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三
卷十三 第 1a 页
眉山唐先生文集卷十三
        眉山 唐庚 子西
 三国杂事篇下
  亮出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响应
   会马谡败三郡不守亮拔西县千
   馀家还汉中
汉全盛时日月所照横目之民皆汉赤子
其后德薄不能保有黎庶则㪯江以东而
投之吴割渭以北而捐之魏则民不弃汉
卷十三 第 1b 页
而汉弃其民亮出祁山三郡望风响应而
亮不能守则亮负于民而民不负亮方是
之时固当集其所获之众痛自引咎而谢
遣之使崤陇之民晓然皆知吾心则后日
之举不患其不至如其不然在彼犹在此
也而亮拔西县千馀家迁之汉中既不足
以伤敌而使无辜之民流离迁徙违其宗
族去其坟墓岂三郡所以响应之意哉此
虽边鄙之常然于孔明则有不应尔者此
卷十三 第 2a 页
吾所以为之惜也
  孙亮太平二年宗室孙基盗乘御马
   付狱侍中刁玄奏曰基法应死然
   鲁王早终惟陛下哀原之亮曰法
   者天下所共柰何以情相逭耶当
   思所以释此者玄曰赦有小大或
   天下或千里或五百里随意所及
   乃赦宫中基得以免
吴之君臣可谓上下皆失其分矣汉世诸
卷十三 第 2b 页
侯王有罪当诛丞相御史典客宗正廷尉
奏请论如法制曰朕不忍致法其与列侯
二千石议之于是丞相御史䓁又奏臣䓁
谨与列侯二千石议皆曰宜论如法制曰
朕不忍致法其废勿王或削地若于夫请
论如法者有司以法守不忍致法者人主
以道揆今亮人主而论法玄有司也而论
情故曰吴之君臣可谓上下皆失其分矣
  鲁肃劝权以荆州借备周瑜言备枭
卷十三 第 3a 页
   雄不宜以土地资业之
汉时荆南之地为郡者七刘表之殁南阳
入于中原而荆州独有南郡江夏武陵长
沙桂阳零陵备之南奔刘琦以江夏从之
其后四郡相继归附于是备有长沙武陵
桂阳零陵之地曹仁既退关羽周瑜错处
南郡而备领荆州牧居公安则六郡之地
备已悉㩀之矣其所以云借者犹韩信之
言假也虽欲不与得乎鲁肃之议正合良
卷十三 第 3b 页
平蹑足之几而周瑜独以为不然屡胜之
家果不可与料敌㦲
  建安二十年先主居公安使关羽争
   荆州会曹公征汉中先主恐失益
   州引军还蜀
曹公征汉中先主闻之与吴连和分荆州
是矣引军还蜀非也是时蜀有南郡之地
而先主以蜀兵五万居公安若进㩀襄阳
而羽帅五万之众以袭许卷甲疾趋五日
卷十三 第 4a 页
而可至事成则天下未可量不成则汉中
之师不攻而自退此兵法所谓攻其所必
救者初曹公征柳城备劝表以袭许及备
㩀荆州亦不能办此信乎天命之有所在

  孙权称尊议者以为交之无益而名
   体弗顺宜遂绝之孔明以为未可
或曰孔明之不绝吴权耶正耶曰正也非
权也六国之时诸侯皆僣矣孟子以为有
卷十三 第 4b 页
王者作不皆比而诛之必教之不从而后
诛之然则未教之罪王者有所不诛孔明
之势既未能有以教𣅳则吴之僣拟未可
以遽责此王者之法也非权也
  𣅳欲以兵万人讨樊胄权问潘浚浚
   言五千兵足以擒胄因论胄可破
   状权奇其言遣将五千讨平之
权克荆州将吏悉降而浚独坚卧不屈权
舆致之浚伏床而泣悲不自胜其于所事
卷十三 第 5a 页
何其厚也既而樊胄欲以武陵自拔归蜀
浚为权画策卒自将讨平之其于所厚又
何薄也意者在君为君有不淂不然者乎
吾闻乐毅去燕适赵赵欲与之伐燕毅泣
曰昔之事燕犹今之事赵也毅若获戾放
在他国终身不敢谋赵之徒𨽻况其国乎
使乐毅愚人也则可乐毅少知事君则浚
不得为无罪矣
  晋侍中荀勖中书令和峤使著作郎
卷十三 第 5b 页
   陈寿定故蜀丞相诸葛亮故事为
    二十四篇号诸葛氏集上之
魏文帝即位求孔融之文以为不减班杨
晋武帝践祚诏定诸葛亮故事而比之周
诰融既魏武之仇恨而亮亦晋宣之仇敌
二人之言宜非当时之所欲闻而并见收
录惟恐其坠失荡然无忌犹有先王大公
至正之道存焉此吾所以特有取乎魏晋

卷十三 第 6a 页
  魏明帝即位抚军大将军司马懿镇
   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
   中军大将军曹真并为开府
汉初置丞相御史府后置三公府将帅出
征置幕府军罢即废不常置也今魏既置
三公而懿䓁并为大将军开府京师此何
理耶公室之卑盖自此始矣蜀将李平闻
懿䓁开府辟召以说孔明孔明鄙之是时
中原人物推陈长文为第一今长文亦为
卷十三 第 6b 页
此馀无足道矣
  建安十八年汉帝诏并十四州复为
   九州
(御名)调鲁作三军合周礼矣其志乃欲
卑公室而夺之权曹操讽复九州合禹贡
矣其志乃欲广冀州而益其地夫引经术
