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论语精义卷七上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1a 页 WYG0198-028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论语精义卷七上

  宋 朱子 撰

  子路第十三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明道曰子路问政孔子既告之矣及请益则曰无倦
而已未尝复有所告姑使之深思也

  伊川曰昔周公师保万民易曰以左右民师保左右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1b 页 WYG0198-0286b.png
先之也劳勉也又劳勉之

  横渠曰为政必身为之倡且不爱其劳又益之以不


  范曰治民者必有以先之而劳之既庶而后富之既
富而后教之此其序也先其饥寒而教之以生养先
其邪僻而教之以礼义尧之治民也劳之来之匡之
直之辅之翼之舜曰予欲左右有民禹曰德惟善政
皆所以先之也传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孟子曰民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2a 页 WYG0198-0287a.png
事不可缓也又曰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皆所以劳
之也使子路得千乘之国而为之终之以不倦其政
亦可以庶几于此矣

  谢曰先之所以率之劳之所以佚之

  杨曰以身先之劳以劝相之则民悦而不废事矣然
以身先民者常勤始而怠终故请益曰无倦

  尹曰以身先之而后劳之季路疑其未尽为政之道
而请焉故益之以无倦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2b 页 WYG0198-0287b.png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
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明道曰为政须要有纲纪文章先有司乡官(疑)读法
平价谨权量皆不可阙也人各亲其亲然后能不独
亲其亲仲弓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
所不知人其舍诸便见仲弓与圣人用心之大小推
此义则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
间耳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3a 页 WYG0198-0287c.png
  伊川曰先有司付与有司也

  横渠曰有司政之纪纲也始为政者未暇论其贤否
必先正之求得贤才而后举之

  范曰凡为人上者当用人而不自用用人则逸自用
则劳逸则有成劳则无功元首丛脞舜皋陶以为戒
故为政之道当先有司小过者人之所不免贤才者
治之所急也不先有司则君行臣职矣不赦小过则
下无全人矣不举贤才则百职废矣此三者不可为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3b 页 WYG0198-0287d.png
季氏宰况于为天下乎书曰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
狱庶慎先有司也舜临下以简御下以宽周公曰无
求备于一人赦小过也至于举贤才未有不由此者
也此三者治天下国家之道不止季氏之宰也
吕曰有司政之纲始为政者不可遽革乎旧政先正
其纲而已不可遽易乎旧人去甚太甚而已然后徐
举贤才而任之则事不纷而人不骇治过半矣
谢曰宰有君道当治大不治小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4a 页 WYG0198-0288a.png
先有司则所事者大矣小过过也故赦之赦小过则
所刑者故矣(疑)将以与之成庶务置风声贤才不可
不举也贤才不求则己求则尔所不知人将告之矣
焉有为善而不闻者乎

  杨曰职业不分则分守不一而政废矣故先有司有
司各任其责而小过必诛焉则人唯苟免而已无乐
事劝功之志虽有贤才不为用也故赦小过而后贤
才可得而举此仲弓之问季氏之家政而已推而达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4b 页 WYG0198-0288b.png
之天下一也

  尹曰先有司则可以责成事于下赦小过则不求备
于人举贤才则贤者进而不肖者退为政之道孰要
于此虽治天下亦可矣岂特为季氏宰而已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
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
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5a 页 WYG0198-0288c.png
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
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明道曰名实相需一事苟则其馀皆苟也

  伊川曰凡物有形则有名有名则有理如以小为大
以高为下则言不顺至于民无所措手足也 先生
判西京国子监谓门人曰今日供职只第一件便做
它底不得吏人押申转运司状某不曾签国子监自
系台省台省系朝廷官外司有事合行申状岂有台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5b 页 WYG0198-0288d.png
省倒申外司之理只为从前人只计较利害不计较
事体直得恁地须看圣人欲正名处见得道名不正
时便至礼乐不兴自然住不得夫礼乐岂玉帛之交
错钟鼓之铿锵哉今日第一件便如此人不知一似
好做作只这些子某便做他官不得若久做他时须
一一与其理会

  横渠曰言从作乂名正则言易知人易从圣人不患
为政难患民难喻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6a 页 WYG0198-0289a.png
  范曰凡有实则有名名不正则实从而亡君不君则
非君臣不臣则非臣父不父则非父子不子则非子
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则可以谓之君臣矣为人
尽人道则可谓之人矣名何可以不正事得其序谓
之有礼礼得其和谓之有乐事不成则无序亦无和
故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暴慢鄙诈之心入之施于
政事皆失其道故刑罚不中刑罚者人君所当慎用
害及于人之大者也卫国自人伦至于事务名皆不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6b 页 WYG0198-0289b.png
正故夫子先之

