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卷十一 第 1a 页
眉山唐先生文集卷十一
        眉山 唐庚 子西
 铭
  船娘铭
船娘吾幼女也政和五年吾发惠州次番
禺舣舟沧浪之亭而女于是乎生明年至
江陵寓居于沙头而女于是乎死是夕瘗
于鹤鸣寺之南其生也以十月初三日其
死而瘗之也以五月二十六日凡居人世
卷十一 第 1b 页
二百三十有三日其将瘗也其母黎氏持
而哭之曰儿玉也舍我安之乎吾即其语
而为铭曰
 空空如谷何以得此玉终非作福未几
 而毁于椟
  黎氏权厝铭
侍女黎氏杨越人八年随吾遵海滨丁酉
北归至江津一疾即死不及伸月寔丙午
日壬寅葬之未可携莫因权厝于此有子
卷十一 第 2a 页
存何以识之考斯文
  三国杂事序
上自司马迁史记下至五代史其间𢾗千
百年正统偏伯与夫僣窃乱贼甚微至弱
之国外至蛮夷戎狄之邦史家未有不书
其国号者而三国志独不然刘备父子相
继四十馀年始终号汉未尝一称蜀其称
蜀者流俗之语耳陈寿黜其正号从其俗
祢循魏晋之私意废史家之公法用意如
卷十一 第 2b 页
此则其所书善恶褒贬与夺尚可信乎魏
晋之世称备为蜀犹五代称李璟为吴称
刘崇为晋矣今五代史作南唐比汉世家
未尝以吴晋称之独陈寿如此初无义例
直徇好恶耳往时欧阳文忠公作五代史
王荆公曰五代之事无足采者此何足烦
公三国可喜事甚多悉为陈寿所坏可更
为之文公然其言竟不睱作也惜㦲
 三国杂事篇上
卷十一 第 3a 页
  诸葛丞相为后主写申韩𬋩子六韬
   各一通
学者责孔明不以经术辅导少主乃用六
韬𬋩子申韩之书吾谓不然人主不论拨
乱守文要以智略为先后主宽厚仁义襟
量有馀而权略智调是其所短当时识者
咸以为忧六韬述兵权奇计𬋩子贵䡖重
任权衡申子覈名寔韩子引绳墨切事情
施之后主正中其病矣药无善恶要以对
卷十一 第 3b 页
病为妙万金良药与疾不相值亦复何有
补哉
  法正为蜀郡太守杨武将军一饭之
   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或言其太
   横亮曰主公之在公安也进退狼
   跋赖孝直为辅翌今翻然翱翔不
   可复制如何禁止使不得行其意
   邪孙盛评曰威福自下亡国之道
   安可以功臣而极其凌肆诸葛氏
卷十一 第 4a 页
   之言于是失政刑矣
秦昭王以范睢之故至质平原君移书赵
王以购魏齐之首李广诛霸陵尉上书自
劾武帝诏曰报恩复仇朕之所望于将军
也复何疑哉国初郭进为山西巡检民诉
进略夺其女太祖怒曰汝小民也配女当
得小民今得吾贵臣顾不可耶驱出之而
三人者卒皆有以报国古之英主所以役
使豪杰彼自有意义若孙盛之所见其亦
卷十一 第 4b 页
小矣
  董昭建议曹公宜进爵国公九锡备
   物以彰殊勋荀彧称曹公㒷师本
   为朝廷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曹公由是不平彧以忧死论者曰
   彧叶规曹氏以倾汉祚晚莭立异
   无救运移
管仲相(御/名)公伐山戎伐陈蔡伐楚伐晋其
志欲尊周尔而(御/名)公遂有封禅之志文若
卷十一 第 5a 页
依曹公平青徐平许洛平河朔平汉南其
志欲尊汉耳而曹公遂有九锡之议𬋩仲
知封禅之不可许也故设词以拒之文若
知九锡之不可长也故逊词以却之𬋩仲
幸故 公从其说以全勤王之功文若不
幸故曹公不用其语以成窃国之祸其终
始幸不幸异耳用心岂不同耶论者何淂
非之
  华歆邴原𬋩宁相善时人号为一龙
卷十一 第 5b 页
   歆为首原为腹宁为尾魏略云
邴原管宁皆盛德之士而歆为之首则歆
之为人可知矣然汉书称伏后之废操使
歆勒兵入宫收后后闭户匿壁中歆破户
发壁而入此岂盛德之士哉操虽奸雄然
用人各当其理方是之时魏氏群臣如董
昭夏侯惇贾诩程昱郭嘉之流为不少足
以辨此何至使歆为之歆果贤邪操决不
敢以此使之以此事操则歆决不淂为贤
卷十一 第 6a 页
者陈寿作原传称少与𬋩宁俱以操尚称
初不及歆至作宁传又称与原歆相友岂
三人相友而歆独无操尚乎朋友出处不
齐理宜有之操尚不同则非所以为友矣
此予之所未解也
  建㒷五年丞相亮出屯汉中
是岁丁未魏之太和元年吴之黄武六年
也魏明帝即位既己踰年君臣无间前此
吴人攻夏口围石阳不克是岁保境不动
