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全三国文 卷二 (自动笺注)
卷二·魏二
武帝(二)
屯田令(當在初平興平間
  夫定國之術,在于強兵足食秦人急農兼天下,孝武以屯田西域,此先世良式也。
(晉書·食貨志。
魏武既破黃巾羽林監穎川棗祗建置屯田議乃令云云。)
公元197年
徐宣議劉矯下令(當在建安二年後四年前)
  喪亂已來風教凋薄。
謗議之言,難用褒貶
建安以前一切勿論
其以斷前誹議者,以其罪罪之。
魏志·劉矯傳
褒賞
  別部司馬請立齊桓公神堂,使記室阮瑀議之。
(北堂書鈔六十九。)
公元201年
棗祗處中封爵并祀祗令(建安六年
  故陳留太守棗祗天性忠能
始共舉義兵,周旋征討
袁紹冀州,亦貪祗,欲得之。
祗深附托于孤,使領東阿
呂布之亂,兗州皆叛,惟范東阿完在,由祗以兵據城之力也。
后大軍糧乏,得東阿以繼,祗之功也。
及破黃巾定許,得賊資業,當興立屯田時議者皆言,當計牛輸谷,佃科以定
施行后,祗白以為僦牛輸谷,大收不增谷,有水旱災除,大不便
反覆來說,孤猶以為如故大收不可改易
祗猶執之,孤不知所,從使荀令君議之。
故軍祭酒聲云:「科取官牛,為官田計。
如祗議,于官便,于客不便
」聲懷此云云,以疑令君
猶自信,據計畫還白,執分田之術。
孤乃然之,使為屯田都尉施設田業
其時歲則大收,后遂因此大田豐足軍用摧滅群逆,克定天下,以隆王室
祗興其功,不幸早沒,追贈以郡,猶未副之,今重思之。
祗宜受封稽留至今,孤之過也。
祗子處中,宜加封爵,以祀祗為不朽之事。
(魏志·任峻傳注魏武帝故事。)
  吾起義兵,為天下暴亂
土人民,死喪略盡國中終日行,不見所識,使吾凄愴傷懷
舉義已來將士絕無后者,求其親戚以后之。
土田官給耕牛
學師以教之。
為存者立廟,使祀其先人。
魂而有靈,吾百年之後何恨哉!
(魏志·武帝紀,御覽六百三十七)
軍令
  令曰:司馬法,「將軍死綏」,故趙括之母,乞不坐
是古之將者,軍破于外,而家受罪于內也。
自命征行,但賞功而不罰罪,非國典也。
其令諸將出征敗軍抵罪失利免官爵。
(魏志·武帝紀,又文館詞林六百九十五。
案:諸令篇首文館詞林皆有「令」字,猶詔書首有「制詔二字也。)
論吏士行能令
  令:議者或以軍吏雖有功能德行不足堪任郡國之選,所謂「可與適道未可與權」者也。
管仲曰:「使賢者食于能則上尊斗士食于功則卒輕死,二者設于國則天下治
」未聞無能之人、不斗之士,并受祿賞,而可以立功興國者也。
明君不官無功之臣,不賞不戰之士;治平德行有事賞功能。
論者之言,一似管窺虎歟?
(魏志·武帝紀注引魏書,又文館詞林六百九十五)
脩學
  令:喪亂已來,十有五年,后生不見仁義禮讓之風,吾甚傷之。
其令郡國各文學,縣滿五百戶校官,選其鄉之俊造教學之。
庶幾先王之道不廢,而有以益于天下
(魏志·武帝紀,又文館詞林六百九十五)
河北租賦
  河北罹袁氏之難,其令無出今年租賦
(魏志·武帝紀)
收田租令
  令: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袁氏之治也
使豪強擅恣親戚兼并下民貧弱,代出租賦;炫鬻家財不足應命;(文館詞林作「不足畢負」。
)審配宗族至于藏匿罪人,為逋逃主。
欲望百姓親附甲兵強盛豈可得邪!
