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1211-061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圭塘小稿卷六
            元 许有壬 撰
  记
   怀坡楼记
天之笃生大才于斯世也其有意于世乎无意于世乎
无意于世不生可也有意于世则亦扶植之使举其任
于天者施于世则为不徒生已而乃沮遏摧轧至穷蹴
卷六 第 1b 页 WYG1211-0618b.png
顿悴不毙之而不已者其亦有意乎岂瘁其躬而欲昌
其道于天下屈之今而欲信其道于后世乎不若是而
其道不昌不信乎惟其瘁之而后益昌屈之而后益信
则吾一身有所不恤矣一身之不幸天下之幸也一时
之不幸后世之幸也至于山川草木亦与有幸焉贤者
之所至山若封而高水若浚而深景星庆云之所烛春
阳谷风之所及凡衣被其精光和气者莫不孕秀发奇
呈芳吐华以自异于寻常草木也况人之得于观感者
卷六 第 2a 页 WYG1211-0619a.png
乎苏文忠公文章在天地间后世学者无所容喙尚论
其平生忠义而迹其出处有不能不为之浩叹者焉进
尽忠论秪以贾杭之悴咏歌庸言乃以媒黄之贬翰林
骎骎乎用复出定州又两入而出则惠州儋耳之谪遂
终身矣其在朝廷始终不七八年倅守郡者十四年居
贬所在道路者十二年台狱之危殆如朝露夜碇涨海
身厌毒疠所以摧轧者可谓极矣其自黄移汝也访黄
门公于筠道兴国访太守杨元素谒李仲览识岁月于
卷六 第 2b 页 WYG1211-0619b.png
壁宿石田驿南野人舍有诗仲览力学精修登元丰八
年进士第筑怀坡阁里社旁乾道间端尹王十朋作怀
坡诗淳熙间郡守林仁厚始刻公诗若十朋诸诗于石
置百叠楼下阁与楼废石刻故在至元三年岁丁丑庐
陵夏日孜为录事访阁遗趾沦为民居请复于郡郡守
佐贤从之直郡东富川门外作楼三间仍榜怀坡面势
之胜三则阻湖而环之皆山后抵于西万屋栉比奇峰
叠嶂之错峙琳宫梵宇之映带湖近而潴水远而逝者
卷六 第 3a 页 WYG1211-0619c.png
莫不洞见经始戊寅十月落以明年四月广堤而基固
之以甓又为护堤植柳百株更阁曰楼犹昔百叠之意
也夏君起家进士学道爱人非事土木务游观者也怀
公而有所兴起焉昔公莅止才七日风声所被若历年
之浃洽所见杨元素李仲览一二人而一郡之人均淑
于今日遂使兴国山川草木并闻于天下不泯于后世则
黄五年惠儋六七年道路之所及忠义之所化光华之
所贲至于今而未息者可胜纪哉所谓瘁其躬而昌于
卷六 第 3b 页 WYG1211-0619d.png
天下屈于今而信于后世者其益信矣窃尝妄意公作
韩文公碑盖亦以自道也其言所能者天所不能者人
则文公之迹与公又大有相类者然文公自潮阳归不
出朝廷而卒于家公则间关万死而幸得归常席未暖
而病遂不起此则又有甚于文公焉而其昌于天下信
于后世者则二公等也夏君请记为述其槩俾郡之士
皆有所兴起焉若仲览者将辈出矣登斯楼者勿徒为
游观而已也
卷六 第 4a 页 WYG1211-0620a.png
   雪斋书院记
天地淳浑朴厚之气钟于北自颢穹生民偫而未泄一
旦若再开辟与物为春我国家龙兴适丁其会焉天祐
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君以治之师以教之世袒皇帝以
大圣之资膺君师之任德业之盛固由天纵亦惟一时
命世大才相与扶植斯道有以继天立极也斯道也何
道也根于降衷见于实践传之而济斯民者也三代而
下道有晦明而其明也其本于经乎金源氏之有中土
