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七
卷二十七 第 1a 页 WYG0642-035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通典卷二十七
 职官(五/)
  诸卿
  通政使司(通政使式副使闻参议笔经历/ 笔帖 登 鼓厅 帖式) (知事/)
  通政使司通政使满洲汉人各一人 副使满洲
  汉人各一人 参议满洲汉人各一人掌受天下
  章奏校阅送阁稽其程限而按其违失有不如式
卷二十七 第 1b 页 WYG0642-0352b.png
  者劾论之顺治元年初设通政使满洲汉人各一
  人左通政满洲汉人各一人右通政汉人二人左
  参议满洲汉人各二人右参议汉人二人康熙三
  十八年省汉人右参议一人五十二年省汉人左
  参议一人乾隆十年省汉人右通政一人十三年
  省右通政员额改左通政为通政副使又省参议
  满洲汉人各一人并去左右衔 经历满洲汉人
  各一人 知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掌出纳文移承
卷二十七 第 2a 页 WYG0642-0352c.png
  受案牍(经历初称司务后改为经历知事初置满/洲二人汉军一人后省汉军员缺乾隆十)
  (七年改满洲知事二人/为满洲汉人各一人) 笔帖式满洲六人汉军
  二人(初制满洲八人汉军/二人后省满洲二人) 登闻鼓厅笔帖式满
  洲汉军各一人凡军民实有冤抑所司不受理击
  登闻鼓陈诉者由司覈实奏
闻下所司昭雪诬控越诉者论如法初顺治元年设登
  闻鼓于都察院门日以御史一人监之十三年移
  置长安右门外以给事中或御史一人更替管理
卷二十七 第 2b 页 WYG0642-0352d.png
  康熙六十一年始以其事并入通政使司置笔帖
  式以掌之
  (臣/)等谨按我
 朝定制凡臣工封事皆许诣
 宫门由奏事处直达
御前其陈事之疏在内各部院径送内阁惟在外督抚
  等章奏通政使校阅送阁其向来题本奏本之目
  槩并为题以省繁冗谨附识
卷二十七 第 3a 页 WYG0642-0353a.png
  大理寺(卿/事) (少卿事左右寺丞笔左右评/堂评 司务 帖式)
  大理寺卿满洲汉人各一人 少卿满洲汉人各
  一人掌平反重辟以贰邦刑与刑部都察院为三
  法司凡直省案件寺受其牍下左右寺官准律定
  谳卿受其中俟刑部简正既孚致辞于寺乃参覈
  焉议合者弊之不合者反之凡刑部重辟囚以左
  右寺司谳者暨御史会刑司察其辞辨其死刑之
  罪而要之致辞于卿乃诣刑部暨都御史会听之
卷二十七 第 3b 页 WYG0642-0353b.png
  各丽其法以议狱议合者弊之不合者覆之必尽
  合乃会疏以上异则另为一议具奏凡有应议大
  政大狱与六部都察院通政使司称九卿会议焉
  大理寺卿顺治元年置额少卿初设满洲一人汉
  人二人乾隆十三年省汉人少卿一人 左寺丞
  满洲汉军汉人各一人 左评事汉人一人 右
  寺丞满洲汉军汉人各一人 右评事汉人一人
   堂评事满洲一人分掌
卷二十七 第 4a 页 WYG0642-0353c.png
  京师五城顺天府属直省府州县卫死罪之刑(初置/左右)
   (寺正左右寺副左右评事等员后改左右寺正为/左右寺丞康熙三十八年省左寺副寻并省右寺)
   (副又有汉军堂评事一/人亦康熙三十八年省) 司务厅司务满洲汉人
   各一人掌收发文移承受案牍 笔帖式满洲四
   人汉军二人(满洲笔帖式初置六人后省二/人汉军笔帖式顺治元年定额)
   太常寺(卿官少卿簿寺丞库博士使赞礼郎式读/祝 典 司 库 笔帖)
      (坛陵寝各庙各官/ 官附)
   太常寺卿满洲汉人各一人 少卿满洲汉人各
卷二十七 第 4b 页 WYG0642-0353d.png
   一人掌典守
坛壝

 社以岁时序其祭祀而诏其行礼之节祭日则帅其属
   以分司厥事凡牲牢之数笾豆之实咸准仪式而
   为之供备焉
  国初太常寺隶礼部置卿少卿等官凡祭祀事宜由
   礼部掌行顺治十六年改归本寺康熙二年复以
卷二十七 第 5a 页 WYG0642-0354a.png
   寺事属礼部十年仍归本寺雍正元年始
特简大臣总理寺事乾隆十四年定礼部满洲尚书以兼
   管太常寺入衔永为成式 寺丞满洲一人汉人二
