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
卷二十 第 1a 页 WYG1125-029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龟山集卷二十      宋 杨时 撰
  书五
   荅胡康侯其一
辱疏示所疑非公敦朋友之义不以贤自挟何能如是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士无此风久矣乃今得吾
康侯也幸甚以某之不肖何足以知之然不敢不尽所
闻以求切磋之益言而是耶固愿与朋友共之言而非
卷二十 第 1b 页 WYG1125-0299b.png
耶亦愿公见告庶乎其有警也致知格物盖言致知当
极尽物理也理有不尽则天下之物皆足以乱吾之知
思期于意诚心正远矣书云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执中
之道精一是也夫中者不偏之谓也一物不该焉则偏
矣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但于喜怒哀乐未
发之时以心验之时中之义自见非精一乌能执之夫
盈天地之间孰非道乎道而可离则道有在矣譬之四
方有定位焉适东则离乎西适南则离乎北斯可离也
卷二十 第 2a 页 WYG1125-0300a.png
若夫无适而非道则焉所可离耶如寒而衣饥而食日
出而作晦而息耳目之视听手足之举履无非道也此
百姓所以日用而不知伊尹耕于有莘之野以乐尧舜
之道夫尧舜之道岂有物可玩而乐之乎即耕于有莘
之野是已此农夫田父之所日用者而伊尹之乐有在
乎是则伊尹所谓知之者也夫精义入神乃所以致用
利用安身乃所以崇德此合内外之道也天下之物理
一而分殊知其理一所以为仁知其分殊所以为义权
卷二十 第 2b 页 WYG1125-0300b.png
其分之轻重无铢分之差则精矣夫为仁由已尔何力
不足之有颜渊之克已复礼仲弓之出门如见大宾使
民如承大祭若此皆用力处也但以身体之当自知尔
夫通天下一气也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其盈虚常与天
地流通宁非刚大乎人惟自梏于形体故不见其至大
不知集义所生故不见其至刚善养气者无加损焉勿
暴之而已乃所谓直也用意以养之皆揠苗者也曲孰
甚焉某之鄙意如此公试思之如何适会同官黎君到
卷二十 第 3a 页 WYG1125-0300c.png
而来仆立候仓卒奉荅不逮意幸亮之
   其二
某辱示问皆圣贤大致某也何足以知然试尝语其所
闻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舜之徒也孳孳为利蹠
之徒也舜蹠之相去远矣而其分乃在乎善利之间故
颜渊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不敢失其学为舜亦曰择
善而固执之而已舜文之圣若合符节则潜心乎文王
者亦岂外是乎记曰当其可之谓时孔子圣之时一当
卷二十 第 3b 页 WYG1125-0300d.png
其可之谓也故曰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速则
速可以久则久是皆天下之中道非有甚高难行之事
也故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非真知之乌能以是称
