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六 (自动笺注)
卷二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玉海卷二十六
            宋王應麟帝學帝學
 學之一字髙宗傳説始言之開萬世聖學之源
 神農師悉諸黄帝師大橈顓頊師伯受學緑圖髙辛師伯招堯師子州支學君疇(尹夀)舜師許由(莊子云堯師許由)學務成招禹師大成摰學西王國湯學威子伯學於伊尹髙宗甘盤文王太公望子期武王丹書尚父洪範箕子虢叔成王師周公學緝熙光明穆天子蠧書羽陵讀書于菞丘癸巳至于羣玉之山先王所謂策府
漢講六藝羣書石渠六經
公元前51年
宣帝髙才學師詩論語孝經王褒宣帝修武故事講論六藝羣書能為楚辭九江被公召見誦讀髙才劉向張子僑華龍待詔金馬門(公孫弘傳贊孝宣講論六藝招選茂異蕭望之梁丘賀夏侯勝无成嚴彭祖尹更始儒術進)翟酺孝宣六經石渠甘露三年詔諸儒講五經殿中兼平公穀同異親臨決時更崇榖梁傳故言六經武帝憲章六學積思六經
講論五經
公元前70年
白虎議孝宣本始四年四月詔博問經學之士元康元年八月詔朕不明六蓺鬱于大道帝王圖籍日陳于前
禁中授經侍講(華光殿侍講)注籍
公元88年
世祖桓榮尚書善之入授太子朝㑹公卿敷奏經書和帝即位竇憲上疏昭帝八嵗即位大臣輔政選名韋賢(魯詩)蔡義(韓詩)夏侯勝(歐陽尚書)等入授於前卒成聖徳建初元年張酺應召訓講禁中五更桓榮帝師子郁傳父業再以校尉入授先帝(章和二年五月詔長樂少府桓郁侍講禁中)父子給事禁省更歴四世宗正劉方善為詩經宜令並入敎授由是復入侍講子焉順帝時太傅授經禁中兄孫彬桓帝初為議郎侍講禁中肅宗馬嚴勸學省中(注王鳯班伯勸學)王吉(云明師居前勸誦在後)鄧弘歐陽尚書授安禁中光武郅惲皇太子韓詩侍講殿中永平初樓望為侍中入講省内召馴(字伯春)習韓詩建初元年侍講(拜左中郎將入授諸王)永平九年五經師張酺尚書數講御前論難稱意入授太子(子蕃以郎侍講)桓帝楊秉尚書召入勸講建和初議郎趙典侍講禁内(黄瓊以選入侍講禁巾)
靈帝劉寛太中大夫侍講華光殿賜衣一襲後為太尉常令講經洛陽宫殿簿云在華林園内(洛陽宫殿名曰華光崇光殿北)楊賜建寧初侍講華光殿中後帝南宫閲録故事得前侍講注籍(所注之録籍)乃感悟臨晉侯張濟侍講獻帝好學荀悦董遇孔融侍講禁中旦夕譚論
講論經理永平講經藝御講堂説經
公元66年
光武數引公卿郎將講論經理夜分乃寐幸太學博士論難正旦朝賀百僚畢㑹令羣臣能説經更相難詰(戴憑重坐五十餘席)樊準光武投戈講藝息馬論道孝明垂情古典遊意經蓺毎享射禮正坐自講諸儒並聽四方欣欣名儒禮官如趙孝承宫等或安車結駟豐衣博帶從見宗廟燕㑹論難衎衎如振期門羽林之士通孝經伊秩訾大車且渠入就學(化自聖躬流入蠻荒)議者稱盛時咸言永平桓榮傳幸太常府令東面設几杖㑹百官門生數百人天子親自執業太師在是永平二年三雍初成拜五更大射養老禮畢引弟子升堂執經為下説(下語講説)帝自制五家要説章句桓郁校定於宣明殿(東觀記上親於辟雍自講所制五行章句一篇)永平十五年三月孔子宅親御講堂皇太子諸王説經永平十年張興太子太傅顯宗訪問經術光武尚書廬江許子威大義鍾興問經義善之詔令春秋章句明帝十嵗能通春秋桓榮尚書包咸論語順帝時議郎蔡元講論五經異同建武六年杜林侍御史引見問以經書車馬衣被
讀書禁中
班固肅宗雅好文章數入讀書禁中連日繼夜
 前叙傳班斿以選受詔進讀羣書成帝召見劉歆
公元56年
誦讀詩賦司馬相如傳上讀子虛賦而善之建武三十二年正月夜讀河圖㑹昌梁大同中臺西士林館朱异賀琛孔子袪等逓互講述
唐太宗觀經史
貞觀政要七年虞世南秘書監太宗機務之隙引之談論共觀經史嘗謂侍臣曰毎與世南商榷古今九年太宗貞觀已來手不釋卷知風化之本見理政之源十一年李百藥日昃必命才學之士賜以清閒髙談典籍雜以文詠乙夜忘疲十二年謂侍臣曰朕讀書見前善事力行不怠陸䞇太宗文學之流更直宿於内署講求典禮諷誦詩書夜分忘倦
