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八
卷二十八 第 1a 页 WYG0642-036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通典卷二十八
 职官(六/)
  光禄寺(卿库少卿使四署署正/司 库 笔帖式) (署丞/) (典簿/)
  光禄寺卿满洲汉人各一人 少卿满洲汉人各
  一人掌
 大内膳羞及祭祀朝会燕飨酒醴饔饩之需辨其物
  品釐其法式以待供馈凡大祀则视刲牲祭之日
卷二十八 第 1b 页 WYG0642-0360b.png
  以卿二人进福酒福祚而颁其膰肉于百执事之
  人凡蕃国贡使廪于馆者则序其等而为之庀具
  焉所属有大官珍羞良酝掌醢四署顺治元年置
  光禄寺卿满洲汉人各一人少卿满洲一人汉人
  二人寺丞汉人一人康熙三十八年省寺丞员额
  少卿亦省汉人一人乾隆十三年以来以大臣总
  理寺事皆由
特简无常员 大官署署正满洲汉人各一人 署丞
卷二十八 第 2a 页 WYG0642-0360c.png
   满洲二人掌肉脩蔬茹之属辨其物而共之祭祀
   燕飨则陈其几席焉(初顺治元年定四署置署正/满洲汉人各一人署丞各满)
   (洲二人汉人一人又汉人监事各一人十三年/省汉人监事员额十五年又省汉人署丞四人)
   珍羞署署正满洲汉人各一人 署丞满洲二人
   掌及时献其禽鲜以荐新于
庙祭祀则共兔醢若燕飨之品物各准其度数以差次之
    良酝署署正满洲汉人各一人 署丞满洲二
   人掌共祭祀燕飨之酒醴设酒库于西安门内授
卷二十八 第 2b 页 WYG0642-0360d.png
   之法式而颁其政令焉 掌醢署署正满洲汉人
   各一人 署丞满洲二人掌共百事之盐及果实
   饴蜜醯酱之属咸以时按式而告备焉 典簿厅
   典簿满洲汉人各一人掌章疏文移(顺治元年又/置司牲汉大)
   (使一人十/五年省) 司库满洲二人 库使满洲八人掌库
   帑出纳 笔帖式满洲十有八人(顺治元年置满/洲笔帖式二十)
   (有一人汉军二人康熙三十八年省/汉军员额复省满洲笔帖式三人)
   (臣/)等谨按周礼膳夫有惟王不会之文说经者或
卷二十八 第 3a 页 WYG0642-0361a.png
  以为疑不知当时九式掌于冢宰人主自不得恣
  其费用所以用皆合式不必以有司之法会之并
  非荡然无节也三代以后侈汰渐萌至明嘉隆间
  岁用逾四十万厨役多至四千一百馀名奸蠹丛
  生实为弊薮我
 朝自康熙初定制钱粮皆归户部光禄以时支取储
  用历加撙节岁祗支银二万两月要其数以
 奏务使品式有定出入有经冗费尽除成规共守信
卷二十八 第 3b 页 WYG0642-0361b.png
  足永昭
俭德矣
  太仆寺(卿/簿) (少卿式左右司员外郎两主事管主/笔帖 统辖总管 翼总)
  (翼长/) (护军校/) (办理牧场主事/) (笔帖式/)
  太仆寺卿满洲汉人各一人 少卿满洲汉人各
  一人掌两翼牧马场之政令凡遇
车驾行幸以卿少卿一人随
跸司幔城网城驮载橐驼每岁夏季则以卿少卿一人
卷二十八 第 4a 页 WYG0642-0361c.png
  率属赴牧场稽其孳生毙损之数分注于册三年
  乃均齐之以定赏罚焉
 国初太仆寺附于兵部武库司设卿满洲汉人各一
  人少卿满洲二人汉人一人寺丞满洲汉人各一
  人顺治元年省太仆寺九年复置十五年省寺丞
  员额十六年复置康熙二年仍省雍正三年始建
  衙署于正阳门之东乾隆十三年省满洲少卿一
  人又初设各牧监监正康熙二年省近岁以来以
卷二十八 第 4b 页 WYG0642-0361d.png
  大臣兼管寺事皆由
特简无常员(按监国初别设苑马寺置卿及主/簿 正等官康熙二年裁谨附识) 左司
  员外郎满洲蒙古各一人 主事满洲蒙古各一
