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新城寿昌无明经禅师塔铭¶ (自动笺注)
憨山老人夢遊卷第二十八
侍者福善日錄
門人通炯編輯
嶺南弟子劉起相重
塔銘
**新城壽昌無明經禪師塔
佛祖之道。
太虗空。
亘古嘗然。
晝夜代謝之可明
昧。
得之者。
若獲如意寶。
應用無窮
其不思議力。
自具足。
稟明於心。
不假外也。
從上諸祖。
莫不皆然。
近代寥寥
不曰無禪。
直是無師
其果無也。
予於壽昌
禪師見其人矣。
按狀。
師諱慧經。
號無明
撫州崇仁
氏子。
父某。
母某氏。
產難
祖父金剛經。
遂得娩。
名經
師生頴異不羣
形儀蒼古
若逸鶴凌空
天性
澹然
嗜好
九歲鄉校
便問浩然之氣
是箇甚麼
師異之。
居恒
若無意於人世者。
年十七。
棄筆硯。
然有向道志。
年二十。
遇入居士舍。
案頭金剛經。
之輙終卷。
欣然若獲故物
即與士言其意。
士奇之。
是斷葷酒。
出世志。
父母亦聽之。
蘊空忠禪師
說法
廩山
遂往依之。
詢其本名
曰慧經。
執侍三載
凡聞
所教。
不遠如愚
嘗疑金剛四句偈。
一日
傅大士
頌曰。
若論四句偈。
應當離身
不覺灑然
因述偈。
有遍界放光明之句。
以是知為夙習般若熏發也。
年二十有四
一日大藏
至宗眼品。
始知有教外別
傳之旨。
至於五宗差別
竊疑之。
迷悶閱月
若無聞
見。
以為患癡。
久之有省。
於是切有參究志。
遂辭廩
山。
隱遁
乃訪峨峰。
見其林壑幽邃
誅茅以居。
誓不
發明大事
決不下此山。
三年
無知者。
因閱傳燈
見僧問興善如何是道。
善曰。
大好山。
罔措
疑情頓
發。
日夜提撕至忘寢食
一日因搬石。
不可舉。
極力
推之。
豁然大悟
即述偈曰。
欲參無上菩提道。
急急
大好山。
知道始知山不好
翻身跳出祖師關。
因呈
廩山
山知為法器。
師生孱弱
若不勝衣
及住山。
砥礪
躬自耕作
石開田。
不憚勞苦
不事形骸
空山境喧。
乃曰。
老僧不釆無窮
遂居不閉門。
夜獨
山行
年二十有七。
向未薙髮
人或勸之。
師曰。
待具僧
乃爾
至是始剃染受具
影不出山者。
二十有四年
如一日也。
邑之寶方
乃宋師寶禪師故剎也。
請師重
興。
應命
先之廩山
師塔而後往。
倏然三十載
公元1598年
忘却來時道之句。
時師年五十有一。
萬曆戊戌歲也。
師住寶方
日益精進力。
作務必以身先。
枯骨
立。
不厭其勞。
不數年。
百堵維新
開田若干
佛殿三門
堂厨畢具
四方衲子聞風而至者。
日漸集。
有僧問師。
住此山。
曾見何人。
師曰。
總未行脚
激之曰。
豈以一
隅而小天下乎。
師善其言。
遠遊
乃過南海
雲棲
復之中原
少林
初祖塔。
西來單傳之旨。
尋往京都
達觀禪師
深器重之。
五臺
端峰
尚。
門庭孤峻
師一見而契。
請益曰。
某甲古德
公案
數則有疑。
乞師指示
峰曰。
請道。
師曰。
臨濟道佛
無多子
畢竟是個甚麼
峰云
向道無多子
又是個
甚麼
師曰。
玄沙謂靈雲。
敢保老兄未徹在。
何處是他
未徹處。
峰云
大是玄沙未徹。
師曰。
趙州云。
臺山婆子
我為汝看破了也
勘破甚麼處。
峰云
却是婆子
趙州
師更請益
峰云
知是般事便休。
作禮
遂相
印契
峰返詰。
師各以頌答。
語載別錄
末後趙州頌云。
暗藏春色
明露秋光
有眼莫鑑。
縱智難量。
到家不上
長安路。
一任風花雪月揚。
峰深肯之。
觀師語忌十成
機貴回互
妙叶五位
是知洞上宗風。
由此必振。
自是
師心倦遊矣。
乃返錫寶方
開堂說法
博山
公為第一座。
師資雅合
簧鼓此道。
激揚宗旨
四方
公元1608年
望風而至者益眾。
戊申
邑之壽昌
西竺禪師
創也。
久頺。
眾請師居之。
舊傳有讖。
