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1a 页 WYG0718-0240a.png

御定孝经衍义卷二十二
天子之孝
早谕教
(臣/)按既醉之诗云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言君子
既孝而嗣子又孝其孝斯为源源不竭也文王有
声之诗云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烝(君/也)哉言能
燕安辅翼其子是乃宜为君者也故记曰此数世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1b 页 WYG0718-0240b.png

之不光即于君子之孝有阙而愧于烝哉者矣易
蒙之彖曰蒙以养正圣功也象曰君子以果行育
德盖言教谕之宜早也述早谕教
易震(卦名文王所/系之卦辞)亨
(臣/)按说卦傅言帝出乎震又曰万物出乎震震东
方也又曰震为雷为龙为玄黄帝者天之主宰即
乾父坤母是也万物之出入帝为之主宰东方物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2a 页 WYG0718-0241a.png

起也故太子谓之东宫天用莫如龙龙者乾象震
之一阳乃乾体为雷为龙有乘六御天云行雨施
之义乾坤之交兼有天地之色孔疏以为杂而成
苍也故东宫曰青宫又大象君子以恐惧脩省恐
惧脩省者所以致中和位天地育万物虽圣性得
之犹加圣心焉此教谕之宜早也序卦以震继鼎
太子主器传重所以正位凝命者也故隆山李氏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2b 页 WYG0718-0241b.png

服斯人之心则以之守宗庙社稷而为祭祀之主
作易者以乾为人君之象以震为太子之象庶几
可见云
礼记文王世子成王幼不能涖阼周公相践阼而治抗
(举/也)世子法于伯禽(周公子/鲁公也)欲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长
幼之道也成王有过则挞伯禽所以示成王世子之道
也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3a 页 WYG0718-0241c.png

世子者及成王即位则已正乎为君矣正乎为君
则已不及乎为人子为人臣然世固未有不能乎
为子为臣而能为君父者也而又不可正教之以
为人子为人臣则寄臣子之法于伯禽公之用意
苦而虑深远矣厥后成王果能敬脩厥德令问日
隆今观之诗一则曰念兹皇祖陟降庭止再则曰
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成王之为君也成王之为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3b 页 WYG0718-0241d.png

之不为公之抗法也同异姓之别也然其言曰密
迩先王其训毋俾世迷仍教之为世子而已夫为
人君者犹不可不抗之以世子之法而顾旷之于
为世子之日抑独何哉
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脩内也礼所以脩外
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
文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4a 页 WYG0718-0242a.png

性情故云所以脩内也礼是恭敬之事恭敬是正其
容体容体在表故云所以脩外也
(臣/)按教之以礼则严威庄敬而无惰慢邪僻之容
教之以乐则柔顺从容而无勉强迫促之累然礼
非他即父子君臣长幼之秩然而序者是也乐非
他即父子君臣长幼之蔼然而和者是也孟子言
礼之实曰节文斯二者乐之实曰乐斯二者而此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4b 页 WYG0718-0242b.png

臣长幼之道得而国治则信乎礼乐皆所以明伦
而人伦尤莫先于孝为世子者为孝子而已矣
立太傅少傅以养之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太傅审
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观太傅之德行
而审喻之太傅在前少傅在后入则有保出则有师是
以教喻而德成也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保
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记曰虞夏商周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5a 页 WYG0718-0242c.png

也
(臣/)按周官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
理阴阳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贰公弘化寅亮天
地公孤皆冠冢宰六卿之上又官不常设或用六
卿兼领盖其任至重而教世子之官有师保傅太
少者贾谊云成王幼在襁抱之中召公为太保周
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又班彪云成王为孺子时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5b 页 WYG0718-0242d.png

则世子师保傅之官即周之公孤特其官既不必
备而世子前后出入不应阙人盖当立制之初人
才甚盛自不患无人而特虑乎后之或滥居其位
者故必严其选毋取乎为具臣而已也秦时有太
子师傅汉以叔孙通为太子太傅位次太常自是
东宫官自有师保傅而其后则位次亦与天子之
公孤相埒或层累升加或兼官遥领盖第以为优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6a 页 WYG0718-0243a.png

