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0037-026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易经解义卷三
 ䷄(乾下/坎上)
  需有二义以全体言之坎险在前下卦乾体刚健能
  不冒进以陷于险有能需之才以九五一爻言之阳
  刚居尊值当需之时能建中表正不欲速邀功有能
  需之德有其才又有其德此所以能需而有亨吉涉
  川之效也然四阳乾健知险固能需矣而四上二阴
卷三 第 1b 页 WYG0037-0265d.png
  亦能出穴终吉何也坤顺知阻能从阳也四顺听九
  五上敬顺三阳故虽需血入穴而终能出穴获吉刚
  德真足贵哉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此卦乾下坎上以乾健临坎险知险不进有需待之
  意故名为需卦辞言善需者必以天德行王道然后
  可以济险而成功也文王系需彖辞曰乾坤开辟而
  后既建侯以统治之复立师以教育之治道巳尽矣
卷三 第 2a 页 WYG0037-0266a.png
 此时或有未通之声教或有未消之隐忧惟当静以
 待之不宜欲速邀功卦体九五有阳刚中正之德其
 需也非限于时也非屈于势也乃根于至诚恻怛不
 欲扰民动众之一心也有孚如是则不为利障不为
 欲牵岂不光亨且本纯王之心发为纯王之政规模
 远大不行险徼倖而贞焉则久道化成天下皆享安
 静和平之福何吉如之即一旦临大难而从容可以
 观变详慎可以图机虽涉大川亦无不利甚矣治道
卷三 第 2b 页 WYG0037-0266b.png
 之贵需也昔武王克商天下已定其时犹多顽梗未
 化之民成王周公知其当需也故不以兵刑胜之惟
 丁宁诰诫悠优渐渍而涵濡之卒之顽消梗化不动
 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非孚贞之明效天验耶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
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

 此彖传是释需彖辞以明能需之实也孔子释需彖
卷三 第 3a 页 WYG0037-0266c.png
 辞曰卦名需者须待之义此卦坎在乾上是险难在
 前时固当需而以乾之刚健临之刚则能断健则知
 险既有定识又有定力自不肯冒进以陷于险揆之
 于义宜乎其不困穷矣辞曰有孚光亨贞吉者卦体
 以九居五是以阳刚之德居天子之位为位乎天位
 有正中之德也正则大道为公无苟且邀功之事中
 则定静不扰无营私计利之心孚贞如是其光亨而
 吉也不亦宜乎又曰利涉大川者盖本此正中之德
卷三 第 3b 页 WYG0037-0266d.png
 往以济险图功则安详镇定之中自裕观变济时之
 略又何难不可平而何功不可建哉夫有国家者内
 而宫府外而海甸艰难险阻往往伏于不测虽盛明
 之世亦所必有惟在人主秉刚健之德审时而动行
 正道以成大功耳信乎非有德者不能需非能需者
 不能涉大川也哉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此象传是言君子处需之道也孔子释需象曰卦体
卷三 第 4a 页 WYG0037-0267a.png
 下乾上坎乾为天坎为云云上于天将雨而犹未雨
 有须待之意需之象也君子法之以治道值当需之
 时不宜妄作生事劳心扰民凡所以定祻乱而开太
 平者既经纶创作于前此时惟宜恭已无为饮食宴
 乐养其气体怡其心神徐以俟德化之成可也盖明
 作固所以图功而时未可有为则纷更反以致扰故
 优游静镇以俟运会之自至诚有不得不需者耳岂
 耽溺晏安而矫托清净坐致废弛者可藉口哉
卷三 第 4b 页 WYG0037-0267b.png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
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此一爻是明远害之道贵能守其常也郊旷远之地
 周公系需初爻曰初九在下去险最远而阳德刚健
 又能自守有需于郊之象然天下有才之人往往为
 才所使倘此心妄动不能持久而冒进图功于事无
 济祗取咎耳故必慎终如始超然利害之外确乎若
 将终身焉则收身名两全之利而决不至躁进以取
卷三 第 5a 页 WYG0037-0267c.png
 咎矣孔子释初象曰天下何地无险何时无险特患
 人不明不哲冥行自犯耳初九之高蹈远引需于郊
 者乃审机明而持志决自不犯险难而行也夫无位
 难以图功而局外不宜生事初之不犯难行乃常分
 亦常道也所谓利用恒无咎者揆之常分常道未为
 失也盖圣贤处世时至事起原无可强致之功业彼
 不能义命自安汲汲有为以速戾者亦未明乎恒之
 义耳
卷三 第 5b 页 WYG0037-0267d.png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小
有言以吉终也
 此一爻是见二有刚中之德故终能远害也沙近水
 二近坎故有沙象衍宽裕也周公系需二爻曰九二
 渐近于险而刚中能需不肯冒进有需于沙之象夫
 九二上应九五出身任事非若初之超然世外者比
 乃亦迟回却顾需而不前不有退懦之讥必有观望
 之诮小有言所不免矣然二志存济险独能观变相
卷三 第 6a 页 WYG0037-0268a.png
 时不为浮议所摇则刚健不陷终成济险之功何吉
 如之孔子释二象曰九二之需于沙由其刚而得中
 居心宽裕誉不加喜谤不加忧故虽小有言毫不动
 念卒能从容镇定险济功成而以吉终也自古豪杰
 有志济世急欲图功往往因一言不平逞意气于一
 击至于奋不顾身故圣人以小有言警之使知济天
 下之险者当沈其谋老其识坚其守以俟时宜甚不
 可因人言而轻动其心冒昧前进自贻伊戚也
卷三 第 6b 页 WYG0037-0268b.png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
敬慎不败也
 此一爻是为过刚不中不善需者示戒也泥陷人之
 地周公系需三爻曰九三切近坎体将陷于险有需
 于泥之象夫水涯之泥善陷三需于此而过刚不中
 轻躁妄动寇害之至实自致之将谁尤哉孔子释三
 象曰初之需于郊远之而不敢进也二之需于沙进
 矣而未敢逼也三之需于泥则逼于水而祸害巳在
卷三 第 7a 页 WYG0037-0268c.png
 目前矣此即善需犹恐不免况刚而不中意气过激
