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197-021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四书或问卷一

  宋 朱子 撰

  大学

  经一章

  或问大学之道吾子以为大人之学何也曰此对小子
之学言之也曰敢问其为小子之学何也曰愚于序
文已略陈之而古法之宜于今者亦既辑而为书矣
卷一 第 1b 页 WYG0197-0217b.png
学者不可以不之考也曰吾闻君子务其远者大者
小人务其近者小者今子方将语人以大学之道而
又欲其考乎小学之书何也曰学之大小固有不同
然其为道则一而已是以方其幼也不习之于小学
则无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基本及其
长也不进之于大学则无以察夫义理措诸事业而
收小学之成功是则学之大小所以不同特以少长
所习之异宜而有高下浅深先后缓急之殊非若古
卷一 第 2a 页 WYG0197-0217c.png
今之辨义利之分判然如薰莸冰炭之相反而不可
以相入也今使幼学之士必先有以自尽乎洒扫应
对进退之间礼乐射御书数之习俟其既长而后进
乎明德新民以止于至善是乃次第之当然又何为
而不可哉曰幼学之士以子之言而得循序渐进以
免于躐等陵节之病则诚幸矣若其年之既长而不
及乎此者欲反从事于小学则恐其不免于捍格不
胜勤苦难成之患欲直从事于大学则又恐其失序
卷一 第 2b 页 WYG0197-0217d.png
无本而不能以自达也则如之何曰是其岁月之已
逝者则固不可得而复追矣若其工夫之次第条目
则岂遂不可得而复补耶盖吾闻之敬之一字圣学
之所以成始而成终者也为小学者不由乎此固无
以涵养本原而谨夫洒扫应对进退之节与夫六艺
之教为大学者不由乎此亦无以开发聪明进德修
业而致夫明德新民之功也是以程子发明格物之
道而必以是为说焉不幸过时而后学者诚能用力
卷一 第 3a 页 WYG0197-0218a.png
于此以进乎大而不害兼补乎其小则其所以进者
将不患于无本而不能以自达矣其或摧颓已甚而
不足以有所兼则其所以固其肌肤之会筋骸之束
而养其良知良能之本者亦可以得之于此而不患
其失之于前也顾以七年之病而求三年之艾非百
倍其功不足以致之若徒归咎于既往而所以补之
于后者又不能以自力则吾见其捍格勤苦日有甚
焉而身心颠倒眩瞀迷惑终无以为致知力行之地
卷一 第 3b 页 WYG0197-0218b.png
矣况欲有以及乎天下国家也哉曰然则所谓敬者
又若何而用力耶曰程子于此尝以主一无适言之
矣尝以整齐严肃言之矣至其门人谢氏之说则又
有所谓常惺惺法者焉尹氏之说则又有所谓其心
收敛不容一物者焉观是数说足以见其用力之方
矣曰敬之所以为学之始者然矣其所以为学之终
也奈何曰敬者一心之主宰而万事之本根也知其
所以用力之方则知小学之不能无赖于此以为始
卷一 第 4a 页 WYG0197-0218c.png
知小学之赖此以始则夫大学之不能无赖乎此以
为终者可以一以贯之而无疑矣盖此心既立由是
格物致知以尽事物之理则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
由是诚意正心以修其身则所谓先立其大者而小
者不能夺由是齐家治国以及乎天下则所谓修已
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是皆未始一日而离乎敬
也然则敬之一字岂非圣学始终之要也哉曰然则
此篇所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者亦可得
卷一 第 4b 页 WYG0197-0218d.png
而闻其说之详乎曰天道流行发育万物其所以为
造化者阴阳五行而已而所谓阴阳五行者又必有
是理而后有是气及其生物则又必因是气之聚而
后有是形故人物之生必得是理然后有以为健顺
仁义礼智之性必得是气然后有以为魂魄五脏百
骸之身周子所谓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者
正谓是也然以其理而言之则万物一原固无人物
贵贱之殊以其气而言之则得其正且通者为人得
卷一 第 5a 页 WYG0197-0219a.png
其偏且塞者为物是以或贵或贱而不能齐也彼贱
而为物者既梏于形气之偏塞而无以充其本体之