  谢曰正名不特为卫君而言也为政之道当如此子
路不达以为高远也故孔子以为野有名则有分守
故言顺而事成者礼乐之实也因实而节文和乐之
则礼乐兴民介甫曰礼乐不兴则廉耻和睦之风衰
而争狠诈伪之俗成虽有善听者犹不能无枉也
杨曰名不当其实则言不顺言不顺则无以考实而
事不成事不成则百度废而礼乐无所错故不兴礼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7a 页 WYG0198-0289c.png
乐不兴则无教无教而刑之是罔民也故不中刑罚
不中则易犯而难避故无所措手足为政而至于民
无所措手足则大乱之道也政之当务孰先于此乎
子路学不足而不能阙其所不知孔子以为野
尹曰名不正则实将从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能
尽其道斯谓之名正名正则分守立故言顺而事可
成否则事失其序物失其和是以礼乐不兴至于刑
罚不中民无所措手足卫君自人伦至于事物名皆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7b 页 WYG0198-0289d.png
不正孔子极其本而言之可谓知其要矣子路反以
为迂故曰野哉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
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
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范曰孟子曰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又曰或劳心
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人者食于人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8a 页 WYG0198-0290a.png
治于人者食人君子治其本则不治其末谋其大则
不谋其小故礼义信君子所务农圃之事非所当学


  谢曰樊迟问学稼与圃于夫子将以为民非役志于
自殖货财也若后世许行之学其近之乎以其不知
大体也故称小人如胁弱暴寡之事皆生于不钦服
安分以服事其上易使故也用情不爱其情

  杨曰樊迟学稼圃盖欲为神农之言非有利心也岂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8b 页 WYG0198-0290b.png
闻先事后得先难后获之说误而为此乎孟子曰有
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稼圃小民之事也故曰小人
哉樊须也此特对大人为言耳故以礼义信发之然
樊须游圣人之门而问稼圃志则陋矣辞而辟之可
也待其出而后言其非何也盖于其问也夫子自谓
农圃之不如则拒之者至矣须之学疑不及此而不
能问举一隅不以三隅反故不复及其既出则惧其
终弗喻也求老农老圃而学焉则其失远矣故言之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9a 页 WYG0198-0290c.png
使知所谓不如老农老圃者意有在也

  侯曰为国家者患礼义之不立而民不信也上苟好
礼义而民信之矣何患不治哉樊迟问学稼学圃其
心欲以此为政也故孔子曰吾不如老农老圃以抑
之及其出也曰小人哉樊须也君子先立其大者何
患小者之不治故曰焉用稼推樊迟之学则后世与
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者其近之乎

  尹曰孟子曰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又曰养其大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9b 页 WYG0198-0290d.png
体为大人养其小体为小人樊迟舍礼义而不为而
请学农圃故谓之小人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
多亦奚以为

  伊川曰今人不会读书如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
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须是未读诗时
授以政不达使四方不能专对既读诗后便达于政
能专对四方始是读诗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10a 页 WYG0198-0291a.png
墙面而立须未读周南召南一似面墙到读了后便
不面墙方是有验大抵读书只此便是法如读论语
旧时未读是这个人及读了后又只是这个人便是
不曾读也 又曰穷经将以致用也世之号为知经
者果能达于政事专对乎所谓穷经者章句之末耳
此学者之大患也

  范曰学诗者为其可以施之政事言语也授之以政
不达者不能行之也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者不能言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10b 页 WYG0198-0291b.png
之也既不能行之又不能言之虽多闻不足贵也
谢曰诵诗而不自得不足以致用不足以致用则徒
能诵之亦奚异书肆故曰虽多亦奚以为如学礼者
失其义而陈其数也穷理故授之以政而达可以言
故使于四方能专对

  杨曰知王政之所由废兴则授之以政必达矣得其
所以言则斯能专对矣不如是皆口耳诵数之学也
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11a 页 WYG0198-0291c.png
  侯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四者学诗者
苟能知之授之以政岂有不达哉使于四方岂有不
能专对若或不能则诵其章句而已岂学诗者之用
心哉故曰虽多亦奚以为

