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论语拾遗 第 1a 页 WYG0196-0045a.png

论语拾遗 四书类
提要
(臣)等谨案论语拾遗一卷宋苏辙撰前有自
序称少年为论语略解其兄苏轼谪黄州时
撰论语说取所解十之二三大观丁亥閒居
颍川与其孙籀等讲论语因取轼说之未安
者重为此书轼书宋志作四卷文献通考作
论语拾遗 第 1b 页 WYG0196-0045b.png

考此书所补凡二十七章其以思无邪为无
思以从心不踰矩为无心颇涉禅理以苟志
于仁矣无恶也为有爱而无恶亦冤亲平等
之见以朝闻道夕死可矣为虽死而不乱尤
去来自如之学盖眉山之学本杂出于二氏
故也其显驳轼说者凡三条请讨陈恒一章
轼以为能克田氏则三桓自服孔子欲借此
论语拾遗 第 2a 页 WYG0196-0046a.png

臣之义子见南子及齐归女乐二章轼以为
灵公未受命者故可季桓子己受命者故不
可辙则以为诸侯之如卫灵公者多不可尽
去齐间孔子鲁君大夫己受其饵孔子不去
则坐受其祸泰伯至德一章轼以为泰伯不
居其名故乱不作鲁隐宋宣取其名是以皆
受其祸辙则以为鲁之祸始于摄宋之祸成
论语拾遗 第 2b 页 WYG0196-0046b.png

如以刚毅木讷与巧言令色相證以六蔽章
之不好学与入孝出弟章之学文互勘亦颇
有所发明历来著录今亦存备一家焉乾隆
四十二年八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论语拾遗 第 3a 页 WYG0196-0046c.png

论语拾遗 宋 苏辙 撰
予少年为论语略解子瞻谪居黄州为论语说尽
取以往今见于其书者十二三也大观丁亥閒居
颍川为孙籀简筠讲论语子瞻之说意有所未安
时为籀等言之凡二十有七章谓之论语拾遗恨
不得一质之子瞻也
巧言令色世之所说也刚毅木讷世之所恶也恶之斯
论语拾遗 第 3b 页 WYG0196-0046d.png

也温听其言也厉而何巧言令色之有彼为是者真务
外不仁耳故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又曰刚毅木讷近仁
子贡曰贫而无謟富而无骄何如子曰未若贫而乐富
而好礼者也夫贫而无謟富而无骄亦可谓贤矣然贫
而乐虽欲謟不可得也富而好礼虽欲骄亦不可得也
子贡闻之而悟曰士之至于此者抑其切磋琢磨之功
至也欤孔子喜之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己矣告诸往而
论语拾遗 第 4a 页 WYG0196-0047a.png

以知二也欤
易曰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诗曰思
无邪孔子取之二者非异也惟无思然后思无邪有思
则邪矣火必有光心必有思圣人无思非无思也外无
物内无我无我既尽心全而不乱物至而知可否可者
作不可者止因其自然而吾未尝思未尝为此所谓无
思无为而思之正也若夫以物役思者其邪矣如使寂
论语拾遗 第 4b 页 WYG0196-0047b.png

下之故也哉故曰思无邪思马思徂苟思马而马应则
凡思之所及无不应也此所以为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也
终日不食终夜不寝致力于思徒思而无益是以知思
之不如学也故十有五而志于学则所由适道者顺矣
由是以适道知道而未能安则不能行不能行则未可
与立惟能安能行乃可与立故三十而立可与立矣遇
论语拾遗 第 5a 页 WYG0196-0047c.png

莫能惑人不能迁则行上与天同吾不违天而天亦莫
吾违也故五十而知天命人之至于此也其所以施于
物而行于人者至矣然犹未也心之所安耳目接于物
而有不顺焉以心御之而后顺则其应必疑故六十而
耳顺耳目所遇不思而顺矣然犹有心存焉以心御心
乃能中法惟无心然后从心而不踰矩故七十而从心
所欲不踰矩
论语拾遗 第 5b 页 WYG0196-0047d.png

车轮舆既具牛马既设然而判然二物也夫将何以行
之惟为之輗軏以交之而后轮舆得藉于牛马也輗軏
辕端持轭者也故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车与马得輗軏而交我与物
得信而交金石之坚天地之远苟有诚信无所不通吾
然后知信之为輗軏也
不仁而久约则怨而思乱久乐则骄而忘患故曰不仁
论语拾遗 第 6a 页 WYG0196-0048a.png

