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春秋毛氏传 春秋毛氏传 (自动笺注)
欽定四庫全書經部
 春秋毛氏傳春秋
  卷一
   總論
  卷二
公元前722年
   隱公元年
  卷三
   隱公元年二年
  卷四
公元前720年
   隱公三年五年
  卷五
公元前717年
   隱公六年至十一年
  卷六
公元前711年
   桓公元年至四年
  卷七
公元前707年
   桓公五年八年
  卷八
公元前703年
   桓公九年至十八年
  卷九
公元前701年
   莊公元年八年
  卷十
公元前693年
   莊公九年至十六年
  卷十一
公元前677年
   莊公十七年二十五年
  卷十二
公元前665年
   莊公二十六年三十二年
  卷十三
公元前661年
   閔公元年二年
  卷十四
公元前659年
   僖公元年十年
  卷十五
公元前649年
   僖公十一年至二十年
  卷十六
公元前639年
   僖公二十一年二十七年
  卷十七
公元前632年
   僖公二十八年三十三年
  卷十八
公元前626年
   文公元年六年
  卷十九
公元前620年
   文公七年至十八年
  卷二十
公元前718年
   宣公元年八年
  卷二十一
公元前710年
   宣公九年至十八年
  卷二十二
公元前663年
   成公元年七年
  卷二十三
公元前647年
   成公八年至十八年
  卷二十四
公元前650年
   襄公元年八年
  卷二十五
公元前642年
   襄公九年至十二年
  卷二十六
公元前638年
   襄公十三年至十七年
  卷二十七
公元前640年
   襄公十八年二十四年
  卷二十八
公元前633年
   襄公二十五年三十一年
  卷二十九
公元前632年
   昭公元年九年
  卷三十
公元前623年
   昭公十年至十七年
  卷三十一
公元前615年
   昭公十八年至二十四年
  卷三十二
公元前517年
   昭公二十五年三十二年
  卷三十三
   定公元年七年
  卷三十四
公元前607年
   定公八年至十五年
  卷三十五
公元前568年
   哀公元年七年
  卷三十六
公元前561年
   哀公八年十四年(臣)等謹案春秋毛氏傳三十六卷
公元前555年
   國朝毛竒齡自昔春秋但分義例宋張大亨始分五禮元吴澄因之粗具梗槩而已奇齡是書分改元即位生子立君朝聘盟會侵伐遷滅昏覿享唁喪期祭祀蒐狩興作甲兵田賦凶災出國入國盜弑刑戮凡二十二門又總該四例曰禮例曰事例文例義例門例雖分而卷之先後依經為次無割裂分隸之嫌較他家體例為善其説以左傅為主間及他家而最攻擊者莫胡安國傳其論安國開卷春王正月辭窮理屈可謂確當左傅元年春王正月文本以周禮正正日兼用正夏正亦屬王制變文稱王周正月以别夏正奇齡乃讀春王一句正月一句謂王字乃木王之王而非天王之王其為乖謬殆更甚於安國又如鄭康成中庸䇿簡蔡邕獨斷曰䇿者簡也其制長二尺短者半之春秋正義大事書於䇿者經之所書也小事於簡者傅之所載也又云大事後雖有䇿其初亦記於簡据此則經傅簡䇿並無定名故崔杼之事稱南史執簡華督之事稱名諸侯之䇿其文互見奇齡乃以書䇿書為經傅之分亦為武斷然其書一反胡傅深文而衡以事理不失平允之意其義例皆有徵據典禮尤所該洽吳澄纂言以後春秋罕有倫比非其説詩説書逞臆見者比至喧呼叫呶則其結習所成千篇一律置之不議不論可矣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總校官(臣)陸費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毛氏傳卷一
