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第 1a 页
眉山唐先生文集卷七
眉山 唐庚 子西
论
辨蜀论
自顷诸公论议多以蜀人为疑苟可以防
闲阻遏无不为矣吾不知其说也以公孙
述尝有蜀乎是时王郎㩀邯郸卢芳㩀九
原刘永㩀梁宋隗嚣㩀秦陇而秦礼李宪
之属不可胜数何独蜀也以刘氏常有蜀
眉山 唐庚 子西
论
辨蜀论
自顷诸公论议多以蜀人为疑苟可以防
闲阻遏无不为矣吾不知其说也以公孙
述尝有蜀乎是时王郎㩀邯郸卢芳㩀九
原刘永㩀梁宋隗嚣㩀秦陇而秦礼李宪
之属不可胜数何独蜀也以刘氏常有蜀
卷七 第 1b 页
乎是时曹氏㩀河南袁绍㩀河朔袁述㩀
九江刘表㩀荆州孙氏㩀江表而公孙度
宋度建之属不可胜数何独蜀也以王孟
尝有蜀乎是时刘隐称南汉李景称南唐
钱镠称吴越刘崇称东汉而马啇王审知
高季㒷之属不可胜𢾗何独蜀也议者以
谓蜀有剑阁之险白帝之隘是大不然吴
有长江魏有成皋赵有井陉燕有飞狐秦
有崤函天下之险有甚于蜀者矣而议者
九江刘表㩀荆州孙氏㩀江表而公孙度
宋度建之属不可胜数何独蜀也以王孟
尝有蜀乎是时刘隐称南汉李景称南唐
钱镠称吴越刘崇称东汉而马啇王审知
高季㒷之属不可胜𢾗何独蜀也议者以
谓蜀有剑阁之险白帝之隘是大不然吴
有长江魏有成皋赵有井陉燕有飞狐秦
有崤函天下之险有甚于蜀者矣而议者
卷七 第 2a 页
又谓蜀有沃野之饶盐铁之富是又不然
史称秦地膏腴谓之陆海齐有鱼盐丝麻
战国最为强雄楚通百越擅三江五湖之
利吴人鼓铁熬盐通天下天下之富有甚
于蜀者矣江左寇盗不止于谯纵山东藩
镇十倍于刘辟甘陵之围难拔于均顺江
津之谋易败于逢育今天下无事大臣长
虑却顾推自昔祸患之所从起而逆闲之
此其意则是矣而独施之于蜀则吾不知
史称秦地膏腴谓之陆海齐有鱼盐丝麻
战国最为强雄楚通百越擅三江五湖之
利吴人鼓铁熬盐通天下天下之富有甚
于蜀者矣江左寇盗不止于谯纵山东藩
镇十倍于刘辟甘陵之围难拔于均顺江
津之谋易败于逢育今天下无事大臣长
虑却顾推自昔祸患之所从起而逆闲之
此其意则是矣而独施之于蜀则吾不知
卷七 第 2b 页
也
正友论
庾公之斯以朋友之故废君命而君子不
以为私叩轮去金发虚矢以塞责而君子
不以为欺郦况之说其友也其言甚甘而
君子不以为险其友为之堕肌陨首覆宗
绝祀而君子不以为忍知此二义然后可
以言友矣方汉之时吕禄之权为如何其
宗族亲党日夜相与计议者为如何国家
正友论
庾公之斯以朋友之故废君命而君子不
以为私叩轮去金发虚矢以塞责而君子
不以为欺郦况之说其友也其言甚甘而
君子不以为险其友为之堕肌陨首覆宗
绝祀而君子不以为忍知此二义然后可
以言友矣方汉之时吕禄之权为如何其
宗族亲党日夜相与计议者为如何国家
卷七 第 3a 页
社稷宗庙之势为如何而父又劫质其急
为如何又安得舍所重以安所䡖则以计
劫之也固宜彼子濯孺子之事岂至是耶
以区区之郑固非卫之所以存亡区区之
子濯孺子又非郑之所以强弱敌去而追
之兹又国事之区区者而弯弓于其友则
在名义为至重此孟子所谓一钩金与一
舆羽之势也何得以吕禄比之夫莫重于金
莫䡖于羽此虽三尺之童足以知之至于
为如何又安得舍所重以安所䡖则以计
劫之也固宜彼子濯孺子之事岂至是耶
以区区之郑固非卫之所以存亡区区之
子濯孺子又非郑之所以强弱敌去而追
之兹又国事之区区者而弯弓于其友则
在名义为至重此孟子所谓一钩金与一
舆羽之势也何得以吕禄比之夫莫重于金
莫䡖于羽此虽三尺之童足以知之至于
卷七 第 3b 页
轻重之中又有䡖重焉则非通孟子者不
能权之矣孟子之书世未有通之者故汉
魏之臣如苏章于禁之徒皆以得已之事
亲诛其友犹复毅然自谓忠于朝廷而世
