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全隋文 卷二十 (自动笺注)
卷二十
高劢
  字敬德渤海人。
齐天保中袭父岳爵清河王,除青州刺史,历右武卫将军领军大将军祠部尚书开府仪同三司改封乐安王,转侍中尚书右仆射
出为朔州行台仆射
齐亡入周,授开府仪同三司
大象中检校扬州事。
受禅,拜楚州刺史,转光州刺史,加上开府,迁洮州刺史
请伐陈表
公元552年
  臣闻夷凶剪暴,王者懋功取乱侮亡往贤雅诰
是以苗民逆命,爰兴两阶之舞,有扈不宾,终召六师之伐。
所以宁一宇内匡济群生者也。
自昔晋氏失驭天纲绝维,群凶于焉猬起三方因而鼎立
陈氏乖其际运拔起细微,顼纵其长蛇窃据吴会,叔宝肆昏虐,毒被金陵
数年已来荒悖滋甚
牝鸡司旦昵近奸回尚方役徒积骸千数疆场防守,长戍三年
微行暴露沈湎王侯之宅,或奔驰骏骑颠坠康衢之首。
有功不赏,无辜获戮,烽燧日警,未以为虞,耽淫靡嫚,不知纪极
天厌乱德,妖实人兴,或空里时有犬声,或行路共传鬼怪,或刳人肝以祠天狗,或自舍身以厌妖讹
民神怨愤灾异荐发,天时人事昭然可知
臣以庸才猥蒙朝寄,频历藩任,与其邻接密迩仇雠,知其动静天讨有罪,此即其时
戎车雷动戈船电迈,臣虽驽怯,请效鹰犬
(隋书·高劢传,上取五策,又上表。)
後主
  今所翻叛,多是贵人至于卒伍,犹未离贰
请追五品上家属,置之三台,因胁之曰:若战不捷,即退焚台。
此曹顾惜妻子,必当死战
王师频北,贼徒轻我,今背城一战,理必破之。
此亦计之上者。
(齐书·高劢传,太后因奏後主。)
高构
公元604年
  字孝基北海人
仕齐,历州主簿河南王参军徐州司马兰陵平原郡太守
入周,为许州司马
受禅,转冀州司马
徵拜比部侍郎,转民部
雍州司马,转吏部侍郎
复徙雍州司马
坐事左迁盩厔
复拜雍州司马
仁寿初,又为吏部侍郎,以公事免。
炀帝立,召令复位
後以老病解职
大业七年卒,年七十二。
武乡儿姓判
  母不能言,穷究理绝。
风俗通,姓有九种,或氏于爵,或氏所居
此儿生在武乡可以武为姓。
(北史七十七,冯翊武乡女子焦氏既哑又聋,嫁之不售
樵采于野为人所犯而有孕,遂生一男
六岁,莫知其姓,于是申省,构判。)
辛德源
  德源字孝基陇西狄道人齐吏部尚书族子
天保中,为奉朝请,历冯翊华山王记室,除员外散骑侍郎,累迁比部郎中待诏文林馆尚书考功郎中中书舍人
入周,为宣纳上士
隋初,隐林虑山
蜀王秀请为掾,转谘议参军
有集三十卷
幽居赋(见隋书·辛德源传)
姜肱
  姜肱澹雅昆季遗荣
同衾协好,比德齐声
战胜而悦,嘉遁以贞
孤舟直迈,卷迹沧溟
(初学记十七)
东晋庾统、朱明张臣三人
  运遘屯凶,三孤丞立。
禽婴鸣,邂逅同集。
式谷既熟,和响具翕。
肇彼远岐,泯焉齐入。
(同上)
