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三 第 1a 页 WYG0704-061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学衍义卷十三
宋 真德秀 撰
格物致知之要一
明道术
异端学术之差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攻专治也如攻/金攻木之攻)
臣按异端之名始见于此谓其非圣人之道而别
大学衍义卷十三
宋 真德秀 撰
格物致知之要一
明道术
异端学术之差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攻专治也如攻/金攻木之攻)
臣按异端之名始见于此谓其非圣人之道而别
卷十三 第 1b 页 WYG0704-0619b.png
为一端也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学君子当尽心
焉若舍此而专治乎异端岂不有害邪或疑是时
异端未作孔子所指未知为谁臣谓老聃杨朱墨
翟皆与孔子同时特以洙泗之教方明故其说未
得肆耳孔子之言必有为而发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曰圣王
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
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
焉若舍此而专治乎异端岂不有害邪或疑是时
异端未作孔子所指未知为谁臣谓老聃杨朱墨
翟皆与孔子同时特以洙泗之教方明故其说未
得肆耳孔子之言必有为而发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曰圣王
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
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
卷十三 第 2a 页 WYG0704-0619c.png
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
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
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
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闲者/防卫)
(之/意)距杨墨(距犹/禦也)放淫辞(放驱而/远之也)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
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
矣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
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诗云戎狄是膺荆舒
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
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
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闲者/防卫)
(之/意)距杨墨(距犹/禦也)放淫辞(放驱而/远之也)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
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
矣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
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诗云戎狄是膺荆舒
卷十三 第 2b 页 WYG0704-0619d.png
是惩则莫我敢承无父无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
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
予不得已也故曰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臣按孔子既没异端遂作至孟子时盛矣以司马
迁所记自邹衍淳于髡田骈之徒各著书言治乱
之事以干世主者不可胜数若申不害商鞅辈其
害尤甚焉而孟子所深距者惟杨墨二氏何哉程
颐尝论之曰杨墨之害甚于申韩杨氏为我疑于
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
予不得已也故曰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臣按孔子既没异端遂作至孟子时盛矣以司马
迁所记自邹衍淳于髡田骈之徒各著书言治乱
之事以干世主者不可胜数若申不害商鞅辈其
害尤甚焉而孟子所深距者惟杨墨二氏何哉程
颐尝论之曰杨墨之害甚于申韩杨氏为我疑于
卷十三 第 3a 页 WYG0704-0620a.png
义墨氏兼爱疑于仁申韩则陋而易见故孟子止
辟杨墨为其惑世之甚也夫为我之疑于义何也
义者任理而无情杨朱自一身之外截然弗恤故
其迹似乎义兼爱之疑于仁何也仁者尚恩而主
爱墨翟于亲疏之间无乎不爱故其迹似乎仁殊
不知天下之理本一而分则殊故君子亲亲而仁
民仁民而爱物心无不溥而其施有序心无不溥
则非为我矣其施有序则非兼爱矣杨朱专于为
辟杨墨为其惑世之甚也夫为我之疑于义何也
义者任理而无情杨朱自一身之外截然弗恤故
其迹似乎义兼爱之疑于仁何也仁者尚恩而主
爱墨翟于亲疏之间无乎不爱故其迹似乎仁殊
不知天下之理本一而分则殊故君子亲亲而仁
民仁民而爱物心无不溥而其施有序心无不溥
则非为我矣其施有序则非兼爱矣杨朱专于为
卷十三 第 3b 页 WYG0704-0620b.png
我则昧乎本之一墨翟一于兼爱则昧乎分之殊
若是而曰仁义乃所以贼乎仁义也夫事君则致
其身杨朱但知爱身而不知致身之义故无君立
爱必自亲始墨翟爱无差等而视其至亲无异众
人故无父无父无君则人道灭绝是亦禽兽而已
大抵正道异端相为消长杨墨之道不息则孔子
之道不明而奸言邪说得以诬罔民听塞绝正理
正理绝灭不惟禽兽食人人亦将相食此孟子之
若是而曰仁义乃所以贼乎仁义也夫事君则致
其身杨朱但知爱身而不知致身之义故无君立
爱必自亲始墨翟爱无差等而视其至亲无异众
人故无父无父无君则人道灭绝是亦禽兽而已
大抵正道异端相为消长杨墨之道不息则孔子
之道不明而奸言邪说得以诬罔民听塞绝正理
正理绝灭不惟禽兽食人人亦将相食此孟子之
卷十三 第 4a 页 WYG0704-0620c.png
所以惧而不容不辩也闲者防闲之义距杨墨放
淫辞辟邪说者即所以闲先圣之道也天下之治
乱其源实出于人心邪说一溺于其心则发于心
而害于事发于事而害于政盖必然之势也事者
政之目政者事之纲一念差则一事坏一目隳则
大纲亦从而隳此邪说所以不可不辟人心所以
不可不正也禹抑洪水周公兼夷狄驱猛兽孔子
作春秋事虽不同而其救天下之患立生民之极
淫辞辟邪说者即所以闲先圣之道也天下之治
乱其源实出于人心邪说一溺于其心则发于心
而害于事发于事而害于政盖必然之势也事者
政之目政者事之纲一念差则一事坏一目隳则
大纲亦从而隳此邪说所以不可不辟人心所以
不可不正也禹抑洪水周公兼夷狄驱猛兽孔子
作春秋事虽不同而其救天下之患立生民之极
卷十三 第 4b 页 WYG0704-0620d.png
则一孟子之心亦三圣之心也言既终复谓能言
距杨墨者即圣人之徒盖所以勉天下学者皆以