曰仁人在上则不仁者约而不怨乐而不骄管仲夺伯
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与竖刁易牙俱事桓
公终仲之世二子皆不敢动而况管仲之上哉
仁者无所不爱人之至于无所不爱也其蔽尽矣有蔽
者必有所爱有所不爱无蔽者无不爱矣子曰惟仁者
能好人能恶人以其无蔽也夫然犹有恶也无所不爱
则无所恶矣故曰苟至于仁矣无恶也其不仁也亦哀
论语拾遗 第 6b 页 WYG0196-0048b.png

性之必仁如水之必清火之必明然方土之未去也水
必有泥方薪之未尽也火必有烟土去则水无不清薪
尽则火无不明矣人而至于不仁则物有以害之也君
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非不违
仁也外物之害既尽惟一而不杂未尝不仁也若颜子
者性亦治矣然而土未尽去薪未尽化力有所未逮也
是以能三月不违仁矣而未能遂以终身也其馀则土
论语拾遗 第 7a 页 WYG0196-0048c.png

之心仁人之心也不幸而死学未及究其功不见于世
孔子以其心许之矣管仲相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此仁人之功也孔子以其功许之矣然而三归反坫其
心犹累于物此孔颜之所不为也使颜子而无死切而
磋之琢而磨之将造次颠沛于是何三月不违而止哉
如管仲生不由礼死而五公子之祸起齐遂大乱君子
之为仁将取其心乎将取其功乎二者不可得兼使天
论语拾遗 第 7b 页 WYG0196-0048d.png

孔氏之门人其闻道者亦寡耳颜子曾子孔门之知道
者也故孔子叹之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苟未闻道虽多
学而识之至于生死之际未有不自失也苟一日闻道
虽死可以不乱矣死而不乱而后可谓学矣
孔子历试而不用慨然而叹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
我者其由欤此非孔子之诚言盖其一时之叹云尔子
路闻之而喜子路亦岂诚欲入海者耶亦喜孔子之知
论语拾遗 第 8a 页 WYG0196-0049a.png

以为是桴也亦戏之云尔虽圣人其与人言亦未免有
戏也
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孔子以
忠许之而不与其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
而违之孔子以清许之而不与其仁此二人者皆春秋
之贤大夫也而孔子不以仁与之孔子之以仁与人也
固难殷之三仁孤竹君之二子至于近世惟齐管仲然
论语拾遗 第 8b 页 WYG0196-0049b.png

人之目故冉有子路之政事公西华之应对与子文之
忠文子之清一也
臧文仲鲁之君子也其言行载于鲁而孔子少之曰臧
文仲不仁者三不智者三下展禽废六关妾织蒲三不
仁也作虚器纵逆祀祀爰居三不智也舍是六者其馀
皆仁且智也欤孔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君子而
不仁则臧文仲之类欤
论语拾遗 第 9a 页 WYG0196-0049c.png

孔子亦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与孔子三言孔子
答之无违孔子岂顺阳货者哉不与之较耳孟子曰当
是时阳货先岂得不见夫先之而必答礼之而必报孔
子亦有不得已矣孔子之见南子如见阳货必有不得
已焉子路疑之而孔子不辨也故曰予所否者天厌之
天厌之以为世莫吾知而自信于天云尔
泰伯以国授王季逃之荆蛮天下知王季文武之贤而
论语拾遗 第 9b 页 WYG0196-0049d.png

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子瞻曰泰伯断
发文身示不可用使民无得而称之有让国之实而无
其名故乱不作彼宋宣鲁隐皆存其实而取其名者也
是以宋鲁皆被其祸予以为不然人患不诚诚无争心
苟非豺狼孰不顺之鲁之祸始于摄而宋之祸成于好
战皆非让之过也汉东海王彊以天下授显宗唐宋王
成器以天下授玄宗兄弟终身无间言焉岂亦断发文
论语拾遗 第 10a 页 WYG0196-0050a.png