全矣唯人之生乃得其气之正且通者而其性为最
贵故其方寸之间虚灵洞彻万理咸备盖其所以异
于禽兽者正在于此而其所以可为尧舜而能参天
地以赞化育者亦不外焉是则所谓明德者也然其
通也或不能无清浊之异其正也或不能无美恶之
殊故其所赋之质清者智而浊者愚美者贤而恶者
卷一 第 5b 页 WYG0197-0219b.png
不肖又有不能同者必其上智大贤之资乃能全其
本体而无少不明其有不及乎此则其所谓明德者
已不能无蔽而失其全矣况乎又以气质有蔽之心
接乎事物无穷之变则其目之欲色耳之欲声口之
欲味鼻之欲臭四肢之欲安佚所以害乎其德者又
岂可胜言也哉二者相因反覆深固是以此德之明
日益昏昧而此心之灵其所知者不过情欲利害之
私而已是则虽曰有人之形而实何以远于禽兽虽
卷一 第 6a 页 WYG0197-0219c.png
曰可以为尧舜而参天地而亦不能有以自充矣然
而本明之体得之于天终有不可得而昧者是以虽
其昏蔽之极而介然之顷一有觉焉则即此空隙之
中而其本体已洞然矣是以圣人施教既已养之于
小学之中而复开之以大学之道其必先之以格物
致知之说者所以使之即其所养之中而因其所发
以启其明之之端也继之以诚意正心修身之目者
则又所以使之因其已明之端而反之于身以致其
卷一 第 6b 页 WYG0197-0219d.png
明之之实也夫既有以启其明之之端而又有以致
其明之之实则吾之所得于天而未尝不明者岂不
超然无有气质物欲之累而复得其本体之全哉是
则所谓明明德者而非有所作为于性分之外也然
其所谓明德者又人人之所同得而非有我之得私
也向也俱为物欲之所蔽则其贤愚之分固无以大
相远者今吾既幸有以自明矣则视彼众人之同得
乎此而不能自明者方且甘心迷惑没溺于卑污苟
卷一 第 7a 页 WYG0197-0220a.png
贱之中而不自知也岂不为之恻然而思有以救之
哉故必推吾之所自明者以及之始于齐家中于治
国而终及于平天下使彼有是明德而不能自明者
亦皆有以自明而去其旧染之污焉是则所谓新民
者而亦非有所付畀增益之也然德之在己而当明
与其在民而当新者则又皆非人力之所为而吾之
所以明而新之者又非可以私意苟且而为也是其
所以得之于天而见于日用之间者固已莫不各有
卷一 第 7b 页 WYG0197-0220b.png
本然一定之则程子所谓以其义理精微之极有不
可得而名者故姑以至善目之而传所谓君之仁臣
之敬子之孝父之慈与人交之信乃其目之大者也
众人之心固莫不有是而或不能知学者虽或知之
而亦鲜能必至于是而不去此为大学之教者所以
虑其理虽粗复而有不纯已虽粗克而有不尽且将
无以尽夫修己治人之道故必指是而言以为明德
新民之标的也欲明德而新民者诚能求必至是而
卷一 第 8a 页 WYG0197-0220c.png
不容其少有过不及之差焉则其所以去人欲而复
天理者无毫发之遗恨矣大抵大学一篇之指总而
言之不出乎八事而八事之要总而言之又不出乎
此三者此愚所以断然以为大学之纲领而无疑也
然自孟子没而道学不得其传世之君子各以其意
之所便者为学于是乃有不务明其明德而徒以政
教法度为足以新民者又有爱身独善自谓足以明
其明德而不屑乎新民者又有略知二者之当务顾
卷一 第 8b 页 WYG0197-0220d.png
乃安于小成狃于近利而不求止于至善之所在者
是皆不考乎此篇之过其能成己成物而不谬者鲜
矣曰程子之改亲为新也何所据子之从之又何所
考而必其然耶且以已意轻改经文恐非传疑之义
奈何曰若无所考而辄改之则诚若吾子之讥矣今
亲民云者以文义推之则无理新民云者以传文考
之则有据程子于此其所以处之者亦已审矣矧未
尝去其本文而但曰某当作某是乃汉儒释经不得
卷一 第 9a 页 WYG0197-0221a.png
已之变例而亦何害于传疑耶若必以不改为是则
世盖有承误踵讹心知非是而故为穿凿附会以求
其说之必通者矣其侮圣言而误后学也益甚亦何
足取以为法耶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
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何也曰此推本上
文之意言明德新民所以止于至善之中也盖明德
新民固皆欲其止于至善然非先有以知夫至善之
所在则不能有以得其所当止者而止之如射者固
卷一 第 9b 页 WYG0197-0221b.png
欲其中夫正鹄然不先有以知其正鹄之所在则不
能有以得其所当中者而中之也知止云者物格知
