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何博士备论 提要
何博士备论 提要 第 1a 页 WYG0727-013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二
 何博士备论      兵家类
  提要
    (臣/)等谨案何博士备论二卷宋何去非撰去
    非字正通浦城人元丰五年以特奏名廷试
    除右班殿直武学教授博士元祐四年以苏
    轼荐换承奉郎五年出为徐州教授轼又奏
    进所撰备论荐为馆职不果行是编即轼所
何博士备论 提要 第 1b 页 WYG0727-0131b.png
    奏进者轼状称二十八篇此本仅二十六篇
    盖佚其二也去非本以对策论兵得官故是
    编皆评论古人用兵之作其文雄快踔厉风
    发泉涌去苏氏父子为近苏洵作六国论咎
    六国之赂秦苏辙作六国论咎四国之不救
    去非所论乃兼二意其旨尤相近故轼屡称
    之卷首惟载轼荐状二篇所以志是书之缘
    起也卷末有明归有光跋深讥是论之谬且
何博士备论 提要 第 2a 页 WYG0727-0132a.png
    以元符政和之败归祸本于去非夫宋之衅
    由于用兵而致衅之由则起于狃习晏安废
    弛武备驱不可用之兵而战之故一试而败
    再试而亡南渡以后卒积弱以至不振有光
    不咎宋之溃乱由士大夫不知兵而咎去非
    之谈兵明代通儒所见如是明所由亦以弱
    亡欤乾隆四十五年九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何博士备论 提要 第 2b 页 WYG0727-0132b.png
          总 校 官(臣/)陆 费 墀
何博士备论 提要 第 3a 页 WYG0727-0132c.png
何博士备论荐状
元祐四年正月(缺/)日翰林学士朝奉郎知制诰兼侍读
苏轼状奏右臣伏见左侍禁何去非本以进士六举到
省元丰五年以特奏名御廷唱名先帝见其廷对策词
理优赡长于论兵因问去非愿与不愿武臣官去非不
敢违圣意遂除右班殿直武学教授后迁博士今已八
年尝见其所著述材力有馀识度高远其论历代所以
废兴成败皆出人意表有补于世去非虽喜论兵然本
何博士备论 提要 第 3b 页 WYG0727-0132d.png
儒者不乐为武吏又其他文章无施不宜欲望圣慈特
与换一文资仍令充太学博士以率励学者稍振文律
庶几近古若后不如所举臣等甘伏朝典谨录奏闻伏
候敕旨奉圣旨特授承事郎依旧武学博士
元祐五年十月十八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知杭州
苏轼状奏右臣自揣虚薄叨尘侍从常求胜已以为报
国恭唯先皇帝道配周孔言成典谟云汉之光藻饰万
物而臣子莫副其意盖尝当食不御有才难之叹伏见
何博士备论 提要 第 4a 页 WYG0727-0133a.png
承事郎徐州州学教授何去非文章议论实有过人笔
势雄健得秦汉间风力元丰五年以累举免解答策廷
中极论用兵利害先帝览而异之特授右班殿直使教
授武学不久遂为博士臣揆圣意必将长育成就以待
其用岂特以一博士期去非而已哉而去非立志强毅
不苟合于当时公卿故莫为一言推毂成就之者臣任
翰林学士日尝具以此奏闻乞换文资置之太学虽蒙
恩换承奉郎而今者乃出为徐州教授比于博士乃似
何博士备论 提要 第 4b 页 WYG0727-0133b.png
左迁非独臣人微言轻不足取信亦恐朝廷不见其文
章议论无以较量其人谨缮写去非所著备论二十六
篇附递进上乞降付三省执政考览如臣言不谬乞除
一馆职非独以取罗逸才风晓士类亦以彰先帝知人
之明一经题目决无虚士书之史策足为光华若后不
如所举臣甘伏朝典谨录奏闻伏候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