師與竺同鄉
同姓
咸以師為竺再來云。
師住壽昌
不攀外援
不發化主
隨緣任用
數年之閒。
所費萬計
道場莊嚴
煥然鉅麗
叢林所宜
纖悉畢具
十年閒。
千指圍繞
豈師以無
妙力
而幻成者耶。
惟師之生也。
賦性直質
氣柔而
志剛。
心和而行峻。
邊幅不修
容儀端肅
嚴霜
日。
不怒而威。
衲子一見失其故。
隨機善誘
各得其
宜。
每遇病僧
必親調藥餌。
遷化則躬負薪茶毗
凡叢
鉅細
必自究心
不謀而合度。
不擇淨穢
必盡心力
而為之。
胸次浩然
耳目若無所睹聞者。
七旬
尚混
勞侶。
耕鑿不息
必先出後歸。
躬率開田
三剎歲入
供三百眾。
生平佛法
未離󰑁頭邊也。
四十餘年。
一息以便自安
雖臨廣眾
未嘗師道自居
至於
應酬
偈誦法語
川流雲湧
所謂般若光明
摩尼
圓照
無思而應者耶。
自古傳燈諸老。
雖各具無礙
脫。
其不疲萬行者。
永明一人
未及其麤。
若師者。
可謂道契單傳
心融萬法
發強精進若此耶。
王嚮師道德。
深加褒美
因嘆曰。
聖時遙。
幸遺此老。
公元1617年
見重若此
丁巳臘月七日
田中歸。
大眾曰。
自此不復砌石矣。
愕然
除夕上堂曰。
今年只有
時在。
試問諸人知也無。
誡語諄諄
後云。
此是老僧
公元1618年
後一著。
分付大眾
切宜珍重
戊午元旦三日
微恙
不食
云。
老僧非病。
會當行矣。
大眾環侍
欣若平昔
不安
以偈諭之曰。
人生有受非償。
莫為老病死慌。
七日以偈示博山
次第寶方壽昌遺囑
乃曰。
古人
護惜常住如命根。
老僧不惜命根安常住。
十四日
寫書遠近道俗
且勉進道
十五日
吉水蕭孝廉來參。
開示
但看個萬法歸一
勉其力究。
十六日
分付
毗。
自作舉火偈。
侍者徹宗唱偈舉火
次辰
取水
口。
洗面拭身。
囑曰。
不必再浴。
常住薪水也。
誡眾無
得效俗變孝。
違者非吾弟子
乃索筆大書
今日分明
指示
筆端坐而逝。
萬曆戊午正月十有七日未時
也。
茶毗火光五色
心𦦨如蓮花
其細瓣如竹葉
頂骨
牙不壞。
餘者其白如玉
重如金。
五色
塟於某。
公元1548年
窣堵波
師生嘉靖戊申
世壽七十有一。
僧臘四十
有奇
得法弟子若干人。
上首元來
開法博山
公元1616年
餘守三山常住
三會語錄
予嚮聞師風
丙辰避暑
匡山
有門人持師圓相真者。
予展之。
即知師為格外
人。
而恨未及見也。
因為之贊。
突出大好山。
千里
相見之語。
博山見之。
以予為法門知師之深者。
乃具
述師行狀
請為塔上之銘。
痛念禪門寥落
未有
振起者。
獅絃絕響矣。
今師之行履
見地穩密
機辨自在
不唯法眼圓明
一振頺綱
峻節孤風
足以起末俗。
至其大精進忍力。
又當求之古人
雖影
出山
聲光遠及。
豈非尸居龍見
淵默雷聲者耶。
觀其昭然生死
實踐可知
次序其實行。
乃為之銘。
銘曰。
大道廓然
太虗空。
聖凡幻葉。
影落其中
即有求者。
竟不可得。
擬議思量
棹捧打月。
瞿曇熱亂
達摩忙來。
到頭落得
一隻皮鞋
塗毒皷。
全彰正令
如有擊者。
喪身失命
不用命者。
時來一擊
三日耳聾
晴空霹靂
身心俱碎。
魔佛潛蹤
摩尼光耀
八面虗通。
惟我壽昌
誤中其毒。
遍身毛孔
三昧出沒
化生死窟。
光明聚。
日用頭頭
無處不是
提起󰑁頭。
金剛劍。
煩惱稠林
佛祖出現
四十餘年。
墾土掘地。
瓦礫荊棘
七寶砌。
身心世界
碎為微塵
塵塵佛剎
坐臥經行
佛法禪道
拈向一邊
有來問者。
直指目前
如大圓鏡
五色齊至。
不出不入。
死生遊戲
自墮其中
未常住世
即今便行。
未曾去。
不信但看。
草芥纖塵
何有一物
不是全身
青山塔影
風長舌。
說法音聲
常無閒歇。
**九華山無垢蓮公塔銘
公諱性蓮。
字無垢
太平僊源王氏子
生而不羣
幼喜
佛事
有出世志。
初其地佛法未流時。
