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眉山唐先生文集卷六
       眉山 唐庚 子西
 论
  名治论
古者一代之㒷则有一代之治故曰夏后
氏尚忠啇人尚质周人尚文虽圣人之道
不可以名言而施之政事必有称号可指
非但王者如此而一国之治亦然故曰周
公治鲁尚齿而亲亲太公治齐尚贤而尊
卷六 第 1b 页
尊自是以来谋谟之臣议论之士亦未有
不明当世之治体而识其面目者故汉世
每以杂伯自名而晋人亦云以道胜宽和
为本今
宋之为政久矣其所尚者何也士之通经
术知古谊者不为不众日夜讲䆒治道以
游于世者亦不为不熟其所称引动以宗
周为言而问以当代治体则茫然不知所
以名之惟其无淂于此是以有慕于彼愚
卷六 第 2a 页
诚不自揆盖尝妄论之矣屦不必同要之
适足治不必同要之适时故成周之治任
人而
国朝之治任法任人者非不用法也以人
为本而辅之以法任法者非不用人也以
法为本而行之以人自古法无全是亦无
全非而人之忠佞智愚贤不肖至为辽绝
故任法之世无甚利亦无甚害而任人之
世非大治则大乱矣周时公卿不过数族
卷六 第 2b 页
周召毛原执政至数百载不绝今之大臣
更出迭入远者十馀年极矣近者期月而
已虽无累世辅弼之利亦无妨贤专恣之
害矣周之诸侯既锡以上宇则刑赏生杀
之柄悉㪯以委之今郡县之权不过鞭朴
尔过此以往则相顾而议法矣虽无藩屏
形势之利亦无战争侵夺之害矣周时任
官必考论人物谓之量才度德今不然矣
以资历为高下以注籍为先后揭阙子道
卷六 第 3a 页
应法者淂之虽无为官择人之利亦无好
恶徇私之害矣周时取士使之自相推择
谓之乡㪯里选今又异于此矣盖自
国初以来三易取士之法然要之不离文
字晦名易书暗考而明取之虽无出长入
治之利亦无毁誉比周之害矣其人略如
此故周之极炽至刑措不用四十馀年典
章文物之盛信有以绝人而晚莭祸败亦
足以称此
卷六 第 3b 页
国朝受命百五六十年间海内晏然如一
日者此任人任法之效也昔者李绩为将
无大胜亦无大败薛万彻非大胜即大败
而近世论将未尝不以英卫为先然则今
之忻淂多于成周亦明矣而士方歉然不
足争说人主以成康之隆而不知
国朝规摹处置所以成就天下之势者固
己如此非独不知
国朝亦复不知成康矣何则人有情而法
卷六 第 4a 页
无心情之所在恩怨以之其无心者漠然
而已今者欲成康乎则必脱略文法而一
切任人夫以天下之大利而索之于绳墨
之内是犹以李绩之莭制而求万彻之奇
胜终不可冀然与其蹈万彻之险孰若李
绩之持重足任也哉
  存旧论
汉时仪注大抵率意制造不应古谊者十
至八九其文采法度略矣然而天下之人
卷六 第 4b 页
见即喜不见即悲中更王氏之乱废弃不
用者十馀年光武入洛东都之民始见司
隶僚属欢喜踊跃父老或至垂泣曰不图
今日复见汉官威仪自是天下翕然归之
相与出力锄去祸难以成中㒷之业而复
其宗庙社稷盖又二百馀年虽汉之所以
复㒷者不专在是然亦不可谓无助也且
汉官威仪非若三代之盛叔孙所谓非有
周公之学术智识也杂以秦制非复圣人
卷六 第 5a 页
之法也而遗民见之如盲者复视废者复
起如流浪积岁而返其故乡见其父子兄
弟感慨之极至于咨嗟流涕其得民心如
此此何理耶方是之时以三代车服示之
吾知其民不复泣矣何者汉之为汉十世
于此矣民知有刘氏而已夫救天下于战
国秦项水火之中而措之于安全逸乐之
地不𢾗十年海内无事斯民得以养生得
以送死得以事其父母而长育其子孙者
卷六 第 5b 页
汉之力也三代远矣何有于我哉由是观
之古者帝王之㒷其正朔服色自为一王
法而不慕前朝异姓之陈迹其用意深矣
由是观之国家旧物宜使斯民常见而熟
习之以驯其耳目而系其心自非不淂已
者不宜䡖有改易变置以自绝于民也亦
灼然矣向使今日变其一明日变其二祖
宗馀泽日益就尽不在目前不幸而奸人
撼之则人心摇而天下去矣古者公卿大
卷六 第 6a 页
