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六 第 1a 页 WYG1125-0354a.png

龟山集卷二十六 宋 杨时 撰
题跋
跋司马温公帖
元丰末神考登遐文正温公奔讣至京师都人拥马首
环聚而观者填溢衢巷愿公之留者万口一辞方朝廷
承积弊之后正更化愿治之时太母以公宿望擢贰左
省慰安中外之心其寄委不轻矣公以身任其责一夫
卷二十六 第 1b 页 WYG1125-0354b.png

故虽正位台鼎不以为荣而以为惧然卒能于期月之
间政令不出房闼而海内丕变虽惧于前而垂名于后
其为荣也远矣今观其手泽犹想见风采披玩久之不
能释手因附其说于后
跋富文二公帖
二公皆一时人杰昔在庆历中北兵叩关渝盟郑公持
节兵间以片言折之而金之君臣俯伏听命复守盟好
卷二十六 第 2a 页 WYG1125-0354c.png

容庙堂之上而四方万里之远稽颡面内无敢不享者
有德进则朝廷尊岂不信矣夫方时艰难览其遗迹想
见其风采益令人追念不能忘也
跋赵清献公爱直碑
幼安清献公之外孙出东坡所撰爱直碑示予其宝藏
之殆什袭也公之流风百世而下闻者犹将兴起况其
亲且迩乎吾知幼安非徒玩其辞翰而已高山仰止景
卷二十六 第 2b 页 WYG1125-0354d.png

跋横渠先生书及康节先生人贵有精神诗
横渠之学其源出于程氏而关中诸生尊其书欲自为
一家故余录此简以示学者使知横渠虽细务必资于
二程则其他故可知已人贵有精神诗康节作并书康
节诗云大笔快意余在洛中得其遗藁读之皆大字与
此诗类信乎其以大笔快意也明道亦尝和其诗云客
求墨妙多携卷盖康节以书自喜而士大夫多藏之以
卷二十六 第 3a 页 WYG1125-0355a.png

横渠人康节讳雍字尧夫康节乃朝廷追赠先生号也
大观元年八月已卯馀杭东斋书
题萧欲仁大学篇后
学始于致知终于知止而止焉致知在格物物固不可
胜穷也反身而诚则举天下之物在我矣诗曰天生烝
民有物有则凡形色之具于吾身无非物也而各有则
焉目之于色耳之于声口鼻之于臭味接乎外而不得
卷二十六 第 3b 页 WYG1125-0355b.png

得矣天下之理得则物与吾一也无有能乱吾之知思
而意其有不诚乎由是而通天下之志类万物之情赞
天地之化其则不远矣则其知可不谓之至矣乎知至
矣则宜有止也譬之四方万里之远苟无止焉则将焉
归乎故见其进未见其止孔子之所惜也古之圣人自
诚意正心至于平天下其理一而已所以合内外之道
也世儒之论以高明处已中庸处人离内外判心迹其
卷二十六 第 4a 页 WYG1125-0355c.png

欲望其堂奥非余所知也萧君欲仁志学之士也录示
大学一篇求余言以题其后其意盖非苟然者故聊为发
之苟于是尽心焉则圣人之庭户可策而进矣欲仁其
勉之哉
题张公行状后
右张公吴时贵将与杨行密俱起合淝号三十六英雄
公其一也方五季乱亡之时群雄并争公以拔山盖世
卷二十六 第 4b 页 WYG1125-0355d.png

而提师征行乃未尝妄戮一人至止而人安之则公之
所以遗子孙者其不在兹乎同时辈流乘功名之会鹰
扬迈往之气举相埒也今其子孙散为编氓堙没而无
闻者可胜计哉公独世有显人又皆以器业见称于时
则公之所积可知矣政和之初余来毗陵始得与公之
诸孙游视其壮者皆贤豪虽童稚亦彬彬可喜益知公
流泽未艾公之孙牧之以公之行状示予究观始终慨
卷二十六 第 5a 页 WYG1125-0356a.png