至而于天下之事皆有以知其至善之所在是则吾
所当止之地也能知所止则方寸之间事事物物皆
有定理矣理既有定则无以动其心而能静矣心既
能静则无所择于地而能安矣能安则日用之间从
容閒暇事至物来有以揆之而能虑矣能虑则随事
观理极深研几无不各得其所止之地而止之矣然
卷一 第 10a 页 WYG0197-0221c.png
既真知所止则其必得所止固已不甚相远其间四
节盖亦推言其所以然之故有此四者非如孔子之
志学以至从心孟子之善信以至圣神实有等级之
相悬为终身经历之次序也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何也曰此结上文两节之意也
明德新民两物而内外相对故曰本末知止能得一
事而首尾相因故曰终始诚知先其本而后其末先
其始而后其终也则其进为有序而至于道也不远
卷一 第 10b 页 WYG0197-0221d.png
矣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
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
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
知致知在格物何也曰此言大学之序其详如此盖
纲领之条目也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者明明德
之事也齐家治国平天下者新民之事也格物致知
所以求知至善之所在自诚意以至于平天下所以
求得夫至善而止之也所谓明明德于天下者自明
卷一 第 11a 页 WYG0197-0222a.png
其明德而推以新民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
也人皆有以明其明德则各诚其意各正其心各修
其身各亲其亲各长其长而天下无不平矣然天下
之本在国故欲平天下者必先有以治其国国之本
在家故欲治国者必先有以齐其家家之本在身故
欲齐家者必先有以修其身至于身之主则心也一
有不得其本然之正则身无所主虽欲勉强以修之
亦不可得而修矣故欲修身者必先有以正其心而
卷一 第 11b 页 WYG0197-0222b.png
心之发则意也一有私欲杂乎其中而为善去恶或
有未实则心为所累虽欲勉强以正之亦不可得而
正矣故欲正心者必先有以诚其意若夫知则心之
神明妙众理而宰万物者也人莫不有而或不能使
其表里洞然无所不尽则隐微之间真妄错杂虽欲
勉强以诚之亦不可得而诚矣故欲诚意者必先有
以致其知致者推致之谓如丧致乎哀之致言推之
而至于尽也至于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以然之故
卷一 第 12a 页 WYG0197-0222c.png
与其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人莫不知而或不能使
其精粗隐显究极无馀则理所未穷知必有蔽虽欲
勉强以致之亦不可得而致矣故致知之道在乎即
事观理以格夫物格者极至之谓如格于文祖之格
言穷之而至其极也此大学之条目圣贤相传所以
教人为学之次第至为纤悉然汉魏以来诸儒之论
未闻有及之考至唐韩子乃能援以为说而见于原
道之篇则庶几其有闻矣然其言极于正心诚意而
卷一 第 12b 页 WYG0197-0222d.png
无曰致知格物云者则是不探其端而骤语其次亦
未免于择焉不精语焉不详之病矣何乃以是而议
荀扬哉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
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何也曰此覆说上文之意也物格
者事物之理各有以诣其极而无馀之谓也理之在
物者既诣其极而无馀则知之在我者亦随所诣而
无不尽矣知无不尽则心之所发能一于理而无自
卷一 第 13a 页 WYG0197-0223a.png
欺矣意不自欺则心之本体物不能动而无不正矣
心得其正则身之所处不至陷于所偏而无不修矣
身无不修则推之天下国家亦举而措之耳岂外此
而求之智谋功利之末哉曰篇首之言明明德以新
民为对则固专以自明为言矣后段于平天下者复
以明明德言之则似新民之事亦在其中何其言之
不一而辨之不明耶曰篇首三言者大学之纲领也
