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全三国文 卷六十五 (自动笺注)
卷六十五·吳三
太子
公元221年
  登字子高大帝長子
魏黃初二年立為太子,立二十一年,卒,謚曰宣太子
臨終上疏
  臣以無狀,嬰抱篤疾自省微劣,懼卒隕斃,臣不自惜。
念當委離供養,埋胔后土,長不復奉望宮省朝覲日月,生無益於國,死貽陛下重戚,以此哽結耳。
臣聞死生有命長短自天,周晉顏回,有上智之才,而尚夭折,況臣愚年過其壽,生為國嗣,沒享榮祚,於臣已多,亦何悲恨哉!
方今大事未定逋寇未討,萬國喁喁系命陛下,危者望安,亂者仰治。
陛下棄忘臣身割下流之恩,修黃老之術,篤養神光,加差珍膳廣開神明之慮,以定無窮之業,則率士幸賴,臣死無恨也。
皇子仁孝聰哲德行清茂,宜早建置,以系民望
諸葛恪才略博達器任佐時
張休顧譚謝景通敏有識斷,入宜委腹心,出可為爪牙
范慎華融矯矯壯節,有國士之風。
羊衜辯捷,有專對之材。
刁玄優弘,志履道真
裴欽博記,翰采足用
蔣修、虞翻志節分明
凡此諸臣,或宜廊廟,或任將帥,皆練時事明習法令守信固義,有不可奪之志。
此皆陛下日月所昭,選置臣宮,得與從事備知情素,敢以陳聞
臣重惟當今方外多虞師旅未休,當厲六軍,以圖進取
軍以人為眾,眾以財為,竊郡縣頗有荒殘,民物凋弊奸亂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
為政聽民,律令與時推移,誠宜與將相大臣詳擇時宜博采眾議寬刑輕賦,均息力役,以順民望
陸遜忠勤於時出身憂國謇謇在公,有匪躬之節。
諸葛瑾步騭朱然全琮朱據呂岱吾粲闞澤嚴畯張承、孫怡忠於為國通達治體
可令陳上便宜蠲除苛煩愛養士馬撫循百姓
五年之外,十年之內,遠者歸復,近者盡力兵不血刃,而大事可定也。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故子囊臨終遺言戒時,君子以為忠,豈況臣登,其能已乎
陛下留意聽采,臣雖死之日,猶生之年也。
(吳志·孫登傳)
步騭
  夫賢人君子所以興隆大化佐理時務者也。
受性暗蔽,不達道數,雖實區區欲盡心於明德,歸分于君子至于遠近士人先后之宜,猶或緬焉,未之能詳。
傳曰:「愛之能勿勞乎?
忠焉能勿誨乎?
」斯其義也。
豈非所望君子哉!
(吳志·步騭傳)
孫皎
  字叔朗,堅季弟靜之第三子,官護軍校尉,遷都護征虜將軍
下令兵候
  今所誅者曹氏。
百姓何罪,自今以往不得系其老弱
(吳志·宗室孫皎傳。
嘗遣兵候,獲魏邊將、吏、美女以進更其衣服送還之,下令。)
孫綝
  字子通,堅弟靜之曾孫
侍中武衛將軍,領中外諸軍事,代孫峻朝政,遷大將軍封永寧侯
廢其主亮,迎立景帝休,尋伏誅
奉書瑯邪王休
  綝以薄才,見授大任不能輔導陛下
頃月以來,多所造立親近劉承,悅於美色,發吏民婦女,料其好者,留于宮內;取兵子弟十八已下三千余人,習之苑中連日續夜,大小呼嗟敗壞藏中矛戟五千余枚,以作戲具。
朱據先帝舊臣子男熊、損皆承父之基,以忠義自立
昔殺小主自是大主所創,帝不復精其本末,便殺熊、損,諫不見用,諸下莫不側息
帝於宮中作小船三百余艘,成以金銀師工晝夜不息
太常全尚累世受恩不能諸宗親,而全端等委城就魏。
位過重,曾無一言以諫陛下,而與敵往來使傳消息,懼必傾危社稷
推案舊典,運集大王,輒以今月二十七日擒
以帝為會稽王,遺楷奉迎
百寮喁喁,立住道側
(吳志·孫綝傳)
詣闕上書
  臣伏自省,才非干國因緣肺腑位極人臣傷錦敗駕罪負彰露,尋愆惟闕,夙夜憂懼
聞天棐諶,必就有德是以幽、厲失度周宣中興陛下圣德纂承大統,宜得良輔,以協雍熙,雖堯之盛,猶求稷契,以協明圣之德。
古人有言:「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臣雖自展竭無益庶政謹上印綬節鉞退還田里,以避賢路
(吳志·孫綝傳,休即位草莽臣,詣闕上書。)
張昭
  字子布彭城人
孫策長史撫軍中郎將
統事,復為長史後拜綏遠將軍封由拳侯權稱尊號,拜輔吳將軍改封婁侯
食邑萬戶,有春秋左氏傳解及論語注。
卒年八十一,謚曰文侯
宜為舊君諱論
  客有見大國之議士君子之論,云起元建武已來,舊君名諱五十六人以為后生不得協也。
取乎經論譬諸行事,義高辭麗,甚可嘉羨。
愚意褊淺,竊有疑焉。
乾坤剖分萬物定形,肇有父君臣之經。
圣人順天之性,制禮尚敬,在三之義,君實食之,在喪之哀,君親臨之,厚莫重焉,恩莫大焉誠臣子所尊仰萬夫所天恃,焉得而同之哉。
親親有衰,尊尊有殺,故禮服不盡高祖,下不盡玄孫
傳記四世緦麻,服之窮也;五世袒免降殺同姓也;六世親屬竭矣。
曲禮不逮事之義則不諱,不諱者,蓋名之謂,屬絕之奸,不拘于協,況乃古君五十六哉!