卷六 第 4b 页 WYG1211-0620b.png
虽以科举取士名尚儒治不过场屋文字而道之大者
盖漠如也天相斯文新安朱夫子出性理之学遂集大
成宇宙破裂南北不通中原学者不知有所谓四书也
宋行人有箧至燕者时有馆伴使得之乃不以公于世
时出一论闻者竦异讶其有得也皇元启运道复隆古
倡而鸣者则有雪斋姚公焉至大间先生之侄牧闇为
翰林承旨实握文柄家学益明孙堉由世赏践历有声
今吏部侍郎昔守吾郡一日请曰子尝长翰林实今太
卷六 第 5a 页 WYG1211-0620c.png
史吾祖之茔牧闇已铭之矣书院尚未有记子其勿辞
夫以牧闇之笔犹子之于诸父公之德业精覈详尽尚
何庸赘而书院之纪时未及也辞不获为书其槩公讳
枢字公茂营州柳城人后迁洛阳考讳仲宏赠太师仪
同三司追封鲁国公谥惠靖子炜故荣禄大夫陜西等
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赠推忠秉德佐治功臣光禄大
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鲁国
公谥文忠侄燧是为牧闇燉佥江西湖东道提刑按察
卷六 第 5b 页 WYG1211-0620d.png
司事公幼笃孝敬长力于学天赋既高济以实力故其
成也大太宗择笔且齐教汉语文字俾杨中书惟中
监督公往依焉与偕北觐时龙庭无汉人士夫上喜其
来甚重之乙未诏二太子南征俾公从杨中书即军中
求儒道医卜人拔德安得江汉先生赵复仁甫与之言
信奇士出所为文数十篇以九族殚残不欲北留帐中
一夕惟寝衣存求至水裔欲投溺而未入也公晓以徒
死无益遂还尽出程朱性理之书付公公得之躬行实
卷六 第 6a 页 WYG1211-0621a.png
践发明授徒北方经学盖自兹始伊啰斡齐行台于燕
诸侯竞掊克入媚以公为郎中必分及之一切拒绝携
家来辉垦荒粪田诛茅为堂置私庙奉祠四世中堂龛
鲁司寇容傍垂周程张邵司马六君子象读书其间衣
冠庄肃以道学自鸣汲汲以化民成俗为心板小学论
孟或问家礼俾杨中书板四书田尚书板诗折衷易程
传书蔡传春秋胡传又以小学流布未广教弟子杨古
为沈氏活板与近思录东莱经史论说诸书散之四方
卷六 第 6b 页 WYG1211-0621b.png
时鲁斋许公在魏公过魏与窦汉卿相聚茅斋鲁斋听
公言议正粹遂造苏门尽录是数书以归谓其徒曰曩
所授皆非今始闻进学之序必欲相从当尽弃前习以
从事于小学四书为进德基不然当求他师众皆曰惟
先生命鲁斋尽室来辉相依以居卒为大儒牧闇铭谓
公所梯接云世祖在潜邸岁庚戌遣平章赵璧来徵既
至大喜时召与公语公见上可大有为乃尽平生所学
为千百言首以二帝三王为学之本为治之序与治国
卷六 第 7a 页 WYG1211-0621c.png
平天下之大经汇为八目次及救时之弊为三十条疏
施张之方其下本末兼该细大不遗上奇其才由是动
必见询且使授太子经日以三纲五常先哲格言薰陶
德性壬子受命征大理至察逊诺尔夜宴群下公陈宋
祖遣曹彬取南唐敕无效潘美伐蜀嗜杀及克金陵未
尝戮一人明日早行上据鞍呼曰汝昨夕言吾能为之
公贺曰生民之幸有国之福也师及城饬公尽裂橐帛
为帜书止杀之令其民父子完保军士无一人敢取一
卷六 第 7b 页 WYG1211-0621d.png
钱者上驻六盘公疾居关中教使劝农身至八州诸县
谕上重农之旨凡今关中桑成列者皆所训植公言在
太宗世诏孔子五十一代孙元措仍袭封衍圣公曲阜
有太常雅乐命东平守臣辇其歌工舞郎与乐色俎豆
祭服至日月山上亲临观又言臣宣抚东平闵先圣大
贤之后诗书不通义理不究与凡庶等版洛士杨庸选
孔颜孟三族诸孙俊秀者授之经而学夫礼盍真授庸
