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论语集注考證卷十 第 1a 页 WYG0202-010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论语集注考證卷十
元 金履祥 撰
子张
有所得而守之太狭则德孤(德孤出易坤文言敬义立而德不孤谓敬义并立而
德不孤单也)小道如农圃医卜之属(农如楚之许行为神农之言汉书艺文志农家
者流诸书圃如种树之书畜牧之方医如方脉诸书卜则龟书周礼三兆今亡史记龟筴传略存一二)杨
氏曰百家众技犹耳目口鼻皆有所明而不能相通(庄子
论语集注考證卷十
元 金履祥 撰
子张
有所得而守之太狭则德孤(德孤出易坤文言敬义立而德不孤谓敬义并立而
德不孤单也)小道如农圃医卜之属(农如楚之许行为神农之言汉书艺文志农家
者流诸书圃如种树之书畜牧之方医如方脉诸书卜则龟书周礼三兆今亡史记龟筴传略存一二)杨
氏曰百家众技犹耳目口鼻皆有所明而不能相通(庄子
论语集注考證卷十 第 1b 页 WYG0202-0100b.png
天下篇曰天下大乱圣贤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口鼻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
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四者皆学问思辨之事
耳未及乎力行而为仁也然从事于此则心不外驰而
所存自熟故曰仁在其中矣(集注前篇凡言在其中者皆不求而自至之辞以此
例之则仁在其中者亦是此章言学问思辨之事而仁在其中盖谓从事四者则心不外驰而所存自熟也中
庸安行为仁力行近乎仁而孔门问仁者夫子皆于行上告之如答颜冉樊迟可知)大德小德犹
言大节小节闲阑也所以止物之出入(谓如以木阑遮防人出入也律
阑入法汉书内之闲中闲若今勾阑也)子游讥子夏弟子于威仪容节之
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四者皆学问思辨之事
耳未及乎力行而为仁也然从事于此则心不外驰而
所存自熟故曰仁在其中矣(集注前篇凡言在其中者皆不求而自至之辞以此
例之则仁在其中者亦是此章言学问思辨之事而仁在其中盖谓从事四者则心不外驰而所存自熟也中
庸安行为仁力行近乎仁而孔门问仁者夫子皆于行上告之如答颜冉樊迟可知)大德小德犹
言大节小节闲阑也所以止物之出入(谓如以木阑遮防人出入也律
阑入法汉书内之闲中闲若今勾阑也)子游讥子夏弟子于威仪容节之
论语集注考證卷十 第 2a 页 WYG0202-0100c.png
间则可矣(洒扫凡曲礼所载粪之礼与少仪弟子职所载洒扫布席之节皆是应对凡曲礼所载名
称辞令及仪礼少仪所载礼辞皆是应假借去声进退仪礼曲礼少仪所载升降上下揖逊拜跪之仪皆是)
倦如诲人不倦之倦区犹类也(区字从品犹言品类也如区分区画皆是)言
君子之道非以其末为先而传之非以其本为后而倦
教(古书于怠惰等字皆从心独倦字从人盖指及人之怠而言也故论语曰诲人不倦孟子云教不倦则倦
字指怠于教人而言所以集注正作倦说集注先后指本之深浅而言程子先后指教者之次第而言)洒
扫应对便是形而上者理无大小故也故君子只在谨
独(王文宪曰谨独二字最密至微处照对不到理便间断)程子数条(程子此章发明圣贤阃奥
称辞令及仪礼少仪所载礼辞皆是应假借去声进退仪礼曲礼少仪所载升降上下揖逊拜跪之仪皆是)
倦如诲人不倦之倦区犹类也(区字从品犹言品类也如区分区画皆是)言
君子之道非以其末为先而传之非以其本为后而倦
教(古书于怠惰等字皆从心独倦字从人盖指及人之怠而言也故论语曰诲人不倦孟子云教不倦则倦
字指怠于教人而言所以集注正作倦说集注先后指本之深浅而言程子先后指教者之次第而言)洒
扫应对便是形而上者理无大小故也故君子只在谨
独(王文宪曰谨独二字最密至微处照对不到理便间断)程子数条(程子此章发明圣贤阃奥
论语集注考證卷十 第 2b 页 WYG0202-0100d.png
集注先后指本末深浅言程子先后指教者次第言前一条释子夏正意四条辨子游本末之说明子夏始卒
