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自动笺注)
欽定四庫全書
 簡端錄卷七
            明卲寳
春秋(凡一百四)
堯典曰欽若昊天敬授人時春秋春王正月聖人之政也堯行之仲尼書之撥而反之存乎其人書之亦行之也
元年一年也不曰一者一數之始也天德之首也不以數而以德所以重君之始也由是而亨而利而貞而天德成矣有天德而后可語王道王道而后成其為君天子有元諸侯亦有元元者紀一君之始也是故國史君元而王朔太史王正天時
隱公以桓為嫡當立而已特攝也故每每自嗛道之不明故也
大夫雖七十無無主婦者盖衣服不備粢盛不潔不可以祭故也况國君乎故元妃於是乎有繼雖然國君不再娶禮也其初娶也則有來媵而娣姪之者進而攝焉固妾也是故魯隱出於聲子不謂之嫡否則再納焉亦妾也是故魯桓出於仲子不謂之嫡
公元前509年
 已上並隱公元年之簡
元年春王正月一國體有天下體有萬世體天下皆知有帝故虞之正月不冠以帝天下皆知有王故夏之正月不冠以王
何以書春顔淵為邦子曰行夏之時夏時之春寅也卯也辰也示萬世建正之法也改則月從之矣王正月著夫正之為建子何以知為建子孟子曰七八月之間旱又曰十一月徒杠十二月輿梁成以是知之然則魯史舊文奈何春書正月常例王居春正之間上焉著春為夏時下焉著正為周月此聖筆之妙也宗周從周繼周者從夏筆外意如此
子曰行夏之夏之何取孔子也傳曰夏數得天帝堯若天以定四仲夏時盖本諸此夏正建寅寅卯辰三月為春周正建子非春矣其為春者猶有寅之一月焉故聖人存春以俟後聖萬世若天之政於是乎在雖然春秋作於周故書法云若夫秦正建亥在秦而作春秋書法當有異於是要之于若而已非聖人其何以與此
大哉王之書乎所以立尊周之制者在是所以立繼周之法者亦在是王周王以正月繫王周人其能違諸非人其能强諸仲尼造化神妙一字如是
魯史春秋為名則所謂春正月者其舊文也疑若用夏者書王見正月之為子也而得失其中矣抑有微㫖夏數得天尚矣以時不敢違也此尊王第一義也抑又有微㫖焉孔子曰行夏之是在周德未改而輒夏之從是自專反古而烖及焉者也
四德始於元四時始於春天之道也以子為不謂之春吾不信先儒春秋夏時周月愚謂春秋天時周月從周乎吾從天乎從周周諸侯之分也為萬世計者不從天而奚從聖人於是發其端矣
 已上並隱公元年春王正月之簡
扁鵲見垣一方人聖人觀人洞見肺腑春秋論人貌與心并得之見之眞也
 右隱公元年伯克段于鄢之簡
當時仲子已稱夫人以為嫡而桓當立也天子賵之亦且夫人之矣春秋書曰惠公仲子妾之也不夫人之也
王賵仲子關雎之變也春秋於是乎西狩獲麟麟趾之變也春秋於是乎
春秋曷為惇典庸禮哉失於典禮者書之俾可正焉是典禮
昔者夫子序書夏商周王春周世也繫王于天則何以異於書或曰萬世立法或曰不然於是有僣王者不天之繫則無以無二之義也天云天云豈得已哉
公元前722年
 已上並隱公元年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賵之簡
日有食之揜於月也厯家有常度矣孔子春秋曰有曰之若不推究然者其意逺君子以仰觀近省而不泥不瀆克謹天戒者乎
公元前720年
 右隱公三年日有食之之簡