  尹曰季札闻诗而知国政则诗者政之所系也不学
诗无以言则学诗者有志乎言也授之以政不能通
达又不能善其言然则诵之虽多亦何以为大抵为
学贵乎有用而已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11b 页 WYG0198-0291d.png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范曰记曰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扬雄
曰政之本在身身立则政立矣为政之道正身而已
其身不正未有能正人者也

  谢曰人信则易从故不令而行已不能行则人且不
信如之何其使之从已也

  杨曰正已而物正矣故不待令而从其身不正虽强
之使从终必违而已矣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12a 页 WYG0198-0292a.png
  侯曰正已而物正者也

  尹曰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是也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伊川曰言兄弟者以其相似也

  范曰孔子世家曰子适卫见出公曰鲁卫之政兄弟
也二国本兄弟之亲及其衰也政亦相类故讥之也
吕曰鲁卫兄弟之国也当时二国之政犹存兄弟之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12b 页 WYG0198-0292b.png
  谢曰鲁卫之土地人民政事其齐丑则兄弟

  杨曰兄弟犹所谓年兄弟也猊兄弟也言鲁卫之政
无大相过而已

  侯曰鲁卫之土地人民政事无甚相远故曰兄弟也
尹曰言其政之相若也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
富有曰苟美矣

  范曰富人之所欲也其患在于贪求无厌犯礼悖义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13a 页 WYG0198-0292c.png
以入于乱公子荆其欲易足不求多馀内重而外物
轻非诚心为善者不能如是足以为法矣人君富有
天下其欲易足则其求易给约其一身以裕万民其
德岂不厚哉

  谢曰非君子之宅心则亦苟而已

  杨曰务为完美则累物而骄吝之心生公子荆皆苟
而已故夫子善之

  侯曰公子荆之居室也不役志于物故孔子善之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13b 页 WYG0198-0292d.png
尹曰卫公子荆君子也不以外物为心其欲易足故
曰苟而已所以善之也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富之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范曰此治民之序自尧舜以来未有不由之者也禹
平水土以居民所以庶之也稷播百谷所以富之也
契敷五教所以教之也卫之人民既庶矣而无以治
之故曰庶矣哉冉有善问故告之以其序求之为政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14a 页 WYG0198-0293a.png
则未及此也然是言也冉有亦能行而圣人之治亦
未有以易此也

  谢曰庶而不富则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富
而不教则近于禽兽

  杨曰既庶矣当使之养生送死无憾然后可驱而之
善此不易之道也

  侯曰既庶既富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尹曰衣食足而后知荣辱故富而后教之富而不教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14b 页 WYG0198-0293b.png
则近于禽兽矣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伊川曰仲尼三年有成因周之旧

  或问为政迟速曰仲尼尝言之矣苟有用我者期月
而已可也三年有成仲尼言有成者盖欲立致治之
功业如尧舜之时夫是之谓有成此圣人之事他人
不可及某尝言后世之论治者皆不中道理汉公孙
丞相言三年而化臣弘尚窃迟之唐李石谓十年责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15a 页 WYG0198-0293c.png
治太蚤皆率尔之言圣人之言自有次序所谓期月
而已可也纲纪布也三年有成治功成也圣人之事
后世虽不敢望如此然二帝之治惟圣人能之三王
以下事业大贤可为也 又曰昔在经筵时尝说及
此因言陛下若以期月之事问臣臣便以期月之事
对若以三年之事问臣臣便以三年之事对期月而
已者整顿大纲也若夫有成则在三年也然期月三
年之说今世又不同须从头整理可也汉公孙弘言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15b 页 WYG0198-0293d.png
三年而化臣窃迟之李石对唐文宗以谓陛下责治
太急皆率尔之言本不知期月三年之事

  范曰夫子视天下之乱而道不得行未有能用之期
月者也尧舜之道三王之政举而措之天下无难故
期月而已可也虽圣人亦必三年乃有成功三年天
道之成也故唐虞三载考绩周礼三年则大比皆可
以计成功之时也

  谢曰必欲拔本寒源略法先王谓之成近效则岁月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16a 页 WYG0198-0294a.png
亦可

  杨曰圣人损益三代之成宪措之天下盖若数一二
矣夫岂患其难哉期月而可三年有成宜未占而孚
其施设之序固已前定

  尹曰孔子叹当时莫能用已也曰诚有用我者期月
可以行其政教三年可以成功也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伊川曰胜残去杀只是能使人不为恶善人者不践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16b 页 WYG0198-0294b.png
迹亦不入于室之人也不践已前为恶之迹然亦未
入于道也