谓泰㑑断发文身示不可用者太史公以意言之尔
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
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妇人者太姒也然则
武王盖臣其母乎古者妇人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故春
秋书鲁僖公之母曰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襚太姒虽
母以九人故谓之臣焉可也
或问子西孔子曰彼哉彼哉郑公孙侨无足焉者盖非
论语拾遗 第 10b 页 WYG0196-0050b.png

也昭王欲用孔子子西知孔子之贤而疑其不利楚国
使圣人之功不见于世所以深疾之也世之不知孔子
者众矣孔子未尝疾之疾其知我而疑我尔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
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
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
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孔子为鲁大夫邻国有弑君
论语拾遗 第 11a 页 WYG0196-0050c.png

有立也孔子既知之矣知而犹告以为虽无益于今日
而君臣之义犹有儆于后世也子瞻曰哀公患三桓之
偪尝欲以越伐鲁而去之以越伐鲁岂若从孔子而伐
齐既克田氏则鲁公室自张三桓将不治而自服此孔
子之志也予以为不然古之君子将有立于世必先择
其君齐桓虽中主然其所以任管仲者世无有也然后
九合之功可得而成今哀公之妄非可以望桓公也使
论语拾遗 第 11b 页 WYG0196-0050d.png

克齐之后此则孔子之所不为也
古之教人必以学学必教之以道道有上下其形而上
者道也其形而下者器也君子上达知其道也小人下
达得其器也上达者不私于我不役于物故曰君子学
道则爱人下达者知义之不可犯礼之不可过故曰小
人学道则易使也如使人而不知道虽至于君子有不
仁者矣小人则无所不至也故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
论语拾遗 第 12a 页 WYG0196-0051a.png

有道者不知贫富之异贫而无怨富而无骄一也然而
饥寒切于身而心不动非忘身者不能故曰贫而无怨
难富而无骄易
孔子以礼乐游于诸侯世知其笃于学而已不知其他
也犁弥谓齐景公曰孔丘知礼而无勇若使莱人以兵
劫鲁侯必得志焉卫灵公之所以待孔子者始亦至矣
然其所以知之者犹犁弥也久而厌之将傲之以其所
论语拾遗 第 12b 页 WYG0196-0051b.png

用之虽及军旅之事可也
道之大充塞天地赡足万物诚得其人而用之无所不
至也苟非其人道虽存七尺之躯有不能充矣而况其
馀乎故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人生于欲不知道者未有不为欲所蔽也故曰人之少
也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始学者未可以语道也故古之
教者必始于周南召南周南召南知欲之不可己也而
论语拾遗 第 13a 页 WYG0196-0051c.png

是以免于蔽子谓伯鱼曰汝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
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欤言欲之蔽也
古之传道者必以言达者得意而忘言则言可尚也小
人以言害意因言以失道则言可畏也故曰予欲无言
圣人之教人亦多术矣行止语默无非教者子贡习于
听言而未知其馀也故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
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夫岂无以感而通之
论语拾遗 第 13b 页 WYG0196-0051d.png

君子无所不学然而不可胜志也志必有所一而后可
志无所一虽博犹杂学也故曰博学而笃志将有问也
必切其退而思之必自近者始不然疑而不信也君子
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自夫妇之所能
而思之可以知圣人之所不能也故曰切问而近思君
子为此二者虽不为仁而仁可得也故曰仁在其中矣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
论语拾遗 第 14a 页 WYG0196-0052a.png

而无学以文之者皆未免于有过也故曰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
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
不好学其蔽也狂此六者皆美质也而无学以文之则
其病至此故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
之好学也质如孔子而不知学皆六蔽之所害盖无足
怪也
论语拾遗 第 14b 页 WYG0196-0052b.png

用如苗之实而可食也尽其心力于学三年而不见其
成功者世无有也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此里巷之鄙夫直情而恣行者也
而孔子何难焉盖知不义之可恶而欲以小惠要誉于
世世必以是取之此孔子之所难也
卫灵公以南子自污孔子去鲁从之不疑季桓子以女
乐之故三日不朝孔子去之如避寇雠子瞻曰卫灵公
论语拾遗 第 15a 页 WYG0196-0052c.png

孔子之世诸侯之过如卫灵公者多矣而可尽去乎齐
人以女乐间孔子鲁君大夫既食其饵矣使孔子安而
不去则坐待其祸无可为矣非卫南子之比也
论语拾遗 第 15b 页 WYG0196-0052d.png

论语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