辟异端扶正道为心庶几生人之类不沦胥于禽
兽此孟子之功所以不在禹下也
汉武帝建元元年董仲舒对策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
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春秋公羊传隐元年春王正月/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仲舒)
(盖借此而言以明天/下道术当统于一)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
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
距杨墨者即圣人之徒盖所以勉天下学者皆以
辟异端扶正道为心庶几生人之类不沦胥于禽
兽此孟子之功所以不在禹下也
汉武帝建元元年董仲舒对策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
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春秋公羊传隐元年春王正月/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仲舒)
(盖借此而言以明天/下道术当统于一)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
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
卷十三 第 5a 页 WYG0704-0621a.png
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复
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
从矣
臣按此武帝即位之初也是年丞相绾奏所举贤
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
奏可而质之本传则仲舒实发之申商韩非皆为
刑名之学而秦与仪则为纵横之学者也鞅之相
秦废井田而开阡陌以术欺邻国而袭破其师刀
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
从矣
臣按此武帝即位之初也是年丞相绾奏所举贤
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
奏可而质之本传则仲舒实发之申商韩非皆为
刑名之学而秦与仪则为纵横之学者也鞅之相
秦废井田而开阡陌以术欺邻国而袭破其师刀
卷十三 第 5b 页 WYG0704-0621b.png
锯斧钺之刑横加无罪临渭论囚水为之赤其惨
覈少恩可知矣申韩之术大抵类是而仪秦以辨
舌捭阖时君而倾乱人国此五人者皆生民之蠹
而正道之贼也以其所挟往往徼一时富贵故后
来之士企而慕之汉初游说之士若蒯通朱建辈
大抵踵仪秦故辙而儒者如贾谊晁错亦皆明申
韩先王之道闇郁不明虽通达之士不免没溺于
异学当是时也不有仲舒昌言排之道术何自而
覈少恩可知矣申韩之术大抵类是而仪秦以辨
舌捭阖时君而倾乱人国此五人者皆生民之蠹
而正道之贼也以其所挟往往徼一时富贵故后
来之士企而慕之汉初游说之士若蒯通朱建辈
大抵踵仪秦故辙而儒者如贾谊晁错亦皆明申
韩先王之道闇郁不明虽通达之士不免没溺于
异学当是时也不有仲舒昌言排之道术何自而
卷十三 第 6a 页 WYG0704-0621c.png
一乎故先儒推论其功以为不在孟子下讵不信
然惜武帝虽略行其言终不能寘诸丞弼之地使
纲纪世教而严助朱买臣辈以纵横进张汤杜周
之徒以刑名用晚年巫蛊之祸父子不能相保则
一江充实为之其人盖兼刀笔口舌之能者也吁
有天下者可不深监乎此
司马迁曰(武帝时人/作史记)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
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
然惜武帝虽略行其言终不能寘诸丞弼之地使
纲纪世教而严助朱买臣辈以纵横进张汤杜周
之徒以刑名用晚年巫蛊之祸父子不能相保则
一江充实为之其人盖兼刀笔口舌之能者也吁
有天下者可不深监乎此
司马迁曰(武帝时人/作史记)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
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
卷十三 第 6b 页 WYG0704-0621d.png
臣按百家之学惟老氏所该者众今摭其易知者
言之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曰无为民自化
好静民自正无事民自富无欲民自朴无情民自
清此近理之言也曹参以之相汉收宁壹之效文
帝以之治汉成富庶之功虽君子有取焉曰玄牝
之门为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此养生之言
而为方士者祖焉曰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夺
之必固与之此阴谋之言也范蠡用之以取吴张
言之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曰无为民自化
好静民自正无事民自富无欲民自朴无情民自
清此近理之言也曹参以之相汉收宁壹之效文
帝以之治汉成富庶之功虽君子有取焉曰玄牝
之门为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此养生之言
而为方士者祖焉曰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夺
之必固与之此阴谋之言也范蠡用之以取吴张
卷十三 第 7a 页 WYG0704-0622a.png
良本之以灭项而言兵者尚焉曰大道废有仁义
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
后礼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此矫弊之言而放
荡者宗之至其以事物为粗迹以空虚为妙用蒙
庄氏因之(庄周/也)以荒唐缪悠之辞哗于世而清谈
者效之自其近理者言之固在所可取然皆吾圣
人之所有也下乎此则一偏一曲之学其弊有不
胜言者养生之说则神仙方药之所自出也阴谋
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
后礼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此矫弊之言而放
荡者宗之至其以事物为粗迹以空虚为妙用蒙
庄氏因之(庄周/也)以荒唐缪悠之辞哗于世而清谈
者效之自其近理者言之固在所可取然皆吾圣
人之所有也下乎此则一偏一曲之学其弊有不
胜言者养生之说则神仙方药之所自出也阴谋
卷十三 第 7b 页 WYG0704-0622b.png
之术则申商韩非之所本也放荡之害至刘伶阮
籍而甚(皆晋/人)清谈之祸至王弼何晏而极(弼魏人/晏晋人)
皆以惑乱世主斲丧生民虽老庄之学初未至此
然本源一差其流必有甚焉以是言之曷若由尧
舜周孔之道为无弊哉或谓自汉以来有黄老之
称黄帝亦圣人也其道与老子均乎曰此犹医师
之宗神农巫步之祖大禹非其传之正也或又谓
文帝用黄老而天下安武帝用儒术而海内耗则
籍而甚(皆晋/人)清谈之祸至王弼何晏而极(弼魏人/晏晋人)
皆以惑乱世主斲丧生民虽老庄之学初未至此
然本源一差其流必有甚焉以是言之曷若由尧
舜周孔之道为无弊哉或谓自汉以来有黄老之
称黄帝亦圣人也其道与老子均乎曰此犹医师
之宗神农巫步之祖大禹非其传之正也或又谓
文帝用黄老而天下安武帝用儒术而海内耗则