  范曰善人不践迹亦不入于室故为邦百年驯致治平
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若圣人为天下则不待百年矣
谢曰好德而无忮害之心则可以省刑罚

  杨曰善人则无恶矣其为邦必有可继之道故积百
年之久亦足以胜残去杀

  尹曰胜残去杀人不为恶己善人之功如是若夫圣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17a 页 WYG0198-0294c.png
人为天下则不待于百年其化民亦不止于不为恶
而已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伊川曰三十曰壮有室之时父子相继为一世王者
之效则速矣 又曰三十年为一世三十壮有室也
必世而后仁化浃也 或问孔子曰用我者三年有
成言王者则曰必世而后仁何也曰所谓仁者谓风
移俗易民归于仁天下变仁之时此非积久何以能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17b 页 WYG0198-0294d.png
致其曰必世理之然也有成者谓法度纪纲有成而
化行也如欲民仁非必世安可

  范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
也故必世而后仁道成然而汤有天下身致太平岂
必世乎禹之功在尧舜之时而汤之仁亦著于夏桀
之世天下归之久矣是亦世也至于周则成康之时
仁道乃成后之王者汉至于文帝唐至于太宗亦必
世之效也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18a 页 WYG0198-0295a.png
  谢曰为当时言于斯时也有王者作亦必世而后仁
仁如成周行苇之时

  杨曰期月而可三年有成宜若易然矣当是时欲仁
如行苇之诗虽有王者作亦必世而后可也盖自文
武至于成王之时为然岂一日之积乎

  尹曰甚矣仁政之大也父子相继为一世先儒亦以
三十年为世虽王者必世而后仁政乃成禹之功建
于尧舜之时汤之仁著于夏桀之世周至于成康仁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18b 页 WYG0198-0295b.png
政乃成也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


  范曰先正其身而以德行仁王者之事也不能正其
身而以力假仁霸者之事也后世之治所以不及三
王者无他焉不本诸身而正其在外者也

  谢曰其身正不令而行

  杨曰有规矩而后方圆不欺未有无规矩而能正其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19a 页 WYG0198-0295c.png
方圆者也

  侯曰身者人之标准也苟能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


  尹曰扬雄曰政之本身也身立则政立矣大学曰身
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
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伊川曰冉子谓季氏之所行为政孔子抑之曰其事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19b 页 WYG0198-0295d.png
也言季氏之家事而已谓之政者僭也如国有政吾
虽不用犹当与闻之也 又曰冉有谓季氏所行为
政僭也如国有政吾虽不用犹当与闻 或问政与
事何异曰闵子骞不肯为大夫曾晰不肯为陪臣皆
知此道季路冉求未能然夫政出于君冉求为季氏
家臣家事安得谓政是时季氏专政孔子因以明之
曰季路冉有稍明圣人之道何不知此曰是时陪臣
执国命见闻习俗为常皆不知有君此言何足怪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20a 页 WYG0198-0296a.png
范曰冉有仕于季氏之朝以季氏之家事为政故曰
有政夫子正之曰其家事而已如有政夫子必闻之
令不出于君是以知非政也此所以正君臣明冉有
之非也

  吕曰大夫虽不治事犹得与闻国政

  谢曰如冉子学于圣人者犹且言事而不及政则当
时为国者可知矣

  杨曰夫子之至是邦必闻其政故曰如有政虽不吾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20b 页 WYG0198-0296b.png
以吾其与闻之冉子以事为政名实紊矣故夫子正之

  尹曰政者教也化也事事也冉子以事为政故孔子
辨之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
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
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
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21a 页 WYG0198-0296c.png
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
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伊川曰一言可以兴邦公也一言可以丧邦私也
范曰书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此舜禹所以相
戒也人君之患在于自满人臣之患在于求容知为
君之难则能听言矣知为臣之难则能纳忠矣古之
兴邦者未有不由此也言而莫予违则忠言不至于
耳君骄逸于上臣悦佞于下古之丧邦者未有不由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21b 页 WYG0198-0296d.png
此也

  谢曰知为君之难则必敬慎以持之唯其言而莫予
违则谗謟面谀之人至矣邦未必遽兴丧也而兴丧
之源分于此然此非识微之君子何足以知之
杨曰知为君之难必思所以图其易欲言而莫予违
则法家拂士远而谗謟面谀之人至邦之兴丧不其
几乎皋陶之告其君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
乃乂舜之戒其臣曰予违汝弼汝无面从亦为是而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22a 页 WYG0198-0297a.png