          翰林院檢討毛竒齡
公元45年
 春秋魯史之名也古凡史官記事必先立年時月而後書事于其下謂之記年(晉後出書有書記即此名)故每歲所書四時必備然而祗名春秋可以夏秋可以也舊謂善善惡惡春秋善善惡惡之書則毛詩春秋匪懈孝經春秋祭以時思之中庸春秋修其祖廟未聞有善惡于其間也葢古來恒如是矣若賈逵春取陽中秋取隂中周正皆是冬秋皆是隂陽中也賀道養貴陽重隂初則期合周正而又曲為之説究何必
 第春秋立名不始夫子夫子未修前早有是名傳稱韓宣子來聘觀易象春秋此在昭二年夫子未修以前之文而坊記謂魯春秋記晉喪曰殺其君之子奚齊及其君卓其文在九年夫子未嘗生也故公道聽塗說亦云有未修時春秋見莊七年傳而魯史西狩獲麟後尚有二年共二十六條皆曰此魯春秋文也故孟子曰詩亡然後春秋作此夫子春秋也魯之春秋此魯春秋
 或又謂春秋周時史書不止魯史孔疏杜氏序云據周世法則每國有史記同名春秋公羊引閔因敘云孔子使子十四人求周史記得百二十國寳以為春秋則直以春秋一名周史列國諸史共有之名不始夫子并不始魯史
公元459年
 若先仲氏又云春秋六經之一三代以前早有之至三代以後則祗傳夫子一書前此春秋之書亡焉嘗訊其說謂古凡稱六藝六經也即易書詩禮樂與春秋也(古皆以六經六藝周禮保氏職始以五禮六樂五射五御六書九數六藝他皆不然)其以此六藝為教謂之六教禮記經解所謂詩教書教禮教樂教易教與春秋教者此夫子之言也夫言古王之為教本如是也其以此六藝為學謂之六學班氏藝文志云易學如天當無時不學詩書禮樂春秋五學則如天之有五行三年通一藝自十五入大學後至三十而五學始立西漢劉歆内府古文春秋六藝略而漢志謂古之王者史記言史記事事為春秋言為尚書帝王不同則明在周魯以前而疏公羊者亦云春秋國史記人動作之事左史所記為春秋右史所記為尚書故晉語司馬侯羊舌肸習于春秋楚語申叔時論教太子之法曰當教之以春秋此正以六學六教在三以來原有是書與尚書並傳秦火以後但見此而不見彼遂以夫子春秋六經之數而不知前此之為春秋春秋晉楚間猶見之也故先仲氏曰古之六經則古之春秋也而其書亡焉今之六經夫子春秋然而樂經亡焉
 乃徐仲山日記又曰曩時春秋記事而已夫子春秋則但志其名而不記其事按周禮内史四方之書事謂書四方之事而讀於王前此記事也若外史四方之志則志解作誌又解作□謂標□其名而列作題目以告于四方故又曰外史掌書名達四方其所為記即春秋之傳也所為志即春秋也是左傅序云史官邦國四方之事則記也緯書鉤命訣曰欲觀我褒貶諸侯之志在春秋(後儒但見何休公傳序有吾志在春秋語遂將志字誤解言志之志)崇人倫行在孝經則志也特志簡而記煩簡則書之於簡謂之書簡也以為之但寫一行字者煩則書之於䇿謂之䇿書聘禮所云百名書於䇿謂百字以上皆書之雖猶是竹牒木版所為而單䇿為䇿䇿者冊也以編合竹合兩□為一册故襄二十五年崔杼弑齊君南史執簡以往也書志者也文十五年宋司馬華孫來盟公與之宴辭曰臣之先臣得罪殤公名在諸侯之䇿此䇿也書記者也
 然且簡䇿之例必具三事一讀本國一上王朝一告四方邦國諸侯故國魯臧文仲祀爰居展禽陳國祀典折之文仲曰信吾過也季子之言不可不法也使書之以為三䇿三䇿一讀一上一告
公元463年
