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七
卷二十七 第 1a 页
眉山唐先生文集卷二十七
       眉山 唐庚 子西
 启
  谢陈使君启
剖封七邑岁荐二人首及庸虚良深感愧
伏念厶备员百里至是再期因其俗之所
安岂能易俗齐以刑而未肃矧敢去刑惟
其守拙以无他所以见称于不优本来事
简非听断之无留适值岁礼致赋输之仅
卷二十七 第 1b 页
集以何功效致此品题此盖伏遇某官以
乡先生为郡刺史土地民政淂诸侯之宝
三敬义思恭有君子之道四悯怜椎鲁权
录羁单所学背时虽不侔于枘凿此身末
世或有望于桑榆论报殊私当期后日
 荅解元谢启
篆刻旧人望经郛而未见眩昏老眼岂文
鉴之能精偶为国以淂贤则因人而成事
尚期勉励前膺縻爵之荣益使衰迟坐获
卷二十七 第 2a 页
知人之誉百函拜赐十袭藏珍
  谢及第启
射策枫宸已甘退黜第名桂籍尚获采收
叨被宠荣惟知感慨切以文章君子之馀
事忠义天下之大闲国之休戚不系于文
章士之进退莫先于忠义方
天子临轩而策士岂徒求摛操之革而诸
儒充赋以在庭盖亦取切时之论欲考终
身之莭必观筮仕之初宜有谠言少裨睿
卷二十七 第 2b 页
听如△者少不好学老方读书左右图史
者十年涉猎经传者万卷壮心浸癖窦性
成痴虽古今成败之原粗知其略而篆刻
雕虫之学本非所长妄意拣金谩来市璞
青天万里堪嗟蜀道之难白雪一声难和
郢中之曲笙竽异好水石难投自知与世
不谐几欲拂衣而去因缘附骥侥倖化鹏
入瞻天日之光亲奉丝纶之诏周询要务
冀获至言顾为学之荒疏愧乎无补若与
卷二十七 第 3a 页
时而高下诚所不为姑尽莭以惓惓宁抱
关而碌碌夫何献白亦预拾青兹盖伏遇
某官匠石群材钧镕众窳与人不求备嘉
善矜不能苟有寸长未加尺退谓其辞虽
鄙讷论不将迎弃在边庭必能裹尸于马
革置之言论必 碎首于龙墀薄示甄收
或堪器使敢不冰霜志操金石肝肠狱讼
簿书岂辞劳于今日功名事业将有望于
他年庶免小人之归永为国士之报
卷二十七 第 3b 页
  荅通判赵承议启代
伏审宠膺睿渥荣佐郡符伏惟庆慰恭惟
某官宦路老成士流先达才能通敏学术
深醇评三尺之祥刑已资口案赞六条之
善治岂动心机曾称庆之未遑遽贻音之
见及何承谦挹惟有铭藏
 杂文
  送苗师颜序
崇宁元年冬㒷元军士有怨其守费诜者
卷二十七 第 4a 页
走益昌上变告诜叛益昌守淂之惶惑夜
半遣吏驰出城趋㒷元捕反虏即日以事
闻传檄郡国拘其亲属后旬日诜面缚至
并就逮者数十人悉首幪系狱穷治反状
自冬迄夏累月无所淂首鼠不决朝廷疑
之迁其狱于凤翔而天㒷宰苗君师颜实
领其事时二年六月也诜既槛就道所至
发卒鸣鼓围绕护送人皆意诜不能自白
而诜亦自度必死暨至岐下一问而淂寔
卷二十七 第 4b 页
八日而狱具诜无毫发罪即日破械出之
告者用赦窜海外诜之出也感慨悲泣观
者顾指欢呼道路喧传一日万口而师颜
之名遂满天下吾尝论诜之不死其所系
岂小哉向使一夫流言二千石族诛以死
则士大夫必将姑息吏卒谁敢控制而使
令厮役皆淂以胁制其主非
朝廷之明白师颜之俊伟则缙绅之祸岂
独诜而已哉汉时治狱必取通经术知古
卷二十七 第 5a 页
谊者不可谓无意也后二年予官凤翔师
颜为治中淂从之游每服其为人而㒷元
之事昔常欲作传而未果于其归也因以
为之序
  上钱宪杂文序
宪使钱公按益昌命厶献其所为文意将
有以教之也承命欣跃退求平生所业而
多难沦失存者无几其间复有俳谐者放荡
者触时忌者不近道者妄论天下利害非
卷二十七 第 5b 页
所当言者文多不足录者为故𥿄糊窗首
尾讹缺莫可考者率皆削去淂古赋一首
汉漂母碑一首竹轩记一首古乐府二首
近体诗一十九首并序为二十五首以献
噫士之自鬻非古也惟厶不能自鬻以取
困于时然亦以此淂出于门下而公亦信
其决非自鬻者庶几可以受教而无嫌焉
谨序
  李生方书序
卷二十七 第 6a 页
周官硩簇氏掌覆夭鸟之巢庭氏掌射国
中之夭鸟吾少时读书至此未尝不窈笑
以为不急之务也后读圣惠方言有鸟夜
飞谓之无辜小儿衣服遭之辄以感疾因
以无辜名之状如五疳吾以是知夭鸟之
害有如此者非独如郑氏所谓鹗鵩之类
而昔人所以力去者亦自有旨非独如郑
氏所谓国中洁清而已夫硩簇氏庭氏之
所去者虽不专指无辜而无辜之出于斯
卷二十七 第 6b 页
时者亦无所容其迹虽未必能尽诛要当