  尹曰知为君之难则必知钦慎持守之道唯其言而
莫予违也则谗謟面谀之人至矣邦之兴丧未有不
由此二者于一言而兴丧存焉故曰几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范曰欲远者来必自近始欲近者说必自亲始书曰
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孟子曰亲
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此远近之序也叶公之治止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22b 页 WYG0198-0297b.png
于一县诸侯治一国天子治天下其为政一也诗曰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近说远来之道也

  谢曰被其泽则说闻其风则来

  杨曰近说远来迩可远在兹之意

  侯曰为政而能使近者说则远者来矣

  尹曰近者说之远者来之是谓善政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
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23a 页 WYG0198-0297c.png
  明道曰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子夏问
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子张常过高而未仁子夏
之病常在近小故孔子各以切已之事答之

  范曰子夏之学患在于不及欲速则求易成见小利
则图近功圣人久于其道故不欲速成致天下之大
利故不见小利乾之象曰君子以自强不息升之象
曰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进德修业未尝有且亦
不可一日而成也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则无不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23b 页 WYG0198-0297d.png
达矣见小利以为足终不可以入尧舜之道如天地
之利万物无有不利大事岂有不成者哉

  谢曰与四时俱者无近功祈功于朝暮者必不能岁
计之而有馀见小利则必无见大之理

  杨曰欲速则必至于行险见利则必至于违义
尹曰子夏之病常在近者小者故以是答之也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
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24a 页 WYG0198-0298a.png
中矣

  范曰父为子隐则慈子为父隐则孝父慈子孝天下
之直也夫隐有似乎不直至于父子天性则以隐为
直也争有似乎不顺至于君父有过则臣子以争为
顺也隐与直反然而父子必隐乃为直争与顺反然
而臣子必以争为顺直躬以直为信而不知父子之
道犹妾妇以顺为正而不知君臣之义也

  吕曰屈小信而申大恩乃所以为宜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24b 页 WYG0198-0298b.png
  谢曰顺理为直父不为子隐子不为父隐于理顺邪
瞽瞍杀人舜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当是时爱亲之
心胜其于直不直何暇计哉

  杨曰父子相隐人之情也若其情则直在其中矣子
證其父岂人情也哉逆而为之曲孰甚焉 又曰父
子之真情岂欲相暴其恶哉行其真情乃所谓直反
情以为直则失其所以直矣乞醯之不得为直亦犹
是也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25a 页 WYG0198-0298c.png
  侯曰父子相隐直也岂有反天理而为直哉故孔子
曰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尹曰顺理为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所以直在其中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
弃也

  明道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此是彻上彻下语圣
人元无二语 又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充此便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25b 页 WYG0198-0298d.png
睟面盎背有诸中必形诸外观其气象便见得 又
曰执事须是敬然不可矜持太过

  伊川曰君子之遇事无巨细一于敬而已简细故以
自崇非敬也饰私知以为奇非敬也要之无敢慢而
已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
不可弃也然则执事敬者固为仁之端也推是心而
诚之则笃恭而天下平矣

  范曰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故居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26a 页 WYG0198-0299a.png
处不可不恭坐如尸立如斋此居处之容也夫子居
不容者不为容止而已非惰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
如承大祭执事无不敬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此
与人无不忠也君子之道无有内外况夷狄乎正心
诚意所以为道夷狄之国虽无礼义而道不可须臾
离也

  谢曰居处恭执事敬与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
祭之意同方是时如屏气似不息者与人忠有恻隐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26b 页 WYG0198-0299b.png
之意此三者性与之俱立身与之俱动岂为夷狄而
弃之哉非不可弃也不能弃也

  杨曰居处之恭执事之敬与人之忠为已而已非有
因乎人也安土敦乎人则岂以夷狄之殊而更其所


  尹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固皆为仁之方君子不
可以须臾离者也岂以夷狄而弃之乎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27a 页 WYG0198-0299c.png
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
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
哉抑亦可以为次矣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
人何足算也

  明道曰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大人之事言
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之事小人对大人为小非
为恶之小人也故亦可以为士