邾子會盟季友來歸不稱其名,咸書字者,是時魯人嘉之也。
何解臣子為君父諱乎?
周穆王諱滿至定王時王孫滿者,其為大夫,是臣協君也。
厲王諱胡,及莊王之子,其比眾多。
類事建議,經有明據,傳有征案,然后進攻退守萬無奔北垂示百世,永無咎失。
應劭上尊舊君之名,而下無所斷齊,猶歸之疑云曲禮之篇,疑事無質觀省上下,闕義自證,文辭可為,倡而不法將來何觀
言聲一放,猶拾沈也。
過辭在前,悔其何追!
(吳志·張昭傳注)
徐州刺史陶謙哀辭
  猗歟使君君侯將軍
膺秉懿德允武允文
體足剛直,守以溫仁
令舒及盧,遺愛于民。
牧幽暨徐,甘棠是均。
憬憬夷、貊,賴侯以清。
蠢蠢妖寇,匪侯不寧。
唯帝念績,爵命已章。
既牧且侯,啟土溧陽
遂升上將受號安東
平世難,社稷是崇。
降年不永奄忽殂薨。
喪覆失恃,民知困窮
曾不旬日五郡潰崩
我人斯,將誰仰憑
追思靡及,仰叫皇穹
嗚呼哀哉
(魏志·陶謙傳注引吳書)
張承
  字仲嗣,昭長子,為濡須都督奮威將軍封都鄉侯
卒謚曰定侯
呂岱
  昔旦奭翼周,二南作歌,今則足下與陸子也。
忠勤相先勞謙相讓,功以權成,化與道合君子嘆其德,小人悅其美。
加以文書鞅掌賓客終日,罷不舍事,勞不言倦,又知上馬輒自超乘不由跨躡如此足下廉頗也,何其事事快也。
周易有之,禮言恭,德言盛,足下何有盡此美邪!
(吳志·呂岱傳)
諸葛瑾
  字子瑜又字敦仁瑯邪陽都人
避亂江東孫權以為長史,轉中司馬
封宣城侯,以綏南將軍南郡太守
黃武初左將軍封宛陵侯
稱尊號,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
連名上疏請為周胤復爵
  故將周瑜子胤,昔蒙粉飾受封為將,不能養以之福,思立功效,至縱情欲,招速罪辟
臣竊以昔見寵任,入作心膂,出為爪牙銜命出征身當矢石盡節用命視死如歸,故能摧曹操烏林,走曹仁郢都揚國威德華夏是震,蠢爾蠻荊,莫不賓服,雖周之方叔,漢之信、布,誠無以尚也。
折沖桿難之臣,自古帝王莫不貴重,故漢高帝封爵之誓曰:「使黃河如帶太山如礪,國以永存,爰及苗裔
」申以丹書,重以盟詛,藏於宗廟,傳於無窮,欲使功臣之后世世相踵非徒子孫,乃關苗裔報德明功勤勤懇懇如此之至,欲以勸戒后人用命之臣,死而無悔也。
況于身沒未久,而其子胤降為匹夫,益可悼傷
竊惟陛下欽明稽古,隆於興繼,為歸訴,乞匃余罪還兵復爵,使失旦之雞,復得一鳴,抱罪之臣,展其后效。
(吳志·周瑜傳。
子胤,後以罪徙盧陵郡,諸葛瑾步騭連名上疏。)
劉備
  奄聞旗鼓來至白帝或恐議臣吳王侵取此州,危害關羽,怨深禍大,不宜答和,此用心于小,未留意大者也。
試為陛下論其輕重,及其大小
陛下若抑威損忿,暫省瑾言者,計可立決,不復咨之於群后也。
陛下關羽之親何如先帝
荊州大小孰與海內
俱應仇疾誰當先后
若審此數,易如反掌
(吳志·諸葛瑾傳)
陸遜
  大駕已旋,賊得韓扁,具知吾闊狹
且水干,宜當忽去。
(吳志·陸遜傳)
諸葛恪
公元252年
  字元遜,瑾長子
騎都尉太子中庶子,轉左輔都尉,拜撫越將軍,領丹陽太守,進威北將軍封都鄉侯,遷大將軍假節
陸遜荊州事,后征領太子太傅
孫亮即位,拜太傅,為孫峻所殺。
諸葛五卷