卷十三 第 8a 页 WYG0704-0622c.png
儒术果不逮黄老矣曰非也清静慈俭老氏之所
长而文帝用之故其效如此然亦富之而未及教
也使其用孔子之道则其成功岂止是哉若武帝
之于儒术特崇其名而已而所以斁耗生民者则
神仙刑名兵家之罪儒术何与焉臣不得以不辩
汉郊祀志自齐威宣(威王/宣王)燕昭王使人入海求蓬莱方
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诸仙人及不死之
药皆在焉秦始皇至海上方士争言之始皇如恐不及
长而文帝用之故其效如此然亦富之而未及教
也使其用孔子之道则其成功岂止是哉若武帝
之于儒术特崇其名而已而所以斁耗生民者则
神仙刑名兵家之罪儒术何与焉臣不得以不辩
汉郊祀志自齐威宣(威王/宣王)燕昭王使人入海求蓬莱方
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诸仙人及不死之
药皆在焉秦始皇至海上方士争言之始皇如恐不及
卷十三 第 8b 页 WYG0704-0622d.png
使人赍童男女入海求之船交海中皆以风为解曰
未能至望见之焉其明年始皇复游海上后三年游碣
石考入海方士后五年始皇南至湘山遂登会稽并海
上几遇海中三神山之奇药不得还到沙丘崩
汉武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李少君以祠灶却老方见
上上尊之少君尝自谓七十能使物却老善为巧发奇
中言上祠灶皆可致物(物谓/鬼神)而丹砂可化为黄金成以
为饮食器则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乃可见之以封
未能至望见之焉其明年始皇复游海上后三年游碣
石考入海方士后五年始皇南至湘山遂登会稽并海
上几遇海中三神山之奇药不得还到沙丘崩
汉武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李少君以祠灶却老方见
上上尊之少君尝自谓七十能使物却老善为巧发奇
中言上祠灶皆可致物(物谓/鬼神)而丹砂可化为黄金成以
为饮食器则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乃可见之以封
卷十三 第 9a 页 WYG0704-0623a.png
禅则不死黄帝是也于是天子始亲祠灶遣方士入海
求蓬莱而事化丹砂诸药为黄金矣久之少君病死天
子以为化去不死使人受其方而海上燕齐怪迂之方
士多言神事矣明年齐人少翁以方见上拜为文成将
军以客礼礼之文成言上即欲与神通宫室被服非象
神神不至乃作画云气车又作甘泉宫中为台室画天
地泰一诸鬼神而置祭具以致天神居岁馀其方益衰
神不至乃为帛书以饭牛阳不知言此牛腹中有奇书
求蓬莱而事化丹砂诸药为黄金矣久之少君病死天
子以为化去不死使人受其方而海上燕齐怪迂之方
士多言神事矣明年齐人少翁以方见上拜为文成将
军以客礼礼之文成言上即欲与神通宫室被服非象
神神不至乃作画云气车又作甘泉宫中为台室画天
地泰一诸鬼神而置祭具以致天神居岁馀其方益衰
神不至乃为帛书以饭牛阳不知言此牛腹中有奇书
卷十三 第 9b 页 WYG0704-0623b.png
杀视得书天子识其手(手谓所书/手迹也)于是诛文成隐之其
后又作柏梁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栾大者故与文成
同师求见言方天子既诛文成后悔其方不尽及见栾
大大说大为人多方略敢为大言言臣之师曰黄金可
成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乃拜为五利将军居月馀
得四印以卫长公主妻之大见宠数月贵震天下而海
上燕齐之间莫不扼掔(扼与扼同/掔与腕同)自言有禁方能神仙
矣齐人公孙卿又言黄帝铸鼎荆山成有龙垂胡髯下
后又作柏梁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栾大者故与文成
同师求见言方天子既诛文成后悔其方不尽及见栾
大大说大为人多方略敢为大言言臣之师曰黄金可
成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乃拜为五利将军居月馀
得四印以卫长公主妻之大见宠数月贵震天下而海
上燕齐之间莫不扼掔(扼与扼同/掔与腕同)自言有禁方能神仙
矣齐人公孙卿又言黄帝铸鼎荆山成有龙垂胡髯下
卷十三 第 10a 页 WYG0704-0623c.png
迎黄帝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于是天子曰嗟乎诚得
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五利不敢入海而之泰
山祠上使人随验实无所见五利妄言见其师其方尽
多不雠(不雠无/验也)上乃诛五利其冬公孙卿候神河南言
见仙人迹缑氏城上天子亲幸缑氏视迹问卿得无效
文成五利乎卿曰仙者非有求人主人主者求之其道
非宽假神不来言神事如迂诞积以岁乃可致于是郡
国各除道缮治宫馆名山神祠所以望幸矣后上东巡
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五利不敢入海而之泰
山祠上使人随验实无所见五利妄言见其师其方尽
多不雠(不雠无/验也)上乃诛五利其冬公孙卿候神河南言
见仙人迹缑氏城上天子亲幸缑氏视迹问卿得无效
文成五利乎卿曰仙者非有求人主人主者求之其道
非宽假神不来言神事如迂诞积以岁乃可致于是郡
国各除道缮治宫馆名山神祠所以望幸矣后上东巡
卷十三 第 10b 页 WYG0704-0623d.png
海上行礼祠八神齐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
乃益发船令言海中神山者数千人求蓬莱神人还至
奉高(太山/邑名)封泰山无风雨而方士更言蓬莱诸神若将
可得于是上欣然庶几遇之复东至海上望焉复遣方
士求神人采药以千数公孙卿言仙人可见上往常遽
以故不见今陛下可为馆如缑氏城(依其/制度)置脯枣神人
宜可致且仙人好楼居于是上令长安作飞廉桂馆(二/馆)
(名/)甘泉作益寿延寿馆使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乃作
乃益发船令言海中神山者数千人求蓬莱神人还至
奉高(太山/邑名)封泰山无风雨而方士更言蓬莱诸神若将
可得于是上欣然庶几遇之复东至海上望焉复遣方
士求神人采药以千数公孙卿言仙人可见上往常遽
以故不见今陛下可为馆如缑氏城(依其/制度)置脯枣神人
宜可致且仙人好楼居于是上令长安作飞廉桂馆(二/馆)
(名/)甘泉作益寿延寿馆使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乃作
卷十三 第 11a 页 WYG0704-0624a.png
通天台置祠具其下将招来神仙之属后五年一祀泰
山十二岁遍于五岳四渎方士之候神入海求蓬莱者
终无验公孙卿犹以大人之迹为解天子羁縻不绝几
遇其真(几与/冀同)太始四年上耕于钜鹿还幸泰山脩封禅
祀明堂见群臣乃曰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劳苦
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田千
秋曰方士言神仙者甚众而无显功请皆罢斥遣之上
曰大鸿胪言是也于是悉罢诸方士候神人者是后上
山十二岁遍于五岳四渎方士之候神入海求蓬莱者
终无验公孙卿犹以大人之迹为解天子羁縻不绝几
遇其真(几与/冀同)太始四年上耕于钜鹿还幸泰山脩封禅
祀明堂见群臣乃曰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劳苦
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田千
秋曰方士言神仙者甚众而无显功请皆罢斥遣之上
曰大鸿胪言是也于是悉罢诸方士候神人者是后上