 适足以速寇乎然此总由不知敬慎故耳若能兢业
 小心时时敬慎庶操心危而虑患深犹可转危为安
 不至祸败也盖天下事未有不成于敬慎而败于疏
 忽者东汉陈蕃窦武手握大权欲清宦竖卒之奸恶
 未除反遭其害唐张柬之等反周为唐乃忽三思养
 虎遗患丧身误国非皆不知敬慎之义者耶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卷三 第 7b 页 WYG0037-0268d.png
 此一爻是明出险之道在于顺时也坎为血卦故有
 血象又为隐伏故有穴象周公系需四爻曰六四入
 于坎体是其身当大难之冲进固不可退亦不能有
 需于血之象幸顺正知阻持重括囊卒能潜身远害
 免冒险之祸又有出自穴之象则虽未能有济国谋
 而明哲亦可以自保矣孔子释四象曰四之需于血
 而终能出自穴者以其有柔正之德晦迹韬光不冒
 进强争而顺听乎机会之自然也按三能敬慎虽迫
卷三 第 8a 页 WYG0037-0269a.png
 于险而不败四能顺听即陷于险而可出然则能敬
 且顺又何险难之不可处哉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此一爻是言人君处德位兼隆之时自恭已而成化
 也周公系需五爻曰九五位乎天位而有刚健中正
 之德夫刚健既知险而中正又善需是治道至当需
 之时閒暇安恬无系无营有需于酒食之象如是则
 一人养无为之度天下享宁谧之休不亦贞而吉乎
卷三 第 8b 页 WYG0037-0269b.png
 孔子释五象曰凡人主值当需之时而不能需者皆
 由无德而求治太急也五之需于酒食贞吉以中心
 无为克守至正故喜功之念不作急遽之谋全消惟
 怡然自养以养天下故能合乎正道而吉也自古帝
 王未有不历艰危险阻而底定天下者及大难既平
 小民甫离汤火急宜安静勿扰休养而生息之三代
 以前尚矣汉之文帝承高惠之后一切更定制度谦
 让未遑惟勤勤于劝农养老薄赋蠲租卒致海内向
卷三 第 9a 页 WYG0037-0269c.png
 风几于刑措其有合于此爻之义者欤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象曰不速
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此一爻是言得贤共济为出险之道也不速之客三
 人指下三阳爻言周公系需上爻曰上六阴柔无济
 险之才又处险极困穷所不免矣故有入于穴之象
 幸下应九三九三与下二阳同德同体需极并进是
 众贤不用约结不须号召合志协谋偕来赴难有不
卷三 第 9b 页 WYG0037-0269d.png
 速之客三人来之象倘能竭诚尽礼敬以待之借其
 刚健之才以拯一时之险始虽不免困穷终当济险
 出穴而吉可必也孔子释上六象曰能需固贵有德
 而出险尤须借才上六入于穴是巳陷于险矣以不
 速之客来敬之而得终吉者上虽德不称位不善处
 需然敬贤自辅集思广益犹可出险免患不至于大
 有失也夫德不当位苟知敬贤犹可获吉若德与位
 称而能虚巳下贤其功效更当何如先儒谓需又有
卷三 第 10a 页 WYG0037-0270a.png
 急切相须之义欲济天下之险艰必需群才之辐辏
 殆于上爻见之矣
(坎下/乾上)
 讼之六爻惟五听讼惟三不讼馀皆讼者也然初不
 永所事二不克讼四不克讼而得吉上以讼受服遂
 有终朝之褫皆言讼不可成而使民无讼之意盖可
 见矣初三两柔爻皆系以终吉九二九四以刚居柔
 故皆不克讼卦辞有孚惕中指九二乃卦辞称吉而
卷三 第 10b 页 WYG0037-0270b.png
 爻辞仅曰无眚者卦辞取其有孚得中爻则兼以自
 下讼上为义所取不同也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此卦坎下乾上乾刚坎险在上下为相制内外为相
 济人已为相敌皆致讼之道也故名为讼卦辞言处
 讼者当曲尽其道以归于无讼也有孚是理实窒是
 屈而不通惕忧惧之意涉大川犹驾虚辞以求胜也
 文王系讼彖辞曰讼为争辨之义非人之得已也惟
卷三 第 11a 页 WYG0037-0270c.png
 理直见枉情真受诬屈抑而不能自通是有孚见窒
 势不得不出于讼然所以处之之道何如必也反求
 在我心存忧惧而能惕度于事理辨明即已而能中
 则有孚之窒可伸而讼复于无讼岂不为吉若自恃
 其理可止不止终极其讼而不惕中则尚气以损德
 好胜以败业凶可知矣且又非自逞其胸臆能剖白
 以冀免必利见公明之大人资其明断始可据理以
 获伸如于孚窒之外妄生事端驾虚以求胜如涉川
卷三 第 11b 页 WYG0037-0270d.png
 然冒险侥倖不能惕中之甚者矣虽讼本有理而好
 刚自陷其何能免乎此所为不利也按圣人不贵听
 讼而贵无讼惟使人怀兢惕知所畏惧所以消弭胜
 心而一反于至当之理故能内自讼者又为无讼之
 本也可不加之意哉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
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
大川入于渊也
卷三 第 12a 页 WYG0037-0271a.png
 此彖传是释讼彖辞以明险健为致讼之象而中正
 乃无讼之道反覆开喻以垂训也入于渊犹陷于罪
 孔子释讼彖辞曰讼之为卦卦德上乾刚而下坎险
 是为上刚以陵其下下险以伺其上以一人言则内
 险以怀诈外健以恃强以二人言则又已险能攻彼
 短彼健能欺此弱是以为讼也夫讼之端多生于人
 心之不平辞所谓有孚见窒人心所甚不堪者乃能
 惕中而吉何哉卦变九自遁来而居二刚来为柔所
卷三 第 12b 页 WYG0037-0271b.png
 掩而不能自伸惟其得中能以情恕而不为己甚以
 理遣而不欲过求有争事而无争心故涣然冰释得
 无讼之吉又言终凶者天下事惟善者可成讼则德
 丧而招尤怨深而召患揆之于理断乎不可成也终
 则不可成而成所以凶也至所谓利见大人卦体九
 五居上卦之中得阳位之正中则先事而无偏主正
 则临事而决猜疑所尚如此讼之不中者咸归于中
 不正者一反于正故利也又言不利涉大川卦象坎
卷三 第 13a 页 WYG0037-0271c.png
 为险陷有渊之义焉乾以刚实乘之是讼者情真反
 驾虚求胜自陷其身入于罪恶之渊而不知何利之
 有按民生有欲不能无争欲莫大于饮食此讼之次
 乎需也若以争济之则众起兴戎终为厉阶故又次
 之以师圣人为世道人心虑至深远矣然则处讼之
 道孰吉孰凶孰利孰不利乌可不致审乎哉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此象傅言君子谨始以虑终为绝讼之源也孔子释