收田租畝四升,戶出絹二匹二斤而已,他不得擅興發
郡國守相檢察之,無令民有隱藏弱民兼賦也。
(魏志·武帝紀注引魏書,又文館詞林六百六十五)
袁譚
  敢有哭之者,戮及妻子
(御覽四百二十二引傅子)
赦袁氏同惡及禁復讎厚葬
  其與袁氏同惡者,與之更始,令民不得私讎,禁厚葬,皆一之以法。
(志·武帝紀)
整齊風俗
  令:阿黨比周先圣所疾也。
冀州俗,父子異部更相毀譽
直不疑無兄,世人謂之盜嫂第五伯魚三娶孤女,謂之撾婦翁王鳳擅權谷永比之申伯王商忠議,張匡謂之左道:此皆以白為黑,欺天罔君者也。
吾欲整齊風俗,四者不除,吾以為羞。
(魏志·武帝紀,又文館詞林六百九十五)
選舉
  夫遣人使四方古人所慎擇也。
仲尼曰:「使乎使乎
」言其難也。
(初學記二十)
  今鄴縣甚大,一鄉萬數千戶兼人之吏,未易得也
書鈔七十七
  聞小吏或有著巾幘
(書鈔七十七)
  魏諸官印,各以官為名印,如漢法二千石者章。
  國家舊法,選尚書郎,取年未五十者,使文筆真草有才能謹慎典曹治事起草立義
又以草呈示令仆訖,乃付令史書之耳。
書訖共省讀內之
事本臺郎統之,令史不行知也。
書之不好令史坐之,至于謬誤,讀省者之責,若郎不能為文書當御史令,是為牽牛不可服箱,而當取辯于繭角也。
(御覽二百十五)
  令:詔書司隸官,鍾校尉材智決洞通敏先覺,可上請參軍事,以輔暗政。
(御覽二百四十九引魏武選令)
  諺曰:「失晨之雞,思補更鳴。
」昔季闡在白馬,有受金奴婢之罪,棄而弗問。
以為濟北相,以其能故。
(御覽四百九十八)
明罰
  聞太原上黨西河雁門冬至后百有五日皆絕火寒食云為介子推
子胥沈江吳人未有絕水之事,至于推獨為寒食豈不悖乎!
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將有不堪之患。
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長半歲刑,主使百日刑,令長一月俸。
(藝文類聚四,御覽二十八,又三十,又八百六十八)
求言
  令:夫治世御眾建立輔弼,戒在面從
詩稱聽用我謀,庶無大悔,」斯實君臣懇懇之求也。
吾充重任,每懼失中頻年以來,不聞嘉謀,豈吾開延不勤之咎邪?
自今以后,諸掾屬治中別駕,常以月旦,各言其失,吾將覽焉。
(魏志·武帝紀注引魏書,又文館詞林六百九十五)
  自今諸掾屬侍中別駕,常以月朔,各進得失紙書函封
主者朝,常給紙函各一。
(初學記二十一「紙」)
舉泰太守呂虔茂才
  夫有其志,必成其事,蓋烈士之所殉也。
卿在郡以來禽奸討暴百姓獲安躬蹈矢石,所征輒克。
寇恂立名于汝穎,耿弇建策于青、兗,古今一也。
茂才,加騎都尉典郡如故
(魏志·呂虔傳)
衛臻不同朱越謀反
  孤與卿君同共舉事,加令問
始聞越言,固自不信,及得荀令君書,具亮忠誠
(魏志·衛臻傳)
封功臣令
  吾起義兵,誅暴亂,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豈吾功哉?