外道
聚。
宣揚其說。
公每往觀聽
一日謂眾曰。
夢語也。
如生死何。
決志出俗
年二十有二。
棄妻子。
破家
散產而去。
金陵攝山棲霞寺
素庵法師薙染
受具
依棲講席
習諸經論義。
置卷歎曰。
為生死大
事。
出家
豈能大事乎。
遂棄去。
復得故鄉之牛
頭山。
誅茆以休。
刀耕火種
專以已躬下事為念。
久之
未有所入。
遂棄去。
清河法堂和尚
授以念佛
昧。
深信入。
尋參遍融老於都下
一見而器之。
入室
久之
妙峰和尚開法蘆芽
公特往見。
大有
陶冶
復歸故鄉大山
四方緇白
聞風而至
歎曰。
出家兒
豈為滴水波流
遮障此生平乎。
復棄
去。
歷盡名山
遍參善知識
多方行脚
備嘗辛苦
公元1618年
是者七年
冬日涉河。
氷裂作聲
水寒徹。
忽然
省。
乃曰。
元來橫。
元來直。
渴飲饑飡
更有何事
生平之疑。
泮然氷釋
即歸卓錫池陽杉山
衲子日益至。
公遂開梵剎
接待為事
至者無他
技。
精潔粥飯茶湯而巳。
了無禪道佛法
觀者諦信
不疑。
九華聖道場地
迎公為叢林主。
公治精苦
身為眾。
化惡性。
委曲方便
跪拜周旋
甚至詈罵
必俟大信而後巳。
人稱為常不輕
如是幾廿年。
緇白傾心佛祖
故凡所須。
未常一街化主
應時如響。
足跡所至
或一一宿之所。
為道場。
池陽杉山
九華之金剛峰
觀音山金堂
大山
草菴
蓮嶺之靜室
金陵花山
餘若秦頭峰。
婆娑
壠。
岑峰洞。
白沙山
吉祥諸天
隨地各建蘭若數十所。
修隱靜者居之。
咸有其徒主其業。
豈非忘身為物。
公元1596年
無心成化者耶。
丙申仲春二月應眾請。
三祖
皖山
不數月。
百廢俱舉
遠近風動
復歸九華
越明
年。
皖山四眾固請公去。
首肯曰。
即去矣。
尚須三
日。
明日偶過九龍
一庵主。
四顧欣然
乃謂眾曰。
至此山大事畢矣。
不解其意。
二日微疾
終於
公元1597年
此。
全身塔於蘭若之右。
萬曆丁酉九月三日也。
公生
公元1604年
甲辰四月八日
世壽五十有四
臘二十有五。
弟子甚眾。
各領其叢林事。
優婆塞
乞佛法者。
獨邵季公兄弟
汝定伯穀
相與莫逆
方外
生交。
遷化月餘
汝定即走嶺南
訪余於行閒。
持公
行實乞為銘。
以余三復
感公之操存
可謂精於忘已
者也。
故為銘曰。
忘身為物。
如蟲禦木。
視物為已。
不洗水。
物我兩忘
不犯鋒芒
石人晝舞。
金烏夜光
惟公之身。
飄若行雲
惟公之心。
止若谷神
不來不去。
誰死誰生
九華參天
觀者耳聾
皖山戞漢。
聽者眼盲。
亭亭一塔
卓彼虗空
公行處。
問取九峰
**棲霞影齋珠公塔銘
攝山梁武開山
至唐而盛。
往諸名德說法其中
廢久矣。
嘉靖中
五臺陸公遊目慨然
僧統
請先雲
大師習靜其中
嵩山善公重興其寺。
素庵法師
大開法席
海內學者一時雲集
座下弟子若干人。
上首
則影齋珠公也。
安陸李氏子
生而頴異
父敬
三寶
公幼從父入寺。
聞僧誦華嚴有感
遂請出
家。
禮邑之月公為弟子
執事數載。
遠遊志。
乃棄去。
金陵棲霞
素庵弟子法師受具戒。
聽講諸經
論。
性相宗旨
精心教觀十有五年。
一日向師請問
教外別傳之旨。
師曰。
向上事。
自有師承
幻休老人
正主少林
汝可往參。
公遂之少室見休。
即問如何
向上事。
休曰。
五乳峰頭月。
單傳殿內燈。
公不契。
挂搭
同眾久參入室
一日石霜公案有省。
呈偈
曰。
出門便是草。
寒林發春歸早。
堪笑無足人解行。
却把須彌橫踏倒。
休曰。
前一句。
妙叶潛通
劫外真
風。
幽微綿密
從上佛祖授手之事。
思量意識可到。
又非玄路可通。
無以世諦流布也。
作禮
執事
四年。
復歸棲霞
自爾心不涉緣。
不入俗
日夜精修
一心無懈。
一日無疾。
索浴更衣儼然而逝。
萬曆某年
某月某日也。
世壽幾十幾歲。
