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全宋文 卷五十六 (自动笺注)
卷五十六
刘绲
  绲,泰始初太学博士
(案:隋志,梁有删定郎刘鲲集五卷,疑即此。)
祀孝武昭二庙
公元466年
  寻晋元北面称臣愍帝烝尝奉荐,亦使有司行事
兄弟不相为後,著於鲁史
以此而推,孝武之室,至尊无容进觞拜伏
其日亲进章皇太后庙,经昭皇太后室过,前议既使有司行事,谓不应进拜
皇太后正号久定,登列庙祀详寻祝文宜称皇帝讳。
案礼,妇无见兄之典。
后位居旁)尊,致虔之仪,理不容备。
武昭后二室,牲荐宜阙。
(宋书·礼志四,泰始二年六月太学博士刘绲议。)
孙琼
  泰始中尚书左丞,累迁至光禄大夫,有集十一卷
重奏江夏王女服
公元468年
  礼记:「女子十五而笄。
郑云:「年应许嫁者也。
」其未许嫁者,则二十而笄,射慈云:「十九犹为殇,礼官违越经典,於礼无据
(南齐书·江谧传,泰始四年江夏王义恭第十五女卒,年十九未笄
礼官议从成人服,诸王大功左丞孙琼重奏。)
孙诜
  字休群太原中都人大明中为刘秀之安北谘议参军
泰始中太常丞,累迁至御史中丞
三公山下禊赋
  九酝白差。
(北堂书钞一百四十八。)
皇太子纳征
公元469年
  聘币之典,损益惟义,历代行事,取制士婚
珪璋之用,实均璧品,采豹之彰,义齐虎文熊罴表祥,繁衍攸寄。
储后崇聘,礼先训远,皮玉之美,宜尽辉备。
礼称束制俪皮,则珪璋合同璧,熊罴文豹,各应用二。
(宋书·礼志一,明帝泰始五年十一月,兼太常丞孙诜议,又见通典五十八)
丘仲起
  仲起字子震吴兴人泰始中仪曹郎,历晋平太守,迁廷尉
皇太子冕服
公元470年
  案周礼:「公自兖冕以下
郑注:「兖冕以至卿大夫玄冕,皆其朝聘天子之服也。
」伏寻古之上公,尚得服兖以朝,皇太子储副之尊,率土瞻仰,愚谓宜式遵盛典,服兖冕九旒朝贺
(宋书·礼志五,泰始六年正月仪曹郎丘仲起议,又见通典六十一。)
王延
  延秀太原人泰始中祠部郎
重议郊祀
公元466年
  改革之宜,实如圣旨
虞愿议,盖是仰述而已,未显後例。
谨寻自初郊二载明堂一年第二第三明堂还复同岁
愿谓自始明堂以後,宜各间二年
以斯相推,长得异岁。
(宋书·礼志三,泰始六年五月虞愿议,曹郎王延重议。)
明堂告庙
公元471年
  案郑玄云:「郊者祭天之名,上帝者,天之别名也。
无二主,故明堂异处,以避后稷
」谨寻郊宗二祀,既名殊实同,至於应告,不容有异。
(宋书·礼志三,泰始七年十月祠部郎王延秀议。)
檀珪
  字伯玉高平金乡人安南将军韶孙,为沅南罢归元徽中安成郡
王僧虔
  五常之始,文武为先,文则经纬天地,武则拨乱定国
一门虽谢文通,乃忝武达
群从姑叔,三媾帝室,祖兄二世糜躯奉国,而致子侄饿死草壤。
去冬今春,频二敕,既无中人,屡见蹉夺。
经涉五朔逾历四晦书牍十二,接觐六七,遂不荷润,反更曝鳃
九流绳平,自不宜独苦一物,蝉服龟肠,为日已久。
饥虎能吓,人遽与肉,饿麟不噬,谁为落毛。
去冬乞豫章丞,为马超所争;今春蒙敕南昌县,为史偃所夺。
二子勋荫人才有何见胜。
若以贫富相夺,则分受不如
身虽孤微百世国士姻媾位宦,亦不後物。
尚书同堂姊为江夏王妃,檀珪同堂姑为南谯王妃尚书妇是江夏王女,檀珪祖姑长沙景王尚书伯为江州檀珪祖亦为江州尚书从兄出身为後参军檀珪释褐亦为中军参军
仆於尚书人地本悬,至於婚宦不肯殊绝
通塞虽异,犹忝气类尚书何事乃尔见苦?