  诗咏张仲,今也朱明
輶财敦友,衣不表形。
寡妻屏秽,棠棣增荣
臣尉邈然丑类感诚。
(同上)
崔儦
  字岐叔清河东武城人,北齐光禄大夫从弟
初举秀才,为员外散骑侍郎,迁殿中侍御史、侍诏文林馆,历尚书郎
齐亡归乡,仕郡为功曹,补主簿
开皇中徵授给事郎内史舍人,历员外散骑侍郎
仁寿中,卒官。
署户
  不读五千卷书者,无得此室
(北史·崔儦传,少以读书为务,负恃才地,大署其户。)
魏澹
  字彦深巨鹿下曲阳人北齐特进收族弟,为博陵王济记室,历琅邪王俨京畿曹参军
武平初,转殿中侍御史,除殿中郎中中书舍人待诏文林馆
入周,为纳言中士
受禅,出为行礼部侍郎,除太子舍人,迁著作郎,仍为太子学士
有後魏书一百卷诸书要略一卷,集三卷
鹰赋
  惟兹禽之化育,实锺山所生
资金方之猛气,擅火德炎精
何虞者之多端,运横罗以羁束
轻丝双脸,结长皮于两足
不遂本情,食不充于所欲。
逸翰由其暂敛,雄心为之自局。
若乃貌非一种,相乃多途。
重十字,尾贵合卢。
立如植木,望似悉胡。
觜同剑利,脚等荆枯
亦有白如散花,赤如点血
大文若锦,细斑似缬。
眼类明珠,毛犹霜雪
身重若金,爪刚如铁。
或复顶平似削,头圆如卵,臆阔颈长,筋粗胫短,翅厚羽劲,髀宽肉缓,求之事用,俱为绝伴。
或似鹑头,或似鸱首。
赤睛黄足,细骨小肘。
懒而易惊,奸而难诱。
不可呼,飞不及走。
若斯之辈,不如勿有
若夫疾食速消,此则有命
兔颈猴立,是为无病。
厕门忌大,结肚恶软。
绦不欲绝,背不宜喘。
生于窟者则好伏,巢于木者则常立。
双长者则起迟,六翮短者则飞急。
毛衣屡改,厥色无常
寅生酉就总号为黄。
二周作鸨,千日成苍
虽曰排虚,性殊众鸟。
雌则体大,雄则形小
遇犬惊猜得人驯扰
养雏则少病,野罗则多巧。
察之为易,调之实难。
格必高迥,屋必华宽。
姜以取热,酒以排寒。
须温暖,肉不陈乾。
近之令狎,静之使安。
不离手,夜便火宿
微加其毛,少减其肉。
肌羸骨瘦,心和性熟。
念绝云霄,志在驰逐
(初学记三十,御览九百二十六)
谢陈主饯送
  敬奉弘慈曲垂饯送
(隋书·潘徽传。)
启用敬字议
  曲礼注曰:「礼主于敬」。
诗曰:「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孝经曰:「宗庙致敬
」又云:「不敬其亲,谓之悖礼。
孔子天之怒,成汤圣敬日跻
宗庙极重上天极高,父极尊,君极贵,四者咸同一敬五经未有异文,不知以敬为轻,竟何所据?
(隋书·潘徽传,魏澹,陈人使接对之。
反命,为启于陈主曰:「敬奉弘慈曲垂饯送
以为「伏奉」为重,「敬奉」为轻,却其启而不奏。
立议。)
魏史义例
  其一曰:臣闻天子者,继天立极终始绝名,故穀梁传曰:「太上不名
曲礼曰:「天子不言出,诸侯不生名。
诸侯尚不生名,况天子乎!