法臘幾十
得度
若干人。
全身塔於山之某處。
予少事雲谷大師
棲霞
公道崚嶒
為法器。
竟不負生平
得向
巴鼻
豈可尋常學解
束縛死生者。
同日語哉。
乃為銘之曰。
山川精英
人文斯著。
道脉潛流
雲來壑赴。
茲攝之靈。
久蘊其妙。
爰有哲人
鑿開一竅
法化斯彰。
玄風日扇
適生珠公。
高標霞燦。
教海義龍。
宗門神駒
顧盼千里
電捲星馳
向上符。
執言前幟。
匿耀韜光
深入無際
抱道凝神
蒼巖翠壁
坐脫其中
孤光赫奕
塔影撑空。
真風披拂
法身堂堂
雲霞出沒
**耶溪法師塔銘
公諱志若。
字耶溪
山陰氏子
母晏氏。
初禱白衣
音。
夢洗足頭陀謂曰。
吾與汝作獅子兒。
覺而有娠
機頴
幼喜趺坐念佛
父早喪。
孀居
七歲
母病。
日夜悲泣
母臨危。
囑曰。
汝宿僧也。
無負本願
言訖
逝。
師以母遺命
尋禮會稽華嚴寺和尚出家
年十
七。
薙染
居常切念生死大事
即之牛頭山
立志
究。
未幾荊山法師
聽法華經於天台
隱山中。
向上事。
單棲六載
觸境有省。
年二十六。
雪浪
恩公開法南都
瓢笠而往
先從棲霞素菴法師
受具
遂依雪浪座下
執業十有二載。
研窮經論
公元1589年
造玄奧。
萬曆己丑
檇李剏慧華庵。
沈司馬
岳水部
公元1590年
公居之。
庚寅
年三十六。
陸太宰五臺
管僉憲東溟
公元1592年
劉柱史子威
請講楞嚴於吳門
壬辰
講法華於杭之
公元1593年
靈隱
明年楞伽於淨慈。
壬寅
棲息武林飛來峰
北。
永福寺故址
入民閒。
潘太常贖建佛閣禪堂
以成菴居
吳兩淛
宗公教化
隨在列剎
開演
經論者。
三十餘處
會五十餘期
一代師匠云。
予與
雪浪同門兄弟
恩兄開法南都
公為上首弟子
公元1617年
聞其夙解有年矣。
丁巳
予以雙徑因緣
吳門
晤公
如意
覩其蒼然道骨
法門尚有典刑也。
及公歸。
往弔雲棲
武林
月之九日
公先微疾
手予書
曰。
本意大師歸。
今予將長往
不能待矣。
弟子曰。
我留最後供。
必為獻之
明日索浴。
起更衣。
端坐
逝。
嗚呼
公乘夙慧
童真出家
志向上事
及有發明
力窮教典
為人天師
豈非願力然哉。
生平清節自守
應世皭然
三衣之外無長物
臨終脫然罣礙
葢般
若根深。
未易察識也。
嗟予老朽
三十餘年。
慕公止
一面
且末後不忘。
宿緣哉。
乃敘公行履之概。
而為
之銘曰。
死生膠固
靡不牽纏
公何視之
如此脫然
般若種。
生生熏習
是故去來
全不著力。
戒月悲華。
慈雲法雨
自利利他
無塵滓。
洞契佛心
廣長舌
法音經耳。
功報彌劫。
嗟哉末法
為法幢。
久住世。
魔外自降
生死去來
法身寂滅
公實灑然
真解脫。
塔倚孤峰
松聲不絕。
日夜圓音
熾然常說。
**雲中普興禪院開山第一住持古鏡玄公
塔銘
日月麗天
生盲獲益。
春回大地
谷陽生
故吾佛世
尊法彌綸
凡在有情
無不具足
邊地篾戾。
苟因
緣會遇。
無不使令入佛知見
腥羶而為淨土者。
開化之功何如耳
予於玄公深有感焉。
公諱義玄
別號古鏡
雲中氏子
父林。
李氏
生有異徵。
髫年
厭俗
禮郡定盛和尚出家
志向上事
長辭師操方。
京師
萬壽戒壇具足戒
徧禮海內名山
參訪
知識
決䇿已躬下事
有所發明
福慧未圓。
功行
具。
中年還鄉
廣作佛事
飯僧緣。
不以數計
滲金
像。
莊嚴佛土
水陸以拔幽冥
橋梁以濟厲揭
窣堵以標人天
跪誦往生呪三十六萬遍。
以資淨業
凡在利益
不精竭力
以導利多人。
由是四眾
依。
王臣敬仰
雲中邊地逼虜。
民情慓悍
以公之教化
殺機為善種。
詎非現比丘說法者耶。
公體豐厚
性柔和。
見者欣說景從
內典外書
無不該涉
學富
行高
故感代藩國主
三世崇重
吉陽惠諸王
咸為外護。
建普興禪院
遂為開山第一住持
公生
公元1527年
嘉靖丁亥
入滅萬曆乙巳
