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全后魏文 卷五十 (自动笺注)
卷五十
孙景邕
  景邕,永平中国子博士
陈终德为祖母持重
公元60年
  嫡孙后祖持重三年不为品庶生二,终德宜先诸父
(魏书·礼志四。
永平四年十二月员外将军、兼尚书令史陈终德有祖母之丧,欲服齐衰三年,以无世爵之重,不可诸父若下众孙,恐违后祖之义,请求详正
国子博士孙景邕、刘怀义封轨高绰太学博士袁升四门博士阳宁居等议。
又见通典八十九。)
又议
  丧服虽以士为主,而必下包庶人
何以论之?
大夫以上,每条标列,逮于庶人,含而不述,此同士制,不复疑也。
唯有庶人国君,此则明义服轻重,不涉于孙祖。
且受国于曾祖废疾祖父,亦无重可传,而犹三年不必世重也。
夫霜感露濡,异识咸感承重主嗣,宁甄寝庙嫡孙之制,固不同殊。
古自以下,皆不殊承袭末代僭妄不可以语通典
是以春秋讥于世卿王制大夫不世,此明训也。
丧服经虽无嫡孙为祖三年正文,而有祖为嫡孙周,岂祖以嫡服己,己与庶孙同为祖服期,于义可乎?
服祖三年,此则近世未尝变也。
古士官不过二百石以上,终德即古之庙士也。
假令终德未班朝次,苟曰志仁,必也斯遂。
况乃官历士流,当训章之运,而以庶叔之嫌,替其嫡重之位,未是成人之善也。
(魏书·礼志四、通典八十九。)
又议
公元282年
  丧服正文大夫以上每事显列,唯有庶人,含而不言
此通下之义,了然无惑
官族者,谓世有其功;食旧德者,谓德侯者世位;(通典作「谓德继于位」。
)兴灭国,继绝世,主谓诸侯卿大夫无罪诛绝者耳。
金貂七毛,杨氏四公,虽以位相承得言世禄乎?
晋太康中令史殷遂以父祥(通典作「朔」。
)不及所继,求还为祖母三年
时政以礼无代父追服之文,亦无不许三年之制,此即晋世之成规也。
(魏书·礼志四、通典八十九。)
李苗
公元515年
  字子宣梓潼涪人
延昌中,去梁入魏,假龙骧将军
孝明即位,除员外散骑侍郎,加襄威将军
正光末,为魏子建行台郎中
孝昌中,还为镇远将军步兵校尉
寻兼尚书右丞,除司徒司马,转太府少卿,加龙骧将军
建义三年,拒尔朱世隆河桥溺死
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梁州刺史河阳县谥曰忠烈
上书请定巴蜀
公元387年
  昔晋室数否,华戎鼎沸三燕二秦,咆勃中夏九服分崩五方圮裂
皇祚承历,自北而南,诛灭奸雄定鼎河洛唯独荆、扬,尚阻声教
令德广被于江、威风远振于吴、楚,国富兵强家给人足
九居八之形,有兼弱攻昧之势,而欲逸豫遗疾子孙,违高祖之本图,非社稷深虑
诚宜商度东西戍防轻重之要,计量疆场险易安危之理,探测南人攻守窥觎之情,筹算卒乘器械征讨之备。
然后我所短,避彼所长,释其至难,攻其甚易,夺其险要,割其膏壤,数年之内,荆、扬可并。
若舍舟楫,即平原敛后疏前,则江、淮之所短;弃车马,游飞浪乘流驰逐,非中国所长
不敢平陆争衡,犹我不能巨川趣利
若俱去其短,各恃其长,则东南未见可灭之机,而淮、沔方有相持之势。
且夫满昃相倾阴阳恒理;盛衰递袭五德常运。
以至强攻至弱,必见并吞之理;如以至弱御至强,焉有全济之术?