泰始之初八表同逆一门二世粉骨卫主殊勋异绩,已不能甄,常阶旧途,复见侵抑。
(南齐书·王僧虔传,元徽中吏部尚书高平檀珪沅南僧虔以为征北板行参军,诉僧虔求禄不得,与僧虔书。)
又与王僧虔
  昔荀公达汉之功臣晋武帝方爵其玄孙
候惇魏氏勋佐,金德初融,亦始就甄显方赏其孙,封树近族
羊叔子晋泰始中建策至咸宁末,方加褒宠,封其兄子。
卞望之咸和初殒身国难至兴宁末,方崇礼秩,官其子孙
蜀郡主簿田混,黄初末故君之难,咸康中方擢其子孙,似不以世代远而被弃,年世疏而见遗
檀珪百罹六极造化罕比,五丧停露,百口转命,存亡披迫,本希小禄,无意阶荣
自古以来,有沐食近代王官
府佐沐食之职,参军王官之谓。
质非匏瓜,实羞空悬
殷何二生或是府主情味或是朝廷意旨,岂与悠悠之人,同口而语?
使仆就此职,尚书能以郎见转不,若使日得升禄则不执鞭
(南齐书·王僧虔传)
司马燮之
公元472年
  燮之,泰豫初太常丞
皇太妃为国亲本亲服
  礼:「妾服君之庶子女君之党」。
皆谓大夫士耳。
妾名虽总,而班有贵贱
三夫人九嫔,位视公卿
大夫犹有贵妾而况天子
诸侯之妾为他妾之子无服,既不服他妾之子,岂容服君及女君馀亲?
皇太妃贵亚尊极礼绝群后崇辉盛典,有逾东储,尚不服期太妃岂应有异。
本亲有惨,举哀之仪,宜仰则太后
(宋书·礼志二,泰豫元年,後废帝即位,崇所生陈贵妃皇太妃
有司奏:「皇太妃位亚尊极未详国亲举哀格当一同皇太后
为有降异?
又於本亲以下,当犹服与不?
」兼太常丞司马变之议。)
韩贲
  贲,元徽中太常丞
太后庙毁置议
公元474年
  案君母之尊,义发春秋,庶后飨无间
周典七庙承统,犹亲尽则毁。
况伯之所生,而无服代祭,稽之前代,未见其准。
(宋书·礼志四,元徽二年十月壬寅有司太后庙毁置,下礼官详议太常丞韩贲议。)
祠孝武及昭太后亲执爵议
  晋景帝之於世祖,肃祖之於孝武,皆傍尊也,亲执觞杓
孝武皇帝至尊,亲为伯父功列祖宗奉祠之日,谓宜亲执。
案昭皇太后主上,亲无名秩,情则疏远庶母在我,犹子祭孙止,况伯父庶母
愚谓昭后觞爵,可付之有司
(宋书·礼志四,元徽二年十月丙寅有司至尊亲祠太庙文皇帝太后之日,孝武皇帝皇太后虽亲非正统,而尝经北面未详应亲执爵与不?
礼官议。
太常丞韩贲议。)
殷匪子
  匪子,元徽中为都令史
太后庙毁置议
公元439年
  昭皇太后不继於祖宗进退宜毁。
议者云,「妾於妾祖姑
」既必告,毁不容异。
应告章皇太后一室
案记云:「妾於妾祖姑,无妾祖姑,则易牲而於女君可也。
」始章太后於昭太后,论昭穆而言,则非妾祖姑,又非女君於义不当
伏寻昭太后名位允极,昔初之始,自上於赵后即安西庙,并皆币告诸室。
古者大事必告,又云每事必告。
礼,牲币杂用
魏晋以来,互有不同
元嘉十六年,下礼官辨正
太学博士灵祚议称:「吉事用牲,凶事用币。
」自兹而後吉凶为判,已是一代成典
今事虽不全凶,亦未近吉,故宜依旧,以币遍告二庙
又寻昭太后毁主,无义陈列太祖博士欲依虞主於庙两阶之间。
案阶间本以埋告币埋虞主之所。
虞喜云,依五经典议,以毁主埋於虞主,埋於庙之北墙,最为可据
太后神主毁之埋之後上室不可不虚置,太后便应上下升之。
既升之顷,又应设脯醢安神
礼官所议,谬略未周,迁毁事大,请广详访。
(宋书·礼志四,元徽二年十月有司奏昭太后庙毁置,都令史殷匪子议。)
沈俣之
  俣之,元徽中仪曹郎中
王俭公长史朝服
公元476年
  制珪象德,损替因时,裁服象功施用随代。
车旗於商周,冠佩革於秦汉,岂必殊代袭容,改尚沿物哉。
夫边貂假幸侍之首,贱帻尊极之颜,一适时用,便隆後制。
朱裳以朝,缅顷百祀韦舄不加浩然惟旧
服为定章,事成永则
之所秉,会非古训
青素相因,代有损益何事盛宋兴法追往晋之颓典。
变改空烦,谓不宜革。
(宋书·礼志五,元徽四年仪曹郎中沈俣之议。)
又议
  云火从物,沿损异议,帝乐五殊王礼三变岂独大宋造命,必咸仍於晋旧哉!
