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百九十五
卷三百九十五 第 1a 页 WYG1045-077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太平广记卷三百九十五 宋 李昉等 编
  雷三
   百丈泓   杨询美从子 高邮人
   王忠政   史无畏   张应
   天公坛   申文纬   法门寺
   陈绚    彭城佛寺  欧阳氏
   庐山卖油者 李诚    茅山牛
卷三百九十五 第 1b 页 WYG1045-0778b.png
   番禺村女  江西村妪  甘露寺
   南康县
    百丈泓
唐河东郡东南百馀里有积水谓之百丈泓清澈纤毫
必鉴在驿路之左槐柳环拥烟影如束途出于此者乃
为憩驾之所大和五年夏有徐生自洛阳抵河东至此
水困殆既甚而暂息且吟且望将午忽闻水中有细声
若蝇蚋之噪俄而纤光发其音稍响輷若击毂其光如
卷三百九十五 第 2a 页 WYG1045-0778c.png
索而曳焉生始异之声久益繁遂有雷自波间起震光
为电接云气至旅次遽话其事答曰此百丈泓也岁旱
未尝不指期而雨今旱且甚巫师命巫属祷焉巫者曰某
日当有甚雨果是日矣(出宣/室志)
    杨询美从子
唐御史杨询美居广陵郡从子数人皆幼始从师学尝
一夕风雨雷电震耀诸子俱出户望且笑且詈曰我闻
雷有鬼不知鬼安在愿得而杀之可乎既而雷声愈震
卷三百九十五 第 2b 页 WYG1045-0778d.png
林木倾靡忽一声轰然若在于庑诸子惊甚即驰入户
负壁而立不敢辄动复闻雷声若天呵地吼庐舍摇动
诸子益惧近食顷雷电方息天月清霁庭有大古槐击
拔其根而劈之诸子觉两髀痛不可忍具告询美家僮
执烛视之诸髀咸有赤文横布十数状𩔖杖痕似雷鬼
之所为也(出宣/室志)
    高邮人
唐进士郑翚家在高邮亲表卢氏庄近水邻人数家共
卷三百九十五 第 3a 页 WYG1045-0779a.png
杀一白蛇未久忽大震雷雨发数家陷溺无遗卢宅当
中唯一家无恙(出因/话录)
    王忠政
唐泗州门监王忠政云开城中曾死十二日却活始见
一人碧衣赤帻引臂登云曰天召汝行汝𨽻于左落队
其左右落队各有五万甲马簇于云头俯向下重楼深
室囊匮之内纤细悉见更异者见米粒长数尺凡两队
一队于小项瓶子贮人间水一队所贮如马牙硝谓之
卷三百九十五 第 3b 页 WYG1045-0779b.png
乾雨皆在前风车为殿每雷震多为促龙龙有过者谪
作蛇鱼数满千则能沦山行雨时先下一黄旗次下四
方旗乃随龙所在或霆或雷或雨或雹若吾伤一物则
刑以铁杖忠政役十一日始服汤三瓯不复饥困以母
老哀求得归(出唐年/小录)
    史无畏
唐史无畏曹州人也与张从真为友无畏止耕垄亩衣
食窘困从真家富乃为曰弟勤苦田园日夕区区奉假
卷三百九十五 第 4a 页 WYG1045-0779c.png
千缗货易他日但归吾本无畏忻然赍缗父子江淮射
利不数岁已富从真继邅焚爇及罹劫盗生计一空遂
诣无畏曰今日之困不思弟千缗之报可相济三二百
乎闻从真言辄为拒捍报曰若言有负但执券来从真
怨恨填臆乃归庭中焚香泣泪诅之言词慷慨闻者战
剽午后东西有片黑云骤起须臾霔雨雷电兼至霹雳
一震无畏遽变为牛朱书腹下云负心人史无畏经旬
而卒刺史图其事而奉奏焉(出会昌/解颐录)