春秋之中天王崩魯不㑹葬者凡七平也莊也僖也惠也頃也定也靈也盖諸侯皆然罪於是乎大矣當是誰歟伯者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謂之尊王不亦愧乎
 右隱公三年天王崩之簡
雜記曰君薨赴於他國之君曰寡君不禄曲禮短折不禄君薨而以不禄赴臣子辭也鄰國承赴而卒之有尊敬之道焉曲禮夀考曰卒雖然天子曰崩諸侯曰薨大夫卒士不禄禮也以薨號于國中以不禄赴於他國盖臣子之辭如此薨焉則已尊不禄焉則已慊故卒之史有恒春秋之而褒貶不與
 右隱公三年八月庚辰公和卒之簡
州吁公子何為削其屬籍特以國氏莊公不能待以公子之道而州吁自絶公子久矣故曰為人君父而不知春秋之義必䝉首惡之名為人臣子而不知春秋之義必陷篡弑之罪然則公子奈何石碏曰教以義方弗納於邪
公元前719年
 右隱公四年衛州吁弑其君完之簡
宋契之後也契之後百年而湯有天下千餘年而仲尼萬世師契之教至是而大敷契之功至是而大報天之意其然
古之遇也適今之遇也預同禮而異情非禮之禮也君子不謂之禮
 已上並隱公四年公及宋公遇于清之簡
春秋特筆石碏既殺州吁因國人之情而立晉焉則何不可之有内無所承則無父不請命則無君書晉則天下之事之類晉者皆禮法罪人也殺州吁曰衛人立晉亦曰衛人抑何以異吾聞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矣未聞國人人得而立之也此其所以異也春秋之法美惡不嫌同辭
 右隱公四年人立晉之
魚者漁也故比於狩而加觀焉狩者人君所有事也狩之過則有書焚咸丘者矣
公元前718年
 右隱公五年觀魚于棠之簡
考者何始成而祀也仲子何以有宫隱公孟子惠公之廟仲子祭享之所别立宫以祀之祀之禮歟庶子為君為其母築宫使公子主其祭於子祭於孫正禮也而隱公為宫以祀庶弟之母適足以召亂而已矣豈禮也哉六羽何以書初明前此用八之僣也然則仲子用六羽可乎臣擬君妾擬嫡其僣一也
 右隱公五年考仲子之宫之簡
八佾用於宗廟久矣而不自知其僣也至於考仲子之宫而始用六春秋書之幸之也而有遺憾諸侯之妾之用六羽猶諸侯用八
 右隱公五年初獻六羽之簡
鄭伯使宛來歸以至書至不以日而以月疑之也疑之而卒成故入以日
公元前715年
 右隱公八年庚寅我入祊之簡
滕杞薛皆先侯而後伯杞且稱子説者謂時王所黜烏乎時王而能黜諸侯豈有伯哉殆國小力職貢不供伯主請于王而降從其班歟春秋從而書之則罪必有所歸
公元前712年
 右隱公十一年滕侯薛侯來朝之簡
伐許者鄭志也非齊魯則莫能入故書公及而先齊於鄭
 右隱公十一年公及齊侯鄭伯入許之簡
崩者下墜形見者盡乎天下天下稱之薨者下墜聲聞者盡乎國中國中稱之在他國稱卒當時來赴之文不可得見矣從而書之異於本國若曰諸侯放恣故降從大夫之例以正王法其間親為弑逆者固多有之當以大辟猶謂之緩而例貶從大夫乎是時也大夫放恣諸侯諸侯大夫亦卒一降一否抑又何謂