若为太子必须书名
由子者对父生称,父前子名,礼之意也。
是以桓公六年九月丁卯,子同生,传曰:「举以太子之礼。
杜预注云:「桓公子庄公也。
十二公唯子同是嫡夫人长子备用太子之礼,故史书之于策。
即位之日,尊成君不名春秋之义,圣人微旨也。
至如马迁,周之太子并皆言名,汉之储两俱没其讳,以尊汉卑周,臣子之意也。
窃谓虽立此理,恐非其义。
何者
春秋礼记太子书名天王不言出。
仲尼褒贬皇王称谓,非当时异代遂为优劣也。
班固范晔陈寿王隐沈约参差不同尊卑失序
至于魏收,讳储君之名,书天子之字,过又甚焉。
今所撰史,讳皇帝名,书太子字,欲以尊君卑臣,依春秋之义也。
  其二曰:五帝之圣,三代之英,积德累功乃文乃武,贤圣相承,莫过周室名器不及后稷追谥止于三王,此即前代茂实後人龟镜也。
魏氏平文以前部落君长耳。
太祖远追二十八帝,并极崇高,违尧、舜宪章,越周公典礼。
道武出自结绳,未师典诰当须南、董直笔,裁而正之。
反更饰非,言是观过,所谓决渤之水,复去堤防襄陵之灾,未可免也。
但力微天女所诞,灵异绝世,尊为始祖得礼之宜。
平文昭成雄据塞表英风渐盛,图南之业,基自此始。
长孙斤之乱也,兵交御座太子授命昭成获免
道武此时后缗方娠,宗庙复存,社稷有主大功大孝实在献明。
此之三世,称谥可也
自兹以外,未之敢闻。
  其三曰:臣以为南巢桀亡,牧野灭,斩以黄钺悬首白旗幽王死于骊山厉王出奔于彘,未尝隐讳直笔书之,欲以劝善惩恶,贻诫将来者也。
太武、献文并遭非命,前史立纪,不异天年言论之间,颇露首尾。
杀主害君,莫知名姓,逆臣贼子何所惧哉!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圆首方足,孰不瞻仰况复兵交御座,矢及王屋,而可隐没者乎!
今所撰史,分明直书不敢回避
且隐、桓之死,闵、昭杀逐,丘明据实叙于经下,况复悬隔异代而致依违哉!
  其四曰:周道陵迟不胜其敝,楚子亲问九鼎人来徵百牢,无君之心,实彰行路夫子刊经,皆书曰卒。
自晋德不竞宇宙分崩,或帝或王,各自署置
当其生日聘使往来,略如敌国,及其终也,书之曰死,便同庶人
存没顿殊,能无怀愧
今所撰史,诸国凡处华夏之地者,皆书曰卒,同之吴、楚。
  其五曰:壶遂发问,马迁答之,义已尽矣。
後之述者,仍未领悟
董仲舒司马迁之意,本云尚书者,隆平之典,春秋者,拨乱之法,兴衰理异,制作亦殊。
治定直叙钦明,世乱则辞兼显晦分路命家不相依放
故云「周道废,春秋作焉,尧、舜盛,尚书载之」,是也
汉兴以来,改正朔,易服色,臣力诵圣德,仍不能尽,余所谓故事,而君比之春秋,谬哉。
然则纪传之体出自尚书不学春秋,明矣。
范晔云:「春秋者,文既总略,好失事形,今之拟作所以为短。
纪传者,史、班之所变也,网罗一代事义周悉,适之後学,此焉为优,故继而述之。
」观此言,岂直非圣之无法,又失马迁之意旨
孙盛自谓钻仰具体而放之。
魏收云:「鲁史既修,达者贻则子长自拘纪传不存师表盖泉所由,地非企及
虽复逊辞畏圣,亦未思纪传所由来也。
  司马迁创立纪传以来,述者非一,人无善恶,皆为立论
在身行迹具在正书,事既无奇,不足惩劝
再述乍同铭颂,重叙唯觉繁文
案丘明亚圣之才,发扬圣旨,言「君子曰」者,无非甚泰其间寻常直书而已
今所撰史,窃有慕焉,可为劝戒者,论其得失,其无损益者,所不论也。
(隋书·魏澹传,又略见北史五十六)
杜台卿
  台卿字少山博陵曲阳人北齐卫尉卿弼子。
奉朝请,历司空西阁祭酒司徒户曹著作郎中书黄门侍郎,兼尚书左丞
平齐归里