故明王圣主,皆欲及立功,为万世之业。
去高而就下百川以之常流;取易而避难兵家以之恒胜。
巴蜀孤悬,去建邺辽远,偏兵独戍,溯流十千,牧守无良专行劫剥,官由财进,狱以货成,士民思化十室而九,延颈北望,日觊王师
若命一偏将吊民伐罪风尘不接,可传檄而定。
白帝之厄,据上流之险,循士治之迹,荡建邺之逋,然后偃武修文,制礼作乐天下幸甚岂不盛哉
(魏书·李苗传)
上书秦陇兵事
  臣闻食少兵精,利于速战;粮多卒众,事宜持久
陇贼猖狂,非有素蓄,虽据两城,本无德义
其势在于疾攻,日有降纳,迟则人情离阻坐受崩溃
夫飙至风起,逆者求万一之功;高壁深垒王师全制之策。
天下久泰,人不晓兵,奔利不相待逃难相顾将无法令,士非教习
骄将御惰卒,不思长久之计,务奇正之通,必有莫敖轻敌之志,恐无充国持重之规。
如令陇东不守,军败散,则二奏遂强。
三辅危弱,国之右臂于斯废矣。
今且宜勒大将深沟高垒坚守勿战。
别命偏师精兵数千,出麦积崖,以袭其后,则岐之下,群妖自散。
(魏书·李苗传。
正光末,二秦反叛陇兵强悍,且群聚无资,乃上书
北史四十五。)
蒋雅哲
  雅哲,延昌中四门博士
叔母及兄子丧出入鼓吹
  凡三司之尊,开国之重,其于王服,皆有厌绝
若尊同体敌,虽疏尚宜彻乐
如或不同子姓之丧非嫡者,既殡之后,义不阙乐。
(魏书·礼志四)
韩神固
  神固,延昌中国子助教
叔母及兄子丧出入鼓吹
  夫羽旄可以耳目之适丝竹可以游宴之娱,故于乐贵县,有哀则废。
至若德俭如礼,升降有数文物旂旗之明,锡鸾为行动之响,鸣铙警众,声笳以清路者,所以辨等列,明贵贱,非措哀乐其间矣。
威仪鼓吹依旧为允。
(书·礼志四)
孔璠
  宣武时四门学博士
上书李谧学行
  窃见故处士赵郡李谧十岁丧父,哀号邻人之相;幼事兄,恭顺友于之诚。
十三通孝经、论语毛诗尚书历数之术尤尽其长,州闾乡党有神童之号。
年十八,指学受业,时博士孔璠也。
览始要终,论端究绪,授者无不欣其言矣。
于是鸠集诸经,广校同异,比三传事例,名春秋丛林,十有二卷
判析隐伏,垂盈百条
无常滞,纤毫必举;通不长通,有枉斯屈。
不苟言以违经,弗饰辞背理
辞气磊落,观者忘疲
每曰「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绝迹下帷杜门却扫弃产营书,手自删削,卷无重复者四千有馀矣。
括次专家,搜比谠议隆冬达曙盛暑通宵
仲舒不窥园,君伯之闭户高氏之遗漂,张生之忘食,方之斯人未足为喻。
尝诣故太常卿刘芳推问音义,语及中代兴废之由,乃叹曰:「君若遇高祖侍中太常非仆有也。
」前河南尹黄门侍郎甄琛内赞近机,朝野倾目于时亲识求官者,答云:「赵郡李谧耽学守道,不闷于时,常欲致言,但未有次耳。
诸君何为自媒闑?
」谓其子曰:「昔郑玄卢植不远数千里扶风马融,今汝明师甚迩,何不就业也?
」又谓朝士曰:「甄琛不愧时,但未荐李谧以此朝廷耳。
」又结宇依岩,凭崖凿室,方欲训彼青衿宣扬坟典,冀西河之教重兴,北海之风不坠
而祐善空闻,暴疾而卒。
邦国殄瘁之哀,儒生结摧梁之慕。
等或服议下风,或亲承音旨师儒之义,其可默乎!