孔子乎然则所愿学者亦求所谓当其可已矣夫参也
鲁疑非通敏之才也然某窃尝谓曾子竞以鲁得之若
夫便儇激厉则其去道也远矣自孟子没圣学失传荀
卿而下皆未得其门而入者也七篇之书具在始终考
之不过道性善而已知此则天下之理得而诸子之失
卷二十 第 4a 页 WYG1125-0301a.png
其传皆可见也夫学道者舍先圣之书何求哉譬之适
九达之衢未知所之六经能指其攸趣而已因其所指
而之焉则庶乎其有至也徒敝精神于章句之间则末
矣孔子固天纵之将圣也其学宜不俟十年乃一进盖
圣人以其身为天下法故言之序如此颜渊未至乎从
心故未达者一间也夫论伯夷之清则圣人之清也柳
下惠之和则圣人之和也故孟子曰皆古圣人也未至
乎大成故孔子曰贤人而已伊尹耕于有莘之野汤三
卷二十 第 4b 页 WYG1125-0301b.png
币聘之乃幡然而改伯夷特不事非君尔闻文作兴
则曰盍归乎来方伯夷居北海之滨文王以三币聘之
伊尹居有莘之野汤致之不以其道二人者宜如何哉
此未可论必进必退也伊尹利泽及天下故孟子不言
伊尹之风者则后世又安得有弊乎孔子之时去柳下
惠亦未远矣长沮桀溺荷蓧楚狂之徒皆不进者也柳
下惠所以救其弊者其效安在孟子曰闻伯夷之风者
贪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
卷二十 第 5a 页 WYG1125-0301c.png
第深考此言则二人之风不为进退明矣然其风足以
廉贪敦薄故可为百世之师论其学则必至于隘与不
恭矣此君子所以不由也田常为乱于齐齐君盖弗胜
也宰予附田常则谁得而杀之使其为齐君而死则予
何罪焉当是时有阚止字子我死于田常之乱是必传
之者误而为宰我也孔子谓于予与何诛岂以予无质
而遂弃之乎则人之有赖乎圣人者鲜矣谓之不诛乃
所以切责之也凡孔子之门人皆未可以一言断其终
卷二十 第 5b 页 WYG1125-0301d.png
身也后之所进者多矣与于四科何足怪哉管仲为政
于齐足以合诸侯而正天下其功足录也然学当为王
者事故仲尼之徒无道桓文者昔嬖奚与王良乘王良
曰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而获
十管仲之功曾西未必能为之然管仲之功诡遇也诡
遇而得禽兽虽若丘陵弗为也曾西羞比管仲正类是
欤朋友道丧久矣切磋之益吾徒所当勉也鄙意如此
恐未中理愿以见告
卷二十 第 6a 页 WYG1125-0302a.png
   其三
示谕别后持五戒益知进学之力也欣慰欣慰某窃谓
古之善授戒者莫如孔子善持戒者莫如颜渊非礼勿
视勿听勿言勿动持此则士之所以修身慎行者无遗
力矣持之奈何曰礼而已此一言足以蔽之约而易守
也不窒其源而杜其末流虽日省之遇事辄发矣不可
知也春秋义探赜精到恨不及见全书也玩味钦叹然
周官有司盟之职凡诅盟皆天子以吏治之诸侯不得
卷二十 第 6b 页 WYG1125-0302b.png
私相盟也一有渝盟则刑随之春秋之时诸侯不复听
命于天子故口血未乾而报复之兵已至其境失政刑
矣凡书盟者皆恶之记言大道既隐天下为家谓三代
盛时也商人作誓而民始畔周人作会而民始疑若汤
誓泰誓之类盖汤武之事此数者似非圣人之言恐不
足引以为證更思之如何
   其四
正蒙之书关中学者尊信之与论语等其徒未尝轻以
卷二十 第 7a 页 WYG1125-0302c.png
示人盖恐未信者不惟无益徒增其鄙慢尔如西铭一
篇伊川谓与孟子性善养气之论同功皆前圣所未发
也详味之乃见其用意之深性命之说虽扬雄犹未能
造其藩篱况他人乎而世儒易言之多见其妄也孔子
曰五十而知天命以孔子之圣犹待五十而后知其所