  人掌驮载幔城网城之驼只以备
巡幸之用(初制不分司设满洲员外郎八人雍正三年/省二人改设蒙古员外郎二人乾隆六年始)
  (置左右二司各分职掌给以印信十三年定原设/员外郎八人改为满洲员外郎二人蒙古员外郎)
  (二人满洲主事二/人蒙古主事二人) 右司员外郎满洲蒙古各一
  人 主事满洲蒙古各一人掌察验牧场马匹盈
卷二十八 第 5a 页 WYG0642-0362a.png
  亏以时印烙 主簿满洲一人掌章奏文移(初置汉/人主簿)
  (一人康熙二年省雍正二/年复置满洲主簿一人) 笔帖式满洲八人蒙
  古八人(初制满洲笔帖式十有一人蒙古四人汉/军二人康熙二年省满洲笔帖式三人雍)
  (正三年省汉军员额乾隆三年增置蒙古笔帖式/四人 谨按太仆寺初置常盈库以直𨽻山东河)
  (南额徵马价银六十馀万解寺贮库岁终覈销设/汉大使一人掌之寻以马价银归并户部省常盈)
  (库大使员/额谨识) 统辖两翼牧场总管一人(以察哈尔/副都统兼)
  (管/) 两翼总管各一人 翼长各一人 护军校
  各四人(以上皆蒙/古员额) 驻劄张家口办理牧场事务
卷二十八 第 5b 页 WYG0642-0362b.png
  主事一人 笔帖式一人牧场置于张家口外左
  翼四旗在哈喇尼敦井东西百五十里南北百三
  十里右翼四旗在齐齐尔汉河东西百五十里南
  北三十二里马群百九十二每群牧长牧副各一
  人牝马群百六十每群牧丁八人牡马群三十二
  每群牧丁十有四人护军三百十有四人总管翼
  长居适中之地综治牧政护军校协领等各巡牧
  所禁盗马及垦耕者统辖总管乾隆十三年置以
卷二十八 第 6a 页 WYG0642-0362c.png
  察哈尔副都统兼理总管康熙四十四年置护军
  校等员雍正元年置又原置有副管二人防禦二
  人翼领四人骁骑校三人今俱省凡总管员阙于
  察哈尔佐领世爵及牧场翼长等官内选用翼长
  以下员阙于护军校等官次第选用皆由寺引
见除授张家口办理牧场事务官于本寺主事笔帖式
  内各拣选一员五年轮请更换
  鸿胪寺(卿/式) (少卿/) (鸣赞/) (序班/) (主簿/) (笔帖/)
卷二十八 第 6b 页 WYG0642-0362d.png
  鸿胪寺卿满洲汉人各一人 少卿满洲汉人各
  一人掌朝会宾客祭祀燕飨之仪诏之著位而赞
  其升降拜跪之节有失朝及不如仪者纠之顺治元
  年置鸿胪寺设满洲汉人卿各一人满洲少卿一
  人汉人左右少卿各一人左右寺丞各一人十五
  年省汉人少卿一人寺丞一人康熙五十二年罢
  寺丞官不设乾隆十四年定以礼部满洲尚书兼
  管鸿胪寺事永为恒式 鸣赞满洲十有四人汉
卷二十八 第 7a 页 WYG0642-0363a.png
  人二人掌傧导及行礼唱赞之事满洲鸣赞顺治
  初置十六人乾隆三十七年以二人改属銮仪卫
  司赞鸣鞭其留寺者实十有四人汉人鸣赞初置
  八人自顺治二年至十三年先后省四人乾隆七
  年又省二人 序班汉人四人掌序百官之班位
  初置二十二人顺治十五年省十人康熙三十八
  年省六人乾隆七年省二人又有学习序班以直
  𨽻山东山西河南儒学生内考取初置十有二人
卷二十八 第 7b 页 WYG0642-0363b.png
  乾隆十七年改定专用直𨽻诸生以八人为额序
  班缺以学习者选授鸣赞缺以序班递升咨送吏
  部题补 主簿厅主簿满洲汉人各一人掌行遣
  文移缮写章牍顺治元年置额初又设有各馆主
  簿后俱省 笔帖式满洲四人(满洲初置十人后/省四人又有汉军)
  (二人后/俱省)
  国子监(祭酒助司业学监丞学博士算典簿助典/籍 教 正 录 法馆 教)
   (笔帖式/)
卷二十八 第 8a 页 WYG0642-0363c.png
  国子监祭酒满洲汉人各一人 司业满洲蒙古
  汉人各一人掌成均之法以教国子及俊选之士
  八旗官学亦𨽻属焉分经书文艺以课诸生月有
  试季有考以辨其诣力之勤惰学业之优劣而董