世壽八十。
僧臘四十
公元1616年
有奇
塔於雲中郊外
予於丙辰長至月。
紫栢老人
雙徑
大都龍華故人清潭公。
走書持狀乞銘。
為之銘曰。
法身普遍
無處不周
如月現水。
清濁同流
是故眾生
有情皆具。
善惡雖殊。
其性不二
轉化之機。
係於善導
以水投水
不妙自妙。
是故至人
隨處示現
若是無緣
對面不見
倘以妙用
入眾生心
如月在水。
愈清愈深。
能以善化
轉彼殺機
無我故。
之者希。
日照中天
春回大地
時若至時。
無處不是
公以緣現。
而以緣滅。
生滅去來
了不可說
表剎凌空
法身常住
知我公。
真機獨露。
**勅賜龍岡大方禪師塔銘
宗傳燈所載。
皆本五家
法脉修短
不一其系。
自有
雪庭禪師
揭洞上一宗。
少林二十四
大章
禪師
中興其道。
今遷公為的嗣也。
師諱如遷。
字大
方。
別號松谷
陜西鳳翔岐山人
李氏
父諱鐸。
母張
氏。
師生落星里。
喜佛事。
每至佛寺
如舊居。
忘歸
入社學。
儒業
不喜
每向父母曰。
兒聞
佛教
出世因。
志願出家
年十七。
父母不能回其志。
乃捨禮本郡無踪本公為師。
剃染。
三載
發志操方。
訪知識。
決擇已躬下事
首參悅菴喜和尚授具。
向上一路
尋入青峰山。
弔影單棲
有所開悟
聞大
公元1561年
章宗開堂少林
往求印證。
嘉靖辛酉
謁章於立雪
庭。
遂留依止
夕入室。
陶鎔從上機緣
乃蒙印可
針頭玉線
海底鐵牛
日夜辛勤
記伊保守之囑。
由是
知洞上宗風。
五位正偏之旨。
至是猶未泯也。
得法
巳。
腰包一鉢
遍遊海內名山
回至京師
歷諸講肆
性相宗旨
後至懷慶
鄭世子讓國
潛修白業
聞師
至。
致禮參請
相印契。
乃建精舍龍岡
延師晏寂
公元1587年
時四學者
聞風遠至
萬曆丁亥
大都慈雲菴請。
公元1588年
舉揚宗旨
戊子
千佛寺請講諸經。
日遶萬指
庚寅
 聖母慈聖皇太后懿旨
慈壽寺
淨土法門
會者千二百眾。
欽造鍍金大佛像。
大藏經
公元1594年
御書大法寶藏四字
甲午春
請回龍岡
創寺安供。
公元1598年
戊戌。
秋八月十有一日。
先示微恙
端然而逝。
師生
公元1538年
嘉靖戊戌
世壽六十有一。
僧臘四十有奇
全身葬於
公元1560年
寺之西原
師歿後二十二年
萬曆己未
弟子海雲
匡廬謁予。
求塔上之銘。
予昔晤師於大都慈壽。
見其
孤標凜凜
立雪長松
衲子參請
不假辭色
拈提宗
教。
指向上為極則
應機接物
純一至誠
動止未嘗
少怠。
先德典型
與予對談旬日夜。
無不抵掌擊節
居恒學人
憨師當代宗門正眼也。
予被放嶺外
故山
時對弟子言有萬里之思。
故其銘。
待予有以
也。
予感師為法門知已。
乃為之銘曰。
一花五葉
二派五宗
門庭施設
各擅家風
洞上真源
機貴回互
玉線金針
正偏不住
雪老重拈。
書師繼業
至我遷公。
親承骨血
海底鐵牛
當機印定
遇緣即宗。
全提正令
隨方指示
明鏡當臺。
妍𡟎不隱。
八字打開
二十餘年。
和泥入水。
把手為人
渾忘自已
名達九重
道光末運。
法藏自天。
龍神欽敬
忘功罷業
休老林泉
身心寂滅
慧光渾圓
幻緣巳盡。
撒手便行。
本來不滅。
何有生。
塔鎻龍岡
法身常住
末後句。
天曉不露。
**廬山千佛寺恭乾敬公塔銘
公諱仁敬
字恭乾
別號幻識
襄陽氏子
生而不羣
髫年有出世志。
伏牛山福田寺
高菴法師祝髮
受具
聽講經論
參窮性相宗旨
日夜無怠者三載
教觀深有信受。
師曰。
學者宜遠大。
無以管窺蠡測
自足也。
遂如京都
東園暹理諸大法師
一時
匠。
公依講肆
盡得其奧義
大章宗師
達摩單傳
旨於少林
公盡棄教義
復往參究
依棲十餘年。
歎曰。
此口耳也
道在心證。
奚事空言哉。
遂棄去。
之伏牛煉
魔場。
大爐鞲中。
捨身心。
打長七者三年