卷十三 第 11b 页 WYG0704-0624b.png
每对群臣自叹向时愚惑为方士所欺天下岂有仙人
尽妖妄耳节食服药差可少病而已
臣按神仙之说自战国始燕齐之君尝求之不验
矣而秦皇帝复求之秦皇帝求之不验矣而汉孝
武复求之以孝武之高明英杰而长生不死之欲
一动乎中遂为方士所愚惑犹玩婴儿于股掌之
上岂不异哉晚更巫蛊之变壮心摧落悔志始萌
乃知平日所为无非狂悖而以方士为妖妄尽斥
尽妖妄耳节食服药差可少病而已
臣按神仙之说自战国始燕齐之君尝求之不验
矣而秦皇帝复求之秦皇帝求之不验矣而汉孝
武复求之以孝武之高明英杰而长生不死之欲
一动乎中遂为方士所愚惑犹玩婴儿于股掌之
上岂不异哉晚更巫蛊之变壮心摧落悔志始萌
乃知平日所为无非狂悖而以方士为妖妄尽斥
卷十三 第 12a 页 WYG0704-0624c.png
罢之是时年几七十矣海内已虚耗矣乃始自咎
其非不亦晚乎然迷而能复犹贤于始皇之终不
悟云
成帝末年颇好鬼神上书言方术者皆得待诏谷永说
上曰臣闻明于天地之性不可惑以神怪知万物之情
不可罔以非类诸背仁义之正道不遵五经之法言而
盛称奇怪鬼神广祭祀之方求报无福之祠及言世有
仙人服食不终之药者皆奸人惑众挟左道怀诈伪以
其非不亦晚乎然迷而能复犹贤于始皇之终不
悟云
成帝末年颇好鬼神上书言方术者皆得待诏谷永说
上曰臣闻明于天地之性不可惑以神怪知万物之情
不可罔以非类诸背仁义之正道不遵五经之法言而
盛称奇怪鬼神广祭祀之方求报无福之祠及言世有
仙人服食不终之药者皆奸人惑众挟左道怀诈伪以
卷十三 第 12b 页 WYG0704-0624d.png
欺罔世主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
风捕景终不可得是以明王距而不听圣人绝而不语
唯陛下距绝此类毋令奸人有以窥朝者上善其言
臣按谷永此疏足以尽方士欺诡之情矣使武帝
时有为斯言者或可以开帝意之惑乎然则永所
谓天地之性万物之情者何也曰天地虽大万物
虽多其所不能违者阴阳而已故春夏不能常春
夏而有秋冬焉旦昼不能常旦昼而有暮夜焉阖
风捕景终不可得是以明王距而不听圣人绝而不语
唯陛下距绝此类毋令奸人有以窥朝者上善其言
臣按谷永此疏足以尽方士欺诡之情矣使武帝
时有为斯言者或可以开帝意之惑乎然则永所
谓天地之性万物之情者何也曰天地虽大万物
虽多其所不能违者阴阳而已故春夏不能常春
夏而有秋冬焉旦昼不能常旦昼而有暮夜焉阖
卷十三 第 13a 页 WYG0704-0625a.png
辟之循环往来之更代此天地之性也荣必易之
以悴盛必继之以衰有终则有始有杀则有生者
万物之情也天地以体言故曰性万物以用言故
曰情人在天地间是亦一物耳而为神仙之学者
则曰吾能长生而不死有是理乎善乎扬雄之说
也或问人言仙者有诸曰吾闻宓牺神农没黄帝
尧舜殂落而死文王毕(毕地名文/王所葬)孔子鲁城之北
(孔子/葬处)独子爱其死乎非人之所及也合永与雄之
以悴盛必继之以衰有终则有始有杀则有生者
万物之情也天地以体言故曰性万物以用言故
曰情人在天地间是亦一物耳而为神仙之学者
则曰吾能长生而不死有是理乎善乎扬雄之说
也或问人言仙者有诸曰吾闻宓牺神农没黄帝
尧舜殂落而死文王毕(毕地名文/王所葬)孔子鲁城之北
(孔子/葬处)独子爱其死乎非人之所及也合永与雄之
卷十三 第 13b 页 WYG0704-0625b.png
说则知长生之为虚诞也明矣而后来者犹甘心
而不悟哀哉
汉光武信谶多以决定嫌疑议郎桓谭上疏曰凡人情
忽于见事而贵于异闻观先王之所记述咸以仁义正
道为本非有奇怪虚诞之事今诸巧慧小才伎数之人
增益图书矫称谶记(图书谓谶纬/符命之类)以欺惑贪邪诖误人
主焉可不抑远之哉宜垂明听发圣意屏群小之曲说
述五经之正义帝不悦其后有诏会议灵台所处帝曰
而不悟哀哉
汉光武信谶多以决定嫌疑议郎桓谭上疏曰凡人情
忽于见事而贵于异闻观先王之所记述咸以仁义正
道为本非有奇怪虚诞之事今诸巧慧小才伎数之人
增益图书矫称谶记(图书谓谶纬/符命之类)以欺惑贪邪诖误人
主焉可不抑远之哉宜垂明听发圣意屏群小之曲说
述五经之正义帝不悦其后有诏会议灵台所处帝曰
卷十三 第 14a 页 WYG0704-0625c.png
吾欲谶决之何如谭默然良久曰臣不读谶帝问其故
谭复极言谶之非经帝大怒曰桓谭非圣无法将下斩
之良久乃解
臣按光武之中兴其先有以赤伏符来上者(赤伏/符者)
(图谶/之名)帝于是笃信之始以之命三公又以之定郊
祀终以之断封禅焉不知六经者先王之格言而
谶纬者末世之邪说张衡以为起于哀平之间盖
得之矣新莽之居摄也假称符命以惑众听因以
谭复极言谶之非经帝大怒曰桓谭非圣无法将下斩
之良久乃解
臣按光武之中兴其先有以赤伏符来上者(赤伏/符者)
(图谶/之名)帝于是笃信之始以之命三公又以之定郊
祀终以之断封禅焉不知六经者先王之格言而
谶纬者末世之邪说张衡以为起于哀平之间盖
得之矣新莽之居摄也假称符命以惑众听因以
卷十三 第 14b 页 WYG0704-0625d.png
行其篡窃之谋光武诛新复汉宜削灭其书以绝
祸本可也乃以赤伏之验崇信而表章之夫异端
小数岂无或验要非六经之法言先王之正道故
刘歆见之而改名公孙述因之而僭畔是徒足以
起乱臣贼子之心而已更何益于世教哉自光武
好之而东都儒者鲜不传习至引之以释经谬妄
为甚后之为正义者复祖焉故先朝名臣欧阳脩
乞诏儒臣悉取九经之疏删去谶纬之文以其害
祸本可也乃以赤伏之验崇信而表章之夫异端
小数岂无或验要非六经之法言先王之正道故
刘歆见之而改名公孙述因之而僭畔是徒足以
起乱臣贼子之心而已更何益于世教哉自光武
好之而东都儒者鲜不传习至引之以释经谬妄
为甚后之为正义者复祖焉故先朝名臣欧阳脩
乞诏儒臣悉取九经之疏删去谶纬之文以其害
卷十三 第 15a 页 WYG0704-0626a.png
道故也圣明之君有志于扶持正道者诚取脩言
施行之则所益多矣
初明帝(显宗/也)闻西域有神其名曰佛因遣使之天竺求
其道得其书及沙门以来其书大抵以虚无为宗贵慈
悲不杀以为人死精神不灭随复受形生时所行善恶
皆有报应故所贵修鍊精神以至为佛善为宏阔胜大
之言以劝诱愚俗精于其道者号曰沙门于是中国始
传其术图其形像而王公贵人独楚王英最先好之
施行之则所益多矣
初明帝(显宗/也)闻西域有神其名曰佛因遣使之天竺求
其道得其书及沙门以来其书大抵以虚无为宗贵慈
悲不杀以为人死精神不灭随复受形生时所行善恶
皆有报应故所贵修鍊精神以至为佛善为宏阔胜大
之言以劝诱愚俗精于其道者号曰沙门于是中国始
传其术图其形像而王公贵人独楚王英最先好之
卷十三 第 15b 页 WYG0704-0626b.png
臣按此佛法入中国之始也是时所得者佛经四
十二章缄之兰台石室而已所得之像绘之清凉
台显节陵而已楚王英虽好之然不过洁斋修祀
而已英寻以罪诛不闻福利之报其后灵帝始立
祠于宫中魏晋以后其法寖盛而五季之君若石
勒之于佛图澄苻坚之于沙门道安姚兴之于鸠
摩罗什往往尊以师礼元魏孝文号为贤主亦幸
其寺修斋听讲自是至于萧梁其盛极矣而其源
十二章缄之兰台石室而已所得之像绘之清凉
台显节陵而已楚王英虽好之然不过洁斋修祀
而已英寻以罪诛不闻福利之报其后灵帝始立
祠于宫中魏晋以后其法寖盛而五季之君若石
勒之于佛图澄苻坚之于沙门道安姚兴之于鸠
摩罗什往往尊以师礼元魏孝文号为贤主亦幸
其寺修斋听讲自是至于萧梁其盛极矣而其源
卷十三 第 16a 页 WYG0704-0626c.png
则自永平始非明帝之责而谁哉
魏正始中尚书何晏好老庄书与夏侯玄荀粲王弼之
徒竞为清谈祖尚虚无谓六经为圣人之糟粕由是天
下士大夫慕效遂成风流不可复制(正始魏主曹芳年/号是时司马懿专)
(国晏盖曹/爽之党)
景元中(常道乡/公年号)中散大夫嵇康好言老庄与阮籍籍兄
子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相友善号竹林七贤皆崇尚
虚无轻蔑礼法纵酒昏酣遗落世事籍居丧饮酒无异
魏正始中尚书何晏好老庄书与夏侯玄荀粲王弼之
徒竞为清谈祖尚虚无谓六经为圣人之糟粕由是天
下士大夫慕效遂成风流不可复制(正始魏主曹芳年/号是时司马懿专)
(国晏盖曹/爽之党)
景元中(常道乡/公年号)中散大夫嵇康好言老庄与阮籍籍兄
子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相友善号竹林七贤皆崇尚
