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全晋文 卷三十 (自动笺注)
卷三十
杨伟
  字世英冯翊人
魏文帝明帝尚书郎,後参大将军曹爽军事,入晋为征南军司
景初历三卷丘先生二卷时务十二卷
景初历
公元前104年
  「臣览载籍,断考历数,时以纪农,月以纪事其所由来,遐而尚矣。
乃自少昊,则玄鸟司分;颛项、帝喾,则重黎司天;唐帝、虞舜,则羲和掌日。
三代因之,则世有日官。
日官司历,则颁之诸侯诸侯受之,则颁于境内。
夏后之世,湎淫废时乱日,则书载胤征。
由此观之,审农时重人事,历代然之也。
逮至周室既衰,战国横骛告朔之羊,废而不绍,登台之礼,灭而不遵,闰分乖次而不识孟陬失纪而莫悟,大火西流,而怪蛰虫之不藏也。
是时也,天子协时司历不书日,诸侯受职日御不分朔,人事不恤废弃农时
仲尼拨乱春秋,托褒贬纠正司历失闰,则讥而书之,登台颁朔,则谓之有礼
自此以降,暨于秦汉,乃复以孟冬岁首,闰为後九月中节乖错时月纰缪,加时後天,蚀不在朔,累载相袭,久而不革也。
至武帝元封七年,始乃悟其缪焉,于是正朔更历数,使大才通人更造太初历,校中朔所差,以正闰分;课中星得度,以考疏密
建寅之月为正朔,以黄锺之月律历初。
其历斗分太多,後遂疏阔
至元和二年复用四分历,施而行之,至于今日考察日蚀率常在晦。
是则斗分太多,故先密後疏不可用也。
是以臣前以制典馀日,推考天路,稽之前典,验之以蚀朔,详而精之,更建密历,则不先不後,古今中天
以昔在唐帝,协日正时允厘百工,咸熙庶绩也。
欲使当今国之典礼凡百制度,皆韬合往古郁然备足,乃改正朔更历数,以大吕之月岁首,以建子之月为历初。
以为昔在帝代,则法曰颛项,曩自轩辕,则历曰黄帝,暨至汉之孝武革正朔更历数,改元曰太初,因名太初历
今改元为景初,宜曰景初历
臣之所建景初历法数约要施用近密,治之则省功,学之则易知。
虽复使研桑心算隶首运筹重黎司晷,羲和察景,以考天路,步验日月究极精微,尽术数之极者,皆未能并臣如此之妙也。
是以累代历数,皆疏而不密,自黄帝以来,常改革不已
公元272年
  壬辰以来至景初元年丁巳岁,积四千四十六,算上。
公元237年
  此元以天正建子黄锺之月为历初,元首之岁,夜半甲子朔旦冬至
元法,万一千五十八。
(晋书·律历志下,宋书·历志。)
历议
  六十日中疏密可知不待十年
若不从法,是校方员规矩;考轻重权衡课长短废尺寸;论是非分理
若不先定校历本法,而悬听弃法之末争,则孟轲所谓方寸之基,可使高于岑楼」者也。
今韩翊据刘洪术者,知贵其术,珍其法。
而弃其论,背其术,废其言,违其事,是非必使奇妙之式不传来世
若知而违之,是挟故而背师也;若不知而据之,是为挟不知而罔知也。
(晋书·律历志中,黄初中,扬伟议云云。)
明帝宫室
  今作宫室斩伐生民墓上毁坏碑兽石柱,辜及亡人,伤孝子心,不可以为後世法则
(魏志·曹爽传注世语)
时务
  辔策半挚之具设,虽刚怒粗戾蹄啮之马,若足(一作「若是」。
)拘半挚。
衔辔勒,棰策必至,则蹑躅循轨
(御览三百五十九。)
贾充
公元260年
  字公闾平阳襄陵人,魏豫州刺史逵子。
太和中袭爵阳里亭侯,拜尚书郎後累黄门侍郎汲郡典农中郎将,参大将军军事,转右长史,以从征诸葛诞进爵宣阳乡侯,迁廷尉,转中护军,弑高贵乡公
陈留王即位进封安阳乡侯,加散骑常侍
晋国建,封临沂侯
武帝王位,拜卫将军仪同三司给事中改封临颍侯
受禅,转车骑将军散骑常侍尚书仆射,更封鲁郡,寻代裴秀尚书令,改侍中,出为使持节都督秦凉二州诸军事
不行,迁司空,寻转太尉,行太子太保录尚书事。
咸宁末,为使持节假黄钺大都督伐吴。