(魏书·逸士李谧传。
延昌四年卒。
四门学博士孔璠学官四十五人上书,诏谥曰贞静处士。)
王硕
  上党王长孙稚管记
上党王
  伏承世子聪慧之姿,发于天性,目所一见,诵之于口。
此既历世罕有,窃愿验之。
(周书·长孙绍远传。
作牧寿春绍远年甫十三,管记王硕绍远强记,心以为不然,遂白雅。)
李业兴
公元549年
  业兴上党长子人。
师事徐遵明
宣武时,举孝廉,为校书郎
孝明时,累迁奉朝请
临淮王骑兵参军广陵王外兵参军
孝庄时,除著作佐郎赐爵长子伯。
长广王建号,除通直散骑侍郎
前废帝时宁朔将军
又除征虏将军中散大夫
孝武时,转散骑侍郎,除平东将军光禄大夫,寻加安西将军
屯留县
中军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后入侍读
孝静时,除镇南将军、兼散骑常侍,加中军大将军
国子祭酒,出为太原太守
文襄引为中外府谘议参军
后坐禁止
武定七年于禁所。
乞赠谥徐遵明表
公元291年
  臣闻行道树德,非求利于当年服义履仁,岂邀恩没世
天爵所存,果致式闾之礼;民望攸属,终有祠墓之荣。
伏见故处士兖州徐遵明,生在衡泌,弗因世族之基;长于原野,匪乘雕镂之地。
托心渊旷,置情恬雅处静无闷,居约不忧。
故能垂帘自精,下帷独得,缵经纬微言,研圣贤妙旨
莫不入其门户,践其堂奥,信称大儒海内,擅明师日下矣。
是故眇眇四方知音之类,延首慕德,踵依风
精庐暂辟,杖策不远千里,束受业编录将逾万人
固已企盛烈西河,拟高踪北海
若慕奇好士爱客尊贤罢吏游梁,纷而成列
遵明硕德重名,首蒙礼命曳裾雅步,眷同置醴
黄门李郁,具所知明,方申荐奏之恩,处心守壑之志,潜居乐道遂往不归
北海王入洛之初,率土风靡遵明确然守志忠洁不渝,遂与太守李湛诛叛逆。
时有邂逅,受毙凶险
至诚高节湮没无闻,朝野人士,相与嗟悼
伏惟陛下应龙序,俯执天衷,每端听而忘昃,常坐思侯晓
微功小善片言一行,莫不衣裳加室,玉帛在门。
遵明冠盖一时师表当世,溘焉冥没,旌纪寂寥
逝者长辞无论荣价,文明叙物,敦厉斯在。
托迹诸生,亲承顾眄,惟伏膺之义,感在三之重。
是以越分陈愚,上喧幄座。
特乞加以显谥,追以好爵,仰廷尚德之风,下示学徒稽古之利。
宸鉴昭回曲垂矜采,则荒坟千载,式生平
(书·徐遵明传。
永熙二年遵明弟子通直散骑常侍李业兴
卒无赠谧。)
信都芳新历
公元292年
  岁星行天伺候以来,八九馀年,恒不及二度
新历加二度。
至于伏晨见,纤毫无爽
今日仰看,如觉二度,及其出没,还应如术。
镇星,自造壬子以来岁常不及,故加壬子七度,亦知犹不及五度适欲并加,恐出没顿校十度十日将来永用,不合处多。
太白之行,顿疾顿迟,取其会归而已
十二月二十日晨见东方,新旧二历推之,分寸不异
行星三日,顿校四度
如此之事,无年不有,至其伏见,还依术法
  又芳唯嫌十二月二十日星有前却
业兴推步已来,三十馀载上算千载日月星辰有见经史者,与凉州赵匪攵、刘义隆廷尉卿何承天刘骏南徐州从事祖冲之参校业兴甲子元历长于三历一倍
洛京已来四十馀岁,五星出没岁星镇星太白业兴首尾恒中,及有差处,不过一日二日一度两度三历之失,动校十日十度
荧惑一星,伏见体自无常,或不应度
祖冲之历多甲子十日六度何承天不及三十日二十九度,今历还与壬子同,不有加增
辰星一星,没多见少,及其见时,与历无舛,今此亦依壬子元不改。
太白辰星,唯起夕合为异。
业兴天道高远测步难精,五行伏留,推考不易入目仰窥,未能尽密,但取其见伏大归,略其中间小谬,如此历便可行。