亦莫知其为天下之至恶自是而后一变
而相证再变而相告三变而至相诬蔑也
岂不愈惑哉呜呼名教之事圣贤谈之尽
矣患不深考耳君使已诛其友则如之何
曰审之祸大则诛之馀者可救则救之可
能权之矣孟子之书世未有通之者故汉
魏之臣如苏章于禁之徒皆以得已之事
亲诛其友犹复毅然自谓忠于朝廷而世
亦莫知其为天下之至恶自是而后一变
而相证再变而相告三变而至相诬蔑也
岂不愈惑哉呜呼名教之事圣贤谈之尽
矣患不深考耳君使已诛其友则如之何
曰审之祸大则诛之馀者可救则救之可
卷七 第 4a 页
赎则赎之无罪者辨之不可则辞于君要
之不可以执戈友为不善则如之何曰审
之祸大则诛之其次痛责而匡正之不从
则去之其小者则忠告之不从则已终不
可弃也夫上则善其君下则善其友使君
臣朋友之间无不满焉者岂非人之所欲
哉不幸而至于此则古人所以处之者亦
有道矣而论者不察以君臣为公指明友
谓之私何其不思之甚欤孔子曰以孝事
之不可以执戈友为不善则如之何曰审
之祸大则诛之其次痛责而匡正之不从
则去之其小者则忠告之不从则已终不
可弃也夫上则善其君下则善其友使君
臣朋友之间无不满焉者岂非人之所欲
哉不幸而至于此则古人所以处之者亦
有道矣而论者不察以君臣为公指明友
谓之私何其不思之甚欤孔子曰以孝事
卷七 第 4b 页
君则忠曾子曰朋友不信非孝也是相生
法也何名为私乎父子兄弟出于天君臣
夫妇朋友出于人而父子兄弟夫妇主恩
君臣朋友主义则五教之中近于君臣者
惟朋友为然故欲知人臣之忠者必于朋
友焉观之宁有贼害其友而能忠于所事
者乎是物理之必不然者夫以公心处之
何适而非公苟私矣则君臣父子夫妇长
幼皆私也宁独友哉嗟夫教之所自出者
法也何名为私乎父子兄弟出于天君臣
夫妇朋友出于人而父子兄弟夫妇主恩
君臣朋友主义则五教之中近于君臣者
惟朋友为然故欲知人臣之忠者必于朋
友焉观之宁有贼害其友而能忠于所事
者乎是物理之必不然者夫以公心处之
何适而非公苟私矣则君臣父子夫妇长
幼皆私也宁独友哉嗟夫教之所自出者
卷七 第 5a 页
三而世缺其一曰师其所以为教者五而
抑其一曰友
察言论
古之人臣抵掌缓颊说人主以用兵者其
言未常不引义慷慨豪健俊伟使听者踊
跃激发奋然而从之至考论其心则有为
国计者有为身谋者是不可以不察也今
夫战则除害于时不战则贻患于后此有
必胜之势彼有必败之道思虑深熟利害
抑其一曰友
察言论
古之人臣抵掌缓颊说人主以用兵者其
言未常不引义慷慨豪健俊伟使听者踊
跃激发奋然而从之至考论其心则有为
国计者有为身谋者是不可以不察也今
夫战则除害于时不战则贻患于后此有
必胜之势彼有必败之道思虑深熟利害
卷七 第 5b 页
之形了然于胸中知其决不误国而后为
之若此者为国计非身谋也张华裴度是
已天下既平谋臣宿将以侯就第杜门却
扫无所用其奇则瞑目扼腕争为用兵之
说庶几有以逞其智勇而舒其意气若此
者为身谋非国计也臧宫马武是已国家
无事贪财嗜利之臣无所侥倖则必鼓倡
兵端以求其所欲兵革一动则金钱货币
玉帛子女何求而不淂若此者为身谋非
之若此者为国计非身谋也张华裴度是
已天下既平谋臣宿将以侯就第杜门却
扫无所用其奇则瞑目扼腕争为用兵之
说庶几有以逞其智勇而舒其意气若此
者为身谋非国计也臧宫马武是已国家
无事贪财嗜利之臣无所侥倖则必鼓倡
兵端以求其所欲兵革一动则金钱货币
玉帛子女何求而不淂若此者为身谋非
卷七 第 6a 页
国计也陈汤甘延寿是已官崇禄厚无所
羡慕惴惴焉惟恐一日失势而不得保其
所有则必建开边之议以中人主之欲以
久其权若此者为身谋非国计也杨国忠
是已前侯故将失职之臣负罪忧畏思有
以撼动其君则争议边功以希复进若此