吴平增邑八千户。
太康三年卒,追赠太宰礼官谥曰荒,不纳,谥曰武
有集五卷
表裴
  秀有佐命之勋,不幸嫡长丧亡遗孤稚弱,才德英茂足以兴隆国嗣
(晋书·裴传)
大都督
  西有昆夷之患,北有幽并之戍。
天下劳扰年谷不登,兴军致讨,惧非其时
又臣老迈非所克堪
(晋书·贾充传。
伐吴之役,诏大都督。)
请召诸军
  吴未可悉定,方夏江淮下湿疾疫必起。
宜召诸军以为後图,虽腰斩张华不足谢天下。
(晋书·贾充传)
齐王攸弘训太后服议
  河南尹王恂上言:「弘训太后入庙,合食景皇帝齐王攸不得行其子礼
」充议以为:「礼,诸侯不得天子公子不得先君,皆谓奉统承祀,非谓不得服其父祖也。
宜服三年丧事,自如臣制
(晋书·贾充传)
卫瓘
公元326年
  字伯玉河东安邑人
案:左思传有「陈留卫瓘」,乃卫权之误。
魏尚书觊子。
明帝时袭爵乡侯,为尚书郎,徙通事郎,转中书郎
高贵乡公时散骑常侍
陈留王即位,拜侍中,转廷尉卿,寻持节、监邓艾锺会军事,行镇西军司
蜀平,除使持节都督关中诸军事镇西将军,寻迁都督徐州诸军事镇东将军,增封菑阳侯
受禅,转征东将军进爵为公。
都督青州诸军事青州刺史,加征东大将军青州,徙征北大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幽州刺史,护乌桓校尉
咸宁初徵拜尚书令,加侍中
太康中司空,领太子少傅,进太保
惠帝初,录尚书事,辅政
贾后矫诏所杀,谥曰成
论语八卷
请议郄诜假葬除服
公元282年
  前太子洗马济阴郄诜寄止卫国文学讲堂十馀年,母亡不致丧归,便于北壁外下棺,谓之假葬
三年即吉诏用征东参军
以为城寺内屋壁之间无葬处,不成葬,则不除服
主者今欲明用权不过
其举下司徒博士评议
(通典一百三。
太康中。)
请除九品土断
  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用使朝廷德让,野无邪行。
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人知名不可虚求,故还其身。
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
斯则乡举里选者,先王令典也。
自兹以降,此法陵迟
魏氏颠覆之运,起丧之後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一时选用之本耳。
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是为劝励,犹有乡论馀风。
中间渐染,遂计资定品,使天下观望,唯以居位为贵,人弃德而忽道业,争多少锥刀之末伤损风俗,其弊不细。
九域同规大化方始,臣等以为宜皆荡除末法,一拟古制,以土断定,自公以下,皆以所居为正,无复悬客远属异土者。
如此,则同乡邻伍,皆为邑里,郡县之宰,即以居长,尽除中正九品之制,使举善进才,各由乡论
然则下敬其上,人安其教,俗与政俱清,化与法并济。
人知善否之教,不在交游,即华竞自息,各求于己矣。
今除九品,则宜准古制,使朝臣共相举任,于出才之路既博,且可以厉进贤之公心,核在位明暗令典也。
(晋书·卫瓘传。
太康中太尉汝南王亮上疏。)
奏免山涛
  微苦,久不视职
手诏频烦,犹未顺旨
参议以为专节之尚,违至公之义,若实沈笃,亦不宜居位,可免官。
(晋书·山涛传)
奏请郑默三司
  才行名望,宜居论道五升九卿,位未称德。
宜赠三司
(晋书·郑袤附传)
与某书
  顿州民卫瓘惶恐死罪中阙音敬,望想尽怀。
在外累年,始尔得还,情甚踊跃