知盖有未易言者非止如世儒之说也学者当求之圣
人不当徒为空言而已公之笃志好学而每蒙谦虚不
见鄙外故辄肆言之而不自知其愚也惟亮之
卷二十 第 7b 页 WYG1125-0302d.png
   其五
承示及春秋事实鄙意犹有疑者所论虞氏之史直书
其君之名而不避载其父母昆弟之恶而不隐某窃谓
四岳称舜之父顽母嚚象傲乃舜在侧微未登庸之时
言之宜若无害周人虽以讳事神而有谥法然且名之
曰幽厉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则虽有谥其恶犹不隐
也礼曰临文不讳故文王名昌而雍之诗曰克昌厥后
武王名发而小宛之诗曰明发不寐若此类皆临文不
卷二十 第 8a 页 WYG1125-0303a.png
讳也虽鲁亦然庄公名同而书同盟僖公名申而书戊
申不可谓从虞史之质将仲子叔于田皆刺庄公也清
人刺文公也不胜其母而害其弟诗人以刺庄公而不
及段使高克将兵久而不召众散而归诗人以刺文公
而不及克以庄文之罪著矣不待春秋书之而后见鄙
意如此更思之如何
   其六
刘质夫受经于明道伊川之门积有年矣其论元年之
卷二十 第 8b 页 WYG1125-0303b.png
义详甚某故未敢轻议其说蒙录示第一段义非高明
不见鄙外何以得此幸甚幸甚公之用意精深非浅陋
所能窥其阃奥然意有所疑义不敢默姑试言之所谓
元者仁也仁者心也春秋深明其义当自贵者始故治
国先正其心其说似太支离矣恐改元初无此意三代
正朔如忠质文之尚循环无端不可增损也秦以亥为
正失其旨矣斗纲之端连贯营室织女之纪指牵牛之
初以纪日月故曰星纪五星起其初日月起其中其时
卷二十 第 9a 页 WYG1125-0303c.png
为冬至其辰为丑三代各据一统明三统常合而迭为
首周环五行之道也周据天统以时言也商据地统以
辰言也夏据人统以人事言也故三代之时惟夏为正
谓春秋以周正纪事是也正朔必自天子出改正朔恐
圣人不为也若谓以夏时冠月如定公元年冬十月陨
霜杀菽若以夏时言之则十月陨霜乃其时也不足为
灾异周十月乃夏之八月若以夏时冠月当曰秋十月
也正朔如建子丑是也虽用夏时月不可谓改正朔鄙
卷二十 第 9b 页 WYG1125-0303d.png
意如此公试思之如何如未中理更希疏示以开未悟
   其七
圣学不明士志于道者往往汨于世习而不知虽英才
异禀卒能自拔于流俗者无几也某尝私窃谓学者之
视圣人其犹射者之于正鹄乎虽巧力所及有远近中
否之不齐未有不至于正鹄而可以言射也士之去圣
人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所造固不同未有不同乎圣人
而可以言学也譬之升堂奥者必得其门而入乃可至
卷二十 第 10a 页 WYG1125-0304a.png
过其藩望望然去之则终身不能至然则至学非难知
所以学为难某愚不自量力之不足也妄有意焉思得
朋游共学左右提掖觊获一游其藩乃今得康侯盖知
衰老之有望也
   其八
承示问政事先后缓急之序与夫要领所在某目视昏
耄何足以知之以公积学之久经纶之业皆素所餍饫
者乃下询于陈腐陋儒非公不以贤自挟乐取诸人以
卷二十 第 10b 页 WYG1125-0304b.png
为善何以有此三复来贶钦叹无已然厚意不可以虚
辱试诵其所闻惟宽明不以僣渎为罪则万万幸甚某
窃观自金人渝盟河北淮南诸郡皆非吾有民物凋弊
赋入无几军储资用十百于前日天时地利在今日皆
不可恃也所恃者人和而已方时艰难不早为之经画
一日有不足不免暴取于民一失民心其患有不可胜
言者不得不虑也某窃谓当今政事惟理财最为急务
考之先王所谓理财者非尽笼天下之利而有之也取