卷三百九十五 第 4b 页 WYG1045-0779d.png
    张应
唐张应自荣阳被命至河内郡涉九鼎渡所乘小驷惊
逸及北岸视后足有物萦绕状如大螾绛色乃抽佩刀
断于地辄复相续坚缩如白角栉红影若缕横络之遂
寘诸囊中事毕而还复渡河至平阴天景歊蒸憩于园
井就之盥濯因与园叟话之取角栉置盆水上忽然黑
气勃兴浓云四合狂电震霆雨雹交下食顷方霁盆涸
而栉已亡(出三水/小牍)
卷三百九十五 第 5a 页 WYG1045-0780a.png
    天公坛
巴蜀间于高山顶或洁地建天公坛祈水旱盖开元中
上帝所降仪法以示人也其坛或羊牛所犯及预斋者
饮酒食肉多为震死新繁人王荛因往别业村民烹豚
待之有一人自天公斋迥回乃即席食肉王谓曰尔不惧
雷霆耶曰我与雷为兄弟何惧之有王异之乃诘其所
谓曰我受雷公箓与雷同职因取其箓验之果如其说
仍有数卷或画壮夫以拳叉地为井号拳叉井或画一
卷三百九十五 第 5b 页 WYG1045-0780b.png
士负薪蘖号一谷柴或以七手撮三簸之号七山簸江
陵东村李道士舍亦有此箓或云三洞法箓外有一百
二法为天师子嗣师所禁唯许救物苟邪用必上帝考
责阴诛也(出北梦/琐言)
    申文纬
尉氏尉申文纬尝话顷以事至洛城南玉泉寺时盛夏
寺左有池大旱村人祈祷未尝不应池之阳有龙庙时
文纬俯池而观有物如败花叶大如盖因以瓦砾掷之
卷三百九十五 第 6a 页 WYG1045-0780c.png
僧曰切不可恐致风雷之怒申亦不以介意逡巡白雾
自水面起才及山趾寺在山上石路七盘大雨霆电震
击北至平地已数尺溪壑暴涨驴乘洎仆夫随流漂荡
莫能植足昼日如暮霆震不已申之口吻皆黑怖惧非
常俄至一村寻亦开霁果中伤寒病将晓有微汗比明
无恙岂龙之怒几为所毙也(出玉堂/閒话)
    法门寺
长安西法门寺乃中国伽蓝之胜境也如来中指节在
卷三百九十五 第 6b 页 WYG1045-0780d.png
焉照临之内奉佛之人罔不归敬殿宇之盛寰海无伦
僖昭播迁后为贼盗燬之中原荡栟人力既殚不能复
搆最须者材之与石忽一夕风雷骤起暴澍连宵平晓
诸僧窥望见寺前良材巨石阜堆山积亘十馀里首尾
不断有如人力置之于是鸠集民匠复搆精蓝至于貌
备人谓鬼神送来愈更钦其圣力育王化塔之事岂虚
也哉(出玉堂/閒话)
    陈绚
卷三百九十五 第 7a 页 WYG1045-0781a.png
伪蜀王氏彭王傅陈绚常为邛州临溪令县署编竹为
藩而涂之署久泥忽陊落唯露其竹侍婢秉炬而照一
物蟠于竹节中文彩烂然小蛇也俄而雷声𨼆𨼆绚疑
其乖龙惧罹震厄乃易衣炷香抗声祈于雷曰苟取龙
幸无急遽虽狂电若昼自初夜迨四更𨼆𨼆不发既发
一声俄然开霁向物已失人无震惊有若雷神祐乎祈
(出北梦/琐言)
    彭城佛寺
卷三百九十五 第 7b 页 WYG1045-0781b.png
国某杨汀自言天祐初在彭城避暑于佛寺雨雹方甚
忽闻大声震地走视门外乃下一大雹于街中其高广
与寺楼等入地可丈馀顷之雨止则炎风赫日经月雹
乃消尽(出稽/神录)
    欧阳氏
广陵孔目吏欧阳氏某者居决定寺前其妻少遇乱失
其父母至是有老父诣门使白其妻我汝父也妻见其
贫陋不悦拒绝之父又言其名字及中外亲族甚悉妻
卷三百九十五 第 8a 页 WYG1045-0781c.png
竟不听又曰吾自远来今无所归矣若尔权寄门下信
宿可乎妻又不从其夫劝之又不可父乃去曰吾将讼
尔矣左右以为公讼耳亦不介意明日午暴风雨从南