养世子与不必备官之意无复有毫发之相及者
矣陈栎解此经以为此师保之职即周礼师氏教
国子以德行保氏养国子以六艺六仪者郑氏于
师保氏亦即引世子篇为证特其官为中下大夫
属于地官为不可解然考书叙云周公为师召公
为保圣贤下兼此官则二公即兼二氏之职而后
或者沿为制常以公而兼领之欤大抵先王之辅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6b 页 WYG0718-0243b.png

王美谏王恶者即为教太子之官盖甚慎乎世子
之有君道也四辅尚书大傅云古者天子必有四
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天子有问无以
对责之疑可志而不志责之丞可正而不正责之
辅可扬而不扬责之弼此与师保并云设大较师
保亦得兼此四官记不言教世子者明与君同也
王者自谨其前后左右必虑乎世子之前后左右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7a 页 WYG0718-0243c.png

得其一而遗其一者也
春秋九月丁卯子同生(桓公六年/)
左傅曰以太子生之礼举之接以太牢卜士负之士
妻食之公与文姜宗妇命之
胡安国傅曰嫡冢始生即书于策与子之法也此世
子也其不曰世子何也天下无生而贵者誓于天子
然后为世子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7b 页 WYG0718-0243d.png

道故人争为宰相而不奸为世子非宰相尊而世子
卑也不可以智求不可以力争也臣谓古者之生世
子则已表而扬之使国人皆知之所以系众望也是
以国本之定不在于建储之日而已定于始生之初
此春秋于子同之生必谨而书之也
(臣/)按春秋二百四十二年惟此书子同生以桓公
能举行古者国君生世子之礼故嘉而书之也盖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8a 页 WYG0718-0244a.png

不独定国本而系人心且可教之以豫考之礼异
为世子室择诸母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
者使为子师即此意也夫位不素定与既定而不
早建此楚共王之埋璧太室之庭而五子卒无适
立(卜之于神无当璧拜者/事见左傅昭十三年)以贻数世祸者也
国语楚语楚庄王使士亹(楚大/夫)傅太子箴(之林/切)问于申
叔时(楚大/夫)叔时曰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奖/也)善而抑恶焉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8b 页 WYG0718-0244b.png

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道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
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教之
令(先王之官/法时令)使访物官教之语(治国之/善语)使明其德而知先
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记前世成/败之书)使知兴废者
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若是而不从
动而不悛则文咏物(以文词风/诸事物)以行(动/也)之求贤良以翼
之悛而不摄则身勤之多训典刑以纳之务慎惇笃以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9a 页 WYG0718-0244c.png

明度量以道之义明等级以道之礼明恭俭以道之孝
(恭俭所/以事亲)明敬戒以道之事明慈爱以道之仁明昭利以
道之文明除害以道之武明精意以道之罚明正德以
道之赏明齐肃以耀(明/也)之临(临/事)若是而不济不可为也
且夫诵诗以辅相之威仪以先后之体貌以左右之明
行以宣翼之制节义以动行之恭敬以临监之勤勉以
劝之孝顺以纳之忠信以发之德音以扬之教备而不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9b 页 WYG0718-0244d.png

(臣/)按叔时大指谓辅翼太子以成其德而进德之
资莫切于讲学所为教之春秋教之世教之诗礼乐
教之令教之语教之故志训典皆是也盖熟之复
之于圣贤之书参之于善败之迹其为忠信礼义
仁孝之助者不少矣然脩德进业固在于太子而
朝夕纳诲尤必慎简其人其人必自范于先王之
教而后明先王之教以教之庶乎肃而不玩巽而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10a 页 WYG0718-0245a.png

是也审则审之于伦物喻则喻之于道义岂仅诗
书六艺之文而已哉抑(臣/)又按孝为德之本叔时
云明恭俭以道之孝又云孝顺以纳之胥臣语晋
文公亦言文王在母不忧事王不怒则文王之能
为世子文王之止于孝也教世子者必先之以孝
而成之以学故曰若川然有原以卬(音/仰)浦而后大
汉文帝六年贾谊疏曰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以礼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10b 页 WYG0718-0245b.png

趋孝子之道也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孩提有识
三公三少明孝仁礼义以道习之逐去邪人不使见恶
行选天下之端士博闻有道术者以卫翼之使与居处
出入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
皆正人也夫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犹生长于齐不
能不齐言也习与不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犹生长于
楚不能不楚言也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及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11a 页 WYG0718-0245c.png