卷三 第 13b 页 WYG0037-0271d.png
 讼象曰天高在上水流就下其行相违此讼之象也
 君子体之以为讼不起于争讼之时而起于作事之
 始其始不慎少有乖违始于微而终于著讼所由起
 故不待发声徵色见于云为当事几之初必顺乎人
 情息是非于未萌协乎天理杜利害于未见不但无
 违于言亦且无违于心讼何由得生乎作事如此则
 始于自讼终于无讼而中吉终凶更不必言矣可见
 脩德者贵慎初念图治者贵忧未然尧舜君臣反复
卷三 第 14a 页 WYG0037-0272a.png
 咨嗟致警于几微之际凡有兴作莫不谋始以塞违
 又岂独止讼一端为兢兢欤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
也虽小有言其辨明也
 此一爻见能畏慎以处讼所以终得免讼之吉也永
 即是终意周公系讼初爻曰凡人自恃刚强居高挟
 势往往逞求胜之心讼所以终极而为凶也初六阴
 柔才弱本无健讼之资居下势卑又无能讼之力故
卷三 第 14b 页 WYG0037-0272b.png
 中心畏惕虚巳让人不敢终极其事而讼不至于成
 虽小有言辨不过明其有孚之窒而情可以白理无
 不伸有不终吉乎孔子释初象曰初之不永所事者
 非特绌于才势而已以理度之讼非美事固不可长
 也知其不可长有惭忿而无遂心则所发亦易收小
 有言说止于微愬而不敢于大讼则所争亦易释其
 辨既明终讼何为哉以是知惕中而能得吉也夫人
 处世贵乎识时势尤贵乎明理义体之于已有自量
卷三 第 15a 页 WYG0037-0272c.png
 之心衡之于物无好胜之念此讼之初所以不言讼
 而言事者冀其不成讼而善其中止之意也如此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𤯝象曰不克讼
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此一爻见能守义分可免犯上之患也克胜也归逋
 犹退避意邑人三百户是邑之小者言自处卑弱之
 意掇自取也周公系讼二爻曰九二阳刚而主险逞
 其智谋有能讼之才又有欲讼之心但以刚居柔得
卷三 第 15b 页 WYG0037-0272d.png
 下之中能反躬自审裁度于理而且上应九五之尊
 屈于势分不能相敌则虽欲讼乌能克胜乎故幡然
 退避自处卑约不敢与之抗衡是为归而逋其邑人
 三百户之象此正能惧而得中当屈而屈不至越礼
 犯分何𤯝之有孔子释二象曰凡人不肯退让皆由
 终讼而求胜二惟不克宜其归休而逋窜能全身以
 远害也所以然者上尊下卑有一定之分若以下讼
 上既乖于分而不相安又绌于势而不自下以之树
卷三 第 16a 页 WYG0037-0273a.png
 怨贾祸患之至也不犹自取之易乎记有之曰分争
 辨讼非礼不决礼所以别尊卑定上下防患于未然
 也若后世争夺相尚僭名越分骎骎乎出于礼入于
 刑矣讼之九二严其辨于上下之间不特止讼亦维
 世之深意也夫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象曰食旧德从
上吉也
 此一爻见守常安正能始终以求无讼者也食旧德
卷三 第 16b 页 WYG0037-0273b.png
 是守常分贞是守正理也周公系讼三爻曰六三阴
 柔处险而介二刚之间非能讼者但知守其常分享
 所固有而已足由乎正理行所当然而不违是食旧
 德而能贞者也虽有意外之侵侮不免于危厉而能
 泰然自得众莫能倾况必无厉者乎吉不待言矣然
 而守分实难必若从王之事事权在握易逞功能而
 退逊自处一无专成之心此真能守旧居贞而得吉
 者也孔子释三象曰食旧德何以得吉凡讼皆有上
卷三 第 17a 页 WYG0037-0273c.png
 人之心必非能从人者也三惟委心听命以顺从乎
 上则欿然自视退让于人不敢自主其事宜其恪守
 素分居卑处厚而得无讼之吉乎大抵圣贤学问不
 外素位而行分所当得不与人竞利分所不得越不
 与人竞功盖一有功利之心即与世相违而不能相
 从讼所由作矣三之从上而吉者从则安分而不违
 为弭讼之善道也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
卷三 第 17b 页 WYG0037-0273d.png
失也
 此一爻言能改过以绝讼端为得理之正也即就也
 命犹理也渝变也贞理之正也周公系讼四爻曰凡
 人一有好讼之心更不思正理所在九四刚而不中
 本欲讼者幸其居柔而刚以柔克知讼不可成以理
 自制故亦为不克能平情恕物反其健讼之行以复
 就于理无争事也且悔过迁善变其欲讼之心以安
 处于正无争心也是讼可归于无讼而得惕中之吉
卷三 第 18a 页 WYG0037-0274a.png
 者矣孔子释四象曰凡终于讼者悖理忘害不知命
 而大无正是其失也今四能不克至于复而能即渝
 而得安内外一归于正虽前有欲讼之失而刚心既
 尽忿气自消讼不至于成岂尚有失乎吉可知也按
 天之所命者理也人心惟危何以遂能安贞惟在乾
 健一惕间耳前念之惕即为后念之贞竞心之忘即
 为道心之正圣人不贵无过而贵改过于此可见矣
九五讼元吉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卷三 第 18b 页 WYG0037-0274b.png
 此一爻见大人以德化民能得讼之平而尽善也周
 公系讼五爻曰九五以圣德而居天位所谓大人而
 利见者能以德化生民而使民无讼者也即有时听
 讼无不各得其平使理直见枉者得以上伸情真受
 诬者可由上达有孚不至于见窒不惟天下无冤民
 而且民自不冤矣非大善而吉者乎孔子释五象曰
 讼何以得元吉以五之德本中心一于公则未听之
 前已无偏主五之德本正事得其宜则既听之后皆
卷三 第 19a 页 WYG0037-0274c.png
 能当理将见刑清民服谓之元吉信矣按圣人论治
 必言使民无讼而此曰讼元吉者正欲化有讼为无
 讼也九五以中正在上正己而物正是以靡争之化
 百辟其刑最险如九二已归逋矣最健如上九已三
 褫矣其馀复即命者食旧德者不永所事者皆已忘
 险忘健无讼可听此讼者所以利见大人也若止以
 听不偏断合理为得听讼之道一明察之吏能之岂
 所望于大人者乎此讼狱之归大舜虞芮之质文王
卷三 第 19b 页 WYG0037-0274d.png
 至德之感人深而化民成俗斯义得焉耳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
敬也
 此一爻甚言终讼之凶不可倖胜以取辱也鞶带命