敕下四部屬城
  山民去惡從化,皆當撫慰,徙出外縣,不得嫌疑,有所執拘
(吳志·諸葛恪傳)
齊王孫奮
  帝王之尊,與天同位是以家天下,臣父兄四海之內,皆為臣妾。
仇讎有善不得不舉;親戚有惡,不得不誅。
所以承天理物,先國后身,蓋圣人立制百代不易之道也。
昔漢初興,多王子弟,至於太強,輒為不軌上則幾危社稷,下則骨肉相殘其后懲戒以為大諱
光武以來諸王有制,惟得自娛宮內不得臨民,干興政事其與交通,皆有重禁,遂以全安,各保福祚。
此則前世得失之驗也。
袁紹劉表各有國土土地非狹,人眾非弱,以適庶不分,遂滅其宗祀
此乃天下愚智共嗟痛。
大行皇帝覽古戒今,防芽遏萌,慮於千載
是以寢疾之日,分遣諸王,各早就國,詔策殷勤科禁嚴峻其所戒敕無所不至,誠欲上安宗廟,下全諸王,使百世相承,無兇國害家之悔也。
  大王宜上太伯順父之志,中念河間獻王東海王恭敬之節,下當裁抑驕恣荒亂以為警戒
而聞頃至武昌以來多違詔敕不拘制度,擅發諸將兵治護宮室
左右常從有罪過者,當以表聞,公付有司,而擅私殺,事不明白
大司馬呂岱親受先帝詔敕輔導大王,即不承用其言,令懷憂怖。
華錡先帝近臣忠良正直其所陳道,當納用之,而聞怒錡,有收縛之語。
中書楊融,親受詔敕,所當恭肅,云「正自不聽禁,當如我何」?
聞此之日,大小驚怪,莫不寒心。
里語曰:「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大王宜深以魯王為戒改易其行,戰戰兢兢盡敬朝廷如此無求不得
棄忘先帝法教,懷輕慢之心,臣下寧負大王不敢先帝遺詔,寧為大王怨疾豈敢忘尊主之威,而令詔敕不行藩臣耶?
古今正義大王照知也。
福來有由,禍來有漸,漸生不憂,將不可悔。
向使王早忠直之言,懷驚懼之慮,享祚無窮豈有滅亡之禍哉?
良藥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達者能受之。
今者恪等慺々欲為大王危殆萌芽,廣福慶基原是以自知言至,愿蒙三思
(吳志·孫奮傳)
丞相陸遜
  楊敬叔傳述清論以為方今人物凋盡守德業者不能復幾,宜相左右,更為輔車,上熙國事,下相珍惜
疾世俗好相謗毀,使已成之器,中有損累;將進之徒,意不歡笑
聞此喟然,誠獨擊節
以為君子不求備於一人
自孔氏門徒大數三千,其見異七十二人至于子張子路子貢等七十之徒,亞圣之德,然猶各有所短,師辟由喭,受命豈況下此而無所闕?
仲尼不以數子之不備而引以為友,不以人所短棄其所長也。
加以當今取士,宜寬於往古
何者
時務從橫,而善人單少國家職司,常苦不充
茍令性不邪惡,志在陳力,便可獎就,騁其所任。
若於小小宜適私行不足,皆宜闊略不足縷責
士誠不可纖論苛克苛克則彼賢圣猶將不全,況其出入者耶?
故曰以道望人則難,以人望人則易,賢愚可知
  自漢末以來中國士大夫許子將輩,所以更相謗訕,或至于禍,原其本起,非為大讎,惟坐克不能盡如禮,而責人專以正義
夫己不如禮,則人不服
責人以正義,則人不堪
不服其行,外不堪其責,則不得不相怨
相怨一生,則小人得容其間
得容其間,則三至之言,浸潤之譖,紛錯交至雖使至明至親者處之,猶難以自定,況已為隙,且未能明者乎?