既冠成人免于保傅之严则有记过之史彻膳之宰进
善之旌诽谤之木敢谏之鼓瞽史诵书工诵箴谏大夫
进谋士傅民语习与智长故切而不愧化与心成故中
道若性夫三代之所以长久者以其辅翼太子有此具
也
(臣/)按辅翊储皇之法莫著于文王世子之篇春秋
列国犹有循行之者特其所与居处之人如所谓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11b 页 WYG0718-0245d.png

者贾谊一人而已文帝既善其言而不闻有选建
宫僚之举岂以一峭直深刻之家令(晁/错)遂足以兼
师保谏救之职也
武帝为太子(名据/谥戾)立博望苑使通宾客从其所好故宾
客多以异端进
司马光曰古之明王教养太子为之择方正敦良之
士以为保傅师友朝夕与之游处左右前后无非正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12a 页 WYG0718-0246a.png

败者焉今乃使太子自通宾客从其所好夫正直难
亲谄谀易合此固中人之常情宜太子之不终也
(臣/)按司马光之言备矣史称太子仁恕温谨武帝
虽嫌其材能不类已然以其敦重好静必能安天
下盖有可教之资而不豫教之以陷于大过(巫蛊之/祸太子)
(杀使者/江充)人不可以无学况主器之重哉终汉之世
辅翼太子之具皆阙焉以元帝之好儒而宣帝顾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12b 页 WYG0718-0246b.png

卒以优柔不断坐启祸萌惜哉
吴主(孙/权)黄龙元年九月使上大将军陆逊辅太子南阳
刘廙常著先刑后礼论同郡谢景称之于逊逊呵之曰
礼之长于刑久矣廙以细辩而诡先圣之教君今侍东
宫宜遵仁义以彰德音若彼之谈不须讲也
(臣/)按教世子不可不慎也开博望之苑而异端之
陈崇潘陆之华而狎客之进若刑名家言似足枝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13a 页 WYG0718-0246c.png

黄老嘉晁错术数之说使为太子家令太史迁谓惨
刻少恩皆原于道德者固然故文帝不用贾生傅
太子而用错然景帝之猜忍刻急诛灭功臣废杀
爱子盖可睹矣汉末纲纪废坏崔寔为政论以刑
罚为治乱之药石斯亦激而云尔揆之于道亦未
可为大醇也夫欲世子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
道则舍先王之教与孔孟之书奚由哉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13b 页 WYG0718-0246d.png

达每犯颜进谏承乾令撰孝经义疏颖达又因文见意
愈广规谏之道
(臣/)按晋江统上书太子陈五事其一曰六行之义
以孝为首虞舜之德以孝为称故太子以朝夕视
君膳为职左右就养无方(臣/)谓世子诚尽事亲之
道则不独视膳就养之节而已必将熟复于不敢
恶人不敢慢人之义而无有侈纵败礼之失矣颖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14a 页 WYG0718-0247a.png

下者欲辅养世子诚不可不于是经加之意也
贞观十七年太宗谓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曰三师以
德道人者也若师礼卑太子无所取则于是诏令撰太
子接三师仪注太子出殿门迎先拜三师答拜每门让
于三师三师坐太子乃坐与三师书前名惶恐后名惶
恐再拜
(臣/)按古者置太子居以士礼与国人齿为置官属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14b 页 WYG0718-0247b.png

则更不可以友比也夫三王四代惟其师师严然后
道尊天子犹有当其为师则弗臣之礼而况世子
乎
贞观十八年高宗初立为皇太子尚未尊贤重道散骑
常侍刘洎上书略曰臣闻郊迎四方孟侯所以成德齿
学三让元良由是作贞至若生乎深宫之中长乎妇人
之手未曾识忧惧无由晓风雅虽神机不测天纵生知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15a 页 WYG0718-0247c.png

振虽富于春秋饬躬有渐实恐岁月易往堕业兴讥取
适宴安将从此始臣以愚短幸参侍从不敢曲陈故事
切请以圣德言之伏惟陛下诞睿膺图登庸历试多才
多艺道著于匡时允文允武功成于纂祀尚且虽休勿
休日慎一日求异闻于振古劳睿思于当年乙夜观书
事高汉帝马上披卷勤过魏王陛下自励如此而令太
子优游弃日不习图书臣所未谕一也加以暂屏机务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15b 页 WYG0718-0247d.png