望州里,上领节度明日入奉,说欣承福,昨自(一作「得」。
不具
惶恐死罪
淳化阁帖二)
魏舒
  每与足下共论此事,日日未果可谓瞻之在前忽然在後矣。
(晋书·魏舒传,司徒阳子逊位还第司空卫淳与书。
又见御览四百二十四引王隐晋书。)
卫恒
  字巨山,瓘子,咸宁中司空齐王仓曹掾泰康初转太子舍人,历尚书郎秘书丞太子庶子黄门郎
惠帝初与父瓘同遇害
王昌前母服议
  或云,嫡不可二,前妻宜绝。
此为夺旧与新,违母从子
礼,律所不许,人情所未安也
或云,绝与死同,无嫌二嫡,据其相及,欲令有服
此为论嫡则死,议服则生,还自相伐,理又不通
以为地绝死绝,诚无异也。
一如前母,不复追服
(晋书·礼志中,泰康元年仓曹掾卫恒云云
案,王昌事详前竟陵王瓘文。)
  一日有恨,知问,未面为叹。
欲七日去邪恒白
(淳化阁帖二)
四体书势
  △古文
公元280年
  昔在黄帝创制造物,有沮诵仓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盖睹乌迹以兴思也。
因而遂滋,则谓之字,有六义焉。
一曰指事,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老、考是也
六曰假借,令、长是也。
指事者,在上为上,在下为下
象形者,日满月亏,效其形也。
形声者,以类为形,配以声也。
会意者,止戈为武人言为信也。
转注者,以老寿考也。
假借者,数言同字,其声虽异,文意一也。
黄帝三代,其文不改,及秦用篆书焚烧先典,而古文绝矣。
汉武时,鲁恭王孔子宅,得尚书春秋论语、孝经,时人以不复知有古文,谓之科斗书
汉世秘藏希得见之。
魏初传古文者,出于邯郸淳,恒祖敬侯,写淳尚书,後以示淳,而淳不别。
至正始中,立三字石经,转失淳法,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
太康元年汲县盗发魏襄王冢,得策书十馀万言,案敬侯所书,犹有仿佛
古书亦有数种,其一卷论楚事者最为工妙。
恒窃悦之,故竭愚思,以赞其美,愧不足前贤之作,冀以存古人之象焉。
无别名,谓之字(案有脱文
势云。)
公元683年
  「黄帝之史,沮诵仓颉,眺彼鸟迹,始作书契。
纪纲万事垂法立制帝典用宣质文著世。
爰暨暴秦,滔天作戾
大道既泯,古文亦灭。
魏文好古世传丘坟
历代莫发,真伪靡分。
晋开元弘道敷训天垂其象,地耀其文。
其文乃耀,粲矣其章
因声会意类物有方:日处君而盈其度,月执臣而亏其旁;云委而上布,星离离以舒光禾卉苯以垂颖山岳峨嵯而连冈;虫以若动,鸟似飞而未扬。
观其错笔缀墨,用心精专;势和体均,发止无间
守正循检矩折规旋;或方员靡则,因事制权。
其曲如弓,其直如弦
矫然特出若龙腾于川;森尔下颓,若雨坠于天。
引笔奋力,若鸿雁高飞邈邈翩翩;或纵肆阿那,若流苏悬羽,靡靡绵绵
是故远而望之,若翔风厉水,清波漪涟;就而察之,有若自然
黄唐遗迹,为六艺范先
籀篆盖其子孙隶草乃其曾玄
睹物以致思,非言辞之所宣。
(晋书·卫瓘附传,魏志·刘劭传注引文叙录。)
  △篆书
公元前818年
  昔周宣王时史籀始著大篆十五篇,或与古同,或与古异,世谓之籀书者也。
平王东迁诸侯力政,家殊国异,而文字乖形。
秦始皇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益之,罢不合秦文者。
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
或曰下土程邈为衙狱吏得罪始皇幽系云阳十年,从狱中作小篆,少者增益,多者损减方者使员,员者使方,奏之始皇