专据所见之验,不取出没之效,则历数之道,其几废矣。
造历者,节之与朔,贯穿千年之间,闰馀斗分,推之于毫厘之内。
必使盈缩得衷,间限数合,周日小分不殊锱铢阳历阴历纤芥无爽损益之数,验之交会,日所居度,考之月蚀上推下减,先定众条,然后历元可求,犹甲子难值。
又虽值甲子,复有差分,如此驳,参错不等
今历发元甲子七率同遵,合璧连珠,其言不失
法理分明,情谓为可。
如芳所言,信亦不谬。
一合之里星度不验者,至若合终必还。
依术,镇星前年十二月二十日见差五度今日三度太白前差四度,今全无差。
以此准之,见伏之验,寻效可知将来永用,大体无失
公元291年
  芳又云,以去年十二月中算新历,其镇星十二月二十日角十一度留,天上在亢四度留,是新历天五度;太白岁星,并各有差。
校于壬子旧历镇星天五度,太白岁星亦各有差,是旧历差天为多,新历差天为少。
造历者,皆须积年累日依法候天,知其疏密然后审其近者,用作历术
不可一月两月之间,能正是非。
若如荧惑行天七百七十九日,一迟、一疾、一留一逆一顺一伏一见之法,七头一终太白行天五百八十三日,晨夕之法,七头一终岁星行天三百九十八日,七头一终镇星行天三百七十八日,七头一终辰星行天一百一十五日,晨夕之法,七头一终
造历必须测知七头然后作术。
七头者,造历为近,不得头者,其历甚疏,皆非一二日能知是非
五帝三代以来,及秦、汉、魏、晋,造历者皆积年久测,术乃可观。
仓卒造者,当时或近,不可久行
若三四年作者,初虽近天,多恐失。
甲子新历业兴潜构积年,虽有少差,校于壬子元历近天者多。
若久而验天,十年二十间,比壬子元历三星行天,其差为密。
(魏书·律历志下。
兴平元年,命李业兴甲子新历
事讫。
诏以示信都芳,芳驳业兴对云。
诏付外施行。)
路思令
公元536年
  思令字季俊阳平清渊人。
宣武时,历广阳王司空参军,转城局
随府转司徒记室,加威远将军,迁尚书左民郎,转右民
后拜假节征虏将军阳平太守
左将军、南冀州刺史、假平东将军都督
后除平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转卫将军右光禄大夫
天平三年卒,赠骠骑将军定州刺史
兵事
  臣闻国之大事,惟祀与戎。
戎之有功在于将帅
三代不必别民,取治不等五霸不必异兵,各能克定
汤武之贤,犹须伊望之佐;尧舜之圣,尚有稷契之辅。
得其人也,六合唾掌可清;失其人也,三河方为战地
何者
动之甚易,靖之至难。
窃以比年以来将帅多是宠贵子孙军幢统领,亦皆故义托附
贵戚子弟,未经戎役至于衔杯跃马,志逸气浮,轩眉攘腕,便以攻战自许
及临大敌怖惧交怀雄图锐气一朝顿尽。
乃令羸弱在前以当锐,强壮居后以安身
兼复器械不精进止不集,任羊质之将,驱不练之兵,当负险之众,敌数战之虏,欲令不败,岂有得哉?
是以兵知必败始集而先逃;将又怖敌,迁延而不进。
国家便谓官号未满,重爵屡加,复疑赏赍之轻,金帛日赐
帑藏空虚民财殚尽
致使贼徒更增,胆气益盛,生民损耗荼毒无聊
主叹臣哀,何心寝食
臣虽位微,窃不遑舍。
臣闻孝行于忠贞,节义率多果决
可感义夫,恩可劝死士
今若舍上所轻,求下所重,黜陟幽明赏罚善恶
搜徒简卒,练兵习武,甲密弩强,弓调矢劲。
谋夫既设,辨士,晓以安危,示其祸福
如其不悛,以我义顺之师讨兹悖逆之竖,岂异厉萧斧而伐朝菌,鼓洪炉而燎毛发,虽愚者知其不旋踵矣。
敢以愚短昧死陈诚
(魏书·路恃庆附传)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