教官以成国家育才待聘风动四方之美又详议王镛
卷六 第 8a 页 WYG1211-0622a.png
练习故实宜令提举礼乐庶岁久不致崩坏皆从之上
尝令公料李坛之反公对曰使坛乘吾北征留濒海捣
燕闭关居庸惶骇人心为上策与宋连和负固持久令
数扰边使吾罢于奔救为中策如出兵济南待山东诸
侯应援此成擒尔上曰贼将何出对曰出下策后如其
料王文统伏诛西域人群言回回维时盗国钱未若秀
才敢为反逆上曰在昔潜藩商订天下人物姚公茂言
王文统学术不纯他日必反秀才岂尽皆斯人襄阳下
卷六 第 8b 页 WYG1211-0622b.png
议大举公奏如求大将非同知枢密院事巴延不可及
巴延陛辞敕逆战者如军律馀止杀掠古之善取江南
者惟曹彬一人汝能不杀是亦一彬此皆公自潜邸时
有以启沃而简在帝心也既济江公又言由陛下降不
杀之诏兵不踰时降城三十户踰百万自古平南未有
若此之神捷者然自夏徂秋一城一不降降城四壁外
县邑丘墟旷土无民国将安用比闻扬州焦山淮安人
殊死战我虽克胜所伤亦多宋之不能为国审矣而临
卷六 第 9a 页 WYG1211-0622c.png
安未肯轻下盖惧吾止杀之情不坚诈其来耳宜遣官
专辅巴延宣布止杀之诏有犯令者必诛无赦上皆从
之公自召居左右不去侧者二十年中统元年拜东平
宣抚使明年拜太子太师辞不受改大司农四年拜中
书左丞至元五年出佥河南行省十年拜昭文馆大学
士详定礼仪事十三年拜翰林学士承旨十七年薨于
京师寿七十八岁士大夫哭祭如失亲戚葬辉州菊山
之阳成宗朝加赠嘉猷程世旧学功臣太师开府仪同
卷六 第 9b 页 WYG1211-0622d.png
三司追封鲁国公谥文献至正七年监察御史言雪斋
姚先生当世祖龙潜之时首陈二帝三王之道佐立万
世无疆之基所以阐明道学其功大矣圣朝以鲁斋许
文正公从祀孔庙覃怀又立书院先生首倡道学辉州
讲道之地宜立书院设山长以淑诸人庙堂韪之今教
养不弛堉经葺惟谨公事业满天下牧闇之铭备矣而
大节在首倡经学阐明斯道记立书院故凡有关于斯
道者尤致详焉世言儒者不知兵盖兵在择将若淮安
卷六 第 10a 页 WYG1211-0623a.png
王平宋之功跨轶今古公之荐也将贵料敌若公之料
李坛古名将不是过受命征大理首陈曹彬不杀至下
临安始终此论开屯淮蜀劝农关中固已合幅员而混
于一矣某因记书院而窃有感于今者故虽牧闇已书
而复及之非赘也是皆开国大功源于道学而其流发
见之尤较著者也诚以斯道之明君臣端拱而天地位
焉万物育焉一指顾之顷尔士子之学于斯者一诵是
记知公事业之大必推其所以致此者则其为学也至
卷六 第 10b 页 WYG1211-0623b.png
矣道学岂空言而已哉
   鲁斋书院记
至正乙酉江西湖东道肃政廉访使李守仁言魏国文
正公鲁斋许先生为我元儒宗从祀孔子庙庭而覃怀
先生之乡大德间乡人王纪作祠庙学西偏卑隘弗称
昔濂溪为南昌丞宗濂恢设况道州其乡乎覃怀犹道
州也故中书听永额为书院校职屡吏祠则仍旧岁久
且压守臣尝请郡巽隅地构筑未报宜亟作以副书院
卷六 第 11a 页 WYG1211-0623c.png
名是牍上报可之符始下先生孙今河南道肃政廉访
使从宣入其宅地爽垲夷旷过请地判官冯祺经始石
国英代之同知李守敬辈一乃心力市材庀徒成祠而
举迁马前为两序后为讲堂东西有斋峙以重门缭以
周垣西偏作屋以居校职神居有严讲授有地书院之
名实副矣伻来属记有壬昔长中书左右司陪先生子
右辖公师敬时闻过庭馀论且读遗书亦私淑者也义
不敢辞夫道统在天地间由开辟迄今日未尝一日断
卷六 第 11b 页 WYG1211-0623d.png
绝明晦有时尔接而明之其人乎孟子谓五百年必有