   人掌祭祀之仪式辨其职事以诏有司及遴补员
   吏钩稽廪饩之事(初设满洲寺丞一人汉人左右/寺丞各一人皆堂上正官乾隆)
   (十三年改/为属官) 博士满洲一人汉军一人汉人一人
   掌缮写章牍有祀事则具仪以进品物所须咸应
   时而供其直焉 赞礼郎满洲二十二人汉人十四
卷二十七 第 5b 页 WYG0642-0354b.png
   人 读祝官满洲八人 学习赞礼郎读祝官满
   洲各二人掌相仪序事备物洁器凡国之大禋祀则
   分充典仪典乐通赞引礼传赞司香司玉帛司爵
   司祝司馔掌燎掌瘗进俎挈壶司拜牌拜褥等官
   各共其职无有不恪凡中祀群祀咸准式而差次
   之以奉殷礼焉(满洲赞礼郎初置十六员读祝官/初置四员又有礼部读祝官二员)
   (康熙十年以礼部读祝官改隶太常寺寻又增置/额外读祝官二员雍正十一年增置赞礼郎八员)
   (改额外读祝官二员为正额乾隆三十七年以赞/礼郎二员分隶銮仪卫司赞鸣鞭四十年增置学)
卷二十七 第 6a 页 WYG0642-0354c.png
   (习赞礼郎读祝官各二员汉人赞礼郎顺治初十/六员康熙三十八年省二员雍正元年复置乾隆)
   (二年又增置二员九年复省四员又初制尚沿明旧/凡 郊坛执事率用道流乾隆七年奉)
   (诏凡充太常乐员者毋得仍习道教/如有不愿改业者削其籍听为道士) 典簿厅典
   簿满洲汉人各一人掌行遣文移凡祭祀则辨笾
   豆牲牷之位而陈之 司库满洲一人 库使
   满洲二人掌祭器仪服之属各以其物而分贮之
   岁支银于户部钩考出入以供祀事(司库员额顺/治元年置库)
   (使员额雍/正七年置) 笔帖式满洲九人汉军一人(满洲笔/帖式初)
卷二十七 第 6b 页 WYG0642-0354d.png
   (置十八员康熙三十八年省九员汉军笔帖式寺/初置二员康熙三十八年省一员 谨按太常)
   (初设有犠牲所牧满洲汉人各一人从七品掌系/牲牷而刍牧之以待祭祀乾隆二十六年省以其)
   (事改入内务府/庆丰司管理)
天坛尉满洲八人
地坛尉满洲八人
太庙尉满洲十人
 社稷坛尉满洲五人(右俱隶/太常寺)
堂子尉满洲八人(右隶/礼部)掌管钥守卫直宿之事朔望则奉
卷二十七 第 7a 页 WYG0642-0355a.png
   芗以行礼凡祀日则守门以司其开阖出入之节
   焉员额顺治元年定凡四品尉阙员以五品尉序
   升五品尉阙员以六品尉序升惟
太庙五品尉阙则以各
坛六品尉及各部院休致郎中员外郎间次选授六品等
   尉阙吏部牒八旗抡送除授
天坛祠祭署奉祀汉人一人 祀丞汉人一人
地坛祠祭署奉祀汉人一人 祀丞汉人一人
卷二十七 第 7b 页 WYG0642-0355b.png
 朝日坛祠祭署奉祀汉人一人
 夕月坛祠祭署奉祀汉人一人
 先农坛祠祭署奉祀汉人一人
 帝王庙祠祭署无专员(以汉人赞礼郎司乐内/一人委理右俱𨽻乐部)掌典守
   神库以时巡视而督其洒扫之役若葺治墙宇树
   艺林木咸白于长官而敬供其事焉顺治初置奉
   祀五人祀丞五人寻省祀丞二人凡奉祀员阙以
   祀丞序升祀丞员阙以祝版生抡选除授(谨按顺/治初设)
卷二十七 第 8a 页 WYG0642-0355c.png
   (内监九太庙首领内监一人内监二十九人今省/ 人 社稷坛首领内监一人内监九人)
   (今省内监五人又康熙二十五年首傅心殿告成/设首领内监二人内监八人今省 领一人内监)
   (四人又顺治初各乾隆六坛设坛户各冗量加庙/设庙户以给扫除 年以原额过 裁)
   (省今定设坛户五人/ 社稷坛十) (天朝日/) (地坛各十八人/ 夕月坛各十)
   (二人关帝先农坛二十人庙户六人帝王庙十二/人 庙五人 都城隍庙 又雍正间设)
   (昭忠祠贤良祠祠户各二十/人今各省十人谨识于此)
永陵掌关防官一人 副关防官兼内管领一人 副关
   防官兼尚茶正尚膳正二人 笔帖式四人
卷二十七 第 8b 页 WYG0642-0355d.png
永陵总管一人 翼领二人 防禦十有六人
福陵掌关防官一人 副关防官二人 尚茶正尚膳正
   各一人 内管领一人 笔帖式四人
福陵总管一人 翼领二人 防禦十有六人 世袭骑
   都尉一人 云骑尉品级官七人 六品官一人
    七品官五人 八品官四人
昭陵掌关防官一人 副关防官二人 尚茶正尚膳正各
   一人 内管领一人 笔帖式四人
卷二十七 第 9a 页 WYG0642-0356a.png