禁中勸講侍讀
公元715年
開元三年九月戊寅(㑹要七月)詔左散騎常侍馬懐素右常侍褚無量更日侍讀盧懐慎所薦(帝以讀書有疑無從質問儒學之士入内侍讀)官志玄宗耆儒一人侍讀以質史籍疑義集賢院侍講學士侍讀直學士儒學無量勸講禁中天子尊禮不敢盡臣之後祕書少監康子元國子博士侯行果亦踐其選賞賚亟加而禮遇集賢注記開元十九年三月學士陳希烈王廻康子元朝隱等於三殿侍講先是講周易畢子元等各蒙錫賚
 字更洪範圖列無逸孝經是釋月令是刋長慶中
侍講學士韋處厚上六法言三十卷賜金文宗時侍講學士鄭澣稡經史要録酬析無留金紫
唐翰林侍講學士
公元820年
韋處厚元和末户部郎中知制誥穆宗即位處厚司勲員外郎史館修撰路隋並充翰林侍講學士召入大液亭命分毛詩關雎尚書洪範等篇訪以理體賜酒寶厯初崔郾諫議大夫翰林侍講學士二年禮部員外宋申錫太和元年三月中書舍人鄭澣駕部郎中許康佐三年四月禮部尚書丁公著五年鄭覃開成七年十月國子祭酒髙重侍講學士冊府元龜元和之末始建學士之職列於内署後魏侍讀(馮元興温子昇邢昕李業興)侍講(賈思伯思同韓子熙)王吉廣厦下細旃之上明師居前勸誦在後上論唐虞之際下及殷周之盛考仁聖風習治國之道訢訢焉發憤忘食日新厥徳吳趙咨曰雖有餘閒博覽書傳歴史採竒不效書生尋章擿句而已
咸平侍講侍讀天聖真宗講席三朝
講經
公元720年
太宗日閲經史興國八年始用著佐吕文仲侍讀(尋升為翰林侍讀寓直御書院毎召讀經史)咸平二年七月丙午兵侍楊徽之户侍夏侯嶠工部郎中吕文仲翰林侍讀學士祭酒邢昺翰林侍講學士故事唐開元置侍讀其後翰林侍講學士五代久廢太宗崇尚儒術由是文仲侍讀寓直禁中以備顧問名秩未崇上遹尊先志首置此職擇耆儒舊學充其選班次翰林學士禄賜如之設直廬秘閣侍讀更直侍講長上日給珍膳夜則迭宿召對詢訪或至中夕八月壬子徽之赴職賜宴秘閣兩制皆預上作七言詩賜之慶厯二年二月丁丑中丞賈昌朝侍講邇英閣憲府經筵自此始元豐五年侍讀侍講學士以為兼官侍從以上兼之秩卑資淺則為説書元祐七年七月癸巳復増學士之號元符元年二月壬辰紹興六年范冲為之天禧舊制侍臣皆賜坐講者别坐而聽乾興後侍臣先賜茶徹席立講畢復坐賜湯侍讀無所職但侍立而已宋綬夏竦侍讀令日唐書一傳又讀正説日帝親書古賢詩或經書要言一二紙眞宗自居藩邸升儲官命侍講邢昺尚書凡八席詩禮論語孝經皆數四焉以史傳褒貶難於講授退而觀閲罔不該詳既即位咸平四年春春秋左氏五年乃畢天禧元年春二月直龍圖閣馮元講易秋九月六十四卦奉使北廷而止天聖元年四月辛亥侍臣崇政殿閣所講遺編上命晏殊真宗講席景祐元年五月九日侍讀學士李淑三朝講經皆有舊式太祖非時王昭素趙孚説經要義(開寳四年十二月十三日辛未九經李符問經義於内殿本科出身)太宗吕文仲侍讀書史外事真宗首置侍讀侍講學士常令邢昺説經夜直秘閣又置龍圖閣待制令參講筵戚綸陳彭年杜鎬查道李虚己是也天禧初又令馮元説易皆於每日視朝決事再坐之後内宴方召説書賜坐詢問不專講勸而已邢昺東宫内庭上講説孝經禮記二論十書十三易三詩左傳各一據傳疏敷引之外多引時事為喻深被嘉奬上問管仲召忽武王安樂延年不能祥符三年五月辛巳手札曰朕向在藩邸屢令邢昺講習諸書因記春秋息侯伐鄭云云
景祐崇政殿説書邇英延義閣記注金華
五箴
公元998年
元年正月丁亥(二十六日)賈昌朝趙希言王宗道楊安國並為崇政殿説書日以二人侍講説(初天聖九年侍講孫奭出守兖州昌朝等始置是職命景祐四年三月甲戌朔進為天章閣侍講慶厯二年二月丙戌趙師民復為之)二年正月癸丑(二十八日)邇英延義二閣無逸篇于屏邇英迎陽門之北東向延義崇政殿西北是日延義閣輔臣盛度唐書賈昌朝春秋遂宴崇政殿(初孫奭翰林侍講無逸圖上之帝施於講讀閣)三年正月乙巳説書賈昌朝二閣記注七月乙酉侍講學士馮元金華五箴詔奬之(趙師民勸講箴曰西臨邇英北啟延義瞻仰皇明彌綸)聖智明年春帝遂御迎陽門召近臣圖畫復命講讀經史仁宗堯舜師法儒臣賔友仁宗以象架庋書策外向以便講讀馮元侍講孫奭經行並進講讀親近自是仁宗嚮學英宗嘉祐八年十二月己巳初御邇英閣侍臣講讀經史