方来有震霆入欧阳氏之居牵其妻至中庭击杀之大
水平地数尺邻里皆震荡不自持后数日欧阳之人至
后土庙神座前得一书即老父讼女文也(出稽/神录)
    庐山卖油者
庐山卖油者养其母甚孝谨为暴雷震死其母自以无
卷三百九十五 第 8b 页 WYG1045-0781d.png
罪日号泣于九天使者之祠愿知其故一夕梦朱衣人
告曰汝子恒以鱼膏杂油中以图厚利且庙中斋醮恒
用此油腥气薰蒸灵仙不降震死宜矣母知其事遂止
(出稽/神录)
    李诚
江南军使苏建雄有别墅在毗陵恒使傔人李诚来往
检视乙卯岁六月诚自墅中回至句容县西时盛暑赫
日持伞自覆忽值大风飞石拔木卷其伞盖而去唯持
卷三百九十五 第 9a 页 WYG1045-0782a.png
伞柄行数十步云雨大至方忧濡湿忽有飘席至其所
因取覆之俄而雷震地道傍数家之中卷一家屋室向
东北而去顷之遂霁其居荡然无复遗者老幼十馀皆
聚桑林中一无所伤舍前有足迹长三尺诚又西行数
里遇一人求买所覆席即与之又里馀复遇一人求买
所持伞柄诚乃异之曰此物无用尔何为者而买之其
人但求乞甚切终不言其故随行数百步与之乃去(出/稽)
(神/录)
卷三百九十五 第 9b 页 WYG1045-0782b.png
    茅山牛
庚寅岁茅山有村中儿牧牛取所著汗衫暴于草上而
假寐及寤失之唯一邻儿在傍以为窃去因相喧竞邻
儿父见之怒曰生儿为盗将安用之即投水中邻儿匍
匐出水呼天称冤者数四复欲投之俄而雷雨暴至震
死其牛汗衫自牛口中呕出儿乃得免(出稽/神录)
    番禺村女
庚申岁番禺村中有老姥与其女饷田忽云雨晦冥及
卷三百九十五 第 10a 页 WYG1045-0782c.png
霁乃失其女姥号哭求访邻里相与寻之不能得后月
馀复云雨昼晦及霁而庭中陈列筵席有鹿脯乾鱼果
实酒醢甚丰洁其女盛服而至姥惊喜持之女自言为
雷师所娶将至一石室中亲族甚众婚姻之礼一同人
间今使归返而他日不可再归矣姥问雷郎可得见耶
曰不可留数宿一夕复风雨晦冥遂不复见(出稽/神录)
    江西村妪
江西村中霆震一老妇为电火所烧一臂尽伤既而空
卷三百九十五 第 10b 页 WYG1045-0782d.png
中有呼曰误矣即坠一瓶瓶有药如膏曰以此傅之即
差如其言随傅而愈家人共议此神药也将收藏之数
人共举其瓶不能动顷之复有雷雨收之而去又有村
人震死既而空中呼曰误矣可取蚯蚓捣烂覆脐中当
差如言傅之遂苏(出稽/神录)
    甘露寺
道士范可保夏月独游浙西甘露寺出殿后门将登北
轩忽有人衣故褐衣自其傍入肩帔相拂范素好洁衣
卷三百九十五 第 11a 页 WYG1045-0783a.png
服新心不悦俄而牵一黄狗又驾肩而出范怒形于色
褐衣回顾张目其光如电范始畏惧顷之山下人至曰
向山下霹雳取龙不知之乎范故不闻也(出稽/神录)
    南康县
辛酉五月四日有使过南康县令胡侃置酒于县南莲
花馆水轩忽有暴风吹沙从南来因手掩目开盘中器
物蔌蔌有声若有物过良久开目见食器微仄其银酒
杯与杯之舟皆挟长如东西形壁傍大桐𣗳亦拔出墙
卷三百九十五 第 11b 页 WYG1045-0783b.png
外时一里外皆此风雨常遥闻馆中迅雷而馆中初不
闻也胡亦无恙(出稽/神录)
 
 
 
 
 
 太平广记卷三百九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