之意)优有馀力也(此章先言仕盖本为仕而不学者设当时多是世族子弟未学而仕者亦有学
未成为贫而仕者如所谓抱关委吏之类优谓尽其事而有馀暇也下句因上句而交发集注下文资验二字
最妙)孟庄子(左氏所载及夫子所言加于人一等大学传所引孟子所引其贤可知集注指献子贤德
二句而后不改者可以为孝)哀矜勿喜(喜者得狱之情快巳之察也哀矜则生宽慈喜则生深刻)
夫子不可及章(夫子之不可及一节言圣德之体高妙也夫子之得邦家至其可及也一节言
圣德之用神速也体人所难知故又指其用言之然得邦家为其得天下国家而用之也惜乎夫子未尝得邦
家而用之而神化之功不见于斯世然虽穷而在下而一二用处亦可以窥见矣)
之意)优有馀力也(此章先言仕盖本为仕而不学者设当时多是世族子弟未学而仕者亦有学
未成为贫而仕者如所谓抱关委吏之类优谓尽其事而有馀暇也下句因上句而交发集注下文资验二字
最妙)孟庄子(左氏所载及夫子所言加于人一等大学传所引孟子所引其贤可知集注指献子贤德
二句而后不改者可以为孝)哀矜勿喜(喜者得狱之情快巳之察也哀矜则生宽慈喜则生深刻)
夫子不可及章(夫子之不可及一节言圣德之体高妙也夫子之得邦家至其可及也一节言
圣德之用神速也体人所难知故又指其用言之然得邦家为其得天下国家而用之也惜乎夫子未尝得邦
家而用之而神化之功不见于斯世然虽穷而在下而一二用处亦可以窥见矣)
论语集注考證卷十 第 3a 页 WYG0202-0101a.png
尧曰
尧曰咨章咨嗟叹声(咨古文尚书并作资用资命之意如所谓咨十有二牧曰则咨非嗟
也所以集注总作咨命之辞)中者无过不及之名(执其中此授以治天下之要诀也圣
人治天下惟执此无过不及之准尔然此章不见于书王文宪谓此尚书之脱简当在舜让于德弗嗣之下)
子张问于孔子(子张问古论语分此下自为一篇题曰子张问)君子无众寡无
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
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君子不畏众而弱寡
不重大而轻小视之如一无一敢慢者是不骄也君子临民以庄盖以严敬持己非以此加人也故威而不猛)
尧曰咨章咨嗟叹声(咨古文尚书并作资用资命之意如所谓咨十有二牧曰则咨非嗟
也所以集注总作咨命之辞)中者无过不及之名(执其中此授以治天下之要诀也圣
人治天下惟执此无过不及之准尔然此章不见于书王文宪谓此尚书之脱简当在舜让于德弗嗣之下)
子张问于孔子(子张问古论语分此下自为一篇题曰子张问)君子无众寡无
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
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君子不畏众而弱寡
不重大而轻小视之如一无一敢慢者是不骄也君子临民以庄盖以严敬持己非以此加人也故威而不猛)
论语集注考證卷十 第 3b 页 WYG0202-0101b.png
出纳之际乃或吝而不果则是有司之事而非为政之
体(有司掌财之官收支俟命不敢自专者此有司之职非为人上之体也迟疑靳吝致误非小此段说政令
刑赏此一句是说赏)不知命章(论语二十篇格言多矣至此篇言帝王相传与为政之略而又以此
三言结之盖切要丁宁之语中庸之篇始言一理中散万事言至诚之道至圣之德可谓详矣而末章复自下
学立心之始言之以推至其极亦是如此又论语起止都说君子语录亦每拈起并说愚谓篇首君子是尽其
在我听其在人篇末君子是尽其在我听其在天篇首君子之量篇末君子之守人而知不得命分则无以为
君子矣)
论语集注考證卷十
体(有司掌财之官收支俟命不敢自专者此有司之职非为人上之体也迟疑靳吝致误非小此段说政令
刑赏此一句是说赏)不知命章(论语二十篇格言多矣至此篇言帝王相传与为政之略而又以此
三言结之盖切要丁宁之语中庸之篇始言一理中散万事言至诚之道至圣之德可谓详矣而末章复自下
学立心之始言之以推至其极亦是如此又论语起止都说君子语录亦每拈起并说愚谓篇首君子是尽其
在我听其在人篇末君子是尽其在我听其在天篇首君子之量篇末君子之守人而知不得命分则无以为
君子矣)
论语集注考證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