有所悟入
隨遍參知識。
以求印證。
道過金陵
守心禪師隱居
濟。
操履密行
一時推重
一見大奇之。
乃為公曰。
在心悟。
守在靜密
登山涉水
徒費草鞋錢耳。
乃留公
閉關
相與切磋
日造深奧
盡掃其玄解
如是三年
破關
判然廬山
將結隱以終身焉。
時萬曆七
公元1579年
己卯歲也。
公初入山。
卜地金竹坪
見其寬衍
曰。
五百人安居處也。
因與山靈誓。
願以身命布施
於此
以結十方衲子緣。
誅茆縛廬。
弔影居之。
負舂
公元1580年
執役
弟子智聯為之助。
得以絕跡三年
明年
辰。
達觀可禪師來遊。
見而異之。
公能安心寂寞
此。
其所操進。
不可量。
遂為莫逆
盤桓月餘而去。
公元1583年
癸未
黃梅五祖寺之請。
演法華經。
又三年。
乙酉。
興國吳公國倫請。
演楞嚴經。
彼方素稱剽悍
多感
公元1589年
化焉。
吳公首唱
為建殿堂
經營五年
歲己丑
三殿
堂厨告成
公之南昌
募造千葉寶蓮毗盧大像。
定宇鄧公唱導
未及半。
公示微恙遷化
萬曆
十九年。
辛卯歲。
六月初七日也。
世壽五十有一。
僧臘
三十有奇
自山奔赴
哀號不欲生。
鄧公勉以繼
述事
卒乃師願。
乃完大像。
負師靈骨還山
塟於寺
公元1596年
後。
時萬曆丙申某月某日也。
得度弟子九人
獨聯
公元1600年
侍公最久。
公之願輪有所托焉。
入滅二十八年
歲丁
巳。
諸孫各捐衣鉢窣堵波
請予為銘。
銘曰。
大道如空
無處不通
但離窒礙
靡不包容
淵深若海
潛流大地
有鑿之者
必至實際
故載道者
在乎形器
心量若空。
其道自備
觀我公
已為物。
布心如地。
其願乃足。
相彼空山
誅茅一把
擬覆十方
任其來者
有願未終。
賷志而訣。
有子克家
卒振其業。
梵剎聿興。
集者雲赴
飢飡勞息。
莫知其故。
公心常住
法身不滅。
直窮未來
石爛海竭
塔影高標
松聲泉響
如是法輪
知音賞。
**廬山雲中寺敬堂忠公塔銘
佛以無數方便
調伏眾生
菩薩種種因緣
而求佛
道。
是知為佛弟子
續佛慧命者。
非特踞華座。
拈槌豎
拂。
向上事。
抗志煙霞
潛行密用
未嘗不以泉響
風聲
廣長舌相也。
雲中忠公者。
豈非白毫光中。
晏坐山林
而求佛道者耶。
諱法忠
別號敬堂
新安
歙縣氏子
母程氏。
公生而頴異
齠年端坐
不與
羣兒嬉。
弱冠儒業
不喜治生產。
有出世志。
年十
九。
錢塘靈隱寺
雲山大機和尚
即求出家
剃染。
執侍三年
二十一登壇受具
即依講肆
久之
參承
然未自信
遂行至少林。
大千禪師開堂
說法
師依之。
單傳之旨。
未幾
長安
謁徧融月心
二大老。
指示心要
尋歸五臺
予同妙峰禪師
北臺
龍門
師訪於氷雪中。
一見心相印契
留居
公元1582年
年。
萬曆壬午
妙師與予別。
蘆芽
拉師同往。
尋開叢
林。
諸所創立
有力焉。
三載
棄去。
入伏火場
調
三業
南還
匡廬
愛其幽勝
誅茅講經臺。
三年
復還五老峰
弔影四年。
一日登覧仰天坪。
乃匡
山絕頂。
其高勝。
遂居之。
單丁數載。
漸緝屋宇
久之
衲子亦漸集。
手植十餘萬本
成叢林。
居恒
坦夷
無緣飾。
御眾立規矩
細務必以身先。
至老
不倦
隨緣自守
一衲之外。
無長物
粒米莖菜。
與共
之。
視眾如一
平等行慈。
無論智愚不肖
浸久默化
而不自知
來者如歸家侍父母
出語句。
切痛
至。
聽者無不心領神會
是以不上入室
一眾
公元1617年
森嚴
儼然大爐鞲。
蓋以身教也。
予於丁巳歲
投老
五乳
訪師於雲中
欣然道故
師一日過予。
連牀夜話
屬予撰十方常住記。
越三年庚申
微疾
臨終
坐。
謂其徒曰。
吾見紅日當空
金蓮遍地
吾其行矣。
寂然而逝。
時七月廿一日也。
師生嘉靖辛丑
壽八十。
法臘六十。
晚年得度弟子三人
能幻能握皆