宗社疑文,庭庙阙典,或上降制书下协朝议何乃府佐裳黻,稍改白虎之诏,断宣室畴咨乎。
许令史之从省,咎达官简略
律苟可遵,固无辨贵贱;规若必等,亦何关於权宜
一用一舍,弥增其滞。
且佐非韦舄之职,吏本朝之官,凡在班列,罔不如一,此盖前令违而遂改,今制允而长用也。
异服殊,宁会矛盾之譬,讨论疑制,焉取强弱之辨。
府执既革之馀文,台据永行之成典,良有期於无固,非所望於行迷
(同上。)
崔凯
  凯一作「元凯」,有丧服难问六卷
丧仪
  铭旌,今之旐也。
天子丈二尺,皆施跗树於圹中,遣车九乘,谓结草为马,以泥为车,疏布责,四面有障,置圹四角,以载遣奠牢肉,斩取骨胫,车各载一枚
(通典七十九,案此条作「崔元凯」。)
吊哭
  礼,君自吊其臣,主人出迎於外,见君马首,不哭,先入门右北面
主人即位
升自阼阶西面
主人前,至中庭,君哭。
主人哭,拜,稽颡成踊,先出。
君去,主人哭拜,送於外门外。
明日主人縗絰拜谢於朝。
今代人君吊,主人出迎,见马首拜。
君遣吏吊。
主人布席丧庭孝子左贯首絰,待於席南北面,不哭也。
吏持版吊於席北面,向孝子
再拜讫,伏,吏跪读版,孝子再拜
有吊宾,主人即位中门外,西面北上
众宾东面北上
西北面者东上主人拜宾旁三拜众宾答拜
主人入,即堂下朝夕哭位。
众随入,如外位也。
知生者吊,知死者伤。
主人哭,吊者皆哭。
退出
主人中门如初
吊辞,至主人前曰:「闻君有某之丧,如何不淑
伤辞诣丧,前曰:「子遭离之,如何不淑
」此各主于其所知也。
若有知生又知死者,伤而且吊也。
」又曰:「同僚宾客相吊也,因主人朝夕哭而往吊也。
」又曰:「凡宾客来吊,孝皆当位东阶西面不得庐中
长吏自吊,其人左贯首出迎,还入门
君至门,谢孝还位,乃从命还位。
若不谢遣者,君向柩哭,则孝当伏。
孝当後哭先止,所以使君甚哀也。
哭讫,君遣还位,乃从命,还位则哭,不得入庐也。
哭位在东阶下。
辞去孝子哭也。
君先出。
後出,於门外见马而拜,讫,哭而还也。
若有命止令勿出,亦便随从命也。
羸可使人自扶,若病不能者,君至,自杖而已
(通典八十三。)
服节
  有不吊者三,谓畏、厌、溺死也。
欲吊者,不变服哭之也。
(通典八十三。)
悬重
  凿木为重,形如札,有и,设於中庭
近南以悬之。
上重三尺,差而上之,天子九尺矣。
鬲以苇席南向横覆之。
辟屈两端南面以蔑之,今丧家帐门,其遗象也。
古者丧家无幕,盖是倚庐栋耳。
今人倚庐於丧侧,因是为帐焉。
蔡谟说,以二瓦器,盛始死之祭,系於木,里以苇席,置庭中近南,名为重
今之凶门,是其遗像也。
礼,既虞而作主,未葬未有主,故以重当之。
称为主道,此其义也。
(通典八十四。)
死服
  礼,孝子有亲丧,悲哀至甚,充充如有穷,未可以节,哭踊无数
三日既殡,瞿瞿如有求而不得宾客吊及祭事,皆三踊,君来吊则九踊跃,皆有傧相诏导之者
童子有亲丧,去首饰,服十五升白布深衣以至成服
女子许嫁成人在室,父卒为母,始死,去首饰骨笄𫄥,不徒跣,不扱上衽,不踊哭,拊心无数,素总ヮ以麻。
母为长子继母长子,妾为君之长子,与在室女子子父卒为同母
伯叔父母女子子中殇,始死,骨笄𫄥。
(通典八十四。)
遣奠