 是以夫子春秋第修簡書左丘明作傳則取䇿書修之七年諸侯䇿告謂之禮經十一年諸侯不告不書於䇿明簡䇿之例史所最嚴故宣十年崔氏出奔簡書例稱族䇿書稱名宣十七年叔肸簡書例稱公弟䇿書例稱公子襄二十六年寗殖逐衛侯簡書例稱出奔䇿書例稱出君成十三年晉侯伐秦簡書例祗稱伐䇿書例始稱秦師敗績䇿書例厯有明據乃註疏乖反謂經是䇿書傳是簡書南史執簡寗殖書䇿不通矣此所當考正
 誠以春秋記事原有門部而作志者則因門為題就事立誌謂之籖題不謂綱領綱領必槩括其事而取其要領以為籖題則但誌其門名而必藉按䇿以見其事不相侔也(宋人綱目春秋非是)大抵春秋門部見於史官記事法式有二十二門
 改元(十二公元年)
公元457年
 即位(十二公即位)
公元462年
 生子(桓六年同生)
公元460年
 立君(隱四年人立晉)
 朝聘(朝脤來朝命聘歸錫來聘)
 盟㑹(會盟盟遇來盟命涖盟逃胥平不盟成)
 侵伐(侵師伐乞克帥師入師圍棄襲取師取戰戍次救追降還敗歸敗績潰師俘㨗獲)
 遷滅(遷墮滅亡殱)
 昏覿(納幣逆女來逆婦婦求婦覿歸送女媵至)
 享唁(享唁)
 喪塟(崩賵薨賻卒含塟襚會塟求金歸喪錫命奔喪)
 祭祀(烝事嘗大禘有事郊廟社告望朝朔雩朔作主視繹從祀萬獻)
 蒐狩(蒐社狩大觀觀閲焚)
 興作(立宫毁臺築臺新廐作門觀城丹楹刻桷屋壊築城郛渠囿)甲兵(治甲兵三軍丘甲中軍)
 田賦(稅畝假田田賦歸求車取田田)
 豐㐫(有年苗饑無告糴無麥禾)
 災祥(日食星隕螟水螽蝝氷雨雪大無災雷電𧌒震蜚雹火多麋星孛眚鷁不雨六退飛沙鹿崩菽山崩霜旱殺地震隕霜殺隕不草鸜鵒來巢獲麟)
 出國(如出孫去出奔大)
 入國(至歸入來納來歸復來歸逃歸)
 盗弑(盗殺殺盗弑)
 刑戮(殺用刺釋戕畀放𤯝執肆歸)
公元457年
 凡此門部先定之記事之則而志名者則又另立一籖題以為門部之標識至于事之始末詳略所不如同一朝晉而成十八年公如晉朝晉君新立也哀元年如晉則我以新立朝晉君也同一會齊而莊十三年公會齊侯盟于柯為平乘丘之敗二十三年公會齊侯盟于扈為申結婚姻好同一伐邾而隱七年伐邾為釋宋怨僖二十二年公伐邾為討鄫殺同一遷許而成十五年許遷于葉則許自請者昭九年許遷夷則係楚逼遷之者向使無䇿書則此春秋不過一門名目曰朝耳會盟侵伐遷滅之耳何曾一事究竟之而謂此名目中有微詞凡書國書書名書氏皆有義例豈非夣夣然而不考經文則不能讀傳不深覈簡書則不檢校䇿書之事凡釋春秋必當以經文為主而以傳佐之先仲氏嘗曰春秋諸侯大夫死法不一經文祗以一卒盡之僖二十四年晉侯夷吾卒以殺死八年陳侯溺卒以縊死五年陳侯鮑卒以狂死定十四年呉子光卒以戰傷死定三年邾子穿卒以火爛而死莊三十二年叔牙卒酖而死昭四年叔孫豹卒餓死二十五年叔孫舍卒自咒死二十九年叔詣卒無疾病死此其中義例必有不在一卒字中者而乃第書一卒字而其義已備此其故非深識經文不能解也
公元465年
 乃宋儒無學襲唐儒啖助趙匡之説重訾左氏傳為秦後偽書且摘不更庶長諸秦官為辭此眞不讀春秋不識左傳䇿書舊本而妄為是言予既已辨之詳矣(見論稽求篇)特左氏所據䇿書猶是魯史之未備者往往簡書互有闕落如哀十四年西狩獲麟魯史簡書凡二十六條而䇿書闕落者有十五條則其舊史之未備從可也是舊史有闕而左氏以已意補之即與經悖如以鄭大夫尹氏隱公之妻以隱妻子氏為桓公之母以救邢之曹師為曹伯以公子地本景公之弟為元公之孫以執曹伯畀宋人為分曹田與宋人宋公世子事為宋華合比奔衞事以晉先蔑士會公子于秦之師為拒秦于堇隂之師諸凡以死賵為生賵以媵異姓為媵同姓六月日食閏月日