 服之饰褫夺也周公系讼上爻曰上九刚居讼极以
 健讼之才而济以必讼之志诬伪以为真矫曲以为
 直终极其讼以求胜凶所固然也即使恃强而获胜
 或锡之以鞶带焉然是非情伪不踰时而立辨以讼
卷三 第 20a 页 WYG0037-0275a.png
 得之必且以讼失之终朝甚暂而夺之者至于三矣
 况必无取胜之理而有必败之道乎甚矣讼之不可
 终也孔子释上象曰终讼之人虽倖胜而有受服之
 宠本非德赏则授之者非道服之者不终纵使受而
 不褫亦安足敬哉而况终朝之褫俄顷随至矣讼之
 不可成也如此按五服五章天之所以命有德也礼
 曰君子耻服其服而无其容况以讼受服耻孰大焉
 亦不足敬其殆有甚于三褫者乎此圣人原心之论
卷三 第 20b 页 WYG0037-0275b.png
 所以深愧之而使人自省也
(坎下/坤上)
 一阳之卦得位者师比而已先王之制民无事则为
 比闾族党故比卦众在内一阳在上为之主君象也
 有事则为伍两卒旅故师卦众在外一阳在下为之
 主将帅象也九二刚中所谓丈人长子者也故卦辞
 曰吉无咎九二爻辞亦曰吉无咎要之一本乎贞而
 已圣人之兵以顺动犹曰毒天下者盖兵凶器战危
卷三 第 21a 页 WYG0037-0275c.png
 事也虽以顺动犹不免于毒此圣人之特笔也六爻
 中出师驻师将兵将将与夫奉辞伐罪旋师班赏之
 道无一不备后世言兵之书总不出此而其义光明
 正大非后世权谋可比王者不得己而行师岂舍此
 而他求哉
师贞丈人吉无咎
 此卦坎下坤上坎水为险坤地为顺藏险于顺有寓
 兵于农之意九二六五有将兵命将之象故名为师
卷三 第 21b 页 WYG0037-0275d.png
 卦辞言用师之道利于得正而又在命将得人以制
 胜也贞是正道丈人才德老成之人文王系师彖辞
 曰师以兴兵动众非圣人之得己也可不正乎必也
 顺天人行吊伐讨乱诛暴所至若时雨出于至正而
 无私所谓贞也然将非其人以国予敌又必重专征
 之选严阃外之寄使得老成持重好谋而能惧如丈
 人者而任焉斯师出有名天讨彰而声灵振兵行有
 纪众心服而胜算成是以有战克攻取之吉而无穷
卷三 第 22a 页 WYG0037-0276a.png
 兵黩武之咎师之道备矣按传有之曰秦之锐士不
 敌桓文之节制桓文之节制不敌汤武之仁义师以
 仁义为本又得仁义之将如黄发之尚父元老之方
 叔故吉且无咎惟三代之师为然若后世嬴秦之灭
 六国吉矣而不免于咎武侯之伐魏无咎而不能必
 吉岂所称出于万全者哉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
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卷三 第 22b 页 WYG0037-0276b.png
 此彖传是释师彖辞见师贵乎贞而率师者又贵能
 顺以得人心而成王业也孔子释师彖辞曰所谓师
 者伍两卒旅之众也兴师动众必由仁义以张挞伐
 是贞之为言正也凡行师之道用以伐暴而不为暴
 用以驱害而不为害一出于正而凡不正者无不输
 诚向化于以顺天心答民望无敌于天下而为王者
 之师不亦然乎此师之所以贵乎贞而率师者贵乎
 丈人盖有在矣其在卦体九二刚中而五应之是为
卷三 第 23a 页 WYG0037-0276c.png
 将者威而能惠勇而好谋有丈人之德焉而且委任
 既专事权不患于中阻是将固有丈人之德而君又
 能任此丈人之将也卦德坎险而坤顺兵虽凶器战
 虽危事而行乎险道然以征不义则叛者讨而服者
 舍以诛暴慢则近者悦而远者怀是险而能顺矣若
 此者以刚中之德行顺民之事当兵戎所至见为劳
 民伤财不免毒害天下实则除残救民东征西怨民
 不谓毒而乐从之将见功成于一举难靖于四方是
卷三 第 23b 页 WYG0037-0276d.png
 将能顺从乎民而民心始顺从乎上也吉而又何咎
 哉按兵者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有杀戮之惨供亿之
 苦所至荆棘毒害随之故言乎毒者如攻病然毒药
 所施非沈疴坚症不可轻用也然则兵可轻动乎哉
 是在率师者以正举以顺动庶乎可矣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此象传言兵民合一为养师之良法也孔子释师象
 曰坤地之中而有坎水犹庶民之中而有兵众师之
卷三 第 24a 页 WYG0037-0277a.png
 象也君子体之以为师岂一时所能聚哉古者民与
 众非有二也于无事时制田里谋生聚养之者有定
 制足民正所以足兵也设学校明伦序教之者有成
 法训民即所以训兵也何则以之容保者此民以之
 畜聚者亦即此众也故居常则比闾相居有事则守
 望相援不必征求调发而桓桓之众即在此元元之
 民矣以是知藏兵于民有兵之利而无兵之害亦犹
 藏水于地有水之利而无水之害君子之善用师也
卷三 第 24b 页 WYG0037-0277b.png
 如此按自井田之法废兵农既分天下不患无兵而
 患在有兵故出巳力以卫民莫若以民卫民之更切
 出巳财以养兵莫若以民养民之更易此管仲作内
 政以寓军令为得井田之遗法其尚有合于容民畜
 众之义乎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此一爻戒出师者当守法以谨其始也律法律也否
 臧不善也周公系师初爻曰在卦之初为师之始所
卷三 第 25a 页 WYG0037-0277c.png
 以鼓三军之气而慑多士之心可不谨其始哉故师
 旅一行赏罚必明则众志始服部伍必整则众力始
 齐此出师之常道不可不慎也若不以律则号令不
 足以信服耳目不能以专一是为否臧而丧败随之
 不教之兵以卒予敌凶其可免乎孔子释初象曰师
 一出而国家之存亡人命之安危皆系焉其不可不
 用律者必然之理苟一失其律则众涣心离一溃而
 不可收无制之兵难免丧师之辱所谓否臧之凶可
卷三 第 25b 页 WYG0037-0277d.png
 胜言哉按师之有律犹乐之有律森明谐协法至严
 也书曰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所以
 用律也若后之兵法所谓以正合以奇胜者阴谋秘
 计可谓律乎故善用兵者教正而不教奇犹有律之
 意存焉尔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
也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此一爻见命将得人受君之宠任能体君心以立功
卷三 第 26a 页 WYG0037-0278a.png