夫犹知守其家法至𢾗十世不易其衣冠
阀阅岂无隆替而国人信服终莫之敢抗
谓之名家旧族而况𢾗百年为天下国家
者哉
  辨同论
道至于圣人极矣岂客复有异乎然禹之
措置如此汤之措置则如此文武周公之
措置则又如此使𢾗人者比肩而事主交
臂而共政则论事之际吾意其必有同异
卷六 第 6b 页
者矣宁能尽合乎是犹有辞焉曰时不同
也若诸子论性岂复系于时㦲而孟子之
说如此荀子杨子之说则如此韩子之说
则又如此使数人者比肩而事主交臂而
共政则论事之际吾知其必有同异者矣
宁能尽合乎是亦有辞焉曰师友不同也
若子夏子游曾子子张之徒则又将安所
诿哉皆出于周末不得谓之异师请业请
益周旋出处奔走忧患盖无适而不同者
卷六 第 7a 页
凡𢾗十年不淂谓之异友而论交论学如
黑白之相反方圆水火之不相入也此复
何哉说者以为孔子没学者无所统一使
夫子在学者宜不至此然吾闻孔子行年
六十而六十化始之所是卒而非之曰言
岂一端而已夫当有所合也此一人尔而
有所谓昔日之言者有所谓今日之言者
而况于众口乎是以先王知群言之不可
一也因使人人淂极其说而不以同异为
卷六 第 7b 页
诛赏公卿大夫之出于斯时者亦人人各
荐其所闻而不以同异为喜愠何者闺门
之内父子兄弟相与言而有可有不可筮
人布䇲卜师引龟而参之一从一不从
故曰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宁可罪哉今为
申啇之学者则不然以谓同心同德者周
人所以㒷离心离德者商人所以亡刑赏
生杀足以整齐天下而不能塞异议之口
则非所以一道德而同风俗噫古之所谓
卷六 第 8a 页
同心同德者果谓此耶吾不忍闻是说矣
周公之时朝廷之士为不少矣而东征之
议书称十夫予翌则同者寡而不同者众
矣岂皆小人耶岂皆诛之耶夫以周公之
权而十人者助之其势足以诛锄议臣之
异己者为有馀矣鼻息所向天下其孰敢
违然近于人情通于物理忠于王室而推
至公于天下者终不肯为此何则驾驭群
臣正恐其雷同耳奴婢同则家道危臣下
卷六 第 8b 页
同则人主孤人主孤而天下之祸可胜讲
㦲古之人所以贵和而贱同者虑正在此

  祸福论
昔之谈祸福者固常归之善恶矣然其效
可睹也其始曰为善者必淂福为恶者必
淂祸取报于天如探左契于是天下之人
悚然而畏然为善者果得福乎为恶者果
得祸乎是特未可知也言既不效则迁就
卷六 第 9a 页
其说曰为善者非遽有福也要久而后吉
为恶者非遽有祸也要久而后凶譬之果
榖要待其熟于是天下之人怃然而疑今
君子长者子孙苗裔不为少矣而果吉乎
妒民害物专门为恶者古亦众矣而果凶
乎是亦未可知也既又不效则复迁就其
说曰为善者淂福常多不幸而抵祸者或
寡矣为恶者大槩淂祸幸而免者亦时时
有之于是天下之人哑然而笑今所谓常
卷六 第 9b 页
得者果多乎所谓幸不幸者果少乎是亦
未可知也自始至此三易其说而言辄不
效则民益解体而矫激之论生焉曰为善
者及淂祸为恶者及淂福自汉以来尝有
是说然蹈道者岂尽淂祸乎奸佞险贼不
忠不孝者岂尽淂福乎其效亦可睹矣吾
意以谓祸福出于天善恶出于人二者不
相为谋如五星散行而有时乎相值人见
其适相值也而遂引以为常此不可谓合
卷六 第 10a 页
于理矣今世或为善而祸或为善而福或
为善而漠然无有祸福其为恶也亦如之
不为善不为恶者亦如之要之不可测善
乎杨子之言曰修其善者为善人修其恶
者为恶人善恶之报惟是为有证易称积
善馀庆诗言自求多福书言福善祸淫孟
子言祸福自己求之彼非有失也有为而
然也
眉山唐先生文集卷六
卷六 第 10b 页
卷六 第 11a 页
眉山唐先生文集卷六目
             唐庚 子西
  论
    名治论
    存旧论
    辨同论
    祸福论
卷六 第 1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