是故張、陳至於血刃,蕭、朱不終其好,本由于此而已
夫不小過纖微相責,久乃至家戶為怨,一國無復全行之士也。
(吳志·諸葛恪傳)
與弟公安督融書
公元217年
  今月十六日乙未,大行皇帝委棄萬國群下大小莫不傷悼
至吾父子兄弟并受殊恩非徒凡庸之隸,是以悲慟肝心圮裂
皇太子丁酉尊號,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身受顧命輔相幼主,竊自揆度,才非博陸而受姬公負圖之托,懼忝丞相輔漢之效,恐損先帝委付之明,是以憂慚惶惶,所慮萬端
且民惡其上,動見瞻觀何時易哉?
今以頑鈍之姿,處保傅之位,艱多智寡,任重謀淺,誰為唇齒
近漢之世,燕、蓋交遘,有上官之變,以身值此,何敢怡豫邪?
又弟所在,與賊犬牙相錯,當於今整頓軍具率厲將士警備過常,念出萬死,無顧一生,以報朝廷無忝爾先。
又諸將備守各有境界,猶恐賊虜聞諱,恣睢寇竊
邊邑諸曹,已別下約敕,所部督將,不得妄委所戍,徑來奔赴。
雖懷愴怛不忍之心,公義奪私,伯禽服戎,若茍違戾非徒小故
以親正疏,古人明戒也。
(吳志·諸葛恪傳)
題論后為書聶友
  足下雖有自然之理,然未見大數
熟省此論,可以開悟矣。
(吳志·諸葛恪傳)
出軍
  夫天無二日,土無二王,王者不務兼并天下而欲垂祚後世古今未之有也。
戰國之時,諸侯自恃強地廣,互有救援,謂此足以傳世,人莫能危。
恣情從懷,憚於勞苦,使秦漸得自大,遂以并之,此既然矣。
近者劉景升荊州,有眾十萬,財谷如山不及曹操尚微,與之力競,坐觀強大吞滅諸袁。
北方定之后,率三十萬眾來向荊州當時雖有智者不能為畫於是景升兒子交臂請降,遂為囚虜
敵國欲相吞,即仇讎欲相除也。
有讎而長之,禍不在己,則在后人,不可不為遠慮也。
伍子胥曰:「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
夫差自恃強大,聞此邈然是以子胥而無備越之心,至于敗悔之,豈有及乎?
越小於吳,尚為吳禍,況其強大者耶?
昔秦但得關西耳,尚以并吞六國,今賊皆得秦、韓、、燕、齊九州之地,地悉戎馬之鄉,士林之藪。
  今以魏比古之秦,土地數倍,以吳與蜀比古六國不能半之
然今所以能敵之,但以兵眾于今適盡,而后生者未悉長大正是衰少未盛之時。
司馬懿先誅王凌,續自隕斃,其子幼弱,而專彼大任,雖有智計之士,未得施用
當今伐之,是其厄會
圣人急於趨時,誠謂今日
若順眾人之情,懷偷安之計,以為長江之險可以傳世不論魏之終始,而以今日遂輕其后,此吾所以長嘆息者也。
自本以來,務在產育,今者賊民繁滋,但以尚小,未可得用耳。
若復十數年后,其眾必倍于今,而國家勁兵之地,皆已空盡,唯有此見眾可以定事。
若不早用之,端坐使老,復十數年,略當損半,而見子弟數不足言,若賊眾一倍,而我兵損半,雖復使伊、管圖之,未可如何
不達遠慮者,必以此言為迂。
禍難未至而豫憂慮,此固眾人之所迂也。
及於難至,然后頓顙,雖有智者,又不能圖,此乃古今所病,非獨一時
昔吳始以伍員為迂,故難至而不可救
劉景升不能十年之后,故無以詒其子孫
今恪無具臣之才,而受大吳蕭、霍之任,智眾同,思不經遠若不及今為國斥境俯仰年老,而讎敵更強,欲刎頸謝責,寧有補邪?
今聞眾人或以百姓尚貧,欲務閑息,此不知慮其大危,而愛其小勤者也。
漢祖幸已自有三秦之地,何不閉關守險,以自娛樂,空出攻,身被創痍,介胄生蟣虱,將士困苦,豈甘鋒刃而忘安寧哉,慮于長久不得兩存者耳!
每覽荊邯公孫述進取,近見家叔父表陳爭競之計,未嘗喟然嘆息也。
夙夜反側,所慮如此,故聊疏愚言,已達二三君子之末。
一朝隕歿志畫不立,貴令來世知我所憂,可思於于
(吳志·諸葛恪傳)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