 也周公系师二爻曰九二在下为众阴所归有将帅
 之任刚而得中则仁义并济宽猛咸宜又有将帅之
 才卦之所谓丈人者也以此而在师中司专阃之命
 则勇足以慑众而奋往常先恩足以结心而捍卫不
 懈故能计出万全有战胜之吉而无荼毒之咎矣且
 以六五正应在上委任独隆殊恩异数荐加于授钺
 之后又再三锡命焉则事权归一赏罚必行其肤公
 克奏也不亦宜乎孔子释二象曰自古未有宠任不
卷三 第 26b 页 WYG0037-0278b.png
 加而大将能建功于外者二之在师中吉实由上承
 天宠得君既专自宜克效其心膂尽展其才猷二固
 不得矜之为己功也亦未有君心不在于天下而能
 任将以成功者六五之锡命惟其欲怀保万邦救民
 除害宜其专任必及于有功宠命不靳于再三二尤
 不得私之为己宠也此吉且无咎为能无愧于丈人
 哉按人臣无专制之义故受阃外之寄者必协乎中
 道而适合乎时宜然后专之可也又必君命再三恩
卷三 第 27a 页 WYG0037-0278c.png
 礼备至斯下无专擅之嫌上无中制之失志存底定
 者其亦善用斯道哉
六三师或舆尸凶象曰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此一爻见轻敌丧师为贪功者示戒也舆尸师徒挠
 败之象周公系师三爻曰凡师之道必审已之力量
 敌之形可进可退故能全师而保众也六三阴柔才
 弱居阳志刚不中不正以此用师则才德俱绌既患
 师行失律在已无制胜之方犯非其分又疑师出无
卷三 第 27b 页 WYG0037-0278d.png
 名在彼无可乘之衅由此以战必致徒众挠败有或
 舆尸之象外生敌患内贻君忧凶孰甚焉孔子释三
 象曰三意本在贪功不能量力度德玩敌躁进致有
 舆尸之凶膏血涂于原野而残民命锋镝遍于疆场
 而损国威所丧实多而大无功矣可不戒哉从来国
 家之患莫大于贪功师旅之祸莫甚于轻敌故兵志
 有之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
 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此行师者先为不可败
卷三 第 28a 页 WYG0037-0279a.png
 以求可胜斯无意外之虞矣
六四师左次无咎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此一爻见知难而退为得全师之道也兵事尚右左
 次谓退舍也三宿曰次周公系师四爻曰六四阴柔
 不中无胜敌之才非能进而克捷者也但居阴得正
 有量敌之智故自审才力不足以致胜外度时势未
 可以成功即全师而退远舍以避其锋坚壁以图其
 后有左次之象焉虽军庸未奏而为国虑胜不敢以
卷三 第 28b 页 WYG0037-0279b.png
 众士之死生争一人之功伐其所见者远所全者大
 何咎之有孔子释四象曰师以能进为勇将以得俊
 为功师左次似乎退避而辱国矣何以得无咎不知
 见可而进者自不宜遽退以示弱知难而退者又不
 可轻进以偾事因时施宜行师之常道也四能未失
 其常自无舆尸失律之咎矣按书曰同力度德同德
 度义帝王之师贵出万全当计其得失成败不当论
 其进退迟速也若后之言兵者高坐庙堂之中逆料
卷三 第 29a 页 WYG0037-0279c.png
 境外之事惟欲其功之速成而不计其势之可否岂
 知当退而退者易之垂戒固巳昭然较著乎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象
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尸使不当也
 此一爻是言师出必以正又任将当专然后可成出
 师之功也禽是害稼者执言谓声罪致讨长子谓九
 二弟子谓三四也周公系师五爻曰六五为用师之
 主柔顺居中非喜功好大擅启兵端者也如敌加于
卷三 第 29b 页 WYG0037-0279d.png
 已侵害生民不得已而声罪以致讨犹禽暴我田以
 伤禾稼利于执言而搏击也此仁义之师攻非为暴
 取非为贪何有黩武之咎乎然师行固不可不正而
 任将又不可非人如刚中之九二师之所谓丈人而
 君之所谓长子也老谋壮事位望孚人既使之帅师
 矣又使新进弟子如三四之才德本无足称得与参
 谋议则事权不专号令不一必至挠败而舆尸名义
 虽正而贞不免丧败而取凶矣孔子释五象曰二为
卷三 第 30a 页 WYG0037-0280a.png
 长子而以之帅师是能以刚中之道而行师恩以济
 威谋以济勇固能胜任而不忝矣任苟不专一使非
 中行者刚柔宽猛悉违其道则舆尸致败是岂弟子
 之罪哉由于任使之不当也可见命将之道不可不
 审尤不可不专不审则使非其人或至丧师而辱国
 得其人而任之不专则事无统摄不归于一亦覆败
 之所由也后世如赵盾河曲之战而谋出赵穿荀林
 父邲之战而令由先縠可为明鉴矣
卷三 第 30b 页 WYG0037-0280b.png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象曰大君有命以
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此一爻见人君报功当有正典不可滥及非人以肇
 乱之源也周公系师上爻曰六居师之终则武功告
 成处顺之极则天下大定论功行赏正在此时大君
 于是有赏功之命功大者非封国无以酬其戡定之
 勋则开拓疆宇使为诸侯功小者非承家无以报其
 捍禦之烈则宁承世业使为卿大夫其赏必酬功报
卷三 第 31a 页 WYG0037-0280c.png
 必偿劳如此然其中或有馀于才不足于德之小人
 则又勿用以预政事临民上焉是非坚树国本保全
 功臣之要道乎孔子释上象曰大君有命所以程功
 之大小而赏当其功也故开国而不为滥承家而不
 为吝无偏无颇正以论定其功自可无徼幸怨望之
 心矣然曷云小人勿用小人戮力师中用之奔走禦
 侮或可以效功若用之抚绥底定则挟功自恃始以
 靖乱者终必至于肇乱岂王者怀保万邦之至意乎
卷三 第 31b 页 WYG0037-0280d.png
 六之垂戒深矣按师之为卦万世论兵之道皆不出
 乎此至上六之终于报功之典寓黜陟之权所以优
 功臣而隆封建见圣人待天下之公远小人而绝祸
 端见圣人虑天下之深后之保邦图治者尚其深鉴
 于此哉
(坤下/坎上)
 比之为卦一阳居尊而五阴应之彖言五阴比一阳
 象言一阳比五阴以互相发明比之义始尽凡彖传
卷三 第 32a 页 WYG0037-0281a.png
 应字多谓刚柔两爻相应此则谓上下五阴应乎五
 之刚又一例也六爻自九五称显比外馀五爻皆称