  朝於祖庙一宿明日载柩将至墓。
柩将还南向,少牢之奠於车西,名曰用荐,遣奠尚飨
大夫以上太牢
祝辞曰:「哀子某敢用吉刚鬣用荐。
」此遣奠者也。
(通典八十六。)
虞祭
公元439年
  子为父,三月而葬,将启出棺,皆絻散带垂。
既启,袒,哭踊无数
日中虞,绝无时之哭矣。
(通典八十七。)
祭
  祭於祖庙,祭於祖父,以合亡者祀之也。
卒哭明日,其辞曰:「哀子某,敢用洁牲刚鬣普淖普荐醴酒,用荐事。
适尔皇祖某甫以齐。
」,女子於祖姑,此皆於今亡者为祖姑也。
今代皆无庙堂,於客堂设其祖座,东面
今亡者在其北,亦东面,而共此馔也。
祖父母生存,无亡祖可者,当中以上高祖父母姑也。
(通典八十七。)
祖母持重
  时人或有祖父亡,而後己母亡,孙奉养祖母祖母卒,则为之齐縗三年者。
以为祖母三年,自谓己父母早亡,受重於祖,故为斩縗三年祖母齐縗三年
今己父後亡,则受重於父,不受重於祖,孙虽奉养祖母固自当如礼齐縗周耳。
(通典八十九。)
为父後为嫁母继母嫁服
  父卒,继母嫁。
从为之服报,郑玄曰:「尝为母子贵终其恩也。
」案王肃云:「若不则不服。
」凯以为出妻之子为母」,及「父卒继母嫁,从为之服报」,此皆为庶子耳,为父後者不服也。
传云:「与尊者为体,不敢服其私亲」,此不独出母言,为继母发。
继母嫁己随,则为之服,则是私也。
为父後者,亦不敢服也。
郑玄云:「尝为母子贵终其恩,不别嫡庶
王肃云:「随嫁乃为之服。
」此二议时人惑焉,凯以为齐縗三年章,继母如母」,则当始终与母同,不得随嫁乃服,不随则不服,如此不成如母。
为父後者则不服,庶子不服也。
(通典九十四。)
丧服
  代人有出大宗者,还其祖父母周,与女子出适不降其祖同义
以为女子出适人,有归宗之义,故上不降祖,下不降昆弟之为父後者
出後大宗大宗,尊之统,收族者也,故族人尊之,百代不迁,其父母报之周,所谓尊祖敬宗也。
  又曰:「持重大宗,降其小宗
降其小宗,还当为祖父母大功耳。
  又云:代人有出大宗後,还为其父母周,其子从大功者。
凯以经文为人後者为其父母周,为其兄弟一等,此指为後者身也。
不及其子,则当以其父所後之家,还计其亲疏为服纪耳。
晋刘智释疑或问为人後者,为当出子一身还本亲也?
鲁国正阳等议,以「为人後者,服所後之亲若子,为其本亲一等
不言代降一等者,以其至其子以义断,不复还本亲故也。
礼云,若子者,则於本父母不若子矣。
刘智又案:「礼为人後者,於兄弟一等,比出子及其子孙,皆为人後者也。
无後,故乙为之後
之子孙,皆去其亲,往为甲後,当当为人後,服本亲不伤於後者
若子,则其孙亦然矣。
本亲有自然之恩,降一等足以所後者为重,无缘得绝之矣。
儒林谢袭学士张䄡之从祖母丁丧,本是亲祖母,亡父出後,求详礼典,辄敕助教陈福签,当诸出为人後者,还服本亲皆降一等自为後者之身,文无後者之子追服大功
议,则䄡之不应废业
王彪之答:「如所云,族人大宗者,出後者子,於本祖无服
不服祖,於情不安
是以诸儒之说义旨,总谓为人後者虽在五服之外,皆降本亲一等,无孙不服本祖之条。
案记云:「夫为人後,其妻为舅姑大功
郑玄云:「不二降也。
」其妻於舅姑义服,犹不二降,况其子孙骨肉至亲便当无服乎!