卷二十 第 11a 页 WYG1125-0304c.png
之有道用之有节各当于义之谓也取之不以其道用
之不以其节而不当于义则非理矣故周官以九职任
之而后以九赋敛之其取之可谓有道矣九赋之入各
有所待如关市之赋以待王之膳服邦中之赋以待宾
客之类是也邦之大用内府受之邦之小用外府受焉
有不可得而侵紊之也冢宰以九式均节之下至工事
刍秣之微匪颁好用皆有式焉虽人主不得而逾也
所谓惟王及后不会特膳服之类而已有不如式
卷二十 第 11b 页 WYG1125-0304d.png
虽有司不会冢宰得以式论之矣世儒以为至尊不可
以法数制之非正论也夫天之所生地之所藏今犹昔
也昔常有馀而今不足其弊必有在矣朝廷盖未之究
也建隆之初荆湖江浙河东川广福建皆非朝廷有也
所有者惟南京东西数郡而已当五季之乱干戈日寻
然未尝以用不足为忧崇宁以来承祖宗积累之厚尺地
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而日以不足为忧何哉
处之不得其道故也国家景德皇祐尝为会计录以总
卷二十 第 12a 页 WYG1125-0305a.png
核天下财赋之出入百官饩廪之奉军储边计凡邦国
之经用皆有常数如内府所藏以待军兴郊赏之费茶
盐之入以待边储元丰之备对元祐之会计皆放此也
此祖宗之遗法盖得周官待用之意也今宜为绍兴会
计录取祖宗三书参较之凡吏员之增减兵旅之多寡
户口之登耗赋入之盈虚皆可考也知有馀不足之弊
根可以究见矣然后量入以为出而均节之残破州县
使有无相补庶无阙事矣祖宗设制置发运司盖始于
卷二十 第 12b 页 WYG1125-0305b.png
王朴之议其措画可谓详尽矣朝廷捐数百万缗以为
籴本使总六路之计通融移用与三司相为表里以给
中都之费六路丰凶更有不常一路岁稔则增籴以充
漕计饥凶去处则罢籴使输折斛钱而已故上下俱宽
而中都不乏最为良法自胡师文以籴本为羡馀以献
发运司拱手无可为者此直达之议所从起也既行直
达而盐法随变其患有不可胜言者盖转搬与盐法相
因以为利不可偏举也祖宗时荆湖南北江东西漕米
卷二十 第 13a 页 WYG1125-0305c.png
至真阳下卸即载盐以归诸路每岁所得盐课无虑数
十万缗以充经费故漕计不乏则横敛不加于民而上
下裕矣自抄盐之法行盐课悉归𣙜货诸路一无所得
故漕计日以不给而经用不可阙非出于漕臣之家亦
取诸民而已此上下所以俱受其弊也闽中旧官卖盐
每觔二十七文今民间每觔至百二三十文细民均被
其害而盗贩所以公行也所谓制置发运与三司相为
表里者盖发运通融六路之计钱谷银绢之类视三司
卷二十 第 13b 页 WYG1125-0305d.png
所阙者为之应办故中都常不阙也其为利多矣自黄
帝立兵乘之法以寓军政历世因之未之有改也至周
为尤详居则为比闾族党州乡出则为伍两军师之制
使之相保相受刑罚庆赏相及用一律也天子无事岁
三田以供祭祀宾客充君之庖而已其事宜若缓而不
切也而王执路鼓亲临之教以坐作进退有不用命者
则刑戮随之其教习之严如此故六乡之兵出则无不
胜以其威令素行故也丘井之废久矣兵农不可以复
卷二十 第 14a 页 WYG1125-0306a.png
合而伍两军师之制不可不讲无事之时使之相保相
受刑罚庆赏相及用之于有事之际则申之以束伍之
令督之旌旗指挥之节临难而不相救见敌而不用命
必戮无赦使士卒畏我而不畏敌然后可用若夫伍法
不修虽有百万之师如养骄子不可用也传曰秦之锐
士不可当齐晋之节制齐晋之节制不可以当汤武之
仁义某窃谓虽有仁义之兵苟无节制亦不可以取胜