则流霞成彩固已缁铢万代冠冕百王屈宋不足以升
堂钟张何阶于入室陛下自好如此而太子悠然静处
不寻篇翰臣所未谕二也陛下备该众妙独秀寰中犹
晦天听俯询凡识听朝之隙引见群官降以温言访以
今古故得朝廷闾里是非好恶凡有巨细必关闻听陛
下自行如此而令太子久趋入侍不接正人臣所未谕
三也陛下若谓无益则何事劳神若谓有成则宜申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16a 页 WYG0718-0248a.png

以良书娱之嘉客朝披经史观成败于前踪晚接宾游
访得失于当代间以书札继以篇章则日闻所未闻日
见所未见副德愈光苍生之福也
(臣/)按刘洎知教谕之当早而其所称说者盖文章
艺能之事非古帝王世子入学齿胄之法也其言
观成败访得失似亦知所以致用矣而未知夫以
德行为之本也若夫德行则文王之为世子武王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16b 页 WYG0718-0248b.png

者则在乎以身为之则矣
宪宗元和元年左拾遗元稹奏略曰有国之君议教化者
莫不以兴廉举孝设学崇儒为意曾不知教化之不行
自贵者始略其贵者教其贱者无乃邻于倒置乎自我
太宗在藩邸以至于为太子也选知道德者十八人与
之游习即位之后宴游饮食日在其中上失无不言下
情无不达不四三年而名高盛古贞观已还师傅之官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17a 页 WYG0718-0248c.png

为司议郎此其验也愿陛下思成王训导之功念文王
游习之渐选重师保慎简宫寮
(臣/)按宫寮之设与太子游习盖宴游饮食必俱而
有得有失无不可言者故其人必极一时之选马
周以官高恨不得为司议可见贞观之盛其隆重
宫寮者如此
宋英宗治平元年六月封皇子顼为颖王(后立为太子/即位为神宗)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17b 页 WYG0718-0248d.png

马光言陶等虽为皇子官属若不旬日得见或见而遽
退语言不洽志意不通教者止于供职学者止于备礼
而左右前后侍御仆从或有佞邪谗巧之人杂处其间
虽皇子资性端悫不移然亲近易习积久易迁虽有硕
儒端士为之师傅终无益也臣愿陛下博选学行之士
使日与皇子居处燕游讲论道义其侍御仆从邪佞谗
巧之人诱导为非者委伴读官纠举即时斥逐若皇子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18a 页 WYG0718-0249a.png

月将善人益亲邪人日疏天下之幸也帝嘉纳之
(臣/)按贾谊曰天下之命县于太子太子之善在早
谕教与选左右又曰若其服习积贯则左右而已
甚哉乎左右之可畏也古者世子有胎教甫生而
即异为之室择诸母之温良恭敬慎者与居及孩
提有识则前后左右即三公三少与天下之孝弟
博闻有道术者而不得有一邪人参其间也盖古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18b 页 WYG0718-0249b.png

宫保姆之手无几而其接贤士大夫之时无数所
为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者固不得不如此也
后世官属虽设而寖为文具进见动踰旬日讲读
不过寸晷求齐言于众楚㬥容光于积寒虽硕儒
端士如此侍御仆从者何哉夫侍御仆从既不能
如古者之一一尽择其皆良则邪佞谗巧必不能
保其无有而亦别无绝之之方诚慎简伴读之官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19a 页 WYG0718-0249c.png

导于道德礼义之途则邪佞谗巧者自无所容焉
虽或有一伏于其间亦失其所以蛊惑之阶而不
足以累乎毓德青宫之盛矣善哉乎朱熹之言曰
近世帝王教子之法益疏略也盖其所以教者不
过记诵书札之工而未尝闻仁孝礼义之习至于
容貌词气衣服器用则虽极于邪侈而未尝有以
裁之也寮属具员而无保傅之严讲读备礼而无
御定孝经衍义 卷二十二 第 19b 页 WYG0718-0249d.png

者不过宦官近习扫除趋走之流而已夫以帝王
之世当授受之统上有宗庙社稷之重下有四海
蒸民之生前有祖宗垂创之艰后有子孙长久之
计而所以辅养之具疏略如此是犹家有明月之
珠夜光之璧而委之衢路之侧岂不危哉
以上早谕教
御定孝经衍义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