位也
 其善不同者言二居下卦之中是居得其中行得其
 顺不失其中正之道故其善也大矣四居上卦之下
 失其中道故其善与二不同也二多誉者誉者谓嘉
 美之誉也言二居中而不失其正又所行之事无过
 无不及故有嘉美之誉以传闻于外也四多惧者言
 六四居上卦之下上比于五是至尊之位也下在九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67b 页 WYG0008-0540d.png
 三之上是权臣之上也上则逼近于君下则逼近于
 臣故当恐惧之是四多所惧也故言四多惧也
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
 义曰此覆解上四多惧之意也夫独阴不立必须比
 附于阳则其功可以成若远于阳则其道不能利若
 欲要其无咎必须用其柔中之道则可也若非居得
 其中履得其正则必有咎也
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68a 页 WYG0008-0541a.png
危其刚胜邪
 义曰言九三与九五皆是阳位故其功同也然而三
 在下卦之上五在上卦之中是异位也三多凶者三
 在下卦之极失于中道故多凶咎之事五多功者五
 在上卦之中而有人君之位其功德可以被于天下
 为天下之所归向是多功也五为贵三为贱是贵贱
 之等也五与三俱是阳位若以刚阳居之则克胜其
 任若以柔阴居之则失其所处而必至于倾危也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68b 页 WYG0008-0541b.png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义曰自此以下至吉凶生焉为一章言大易之道至
 广至大无不悉备于其间也有天道人道地道者言
 伏羲始画八卦以三爻为一卦故上一爻以象天中
 一爻以象人下一爻以象地三爻既立则天地人之
 事万物之理无不备载于其间也
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义曰言伏羲画卦始以三爻为一卦天地之事万物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69a 页 WYG0008-0541c.png
 之理无不毕备后世圣人又从而两之为二体两而
 为六爻故上二爻以象天中二爻以象人下二爻以
 象地所以六之者非他也盖象三才之道也
道有变动故曰爻
 义曰言六爻之内有变有动动而合于道者为吉动
 而悖于理者为凶变动之间必合于道也故曰爻
爻有等故曰物
 义曰物者类也言六爻之位有阴有阳有贵有贱有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69b 页 WYG0008-0541d.png
 等有差至如乾之爻称龙故为阳物坤之爻称马故
 为阴物如此之类故曰物也
物相杂故曰文
 义曰言万物之类皆在六爻之间六爻之间有阴有
 阳有柔有刚互相错杂而成文章以显著于外也
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义曰言刚柔错杂而成文章若文妨于事则有凶有
 吉有邪有正若文当其事则吉凶不生若不当位则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70a 页 WYG0008-0542a.png
 遗于道者为凶顺于理者为吉吉凶之道皆生于文
 不当矣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
事邪
 义曰自此以下至易之道也为一段明易之兴起在
 纣之末世者也夫大易之道始于伏羲仰观俯察而
 成八卦以为万世之法以尽天下之事然而写其乾
 坤健顺之性天地之大象人事之大纪无不毕备于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70b 页 WYG0008-0542b.png
 其间是以历夏及商至于桀纣之世民欲丛生巧诈
 互起左右前后皆非正人端士小人在朝君子在野
 天下纷然不可以整之文王有大圣人之才罹于忧
 患之中极天地之渊蕴极天下之能事民之情伪吉
 凶之理无不备载于其间故曰易是易之兴也其当
 殷之末世焉
是故其辞危
 义曰言文王演其大易之道因其桀纣之君无道在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71a 页 WYG0008-0542c.png
 上故使天下之人思虑之间奸伪互起以至天下大
 乱文王罹于忧患之中作为大易尽万民之情伪极
 天下之险阻以至忧患之事无不备言于诸卦之下
 是其辞危也然则卦下之辞至简至约然有四德者
 有一德者有三德者如此之类推究卦义是其辞危
 也
危者使平易者使倾
 义曰言易之道六爻之位有凶有吉有得有失皆在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71b 页 WYG0008-0542d.png
 爻辞之间若人观此大易之道见其凶事能小心畏
 慎者则危者使之平易其文辞亦言其平易若人观
 此大易之道见其吉事而慢易者则易者使之倾丧
 则其所系之辞亦言其凶是使人舍凶从吉趋善背
 恶也
其道甚大
 义曰言此大易之道示人之吉凶明人之情伪其为
 道至广而甚大也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72a 页 WYG0008-0543a.png
百物不废
 义曰言大易之道无所不包至纤至悉之事百种之
 物皆无有废弃如泰卦曰包荒用冯河不遐遗者是
 也
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义曰言大易之道若人观其六爻之位吉凶之理若
 能观其始而知惧慎其终而思戒终始之间极其思
 虑常自戒慎如此则要其无咎此是大易之道也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72b 页 WYG0008-0543b.png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
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
 义曰自此以下至篇末为一章总明健顺之美兼明
 易道爱恶相攻之事夫乾天下之至健也乾有刚健
 之德以一元之气下生万物故德行常易不至于烦
 劳而知艰险之事夫坤天下之至顺也承天之气以
 时而生成万物故德行常简不至于烦劳而知艰阻
 之事以天地之道至健至顺简易之德生成之理自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73a 页 WYG0008-0543c.png
 然不言而四时成不劳而万物得而知险阻之事其