始皇善之,出以为御史,使定书。
或曰所定乃隶字也。
自秦坏古文,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王莽时,使司空甄丰校文字部,改定古文,复有六书
一曰古文,孔氏中书也。
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
三曰篆书,秦篆书也。
四曰佐书,即隶书也。
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
六曰鸟书所以幡信也。
许慎说文,用篆书为正,以为体例,最可得而论也。
秦时李斯号为二篆,诸山及铜人铭皆书也。
汉建初中扶风曹喜,少异于斯而亦称善。
邯郸淳师焉,略究其妙,韦诞师淳而不及也。
太和中武都太守,以能书留补侍中魏氏宝器铭题皆书也。
汉末又有蔡邕,采斯喜之法,为古今杂形,然精密闲理不如淳也。
  篆势曰:「鸟遗迹皇颉循。
圣作则,制
体有六,篆为真
形要妙,巧入神
龟文
(当有缺文
)针(缺)列,栉比龙鳞;纾体放尾,长短复身;颓若黍稷垂颖,蕴若虫蛇之焚蕴;扬波振敝手,鹰蹴寺鸟震延颈胁翼,势似陵云
或轻笔内投,微本浓末,若绝若连;似水露绿丝,凝垂下端从者如悬,衡者如编;杳杪邪趣,不方不员;若行若飞,翩翩
远而望之,象鸿鹄群游,骆驿迁延;迫而视之,端际不可得见,指不可胜原
研桑不能数其诘屈离娄不能睹其郤间,般倕揖让而辞巧,籀诵拱手韬翰
篇籍之首目,粲斌斌可观
摛华艳于纨素为学艺之范先
文德弘懿,愠作者莫刊
字体之ぽ仰,举大略论旃
」(晋书·卫瓘附传,魏志·刘劭传注引文章叙录,又蔡中郎集,又水经注·河水四,又艺文类聚七十四、初学记二十一、御览七百四十九引蔡邕篆势。)
  △隶书
  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
汉因行之,独符、印玺幡信题署用篆。
隶书者,篆之捷也。
上谷王次仲作楷法。
灵帝好书,时多能者,而师宜官为最,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甚矜其能。
或时不持钱诣酒家饮,因书其壁,顾观者以酬酒讨钱足而灭之。
每书辄削而焚其札。
梁鹄乃益为版而饮之酒,候其醉而窃其札。
卒以书至选部尚书
宜官後为袁术将,今钜鹿宋子有耿球碑,是所立,其书甚工,云是宜官也。
鹄奔刘表魏武帝荆州,募求
之为选部也。
魏武欲为洛阳,而以为北部尉,故惧而自缚诣门,署军假司马;在秘书以勤书自效是以今者多有手迹
魏武帝悬著帐中及以钉壁玩之以为宜官
今官殿题署多是篆。
宜为大字邯郸淳宜为小字
谓淳得次仲法,然用笔尽其势矣。
弟子毛弘教于秘书,今八分弘法也。
汉末左子邑,小与淳不同,然亦有名。
  魏初有锺胡二家为行书法,俱学之于刘德升,而锺氏小异,然亦各有巧,今大行于世云。
作隶势曰:「鸟迹之变,乃惟佐隶
蠲彼繁文,崇此简易
厥用既体象有度
焕若星陈,郁若云布
其大径寻,细不容发随事从宜,靡有常制。
穹隆恢廓,或栉比针列,或砥平绳直,或蜿延胶戾,或长邪角趣,或规旋矩折
修知相副,异体同势。
奋笔轻举,离而不绝。
纤波浓点,错落其间
锺虡设张庭燎飞烟
崭岩截嵯,高下属连
崇台重宇,增云冠山
远而望之,若飞龙在天;近而察之,心乱目眩。
奇姿谲诡不可胜原
研桑所不能计,宰赐所不能言。
草篆足算,而斯文之未宣。
岂体大之难睹,将秘奥不传
俯仰详观,举大较论旃
」(晋书·卫瓘附传,魏志·武帝纪注,又刘劭传注。)
  △草书
  汉兴而有草书,不知作者姓名
至章帝时,齐相杜度号善作篇