食以立武公之宫為立武成之廟其間參錯違背不可勝數至于曹羇奔陳郭赤歸曹曹殺其大夫薛弑其君比齊侯伐宋宋公鄭衛公孟彄伐曹盗殺區夫宋向巢伐曹又伐鄭宋人執滕子又執小邾子經文儼然並無一傳至定哀之間即本國事實仲孫伐邾三家取田亦了無始末可據列國史䇿則但得晉楚二史以為本一孟子所云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者故文宣以後夫子所責惟晉楚而左氏特取晉事而鋪張祁奚舉賢魏絳戮僕作人求善表章無賸以至晉悼之惡三出而制于楚者反稱三駕而楚不能與爭甚至仲尼言以大夫宣孟忠良不絶于口究之定哀以後純記趙簡子事為趙史而世顧未之察也
 特其書則猶是魯史與晉楚諸史較之公羊穀梁道聽塗説事變亂者㢠乎不同當時左氏以其傳授之曾申申授之呉起以及虞卿荀况輩皆有論著漢志所稱虞氏春秋虞氏微傳皆推明左氏之學即傳至西漢猶有賈誼左傳訓詁以授京兆尹張敞中大夫劉公子等原不止劉歆内府秘書責讓太常博士以發其義也乃不幸其書出壁中孔安國獻之内府而未立學官遂致公穀之徒各持門戸以相牴牾然究之日月一出爝火自熄彼墨守廢疾皆不攻自下不事痼壊而其痺已不矣故春秋五家漢志未嘗並列祗以公穀鄒夾四家鄒氏無師夾氏未有書原可同置之不論不議之列但公穀為周秦間其時去古未遠雖荒唐之言亦尚有與周禮相借証處特世尚宋學而前儒篇帙散不復理即漢後論著其顯相指名者原有二十三家春秋見之漢志而其後各立學官杜氏何氏范氏訓定之後猶有蘇寛劉炫戴宏閔因輩各為揚扢而惜其書俱蔑没無一傳者惟唐儒陸淳微㫖纂例釋疑聯載啖助趙匡諸説其書猶存然率踳駮不足據若宋經解所見凡數十家亦又何一可置辨者而胡安國傳則解經之中畔經尤甚然反兢兢乎辨之以為胡氏傳出而孔子道熄甚至有明三百年設科立學但知有胡氏一傳而不知孔子之有經則辨胡氏抑所以孔子嗟乎至此亦可畏矣
 但春秋義例不一一是大抵此白彼墨前三後四不能畫一前人相傳科指極其龎賾如所云二類(天災人事)三體(正例變例非例)五情(一微而顯二志而晦三婉而成章四盡而不汙五懲惡勸善)五始(一元年二春三王正月即位)六輔(公輔天子卿輔公大夫卿士大夫京師輔君諸夏京師)七缺(一夫道缺二妻道缺三父道缺四子道五君道缺六臣道缺七周公禮缺)九㫖(一故宋二新周三新王四所見異五所異詞六所傳聞異詞七内其國八内諸夏九外夷狄)諸所流衍猥劣不足道孔疏所云稱凡五十其别四十有九釋例四十部無凡者十五則專指左氏所據典禮杜氏所釋之數為言並非通例其餘年時月與國氏人名天王天子種種陋義則前此春秋者已痛辟之以為一爻可錯諸卦一字不能成一義晉唐以後早已不屑置喙惟三引例猶尚參變論見疏義而胡氏則概以武斷施之抝曲揉直仍襲從前年時月日國氏人名諸陋義而深文其間經傳正㫖而勦令就我使明明大文一經鍛鍊便成寃獄究之一罣百漏五戈十盾至詞窮理絀遇有事同而文不合者則曰見聞不妨各致有事不同而文同者則又曰美刺不嫌同詞于是周章蔑略了無定凖春秋亡矣予嘗平情諦觀竊彚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一千八百餘條經文而統以四例概之