 生成之理故可知矣
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虑
 义曰按此能研诸侯之虑其侯之二字盖是后人习
 惯其言而传写之误也若顺其文而言之则能研诸
 侯之虑于义无取当言能研诸虑也言圣人作此大
 易之道能自悦美其心又能研究人之思虑使其情
 伪之道不作忧虞之理不生也注疏之说皆失之矣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73b 页 WYG0008-0543d.png
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
 义曰言圣人作易既能悦怿诸心又能研精诸虑又
 定天下之吉凶有得其理者为吉失其理者为凶既
 定吉凶于诸卦爻之中则成天下之亹亹者使人勉
 勉而从善不陷于邪佞也
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
 义曰言大易之道有变有化有施有为若合于道则
 吉违于道则凶若行得其吉则有嘉美之祥而应之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74a 页 WYG0008-0544a.png
 也
象事知器占事知来
 义曰言人观此大易之象则知作器之方观其占策
 之数则知未来之事是大易之中总此诸德者也
天地设位圣人成能
 义曰言天地设其上下之位而生成万物圣人由是
 乘天地之正以生成天下以成就天地生成之功者
 也如泰卦所谓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是也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74b 页 WYG0008-0544b.png
人谋鬼谋百姓与能
 义曰言圣人凡欲施为凡所举动之时必先与众谋
 其得失之理谋之卿士谋及庶人询及众庶谋及鬼
 神以明其得失以别其吉凶然而鬼神之道至幽至
 隐不可以形见而圣人与之为谋者盖圣人取其卜
 筮之兆占蓍之策以考于天地鬼神然后思虑之间
 不烦忧戚决然而行之又与百姓参合而行则得其
 吉而不凶向其善而获福夫如是则天下之百姓乐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75a 页 WYG0008-0544c.png
 推而与之百姓既与之能则不劳探赜而吉凶自见
 不役思虑而得失自明以至万物之情伪自然而见
 矣
八卦以象告
 义曰言伏羲所画八卦写其天地水火风雷山泽之
 象凡吉凶之事皆以象告于人知其吉而背其凶也
爻彖以情言
 义曰此又明卦爻刚柔变动情伪相感之事也言伏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75b 页 WYG0008-0544d.png
 羲画八卦之后文王重为六十四卦爻为三百八十
 四爻又于诸卦之下系属之彖辞以明险阻之事得
 失之理忧虞之端皆以人之情伪而言之也
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
 义曰言六爻之内有刚有柔刚柔之位上下错杂有
 得有失有正有不正得于理者为吉逆于理者为凶
 吉凶之道自然可见矣
变动以利言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76a 页 WYG0008-0545a.png
 义曰言六爻之内有变有动皆以利告于人使人由
 而劝之以尽天下之利以利天下之物也
吉凶以情迁
 义曰言大易之道爻象之内有变有动有凶有吉动
 而合于道则吉变而失其理则凶然则吉凶之道变
 动之理皆由人之情伪迁移者也
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
 义曰言吉凶所生皆由人之情性有所贪爱有所忿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76b 页 WYG0008-0545b.png
 憎两有所攻或爱攻于恶或恶攻于爱是吉凶之道
 由此生矣
远近相取而悔吝生
 义曰远谓内外两卦上下相应之类也近谓爻位相
 比近也言六爻之内有近而相得者有近而不相得
 者有远而有应者有远而无应者远而有应近而相
 得则为吉远而无应近而不相得则为悔吝悔吝之
 道皆由远近相资取而生也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77a 页 WYG0008-0545c.png
情伪相感而利害生
 义曰言人之情实感物而动得其理则为利人之虚
 伪感物而动失其理则为害情者则情实也伪者则
 虚伪也是情伪相感而利害生于其间者也既利害
 生于情伪之间则吉凶之事由此而至矣
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
 义曰言大易之道六爻之情有近而相得者则吉有
 近而不相得则凶故吉凶之道生于爻位之间也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77b 页 WYG0008-0545d.png
或害之悔且吝
 义曰夫凶咎之道亦有轻重人之情伪亦有浅深虽
 爻位相近亦有不相得者然不至于大咎或有害之
 者或有可悔之者或有可鄙吝之者如此虽有失必
 不至于大咎也
将叛者其辞惭
 义曰言人之情或有叛违于己者则其辞不同位虽
 相亲而其容常有惭赧之色其辞不以实告于人也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78a 页 WYG0008-0546a.png
中心疑者其辞枝
 义曰言人中心之间有所疑惑则言辞各异其心不
 定其辞一出纷然有异若树之有枝叶纷然盛多者
 也
吉人之辞寡
 义曰言吉善之人其辞寡少不在言语但默而成之
 安而行之者也
躁人之辞多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78b 页 WYG0008-0546b.png
 义曰言刚躁之人其辞繁多不假思虑而言辞纷乱
 而出者也
诬善之人其辞游
 义曰言诬罔善人之人其心矫诈其言虚诞架虚为
 实从无入有自然其言辞游荡虚浮者也
失其守者其辞屈
 义曰言人居失其时失其所守不遂其志志无所伸
 必其辞屈挠者也凡此六事皆大易之中六爻之位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79a 页 WYG0008-0546c.png
 述此之意者也
 
 
 
 
 
 
 
周易口义 系辞下 第 79b 页 WYG0008-0546d.png
 
 
 
 
 
 
 
 周易口义系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