昭陵总管一人 翼领二人 世袭一等侍卫兼二等轻
   车都尉一人 防禦十有六人 世袭六品尉四
   人 云骑尉品级官二人 世袭六品官七人(右/俱)
   (满洲/员额)掌守卫
三陵凡班直之令飨献之礼洒扫之节咸以时分司其事
   焉
永陵总管等员康熙九年置掌关防等员康熙十一年置
福陵
卷二十七 第 9b 页 WYG0642-0356b.png
昭陵掌关防总管等员俱顺治十三年置又
永陵有副总领司香尚膳及
  国戚章京等员
福陵有副茶领副膳领尚茶尚膳司香管千丁佐领等员又
  国戚章京六十五员
昭陵有副总领尚茶尚膳司香管千丁佐领等员又
恩赐国戚防禦品级三员
  国戚章京二十员俱顺治初年以来先后增置
卷二十七 第 10a 页 WYG0642-0356c.png
东陵
泰陵管理承办事务衙门宗室贝勒贝子公均无常员
东陵
泰陵内务府总管各一人掌帅其属而严卫护时荐享以祇奉
陵寝初康熙二年始除内大臣侍卫等守护
孝陵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建
景陵
特命以王公守护别置大学士尚书侍郎领侍卫内大臣
卷二十七 第 10b 页 WYG0642-0356d.png
   内务府总管副都统散秩大臣乾清门侍卫御前
   侍卫侍卫等员皆有阙不除乾隆二年定守护
泰陵人员贝勒二人公一人大臣官员十人侍卫十人皆奉
 旨除往寻设
东陵
泰陵承办事务衙门各铸给印章以守
陵之贝勒贝子公及内务府总管等同领其政令焉守
陵寝总兵官马兰镇泰宁镇各一人掌督帅官兵巡防游
卷二十七 第 11a 页 WYG0642-0357a.png
   徼以翼卫
陵寝其内务府总管奉
 命兼摄者皆由
 特简不为例所辖将弁职制详具武职篇
昭西陵奉祀礼部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读祝官二
   人赞礼郎四人 笔帖式二人
孝陵奉祀礼部掌关防郎中一人(兼管陵事务/孝东) 员外郎
   二人 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四人 笔帖式二
卷二十七 第 11b 页 WYG0642-0357b.png
   人
孝东陵奉祀礼部员外郎二人 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
   四人 笔帖式二人
景陵奉祀礼部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四人 笔帖式二人
景陵皇贵妃园寝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三人
景陵妃园寝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三人
泰陵奉祀礼部郎中一人(兼管陵事务/泰东) 员外郎二人
卷二十七 第 12a 页 WYG0642-0357c.png
   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四人 笔帖式四人
泰东陵奉祀礼部员外郎二人 读祝官二人 赞礼部
   四人 笔帖式四人
泰陵妃园寝主事一人 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三人
 孝贤皇后陵寝奉祀礼部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四人 笔帖式二人
  纯惠皇贵妃园寝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三人
  端慧皇太子园寝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三人
卷二十七 第 12b 页 WYG0642-0357d.png
东陵承办事务衙门主事二人 笔帖式二人
西陵承办事务衙门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笔帖
   式四人(右一/事)  (东陵宗室郎中一员外郎一主/ 泰陵宗室员外郎一主事一)
  (馀俱满/洲员额)郎中员外郎主事掌判署文案监视礼仪