虚无轻蔑礼法纵酒昏酣遗落世事籍居丧饮酒无异
卷十三 第 16b 页 WYG0704-0626d.png
平日当时士大夫争慕效之谓之放达(未几魏/禅于晋)
晋武帝太康中王戎为司徒王衍为尚书令乐广为河
南尹皆善清谈宅心事外朝野争慕效之衍与弟澄好
题品人物澄及阮咸谢鲲毕卓等皆以任放为达醉狂
裸体不以为非初何晏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
物皆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存者也衍等
爱重之由是士大夫皆尚浮诞废职业裴頠著崇有论
以释其蔽然习俗已成亦不能救(未几惠帝立晋室大/乱刘聪石勒遂据中)
晋武帝太康中王戎为司徒王衍为尚书令乐广为河
南尹皆善清谈宅心事外朝野争慕效之衍与弟澄好
题品人物澄及阮咸谢鲲毕卓等皆以任放为达醉狂
裸体不以为非初何晏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
物皆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存者也衍等
爱重之由是士大夫皆尚浮诞废职业裴頠著崇有论
以释其蔽然习俗已成亦不能救(未几惠帝立晋室大/乱刘聪石勒遂据中)
卷十三 第 17a 页 WYG0704-0627a.png
(原/)
元帝渡江初王导为政陈頵遗导书曰国家所以倾覆
者正以庄老之俗倾惑朝廷养望者为弘雅政事者为
俗人今宜改张然后中兴可冀导不能从
庾亮镇武昌辟殷浩为记室浩与褚裒杜乂皆以识度
清远善谈老易擅名江东而浩尤为风流所宗
孝武帝时豫章太守范宁尝谓王弼何晏之罪深于桀
纣或以为贬之太过宁曰王何蔑弃典文幽沦仁义游
元帝渡江初王导为政陈頵遗导书曰国家所以倾覆
者正以庄老之俗倾惑朝廷养望者为弘雅政事者为
俗人今宜改张然后中兴可冀导不能从
庾亮镇武昌辟殷浩为记室浩与褚裒杜乂皆以识度
清远善谈老易擅名江东而浩尤为风流所宗
孝武帝时豫章太守范宁尝谓王弼何晏之罪深于桀
纣或以为贬之太过宁曰王何蔑弃典文幽沦仁义游
卷十三 第 17b 页 WYG0704-0627b.png
辞浮说波荡后生使搢绅之徒翻然改辙以至礼坏乐
崩中原倾覆遗风馀俗至今为患桀纣纵暴一时适足
以丧身覆国为后世戒岂能回百姓之视听哉故吾以
为一世之祸轻历代之患重自丧之恶小迷众之罪大
也
梁简文帝为太子时讲老子于华林园詹事何敬容叹
曰西晋尚清虚使宫庙沦为丘墟今东宫复尔江南其
为戎乎(未几侯景作乱武/帝饿死简文弑殒)
崩中原倾覆遗风馀俗至今为患桀纣纵暴一时适足
以丧身覆国为后世戒岂能回百姓之视听哉故吾以
为一世之祸轻历代之患重自丧之恶小迷众之罪大
也
梁简文帝为太子时讲老子于华林园詹事何敬容叹
曰西晋尚清虚使宫庙沦为丘墟今东宫复尔江南其
为戎乎(未几侯景作乱武/帝饿死简文弑殒)
卷十三 第 18a 页 WYG0704-0627c.png
臣按清谈之弊起于曹魏而终于萧梁其始盖宗
老庄氏其末则有欲为老庄氏之役而不可得者
彼徒见老氏谓有生于无也故何晏王弼之徒设
为玄虚之论视事物之有形者皆为刍狗是非成
坏一不足介意于是臣不必忠子不必孝礼法不
必事威仪不必脩惟空旷无心不为事物染著者
乃为知道固非先王之教之所许而于老氏本指
亦莫之究焉盖老氏谓天下之物生于有而有生
老庄氏其末则有欲为老庄氏之役而不可得者
彼徒见老氏谓有生于无也故何晏王弼之徒设
为玄虚之论视事物之有形者皆为刍狗是非成
坏一不足介意于是臣不必忠子不必孝礼法不
必事威仪不必脩惟空旷无心不为事物染著者
乃为知道固非先王之教之所许而于老氏本指
亦莫之究焉盖老氏谓天下之物生于有而有生
卷十三 第 18b 页 WYG0704-0627d.png
于无非始无而今有也何晏辈乃悉归之于无是
岂老氏本指邪自吾儒言之形而上者理也形而
下者物也有是理故有是物有是物则具是理二
者未尝相离也方其未有物也若可谓无矣而理
已具焉其得谓之无邪老氏之论既失之而为清
谈者又失之尤者也若吾儒之道则不然天之生
物无一之非实理之在人亦无一之非实故立心
以实意为主修身以实践为贵讲学以实见为是
岂老氏本指邪自吾儒言之形而上者理也形而
下者物也有是理故有是物有是物则具是理二
者未尝相离也方其未有物也若可谓无矣而理
已具焉其得谓之无邪老氏之论既失之而为清
谈者又失之尤者也若吾儒之道则不然天之生
物无一之非实理之在人亦无一之非实故立心
以实意为主修身以实践为贵讲学以实见为是
卷十三 第 19a 页 WYG0704-0628a.png
行事以实用为功此尧舜周孔相传之正法也自
何晏戎衍以至殷浩虽皆高谈空妙然于世之名
宠权利未尝不深留其情晏图台鼎戎执牙筹衍营
三窟浩达空函卑猥贪吝更甚庸俗不知晏辈其
以名宠权利为有邪为无邪夫既酷嗜而深求之
是必以为有矣夫何世间万有一切皆无独此乃
真有邪其视老氏之无为无欲超然万物之表庄
生于千金之聘三公之位若浼焉者果何如耶此
何晏戎衍以至殷浩虽皆高谈空妙然于世之名
宠权利未尝不深留其情晏图台鼎戎执牙筹衍营
三窟浩达空函卑猥贪吝更甚庸俗不知晏辈其
以名宠权利为有邪为无邪夫既酷嗜而深求之
是必以为有矣夫何世间万有一切皆无独此乃
真有邪其视老氏之无为无欲超然万物之表庄
生于千金之聘三公之位若浼焉者果何如耶此
卷十三 第 19b 页 WYG0704-0628b.png
所谓欲为老庄之役而不可得者也其始以之自
利其身其终以之贻害于国故桓温以为神州陆
况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夷甫/衍字)而
陶弘景之诗有曰平叔任散诞(平叔/晏字)夷甫坐谈空
不悟昭阳殿化作单于宫而何敬容亦有江南为
戎之叹盖自晋及梁其乱亡如出一辙皆学老庄
氏而失之罪推原其本是亦老庄之罪也然则有
天下者惩魏晋萧梁之祸其可不以尧舜周孔之
利其身其终以之贻害于国故桓温以为神州陆
况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夷甫/衍字)而
陶弘景之诗有曰平叔任散诞(平叔/晏字)夷甫坐谈空
不悟昭阳殿化作单于宫而何敬容亦有江南为
戎之叹盖自晋及梁其乱亡如出一辙皆学老庄
氏而失之罪推原其本是亦老庄之罪也然则有
天下者惩魏晋萧梁之祸其可不以尧舜周孔之
卷十三 第 20a 页 WYG0704-0628c.png
道为师哉
后魏世祖时道士寇谦之自言尝遇老子授以辟榖轻
身之术又遇神人李君授以图箓真经使之辅佐北方
太平真君出天宫静轮之法其中数篇李君手笔也谦
之献于魏主朝野多未信崔浩独师事之(崔浩魏/大臣也)上书
證明其事曰圣主受命必有天应河图洛书皆寄言于
虫兽之文未若今日神人接对手笔粲然辞旨深妙自
古无比魏主遂信之显扬新法宣布天下
后魏世祖时道士寇谦之自言尝遇老子授以辟榖轻
身之术又遇神人李君授以图箓真经使之辅佐北方
太平真君出天宫静轮之法其中数篇李君手笔也谦
之献于魏主朝野多未信崔浩独师事之(崔浩魏/大臣也)上书
證明其事曰圣主受命必有天应河图洛书皆寄言于
虫兽之文未若今日神人接对手笔粲然辞旨深妙自
古无比魏主遂信之显扬新法宣布天下
卷十三 第 20b 页 WYG0704-0628d.png
寇谦之奏作静轮宫必令其高不闻鸡犬以上接天神
崔浩劝魏主从之功费万计经年不成太子晃谏曰天
人道殊卑高定分不可相接理在必然今虚耗民力将
安用之必不得已请因东山万仞之高庶为功差易魏
主不从(未几崔浩以事坐诛魏/主焘亦为其臣所弑)
臣按魏焘昏暴之君其为异教所惑不足责也崔
浩名为研精经术不喜老佛而乃怵于一道士之
言以谗妄为可信是又出于老佛之下矣先儒胡
崔浩劝魏主从之功费万计经年不成太子晃谏曰天
人道殊卑高定分不可相接理在必然今虚耗民力将
安用之必不得已请因东山万仞之高庶为功差易魏
主不从(未几崔浩以事坐诛魏/主焘亦为其臣所弑)
臣按魏焘昏暴之君其为异教所惑不足责也崔
浩名为研精经术不喜老佛而乃怵于一道士之
言以谗妄为可信是又出于老佛之下矣先儒胡
卷十三 第 21a 页 WYG0704-0629a.png
寅尝论之曰浩言河图洛书寄言于鸟兽之文夫
图书之显乃天地之理自然发见如垂象然非有