驱而出之于九州四海之外而不淂以为
害斯周公所建置果不可谓不切于事也
周道衰二官之职废物之神奸遂淂以滋
息涵养于天地之内数千百年愈久而愈
不可去故夭鸟之巢往往有之而世终莫
之识虽识亦莫如之何当此之时李生以
善医无辜专门名家于秦陇间其功利岂
少㦲生出论数十篇示余而求文以为序
卷二十七 第 7a 页
吾闻扁鹊入秦为小见医生岂淂其书乎
何其术之妙也年月日序
  送王观复序
绍圣丙子岁予官益昌始从吾友王砚复
游方是时其文已如击石拊石诚非世俗
之乐独音莭未和尔其后四年相会于南
隆复淂其文读之遂觉雍容调畅取意论
事益有条绪庶几乎八音克谐无相夺伦
者予方耸然异之求其说而未淂或者便
卷二十七 第 7b 页
谓涪翁在 观复以 书相切磨涪翁
 之相与反覆论 书柳子厚效渊明
古体诗十数解示之 文章低昂
疏密之莭疑其有淂于此是未必然
观复比来日益就道盖更事愈多见善愈
明少年锐气扫灭殆尽收敛反约渐有归
宿宜其见于文字者如此吾何以知其然
也人之精神何与于琴而几动于心则声
应乎指自然冥合有不可诘者而况于文
卷二十七 第 8a 页
乎文生于气气熟而文和此理之决然无
足怪者盖涪翁所告者法也余所论者理
也告之以法而观复又日进于理今其归
也自言从苏子于湘南过涪翁于宜城又
将尽淂其所谓法者则观复之于文岂特
如是而已耶观复其勉之哉
  郑默字序
郑子以其名默求字于余余为之说曰韩
非作说难竟以说死箕子过啇欲哭而不
卷二十七 第 8b 页
敢梁子作五噫之歌明帝闻而非之近岁
蔡常山以笑贬海上甚矣处世之难也言
笑歌哭皆有所禁则子之欲默也宜哉虽
然孟子不与右师言右师不说由是言之
默遂可以免乎字之曰时言
  上任德翁序(时年十五)
薛郡任公之教授通义也士之曳长𥚑服
方领抱书束带优游于泮宫者𢾗百人英
俊豪杰往往辈出有少年书生曰唐厶者
卷二十七 第 9a 页
诵书不甚多属文不甚工碌碌落落无可
称者一日持一轴书掉三寸舌草衣麻屦
攘袂登门危言高论不顾忌讳公一见而
嗟异之再见而礼貌之三见而怜惜之劝
戒勤笃教谕款密厶处之而不能自安退
而咨之于客曰公于我厚矣吾将图报矣
吾欲胁肩謟笑巧言令色以顺适其意以
是报公可乎客曰不可是小人之报也吾
将抱长剑挟匕首有恶声至者以血溅其
卷二十七 第 9b 页
襟以是报公可乎客曰不可是侠客之报
也吾将淬文锋砺辞锷庶几超腾奋跃高
飞远举于天下指之曰斯人也出于任公
之门以是报之可乎客曰唯唯是国士之
报也厶因书以为序
  招隐辞
   出左绵城南度涪水至南山下并
   江而东行三四里有居氏数十家
   以捕鱼为生世不易业不知其几
卷二十七 第 10a 页
   千百年古木参天自江北望之郁
   然幽深图经号渔父村盖昔时涪
   翁隐居处也吾汎舟至其下未尝
   不悠然遐想慷慨叹息徘徊不忍
   去世言前代隐士大率多虚名少
   寔效此诚有之然不可一槩以此
   量天下士盖昔人论隐士者必首
   称涪翁河上丈人二人之道寔并
   驾而齐驱者也河上丈人教安期
卷二十七 第 10b 页
   生安期生教毛翕翁毛翕翁教乐
   瑕翁乐瑕翁教乐臣公乐臣公教
   盖公盖公教平阳侯曹参为汉相
   国而高惠之间天下无事民务稼
   穑衣食滋殖盖自河上丈人至曹
   参更六七传授受失真去祖风益
   远而措之天下已奇伟卓绝如此
   使齐驱并驾者得行其意独不能
   处其君尧舜乎河上丈人之裔尝
卷二十七 第 11a 页
   一显于时而涪翁之后独无其人
   然江乡泽国安知其果无有也试
   为长言以招之其辞曰
子谁友兮涪之云出为雨兮泽斯人子谁
亲兮涪之水朝于海兮日千里趣子之驾
兮舍子之舟子不我信兮与云水谋
眉山唐先生文集卷二十七
卷二十七 第 11b 页
卷二十七 第 12a 页
眉山唐先生文集卷二十七目
            唐庚 子西
  启
   谢陈使君启
   荅解元谢启
   谢及第启
   荅通判赵承议启
  杂文
   送苗师颜序
卷二十七 第 12b 页
    上钱宪杂文序
    李生方书序
    送正观复序
    郑默字序
    上任德翁序
    招隐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