跋贺仙翁亲笔诗
贺仙翁诗云有客来相问如何是治生但存方寸地留
与子孙耕贺仙翁示人以治生之说旨哉有味其言也
岂徒可以遗子孙乎至人所以养生尽年亦在方寸之
地自耕而已不知出此虽岩居水饮尽为寿之术必有
虎食其外也其人不可得而见读其诗观其字画亦足
想见其人矣
卷二十六 第 5b 页 WYG1125-0356b.png

元丰末年予始筮仕与方回俱在彭城为同僚友自彭
城一别声迹不相闻盖三十年馀矣政和甲午秋八月
予还自京师过平江谒方回披腹道旧相视惘然如昨
梦耳方回之诗予见之旧矣复出鉴湖集示予其托物
引类辞义清远不见雕绘之迹浑然天成殆非前日诗
也方回自少有奇才若仪秦之辩良平之画皆其胸中
餍饫者意谓其功名可必也世变屡更流落州郡不少
卷二十六 第 6a 页 WYG1125-0356c.png

不朽矣与世之酣豢富贵与草木同腐者岂可同日议
哉以此易彼亦可自释也是年冬十有一月癸未自馀
杭徙居毗陵道过吴江舟中书
跋邹道卿所书女诫
古者大夫以上子生立三母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
敬慎而寡言者为之师女子十年不出教之婉娩听从执
麻枲治丝茧织纴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观于祭祀纳
卷二十六 第 6b 页 WYG1125-0356d.png

惟是而已不见异物而迁焉故德言容功不待异禀而
能也礼废千有馀年士且不知师而况于女子乎故膏
粱之族酣豢逸放于幽閒之中而涂歌巷语淫亵不可
读者日积于耳目其不沦胥而散者幸而已毗陵张氏
世有显人其子孙皆高才远识绝出伦辈今见其人矣
牧之间出道卿所书女诫示予极称其稚子之贤益知
张氏之刑家贻后者其流未艾也以圭璋之质又得良
卷二十六 第 7a 页 WYG1125-0357a.png

经世范俗其所书不特有补于张氏而已后必有因斯
文以兴起者其于世教岂小补哉
题了翁责沈
了翁以盖世之才迈往之气包括宇宙宜其自视无前
矣乃退然不以贤知自居而以不闻先生长者之言为
愧非有尊德乐义之诚心而以自胜为彊何以及此高
文大笔著之简册使世之自广而狭人者有所矜式岂
卷二十六 第 7b 页 WYG1125-0357b.png

跋了翁与韦深道书
道同则相望异世其合有若符节者气禀有异虽一身
之内肝胆楚越矣三山在弱水之外舟舆不通居之者
形影自相吊耳深道乃眷然念之非声气相求神交于
万里之外宁有是夫了翁天下士也世以其言为轻重
而相与如此余虽未尝知深道而信其贤也无疑矣
题中庸后示陈知默
卷二十六 第 8a 页 WYG1125-0357c.png

以为圣学所传具在此书学者宜尽心焉故为之训传
藏于家初不以示人也虽圣言渊懿非浅识所窥窃妄
意其庶几焉吾子试以予言求之将必有得矣
跋曾伯智孝行类要
曾君伯智以所著孝行类要示余非博极传记百家之
言不能成此书也其用力勤矣然古之君子多识前言
往行非徒资见闻而已盖将以畜德也观伯智自叙可
卷二十六 第 8b 页 WYG1125-0357d.png

其志远矣君之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将必有得
于斯书也
跋公子血脉谱
右春秋公子血脉谱得之于南康玉岩先生杨孝本其
传本曰荀卿撰夫荀卿尝仕于楚矣不用故退死兰陵
而史不记其岁月以其时考之当在周秦之间而是书
秦谱乃下及乎项灭子婴之际吾知其非荀卿氏作明
卷二十六 第 9a 页 WYG1125-0358a.png

亡而史传无所考据于春秋之学尤阙然也而是书旁
穿曲贯支分𣲖别较然如指诸掌非殚见洽闻者不能
为也然其间不无讹谬舛错学者其慎择诸
跋三坟传
右山坟气坟形坟谓之三坟世传以为古三皇书非也
其辞简而质远而无统其有意于放古之为乎孔子曰
神无方易无体又曰生生之谓易则易之为易其义深
卷二十六 第 9b 页 WYG1125-0358b.png