隱公見弑魯史舊文必以實書今曰公薨不地不葬者何文定之論允矣桓則惡矣隱於何有隱雖非嫡而在庶為長惠欲立私心也然未有成命也隱於此能以從道不從從義不從君之義自處具列事理吿諸天王繼歟及歟聽自上簡已無與焉夫何不可既不能然則當辨之于早卒成讓國之節亦庶幾能免於難今也依違攝讓之間遲疑授受之際此為人君父而不知春秋之義者隱之罪視乎桓薄乎云爾實弑而書薨何實乎君終于路寢正也餘皆非正然而必書焉以著之今皆不書公所謂不忍是也或者問之必有所對而於是存矣討之復之何與於葬以不葬為義義安在乎縱賊不討視讐不復而甘心事之一時臣子是皆與乎弑者也皆與乎弑則葬之者誰歟故雖葬猶不葬也必魯有臣子討焉復焉而後葬焉是謂成葬
 已上並隱公十一年壬辰公薨之簡
繼故不書即位不行即位之禮也賊不討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忍而行焉非與聞乎故則人心亡矣行猶不行也故不書或謂有王命有父命書咸無焉不書信斯言也則是書也禮也非春秋春秋行事著法故親弑而即位亦書
公元前711年
 右桓公元年春王正月即位之簡
加璧焉鄭伯必得之計也非祊薄於許也
 右桓公元年伯以璧假許田之簡
督將弑殤而憚孔父於是乎先攻孔父而後及其君今先弑以及孔父之死為君故也及以上下不以先後君前臣名禮也上名其君而下孔父仲尼為祖諱也諱以著名名以存禮禮之變也或曰字也字無獨稱或曰名也大物不可以命物莫大於父而命之何居不敢齒君之路馬况大夫乎故孔父䝉弑以及孔父與君存亡可以大夫
大夫與君同死故得䝉弑之文重君也不然雖君之子不得稱弑而况其他
公元前710年
 已上並桓公二年宋督弑其君與夷及其大夫孔父之簡
春秋紀事書也而并言其意者有四事焉曰成宋亂也曰宋災故也曰釋宋公也曰伐楚以救江也皆不能已於言者然則彼皆闕歟隱歟易曰繫辭焉以盡其言四事者近之其餘皆所謂立象盡意者也
 右桓公二年三月公㑹齊侯陳侯鄭伯于稷之簡
魯取郜鼎於宋猶鄭取許田於魯也穀梁氏曰郜鼎者郜之所為孔子名從主人從中國此穀梁引孔子之言也孔子之非為郜鼎發也
所為鼎從郜之號必有不以為鼎者然中國之所通稱則鼎也故曰物從中不然則惑矣盖史之書法如此
 已上並桓公二年郜大鼎于宋之簡
春秋之初諸侯㑹盟尚少自是而後則漸衆矣伯興世道降其可見於是乎是故有不告告則書之有不聞聞則書之有不書書則春秋存之史實錄也春秋王道
 右桓公二年蔡侯鄭伯㑹于鄧之簡
公元前701年
桓弑君而王不討王不王雖然人心猶有望也故元年二年猶書王月三年討人幾乎絶矣故自是月不書王又七年十年有來復之望焉而不討如故故不書王者終桓之世而後書法乃復乎常其歳之數以三以七奈何語曰三年有成易曰七日來復
公元前709年
 右桓公三年春正月之簡
胥命一體也來言又一體也胥命不用盟來言者不用書不疑故不明不僣故不書
 右桓公三年侯衞胥命于蒲之簡
公元前708年
桓公四年七年不書秋冬二時子之説然無亦二時無事故義因以起歟倘如六年有子同生之事五年有蔡人衞人陳人從王伐鄭之事則將何如聖人隨物賦形衆人固未能識也
 右桓公四年春正月之簡
夏五魯史闕文春秋闕文歟如謂魯史闕文者筆則筆削則削何獨其所不必疑以示後世乎闕其所不必疑以示後世推不誠伯髙之心是不誠於後世聖人豈為之哉不然甲戌己丑彭生孫忌何為是故夏五春秋闕文也非魯史闕文
公元前707年
 右桓公五年甲戌己丑陳侯鮑卒之簡