甘誓曰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
卷二十 第 14b 页 WYG1125-0306b.png
弗用命则孥戮女牧誓曰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
不愆于四伐五伐乃止齐焉其节制之严盖如此故圣
人著之于经以为后世法也故诸葛孔明曰有制之兵
无能之将不可以败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以胜此
之谓也夫军政不修无甚于今日闽中盗贼初啸聚不
过数百而已其后猖獗如此盖王师养成其祸也贼在
建安几二年无一人一骑至贼境者王师所过民被其
毒有甚于盗贼百姓至相谓曰宁被盗贼不愿王师入
卷二十 第 15a 页 WYG1125-0306c.png
境军无律一至于此此二事最今日之急务自蔡京用
事王黼李邦彦继之祖宗之法扫荡殆尽如尚书省戾
祖宗之法者非一二事冗官之未澄汰与役法之弊所
当损益未易缕数也然今日二事在易盖蛊之时也蛊
之成卦刚上而柔下刚柔不交上下不相与不足与有
为巽而上无刚健之才不能以有为此事之所以蛊也
左传皿虫为蛊蛊者败坏之象也先王之治蛊也如治陋
室然欂栌扂楔各安所施不易其处则庶几其苟完矣
卷二十 第 15b 页 WYG1125-0306d.png
物物而纷更之腐者败倾者不可复支矣夫通变之谓
时因其财而通变之则蛊元亨而天下治矣此治蛊之
道也此二事其大略如此其委曲措画在执国柄者详
视而审处之非毫楮可尽也夫执中不可以无权执中
无权犹执一也圣人所谓权者犹权衡之权量轻重而
取中也用之无铢两之差则物得其平矣今物有首重
而末轻者执其中而不知权则物失其平非所以用中
也世人以用智为知权误矣孟子曰所恶于智者为其
卷二十 第 16a 页 WYG1125-0307a.png
凿也如智若禹之行水则无恶于智也盖禹之行水循
固然之理行其所无事而已若用智以为权则皆智之
凿孟子之所恶也可不慎欤
   其九
伊川先生语录在念未尝忘也但以兵火散失收拾未
聚旧日惟罗仲素编集备甚今仲素已死于道途行李
亦遭贼火已托人于其家寻访若得五六亦便下手矣
和卿志文深愧鄙拙不足以发扬其美蒙公见与可以
卷二十 第 16b 页 WYG1125-0307b.png
塞责矣三经义辨已成书俟脱藁即附去以求参订也
近因伤冷嗽大作累日不能兴昨日方稍平然饮食犹
未复常倦甚作书不及一一
   其十
荆公黜王爵罢配享谓其所论多邪说取怨于其徒多
矣此三经义辨盖不得已也如日录字说亦有少论著
然此事不易为更须朋友参订之也今粗已成书更俟
审详脱稿即缮写附去也
卷二十 第 17a 页 WYG1125-0307c.png
   其十一
某衰朽杜门待尽平时亲故凋丧略尽绝无过从者惟
时亲书册以自适耳家所藏书为贼弃毁仅存一二语
录常在念先生之门馀无人某当任其责也蒙寄示二
册尤荷留念然兹事体大虽寡陋不敢不勉近因阅三
经义见有害义理处略为之著论以正王氏之失盖尝
论之于朝去其王爵罢配享后生晚学未必知其非也
姑欲终此一事书成未脱稿款曲当录以纳去取正左
卷二十 第 17b 页 WYG1125-0307d.png
右庶可传远也
   其十二
承谕及江西宣谕使风采可仰吾乡使者甚不挠但未
见惠泽及民污吏革面者盗贼得韩申二将平之今已
无事敝乡去岁大疫恶少旧常作过者死亡略尽自此
可无盗贼之虞矣近见报襄阳镇抚檄诸郡领兵收复
中都屡捷洋州亦有报杀获金兵千馀人所至有捷报
中兴可指日望也可喜可喜和卿平生相知第鄙文不
卷二十 第 18a 页 WYG1125-0308a.png