而浊谓之太易太易之数三是以形数名易也其言殆
与孔子异乎吾是以知其非古书也其他不合者非特
一二而已未敢以臆说论之姑俟博古而深于道者考
正焉
题李丞相送几叟序
丞相李公以英伟刚明之才任天下之重盖一时人杰
也其视了翁为前辈虽未尝从游而声气相求非一日
卷二十六 第 10a 页 WYG1125-0358c.png

事谪居沙阳与几叟游为布衣之交不以贤贵自挟而
以道义为重因其有行也累数百言以为别公于上下
之交可谓无谄渎矣
题翁士特文编
翁君士特示余诗文一编辞义精奥有古作者风气而
古风辞气尤工皆非常流可到也三复钦叹然予尝考
古圣贤为学之方窃谓伏羲画八卦书断自尧典是时
卷二十六 第 10b 页 WYG1125-0358d.png

豕游无以异于深山之野人固非有诵记操笔涉墨为
文词也其学果安自乎夫舜圣人也生而知之无事乎
学可也二十有二人相与共成帝业者岂皆生知耶然
则圣人之所以为圣贤人之所以为贤其学必有在矣
汉之诸儒若贾谊相如司马迁辈用力亦勤矣自书契
以来简册所存下至阴阳星历山经地志虫鱼草木殊
名诡号该洽无一或遗者其文宏妙殆非后儒能造其
卷二十六 第 11a 页 WYG1125-0359a.png

迈绝人远甚如欲以文高于世则文固已足高世矣然
如士特之才要当以圣贤为师入其门窥其室家之好
内外进矣然后为至此予之所以望士特者区区汉儒
不足学也
跋了翁书温公解禅偈
李君兴祖以了翁所书温公解禅偈欲求余言以刻诸
石温公盖一代宗臣了翁虽流离摈斥不为时用而其
卷二十六 第 11b 页 WYG1125-0359b.png

宝玩兴祖乃能镂石以永其传是宜书也
跋诸公与徐仲车诗册
余昔过山阳尝一见先生侍坐终日得所未闻多矣迨
今三十馀年追念不能忘也绍兴二年其子安道来尉
吾邑一日踵吾门出诸公与先生往还诗书示余求言
以刻诸石余谓先生之节义如大圭不琢而其美自见
非雕绘所能增饰也然诸公皆一时名世之士其言足
卷二十六 第 12a 页 WYG1125-0359c.png

必有闻而兴起者亦非小补也
跋邹公送子诗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盖人之于亲四世而缌服穷六世
而亲属竭服穷则遗泽浸微矣故五世而斩此古今之
常理也舍人邹公于其子筮仕之初以诗赆行其丁宁
训饬不以宠禄为荣而以阴骘苍生为念则其垂裕之
意岂浅哉积至于道卿缌服已穷矣今其元孙出其诗
卷二十六 第 12b 页 WYG1125-0359d.png

奉承之志则邹氏之流泽岂常理之足云虽亘百世而
益光矣
跋司马温公与明道先生帖
横渠先生既没其门人欲谥为明诚中子以谥议质诸
明道先生先生与温公参订之故有是书其辞义典奥
而引据精密足以是正先儒之谬故宝藏之以传后学
附司马温公与明道先生帖(温公家集中不/载故附见于此)
卷二十六 第 13a 页 WYG1125-0360a.png

例甚多无不可者退而思之有所未尽窃惟子厚平
生用心欲率今世之人复三代之礼者也汉魏以下
盖不足法郊特牲曰古者生无爵死无谥爵谓大夫
之上也檀弓记礼所由失以为士之有诔自县贲父
始子厚官比诸侯之大夫则已贵宜有谥矣然曾子
问曰贱不诔贵幼不诔长礼也唯天子称天以诔之
诸侯相诔犹为非礼况弟子而诔其师乎孔子之没
卷二十六 第 13b 页 WYG1125-0360b.png