而以其宾主对待先后次第言之则明明德者又三
卷一 第 13b 页 WYG0197-0223b.png
言之纲领也至此后段然后极其体用之全而一言
以举之以见夫天下虽大而吾心之体无不该事物
虽多而吾心之用无不贯盖必析之有以极其精而
不乱然后合之有以尽其大而无馀此又言之序也
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
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
也何也曰此结上文两节之意也以身对天下国家
而言则身为本而天下国家为末以家对国与天下
卷一 第 14a 页 WYG0197-0223c.png
而言则其理虽未尝不一然其厚薄之分亦不容无
等差矣故不能格物致知以诚意正心而修其身则
本必乱而末不可治不亲其亲不长其长则所厚者
薄而无以及人之亲长此皆必然之理也孟子所谓
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其言盖亦本于此云曰治国
平天下者天子诸侯之事也卿大夫以下皆无与焉
今大学之教乃例以明明德于天下为言岂不为思
出其位犯非其分而何以得为为己之学哉曰天之
卷一 第 14b 页 WYG0197-0223d.png
明命有生之所同得非有我之得私也是以君子之
心豁然大公其视天下无一物而非吾心之所当爱
无一事而非吾职之所当为虽或势在匹夫之贱而
所以尧舜其君尧舜其民者亦未尝不在其分内也
又况大学之教乃为天子之元子众子公侯卿大夫
士之适子与国之俊选而设是皆将有天下国家之
责而不可辞者则其所以素教而预养之者安得不
以天下国家为己事之当然而预求有以正其本清
卷一 第 15a 页 WYG0197-0224a.png
其源哉后世教学不明为人君父者虑不足以及此
而苟徇于目前是以天下之治日常少乱日常多而
败国之君亡家之主常接迹于当世亦可悲矣论者
不此之监而反以圣法为疑亦独何哉大抵以学者
而视天下之事以为己事之所当然而为之则虽甲
兵钱谷笾豆有司之事皆为己也以其可以求知于
世而为之则虽割股庐墓敝车羸马亦为人耳善乎
张子敬夫之言曰为己者无所为而然者也此其语
卷一 第 15b 页 WYG0197-0224b.png
意之深切盖有前贤所未发者学者以是而日自省
焉则有以察乎善利之间而无毫釐之差矣曰子谓
正经盖夫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则曾子之意而
门人记之何以知其然也曰正经辞约而理备言近
而指远非圣人不能及也然以其无他左验且意其
或出于古昔先民之言也故疑之而不敢质至于传
文或引曾子之言而又多与中庸孟子者合则知其
成于曾氏门人之手而子思以授孟子无疑也盖中
卷一 第 16a 页 WYG0197-0224c.png
庸之所谓明善即格物致知之功其曰诚身即诚意
正心修身之效也孟子之所谓知性者物格也尽心
者知至也存心养性修身者诚意正心修身也其他
如谨独之云不慊之说义利之分恒言之序亦无不
吻合焉者故程子以为孔氏之遗书学者之先务而
论孟犹处其次焉亦可见矣曰程子之先是书而后
论孟又且不及乎中庸何也曰是书垂世立教之大
典通为天下后世而言者也论孟应机接物之微言
卷一 第 16b 页 WYG0197-0224d.png
或因一时一事而发者也是以是书之规模虽大然
其首尾该备而纲领可寻节目分明而工夫有序无
非切于学者之日用论孟之为人虽切然而问者非
一人记者非一手或先后浅深之无序或抑扬进退
之不齐其间盖有非初学日用之所及者此程子所
以先是书后论孟盖以其难易缓急言之而非以圣
人之言为有优劣也至于中庸则又圣门传授极致
之言尤非后学之所易得而闻者故程子之教未遽
卷一 第 17a 页 WYG0197-0225a.png
及之岂不又以为论孟既通然后可以及此乎盖不
先乎大学无以提挈纲领而尽论孟之精微不参之
论孟无以融贯会通而极中庸之归趣然不会其极
于中庸则又何以建立大本经纶大经而读天下之
书论天下之事哉以是观之则务讲学者固不可不
急于四书而读四书者又不可不先于大学亦已明
矣今之教者乃或弃此不务而反以他说先焉其不
溺于虚空流于功利而得罪于圣门者几希矣
卷一 第 17b 页 WYG0197-0225b.png















  四书或问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