元祐帝學嘉定帝學
公元1002年
五年八月侍講范祖禹八卷帝王學問祖宗講讀故事起伏羲下汔神宗憲道三皇稽徳於五帝軌儀三代法象祖宗集羣聖之所行體乾健之不息(元年進唐鑑二年三經要語建炎四年七月己巳子冲上之)嘉定十一年記注之臣(李𡌴)紀五宗之懿續祖禹之書為十卷有詔通鑑徹章進讀十二年(己卯嵗)五月丁未竟帙癸亥賜燕講官宣付史館從之淳祐九年進讀終篇(寧皇自慶元戊午嘉定丙子凡十徹章)
建炎内殿講讀
公元1208年
元年十二月丙辰朔詔朕朝夕延見大臣咨訪庶務羣臣進對隨事盡言退閲四方奏牘少空則披覽載籍鑑觀前古獨於講學未遑暇念雖羽檄交馳廵幸未定不可廢其以侍從四員充講讀官萬機之暇就内殿講讀先是中丞王賔開講筵上納其言紹興十二年正月癸卯上謂大臣曰朕於宫中嗜好惟好觀書考古人行事以施於政凡學必自得乃可十三年十一月丁卯上曰無事静坐觀書所得甚多
紹熙晚講
公元1212年
五年寧宗欲増講官至十員各專講兩日一次五人上講二晚三早講殿上晚小衫坐講嘉定二年十一月十六日侍讀章頴等言前此未有講坐講自陛下始行之書之國為法來世御殿惟諏經訪史辭簡理到
經筵故事
公元1087年
元祐二年侍讀蘇頌請詔史官學士録新舊唐書日進數事十一月壬申經筵官遇非講讀日進漢唐故事二條建炎四年八月四日謝克家請日侍從進前代本故事治體三事十八日綦崇禮奏止命講讀翰林學士省官進之九月三日講筵置厯端平元年二月九日侍從經筵官故事天聖以前講讀官坐侍自景祐以來立侍皇祐三年九月
丁丑詔當講讀臣僚立侍敷對餘皆賜坐侍於閤
公元1071年
熙寧四年八月二十七日王雱説書崇寧
公元1078年
中以隱逸蔡崈吕注紹興中陳鵬飛博士乾道末崔端詩以正字説書宣和中楊時邇英殿説書經筵前一日進講義自元豐元年説書陸佃元祐中侍讀蘇軾拜恩日首陳六事(慈儉勤謹誠明)紹興二年胡安國侍讀專講春秋時講官四人援例乞各專一經上曰他人通經安國不許隆興元年十一月學士院經筵官日以二員宿直乾道八年十月詔止輪一員
公元1176年
 淳熙三年九月禮侍李燾侍講經筵少開録趙
師民勸講箴以諷皇祐賈昌朝淳熙史浩以舊弼
而詔讀昌朝吕公著臺丞勸講吕希哲司馬
楊時自小官而說書范祖禹司馬康張栻朱熹
公元1086年
庶僚侍講程頤(元祐元年)尹焞(紹興五年)以布衣而特
漢梁丘賀説易唐開元講易
公元723年
宣帝京房為易明求其門人待詔黄門入説侍中以召入説上善之(説於天子之前)子臨亦入説帝選髙材十人從臨講自宣帝梁丘氏説元帝好之欲考其同異令充宗與諸易家論朱雲抗首而請連拄五鹿孝宣時涿郡韓生以易召待詔殿中譙瑛説易授顯宗唐開元初張説舉能治易老莊侯行果康子元敬㑹真並賜衣幣侍讀(行果㑹真及馮朝隱同進朝隱能索老莊祕義)集賢注記開元十一年夏學士侯行果侍講周易莊老賜衣一副絹一百疋又令行果隔日皇太子講易賜酒燕飲賦詩凡數百首屢承珍異之賜玄宗作大衍論顯慶五年六月御齊聖殿弘文學上官儀吕才直學士李元植等於御前講論命元植登講坐發易題以次問難梁武帝文徳殿乾坤文言
建隆開寳講易端平祥符講泰卦天禧
公元962年
建隆三年六月宗丞趙孚講易後殿嘉其講説精博開寳三年王昭素賜坐便殿講乾卦至九五飛龍在天曰此爻正當陛下今日事因風諫上悦三月辛亥以為國子博士端拱李覺講泰卦(見視學)祥符作周易詩三章王旦崇文院檢討馮元八年三月癸卯召見講論語首篇及易泰卦元進説上下相與則可輔相財成上悦賜緋(上下上稱誦説通而不泥言外有餘趣)馮元真宗試(進士殿中講易進説地天為泰以天地之氣交)天禧元年二月直龍圖閣講易宣和門之北閣待制預焉九月六十四卦(查道李虛已行簡預)
皇祐邇英閣講易
公元1017年