歙人。
能撑䖍州人
握奉師茶毗
靈骨
塔塟於桃花
峰下。
持狀請銘。
撫然而歎曰。
當師訪於五臺時。
飄然凌風孤鶴
心甚愛其高舉。
比即堅留。
且云。
能同埋此中乎。
師曰。
有緣必遂。
自後別去。
將謂無復
再晤之期。
豈意垂老同歸
且為述師之生平耶。
銘曰。
大道如空
萬法體同。
能善用者。
遇緣即宗。
逆順隨宜
了無虧欠
是在智者
種種方便
松聲泉響
廣長舌
況復當機
豈非善說。
是故至人
以身為教。
密行全彰。
事事皆妙。
墾土掘地。
搬柴運水
大用現前
何拘彼此
有緣而遇。
無心而作。
法法頭頭
都成解脫
弔影重巖
如臨廣眾
二十餘年。
巍巍不動。
通身毛孔
遍布十方
有入之者
脫體清涼
剎建雲中
僧來世外
粥飯如從。
香積世界
是在吾師。
無作妙力
用而不藏。
從空一擲
大願未終。
幻緣消歇
掉臂而行。
了無言說
一塔撑空。
靈跡是寄。
法身常住
未來際。
**宣城華陽道者法振鐸公塔銘
公諱大鐸。
字法振
宛陵氏子
生而超羣
神清韻朗。
幼從鄉校
論語
道。
夕死可矣。
乃曰。
何物
耶。
聞而可死。
大疑之。
每每以此問諸先達
不愜
意。
一日行脚僧
問曰。
如何是道。
僧曰。
此吾佛氏
上妙道。
非世仁義禮智而巳也。
由是篤信佛道
遂禮其僧薙髮
時年甫二十。
其僧囑曰。
吾非爾師。
往參雲棲
徑造焉。
沙彌戒。
依眾未幾
即從雪浪
法席
參諸教義
居恒求悟自心。
不得其指。
復歸雲棲
進具戒。
請益修心之要。
示以念佛法門
一心不亂
的旨
禪關䇿進一書
參究之訣。
佩服
還本
郡石瀧巖。
閉關三年
單提一念
久之有省。
復往雲棲
印可
遂依眾淘汰數年。
辭歸本郡華陽山
誅茅
以居。
華陽祖於黃山白嶽
縱廣由旬
周環四邑
當萬山之中。
最為幽僻
公居之。
種芋栽茶
橡栗
松花
以充食。
絕意人閒
唯一沙彌智浩。
執侍焉。
浩讀楞嚴。
至徵心處。
問曰。
七處徵心。
不可得。
畢竟
心在甚麼處。
撫几一下
良久問曰。
會麼。
浩曰不會
乃示二祖公案
久之令浩參諸方去。
公單居焉。
緇白
請公說金剛般若要義
公拈凡所有相。
皆是虗妄
諸相非相
即見如來
問眾曰。
會麼。
眾曰不會
公曰。
一切有為法
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作如是觀
乃曰。
大眾各自珍重
將行矣。
沐浴更衣
端坐
公元1618年
佛而逝。
時萬曆戊午七月十八日也。
公生於萬曆
戌。
八月二十四日
世壽四十有五。
臘二十有八。
於菴之某處。
智浩參方歸省
公巳入寂三年矣。
浩乃
匍匐匡山
乞予為塔上銘。
予覧狀。
知公始以聞道
一言發心
頓棄人閒世。
雖親教義
不尚名言
絕意
空山寂寞之濵。
單提一念
死生大事
至其操
孤絕
超然似古隱山之流
末法難能者。
嗟乎
若公之風。
可使吾徒之貪者廉。
狂者息。
躁者靜也
何事踞華座為說法哉。
有感於斯
乃為之銘曰。
般若靈根
如種在地
遇緣而發。
若時雨溉。
聞道一言
夙習固然
偶一觸之。
應念現前
死既可矣。
復生何戀。
頓捨世緣
入山修練
不事語言
單提向上
一念孤明。
吾我俱喪。
橡栗松花
以療形枯。
浮雲幻化
視之若無。
寂寞空山
孤風絕侶。
莫問其賓。
看主中主
死生不變
太虗閃電
寂滅空中
超情離見。
撩起便去。
不曾來。
空花翳目。
野馬塵埃
塔影團團
霞蒸霧鎻
末後句。
青山朵朵。
**比丘性慈塔幢銘
比丘性慈。
毗陵氏子
性愛離俗
時聞月珠法師
講楞嚴。
發心出家
禮宇光法師華山
剃度
淨土法門
專心一志
修梵行。
喜看老病
無厭
倦。
音聲佛事
後遇滇南僧性玉。
結伴南海
誅茅
同居餘載
患病頻年
慈看侍殷勤
如事父母
公元1619年
怠容
玉竟無恙