   岁供其品物以序祀事读祝官掌读祝辞奉制帛
   赞礼郎掌赞唱导引以诏行礼之节笔帖式掌
   缮录文移员额自康熙二年以来先后置乾隆二
   年定以
卷二十七 第 13a 页 WYG0642-0358a.png
孝陵奉祀礼部郎中为掌关防郎中凡各
陵事务皆令会同办理有阙则抡选引
 见请
 旨简补四十六年改置宗室郎中员外郎主事共五人
东陵工部郎中一人 员外郎四人 笔帖式四人
泰陵工部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笔帖式四人
泰东陵工部员外郎一人
泰陵妃园寝工部主事一人掌岁时修葺缮治之事祭祀
卷二十七 第 13b 页 WYG0642-0358b.png
   则供其楮币官府所须咸给其器具焉员额自康
   熙二年以来先后置
昭西陵内务府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尚膳正各一人 内管领一人 笔帖式
   二人
孝陵内务府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
   茶正尚膳正各一人 内管领一人 内副管领
   一人 笔帖式二人
卷二十七 第 14a 页 WYG0642-0358c.png
孝东陵内务府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尚膳正各一人 内管领一人 笔帖式
   二人
景陵内务府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一人
   尚膳正二人 内管领一人 内副管领一人
   笔帖式二人
景陵皇贵妃园寝内务府员外郎一人 尚茶副尚膳副
   各一人 委署内副管领一人
卷二十七 第 14b 页 WYG0642-0358d.png
泰陵内务府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一人
   尚膳正二人 内管领一人 内副管领一人
   笔帖式二人
泰东陵内务府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尚膳正各一人 内管领一人 笔帖式
   二人
泰陵妃园寝内务府主事一人 内副管领一人
 孝贤皇后陵寝内务府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卷二十七 第 15a 页 WYG0642-0359a.png
   主事一人 尚茶正尚膳正各一人 内管领一
   人 内副管领一人 笔帖式二人
  纯惠皇贵妃园寝尚茶副尚膳副各一人 委署内
   副管领一人
  端慧皇太子园寝内副管领一人 尚茶副尚膳副
   各一人(右俱内务/府员额)郎中员外郎主事掌奉祭祀奠
   享之礼扫除开阖之节艺林木薙草莱皆因时经
   理之尚茶尚膳正副掌熟俎之具蔬茹之品酏浆
卷二十七 第 15b 页 WYG0642-0359b.png
   之用咸洁治而敬共之内管领副管领掌饼饵饴
   蜜之物以时荐之笔帖式分掌文案员额自康熙
    二年以来先后置
昭西陵防禦十有六人 骁骑校二人 笔帖式二人
孝陵总管一人 翼领二人(俱兼管孝东陵昭西陵/ 事务) 防
   禦十有六人 轻车都尉一人 云骑尉二人
   骁骑校二人 笔帖式二人
孝东陵防禦十有六人 骁骑校二人 笔帖式二人
卷二十七 第 16a 页 WYG0642-0359c.png
景陵总管一人 翼领二人 防禦十有六人 骁骑校
   二人 笔帖式二人
景陵皇贵妃园寝防禦四人 骁骑校一人
泰陵
泰东陵总管一人翼领二人 防禦四十人 骁骑校五
   人 笔帖式二人
 孝贤皇后陵寝总管一人 翼领二人 防禦十有六
   人 骁骑校二人
卷二十七 第 16b 页 WYG0642-0359d.png
  纯惠皇贵妃园寝防禦八人 骁骑校一人
  端慧皇太子园寝防禦委署翼领一人 防禦七人
   委署骁骑校一人(右俱满/洲员额)总管翼领掌帅八旗官
   兵巡视守护防禦骁骑校掌守衡门户库藏祭祀
   则供其几筵笔帖式分掌文案员额自康熙二年
   以来先后置
 
 皇朝通典卷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