元年十二月辛酉盧士宗講易乙丑御延和殿命士宗講泰卦賜紫二年三月己丑御閣講三古九聖乾元統天帝王合徳之義甲辰講坤而及權臣壬子講需及建極御天甲寅講師十一月丁酉无妄而及堯舜順民三年三月戊辰講損之懲忿窒慾上謂情慾生於隂陽而節之在人四月庚子講鼎而謂任人之當謹丁未邇英講官曰朕毎以易疑難卿卿等多所發明丁巳歸妹隂陽爻位戊申巽之申命五月辛亥癸丑講兑謙渙泰節師九月辛酉既濟東鄰殺牛庚午極數知來之謂占(時講官楊安國王洙趙師民)四年九月己未(十三日)御閣召賈昌朝講乾卦用九曰外以剛健決事内以謙恭應物詔褒荅以卦義付史館(上曰昌朝將相執經)
公元1020年
 朝廷美事也(六月壬寅上節解)
紹興淳熙講易
公元1155年
紹興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三日講易終篇(五年否泰卦賜張浚十四年三月幸學講泰卦)淳熙八年(辛丑嵗)九月甲申侍講説書共講易講泰九二上曰君子以其類進而為善小人以其類進而為惡未有無助者也萃上六上曰盛極則衰亂極生治十一年九月九日詔日講兩卦十月十日章侍讀張大經等奏聖言深得大易之㫖見之事業措之天下易之用也請宣付史館十三日推恩十一月一日大經等以賜宴及簡帶鞍馬香茗進詩謝恩嘉泰元年冬講易嘉定五年日講二卦隆興元年四月己丑王大寳講乾卦上曰萬物皆生於乾又曰陰陽變化之道也九月癸丑馬騏講乾夕惕若厲上曰當讀為若厲至見龍无首上曰既居其極則當然邢昺太平興國初五經廷試日召升殿講易師比二卦
漢武帝尚書
兒寛初見經學上曰吾始以尚書樸學不好及聞寛説可觀乃從寛問一篇孔安國承詔作傳
金華殿尚書論語白虎觀雲臺左氏
尚書
公元76年
成帝時班伯中常侍上方嚮學鄭寛中張禹朝夕説尚書論語金華殿中(在未央宫)詔班伯受焉數年金華之業絶出班斿以選受詔進讀羣書(注於天子讀書)肅宗降意儒術好古文尚書左氏建初元年賈逵入講北宫白虎觀南宫雲臺帝善説使發出左氏大義長於二傳於是條奏左氏三十事帝嘉之賜布五百疋衣一襲(和帝永元四年北宫章徳殿講白虎觀)肅宗又論五經白虎觀(又令賈逵撰歐陽夏侯古文同異)
漢永平尚書庭中尚書
公元67年
光武尚書大義桓榮入説(建武中桓榮入㑹庭中詔賜竒果)明帝尚書永平十年丁鴻文侯命篇御衣及綬禀食公車博士同禮張酺數講御前為郎賜車馬衣裳入授太子肅宗即位東郡太守帝言侍講有諫誾誾惻惻史魚之風元和二年二月丙辰東廵狩幸東郡及門生并郡縣掾史並㑹庭中帝先備弟子之儀使尚書一篇然後君臣禮賞殊特不霑洽(時尚書令王鮪相難欣悦)
唐貞觀尚書開元尚書
公元641年
貞觀十五年八月侍臣曰昨觀尚書帝王之道坦然可見朕毎庶幾唐虞亦欲卿等齊稷契開元二十年十月尚書莊子朝隱侍講賜衣兩襲
玄宗改陂頗之字無逸之圖
太液亭講詩書
公元821年
長慶元年三月壬子穆宗學士韋處厚路隋於太液亭講毛詩關雎尚書洪範等篇賜緋太液亭乃唐家右文之地文宗尚書君臣事迹於亭宣宗崔鉉於是賜詩開成二年三月鄭覃陛下乙夜觀書無不該涉
淳化講堯典説命
視學太祖常讀尚書四凶之罪止從投
竄而歎近世法網之宻史臣以為有意于措
咸平後苑大禹
元年正月丁丑國子監直講崔頤正後苑大禹謨賜五品服(自後日赴御書院待對説書十卷)二月己亥頤正尚書于景福殿二年七月幸學祭酒邢昺直講崔偓佺大禹謨賜偓佺器幣景徳四年崇和殿壁尚書祥符七年尚書三章邢昺侍講徧講九經有三五過十餘過者惟尚書凡十四講
天聖崇政殿尚書皇祐邇英閣尚書
(元祐紹興乾道)
公元1026年
天聖四年十一月孫奭等薦楊安國并召其父光輔入見令説無逸乙卯以為國子監丞六年二月壬寅輔臣崇政殿西廡侍講孫奭尚書七年十月丁酉講畢近臣宗室太清樓皇祐四年三月丙辰楊安國嘉言㒺攸伏六府三事九月庚申微子己巳洪範五事帝曰奉天修徳十一月甲辰無逸王洙書為圖五年四月丁酉冏命元祐四年二月(二十一日)邇英殿尚書侍講司馬康洪範乂用三徳五年二月壬寅(七日)無逸篇畢詔詳録講義以進九月壬午(二十一日)邇英講書御書一首十月二十九日終篇御筵東宫無逸圖(洪範旅獒屏)紹興七年九月一日内出無逸四軸講筵所(講日設之)八年八月丙寅説書尹焞尚書(三月開講)二十三年十一月七日終篇宰執聽講越二日賜宴講讀官進詩三十二年孝宗即位七月甲子詔講尚書九月甲辰初御講筵張闡尚書(十月二十六日周禮尚書分篇進講)乾道三年三月癸亥陳巖肖大禹至寧不經上曰祖宗好生不殺最為忠厚(先是二年三月二十一日東宫孟子徹章上曰可講尚書治國之道莫先於此朕毎無事必看數篇)御書益稷旅獒進士明道元年二月甲辰輔臣崇政殿西廡講書