寄言者也又言神人接对手书粲然辞旨深妙此
又理之所必无者也神无声色猊象曷为其能书
邪至于信谦之之说作宫以上接天神尤为愚诞
夫天非若地之有形也自地而上无非天者日月
星辰之系乎天非若草木山川之丽乎地也著明
森列躔度行止皆气机自运莫使之然而然者无
图书之显乃天地之理自然发见如垂象然非有
寄言者也又言神人接对手书粲然辞旨深妙此
又理之所必无者也神无声色猊象曷为其能书
邪至于信谦之之说作宫以上接天神尤为愚诞
夫天非若地之有形也自地而上无非天者日月
星辰之系乎天非若草木山川之丽乎地也著明
森列躔度行止皆气机自运莫使之然而然者无
卷十三 第 21b 页 WYG0704-0629b.png
所托也若其有托则是以形相属一丽乎形能不
坏乎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谓造化之迹盈虚消
息而不可测也或者惑于荒幻之言乃谓或聆其
音旨或睹其仪观或受其诏告符契宁有是哉臣
谓胡寅之论善矣然则人主之事天果何道乎诗
曰上帝临女无贰尔心又曰无贰无虞上帝临女
夫无贰者一也主一者敬而能一者诚也汤之所
以事天曰顾諟明命尔文王之所以事天曰翼翼
坏乎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谓造化之迹盈虚消
息而不可测也或者惑于荒幻之言乃谓或聆其
音旨或睹其仪观或受其诏告符契宁有是哉臣
谓胡寅之论善矣然则人主之事天果何道乎诗
曰上帝临女无贰尔心又曰无贰无虞上帝临女
夫无贰者一也主一者敬而能一者诚也汤之所
以事天曰顾諟明命尔文王之所以事天曰翼翼
卷十三 第 22a 页 WYG0704-0629c.png
小心尔夫岂求之外哉人主知此则土木不必崇
仪物不必侈懔然自持常若对越则不待聆音旨
睹仪观受符契而游衍出王无非与神明周旋者
矣
梁武帝中大通元年九月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
释御服持法衣行清静大舍群臣以钱一亿万祈白三
宝奉赎皇帝菩萨僧众默许乃还内
上自天监中用释氏法长斋断肉日止一食惟菜羹粝
仪物不必侈懔然自持常若对越则不待聆音旨
睹仪观受符契而游衍出王无非与神明周旋者
矣
梁武帝中大通元年九月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
释御服持法衣行清静大舍群臣以钱一亿万祈白三
宝奉赎皇帝菩萨僧众默许乃还内
上自天监中用释氏法长斋断肉日止一食惟菜羹粝
卷十三 第 22b 页 WYG0704-0629d.png
饭而已多造塔公私费损时王侯子弟多骄淫不法上
年老厌于万几又专精佛戒每断重罪则终日不怿或
谋反逆事觉亦泣而宥之由是王侯益横或白昼杀人
于都街或暮夜公行剽掠有罪亡命匿于王家有司不
敢搜捕上深知其弊而溺于慈爱不能禁也
中大同元年三月庚戌上幸同泰寺遂停寺省讲三慧
经夏四月丙戌解讲是夜同泰寺浮图灾上曰此魔也
宜广为法事乃下诏曰道高魔盛行善障生当穷兹土
年老厌于万几又专精佛戒每断重罪则终日不怿或
谋反逆事觉亦泣而宥之由是王侯益横或白昼杀人
于都街或暮夜公行剽掠有罪亡命匿于王家有司不
敢搜捕上深知其弊而溺于慈爱不能禁也
中大同元年三月庚戌上幸同泰寺遂停寺省讲三慧
经夏四月丙戌解讲是夜同泰寺浮图灾上曰此魔也
宜广为法事乃下诏曰道高魔盛行善障生当穷兹土
卷十三 第 23a 页 WYG0704-0630a.png
木倍增往日遂起十二层浮图将成值侯景乱而止(明/年)
(侯景举河南来归又明年/景反陷台城上以饿殂)
臣按魏晋以后人主之事佛未有如梁武之至者
也夫以万乘之尊而自舍其身为佛之厮役其可
谓卑佞之极矣殚国府藏朘民膏血以资塔庙又
可谓尊奉之极矣以蔬茹面食而易宗庙之牲牢
恐其有累冥道也织官文锦有为人类禽兽之形
者亦禁反逆赦而不诛剽盗肆行亦弗忍禁凡以
(侯景举河南来归又明年/景反陷台城上以饿殂)
臣按魏晋以后人主之事佛未有如梁武之至者
也夫以万乘之尊而自舍其身为佛之厮役其可
谓卑佞之极矣殚国府藏朘民膏血以资塔庙又
可谓尊奉之极矣以蔬茹面食而易宗庙之牲牢
恐其有累冥道也织官文锦有为人类禽兽之形
者亦禁反逆赦而不诛剽盗肆行亦弗忍禁凡以
卷十三 第 23b 页 WYG0704-0630b.png
推广佛戒也盖尝论之使仙而可求则汉武得之
矣佛而可求则梁武得之矣以二君而无得焉则
知其不可求而得也明矣纵求而得之虚无荒幻
之教不可以治诸夏山林枯槁之行不可以治国
家况不可求邪汉武贪仙而终致虚耗之祸梁武
佞佛而卒召乱亡之厄则贪佞之无补也又明矣
且其舍身事佛岂非厌尘嚣而乐空寂乎使其能
若迦维之嫡嗣视王位如敝屣褰裳而去之庶乎
矣佛而可求则梁武得之矣以二君而无得焉则
知其不可求而得也明矣纵求而得之虚无荒幻
之教不可以治诸夏山林枯槁之行不可以治国
家况不可求邪汉武贪仙而终致虚耗之祸梁武
佞佛而卒召乱亡之厄则贪佞之无补也又明矣
且其舍身事佛岂非厌尘嚣而乐空寂乎使其能
若迦维之嫡嗣视王位如敝屣褰裳而去之庶乎
卷十三 第 24a 页 WYG0704-0630c.png
为真学佛者(释迦者迦维国王之嫡/嗣舍王位而入山学佛)而帝也既以
篡弑取人之国又以攻伐侵人之境及其老也虽
慈孝如太子统一涉疑似忌之而至死贪恋如此
又岂真能舍者乎释服入道既可徼浮图之福奉
金赎还又不失天子之贵是名虽佞佛而实以诳
佛也且其织文之非实犹不忍戕之彼蚩蚩之氓
性命岂鸟兽比而连年征伐所杀不可胜计浮山
筑堰浸灌敌境举数十万众而鱼鳖之曾不少恤
篡弑取人之国又以攻伐侵人之境及其老也虽
慈孝如太子统一涉疑似忌之而至死贪恋如此
又岂真能舍者乎释服入道既可徼浮图之福奉
金赎还又不失天子之贵是名虽佞佛而实以诳
佛也且其织文之非实犹不忍戕之彼蚩蚩之氓
性命岂鸟兽比而连年征伐所杀不可胜计浮山
筑堰浸灌敌境举数十万众而鱼鳖之曾不少恤
卷十三 第 24b 页 WYG0704-0630d.png
是名虽小仁而实则大不仁也且国所与立惟纲
与常帝于诸子皆任以藩维而无礼义之训故正
德以枭獍之资始舍父而奔敌国终引贼以覆宗
祊(武帝未生太子统时养临川王宏子正德为子/及统生正德还本封西丰侯意怏怏遂奔魏已)
(而逃归复其封爵后进王临贺侯景反正德首以/内应导之以犯阙又与景约克城之日毋得全两)
(宫两宫谓帝/及太子纲也)若纶若绎或总雄师或镇上游当君
父在难不闻有洒血投袂之意(邵陵王纶督诸军/讨侯景不力战湘)
(东王绎镇江陵不时/遣援致景陷都城)方其弟兄相仇叔侄交兵极
与常帝于诸子皆任以藩维而无礼义之训故正
德以枭獍之资始舍父而奔敌国终引贼以覆宗
祊(武帝未生太子统时养临川王宏子正德为子/及统生正德还本封西丰侯意怏怏遂奔魏已)
(而逃归复其封爵后进王临贺侯景反正德首以/内应导之以犯阙又与景约克城之日毋得全两)
(宫两宫谓帝/及太子纲也)若纶若绎或总雄师或镇上游当君
父在难不闻有洒血投袂之意(邵陵王纶督诸军/讨侯景不力战湘)
(东王绎镇江陵不时/遣援致景陷都城)方其弟兄相仇叔侄交兵极
卷十三 第 25a 页 WYG0704-0631a.png
人伦之恶(武陵王纪与绎相攻绎杀纪又攻河东/王誉于湘州攻岳阳王察于襄阳察誉)
(皆湘东之侄也其后察/引魏兵杀绎于江陵)此无他帝之所学者释氏
也释氏以天伦为假合故臣不君其君子不父其
父三四十年之间风俗沦胥纲常扫地宜其致此
极也使其以尧舜三王为师而不杂于方外之教
必本仁义必尚礼法必明政刑顾安有是哉
唐代宗始未甚重佛宰相元载王缙皆好佛缙尤甚上
尝问佛言报应果有之邪载等对曰国家运祚灵长非
(皆湘东之侄也其后察/引魏兵杀绎于江陵)此无他帝之所学者释氏
也释氏以天伦为假合故臣不君其君子不父其
父三四十年之间风俗沦胥纲常扫地宜其致此
极也使其以尧舜三王为师而不杂于方外之教
必本仁义必尚礼法必明政刑顾安有是哉
唐代宗始未甚重佛宰相元载王缙皆好佛缙尤甚上
尝问佛言报应果有之邪载等对曰国家运祚灵长非
卷十三 第 25b 页 WYG0704-0631b.png
宿植福业何以致之福业已定虽时有小灾终不能为
害所以安史皆有子祸怀恩出门病死二寇不战而退
此皆非人力所及岂得言无报应也上由是深信之常
于禁中饭僧百馀人有寇至则令僧讲仁王经以禳之
寇去则厚加赏赐良田美利多归僧寺载等侍上多谈
佛事政刑日紊矣
臣按代宗以报应为问使其时有儒者在相位必
