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第 1a 页 WYG1037-0078a.png

后山谈丛卷三
宋 陈师道 撰
仁宗初即位燕恭肃王以亲尊自居上时遣使传诏王
坐不拜使还以闻上曰燕王朕叔父毋妄言久而王闻
之稍自屈奉藩臣礼
燕恭肃王轻施厚费不计有无常预借料钱多至数岁
仁宗常诏有司复给如是数矣御史沈邈以谓不可以
卷三 第 1b 页 WYG1037-0078b.png

宗之子八人今惟王尔先帝之弟朕之叔父也每恨不
能尽天下以为养数岁之禄不足计也
子曾子初见神宗上问曰卿与王安石布衣之旧安石
何如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然吝所以不及古
人曰安石轻富贵非吝也对曰非此之谓安于有为吝
于改过上颔之
明者无所不知智者有所知有所不知众人所知者少
卷三 第 2a 页 WYG1037-0078c.png

已为道虽则不然学得于外思出于意不足以得之庄
子曰缮性于俗学以求复初初洞欲于俗思以求至其
明古者谓之蔽蒙之民虽然学与思者道之助也士之
为道必始于学(此段疑/有脱误)
道者吕翁如金陵过王荆公而公知之伏拜请道翁曰
子障重不可公又勤请曰我能去障则为子去之矣竟
去以语广陵王某王曰先生何取焉曰吾爱其目尔王
卷三 第 2b 页 WYG1037-0078d.png

自往余语禅者普仁仁曰障必自去非人能去也渠如
此道而不解乎
世传吕先生像张目奋须捉脱如市墨者乃庸人也南
唐后主使工访别本而图之久而不得他日有人过之
自言得吕翁真本约王图其像而后授之工后以像过
之客舍市邸方画挂叩关不发问吾像如何且使张之
曰是也相语而觉稍远已而声绝发门索之无见也意
卷三 第 3a 页 WYG1037-0079a.png

神人也
罪说文从辛从自古罪人蹙鼻苦辛之忧秦以罪似
皇字改为罪臣铉等曰自古者以为鼻字故从自罪捕
鱼竹网从网非余谓使民自辛欲其不犯秦从网非不
失有罪也罪古文也说文不当以篆写之
驾以一马夹辕谓之两服服供其事也左右又各驾一
马谓之两骖骖副也总谓之乘又云驷騑亦参也
卷三 第 3b 页 WYG1037-0079b.png

韦是也
瓠子在雷泽黄河故道今呼为沙河沙河西北其西犹
在土人谓之瓠冈也
吴越钱氏人成丁岁赋钱三百六十谓之身钱民有至
老死而不冠者
杜正献公丁文简公为河东宣抚河阳节度判官桂逊
公惠公之子上书言事历诋执政至公惠曰至于臣父
卷三 第 4a 页 WYG1037-0079c.png

贤郎亦要牢笼文简深衔之其后二公同在政府人言
苏子美进奏院祠神事正献避嫌不与文简论以深文
子美坐废为民从坐者数千人皆名士大夫也正献一
罢去一言之谑贻祸一时故不可不慎也
元祐八年九月六日奉太皇太后遗诏实以三日青杨
生好画而患其不能别也释从有画名而从之学有以
画来必召杨而教之此其所以为能此其所以为不能
卷三 第 4b 页 WYG1037-0079d.png

之不能画也
乖崖在陈一日方食进奏报至且食且读既而抵案恸
哭久之哭止复弹指骂詈久之乃丁晋公逐莱公也乖
崖知祸必及已乃延三大户于便坐与之博袖间出彩
骰子胜其一坐乃买田宅为归计以自污晋公闻之亦
不害也余谓此智者为之贤者不为也贤者有义而已
宁避祸哉祸岂可避耶
卷三 第 5a 页 WYG1037-0080a.png