者为身谋非国计也窦宪是已古之人臣
逆莭已萌而功效未著人心未服则未尝
不因战伐之功以收天下之望若此者为
羡慕惴惴焉惟恐一日失势而不得保其
所有则必建开边之议以中人主之欲以
久其权若此者为身谋非国计也杨国忠
是已前侯故将失职之臣负罪忧畏思有
以撼动其君则争议边功以希复进若此
者为身谋非国计也窦宪是已古之人臣
逆莭已萌而功效未著人心未服则未尝
不因战伐之功以收天下之望若此者为
卷七 第 6b 页
身谋非国计也(渊圣御名)温刘𥙿是已嗟
乎秦汉以来说人主以用兵者多矣或胜
或不胜要之为国计者至少为身谋者如
此其多途也可不戒哉
悯俗论
自古诸侯风俗大小曷常不与其国相称
齐地负海膏壤二千里则其俗阔达宽缓
而多智全晋未分时在春秋世最为强国
则其俗用意深远有古帝王之遗风邹鲁
乎秦汉以来说人主以用兵者多矣或胜
或不胜要之为国计者至少为身谋者如
此其多途也可不戒哉
悯俗论
自古诸侯风俗大小曷常不与其国相称
齐地负海膏壤二千里则其俗阔达宽缓
而多智全晋未分时在春秋世最为强国
则其俗用意深远有古帝王之遗风邹鲁
卷七 第 7a 页
居洙泗之间迫于齐楚国小而地狭则其
俗亦复龌龊而谨畏今天下大矣尧舜三
代之地盖不至于此民生其间耳之所闻
目之所睹体之所安者壮矣而风俗之大
不足以称之有是理否风俗非一事要以
人材为本今士大夫达时变识事情警敏
有馀矣至于学治道通大体气力度量足
以支久而任重者未可多得是岂无有也
有而不容于时今之建言者类皆薄物细
俗亦复龌龊而谨畏今天下大矣尧舜三
代之地盖不至于此民生其间耳之所闻
目之所睹体之所安者壮矣而风俗之大
不足以称之有是理否风俗非一事要以
人材为本今士大夫达时变识事情警敏
有馀矣至于学治道通大体气力度量足
以支久而任重者未可多得是岂无有也
有而不容于时今之建言者类皆薄物细
卷七 第 7b 页
故非天下所以治乱安危而士之所言亦
不过趣一切办治而已非能有益于宗庙
社稷计也学术小故无大论议力量狭故
无大功名以为上世悉然则前此风俗尝
广矣当是之时惟恐其疏尔形势非有不
同年表日历非甚相远而更病其隘是必
有说矣吾闻江海之水必有吞舟之鱼通
邑大都必有千金之家以四方万里之国
而非得恢廓宏远之风以充之是犹衣九
不过趣一切办治而已非能有益于宗庙
社稷计也学术小故无大论议力量狭故
无大功名以为上世悉然则前此风俗尝
广矣当是之时惟恐其疏尔形势非有不
同年表日历非甚相远而更病其隘是必
有说矣吾闻江海之水必有吞舟之鱼通
邑大都必有千金之家以四方万里之国
而非得恢廓宏远之风以充之是犹衣九
卷七 第 8a 页
尺之衣束十围之带高视阔步而血气不
逾中人也可乎建武永平之治未必不优
于西京而风俗不及者正其小也传曰不
知其形视其影也今百工之所造啇贾之
所鬻女女之所服者日益狭隘而一时人
物大率精悍而短小此非其影耶古之化
俗恶者可使善邪者可使正今俗非有他
也独患小耳顾不可使之大乎
议赏论
逾中人也可乎建武永平之治未必不优
于西京而风俗不及者正其小也传曰不
知其形视其影也今百工之所造啇贾之
所鬻女女之所服者日益狭隘而一时人
物大率精悍而短小此非其影耶古之化
俗恶者可使善邪者可使正今俗非有他
也独患小耳顾不可使之大乎
议赏论
卷七 第 8b 页
刑赏为用尚矣自尧舜时已有是说今夏
书有之啇书亦有之至周礼为最详而孔
子孟子无取焉以为上意所向天下靡然
而从惟患其过不患其不及故为人主者
示以好恶荣辱足矣何至用刑赏哉天下
无事民各安其性命之情非有夏启伐国
之㪯盘庚涉河之后而重赏以募善痛劾
以惧恶此骇民乱俗之本王者之所深恶
也扬子曰民可使觌德不可使觌刑觌德
书有之啇书亦有之至周礼为最详而孔
子孟子无取焉以为上意所向天下靡然