  劝之
 国初设国子监祭酒满洲蒙古汉人各一人司业满
  洲二人蒙古汉人各一人顺治十七年省蒙古祭
  酒司业员额雍正五年复置蒙古司业一人乾隆
卷二十八 第 8b 页 WYG0642-0363d.png
  十三年省满洲司业一人其总理监事大臣自雍
  正三年始置皆由
特简无定员 监丞满洲汉人各一人掌学规以督教
  课察勤惰均廪饩核支销有不如规者纠治之
  博士满洲汉人各一人掌阐明经说以助教迪与
  六堂助教学正学录并司学舍经义事宜(初置满/洲博士)
  (一人汉人博士三人顺治十五年省/汉人一人康熙五十二年又省一人) 典簿厅典
  簿满洲汉人各一人掌簿书以稽文移之出入
卷二十八 第 9a 页 WYG0642-0364a.png
  典簿厅典籍汉人一人掌藏弆经史以备诸生诵
  习凡书籍之刻板于监者则主其摹印之事以备
  流传 率性堂汉人助教一人学正一人修道堂
  汉人助教一人学正一人诚心堂汉人助教一人
  学正一人正义堂汉人助教一人学正一人崇志
  堂汉人助教一人学录一人广业堂汉人助教一
  人学录一人八旗官学助教满洲十有六人蒙古
  八人六堂助教掌教八旗直省俊选之士学正学
卷二十八 第 9b 页 WYG0642-0364b.png
  录为之贰凡诸生之学于黉舍者百五十六人在
  外讲肄而以时赴学考核者百二十人其持州县
  牒赴监考到分堂学习者无员数每旬以制艺策
  论试所习业三年期满视其等第移吏部注籍而
  录用之八旗官学助教掌分教八旗子弟旗各有
  学选满洲六十人蒙古汉军各二十人以充学生
  清文国语满洲助教诏之蒙古语言文字及骑射
  蒙古助教诏之经书文艺汉人教习诏之三年学
卷二十八 第 10a 页 WYG0642-0364c.png
  成升其尤者于太学汉人助教初设十有二人顺
  治十五年省六人学正初设十有二人康熙三十
  八年省六人五十二年又省二人学录初设六人
  顺治十五年省四人满洲助教顺治元年始设二
  人于太学寻立八旗官学令六堂分教十五年八
  旗各建学舍乃省大学员额而别置官学助教十
  有六人康熙五十七年省四人雍正三年复置蒙
  古助教六人亦顺治元年置十八年省四人雍正
卷二十八 第 10b 页 WYG0642-0364d.png
  二年复置 算法馆助教一人掌分教算学诸生
  初康熙九年始选八旗官学生习算法雍正十二
  年增置教习十有六人乾隆三年罢八旗官学算
  法教习别立算学设肄业生满洲汉人各十有二
  人蒙古汉军各六人附学生二十四人以汉人教
  习二人佐训课助教综司之凡线面体三部各限
  一年业成七政共限二年满五岁乃甄录之视出
  身有差以钦天监博士天文生叙用 俄罗斯馆
卷二十八 第 11a 页 WYG0642-0365a.png
  助教满洲汉人各一人掌教俄罗斯所遣入学子
  弟于官学及六堂助教内抡选二员兼司之不为
  额阙又琉球等国有遣子弟入学者选贡生一人
  教习而以博士一人董率之 笔帖式满洲四人
  蒙古二人汉军二人(满洲汉军员额顺治元年置/蒙古员额顺治十八年置)
  钦天监(监正天监副五时宪科五官正官五官司/书 文科 官灵台郎 五 监候)
  (漏刻科五官挈壶正/ 天文生 阴阳生) (五官司晨/笔帖式) (博士/) (主簿/)
  钦天监监正满洲一人西洋一人 监副满洲汉
卷二十八 第 11b 页 WYG0642-0365b.png
  人各一人 左右副监各西洋一人掌测候推步
  之法观察星辰稽定节序占天象以授人时所属
  有时宪天文漏刻三科顺治元年设钦天监监正
  等官皆以汉人除授康熙四年定置满洲汉人监
  正各一员满洲汉人左右监副各二员八年以西
  洋人充汉监正员额寻又增置西洋监副一员雍
  正三年以西洋人实授监正乾隆十八年省监副
  满洲汉人员额各一增置西洋左右监副为二员
卷二十八 第 12a 页 WYG0642-0365c.png