晁逈仁宗召對延和殿閤洪範雨暘之應據經以對
漢武帝説詩
公元76年
武帝詔求能為韓詩者召蔡義待詔上疏願賜清閒之燕得盡精思於前上召見義説詩甚説之光禄大夫給事中進授昭帝(大將軍光曰以為人主當為宰相)宣帝受詩於東海澓中翁肅宗建初元年召馴韓詩侍講左中郎將韋賢進授昭帝張游卿以詩授元帝韋賢哀帝伏理授成陸賈時時前説詩書
晉講詩
庾峻武帝講詩中庶子何劭風雅正變之義峻起往反四坐能屈
太液亭講詩(見上)
玄宗講讀毛詩侍講章綬(見張九齡集)
慶厯邇英閣講詩
公元1168年
四年二月丙辰迎陽門命天章閣侍講曽公亮講詩三月丁亥上曰國風刺譏得以監戒五年二月戊戌講于邇英閣鷄鳴南山上謂公亮善惡皆欲聞豈當有避三月戊午講匪風誰能烹魚上曰老子治民若烹小鮮近是丁度烹魚煩則碎治民煩則散甲申講節南山幽王所終三月己卯六月令再講之曰鹿鳴菁莪皆周家創業之事四月辛卯小旻趙師民以水喻政之㫖(趙師民傳講如彼泉流水之初出喻王政之發順行通通清潔賢人用則王政通而世清平)丁未講巷伯有嫌疑之言壬辰講小弁至巧十一月甲午角弓睦族帝堯盛徳乙未都人士冠服必稱其行六年十二月十七日癸巳講徹宴近臣宗室講讀官崇政殿賜花作樂從官獻詩熙寧十年八月丙午講詩豐年祥符毛詩三章紹興書車張栻葛覃進説治生敬畏孫逢吉權輿反覆紬繹以為紹興五年八月講詩終於嘉定元年三月(寧宗)袁燮講詩二南先王正始之本后妃輔佐之道所以自身而家自家天下敷演厥㫖深寓規儆之意至列國變風有關君徳道者委曲開陳託其義以諷(嘉定九年)
唐太宗周禮
貞觀中太宗房杜魏入上曰朕昨夜周禮眞聖作也(文中子附録)漢文帝王制唐玄宗刋定月令梁皇侃禮記講疏五十卷奏上召入壽光殿説禮記武帝善之
至和邇英閣周禮(元豐隆興)
公元1052年
皇祐四年十月戊寅侍講賈昌朝先修節解以備講説至和元年九月己巳楊安國緩刑薄征上曰天下皆吾赤子壬申三年大比上曰三年選士至為酌中二年三月乙丑盧士宗眡祲上曰妖祥人事召之必修承天己卯王洙講至大罍謂祀以質信為本丙戌典瑞十月壬子講至割羊牲登其首上曰天地簡易非至忱其能應乎(至和元年九月丙寅王洙上周禮器圖)元豐元年三月辛巳邇英沈季長八法丁亥黄履八柄辛卯季長九賦癸巳九式四月丙寅小宰八月戊辰宰夫紹興三十二年七月甲子孝宗詔講周禮九月甲辰金安節講(召輔臣觀之十二月十六日詔分篇講)隆興元年四月癸未安節大司馬九伐法上曰兵者徳之末九月乙卯正月和上曰此周正月祥符周禮三章
景徳講中庸九經
見御
天聖講禮記讀中庸
公元1165年
三年三月己酉輔臣崇政殿西廡孫奭曲禮仍賜御書古詩一章五年十月庚辰講禮記徹燕近臣崇政殿兩制館閣賦詩以進(四月宰臣張知白進讀中庸修身治人之道辛卯書賜進士)
寧邇英閣講禮記(乾道)
公元1068年
熙寧元年二月十一日御閣召王珪范鎮講禮十月戊申經筵講禮元祐八年正月丁亥邇英講畢乾道三年九月乙亥中書舍人梁克家年長以倍父事之因奏孝悌之道庚寅(二十四日)詔擇諸篇最要切者如王制學記中庸大學之類先次進講(先是克家禮記漢儒雜記全經也欲如元祐范祖禹所請從之)淳熙四年二月乙亥太學中庸九經(紹興儒行)元祐中范祖禹王制祭祀犧牲幣帛粢盛皆出於民力范成大天子不合圍上曰此成湯祝網意也成大奏徳莫大好生紹熙五年侍講朱熹大學閏月戊午朔講至盤銘日新進講義冊上欣然要處只在放心
淳祐講禮記賜製詩
見後
春秋
殿中議公榖同異白虎觀雲臺左傳(見上)
公元前53年