乃賢士大夫之力也。
天下雖未悉定,吾當要與賢士大夫定之,而專饗其勞,吾何以安焉
其促定功行封。
(志·武帝紀)
下令論功行封
  忠正密謀撫寧內外文若是也
公達其次也。
(魏志·荀攸傳)
分租與諸將掾屬令
  令:趙奢竇嬰之為將也,受賜千金一朝散之,故能濟成大功永世流聲,吾讀其文,未嘗不慕其為人也。
與諸將士大夫從戎事。
幸賴賢人不愛其謀,群士不遺其力,是以夷險平亂,而吾得竊大賞戶邑三萬。
追思竇嬰散金之義,今分所受租與諸將掾屬及故戍于陳、蔡者,庶以疇答眾勞,不擅大惠也。
宜差死事之孤,以租谷及之,若年殷用足,租奉畢入,將大與眾人共饗之。
(魏志·武帝紀注引魏書,又文館詞林六百九十五)
公元207年
涿郡太守建安十二年七月
  故北中郎將盧植著海內,學為儒宗,士之楷模,乃國之楨干也。
武王入殷,封商容之閭;鄭喪子產,而仲尼隕涕
孤到此州,嘉其余風,春秋之義,賢者之后,有異于人。
今亟敬遣丞掾修其墳墓,存其子孫,并致薄,以彰厥德。
(魏志·盧毓傳注引續漢書,又見藝文類聚四十)
田疇令
  田子泰非吾所宜吏者。
(魏志·田疇傳)
田疇讓封
  昔伯成棄國夏后不奪,將欲使高尚之士、優賢之主,不止一世也。
其聽所執。
(魏志·田疇傳注引魏書)
公元208年
劉琮令(建安十三年九月
  楚有江漢山川之險,后服先強,與秦爭衡荊州則其故地
鎮南久用其民矣。
身沒之后諸子鼎峙,雖終難全,猶可引日
青州刺史心高志潔,智深慮廣,輕榮重義薄利厚德,蔑萬里之業。
三軍之眾,篤中正之體,令名之譽,上耀先君遺塵,下圖不朽之馀祚;鮑永之棄并州竇融之離五郡未足以喻也。
雖封列侯一州之位,猶恨此寵未副其人;而比有箋求還州。
監史雖尊,秩祿未優。
今聽所執,表諫議大夫參同軍事
(魏志·劉表傳注魏武帝故事)
宣示孔融罪狀
  太中大夫孔融既伏其罪矣,然世人之采其虛名,失于核實,見浮艷,好作變異,眩其誑詐,不復察其亂俗也。
州人平原禰衡受傳論,以為父母與人無親譬若缶器,寄盛其中,又言若遭饑饉,而父不肖,寧贍活余人
違天反道,敗倫亂理,雖肆市朝,猶恨其晚。
以此事列上,宣示諸軍將軍將校掾屬,皆使聞見
(魏志·崔琰傳注魏氏春秋)
張范下令
  邴原名高德大,清規邈世魁然而峙,不為孤用,聞張子頗欲學之。
吾恐造之者富,隨之者貧也。
(志·邴原傳注別傳)
封田疇令
  
公元218年
田疇志節高尚遭值州里戎夏交亂引身深山研精味道百姓從之,以成都邑
袁賊之盛,命召不屈
慷慨守志,以徼真主
孤奉詔征河北遂服幽都,將定胡寇,特加禮命
疇即受署陳建攻胡蹊路所由率齊山民一時向化開塞導道一作送,供承使役,路近而便,令虜不意
蹋頓白狼遂長驅於柳城,疇有力焉。
及軍入塞,將圖其功,表封亭侯食邑五百,而疇懇惻前後辭賞。
出入三載歷年未賜,此為成一人之高,甚違王典,失之多矣。
宜從表封,無久留吾過。
(魏志·田疇傳注先賢行狀)
存恤從軍吏士家室令
  自頃以來,軍數征行,或遇疲氣,吏士死亡不歸家室怨曠百姓流離,而仁者豈樂之哉?
不得已也!
其令死者家無基業不能自存者,縣官勿絕廩,長吏存恤撫循,以稱吾意。
(魏志·武帝紀)
蔣濟揚州別駕
  季子為臣,吳宜有君。
今君還州,吾無憂矣。
(魏志·蔣濟傳)
蔣濟丞相主簿西曹屬令
  舜舉皋陶,不仁者遠;臧否得中,望于賢屬矣。
(魏志·蔣濟傳)
求賢
  令:自古受命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
及其得賢也,曾不閭巷,豈幸相遇哉?
上之人不求之耳。
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
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
」若必廉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
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于渭濱者?