  伊川解曰子贡之意欲为皎皎之行闻于人者而夫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27b 页 WYG0198-0299d.png
子所告乃笃实自得之事子贡未喻而复问其次故
答以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
矣子贡方悟而推之曰然则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
志求斗筲之人何足数也志苟急于斗筲唯恐不能
暴见也非尽谓今之从政为斗筲之人也

  吕曰行已有耻者有知也使不辱命者有能也有知
有能足以为士其次有行其次有节

  谢曰行已有耻则必不为可贱之事使于四方不辱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28a 页 WYG0198-0300a.png
君命则其材可以任事能不为而能为者也宗族称
孝乡党称弟亦可谓行修矣言必信行必果虽未若
大人惟义所在然亦不害其为自守

  杨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一国之善士也
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一乡之善士也故居其次
言必信行必果则一介之士而已斯为下谓之小人
者对大人为言也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
果惟义所在盖申此义以发之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28b 页 WYG0198-0300b.png
  尹曰子贡之问皆欲皎皎之行闻于人者夫子告之
皆笃实自得之事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
所不为也

  谢曰狂者有躐等进取之心所见常过所得如曾晰
是也狷者过于不为不善若不受谢于嗟来其狷者
之所为乎

  杨曰狂者过之狷者不及皆不知所以裁之者与而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29a 页 WYG0198-0300c.png
裁之则于中行其几矣

  侯曰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如曾点之
狂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则其狂可使俯而就之矣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则不及者尚
可勉而至之也如自弃自暴者虽不为狂狷尚可得
而进退乎

  尹曰中行得行中道者也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29b 页 WYG0198-0300d.png
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伊川曰有吉凶便占无恒之人更不待占 又曰子
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
所不为也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
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当通
为一段其间虽有子曰字然文势隔不断论语若此
者多中行固然然狂狷亦是有常若无常则不可测
度乡愿是其一故曰不占而已矣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30a 页 WYG0198-0301a.png
  谢曰巫医正赖诚意于祸福死生之际占所以考祸
福死生也观诚不诚则不占而可知

  杨曰人无常心无不为己巫医慎疾者所赖尤不可
为也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夫君子之于易也居
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苟玩其
占则不恒其德知其或承之羞必矣其为不恒也盖
亦不占而已矣

  侯曰易曰振恒凶则是无恒者虽巫医不可为也不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30b 页 WYG0198-0301b.png
恒其德或承之羞盖谓羞辱承之可不占而知也
尹曰善夫南人之言也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言
德行无恒则或为羞辱承之不恒之人占决亦无所
据也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吕曰和则可否相济同则随彼可否调羹者五味相
合为和以水济水为同

  谢曰君子出处语默安可同也然不害其为和小人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31a 页 WYG0198-0301c.png
事同而理不和

  杨曰五味调之而后和而五味非同也如以咸济咸
则同而已非所以为和也君子有可否以相济故其
发必中节犹之五味相得也小人以同为说犹之以
咸济咸耳尚何和之有

  侯曰和非同也和则虽有可不可之异济其美而已
故曰君子和而不同同非和也同恶相济如以水济
水安能和哉故曰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31b 页 WYG0198-0301d.png
  尹曰君子尚义故有不同小人尚利安得而和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
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


  范曰子贡所问取人之法也未有善人而不善人亦
好之未有不善人而善人亦好之也皆好之未可也
为其近于乡原也皆恶之未可也为其近于独立也
一乡之人必有善人焉有不善人焉好善则善者好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32a 页 WYG0198-0302a.png
之恶不善则不善者恶之欲知人之善恶者审其所
好恶者而已矣善人好之不善人恶之其善善恶恶
岂不明哉人君以此察臣下则忠邪可知也

  谢曰乡人不容皆君子故皆好之未可也乡人不容
皆小人故皆恶之未可也善不善各从其类故善者
好之知其可也以善人好善人其不善者恶之知其
可也以不善人恶善人若乡人皆善人也则皆好之
何害乡人皆不善人也则皆恶之何害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32b 页 WYG0198-0302b.png
  杨曰此与孟子论见贤见可杀而后用之杀之同意
尹曰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则其人之善恶可知矣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
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
其使人也求备焉

  范曰杨曰天下有三好众人好己从贤人好己正圣
人好己师君子喜人正己故不可悦以非道小人喜
人从己故可悦以非道君子之性虽不可以妄悦矣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33a 页 WYG0198-0302c.png
然而尧畏巧言令色舜难任人夫子远佞人不畏不
难不远则恐其悦而不自知也使人也器之尧舜之
事也稷播百谷契敷五教伯夷典礼后夔典乐禹稷
之贤皆专治一事则才之小者可知也伊尹称汤与
人不求备圣人重于责人此所以易事也