宣帝召見蔡千秋榖梁擢為諌大夫選郎十人從受又召江公孫博士劉向榖梁又召周慶丁姓待詔保宫十人元康中始講至甘露元年積十餘嵗皆明習廼召五經名儒太子太傅蕭望之大議殿中公穀同異以經處是非公羊博士嚴彭祖待詔申輓伊推宋顯梁議郎尹更始待詔劉向丁姓並論公羊家請内許廣使者並内王亥五人議三十餘事望之十一人各以經誼對多從朱買臣召見春秋楚詞帝甚説之中大夫光武鍾興春秋章句明帝十嵗春秋
唐論春秋
唐髙祖幸學徐文逺發春秋題論難鋒生太宗令羣臣以春秋酬難(張後允傳)文宗春秋許康佐觀書蓬萊殿
咸平左氏春秋寶元邇英左氏紹興
春秋
公元1000年
咸平三年御便殿侍講學士邢昺左氏侍讀與焉(時初置講讀)五年正月丙辰講畢近臣宗室崇政殿襲衣金帶器幣丁巳工部侍郎景祐二年正月癸丑延義閣賈昌朝春秋遂宴崇政殿四年十月甲午春秋詔取君臣政敎事節寳元二年十月丙寅邇英觀講左傳及讀正説終上曰春秋治亂足為監戒辛巳左氏曲宴近臣崇政殿慶厯四年三月乙酉輔臣三傳異同之説賈昌朝左氏記事公穀解經皆以尊王室正賞罰然考之有得皇祐五年十月甲寅上春秋節八十卷至和二年十月壬子左傳鑄刑書(王洙講)上曰使民知法而亂可止不若不知而自化真宗春秋要言春秋三章紹興二年七月癸酉上諭輔臣胡安國兼讀春秋隨事解釋不必作義朕將咨詢十二月五日上曰孔子作經經之祖左氏作傳史之祖也三年二月侍讀徐俯進春秋解義上以宰渠伯糾書名為貶宰臣勝非又奉親筆請以宸翰編之記注癸巳從之五年三月丁丑侍講朱震范冲專講左氏傳(上雅好左氏)八年八月丙寅張九成春秋吕本中左氏十九年三月二日普安王公穀終篇上曰須能識聖人用心有自得處隆興元年二月二十八日侍講錢周材説書王十朋分篇進講春秋寧宗紹熙五年八月春秋嘉定七年十月徹章
論語孝經
漢始元通保傳傳論語孝經金華殿論語
公元前82年
昭帝始元五年六月詔曰夙興夜寐古帝王之事通保傅傳孝經論尚書未云有明令舉賢良文學髙第
公元62年
 宣帝師受論語孝經詔夏侯勝尚書論語説賜金建武中包咸太子論語永平五年大鴻臚經傳
有疑輒就問賜珍玩束帛(包福授和帝)
晉講孝經
公元356年
穆帝永和十二年二月帝講孝經升平元年三月帝講孝經壬申釋奠中堂孝武寧康三年九月九日帝講孝經僕射謝安侍坐尚書陸納侍講侍中卞耽執讀黄門侍郎石吏部郎袁宏執經車武子丹陽尹王混擿句時論榮之(隋志袁敬仲集議孝經一卷唐志車武子講孝經義四卷)
唐太學講孝經問論語百福殿講孝經
公元640年
太宗貞觀十四年二月丁丑太學釋奠孔穎達講孝經(貞觀三年十二月乙酉上問孔穎達論語有若無實若虚穎達具釋其義且曰易稱以䝉養正明夷莅衆)永徽初趙洪智為陳王師講孝經百福殿於是宰相弘文館大學士皆在智舉五孝諸儒更詰辨隨問酬悉高宗喜曰試為陳經之要對曰天子
爭臣七人帝喜賜絹二百名馬鄴侯家傳
徳宗曰朕幼好論語覺其篇名淺近注釋又疎即
為卿製一殿名講論殿殿成與卿日夕討論
注成之
天聖慶厯皇祐講論語(元祐紹興)
公元1022年
乾興元年十一月辛巳仁宗初御崇政殿西閤命侍講孫奭馮元講論侍讀李維晏殊與焉(詔以雙日講讀後或以隻日)十二月甲辰崇政殿西廡輔臣孫奭講論語上親書唐賢詩分賜(自是輔臣經帷多賜御書)天聖元年九月戊寅輔臣馮元講論語賜御飛白書二年八月己卯國子監直講龜符説論一篇慶厯七年三月己亥邇英講論語序安昌侯張禹帝曰師臣不忠讀書何為皇祐元年四月戊子直哉史魚帝曰蘧伯玉不若史魚之直癸巳季氏篇帝曰所先無如信(趙師民傳講論語修文徳帝曰所先者無若信)復問改火又問子夏子張所交道孰勝
公元1063年
 英宗嘉祐八年十二月己巳始御邇英講論治平
公元1023年
元年四月甲申邇英吕公著講論語因進戒元豐八年十二月乙亥(十五日)哲宗初御邇英閣講論語(宴資善堂賚銀幣講讀官日赴資善堂以雙日講讀)元祐二年九月十五日終篇賜宴東宫賜詩建炎二年三月甲午初御經筵侍講王賓孝悌為仁之本紹興七年閠十月十二日説書尹焞入見衛靈公末章稱㫖遂給筆札解論語以進八年四月二十日上之五月四日賜緋魚復命解孟子祥符八年三月癸卯文檢討馮元講論語首篇賜緋又作孝經詩三章
天聖崇政殿講孝經