後有崔瑗崔寔,亦皆称工
杜氏杀字甚安,而书体微瘦,崔氏甚得笔势,而结字小疏
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其巧,凡家衣帛,必书而後练之,(艺文类聚作「後染」。
)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下笔必为楷则,号忽忽不暇草书
寸纸见遗至今世尤宝其书,韦仲将谓之草圣
伯英文舒者,次伯英
又有姜孟颖、梁孔达、田彦和韦仲将之徒,皆伯英弟子有名于世,然殊不及文舒也。
罗叔景、赵元嗣者,与伯英并时见称西州,而矜巧自与,众颇惑之。
故英自称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馀
河间张超亦有名,然虽与崔氏同州不如伯英之得其法也。
  崔瑗草书势曰:「书契之兴,始自颉皇
写彼鸟迹以定文章
爰暨末叶典籍弥繁。
时(初学记作「人」。
)之多僻,政之多权。
官事荒芜,剿其墨翰
惟作佐隶旧字是删。
草书之法,盖又(初学记作「先」。
)简略
应时谕指,用于卒迫
兼功立用,爱日省力
纯俭之变,岂必古式
观其法象俯仰有仪。
方不中矩,员不副规。
抑左扬右,望之若崎。
竦企鸟蹴寺,志在飞移;狡兽暴骇,将奔未驰。
或黑知黑主点黑南,(此五字初学记但作「或黜点梁」四字
)状似连珠,绝而不离畜怒怫郁放逸生奇。
凌遽惴栗,若据高临危;旁点邪附,似蜩螗挶枝。
(初学记作「似螳螂而抱枝」。
)绝笔收势,馀綖纠结,若杜伯揵毒缘,塍蛇赴穴,头没尾垂。
是故远而望之,崔焉若沮岑崩崖;就而察之,一画不可移。
机微要妙临时从宜
略举大较仿佛若斯
(晋书·卫瓘附传,魏志·刘劭传注艺文类聚七十四,又初学记二十一,引崔瑗草书两条。)
卫展
  字道舒,恒族弟,历尚书郎南阳太守永嘉中江州刺史
元帝晋王以为大理
建号,拜廷尉,卒赠光禄大夫
有集十五卷
陈谚言表
  谚言:「廷尉狱,平如砥。
有钱生、无钱死。
」此谚之起,死生之出于此法狱也。
(初学记二十)
上书祖父不合从坐
公元690年
  今施行诏书,有考子正父死刑,或鞭父母问子所在
主者所称庚寅诏书举家逃亡家长斩。
长是逃亡之主,斩之虽重犹可
子孙犯事,将考祖父逃亡逃亡子孙,而父祖婴其酷。
伤顺破教,如此者众。
相隐之道离,则君臣之义废;君臣之义废,则犯上之奸生矣。
网密文峻,汉兴扫除烦苛风移俗易几于刑厝
大人革命不得不荡其秽匿,通其圯滞。
诏书宜除者多,有便当今,著为正条,则法差简易
(晋书·刑法志
展为晋王大理,考擿故事不合情者,上书云云,又见群书治要二十九引晋书,又通典一百六十四。)
上言宜复肉刑
  古者肉刑事经前圣,汉文除之,增加大辟
今人雕荒,百不遗一,而刑法峻重,非句践养胎之义也。
愚谓宜复古施行,以隆太平之化。
(晋书·刑法志,又通典一百六十八。)
卫屿
  屿,瓘九世孙,为散骑常侍,嗣江夏公
上表自陈
公元413年
  臣乃祖太保瓘,于魏咸熙之中太祖文皇帝为元辅之日,封萧阳侯
大晋受禅进爵为公,历位太保总录朝政
于时庶人诸王用事,忌瓘忠节,故楚王玮矫诏致祸,前朝以瓘秉心忠正加以伐蜀之勋,故追封兰陵郡公
永嘉之中东海王越兰陵,换封江夏户邑如旧
高祖散骑侍郎ロ之,嫡孙纂承封爵中宗元皇帝曾祖右卫将军承袭,逮于臣身
伏闻祠部郎荀伯子表,欲贬降复封萧阳
赵氏之忠,宠延累叶;汉祖开封,誓以山河
伏愿陛下既往之勋,垂罔极之施,乞出臣表,付外参详
(宋书·荀伯子传,义熙九年。)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