以福善祸淫亏盈益谦之理反复启告使人主懔
害所以安史皆有子祸怀恩出门病死二寇不战而退
此皆非人力所及岂得言无报应也上由是深信之常
于禁中饭僧百馀人有寇至则令僧讲仁王经以禳之
寇去则厚加赏赐良田美利多归僧寺载等侍上多谈
佛事政刑日紊矣
臣按代宗以报应为问使其时有儒者在相位必
以福善祸淫亏盈益谦之理反复启告使人主懔
卷十三 第 26a 页 WYG0704-0631c.png
然知天道之不可诬而自强于修德载等曾微一
语及此乃以宿植福业为言而谓国祚灵长皆佛
之力毋乃厚诬天道乎夫唐之所以历年者以太
宗济世安民之功不可掩也而所以多难者以其
得天下也不纯乎仁义纲常礼法所在有惭德焉
继世之君克已励善者少恣情悖理者多也天有
显道厥类惟彰此之谓矣载等舍天道而谈佛果
是谓灾祥之降不在天而在佛也为治之道不在
语及此乃以宿植福业为言而谓国祚灵长皆佛
之力毋乃厚诬天道乎夫唐之所以历年者以太
宗济世安民之功不可掩也而所以多难者以其
得天下也不纯乎仁义纲常礼法所在有惭德焉
继世之君克已励善者少恣情悖理者多也天有
显道厥类惟彰此之谓矣载等舍天道而谈佛果
是谓灾祥之降不在天而在佛也为治之道不在
卷十三 第 26b 页 WYG0704-0631d.png
修德而在于奉佛也代宗惟其不学故载等得以
惑之且夫安史之祸由太真蛊于内杨李贼于外
酝酿而成之也而所以能平之者由子仪光弼诸
人尽忠帝室驱而攘之也其所以皆有子祸者禄
山思明以臣叛君故庆绪朝义以子弑父此天道
之所以类应者也回纥吐蕃不战自退则又子仪
挺身见寇设谋反间之力推迹本末皆由人事而
载等乃曰此非人力所及其欺且诬固不甚哉方
惑之且夫安史之祸由太真蛊于内杨李贼于外
酝酿而成之也而所以能平之者由子仪光弼诸
人尽忠帝室驱而攘之也其所以皆有子祸者禄
山思明以臣叛君故庆绪朝义以子弑父此天道
之所以类应者也回纥吐蕃不战自退则又子仪
挺身见寇设谋反间之力推迹本末皆由人事而
载等乃曰此非人力所及其欺且诬固不甚哉方
卷十三 第 27a 页 WYG0704-0632a.png
是时子仪以屡立大功为大阉鱼朝恩所忌载等
以却敌归之佛力既足以排子仪又足以媚朝恩
奸邪情状岂不灼然而代宗弗之察也寇至则饭
僧讲经以禳之寇退则厚加赏赉移爪牙之功归
髡耏之辈其不激将士之怒而速危亡之厄直幸
而已尔其后我朝举兵南伐孱主李煜亦祖是辙
梵呗未终而城堞不守矣吁是岂不足为千载之
戒哉
以却敌归之佛力既足以排子仪又足以媚朝恩
奸邪情状岂不灼然而代宗弗之察也寇至则饭
僧讲经以禳之寇退则厚加赏赉移爪牙之功归
髡耏之辈其不激将士之怒而速危亡之厄直幸
而已尔其后我朝举兵南伐孱主李煜亦祖是辙
梵呗未终而城堞不守矣吁是岂不足为千载之
戒哉
卷十三 第 27b 页 WYG0704-0632b.png
唐宪宗与宰相语及神仙李藩对曰秦皇汉武学仙之
效具载前史太宗服天竺僧长年药致疾此古今明戒
也陛下春秋鼎盛励志太平宜拒绝方士之说苟道盛
德充人安国理何忧无尧舜之寿乎(时元和五/六年间)
元和十三年以山人柳泌为台州刺史上好神仙诏天
下求方士皇甫鏄荐泌能合长生药泌言天台多灵药
诚得为彼长吏庶几可求上以命泌谏官论奏以为人
主喜方士未有使之临民者上曰烦一州之力而能为
效具载前史太宗服天竺僧长年药致疾此古今明戒
也陛下春秋鼎盛励志太平宜拒绝方士之说苟道盛
德充人安国理何忧无尧舜之寿乎(时元和五/六年间)
元和十三年以山人柳泌为台州刺史上好神仙诏天
下求方士皇甫鏄荐泌能合长生药泌言天台多灵药
诚得为彼长吏庶几可求上以命泌谏官论奏以为人
主喜方士未有使之临民者上曰烦一州之力而能为
卷十三 第 28a 页 WYG0704-0632c.png
人主致长生臣子亦何爱焉由是群臣莫敢言泌至台
州驱吏民采药岁馀无所得逃入山中浙东观察使捕
送京师皇甫鏄等保护之上复使待诏翰林服其药日
加躁渴起居舍人裴潾上言药以愈疾非朝夕常饵之
物况金石酷烈有毒又益以火气殆非五藏所能胜也
古者君饮药臣先尝之乞令饵药者先饵一年则真伪
可辨矣上怒贬潾为江陵令上服金丹多躁怒左右宦
官往往获罪有死者人人自危十五年正月暴崩人谓
州驱吏民采药岁馀无所得逃入山中浙东观察使捕
送京师皇甫鏄等保护之上复使待诏翰林服其药日
加躁渴起居舍人裴潾上言药以愈疾非朝夕常饵之
物况金石酷烈有毒又益以火气殆非五藏所能胜也
古者君饮药臣先尝之乞令饵药者先饵一年则真伪
可辨矣上怒贬潾为江陵令上服金丹多躁怒左右宦
官往往获罪有死者人人自危十五年正月暴崩人谓
卷十三 第 28b 页 WYG0704-0632d.png
内侍陈弘志弑逆
臣按李藩之对裴潾之諌皆忠言至论也宪宗一
不之察而卒服金丹以殒其身自古人主为药所
误者多矣臣独举宪宗者英主也敬宗昏童无足
讥者武宣皆英主亦复为之覆辙相寻而不知鉴
毋乃惑之甚蔽之甚乎
元和十四年迎佛骨至京师先是功德使上言凤翔寺
塔有佛指骨相传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安来年应
臣按李藩之对裴潾之諌皆忠言至论也宪宗一
不之察而卒服金丹以殒其身自古人主为药所
误者多矣臣独举宪宗者英主也敬宗昏童无足
讥者武宣皆英主亦复为之覆辙相寻而不知鉴
毋乃惑之甚蔽之甚乎
元和十四年迎佛骨至京师先是功德使上言凤翔寺
塔有佛指骨相传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安来年应
卷十三 第 29a 页 WYG0704-0633a.png
开请迎之上从其言至是佛骨至京师留禁中三日历
送诸寺王公士民瞻奉舍施如恐弗及刑部侍郎韩愈
上表谏曰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黄帝至禹汤文武皆
享寿考百姓安乐当是时未有佛也汉明帝时始有佛
法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
渐谨年代尤促惟梁武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舍身竟
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
佛不足信亦可知矣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
送诸寺王公士民瞻奉舍施如恐弗及刑部侍郎韩愈
上表谏曰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黄帝至禹汤文武皆
享寿考百姓安乐当是时未有佛也汉明帝时始有佛
法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
渐谨年代尤促惟梁武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舍身竟
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
佛不足信亦可知矣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
卷十三 第 29b 页 WYG0704-0633b.png
衣服殊制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假如其身尚在来
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
一袭卫而出之不令惑众也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
岂宜令入宫禁乞付有司投诸水火永绝祸本上大怒
将加极刑宰相裴度崔群言愈虽狂发于忠恳宜宽容
以开言路乃贬潮阳刺史
臣按后世人主之事佛者大抵徼福田利益之报
所谓以利心而为之者也故韩愈之谏历陈古先
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
一袭卫而出之不令惑众也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
岂宜令入宫禁乞付有司投诸水火永绝祸本上大怒