天子討而不伐桓王於鄭乃自伐焉失王體矣鄭可討乎曰可抑尤有甚焉者魯宋是也鄭盖次之魯宋而獨鄭焉事失王道矣故不以王討書雖然不可以不若曰王以諸侯伐鄭不太夷乎故曰從王伐鄭所以君臣之分也而不從者之罪亦著矣若夫伐之是非則固在王不在諸侯
 右桓公五年秋蔡人衛人陳人從王伐鄭之簡
國君如曹其復否未可知則州之公之猶未紀其初也以匹夫適我不能可知矣則名之皆其實也而待之之禮於斯乎在
公元前706年
 右桓公六年寔來之簡
王所建皆曰太太廟太學之類是也王所舉皆曰大大大閲之類是也曾謂魯可行之乎書責之也
 右桓公六年秋八月壬午大閲之簡
咸丘以為火攻以為火田伐國無無帥者而今莫之書也君子於是乎有取于田之説
公元前705年
 右桓公七年咸丘之簡
公元前708年
正月夏仲也烝行冬事所謂未為非禮當是時必有以春興不時為説如穀梁云者五月又烝五月夏季也其為不時益甚矣謂之何哉
公元前704年
 右桓公八年夏五月丁丑烝之簡
祭公曷為出哉逆王后也逆則曷為之魯或曰使我媒或曰使我主媒而遂逆何其遽也主而無成命可乎左氏曰禮何居然則奚若卿往逆公監之吾聞諸胡文定云魯周同姓也聞主王姬未聞主王后程子亦云
 右桓公八年祭公來之簡
來戰于郎不與其伐也我無可伐之罪也昔也有可伐而不伐今也不可伐而伐之不書伐豈特不與其伐哉亦恐嫌於能伐爾
公元前702年
 右桓公十年來戰于郎之簡
公元前708年
丙戌公㑹鄭伯盟于武父丙戌衛侯晉卒日同而地異兩書焉即書者紀事之職追書者承赴之體
公元前700年
 右桓公十二年丙戌衛侯晉卒之簡
公元前708年
夏五傳疑也是簡缺可疑者因其無疑而傳之示萬世傳疑之法也况眞有疑者乎
伯者於是突既君其國矣不曰鄭伯而何以哉忽復歸鄭曰鄭世子忽世子也此又春秋名實也然之出曰鄭忽突之歸曰突忽復歸復歸復歸曰入於櫟此春秋權衡
忽而黜突者天子之權也聽突而存春秋之義也存以明法聽以紀實存之則定在其中矣雖聽也不拯其為黜也而或者以突能君而予之豈其然哉
公元前697年
 已上並桓公十五年鄭伯突入于櫟之簡
蔡桓何以稱侯蔡季賢知請諡於王也何以知其諡於王侯王爵也爵王爵則諡王諡矣故私諡者則從其私稱
公元前695年
 右桓公十七年蔡桓侯之簡
桓公之世月或稱王或不稱王者何葢謂王綱不振王法不行若無王也而王號猶建王澤猶存故或書焉望之也或不書焉責之也王之稱天不稱天其義亦然説者必以始終存沒久近為詞則失之鑿矣
公元前694年
 右桓公十有八年春王正月之簡
春秋特筆何以謂之大去先是齊侯遷紀郱鄑郚紀季以酅入于齊盖已去其半矣至是大去之者土地人民儀章器物悉委置之而不顧然則曷歸乎以匹夫寄跡於人之境人匹夫之而已矣紀侯去國得之傳聞當是時紀亡矣誰歟告者是故弗詳所如雖然紀侯去國庶人耳行無所過止無所亦何能為有無去國之書其衰弱之哀强盛之警乎此亦存繼之義也
社稷曰死棄之曰奔效於人曰降奔之於降有間紀侯不忍社稷之將亡不能死又不忍死其民以宗祀屬季而違齊難焉故不曰奔而曰大去大去云者猶曰永訣無復歸之意也不能以社稷死則何以復歸此之謂紀侯之志
公元前708年
紀侯奔矣不書奔而書大去矜其不降也已不降而以降諉諸季可君子視人猶己巳所不欲勿施於人忠恕之道也春秋惡齊之彊故於是乎矜之非予之也
公元前690年
 已上並莊公四年紀侯大去其國之簡