幞乖崖自陈求补外真宗使软裹赴朝乖崖曰岂可以
臣一人而坏朝廷法制耶乃知杭而疾愈上闻之使中
人往视之言且将召也丁晋公以白金千两赐使者还
言如故乃不召
外大父庄敏公为鄜延招讨使元昊效顺公召李诚之
问其信否诚之曰元昊数欺中国故疑之今则可信也
元昊向得岁赐而不用积年而后叛今用兵数岁虽战
卷三 第 5b 页 WYG1037-0080b.png

费也尽矣故罢兵耳然公毋以为功归朝廷则兵可罢
窃计诸公不以此与人也公未以为然既而果遣两人
以他事使昊过延问朝廷议罢兵云何皆曰不知及还
与夏使王延寿来公召会两人问延寿来意又曰不知
公曰延寿黠诈与君来而君且不知耶召裨将曰问延
寿何来吾为将而不与知邪亟书所奏事来不然且遣
还两人大惧乃以情告愿还使者公曰军令不可反君
卷三 第 6a 页 WYG1037-0080c.png

既效顺而不肯臣请称东朝帝为父国号吾祖年用私号
求割三州十六县地朝议弥年不决既而报书年用甲子
国号易其一字昊使过延公坐堂上召昊使立前而谓曰
尔主欲战则战今不战而降则朝廷所赐藩臣诏与颁
朔封国皆有常制不必谕至所求割地自古未闻割地
与人而不致自蹙者也三州十六县岂可得耶使曰清
远故属我且坟墓所在故欲得耳公曰中国所失州县
卷三 第 6b 页 WYG1037-0080d.png

主既受封岁禄多少此则可议馀不足论昊使畏服
英庙之崩知州事龙图阁待制韩公服金带肩舆而
出以听遗诏既成服又欲改服以治事寮佐间之
而止余为儿时闻徐父老说庄献上仙李文定公
为守两吏持箱奉遗诰公步从以哭自便坐至门
外嘉祐末先人为冀州支使知州事皇城副使王易
经用乾兴故事遗诏既至王召见先人便服持遗制
卷三 第 7a 页 WYG1037-0081a.png

服士大夫家居者皆会哭于府廷张文定公方平致
仕于家举哀于近寺宦者李尧辅言上散发解带袜
而不履下发衫帽勒帛以听宣制是日成服元丰末
余客南都闻此
水浮百物而不能胜玉可以试玉也
秘书监刘几好音与国工花日新游是时监贵幸其弟
卫卿谏不用乃戒门下勿通监约鸣管以自通卿又使
卷三 第 7b 页 WYG1037-0081b.png

非也语次而工至横管一鸣监笑曰此是也乃走出
世传张长史学吴画不成而为草颜鲁公学张草不成
而为正世岂知其然哉盖英才杰气不减其师各自成
家以名于世使张为吴画既不能越功与之齐必出其
下亦争名之弊也
英宗即位韩忠献公使谕宗室诸王曰皇帝已即位大
王宜思保富贵毋行所悔诸王皇恐诣次求见公谢却
卷三 第 8a 页 WYG1037-0081c.png

王荆公为相喜说字始遂以成俗刘贡父戏之曰三鹿
为粗粗不及牛三牛为奔奔不及鹿谓宜三牛为粗三
鹿为奔苟难于遽改令各权发遣于是解纵绳墨不次
用人往往自小官暴据要地以资浅皆号权发遣云故
并讥之
张公忠定守蜀闻莱公大拜曰寇准真宰相也又曰苍
生无福幕下怪问之曰人千言而尽准一言而尽然仕
卷三 第 8b 页 WYG1037-0081d.png

定常面折不少恕虽贵不改也莱公在岐忠定任蜀还
不留既别顾莱公曰曾读霍光传否曰未也更无他语
盖以不学为戒也
莱公资豪侈自布衣夜常设烛厕间烛泪成堆及贵而
后房无嬖幸也
王某公薨秘书晁少监端彦以外姻为忏罪而戒僧和
我乃大唱曰妒贤嫉能罪消灭闻者莫不笑也
卷三 第 9a 页 WYG1037-0082a.png