 一曰禮例謂春秋二十二門皆典禮晉韓宣子觀魯春秋周禮盡在魯矣言春秋一書以禮為例故左傳于隱七年書名例云諸侯䇿告謂之禮經而杜註與孔疏云發起例悉本周制所謂禮經春秋例也故孔疏云合典法者即在褒例違禮度者即在貶例凡所褒貶皆據禮以斷並不在字句之間故曰禮例今試觀春秋二十二門有一非典禮固有者乎毋論改元即位朝聘盟會以至征伐喪祭蒐狩興作㓙災無非吉㓙軍賔嘉五禮成數公行告至討賊征亂及司冦刑辟放赦有何一非禮中事而春秋一千八百餘條櫛比皆是是非禮乎故讀春秋者但據禮以定筆削而夫所為所為概可見也此非書人書字所得溷也此一例也二曰事例則以二十二門一千八百餘條無非事也周禮史職曰讀四方之書事左氏傳序史官邦國四方之事又云大事書之于䇿小則書之簡牘故公羊疏云春秋記人動作之事而漢史亦云史記事事為春秋是以孟子春秋特開一例曰其事則齊桓晉文就事而計其寡多較其大小輕重是非驗今晉之事皆重大事也莊僖之間其所記亦惟齊晉之事為較多也重與大則責備多則前後氐仰而未易以輕定故鄭伯克段齊鄭入郕事關名教則雖屬一節而實繋重大終隱桓莊三世專記紀國之存亡二十一條則雖細而必不可忽終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雜記宋鄭陳三國東西奔命之節無一刻之閒則雖舉動璅璅亦必備之而不敢略他如郭亡梁亡事有闕漏尹氏子氏事有訛謬圍成圍郈事有混同去樂去籥事有䝉昧則概從而檢較之又其餘也此又一例也
 三曰文例史文之法也孟子曰其文則大凡史官記事從列來者謂之赴告本國登者謂之記注而合而成為䇿書則謂之文第文有文法左傳定四年稱備物典䇿以賜伯禽註謂典䇿史官記事之法是史官記事有法式名為文法亦名為書法而統以文字概之杜氏序所云文之所害則刋而正之是也但舊亦以文為例而此云文例則以無例為一例如舊謂書國書書人書氏書時書日皆例也而今無之以為史之例可書國可不書國可書人書爵書日並可不書人書爵書日何則固然也又以有例為一例如鄭伯伐衞本討滑之亂而鄭莊不忍誅滑但伐衞而返則史祗書伐衞而不書討亂齊人伐衞本奉惠王命而齊桓身不親軍但遣師而還則史祗書伐衛而不書奉命至于宣公奔齊喪而史書公如齊所以國王使來徵聘史書仲孫蔑京師所以諱王此皆從文起例予奪自明並非齊人伯書公之所可優劣以為文例如是文之以無例為有例又如是
 乃四曰義例則直通貫乎禮與事與文之間天下有禮與事與文而無義者乎董仲舒為人君父不可不通春秋之義杜氏云文約則義㣲誠以事與禮與文莫不有義義者意也亦㫖也即予奪進退褒譏美刺微㫖也是以禮有違合事有善惡文隱顯褒譏美刺得以直行其間孟子曰其義則丘竊取之矣葢取此例矣
公元46年
 若夫春秋始魯隱並無義或者曰以平王東遷王室也夫平王東遷在魯孝二十七年又一年而魯惠立是魯惠之立正當平遷洛之際且在位四十六年正與平之五十一年相表裏乃舍惠不始而反始平王四十九年盡之隱公無是理也若曰春秋本據亂而作則亂不自隱始也以為王室亂耶則戎狄王當孝公以為本國亂耶則伯御弑君懿公以為列國亂耶則晉人連弑其君惠公乃舍懿孝惠三公始而始之隱公隱亦不受也至于公羊隱公讓位為賢曰春秋善善從善穀梁以隱成父之惡為惡曰春秋惡惡之書從惡始則又誰得而定之故先仲氏春秋魯史也或隱以前亡其則不修隱以後有其書則修之或隱以前有其書而不必則不修隱以後有其書而修則修之此非明白了義若夫夫子春秋之年則司馬遷孔子厄陳時作在哀六年左氏説謂孔子自衛反魯遂作春秋則在哀十一年而公羊説則謂孔子西狩獲麟端門之命乃作春秋則又在哀十四年總是揣摸之言不足據者若其端門之命則見戴宏解疑此後世緯學大不足信兩漢儒者多言之(董仲舒對䇿孔子春秋素王文語鄭康成六藝孔子西狩獲麟自號素王為後受命之君制明王之法)夫獲麟作書本屬不幸而反以為夫子受命符瑞無稽之言不取
 
 
 
 
 春秋毛氏傳卷一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