  其总理监务王大臣自乾隆十年以来始置皆由
特简无定员 时宪科五官正满洲二人蒙古二人
  春夏中秋冬五官正汉人各一人 秋官正汉军
  一人 五官司书汉人一人 博士满洲三人汉
  军二人汉人十有六人掌推天行之度验岁差以
  均节气凡时宪书之以
 国书蒙古文译布者满洲蒙古五官正司之推算日
  月交食七政相距冲退留伏交宫同度等事汉人
卷二十八 第 12b 页 WYG0642-0365d.png
  五官正司之推验日月五星相距等事汉军秋官
  正司之校刋时宪书以颁四方五官司书司之博
  士岁以汉人二人直谯楼视更鼓之节馀各从其
  长以分典厥事(五官正满洲蒙古汉人员额俱康/熙四年定又初沿明制设有回回)
  (科顺治初裁革以其职改𨽻汉军秋官正五官司/书初置二人康熙十四年省一人博士初置满洲)
  (六人汉军三人汉人三十六人康熙四年省汉人/博士十有四人五年复增设汉人博士二人分𨽻)
  (三科如/今额焉) 天文科五官灵台郎满洲三人汉军一
  人汉人四人 五官监候汉人一人 博士满洲
卷二十八 第 13a 页 WYG0642-0366a.png
  三人汉人二人掌视天象之垂书云物以协岁占
  每日以满洲汉人官各一人率天文生十有五人
  登观象台考仪器以窥乾象每时以四人分观四
  方昼夜轮值凡八节风占及云气流星诸象当奏
  者送监密题以
(五官灵台郎五官监候各员额俱康熙四年定又/原设有汉人五官保章正二人康熙十四年省)
  漏刻科五官挈壶正满洲汉人各二人 五官司
  晨汉军一人 博士汉人六人掌调壶漏测中星
卷二十八 第 13b 页 WYG0642-0366b.png
  审纬度相阴阳以诹时日而卜营建焉(五官挈壶/正员额康)
  (熙四年定五官司晨初置汉军汉人/各一人康熙十四年省汉人员额) 主簿厅主
  簿满洲汉人各一人掌章奏文移(主簿员额康/熙四年定)
  食俸天文生满洲十人蒙古六人汉军八人汉人
  二十四人 食粮天文生汉人五十六人 食粮
  阴阳生汉人十人满洲蒙古汉军天文生俱以算
  学生充补视笔帖式食俸汉人天文生阴阳生以
  算学生暨肄业生选充食俸者视从九品食粮者
卷二十八 第 14a 页 WYG0642-0366c.png
  亦以九品顶带给之均与世业子弟分班补用天
  文生分𨽻三科各司推算观候之事阴阳生𨽻漏
  刻科主谯楼直更监官以时考其术业而进退之
   笔帖式满洲十有一人蒙古四人汉军二人(笔/帖)
  (式员额俱康/熙四年定)
  太医院(院使目院判士/ 吏 医) (御医/医员)
  太医院院使汉人一人 左右院判汉人各一人
  掌医之政令率其属以供医事  御医十有
卷二十八 第 14b 页 WYG0642-0366d.png
  五人吏目三十人(八品十五人/九品十五人) 医士四十人
  医员三十人以上俱汉人员额掌九科之法以治
  疾曰大方脉小方脉伤寒科妇人科疮疡科针炙
  科眼科口齿科正骨科自院使至医士皆以所业
  专科分班侍直曰宫直曰六直其直次曰外班房
  曰东药房各以其次更代供使令焉又有效力医
  生无定员掌炮制之法院使考其术而进退之又
  设教习厅简御医吏目之能者二人为教习以课
卷二十八 第 15a 页 WYG0642-0367a.png
  医人自顺治元年初设御医十人吏目三十人豫
  授吏目十人医士二十人十八年省吏目二十人
  并省豫授吏目员额康熙九年复设吏目豫授吏
  目各十人十四年省吏目十人三十一年又省豫
  授吏目六十一年增置医士二十人雍正元年复
  增置吏目十人改豫授吏目为吏目七年增置御
  医五人八年吏目改为八品九品者各十五人增
  置食粮医员三十人凡医员间有蒙
卷二十八 第 15b 页 WYG0642-0367b.png
特旨加衔者不得过三品
 
 
 
 
 
 
皇朝通典卷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