得無盜嫂受金未遇無知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魏志·武帝紀,又文館詞林六百九十五)
讓縣自明本志
  孤始舉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巖穴知名之士,恐為海內人之所見凡愚,欲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譽,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濟南,始除殘去穢平心選舉違迕常侍
以為強豪所忿,恐致家禍故以病還。
去官之後年紀尚少顧視同歲中,年有五十,未名為老,內自圖之,從此卻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與同歲中始舉者等耳。
故以四時歸鄉里,于譙東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讀書冬春射獵,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絕賓客往來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征為都尉,遷典軍校尉,意遂更欲為國家討賊立功欲望封侯征西將軍然后題墓道言「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遭值董卓之難,興舉義兵
是時合兵多得耳,然常自損,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與強敵爭,倘更為禍始
汴水之戰數千,后還到揚州更募,亦復不過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領兗州,破降黃巾三十萬眾,又袁術僭號九江,下皆稱臣名門建號門,衣被皆為天子之制,兩婦預爭為皇后
志計已定,人有勸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
后孤討禽四將,獲其人眾,遂使窮亡解沮發病而死。
及至袁紹河北兵勢強盛,孤自度勢,實不敵之,但計投死為國,以義滅身,足垂于後。
幸而,梟其二子。
劉表以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卻,以觀世事,據有荊州,孤復定之遂平天下
身為宰相人臣貴已極,意望已過矣。
  今孤言此,若為自大,欲人言盡,故無諱耳。
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或者人見孤強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評,言有不遜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齊桓、晉文所以垂稱至今日者,以其兵勢廣大,猶能奉事周室也。
論語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謂至德矣。
」夫能以大事小也。
樂毅趙王欲與之圖燕,樂毅伏而垂泣,對曰:「臣事昭王,猶事大王臣若獲戾,放在他國,沒世然后已,不忍謀趙之徒隸,況燕後嗣乎!
胡亥之殺蒙恬也,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孫積信秦三世矣;今臣將兵三十餘萬,其勢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孤每讀此二人書,未嘗愴然流涕也。
  孤祖父以至孤身,皆當親重之任可謂見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過于三世矣。
非徒諸君說此也,常以語妻妾皆令深知此意。
孤謂之言:「顧我萬年之后汝曹當出嫁,欲令傳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
」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
所以勤勤懇懇敘心腹者,見周公有金滕之書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
然欲孤便爾委捐典兵以還執事,歸就武平侯國,實不可也。
何者
誠恐離兵為人所禍也。
既為子孫計,又己敗則國家傾危是以不得虛名處實禍,此所不得為也。
前朝封三子為侯固辭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復以為榮,欲以外援,為萬安計。
孤聞介推之避晉封申胥之逃楚賞。
未嘗不舍書而嘆,有以自省也。
奉國威靈仗鉞征伐弱以克強,處小而禽大,意之所圖,動無違事,心之所慮,何向不濟,遂蕩平天下不辱主命可謂天助漢室非人力也。
封兼四縣,食戶三萬,何德堪之!
江湖未靜,不可讓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辭。
今上還陽、柘、苦三縣戶二萬,但食武平萬戶,且以分損謗議,少減孤之責也。
(魏志·武帝紀注引魏武故事)
公元211年
邴原五官長史令(建安十六年
  子弱不才,懼其難正;貪欲相屈,以匡勵之。
雖云利賢,能不恧恧
(魏志·邴原傳注)
下令杜畿秩(建安十六年九月
  河東大守杜畿孔子所謂禹吾無間然矣,增秩中二千石
(魏志·杜畿傳)
隴右平定下令
  姜敘之母明智乃爾,雖楊敞之妻,蓋不過也。
(御覽四百四十一引皇甫謐列女傳)
省東
  日出于東,月盛于東。
凡人言方,亦復先東。
何以省東曹?
(魏志·毛傳)
九錫
  夫受九錫廣開土宇周公其人也。
漢之異姓入王者,與高祖俱起布衣創定王業,其功至大,吾何可比之?
(魏志·武帝紀注引魏書)
高柔理曹掾
  夫治定之化,以禮為首撥亂之政,以刑為先。
是以舜流四兇族,皋陶作士漢祖除秦苛法蕭何定律,掾清識平當:明于憲典。
勉恤之哉!
(魏志·高柔傳)
肉刑
  安得通理君子達于古今者使平斯事乎?
陳鴻臚以為死刑有可加于仁恩者,正謂此也。
御史中丞能申其父之論乎?
