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第 1a 页 WYG0210-0288c.png

大学證文卷二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
大学石经本(与前注疏本同)
汉定诸经用竹简木册编摘烦重民间未易购观远方学者大率口耳授受以讹传讹惟恐日久舛错渐至移易故东汉卢植特上书请刋定其文会其时博士以甲乙科争第高下又复用私文暗易古字因诏
卷二 第 1b 页 WYG0210-0288d.png

卷二 第 2a 页 WYG0210-0289a.png

魏正始石经改本(不言伪者以改则不必伪也其文但有变窜不分章节增颜渊问仁二十)
卷二 第 2b 页 WYG0210-0289b.png

(二字删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此谓修身在正其心一十八字)
按大学石经今世所行本皆楷字陜榻系唐开成间所镂石虽非汉熹平蔡邕所书旧迹然与郑注礼记原文并无异同至明嘉靖间忽有魏正始本石经出于甬东丰考功坊家其时海盐郑端简晓从同邑许黄门仁卿宅得其书极为表章且笔之古言以溯其所由来古言者端简著书名也其言曰魏政和中诏诸儒虞松等考正五经卫觊邯郸淳钟会等以小篆
卷二 第 3a 页 WYG0210-0289c.png

卷二 第 3b 页 WYG0210-0289d.png

卷二 第 4a 页 WYG0210-0290a.png

卷二 第 4b 页 WYG0210-0290b.png

卷二 第 5a 页 WYG0210-0290c.png

卷二 第 5b 页 WYG0210-0290d.png

卷二 第 6a 页 WYG0210-0291a.png

卷二 第 6b 页 WYG0210-0291b.png

卷二 第 7a 页 WYG0210-0291c.png

附宋氏是改经辩正(汉书艺文志曰汉初高堂生传礼十七篇六艺论曰后得孔子壁中古文礼凡五)
(十六篇其十七篇与高堂生所传同十七篇则逸礼也又儒林传曰传礼者十三家惟高堂生及五传弟子名在六艺论熊氏曰五传者高堂生萧奋孟卿后苍及戴德戴圣为五也则戴记所传师承甚明若夫正始石经则虞松受之贾逵逵父徽师杜子春俱受业刘歆逵之传歆出也歆与杨雄皆党恶新莽者伊何人斯去高堂几二百年敢倡行渎乱妄从改更是歆之改经视扬雄拟经为加等矣乃自是以后改大学者历十有二家而皆始于歆然则歆之罪何所逃也按宋氏所辨皆误说见前)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
卷二 第 7b 页 WYG0210-0291d.png

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
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
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
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知止而后
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
得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
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自
卷二 第 8a 页 WYG0210-0292a.png

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脩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
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物格而
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
脩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所谓诚
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
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閒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
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
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卷二 第 8b 页 WYG0210-0292b.png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
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所谓脩身在正其心者身有
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
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
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颜渊问仁子曰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初见丰氏刻本此下有此谓脩身在正其心八字后见九经考异与四体大学二书俱无此八字近姚安
卷二 第 9a 页 WYG0210-0292c.png

所谓齐其家在脩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
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
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
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
硕此谓身不脩不可以齐其家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
卷二 第 9b 页 WYG0210-0292d.png

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
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
使众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
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康诰曰
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
嫁者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
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
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
卷二 第 10a 页 WYG0210-0293a.png

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
在齐其家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
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
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
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
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诗云乐
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
民之父母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
卷二 第 10b 页 WYG0210-0293b.png

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已有之人之彦圣其心
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
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
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
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
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
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
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卷二 第 11a 页 WYG0210-0293c.png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
僇矣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
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
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诗云殷之未
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
众则失国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是故言
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
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舅犯曰亡人无
卷二 第 11b 页 WYG0210-0293d.png

以为宝仁亲以为宝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
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
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孟献子曰畜
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
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
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
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
卷二 第 12a 页 WYG0210-0294a.png

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是故君子有
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尧舜帅天下以仁而
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
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
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康诰
曰克明德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
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
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
卷二 第 12b 页 WYG0210-0294b.png

极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
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
信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
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
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脩也瑟兮僩兮者恂慄
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
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
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卷二 第 13a 页 WYG0210-0294c.png

卷二 第 13b 页 WYG0210-0294d.png

大学證文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