开皇初徵拜著作郎
玉烛宝典十二卷,集十五卷
淮赋(并序)
  古人登高有作,临水必观焉。
吟咏比赋,可得而言矣。
诗·周南云:「汉之广矣,不可咏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邶风云:「泾以渭浊,其。
」卫风云:「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小雅云:「滔滔江汉南国之纪。
大雅云:「丰水东注,惟禹之绩。
周颂云:「猗与漆沮,潜有多鱼。
有鱣有鲔,鲦尝匽鲤。
鲁颂云:「思乐泮水,薄采其
」此皆水赋滥觞之源也。
後汉班彪有览海赋魏文帝沧海赋,王粲有游海赋晋成公绥大海赋,潘岳沧海赋,木玄虚孙绰有海赋,杨泉五湖赋,郭璞江赋,惟淮未有赋者。
魏文帝虽有浮淮赋,止陈将卒赫怒至于兼包化产略无所载。
齐天统初,以教府词曹出除广州长史,经淮阳赴镇,频经利涉,壮其淮沸浩荡,且注巨海南通曲江水怪神物于何不有
遂撰闻见,追而赋之曰:
  美大川之为德,谅在物而非假。
决出元氏之乡,滥流桐柏之下。
经营赤位,终散漫炎野
(初学记六)
  寻卵而逐害
(大观本草十九)
李行之
  行之字义通小字师子陇西狄道人魏定州刺史韶孙。
仕齐,历都水使者齐郡太守,兼青州长史
平齐以为东官府司下大夫
受禅封固始县男,除唐州下溠太守称疾不行
临终自为墓志铭
  陇西李行之,以某年某月终于某所。
年将六纪官历四朝希夷,事忘可否
硕德高风,有倾先构而立行己无愧夙心
以为变则生,生化曰死。
盖生者物之用,死者人之终,有何忧喜其间哉?
乃为铭曰:
  人生若寄视死如归
茫茫大夜,何是何非。
(北史·传序)
李元操
  元操赵郡人人魏征南将军从子
本名孝贞字元操,避隋祖讳祯,因改称字。
北齐,为司徒参军
射策甲科,拜给事中
太尉外兵参军中书舍人,出为博陵太守,迁司州别驾,除给事黄门侍郎
平齐,授仪同三司、少典祀下大夫
宣帝初,转吏部下大夫
静帝初,授上仪同三司
受禅,拜冯翊太守,迁蒙州刺史徵拜史侍郎,出为金州刺史
有集二十卷
周宣帝比干
  自独夫肆虐天下崩离,观窍剖心固守诚节,忠逾白日义概秋天羲皇以来一人而已
马卿之赋,恨不同时;闻李牧之名,愿以为将。
九原不作恨深千古
聊申薄祭,君其飨诸。
(初学记十七,误以李元操陈人。)
郎茂
  字蔚之恒山新市人北齐郑州长史基子。
司空行参军,迁保城
入周,授陈州户曹,属亳州总管府记室、授卫州司录卫国
,为延州长史,转太常丞迁民侍郎
仁寿初,领大兴令。
炀帝即位,迁雍州司马,转太常少卿,拜尚书左丞晋阳留守
坐事除名
且末,寻追还
卒年七十五。
登陇赋(文佚)
奏劾宇文恺于仲文河东银窟
  臣闻贵贱殊礼,士农异业,所以知局分,家识廉耻
宇文恺位望已隆,禄赐优厚拔葵去织寂尔无闻,求利下交曾无愧色。
于仲文大将宿卫近臣趋侍阶庭,朝夕闻道。
虞、芮之风,抑而不慕,分铢之利,知而必争。
何以贻范庶僚,纳民轨物
若不纠绳,将亏政教
(隋书·郎茂传)
李谔
  字士恢赵郡人
仕齐,为中书舍人
入周,拜天官都上士。
隋初,历比部考功曹侍郎封南和伯,迁治书侍御史,出为通州刺史
上书公卿子孙不得嫁卖父祖妓妾
公元567年
  臣闻追远慎终民德归厚三年无改,方称为孝。
近闻朝臣之内,有父亡没日月未久,子孙无赖,便分其妓妾,嫁卖取财。
有一於兹,实损风化
妾虽微贱,亲承衣履服斩三年古今通式
岂容遽褫縗絰,强傅铅华,泣辞灵之前,送付他人之室。
凡在见者,犹致伤心,况乎人子,能堪斯忍?