礼义则重,义例亦明。
如礼之例,诸出後者及子孙还服本亲,於所後者,有服无服,皆同降一等,谓䄡之当服大功
(通典九十六。)
居重丧遭轻易服议
  斩縗既练而遭大功之丧,则著大功之冠及麻。
麻谓男子首絰妇人腰絰也。
又易其故既练之以麻,谓男子腰,妇人首也。
大功之丧,既葬卒哭男子复其练冠,带周之葛带男子首絰妇人腰絰,皆言周者,斩縗练,男子除首,妇人除腰,今大功之丧既葬,首腰皆当有絰,大功既葬之葛絰,则小功之絰也。
四寸六分,小不可以居三年之丧,故皆絰周絰也。
(通典九十七。)
谢镇之
  镇之,明帝时散骑常侍
顾欢书折夷夏
  谢镇之白:敬览夷夏之论,辩榷一源,详据二典清辞斐,宫商有体玄致亹亹,其可味乎?
不涯管昧,竭窥幽宗
苦思探赜无阶豪会,但镜复逾三,未消鄙惑,聊述所疑,庶闻後释。
  论始云:佛是老子老子是佛。
又以仙化泥洹长生无死,爰引世训,以符玄教,纂其辞例,盖似均也。
末讥翦华废祀,亦犹虫諠鸟聒非所宜效,请试论之。
  案周孔儒墨为典,老庄以弃教明筌,此皆开渐游方,未犹洪祐也。
虫鸟殊类,化道本隔。
夫欲言之宜,先究其由,故人二仪,是谓三才
三才所统,岂分夷夏
知人人类,兽必兽群,近而征之,七珍人之所爱,故华夷同贵,恭敬人之所厚,故九服攸敦。
是以关雎之风,行乎四国
大化所陶,而不洽三千哉!
据经而言,盖闻佛之兴世也,古昔一法,万界同轨释迦文初菩萨时,广化群生,於成佛而有其土,预沾慈泽皆来生我国。
阎浮提也,但久迷生死,随染俗流,暂失正路,未悟前觉耳。
圣人三达之智,各观其根,知区品不同,故说三乘而接之。
原夫真道唯一,法亦不二
权说有三,殊引而同归,故游会说法,悟者如沙尘,拯沉济惑,无出此法。
是以当来过去无边世界,共斯一揆,则知九十有五,非其流也明矣。
彼乃始言其同,而末言其异,故知始之所同者非同,末之所异者非异,将非谬击瓦釜,滥谐黄锺邪?
岂不诬哉?
至如全形守祀,戴冕垂绅,披毡绕贝,埋尘焚火,正始之音娄罗之韶,此俗礼小异耳。
今见在鸟而鸟鸣,在兽而兽呴,允执万之一音,感异类而殊应,便使夷夏一何混哉!
舟枯车溺,可以譬彼。
俗礼者,出乎忠信之薄,非道之淳,修淳道者,务在反俗。
俗既可反,道则可淳,反欲之难,故宜祛其甚泰,祛其甚泰必先堕冠削发,方衣去食,堕冠无世饰之费,削发则无笄栉之烦,方衣则不工於裁制,去食则绝情想於耆味。
此则为道者日损,岂夷俗之所制?
及其敷文奥藉,三藏四含,此则为学日益,岂华风之能造。
  又云:佛经繁显,道经简幽,推此而言,是则幽者钻仰难希,显则涉求易望,简必不足以示理,繁则趣会而多津。
佛法有形空幻,故忘身济众道法以吾我为真实,故服食养生
且生而可养,则及日可与千松比霜,朝菌可与万椿齐雪邪。
不可也。
若深体三界长夜之宅,有生大梦之主,则思觉悟之道,何贵於形骸
假使形之可练,生而不死,此则老宗本异,非佛理所同。
何以言之?