大故諱之諱之所以著其大也及者我所欲是可忍孰不可忍哉
 右莊公四年公及齊人狩于禚之簡
曷不書王使孟子天子討而不伐伐而救之非天子之師也故諱之使若子突自救然者尊王體也
公元前688年
 右莊公六年王人子突救衛之簡
衛朔君命之重於齊荼見父命之重
公元前752年
 右莊公六年衛侯入于衛之簡
恒星者何列星何以不見異也既不見何以隕復而隕也何謂如雨著隕狀也
星隕成形則為石隕不成形故擬其象曰如雨隕星之變也如雨星隕之變也
公元前751年
 已上並莊公七年恒星不見之簡
穀肇於神農故曰禾曰苗而不以盖天下習稱之久矣后稷始有之故異於是書曰禾則盡起論語苗而不秀有矣孟子曰王知夫苗乎
公元前708年
麥苗者何與苗二穀垂成苗言始生苗於五月故曰秋禾十月故曰盖周之時所稱如此災在冬書
公元前751年
 已上並莊公七年秋大水麥苗之簡
君將不稱師正三稱師而不及君變于正矣
公元前750年
 右莊公八年秋師還之簡
齊大夫不名史失之也名失而爵爵失而人
盟以謀納糾内則釋怨親讐外則輔少伉長如倫理何人莫甚於父母之仇國莫大少長之序
公元前749年
 已上並莊公九年公及齊大夫盟于蔇之簡
能與讐戰雖敗亦榮然非為復讐戰也故不諱敗而諱公不諱敗者著其跡諱公者原其心
 右莊公九年庚申及齊師戰于乾時我敗績之簡
當是時魯方伐齊納糾今取而殺之何其易也意出於齊而聽之者魯魯欲辭其名焉胡可得也若齊則誠殺之矣雖曰歸討於魯將誰欺然則魯何罪始伐以納終聽而殺惟利所在忍心從事所謂薄乎云爾者也聖筆如此事與心盖兼得焉孟子曰其文則史史有是哉糾雖不當立然無可殺故納也不子殺也子之子之可殺不可然則何如仁人之於兄弟藏怒不宿怨焉置而勿問可也此小白意而齊人何也廢立之際生殺予奪寄於當國大臣之手故殺無知殺殺子糾則殺於賊於親一施之此齊人之罪也於魯何如之者齊聽之者
 已上並莊公九年齊人取子糾殺之之簡
長勺之戰傳稱齊師敗績春秋書敗齊師敗之云者詐戰法施之或謂齊已陳而鼓之何詐之有不知劌之稽師所以為詐自後兵家言之可謂勝筭三代用師不若斯民三代所以直道而行何獨於兵而不然聖人所以斯世之意也
公元前748年
 右莊公十年公敗齊師于長勺之簡
師以伐人惟敗之之求而春秋惡敗堂堂何其貞也後世言兵法者惟求為其所惡耳烏乎傷哉
 右莊公十年荆敗蔡師于莘之簡
宋捷見弑牧何以立朝執政而君弑不以其私雖欲勿死焉得而勿死書之奈何可謂不畏彊禦者矣書之以為求利焉而逃其難者之戒也
公元前699年
 右莊公十二年宋萬弑其君及其大夫仇牧之簡
公元前708年
八月十月奔雖請之緩矣有臣子討賊如是乎故雖得賊猶不得也
公元前699年
 右莊公十二年宋萬出奔陳之簡
諸侯不人齊人無以見齊侯之在矣人諸侯所以人齊也春秋雖幸伯之興而不忍王之不振故書如此
周禮九命作伯天子嘗使召伯賜齊侯命矣而穀梁氏謂桓非受命之伯何居而後伯禮也伯而後非禮
齊桓晉文易地如何能不斁乎不斁則當晉文之時何不可之有文能不譎乎不譎則當齊桓之時亦何不可之有王失而霸桓倡其始文承其終同歸於義而已非正無始非思無終正者譎之反也思者斁之反也
公元前698年
 已上並莊公十三年齊侯宋人陳人蔡人邾人㑹于北杏之簡
興滅繼絶世天下之民歸心焉齊始圖伯而滅人之國其亦異於是