 比之比之之词初比之无咎二四比之贞吉皆以其
 比五也独三比之匪人而伤上比之无首而凶是三
 上自相为比而不比五也自卦言之群阴皆比于五
 自爻言之或远或近或来或不来有未可一律拘者
 盖卦以明一统之义而爻各随其位之所之所以尽
 比之变也
卷三 第 32b 页 WYG0037-0281b.png
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此卦坤下坎上以坎水比坤地故名为比卦辞言人
 君比天下必尽比天下之道斯能得天下之比也原
 再也筮谓审察元谓元善之德永谓存元善而无閒
 于始终贞谓行元善而不流于姑息不宁谓未得所
 比之人后夫谓不早归附者文王系比彖辞曰比卦
 以一阳居尊位而得其正上下五阴顺而从之以上
 之比下言则以一人而抚万邦以下之比上言则以
卷三 第 33a 页 WYG0037-0281c.png
 四海而仰一人比则当为人所亲厚辅助而吉然民
 之比我比于我之有德也故必再为审察果有元善
 好生之德足以长人而元善之德果永而不至于间
 断贞而不失于驳杂自无忝于作民元后之责而无
 咎矣由是仁恩四洽凡未比而不安宁者方归来未
 已彼负固如后夫祗自贻其戚而凶耳于王者何损
 哉按比则天下归心定于一统虽或顽梗弗率亦有
 自外王化之时然帝王止自脩其德以尽其安内攘
卷三 第 33b 页 WYG0037-0281d.png
 外之实故虞帝舞干羽于两阶而有苗自格南越尉
 佗自立为帝汉文以德怀之而佗遂称臣则脩德又
 比人之本与
彖曰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
中也不宁方来上下应也后夫凶其道穷也(比吉也三/字衍文)
 此彖传是释比彖辞以明比之义也刚中谓九五上
 下谓五阴指臣民言孔子释比彖辞曰卦名为比者
 何所取哉以比有亲辅之义也以卦体言之九五阳
卷三 第 34a 页 WYG0037-0282a.png
 刚在上五阴顺而从之是在下之臣民莫不倾心向
 化也故为比辞谓原筮元永贞无咎者何所取哉盖
 君德贵刚而刚贵乎得中九五以阳居中是主之以
 明作之心而济之以时措之善则体仁长人而为元
 者一刚中之德为之且累世不息而为永无私不杂
 而为贞皆刚中之德为之也此所以当众之来归而
 无咎又谓不宁方来者卦体上下五阴皆应九五是
 合上下臣民之众而皆比于一人也又谓后夫凶者
卷三 第 34b 页 WYG0037-0282b.png
 盖九五德足致天下之比则民心之归己非一日若
 后夫自弃德化以比之道揆之自当困穷此其所以
 凶也盖上下顺从之日自外王化理合致穷然王者
 之心但问吾之可比不可比不计彼之来与不来此
 大公之道庶几九五之显比者欤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此象传是言先王体比象而能尽比天下之道也孔
 子释比象曰地上有水水比于地不容有间有比之
卷三 第 35a 页 WYG0037-0282c.png
 象先王观比之象而得比天下之道焉谓天下可以
 一人统之而不可以一人治之乃列爵分土而建为
 公侯伯子男之国又恐远近不同化幽隐不得达制
 为巡狩述职之典以亲诸侯令其承宣德意恩泽下
 流天子以亲天下者而亲诸侯诸侯以亲天下者而
 报天子如此则有以比天下而无间矣按人君以一
 身居九重之上万国之广人民之众安得一一而亲
 比之故建国亲侯乃比天下之大权实比天下之要
卷三 第 35b 页 WYG0037-0282d.png
 道也汉贾谊论众建诸侯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
 臂之使指莫不制从其得比天下之道者哉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他吉象曰比之
初六有他吉也
 此一爻是勉始仕之臣以诚事君也缶瓦器也盈缶
 充实之象周公系比初爻曰人臣事君贵于诚信初
 六居此之初当服官之始情意尚隔于势分所恃以
 进结于君者惟此孚诚而巳惟内孚之心外孚之事
卷三 第 36a 页 WYG0037-0283a.png
 无非忠君爱国之念以此比君可无忝于臣职而无
 咎矣然有孚非易言也必无一念之不诚无一事之
 不实无少亏欠若盈缶然则终当感格君心而宠遇
 之来若出意外有他吉焉孔子释初象曰孚在比初
 即推之至于盈缶亦止此一念之诚以此格君君恩
 之来自在寻常意计之外宜有他吉也盖人臣事主
 其始进之日一念之诚伪终身之邪正分焉始进不
 以诚后未有能出于诚者也圣人于比之初六以有
卷三 第 36b 页 WYG0037-0283b.png
 他吉许之可以为人臣劝矣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此一爻是美其以道事君而能得君以行道也周公
 系比二爻曰六二柔顺中正上应九五其方出而仕
 也一本其内之素养者以自靖焉是进非苟合而可
 以得君于比之道为得其正而吉也孔子释二象曰
 徇人者失己比之自内则达不离道不自失也盖得
 事君之正矣可见择才而用虽在乎上而以身许国
卷三 第 37a 页 WYG0037-0283c.png
 必由于巳二五以中正之道相比故为得正若降志
 辱身汲汲以求比者非君子自重之道矣国家亦奚
 赖有若人而用之乎
六三比之匪人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此一爻是明三之不能择人而比为可鄙也匪人指
 上六周公系比三爻曰六三阴柔而不中正阴柔则
 暗昧而无识不中正则邪僻而不良而况上下与应
 皆阴则所近举非正人以三之暗昧邪僻有不入其
卷三 第 37b 页 WYG0037-0283d.png
 流者乎是所比为匪人矣孔子释三象曰六二六四
 之贞吉由于所比得人也六三既比匪人是暗于择
 友之明不惟无益而反为累矣入于不善而同恶相
 济不亦伤乎盖甚言比匪之必伤也按初之应四二
 之应五皆为比得其人惟三居不正之位乘承应皆
 阴是比之匪人也如马援劝隗嚣专意东方而嚣乃
 降于蜀卒至杀身亡宗为天下笑亦大可伤矣
六四外比之贞吉象曰外比于贤以从上也
卷三 第 38a 页 WYG0037-0284a.png
 此一爻是言人臣尽事上之义绝内顾之私为臣道
 之正也贤谓九五周公系比四爻曰六四以柔居柔
 外比九五以柔正之德而居近君之位是国尔忘家
 公尔忘私得所比之正也自是明良相遇有以辅君
 德而成显比之治矣何吉如之孔子释四象曰九五
 以阳刚居上而得其正不但有其位而又有其德盖
 贤君也六四固外比于九五之贤矣然岂止从其贤
 而已哉盖君臣天地之大义无所容逃臣子忠爱之