有朝重臣位望通贵平生交旧,情若弟兄。
及其亡没,杳同行路,朝闻其死,夕规其妾,方便求娉,以得为限,无廉耻之心,弃友朋之义。
居家理治,可移于官,既不正私,何能赞务
(隋书·李谔传,北史七十七,文苑英华六百八十六)
上书正文
公元584年
  臣闻古先哲王化民也,必变其视听,防其嗜欲,塞其邪放之心,示以淳和之路。
五教六行训民之本,诗书礼易为道义之门。
故能家复孝慈,人知礼让正俗调风莫大于此
其有上书献赋,制诔镌铭,皆以褒德序贤,明勋证理。
苟非惩劝,义不徒然
降及後代风教渐落。
魏之三祖,更尚文词,忽君人大道,好雕虫小艺
下之从上,有同影响,竞骋文华遂成风俗
江左齐、梁,其弊弥甚贵贱贤愚,唯务吟咏
遂复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
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据兹擢士。
禄利之路既开,爱尚之情愈笃。
于是闾里童昏贵游总,未窥六甲,先制五言
至如羲皇、舜、禹之典,伊、傅、、孔之说,不复关心何尝入耳
傲诞清虚,以缘情勋绩,指儒素古拙用词赋为君子。
文笔日繁,其政日乱,良由弃大圣轨模,构无用以为用也。
损本逐末,流遍华壤递相师祖,久而愈扇
及大隋受命圣道聿兴,屏黜轻浮遏止华伪
自非怀经抱质,志道依仁不得引领缙绅参厕缨冕
开皇四年,普诏天下公私文翰,并宜实录
其年九月泗州刺史司马幼之文表华艳,付所司治罪
自是公卿大臣咸知正路莫不钻仰坟集,弃绝华绮,择先王令典,行大道于兹世。
如闻外州远县,仍踵敝风选吏举人,未遵典则。
有宗党称孝,乡曲归仁,学必典谟,交不苟合,则摈落私门不加收齿;其学不稽古,逐俗随时,作轻薄篇章结朋党而求誉,则选充吏职,举送天朝
盖由县令刺史行风教,犹挟私情,不存公道
臣既忝宪司职当纠察
闻风即劾,恐挂网者多,请勒诸司普加搜访有如此者具状送台。
(隋书·李谔传,北史·李谔传,通典十六,文苑英华六百七十九)
奏原牛弘正乐不成
  武王克殷,至周公相成王,始制礼乐
事体大,不可速成
(隋书·音乐志中,通典一百四十二,文帝太常牛弘正乐积年不定
帝怒,谔奏。)
奏惩矜伐
  臣闻舜戒禹云:「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言偃又云:「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此皆先哲格言後王轨辙
然则人臣之道,陈力济时,虽勤比大禹,功如师望,亦不得自矜伐,上要君父
况复无足纪,勤不补过,而敢自勋绩,轻干听览
世之丧道,极于周代,下无廉耻,上使之然。
用人唯信其口,取士不观其行,矜夸自大,便以干济蒙擢,谦恭静退,多以恬默见遗
是以通表陈诚先论己之功状承颜敷奏,亦道臣用心
自炫自媒都无惭耻之色,强干横请,唯以乾没为能。
自隋受命,此风顿改,耕夫贩妇无不革心况乃大臣,仍遵敝俗
如闻刺史京朝觐,乃有自勾检之功,喧诉阶墀之侧,言辞不逊,高自称誉,上黩冕旒特为难恕。
如此辈,具状送台,明加罪黜,以惩风轨
(隋书·李谔传)
重谷论(北史七十七)
韩凤
  字长鸾昌黎人
初为乌贺真大贤真正都督,袭父永兴高密郡,进开府仪同三司
武平中,除侍中领军封昌黎郡王,加特进领军大将军
齐亡,与後主俱为周军所获。
後仕,为陇州刺史
卒官。
奏诛崔季舒张雕
  汉儿文官连名总署
声云谏止,向并其实
未必不反,宜加诛戮
(北齐书·崔季寄传)
奏诛南阳王绰
  此犯国法不可赦。
(北史五十二)
潘子
  子义,长乐广宗人
仕齐,为散骑常侍
历周入,官至尚书右丞
郎基
  在官写书,亦是风流罪过
(北齐书·郎基传,颇令写书潘子义曾遗之书。)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