后惮远而罢久之契丹遣祭焉又易其屋记至熙宁中
始有其地凡数岁两使往来卒不能辨而与之
故事岁赐契丹金缯服器召二府观焉熙宁中张文定
公以宣徽使与召众谓天子修贡为辱而陛下神武可
一战胜也公独曰陛下谓宋与契丹凡几战胜负几何
两府诸公皆莫知也神宗以问公公曰宋与契丹大小
八十一战惟张齐贤太原之战才一胜尔陛下视和与
卷三 第 9b 页 WYG1037-0082b.png

元祐初司马温公辅政是岁天下断死罪凡千人其后
二吕继之岁常数倍此岂人力所能胜邪
钱塘江边土恶不能堤钱氏以薪为之水至辄溃随补
其处日取于民家出束薪民以为苦张夏为转运使取
石西山以为岸募捍江军以供其役于是州无水患而
民无横赋
范文正公帅鄜延答元昊书不请宋元宪请云度必擅
卷三 第 10a 页 WYG1037-0082c.png

必不𨼆书既上乃免
太祖既受位使告诸道东诸侯坐使者而问故宰相其
谁乎枢密使副其谁乎军职其谁乎从官其谁乎皆不
改旧乃下拜
真宗至陈桥驻驿不前行遣知院陈尧叟先至澶问
知州何承矩当住江陵当住澶渊耶尧叟夜至城下不
得入既明承矩遣通判率郡官迎驾久之承矩亦出见
卷三 第 10b 页 WYG1037-0082d.png

大儒素所留心者顾吏取自书劄子曰臣带郡符率属
吏躬诣界首奉迎圣驾将面天颜不任踊跃欢呼之至
实封以付尧叟尧叟复问对如前尧叟既至真宗遣中
使问尧叟承矩云何道路相踵既至发封乃知当去而
尧叟兄弟皆大怒承矩卒诸子不敢仕
承矩于雄州北筑爱景台植蓼花日至其处吟诗数十
首刻石人以谓何六宅爱蓼花不知经始塘泊也
卷三 第 11a 页 WYG1037-0083a.png

校猎尔以是困中国
予为汝阴学官学者多言万寿之西颍水之上有林号
税子步步之西有异木人莫能名相传数百岁荣落不
时旧有碑云粉黛涂容金刹之树余过之往观焉木身
才十数年尔是时岁暮群木皆落从者以为枯也木下
有刹石石有象文有铭云曹公有悟怖心未已敬造浮
图式崇妙理文词阐相粉黛涂容金刹一树永出烦笼
卷三 第 11b 页 WYG1037-0083b.png

乃刹下铭也粉黛涂容谓建像也金刹一树谓建刹也
读者寡陋传者喜为缘饰苟无此石亦足惑世也
蔡州壶公观有大木世亦莫能名也高数十尺其枝垂
入地有根复出为木枝复下垂如是三四重围环列如
子孙然世传汉费长房遇仙者处木即县壶者沈丘令
张戣闽人尝至蔡为余言乃榕木也岭外多有之其四
垂旁出无足怪者柳子厚柳州诗云榕叶满庭莺乱飞
卷三 第 12a 页 WYG1037-0083c.png

余读魏氏杂编见真宗时公卿大夫慰国哀登极往还
书盖大臣同忧戚宜有庆吊往在南都奉神宗讳见苏
尚书作路发运帖莫知当慰与否也相与商论竟复中
辍乃知前辈礼法犹在而近世士大夫之寡闻也因录
之寇侍郎慰书曰伏以大行皇帝奄弃万邦天下臣子
毕同号慕昔同华缀俱受异恩攀灵驭以无由望天颜
而永诀方缠悲绪遽捧台函摧咽之诚倍万常品贺书
卷三 第 12b 页 WYG1037-0083d.png

颁于九有凡在照临之下毕同欢忭之心侍郎久滞外
藩已成美政廊庙伫徵于旧德云雷始洽于新恩未果
驰诚先蒙飞翰感铭忻慰无以喻名
夏英公家中风方父子屡中辄愈
鱁鱼大鱼白也今谓之魶子
王学士逵妻某氏妾常辱之愬于逵不受亦不较也或
问之曰彼将去矣不必校也已而逵怒逐之某尽归其
卷三 第 13a 页 WYG1037-0084a.png