  谢曰君子以道为量无意于人之说己故说之不以
道不说也才全德备每有矜不能之意故使人也器
之小人自待轻故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尝有与人争能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33b 页 WYG0198-0302d.png
之意故使人也求备焉

  杨曰君子乐取诸人以为善其使人也器之故易事
逊志之言必求诸非道故难说小人以同已为是而忌
人之胜己故说之不必其道而说而使人也求备焉
侯曰君子小人之不同如此

  尹曰君子无意于人说己也故说之不以道则不说
小人唯欲人之顺己故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君子使
人器之不求备于人也故易事小人反是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34a 页 WYG0198-0303a.png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范曰君子为善故常泰为善日不足故不骄小人易
满故常骄易满必多忧故不泰君子与小人未尝不
相反也

  谢曰泰则宜其骄而卒归于不骄骄则宜其泰而卒
归于不泰君子在我者也皆古之制也所以安不侮
鳏寡所以不骄小人怀慢人之心故骄畏人故不泰
杨曰心广体胖故不骄虚骄而气盛故不泰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34b 页 WYG0198-0303b.png
  侯曰泰则不骄骄则不泰

  尹曰泰则不骄骄则不泰理固然也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伊川曰人之私其己也由私其己故枉道咈理謟曲
邪佞无所不至彼刚强果毅木质讷钝者则不能焉
故少近于仁也 语录曰刚者强而不屈毅者有所
发木者质朴讷者迟钝四者质之近乎仁者也 又
曰刚毅木讷何求而曰近仁只为轻浮巧利于仁甚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35a 页 WYG0198-0303c.png
远故以此为近仁此正与巧言令色相反 又曰刚
者坚之体发而有勇曰毅木者质朴讷者迟钝此四
者比之巧言令色则近于仁亦犹不得中行而与狂
狷也

  范曰刚者无欲无欲则无利心毅者致果致果则勇
于为善木则无巧伪讷则无辨给此四者皆近仁之
道也未有柔而能仁未有怯而能仁未有巧而能仁
未有辨而能仁者也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35b 页 WYG0198-0303d.png
  谢曰要之四事皆心不纵恣者能之故近于有所知


  杨曰刚毅则不屈于物欲木讷则不至于外驰故
近仁

  尹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故刚强果毅木质讷钝者为
近焉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
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36a 页 WYG0198-0304a.png
  明道曰切切如体之相磨偲偲则以意此言告子路
故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

  范曰切切者责以善也偲偲者进于德也兄弟主于
爱故曰怡怡子路刚勇所不足者中和也故告之以


  谢曰内善于兄弟外信于朋友非不修身者能之
杨曰朋友之交亲而后有切偲之义兄弟无责善怡
怡而已皆救子路之行行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36b 页 WYG0198-0304b.png
  侯曰切切偲偲朋友之道也怡怡和乐兄弟之义也
知之者可以为士矣偲偲切磋之义

  尹曰切切责以善也偲偲进于德也朋友之道当然
若兄弟则主于和顺故曰怡怡子路刚勇所不足者
中和故告之以此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伊川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圣人度其时可
矣如大国五年小国七年云 又曰教民战至七年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37a 页 WYG0198-0304c.png
则可以即戎也凡看文字如七年一世百年之事皆
当思其作为如何乃有益

  杨曰善人教民七年之久则民信而服从虽即戎可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范曰晋文公始入二年教其民将用之子犯曰民未
知义未安其居又曰民未知礼未生其共又曰民未
知信未宣其用文公霸者之事犹如此而况于王者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37b 页 WYG0198-0304d.png
乎以不教民战战而胜者以民徼倖也非上之功也
战而不胜者上之罪也

  谢曰教之使民亲其上死其长如子弟之卫父兄如
手足之捍心腹以此战也其克必矣反此则弃之之
道也

  杨曰申令不明失伍离次则败亡也必矣非弃之而


  侯曰教民教其孝悌忠信尔非特战阵也然战阵在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38a 页 WYG0198-0305a.png
其中矣

  尹曰战危事也民不教而使之是弃之也孟子曰不
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与此义同





论语精义卷七上 第 38b 页 WYG0198-0305b.png




















  论语精义卷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