(魏志·陳群傳)
杜畿尚書仍鎮河東
  昔蕭何定關中寇恂河內,卿有其功,間將授卿以納言之職。
顧念河東,吾股肱郡充實之所,足以天下,故且煩卿臥鎮之。
(魏志·杜畿傳)
和洽毛玠謗毀
  今言事者白不但謗吾也,乃復為崔琰觖望,此損君臣恩義妄為死友怨嘆,殆不可忍也。
昔蕭、曹與高祖起微賤,致功立勛高祖在屈笮,二相恭順臣道益彰,所以祚及后世也。
侍中求實之,所以不聽,欲重參之耳!
(魏志·和洽傳)
荀攸下令
  孤與荀公達周游二十馀年,無毫毛可非者。
(魏志·荀攸傳注引魏書)
  荀公達真賢人也,所謂溫良恭儉讓得之
孔子晏平仲與人交,久而敬之。
公達即其人也。
(同上。)
夏侯淵平隴右令
  宋建造為亂逆,三十余年
一舉滅之,虎步關右所向無前
仲尼有言:「吾與爾,不如也。
」(魏志·夏侯淵傳)
有司取士毋廢偏短
  令:夫有行之士,未必進取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
陳平篤行蘇秦守信邪?
而陳平定漢業蘇秦濟弱燕。
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廢乎?
有司明思此義,則士無遺滯、官無廢業矣。
(魏志·武帝紀,又文館詞林六百九十五)
軍中典獄
  夫刑,百姓之命也。
軍中典獄者或非其人,而任以三軍死生之事,吾甚懼之。
其選明達法理者使持典刑
(魏志·武帝紀,又通典二十九)
高選諸子官屬
  侯家吏,宜得淵深法度如邢輩。
(魏志·邢傳)
春祠
  令:「議者以為祠廟上殿當解履。
吾受錫命帶劍不解上殿
今有事于廟而解履上殿,是尊先公而替王命,敬父祖而簡君主故吾不敢解履上殿也。
臨祭就洗,以手擬水而不盥。
夫盥以潔為敬,未聞擬向不盥之禮。
且「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故吾親受水而盥也。
降神禮訖,下階就坐而立須奏畢竟似若不衎(魏志誤作「愆」,今從文館詞林
)烈祖,遲祭不速訖也。
故吾坐俟樂闋送神乃起也。
受胙納袖,(魏志誤作「神」,下文「納于袖」,亦誤作「神」。
今從文選詞林
)以授侍中,此為敬恭不終實也。
古者親執祭事,故吾親納于袖,終抱而歸也。
仲尼曰:「雖違眾,吾從下。
」誠哉斯言也。
(魏志·武帝紀注引魏書,又文館詞林六百九十五,御覽七百六十一)
諸兒令
  今壽春漢中長安先欲使一兒各往督令之,欲擇慈孝不違吾命,亦未知用誰也。
兒雖小時見愛,而長大能善,必用之,吾非有二言也。
不但不私臣吏,兒子亦不欲有所私。
(御覽四百二十九)
賜死崔琰
  見刑,而通賓客,門若市人,對賓客虬須直視,若有所瞋。
(魏志·崔琰傳)
夏侯惇伎樂名倡
  魏絳和戎之功,猶受金石之樂,況將軍乎!
(魏志·夏侯惇傳)
曹植私出開司馬門下令
  始者謂子建,兒中最可定大事
(魏志·陳思王植傳注魏武故事)
  自臨菑侯植私出開司馬門金門,令吾異目視此兒矣。
(同上)
又下諸侯長史令
  諸侯長史及帳下吏,知吾出輒將諸侯行意否?
子建私開司馬門來,吾都不復信諸侯也。
恐吾適出,便復私出,故攝將行
不可恒使吾爾誰為心腹也。
(魏志·陳思王植傳注魏武故事)
舉賢勿拘品行令
  昔伊摯傅說出于賤人管仲桓公賊也,皆用之以興。
蕭何曹參縣吏也,韓信陳平污辱之名,有見笑之恥,卒能成就王業,聲著千載
吳起貪將,殺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歸,然在魏,秦人不敢東向,在楚則三晉不敢南謀
今天下得無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間,及果勇不顧臨敵力戰;若文俗之吏,高才異質,或堪為將守;負污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
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
(魏志·武帝紀注引魏書)
太子
  告子文:汝等悉為侯,而子桓不封,止為五官中郎將,此是太子可知矣。
(御覽二百四十一引魏武
案:鄂陵侯彰,字子文。)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