有也妾遇盗尽亡其资常语家人今夕甘露下使以器
取之又谓逵曰新妇妾某日当死以后事累验皆然
仁宗四时衣夹冬不御炉夏不御扇
太祖为太原镇将舍县人李媪家媪事之谨他日访其
家媪则死矣得其子以为御厨使久之不迁求去太祖
曰以而才地御厨使其可得也爵禄以待贤能而私故
人使我愧见士大夫而尔意犹不满耶
卷三 第 13b 页 WYG1037-0084b.png

览孰若使众观邪于是以赐东华门外茶肆
太祖不以法吏为微官畏其迂情而就法也
王荆公嫁女蔡氏慈寿宫赐珠褥直数十万
前世陋儒谓秦玺所在为正统故契丹自谓得传国玺
欲以归太祖太祖不受曰吾无秦玺不害为国且亡国
之馀又何足贵乎契丹畏服
嘉祐之末宴二府两制三馆于群玉殿御书飞白以遍
卷三 第 14a 页 WYG1037-0084c.png

赐两人各自得也
太宗不豫吕正惠公宿西省内侍都知王某夜叩省门
以丧讣告且问所立于是长子楚王以疾废宗次为太
子诸子王者五人公曰此何语内侍欲斩邪豫立太子
正为此耳且吾奉手诏可取视也王既入公遽合户锁
之而去真宗既立还而出之
太宗数私谓正惠公曰与太子问起居既崩奉太子至
卷三 第 14b 页 WYG1037-0084d.png

即位
张忠定公令崇阳民以茶为业公曰茶利厚官将取之
不若早自异也命拔茶而植桑民以为苦其后𣙜茶他
县皆失业而崇阳之桑皆已成其为绢而北者岁百万
疋其富至今始令下惟通乐一乡不变其后别自为县
民亦贫至今也
韩魏公屡荐欧阳公而仁宗不用他日复荐之曰韩愈
卷三 第 15a 页 WYG1037-0085a.png

补于唐而谈者至今以为谤欧阳修今之韩愈也而陛
下不用臣恐后人如唐谤必及国不特臣辈而已陛下
何惜不一试之以晓天下后世也上从之
叶表为句容令县有盗改置社稷而盗止下邳故多盗
近岁迁社稷于南山之上盗亦衰息
司马温公云仁宗崩有司用乾兴故事群臣布四脚加
冠于是时莫识其制以幅巾幕首破其后为四脚其后
卷三 第 15b 页 WYG1037-0085b.png

为四脚名以幞头马周请重系前脚盖布四脚脚皆后
垂如周制遇暑则系其前脚如唐制
英宗崩宋次道误为布幞头有司遂用民间布丧之服
以金漆纱幞头去其铁脚而布裹之前系后垂而不可
加冠坏之而冠幞头之失自次道始也余谓四脚加冠
今士大夫丧冠是也夫布之冠古也四脚今也于礼为
繁矣
卷三 第 16a 页 WYG1037-0085c.png

伯薄之给与有限仲数私为偿其费季德之祖亲膉伯
疏卒仲之子复为士游学京师季始疑之彼能欺其兄
而私我也恶知其不欺我而私其子数以诋仲仲实不
私也而无以自明季终疑之相与如仇嗟乎不慎其始
卒以相诋
尔雅哉始也注云尚书四月哉生魄释文云亦作裁疏
云古文作才以声近借为哉始之哉也余繁说文才草
卷三 第 16b 页 WYG1037-0085d.png

一入色曰才借作才非是
无为军巢县柘皋镇永宁院有雀栖于庭松累日不去
遣取视之已立化矣盛夏极暑经涉月馀形质不坏轩
喙鼓翼有腾翥之状
阿井在阳榖县故东阿城中惟二井耳水也相传秤之
比他水重尔
广济衙门之上有石榴木相传久矣元丰末枯死既而
卷三 第 17a 页 WYG1037-0086a.png

卷三 第 17b 页 WYG1037-0086b.png

后山谈丛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