臣孔子以为欺天门人厚葬颜渊孔子叹不得视犹
子也君子爱人以礼今关中诸君欲谥子厚而不合
于古礼非子厚之志与其以陈文范陶靖节王文中
孟真曜为比其尊之也曷若以孔子为比乎承关中
诸君决疑于伯淳谦逊博谋及于浅陋不敢不尽所
闻而献之以备万一惟伯淳裁择而折衷之光再拜
伯淳大丞座右正月十六日
卷二十六 第 14a 页 WYG1125-0360c.png

公少时过钱塘东平吕公惠卿得公之文以示翰林沈
公文通二公奇其文引为忘年之交谓人曰毗陵素多
士未有如李公者于是文日益有名公于书无不读其
心传自到之学盖非浅者所能窥较也晚在彭城方计
司议法兴利之时百役毛起公处之裕如手未尝废卷
也利国监有中贵人阴以事中其同僚者部使者付公
治之甚急已而事连中贵人公请并治之中贵人惧甚
卷二十六 第 14b 页 WYG1125-0360d.png

付之有司则有法守狱已具不可易也使者不悦度公
不可以势夺卒移他司释之是时颜复长道居里中闻
之谓予曰奄宦恃嬖昵之私胁持上下虽当路要官无
敢辄忤其意者李君一以法绳之不少贷非秉义不可
回屈不能为也郡守高邮孙公觉尤深器之事无大小
惟公听也萧县有剧贼行军者土兵力不支被重伤亡
其主将通守李陶行县闻流言谓土兵不战而北凡二
卷二十六 第 15a 页 WYG1125-0361a.png

不得其情今以道路之言置人于死地非审克之道也
持之月馀不能决后卒如公言微公争之力几为淫刑
滥诛矣公之治狱平反类如此其小者不能悉数也政
和之初予待次毗陵公之子殊以公志铭示予读之
蹙然追念平昔悼斯人之不复见也惜其遗事可传于
后又皆予所亲见者故序次之以补志文之阙
跋道卿帖
卷二十六 第 15b 页 WYG1125-0361b.png

流窜岭表终身不复今手泽所存士夫宝藏之以为珍
玩其身虽屈于一时而世诵其美不厌盖名实既孚则
清议终不可掩也
跋江民表与赵表之帖
民表将之官以书抵予告行期未及脩报而凶讣至人
生如朝露岂不信然欤今见其手泽惘然不觉为之流
涕也民表不妄许可表之虽未及识观民表所与如此
卷二十六 第 16a 页 WYG1125-0361c.png

跋了翁祭邓南夫文
余闻南夫平居家人不见其喜怒一日因事怒甚已而
悔之自恨其养之未至也充是心以往可谓知好学矣
了翁友之其厚如此不问可知其贤余幸与之同乡未
及识而南夫已逝悲夫不复见斯人也因读了翁之文
怅然久之故姑书其所闻附于后
题了翁送几叟诗
卷二十六 第 16b 页 WYG1125-0361d.png

其平日躬自蹈者所谓以身教也能味其言亦以身践
之则其趋圣贤之域岂远哉若几叟盖可与进斯道者
故告之如此
题诸公邪说论后
昔王荆公以邪说暴行祸天下三十有馀年余备位谏
省论之去其王爵罢配享太学诸生薰陶王氏之学久
矣閧然群起而非之赖君相之明卒从其议今观诸公
卷二十六 第 17a 页 WYG1125-0362a.png

跋彭器资送余仲勉序
彭公以盛德重望为时名臣士大夫得一望履舄者如
登膺门况其厚善者乎仲勉先生余虽不获从之游观
其所与则信其贤也审矣
跋温公与刘侍御帖
熙宁之初吴兴刘公位台端论事忤大臣意谪知江州
一时清议宽之无敢言者独文正温公抗章于廷诤之
卷二十六 第 17b 页 WYG1125-0362b.png

叙别又以手翰问行期有道胜名立之言其相与之意
厚矣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二公终始一节
不约而同其取友可知矣览是遗墨三复兴叹乃附其
说于后
龟山集卷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