将加极刑宰相裴度崔群言愈虽狂发于忠恳宜宽容
以开言路乃贬潮阳刺史
臣按后世人主之事佛者大抵徼福田利益之报
所谓以利心而为之者也故韩愈之谏历陈古先
卷十三 第 30a 页 WYG0704-0633c.png
帝王之时未有佛而寿考后之人主事佛而夭促
可谓深切著明者矣而宪宗弗之悟也方是时既
饵金丹又迎佛骨求仙媚佛二者交举曾未期年
而其效乃尔福报果安在邪臣故并著之以为人
主溺意仙佛者之戒
愈又尝著原道篇略曰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
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
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又曰古之为民者四(士农/工贾)今之
可谓深切著明者矣而宪宗弗之悟也方是时既
饵金丹又迎佛骨求仙媚佛二者交举曾未期年
而其效乃尔福报果安在邪臣故并著之以为人
主溺意仙佛者之戒
愈又尝著原道篇略曰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
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
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又曰古之为民者四(士农/工贾)今之
卷十三 第 30b 页 WYG0704-0633d.png
为民者六(四民之外/又有释老)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
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
不穷且盗也又曰古之所谓正心诚意者将以有为也
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
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又曰孔子
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
国之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
不胥为夷也又曰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
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
不穷且盗也又曰古之所谓正心诚意者将以有为也
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
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又曰孔子
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
国之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
不胥为夷也又曰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
卷十三 第 31a 页 WYG0704-0634a.png
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已无待
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
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丝麻
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为教易
行也是故以之为已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
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是
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郊焉而天神假庙焉而人
鬼享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
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
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丝麻
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为教易
行也是故以之为已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
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是
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郊焉而天神假庙焉而人
鬼享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
卷十三 第 31b 页 WYG0704-0634b.png
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
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
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
语焉而不详
臣按韩愈之书深排释老可谓有功于卫道者故
剟其略著于篇然愈所谓尧传之舜舜传之禹至
于孟子没而不得其传者亦言其槩而所以相传
者则未之详也然则所以相传者果何道邪曰尧
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
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
语焉而不详
臣按韩愈之书深排释老可谓有功于卫道者故
剟其略著于篇然愈所谓尧传之舜舜传之禹至
于孟子没而不得其传者亦言其槩而所以相传
者则未之详也然则所以相传者果何道邪曰尧
卷十三 第 32a 页 WYG0704-0634c.png
舜禹汤之中孔子颜子之仁曾子之忠恕子思之
中之诚孟子之仁义此所谓相传之道也知吾圣
贤相传之正则彼异端之失可不辩而明矣然此
数者之中曰中曰仁曰诚皆道之全体是三者果
一乎果二乎臣尝论之中也者以其天理之正而
无所偏倚也仁也者以其天理之公而不蔽于私
欲也诚也者以其天理之实而不杂以伪妄也虽
所从言者不同而其道则一而已尔虞书言中而
中之诚孟子之仁义此所谓相传之道也知吾圣
贤相传之正则彼异端之失可不辩而明矣然此
数者之中曰中曰仁曰诚皆道之全体是三者果
一乎果二乎臣尝论之中也者以其天理之正而
无所偏倚也仁也者以其天理之公而不蔽于私
欲也诚也者以其天理之实而不杂以伪妄也虽
所从言者不同而其道则一而已尔虞书言中而
卷十三 第 32b 页 WYG0704-0634d.png
不及仁论语言仁而不及诚夫岂偏于一哉中则
无不仁仁则无不诚矣彼高而溺于空虚卑而陷
于功利者焉有所谓中惨覈刻薄者焉有所谓仁
欺诡谲诞者焉有所谓诚人主于二者之辩其可
不明也哉
以上论异端学术之差
大学衍义卷十三
无不仁仁则无不诚矣彼高而溺于空虚卑而陷
于功利者焉有所谓中惨覈刻薄者焉有所谓仁
欺诡谲诞者焉有所谓诚人主于二者之辩其可
不明也哉
以上论异端学术之差
大学衍义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