称古谊者固未必皆奸人而奸人之欲济
其邪谋者亦未尝不引经术而称古谊既
不可以尽信亦不可以皆疑要在乎察之
卷十三 第 7a 页
而已
  庞统说先主取益州先主曰今吾与
   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
   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
   事相反乃可成尔以小故而失信
   义于天下吾不为也
宽胜急仁胜暴忠胜谲然操强而备弱宜
胜而反不如者何也操稊稗者也备五榖
之不熟者也五榖不熟固不如稊稗非谓
卷十三 第 7b 页
宽仁忠信不能胜诡暴急诈也备不能胜
操耳故曰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青龙三年张掖出石圆广一丈六尺
   高一丈七尺一寸围五丈八尺苍
   质而白理有若麟者若凤者有若
   虎者有若牛者若人马者有若八
   卦列宿孛彗者其字可读而不可
   晓时人以为魏晋之符
河图洛书之说欧阳永叔攻之甚力今观
卷十三 第 8a 页
此图与河图洛书亦何以异惜乎时无伏
羲神农故莫能通其义而陋者以为魏晋
之符彼魏晋何足道安知其非八卦九畴
之类也造化之所为犹有幸不幸焉而况
于人乎可胜叹哉可胜叹哉
  苏则为金城守闻魏氏代汉发服悲
   哭孙盛评曰士不非其所是不是
   其所非既己策名新朝复怀贰志
   岂大雅君子出处之分哉
卷十三 第 8b 页
魏氏受禅汉帝尚存缟素㪯哀诚为轾脱
然盛谓贰志兹又过矣箕子过故啇墟感
宫室毁坏伤之欲哭以方朝而不敢季札
哭王僚而事阖闾晏子哭庄公而事景公
哀死事生以待天命此人臣之分也何淂
谓之非其所事而事其所非乎孙盛枭音
使人闻而恶之
  诸葛亮闻张温败未知其故思之数
   日曰吾淂之矣是人清浊善恶太
卷十三 第 9a 页
   分明也
善恶太明诚取败之道然人之祸败有以
其道得之者有不以其道得之者若张温
之败可谓不以其道矣尚安可以推求其
故哉
  魏文帝赐群臣没入生口唯歆出而
   嫁之帝叹息孙盛评曰子路私馈
   仲尼则为之毁其食器田氏盗施
   春秋亦著以为讥孥戮之家国刑
卷十三 第 9b 页
   所肃纵使在哀矜于理亦不宜偏
   宥歆既以己居股肱之任则亦当
   公言之于朝宜也而乃默受嘉赐
   独为君子可谓匹夫之仁蹈道则
   未也
孙盛以刻薄之资承学于草窃乱贼之世
性习皆恶故其论议类皆如此夫见牛未
见羊孟子所谓仁术也何名为偏宥哉使
盛为廷尉于魏文之时则歆当以私馈盗
卷十三 第 10a 页
施诛矣东晋之不用盛不为过也
眉山唐先生文集卷十三
卷十三 第 10b 页
卷十三 第 11a 页
眉山唐先生文集卷十三目
           唐庚 子西
  三国杂事篇下
   亮出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皆
    向应
   孙亮太平二年宗室孙基盗乘御
    马付狱
   鲁肃劝权以荆州借备周瑜言备
    枭雄不宜以土地资业之
卷十三 第 11b 页
    建安二十年先主居公安使关羽
     争荆州会操征汉中先主恐失
     益州引军还蜀
    孙权称尊议者以为交之无益而
     名体弗顺宜遂绝之孔明以为
     未可
    吴欲以兵万人讨樊胄权问潘浚
     浚言五千兵足以擒胄因论胄
     可破状权奇其言遣将五千讨
卷十三 第 12a 页
     平之
    晋侍中荀勖中书令和峤使著作
     郎陈寿定故蜀丞相诸葛亮故
     事为二十有四篇号诸葛氏集
     上之
    魏明帝即位抚军大将军司马懿
     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
    曹休中军大将军曹真并为开
    府
卷十三 第 12b 页
   建安十八年汉帝诏并十四州复
    为九州
   庞统说先主取益州先主曰今与
    吾水火者操也操以急暴吾每
    事与相反若失信于天下吾不
    为也
   青龙三年张掖出石人以为魏晋
    之符
   苏则为金城守闻魏氏代汉发服
卷十三 第 13a 页
     悲哭
    诸葛亮闻张温败未知其故思之
     数日曰吾得之矣是人清浊善
     恶太分明也
    魏文帝赐群臣没入生口惟歆出
     而嫁之帝叹息
卷十三 第 1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