卷三 第 38b 页 WYG0037-0284b.png
 至性必不可解故必从之以尽其分也按四当与内
 应乃内无可比而外比于五舍柔暗而事高明为得
 其正此其所以吉欤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象曰显比之
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邑人不诫上使中也
 此一爻是言九五以大公之道比天下也显比谓显
 其比而无私三驱谓天子之田不合围也不诫谓不
 相警备使中谓上之德有以使其得中也周公系比
卷三 第 39a 页 WYG0037-0284c.png
 五爻曰九五一阳居尊以刚健中正之德为上下五
 阴所比是圣人而在天子之位亲比天下普大公无
 私之心而天下之戴之者无一不从王者之化而忘
 于不知如天子之畋围合三面前开一路使之可去
 惟取其不出而反入者则禽之前去者皆免矣凡同
 驱私属之邑人咸晓上意亦不相警备以求必得为
 王用三驱失前禽而邑人不诫之象盖在上之人不
 必求得而在下化之亦不求其必得也凡此皆吉之
卷三 第 39b 页 WYG0037-0284d.png
 道也孔子释五象曰所谓显比之吉者以五有正中
 之德其自心而达之政皆荡平而无私故能为天下
 所归往也又谓失前禽者网开一面逆我而去者则
 舍之如后夫不能强之来则舍之而巳向我而归者
 则取之如方来者不能使之去则取之而已故听前
 禽之失也邑人不诫者由王者建中于上而下以不
 偏之德应之有不期然而然者若或使之耳按程传
 谓显比非唯人君比天下之道如此如以臣于君言
卷三 第 40a 页 WYG0037-0285a.png
 之竭其忠诚致其才力乃显其比君之道也用之与
 否在君而已不可阿谀逢迎求其比己也在朋友亦
 然脩身诚意以待之亲己与否在人而已不可巧言
 令色曲从苟合以求人之比己也此于三驱失前禽
 之义更为详尽可为读易者之法矣
上六比之无首凶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此一爻是言无德不能为民所比也无首谓无德而
 居上周公系比上爻曰人必有刚中之德然后可首
卷三 第 40b 页 WYG0037-0285b.png
 出庶物而为人所比上六阴柔居上无刚健之德以
 比下为比之无首之象如此则何以为人所比乎众
 叛亲离凶其不免矣孔子释上象曰人君为天下所
 比者以其德也比既无首则不成为比矣何能保其
 终以善其后乎此其所以凶也按首对终而言上六
 以阴居终不能率先天下以从君而依险自固其甘
 为后夫而自取灭亡者乎
(乾下/巽上)
卷三 第 41a 页 WYG0037-0285c.png
 以大畜小以阳畜阴其常经也然亦有君子欲行事
 而小人得以扰系之大事之将就而小故得以邀阻
 之皆小畜也以统体言之卦惟六四一阴上下五阳
 皆为所畜若析言之下三爻乾体受畜者也上三爻
 巽体为畜者也以一柔下畜三刚本是难事以得五
 与合志而后能畜至上九则畜道已成而不雨者变
 为既雨矣要之阴亦岂能畜阳惟阳失其道乃为所
 制乾体三爻初二皆复三眤于四而不复小畜亦但
卷三 第 41b 页 WYG0037-0285d.png
 能畜九三一爻而已由三之不能正室自失其道也
 四虽畜阳曰血曰惕有戒辞焉圣人扶抑之意深矣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此卦乾下巽上以巽阴而畜乾阳故名为小畜卦辞
 言君子当小畜之时道犹可亨而得行其志也畜止
 之之义也密云阴物西郊阴方我者文王自谓也文
 王演易于羑里视岐周为西方也文王系小畜彖辞
 曰此卦惟六四一阴上下五阳皆为所畜是以小畜
卷三 第 42a 页 WYG0037-0286a.png
 大也夫阳之力大方能畜阴今以巽之柔顺而畜三
 阳能系而不能固则所畜者小矣夫阳为阴畜难以
 得亨然卦德内健外巽有能为之才卦体二五皆阳
 有可为之势在君子犹得安其位以伸其志而亨但
 畜未极而施未行则所积者未厚而所施者不能及
 远如云虽密而不能致雨徒起自西郊而已故有密
 云不雨自我西郊之象焉按云能致雨今乃密云不
 雨者何耶盖东北阳方西南阴方阳唱阴和阴唱故
卷三 第 42b 页 WYG0037-0286b.png
 阳不和而不能成雨也是密云不雨以其起自西郊
 耳
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健而巽刚中而
志行乃亨密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此彖传是释小畜彖辞以明畜而得亨之道且以勉
 君子向往之功也柔得位指六居四上下谓五阳尚
 往言畜之未极其气犹上进也孔子释小畜彖辞曰
 卦名小畜者盖以卦体六四柔得位而上下应之上
卷三 第 43a 页 WYG0037-0286c.png
 下五阳皆为六四一阴所畜是一小人处高位而众
 君子为其所牵制有以小畜大之义故为小畜夫阳
 为阴所畜宜不得亨而卦辞系曰亨者何哉盖以卦
 德内健外巽是其立心则有不屈之操处事复有善
 入之道其才可以有为卦体二五皆阳是乾二之阳
 用事于下而巽五之阳用事于上则其势又得以有
 为此所以不为其所畜而犹可以亨也又云密云不
 雨者何哉盖君子以泽及天下为心若所积未厚正
卷三 第 43b 页 WYG0037-0286d.png
 当懋其进脩之力奋其向往之功今则畜未极而尚
 往也自我西郊者正言德未能以远及无以兼济万
 物润泽生民施未行于天下也按自乾坤而下屯蒙
 需讼师比皆三男阳卦用事至此方见巽之一阴用
 事而以小畜名焉圣人于阳既幸其志行复期其尚
 往总不欲阴胜乎阳也如此
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此象传是言君子当尽威仪文辞之美也懿美也文
卷三 第 44a 页 WYG0037-0287a.png
 德谓德之发见于外者孔子释小畜象曰风行天上
 但有气而无质能畜物而不能久畜小畜之象也君
 子当小畜之时不能厚积而远施而德之发见于外
 者则不可以不脩饰而致谨之故于威仪则致其美
 而为君子之容于文辞则致其美而为君子之辞使
 一身之章观听之美无不归于尽善焉盖细行不矜
 终累大德皆君子之所戒也由是养盛而为大畜则
 所施自不止于淑其身矣夫君子之文德所以脩身
卷三 第 44b 页 WYG0037-0287b.png
 者在是所以御物者亦在是故小畜之懿德与大畜
 之蓄德虽有功力之殊原无精粗之别是以君子尤
 不可不致谨于斯也