 右莊公十三年齊人滅遂之簡
隠公莊公世傳書楚事多矣春秋於入蔡伐鄭之外無書焉外而略之也蔡鄭中國之封也而楚入之伐之夫焉得不書繼是而日益猾夏大書特書不一而已也者豈得已哉
公元前688年
 右莊公十四年荆入蔡之簡
伐在楚則失於鄭鄭不明夷夏君臣之義而欲中立齊楚之間二而受敵不得已而為幽之同盟
公元前686年
 右莊公十六年荆伐鄭之簡
詹之執孰告而書也以詹逃來而知之而書之也不曰來奔不足以盡逃也執於人有二道死道在我釋道在人
公元前685年
 右莊公十七年齊人執鄭詹之簡
齊人齊人也不滅遂則無戌不易遂則無殲皆其自取焉苟以存亡繼滅存心弔民伐罪舉事豈有是哉
 右莊公十七年齊人殲于遂之簡
穀梁子曰逃義曰逃詹之義何在死以立節生以待理
 右莊公十七年鄭詹自齊逃來之簡
書曰宥過無大魯肆大青春秋書之何異乎有罔愆之德則為好生否則而已矣宥寛之也肆釋之也二者亦有間矣書春秋之㫖烏乎不異
大青失刑也譏擅命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哉用自天子肆自天子失刑非君擅命非臣
公元前680年
 已上並莊公二十有二年大青之簡
文姜之行甚矣而用小君之禮可乎孫齊之不能絶之至是已無及矣桓配也而曰文姜為之諡也婦人亦可諡乎非先王之制而肆為之何所不可然則何如曰從其夫
 右莊公二十二年葬我小君文姜之簡
禦宼陳世子未命於王故曰公子何以殺之欲立嬖姬子欵也殺者宣公而歸之陳人者何陳人之志猶公之志也是以與申生異詞
公元前800年
 右莊公二十二年陳人殺其公子禦宼之簡
觀社非禮無故而行是之謂縱有而往是之謂淫然則莊公何居昏議尚疑故以觀社為名再往議之是有為也公於是三十有六矣意者齊人有疑於年故公夸示之者不一而足
公元前679年
 右莊公二十三年公如齊觀社之簡
娶仇女以奉宗廟以不正之飾加焉無父甚矣而侈不與
公元前678年
 右莊公二十四年桓宫桷之簡
書至危之以親迎而至焉何以事以勢猶仇之也越月而后夫人至於親迎何有
 右莊公二十四年公至自齊之
男女同見非禮何以見其同見贄同則見同矣男女别國大節
 右莊公二十四年大夫宗婦覿用幣之簡
突恃强援而入羈畏强敵出入之先者恃之至也出之先者畏之至也
 右莊公二十四年歸于曹之簡
魯史為國故為私行辭春秋為君相責故從私行之例事不師古公猶私也古者什一豐年補助不外而上下皆足也然則國有饑饉卿出告糴古之制也非歟事不務本古也君子以為古也
遽而乞師饑而告糴非國之得已臧孫辰為國隠而無情申包胥為國懇而有禮
公元前674年
 已上並莊公二十八年臧孫辰告糴齊之
友與札也孰賢友以義任札以德讓友也靖國札也自靖札近伯夷之才友無周公之過
公元前661年
 右閔公元年季子來歸之簡
殺賊之功不足以贖逸賊罪殺賊者季子一人之功逸賊國人上下之罪雖然當時必有圖以為討者不然不逸
魯無弑非無弑也凡弑曰薨或曰卒魯無殺非無殺也凡殺曰刺或曰卒魯無出非無出也凡出曰孫或曰為國諱禮也
公元前660年
 已上並閔公二年公子慶父出奔之簡
 簡端錄卷七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