夫神之寓形,犹於逆旅,苟趣舍有宜,何恋恋檐宇哉。
有知之知,可形之形,非圣之体,虽复尧孔之生,寿不盈百,大圣泥洹,同於知命
是以永劫以来澄练神明神明既澄,照绝有无名超四句
此则正真终始不易之道也。
又刻船者祈心於金质守株者期情於羽化故封有而行六度凝滞而茹灵芝
有封虽乖六度之体,为之或能济物凝滞必不羽化即事何足兼人
二源稍迹,旷局异怀,居然优劣如斯之流,非可具诘。
彼皆自我近情,非通方宏识,则知殊俗可以道甄。
哀哉玄圣既邈,斐然竞兴,可谓虫迹苍文,饵螫乳醍醐,良可哀也。
佛道汪洋智量不可以言穷,应迹难以形测。
其辩有也,则万相森陈,若千并立
其析无也,则泰山空尽,与秋毫俱散。
十力以摧魔,弘四等济俗,抗般若法炬,何幽而不烛;潜三昧之法威,何远而不伏
宁疑夷夏不效哉。
(弘明集六。)
重与顾欢书(并颂)
  谢镇之白:猥辱反释,究详渊况,既和光道佛,而泾渭释李,触类长之,爰至棋奕,敷佛弥过,精旨逾昧。
夫饰柜贸珍,曜夜不售所谓驰走灭迹跳动息影,焉可免乎?
循雅论所据,正以虫鸟异类夷夏舛俗。
余以三才均统,人理是一。
俗训小殊,法教大同足下答云,存乎周易,非胡书所拟,便谓素旗已举,不复伸检,玄旌为素麾,异乎曹子之观旗,辄复略诸近要,以标大归
髻珠虽隐,暮四易显,聊以寄谑,傥不贻忤。
太极剖判两仪妄构五阴合兴,形识谬彰
识以流染因结,形以爱滞缘生羲皇之前,民多专愚专愚巢居穴处饮血茹毛君臣父子自相胡越犹若禽兽
又比蒙童道教所不入,仁义所未移,及其甚欲沦波,触崖思济思济则祈善,祈善则圣应。
圣者何邪,感物而遂通者也。
夫通不自通,感不自感,感恒在此,通每自彼。
自彼而言,悬镜高堂
自此而言,万象斯归。
故知天竺者,居娑婆正域淳善嘉会,故能感通至圣土中於三千。
圣应既彼,声被则此。
日月之明,何假离朱之察;闻雷霆之音,奚事子野之听。
故卑高殊物,不嫌同道左右两仪无害天均无害天均,则云行法教;不嫌同道,则雨施夷夏
道者一也,形者二也,道者真也,形者俗也。
真既犹一,俗亦犹二,尽二得一,宜一其法。
灭俗归真,必反其俗。
是以如来制轨,玄劫同风假令孔老是佛,则为韬光潜导匡救偏心,立仁树义将顺近情
是以全形守祀恩接六亲摄生养性自我外物,乃为尽美不为尽善
是有涯之制,未鞭其後也。
何得拟道菩提,比圣牟尼佛教敷明,要而能博,要而能博,则精疏两汲。
精疏两汲,则刚柔一致
是以清津幽畅,诚规易准。
夫以规为圆者易,以手为圆者难。
不舍其所难,从其所易邪?
道家经籍简陋多生穿凿至如灵宝妙真,采撮法华,制用尤拙,及如上清黄庭,所尚服食,咀石餐霞非徒不可效,道亦难同其中可长,唯在五千之道,全无为用。
全无为用,未能遣有,遣有为怀,灵芝何养?
佛家三乘所引,九流均接,九流均接,则动静斯得,禅通之理,是三中之一耳,非其极也。
禅经微妙,境相精深以此缔真,尚不能至。
今云:道在无为得一而已
无为得一是则玄契千载玄契千载不俟高唱
明宗引会,导达风流者。
若当废学精思不亦怠哉!
道教之筌邪。
敬寻所辨,非徒不解,佛亦不解道也。
反乱一首,聊酬启齿
  颂曰:运往兮韬明玄圣幽翳
长夜悠悠众星兮哲哲。
太晖灼兮升曜,列宿奄兮消蔽。
天轮捔兮殊材,归敷绳兮一制。
苟专迷兮不悟,增上惊远逝
卞和恸兮荆侧,岂偏尤兮楚厉,良刍蔑兮般若,焉相责兮智慧
(释藏车六,弘明集六。)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