而从惟患其过不患其不及故为人主者
示以好恶荣辱足矣何至用刑赏哉天下
无事民各安其性命之情非有夏启伐国
之㪯盘庚涉河之后而重赏以募善痛劾
以惧恶此骇民乱俗之本王者之所深恶
也扬子曰民可使觌德不可使觌刑觌德
卷七 第 9a 页
则纯觌刑则乱以吾观之宁独刑哉刑赏
皆不可觌而赏为甚秦法斩一首赐爵一
级而秦人赐爵者十室而九方是之时宗
室非此者不得附属籍而民非此者不得
有芬华故闾阎以公乘侮其乡人郎中以
上爵傲其父兄世知觌刑之弊至于亡秦
而不知秦俗之败正坐觌赏尔高祖以金
钱爵邑收天下豪俊此可与创业矣而不
可与守成可与立事矣而不可与善俗何
皆不可觌而赏为甚秦法斩一首赐爵一
级而秦人赐爵者十室而九方是之时宗
室非此者不得附属籍而民非此者不得
有芬华故闾阎以公乘侮其乡人郎中以
上爵傲其父兄世知觌刑之弊至于亡秦
而不知秦俗之败正坐觌赏尔高祖以金
钱爵邑收天下豪俊此可与创业矣而不
可与守成可与立事矣而不可与善俗何
卷七 第 9b 页
则利者君子之所讳也宋牼一言及之孟
子恐惧变色以为不可训而况以利诱天
下得乎汉道之杂盖始于此是术也施之
众庶犹若有理焉施之士大夫则过矣古
之誓师必以赏戮为言至告群臣则曰用
罪罚厥死用德彰厥善谓之德者盖有恩
礼存焉不指谓赏而已不言戮者以士可
杀不可辱故也德近义所以待君子赏近
利所以待小人古之所以待君子小人故
子恐惧变色以为不可训而况以利诱天
下得乎汉道之杂盖始于此是术也施之
众庶犹若有理焉施之士大夫则过矣古
之誓师必以赏戮为言至告群臣则曰用
罪罚厥死用德彰厥善谓之德者盖有恩
礼存焉不指谓赏而已不言戮者以士可
杀不可辱故也德近义所以待君子赏近
利所以待小人古之所以待君子小人故
卷七 第 10a 页
有间矣世称伯夷叔齐适周使叔旦往见
之曰加富二䓁就官一列血牲而盟之二
子相视而矣此固虚语也武王周公岂至
是哉使诚有此则其见笑也固宜何则贪
夫徇利烈士徇名不察其所徇为如何而
一切以利啖之岂其志也哉是术也施之
士大夫犹有理焉施之大臣则又过矣昔
平原君用魏无忌兵解邯郸之围虞卿为
之请封公孙龙曰不可王㪯君相赵封君
之曰加富二䓁就官一列血牲而盟之二
子相视而矣此固虚语也武王周公岂至
是哉使诚有此则其见笑也固宜何则贪
夫徇利烈士徇名不察其所徇为如何而
一切以利啖之岂其志也哉是术也施之
士大夫犹有理焉施之大臣则又过矣昔
平原君用魏无忌兵解邯郸之围虞卿为
之请封公孙龙曰不可王㪯君相赵封君
卷七 第 10b 页
东城非以有功也以亲戚故也君受相印
不辞割地不言无功亦自以亲戚故也今
有功而欲求夫益封则是以亲戚 受城
而乃以国人计功也其可乎哉世皆以龙
之说为知言吾尝闻之留侯晚莭决策建
都关中为议又复出奇策而取马邑皆不
思求所以益其封由此观之留侯之处于
已者不以功名利禄为心而出于流俗之
表自待者不綦重乎而朝廷所以处之者
不辞割地不言无功亦自以亲戚故也今
有功而欲求夫益封则是以亲戚 受城
而乃以国人计功也其可乎哉世皆以龙
之说为知言吾尝闻之留侯晚莭决策建
都关中为议又复出奇策而取马邑皆不
思求所以益其封由此观之留侯之处于
已者不以功名利禄为心而出于流俗之
表自待者不綦重乎而朝廷所以处之者
卷七 第 11a 页
亦复有体汉世君臣惟此为近古哉
眉山唐先生文集卷七
眉山唐先生文集卷七
卷七 第 11b 页
卷七 第 12a 页
眉山唐先生文集卷七目
唐庚 子西
论
辨蜀论
正友论
察言论
悯俗论
议赏论
唐庚 子西
论
辨蜀论
正友论
察言论
悯俗论
议赏论
卷七 第 1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