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象曰复自道其义吉也
 此一爻是言能以正道自守而无枉已徇人之失也
 复者上进之意复自道言以自己道义为复也周公
 系小畜初爻曰初九体乾居下得正前远于阴虽与
 四为正应而能自守以正不为小人所畜夫阳本在
卷三 第 45a 页 WYG0037-0287c.png
 上之物今不为小人所畜而得居所当居之位有进
 复自道之象如是则既无枉道之失而复有正人之
 功自不至于有咎而吉矣孔子释初象曰枉己者不
 能以正人今初九进复自道则进必以正不为阴邪
 所制上足以正君而下足以正民以义揆之当得吉
 也盖君子未尝不欲进而特恶进非其道初之复能
 以道自胜而不失足于小人则大节挺然邪自不得
 而浼之矣此正色独立之士国家祷祀而求之者实
卷三 第 45b 页 WYG0037-0287d.png
 以其足为朝廷重欤
九二牵复吉象曰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
 此一爻是言同德并进而不为小人所畜也牵连也
 周公系小畜二爻曰九二亦欲上进而渐近于阴似
 若为阴所畜者以二有刚中之德则亦能以正自守
 而与初九之刚正者同德而升不为阴所系畜有牵
 复之象则正气伸而道可行故吉也孔子释二象曰
 九二与初九牵复者岂无德而能复乎盖人无自守
卷三 第 46a 页 WYG0037-0288a.png
 之德鲜有不自失者今九二有刚中之德自能与初
 九之刚志合道同其牵而复也亦不至于自失矣按
 君子小人不容并立然君子之类常孤小人之党常
 众故君子必刚正自守援同德以俱升乃不为小人
 所制此九二所以贵牵复也不然小人众而君子孤
 漫然以进而不受其害者鲜矣
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此一爻是言不能进复自道始为小人所制而终与
卷三 第 46b 页 WYG0037-0288b.png
 之争也舆说辐谓车说其辐而不能进也夫妻三阳
 与四阴之象周公系小畜三爻曰九三欲进之心虽
 与初二同然刚而不中迫近于四不中则无静守之
 节近四则有易昵之私是援结小人以进卒为所制
 而不得进如舆之说辐然乃三之志刚不安受其制
 始则阴阳相悦有如夫妇究之心不能平而与之争
 为夫妻反目之象孔子释三象曰夫妻反目岂皆妻
 之过哉夫为妇倡未有夫不失道而妻能制之者也
卷三 第 47a 页 WYG0037-0288c.png
 由九三刚而不中自处不以其道则说辐反目乃三
 自为之耳于四何尤乎按初与二皆能复独三畜于
 四而不复者与四相比而悦也使阳不失道则阴岂
 能畜之哉是可为失身于小人者之大戒也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此一爻是言六四能以孚诚获上而得免于咎也血
 去谓免于伤害惕出谓免于忧惧上谓五上二阳周
 公系小畜四爻曰六四以一阴畜众阳势不相敌本
卷三 第 47b 页 WYG0037-0288d.png
 不免于伤害忧惧者幸其柔顺得正虚中巽体为能
 取信于上一诚所感二阳亦相信而助之故外之得
 以安其身而免于伤害内之得以安其心而免于忧
 惧为有孚血去惕出之象如是则可藉二阳之力以
 成其畜之功而无咎矣孔子释四象曰四之血去惕
 出虽赖二阳之力然岂无自而得二阳之助乎以四
 能有孚固结于上而上二阳与之合志故得免于忧
 患也按六四一爻为畜众阳之主然以阴柔力弱而
卷三 第 48a 页 WYG0037-0289a.png
 又与五上二爻同为巽体故必借助于二阳共成其
 畜之道圣人以有孚戒之欲其反而自求必诚信在
 中足以感孚乎人而后可免意外之灾惧其辞盖深
 切矣
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象曰有孚挛如不独富也
 此一爻是言五合上下之力以畜乾也挛如固结之
 意富谓富厚之力以谓能左右之也周公系小畜五
 爻曰三阳上进其势正盛畜之为难九五巽体居中
卷三 第 48b 页 WYG0037-0289b.png
 而有孚处尊而富厚是其孚诚既足以感人使上下
 相为维系且身处尊位而富厚之力又足以屈群力
 而为我用盖四与上在五左右有邻之象而五之力
 为能左右之以行己意也心同而力复同何三阳之
 不为所畜哉孔子释五象曰九五既有孚挛如是有
 孚乃感召之本则众志之所以信从者莫非此孚诚
 为之也岂独以其富厚之力使人乎此卦彖传言以
 一阴畜五阳而爻辞则言在上之阳与阴合志朱熹
卷三 第 49a 页 WYG0037-0289c.png
 本义因谓巽体三爻同力畜乾是下三爻主阳为阴
 畜而上三爻又主以上畜下之义也易理变动不居
 一爻各立一义如此若以全卦之理论则四为阴柔
 五当合诸阳之力以制之而乃以四同巽体受其笼
 络与之合志非得处畜之正道者爻虽不言凶悔而
 亦无吉占则圣人言外之意亦可见矣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象曰
既雨既处德积载也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卷三 第 49b 页 WYG0037-0289d.png
 此一爻是言君子为小人所制因戒小人不当害正
 而君子亦当自防也既雨谓与阴相和既处谓与阴
 相止载满也妇阴柔小人之象月阴类几望己盛之
 象也疑窒碍而不通也周公系小畜上爻曰上九虽
 阳爻而居巽体对下乾爻亦为阴类上九居畜之极
 是阴力已盛其力足以制阳而阳亦受制于阴阳不
 得不与之和是向之不雨者今阴阳和而既雨矣既
 与之和是阴能制阳阳至是而不得不止也所以然
卷三 第 50a 页 WYG0037-0290a.png
  者以君子尊尚阴德至于积满而然耳夫阴之常分
  本不可以加阳今乃以阴加阳如妇之抗夫虽或得
  正而亦不免于危厉在君子当阴未盛尚犹可往至
  阴盛如月之几望则往必受小人之害而凶矣孔子
  释上象曰阳与阴和而既雨既处者岂君子之得已
  哉由阳不能防之于始尊尚其德至于盈满其势不
  得不与之和也当此时而征则凶者阴盛抗阳动辄
  得咎自然窒碍而难行矣君子至此岂可以妄行哉
卷三 第 50b 页 WYG0037-0290b.png
  按阴虽极盛不得有加于阳阳不失道岂为阴制乃
  以阴畜阳畜极而阴阳俱为不利则阴亦何利于畜
  阳哉细玩上九爻辞固为君子戒亦深为小人戒矣
 
 
 
 
日讲易经解义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