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亦举其槩尔孟子后千四百
年始得二程夫子天佑我元俾道统之传亟有所属朱
子卒才八年而先生际兴王之昌运得正学之真传接
道统以淑来世任斯道以觉斯民非天意有属而能然
乎举而措诸事业若时务五事其槩也呜呼中统至元
之盛有隆古之所不及而有志之士窃有感焉者何哉
孟子距杨墨韩子谓功不在禹下程子兴起斯文其要
卷六 第 12a 页 WYG1211-0624a.png
在辨异端辟邪说先生之立朝也当艮始万物之际二
始以理万事端本以畅百支则其时也乃有申韩邪说
杂骛于中其言甘而易入其功卑而易者举世伥伥以
为开物成务如斯而已当时辞而辟之者其有所自也
卒之正言以验正道以明使踵之者知其不容于正途
惩塞其将来盖攘斥之功出于平居讲明圣学辨别邪
说之有素也其有功于世大矣世徒知道统之有在而
不知所以羽翼夫道统者又有在焉至大庚戌集贤大
卷六 第 12b 页 WYG1211-0624b.png
学士姚公燧作祠堂记犹以未升从祀天靳筑室为言
皇庆癸丑始从西台侍御史赵世延请暨宋九儒升从
祀建书院京兆记则翰林学士承旨程公钜夫笔也元
统乙亥皇上敕翰林学士欧阳玄为神道碑与夫制诰
赞诔记铭推明道统之所在者至矣有壬晚学謏闻无
所容喙矣窃惟先生之道在人心夫何远迩之有间天
下从祀感触之机大矣怀之人固囿其中而犹屑屑乡
里者岂不以乡里视天下其感触之机又有捷于枹鼓
卷六 第 13a 页 WYG1211-0624c.png
者焉王烈居乡争田者望庐而反阳城居晋鄙薰其德
而善良几千人况道德度越二人者乎怀之士过先生
之祠有不惕然而兴者乎昔先生之教育怀孟也制词
有曰再令董子帷前有传受之弟子王通门下皆经济
之名臣有壬于怀之士有望焉
   冯氏书堂记
君子为善穷则独达则兼独若隘不得已也兼则同于
人圣人之心也地有不同亦安所遇尔士有不至于穷
卷六 第 13b 页 WYG1211-0624d.png
而亦未至于达者其在二者之间乎善足及人而心足
自惬抑亦愈于独善也孟子曰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
以善谓之忠夫分人以财有时而匮则亦小惠尔教人
以善利益无穷岂解衣推食所能彷佛万一哉许下冯
梦周士可买书千卷构堂蓄之以待里之不能有书者
为之约曰凡假者恣所取记其名若书目读竟则归而
销其籍损者不责偿不归者遂与之以激其后缺者随
补之士可之言曰梦周幼失怙育于兄早从铅椠就令
卷六 第 14a 页 WYG1211-0625a.png
自力于学而迫贫禄仕沐暇不可解也兹欲惩吾盲而
欲人之察秋毫也惩吾瞆而欲人之闻蚁斗也有不教
之恐里之不悉而约之或渝也嗟夫事有用力小而及
人大者人每委于不知而知者安于不为士可此举可
谓忠矣其及人之善庸有既乎昔王充阅市遂通众流
李邕假直秘书而为名家古人困于无书而自力如此
岂有具而置之者邪士生非通都大邑富者书不皆有
况贫者乎美质在所不乏坐是困厄在士可里者何其
卷六 第 14b 页 WYG1211-0625b.png
幸欤且假粟帛者既靡敝矣营而归之劳且费也书则
不然浅则撷其华以为文章深而酌其源以蓄道德举
其帙而归之固无恙也里之士岂有惮而不假者乎士
可历官八品辟湖广省掾它日位通显其为善不又有
大于是者乎兄士启今湖南宣慰副使观其志母圹述
家谱人可知己他日里之士燄燄辈出不愧二难其亦
知所自乎
 圭塘小稿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