公元1087年
二年二月乙丑輔臣觀講孝經于崇政殿西廡六月己未講徹賜馬宗元三品慶厯七年三月丙申講於邇英己亥曽公亮三品皇祐四年四章為圖
孟子
元祐紹興孟子
公元1089年
元祐四年司馬康孟子書最醇正道明白詔進講講官節解十四卷范祖禹講今樂猶古樂公劉王章紹興八年八月丙寅侍講吳表臣孟子十六年三月十九日辛卯終篇紹熙五年八月十七日詔續潛邸所講之嘉泰元年十一月三日講徹
祖訓
唐元和列聖實録政要
公元808年
㑹要元和三年十一月上鋭於為理既相裴垍喜於得人聽政之暇徧讀列聖實録貞觀開元故事竦慕不能釋卷文宗貞觀政要宣宗元和實録玄宗史籍疑義
天聖景祐讀史
公元1026年
天聖四年閏五月甲子輔臣崇政殿西廡宋綬等讀唐書景祐二年正月癸丑延義閣輔臣盛度唐書(賈昌朝春秋)四年九月丁卯邇英讀唐書詔列傳取事規戒者讀之慶厯四年二月丙辰迎陽門召輔臣圖畫帝王美惡之迹侍講曽公亮講詩王洙讀祖宗聖政録侍讀丁度前漢書帝曰漢稱文景景不及文數刻乃罷(自元昊及罷講趙師民上疏勸講復命講讀經史)五年二月丙申元帝紀語及元成二帝政理三月己卯陳平躡足事而歎漢祖從諫七年四月己巳賈誼三公三少因謂崔遵度良師辛未貞觀政要八年八月甲午政要皇祐二年四月己卯東方朔乙丑後漢安帝紀謂推咎台衡莫若罪已荅天眚二年十月癸未丁度等修前史精要至和二年十月丁未孫抃讀史龜策十一月丙寅李淑太史公嘉祐八年十一月己巳(英宗)劉敞讀史記陳舜孝友熙寧十年十月庚辰侍讀潤甫讀史元祐八年八月二十一日侍讀蘇軾等請以鈔節漢唐正史間日進讀
公元1094年
紹聖元年七月進讀新唐書祥符作讀十九代
史詩
景祐邇英正説(淳熈)
公元1097年
四年十月甲戌宋綬讀謹罰篇述光武梁統從重奏上深文峻法善政丙戌化民篇上曰尸子言君如杅民如水何也丁度曰水隨器方員若民從君好惡是以人君所好至養民篇見歴代户口登耗之數問天下民幾何梅詢對曰先帝前代帝王恭儉増羡因詔編修院三司檢討以聞寳元二年三月壬寅歴代户數十月丙寅終篇上曰先帝訓言敢不遵奉辛巳近臣崇政殿淳熙七年五月乙卯三朝寳訓徹章翌日真宗正説秘閣宜以進讀九月侍讀臣浩讀正心篇論黄帝無為下治上曰無為燕安無所事事之謂乎讀剛斷篇論郭解事上武帝洞照事情大中篇論為政道本大中上曰勿渾渾而濁勿察察而明八年四月二十九日壬申丞相趙雄等赴經筵聽獨正説終篇浩等言陛下孳孳典訓愈乆愈明嵗時甫浹篇帙周請史館五月四日賜宴翌日進詩仁宗經筵日讀一篇晏殊有徹篇賜宴
寳元三朝寳訓元祐(紹興)淳熙
公元1039年
寳元二年十月丙寅侍讀李淑三朝寳訓丁度李仲容讀所編經史規鑒事迹十二月二十日資善堂刪整備來春進讀(十一月癸巳太清樓寳訓賜詩)慶厯四年二月丙辰王洙讀祖宗聖政録五年十一月癸未三朝經武聖畧(康定元年王洙天章閣侍講專讀實訓要言邇英閣)元祐元年正月甲戌邇英韓維進讀三朝寳訓真宗尚食殺羔事因陛下仁愛發於天性昆虫螻蟻違而過之此仁術也願推此心及百姓四年二月壬戌邇英寳訓癸丑終篇五年九月壬午邇英寳訓御書一首上親書姓名後八年正月丁亥顧臨至仁宗家吕大防祖宗家法善行足以天下(蘇軾寳訓及時事)紹興五年閏二月二十三日丙寅殿中侍御史絢言陛下復開經筵宜倣仁宗時讀三朝寳訓侍讀之臣如李淑所請先取論政聽斷益以謹災祥費用進讀内修之道盡矣次取議武備制軍旅論邊防撫夷進讀外攘之䇿舉矣帝命講筵進讀之更不立義三月丁丑鄭滋胡交修進讀八年八月丙寅侍讀開進二十七年十月戊申(十六日)終篇
公元1162年
孝宗紹興三十二年七月甲子詔讀三朝寳訓九月甲辰洪遵進讀吕䝉正君子小人事上君子小人時運盛衰不然十月丙寅讀至眞宗論政理上曰天下本無事庚午太宗乘快指揮事上為人奈何不敬又讀太宗事上祖宗精於治道如此壬午孫冕上言事上謂得大體隆興元年九月乙巳張闡讀至太宗欲拜昌言歎賞癸丑寳訓上曰威福不可乙卯讀至真宗優容訐直上曰祖宗盛徳之言乾道三年三月癸亥周執羔寳訓九月丁丑讀至太宗命官重修太祖實録上曰善惡無遺史臣之職淳熙四年四月壬申周必大田錫疏上曰有諫臣風越二日又讀太宗才器之語上曰剛毅近仁九月乙丑史浩太祖王祜段思恭事奏太祖王道正傳先用儒生上曰須用真儒七年五月四日必大祖宗謨訓日盡一卷未為多雙日休假當特坐自是講讀漏下十刻十一日終篇賜宴道山堂及牙簡金帶研匣塗金鞍馬香茗翌日進詩宣付史館