萬曆己未
同禮匡山具戒
回普
公元1620年
陀。
玉病復作
慈益加調護
庚申歲
慈感法乳
復來
匡山
舟次荻港
微恙
坐脫舟中
同行
人。
茶毗於紫沙州
萬曆庚申五月一日也。
玉聞之。
奔負靈骨
歸塟普陀
復走匡山具述因緣
乞志之。
予聞而感之曰。
詩云。
兄弟䦧於墻。
世有骨肉仇讎
者多矣。
二姓乎。
若慈與玉也。
驀爾相逢
以道相親
一心莫逆
看病十年如一日。
慈能盡心力於生前
感恩義於身後
所謂一死一生
乃見交情者耶。
予故次序其事。
又以啟法門之義。
當以看病第一
行也。
慈生於癸己年正月十七日。
世壽二十八歲。
滇南昆明氏子
世業儒。
故併記之。
乃為銘曰。
宿具道緣。
無心而遇。
異心同。
難兄難弟
視身若已。
死生不二
出情之情。
故乃如是
骨埋白花
心凝實際
試問大士
果何來去。
**新安黃山擲鉢菴寓安寄公塔銘
公諱廣寄。
字寓安
衢州開化氏子
生而聰慧
有出
塵志。
年十五。
父母
出家
投郡張公山
無為法
沙彌
好學多能
博雅游藝
往來於休󱨊之閒。
士大夫不器重。
樂與為忘年交
年二十四。
歎曰。
人生過隙駒耳。
泛泛若此
何以出家為。
決志遊方
參訪知識
行為親知覊留不果
宵遁
單瓢隻杖。
徑造雲棲
大師見而器之。
為授具戒
開示念佛法門
曰。
念佛無他伎倆
專在一心不亂。
公服膺。
遂以充維
那。
居常刻意精修
單持一念
謹束三業
嚴整威儀
調
內外
悅可眾心
大師一日臨眾曰。
朝廷設官
以稱
職為最。
豈惟國家
叢林亦然
梵語維那
此云悅眾。
維那
可謂稱職矣。
由是一眾推重之。
一坐八年
公元1610年
以省師歸故山
閉關三年
萬曆庚戌
黃山丞相
原。
誅茅藏修
精進自䇿。
一念不移
若忘人世
久之
緇白
歸信者眾。
圖南汪公為結菴以居之。
一坐
二年
偶嬰真疾。
竟不言。
動止如常
人莫知之。
久之
篤。
鄉人請醫診視
公曰。
死生如客耳。
當行即行
又何
為乎。
勿藥
安然端坐
如不有身
一日弟子曰。
吾行矣。
末後一事
汝等識之。
言訖
跏趺而逝。
天啟
公元1621年
元年辛酉二月二日也。
弟子不意公遽化。
未理龕
室。
乃置坐於几上
且恐形變
積薪茶毗
值天大雪
不能動轉
如是七日
遠近緇白
聞而破雪奔弔。
顏色如生
喜容可掬
唇紅不改。
手輭如綿。
咸曰。
生人也。
安忍化。
固止之。
乃借佛龕收斂
供於所整之
丈室
雪乃止。
弟子相謂曰。
此豈末後事耶。
於是亦不
公元1622年
敢火。
經夏炎熱
形氣不變
意欲三年乃塟。
明年
壬戌三月
弟子大守
匡山
具白其事。
且請為銘。
聞而歎曰。
沙門之行。
貴真修實證。
不在名聞
門庭得也
以公之高明多藝。
博識廣聞
一入法門
盡情屏絕
精心為道
如愚若訥
居常一念
密密綿
綿。
見人不發一語
問者。
唯唯一笑而巳。
至若同袍
人我
脫略形骸
無不愛而敬之。
豈非威儀攝生
悟物無言而說法者耶。
嗚呼
若公之於生死
神往
形留
化臭腐為神奇
豈非戒定熏修
精心融貫而然
耶。
佛祖金剛不壞。
常住不朽
由是而致。
否則
不崇朝
豚子之食於死母也。
於是有感焉。
乃為
之銘曰。
三界萬法
心所造。
壞與不壞。
總在一竅
螢火蚌珠
其光雖小。
亦是精妙
圓明之寶。
何況佛性
寶覺明心
在我固有
豈不甚深。
戒定所熏。
金剛種子
舍利羅。
其叢如蟻。
既有幻形
寧免幻病。
果縛現存
業由前定
如公形骸
久而不臭。
想是其中
心光無垢
從此精練
生生不退
決定至於
金剛之地。
或焚或存。
無可不可
且待三年
再來報我。
我作此銘。
非為公立
普告諸人
大家努力
憨山老人夢遊卷第二十八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