足以发盛美为愧耳浙中数事与初授恩命皆某亲闻
见者故不敢专用行状其他皆无更易如宗室养他人
子初云财用不足患之细也养他人子则宗枝乱矣其
建议乃云有父兄在同居者减半而养母勿给于是其
弊渐去则只是以财不足为忧凡宗室例皆裁减与所
谓乱宗枝之意不相应公更问其详为增损之乃善伊
川先生语录昔尝集诸门人所问以类相从编录成帙
今皆失之罗仲素旧有一本今仲素已死著其婿寻之
卷二十 第 18b 页 WYG1125-0308b.png
未到近宣干喻子方云有本甚多计到浙中便付来
   其十三
便中辱赐教伏审迩辰燕休台候万福欣慰欣慰某衰
朽杜门粗适閒中自去岁来稍安静而汀邵与江西邻
虔州时有窃发者侵逼境上王师往来恼恼不能治安
也昨日又闻建安有此警帅司遣兵会合未知如何也
江北虽屡有捷报而所传不一闻之忧喜相半未能释
然不以为虑也世事如此奈何奈何示谕湖湘州县皆
卷二十 第 19a 页 WYG1125-0308c.png
帖然人已归业殊可喜此岳将之力也然屯戍之多所
至艰窘非特长沙也闽中素贫近降祠部一万道已敷
配在民间贫家所敷已二百千未知所从出细民可知
矣不知湖湘有此否事之可忧者非毫楮可尽馀寒未
解惟冀为道保重副此颂祝
   其十四
语录子才所寄已到方编集诸公所录以类相从有异
同当一一考正然后可以渐次删润非旬月可了也俟
卷二十 第 19b 页 WYG1125-0308d.png
书成即纳去某近著三经义辨正王氏之学缪戾处方
就俟脱藁纳去取正左右庶可传后学也曾吉甫顷在
维扬亦尝相聚但初未尝讲学耳公既称其如此士大
夫间岂易得哉若得其来时亲其绪论固所幸愿也
   其十五
久不闻问方深驰企辱书伏审旅寓台候万福欣慰欣
慰某老拙如常去冬松溪贼范忠大作武尉被害焚劫
县道略尽首领已为申将禽获残党出境势无能为也
卷二十 第 20a 页 WYG1125-0309a.png
又传虔寇陈颙犯漳汀朝廷已遣申将往讨捕敝邑相
去差远民间不甚惊扰稍得安居时亲书册聊用自适
耳馀无足道者正远瞻晤惟冀对时为道自重
   其十六
知令似龙图先往湖外得近信否长沙方易帅势未可
往更俟浙帅来如何徐行未晚也伯纪言章丑诋之以
为有跋扈之渐天下知有宣抚不知有朝廷赖君相眷
知犹得宫祠而罢甚幸浙帅尚在岭表不知何时可来
卷二十 第 20b 页 WYG1125-0309b.png
湖中么贼未殄伯纪已有罢命新帅未到人情不无向
背万一有警为之奈何在伯纪尤可虑也梁参议闻已
归未到乡里云径往福唐般家得渠来则湖外事可尽
知也
   其十七
某窃谓令出惟行弗惟反欲令之不反当慎其始始之
不慎虽欲不反不可得也闽中二三年来盗贼群起在
四川军被害为甚夷伤之馀民力凋敝极矣蒙恩放免
卷二十 第 21a 页 WYG1125-0309c.png
绍兴二年秋夏二税及役钱一料非朝廷勤恤民隐何
以得此既而漕司检准绍兴令诸赦降放及倚阁税租
者各不得过三分行下州县依旧催纳七分急于星火
民被其泽方欢欣鼓舞未逾月遂转而为怨咨良可惜
也朝廷既有著令不得过三分赦书不应全放是徒为
文具罔民耳后虽有德意人谁信之恐自是民不立矣
其患有不可胜言者赦书既已尽放有司亦不宜沮格
二者胥失矣皆不慎令之过也放税租出于一时之异
卷二十 第 21b 页 WYG1125-0309d.png
恩自当量灾伤分数减放使民受实惠何必著为令格
不得过三分是豫为罔民之具以资裒刻之吏耳非令
之善也某衰朽杜门不欲闻外事因催税者及门见邑
中行移如此恐远方利病公所欲知故辄及之愿勿以
语人恐贻不恤纬之谤至祷
 
 
 龟山集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