熙寧資治通鑑
公元1132年
二年九月戊辰初開經筵己巳中丞吕公著經筵
公元1067年
 先是治平四年(神宗已立)十月己酉(四日)初御邇英講讀
公元1068年
司馬光通鑑熙寧元年二月十一日御閣召王珪范鎮司吕公著吳申孟陽講禮讀史資治通鑑(讀至蘇秦事)二年十一月庚辰通鑑漢紀曹參事因言參得守成之道三年四月癸未賈山疏因言從諫之美拒諫之禍丁亥張釋之嗇夫元豐元年三月壬午侍讀吕公著後漢書論治體(又論唐太宗公著以屈己從諫諷上)
元祐讀稽古
見後
建炎通鑑解義
公元1069年
二年三月甲午經筵資治通鑑侍讀周武仲進讀上掩卷問曰司馬光何故紀綱為禮武仲敷述甚詳因為通鑑解義以進紹興二年二月癸未始御講殿(經筵久輟至是復)乾道三年正月丙寅洪邁選徳殿上曰朕以閒暇取尚書通鑑孜孜讀之帝王所以帝王法戒興亡孝宗毎覽通鑑(謂通鑑萬世不刋之書於人主尤切)凡前事廢興人才邪正必親題其要或為贊論箴詩寓褒貶之法慶元乙卯二月通鑑嘉定十一年戊寅季春終篇進讀帝學四月己未祕書省
淳熙陸贄奏議
公元1172年
八年七月四日丙子進讀十三年癸卯(二十七日)令日讀半冊作六講終篇五月十三日終篇宴賜侍讀蕭燧進詩六月十三日程大昌唐人以諫名者更有魏徴事徳宗仁義為空言徵事太宗仁義為實效請以魏徵諫録接續覽觀繕冩以進先是九年四月辛亥上曰朕每見論徳宗事未嘗不寒心恐未免有徳宗之失卿等可條具缺失來上十三年三月十一日等言退朝之後聽數千言不倦又特於雙日躬御邇英故事未有請付史館不矜不伐執古御今之意從之淳熙元年九月蔡戡奏論貞觀諫録上曰從諫太宗所長此書置之坐右可為規鑒
慶元兩朝聖政嘉定髙宗寳訓
公元1195年
慶元元年正月祕省冩髙孝聖政二書御殿日閲數條以為定式髙宗聖政始於嘉泰三年四月六年六十卷之書畢嘉定六年十一月三日髙宗寳訓十四年七月八年七十卷之書畢十八日侍讀葉時等奏陛下以聖繼聖駿惠先猷商宗監成憲成王祖道專美
太平興國文選
吕文仲興國中上文仲舒雅杜鎬吳淑便殿讀古碑一篇又令文仲文選鞍勒翌日又召文仲江海賜錢三十萬充翰林侍讀寓直御書院侍書王著更宿又書學湍亦直禁中太宗暇日或多召從容文仲書史筆法湍以字學再為侍讀一日召於崇政殿上章書經故實數十軸詔模刻於石崔頤正雍熈中太宗召見令説莊子一篇賜錢五萬杜鎬太宗觀書祕閣經義金帛
公元1065年
張揆進讀馬后紀至服大練抑止外家因言今妃族太盛不可裁損使保其家仁宗嘉納趙師民讀漢紀問長安城因陳自古都雍年世舊址所在若畫諸掌帝悦聶冠卿進讀左氏春秋必引尊王黜覇之義以諷孫抃讀史龜筴傳帝問古人動作繇此乎對曰聖人專人謀黙與神契治平二年司馬光言講觧未盡乞賜詰問記憶未詳退歸討論敷奏開寳讀漢書而感于張治獄之無寃(六年五月)雍熙讀晉史
公元1195年
而謂後宫煩費之當戒(元年正月丁丑)端拱漢書而感賈誼激切(元年)淳化覽唐史而譏太宗好名真宗三國志足為監戒(景徳二年二月)適時用莫若漢史(四年)景徳覽六朝實録而言褒貶不當(四年四月丁丑)祥符前史必䆒事之終始有未見本末者必記之他日異書可以質正(元年正月壬申)蘇軾進讀金華陳六事(元祐)漢書摘切於治體者(紹興二十七年十月王師心奏)惟昔咸平之盛稍循天策之規遴擇英髦進陪講讀晝則宻承於顧問夕則遞宿於禁程頥以敬涵養君徳范祖禹以和開導主意勸講猶有分章析理之勞進讀專以因事獻言為職進陽爻退隂位昭素之辨乾龍君子小人馮元之推泰象(易)扶聖人精意大義安國所以被遇仁宗孔子善行嘉言尹焞所以受知髙廟(論語)
 玉海卷二十六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