卷十一 第 6b 页
初孔明说先主以保有荆益西和诸戎南
抚夷越外交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
遣上将向宛洛而将军身出秦川则伯业
可成汉室可㒷矣孔明始议如此至是天
下宁有变耶而遽有此㪯何哉
  曹公征乌丸遣使辟田畴畴戒门下
   趋严州人问曰昔袁公礼命五至
   而君不屈今曹公使一来而君若
   恐弗及何也畴笑曰此非尔所知
卷十一 第 7a 页
   也即随使者到军
或曰田畴辞聘于袁氏从辟于曹公门人
怪之畴矣而不荅何也曰难言也昔汉明
帝问于吴良曰先帝召卿不至反从骠骑
游耶良曰先帝以礼待下故臣得以礼进
退骠骑以法检下故臣为法屈尔畴之用
意盖亦如此是时袁氏政宽故畴可得不
至曹氏刻急故畴不敢不来来非慕义故
终身不受封爵畴虽不言而言无不在其
卷十一 第 7b 页
中矣
 曹公定邺祠袁绍墓哭之流涕孙盛
   评曰先王诛赏将以惩劝而尽哀
   于逆臣之冢为政之道踬矣匿怨
   友人前哲所耻税骖旧馆义无虚
   涕道乖好绝何哭之有汉祖失之
   于项氏曹公遵谬于此㪯百虑之
   一失也
禹见刑人于市下车而哭之况刘项受命
卷十一 第 8a 页
怀王约为兄弟而绍与操少相友善同起
事而绍又盟主乎继道乖好绝至于相倾
然吾以公义讨之以私恩哭之不以恩掩
义亦不以义废恩是古之道也何名为失
哉孙氏之论非但僻学也盖亦可谓小人

  章武三年四月先主崩于永安宫五
   月后主袭位于成都改元建㒷
人君继体踰年改元而章武三年五月改
卷十一 第 8b 页
为建㒷此陈寿所以短孔明也以吾观之
似不为过古者人君虽立尚未即位也明
年正月行即位之礼然后书即位而称元
年后世承袭之初固已即位矣称元不亦
可乎故曰不为过也古者人君袭位未踰
年不称君故子猛不书王子般子赤不书
公后世承袭之初固已称君矣称元不亦
可乎故曰不为过也春秋之时未有一年
而二名者如隐公之末年既名之为十一
卷十一 第 9a 页
年矣不可复名为(御名)公元年自纪元以来
未有一岁而再易者矣有一岁而三四易
者矣岂复以二名为嫌而曰不可乎故曰
不为过也非特此也今之所谓元年与古
异矣古之所谓元年者某君之一年也故
必踰年而后称之如前所云后世所谓元
年者其号之一年耳嗣位而称之可也踰
年而后称之亦可也
  建安十三年曹公自江陵征备至赤
卷十一 第 9b 页
   壁与备战不利退保南郡
世之为将者务多其兵而不知兵至三十
万难用矣前代以六十万胜楚以四十万
胜秦唯王剪项籍二人而多多益善者惟
韩信能之自馀兵至三十万未有得志者
赵括以四十五万败于长平汉初合五诸
侯兵五十六万败于彭城以三十万困于
白登王恢引三十二万伏马邑无功王邑
以百万败于昆阳黄中以百万败于寿张
卷十一 第 10a 页
苻坚以八十万败于合肥隋以九十万败
于辽东其众愈多其败愈毒然犹有可诿
者曰将不善若曹公可谓善将矣复以水
军六十万号称八十万而败于乌林是时
战舰相接故为敌人所烧大众屯聚故疫
死者几半此兵多为累之明验也以高祖
之才不过能将十万则水军六十万必得
如高祖者六人乃能将之高祖岂易得哉
其败也固宜
卷十一 第 10b 页
卷十一 第 11a 页
 眉山唐先生文集卷十一目
             唐庚 子西
   铭
    船娘铭
    黎氏权厝铭
    三国杂事序
    三国杂事篇上
    诸葛丞相为后主写申韩管子六
     韬各一通
卷十一 第 11b 页
    法正为蜀郡太守杨武将军一饭
     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
    董昭建议曹公宜进爵国公
    华歆邴原𬋩宁相善时人号为一
     龙歆为首原为腹宁为尾魏略
     云
    建㒷五年丞相亮出屯汉中
    曹公征乌丸遣使辟田畴畴戒门
     下趋严州
卷十一 第 12a 页
    曹公定邺祠袁绍墓
    章武三年四月先主崩于永安宫
     五月后主袭位于成都改元建
     㒷
    建安十三年曹公自江陵征备至
    赤壁与备战不利退保南郡
卷十一 第 1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