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第 1a 页 WYG1229-0541a.png

临安集卷四 明 钱宰 撰
记
陈氏听松轩记
出江阴城东行十里许有山焉曰绮山有溪焉曰唐溪
溪之水与大江接负山面溪有宅一区长松万树林立
后先曰国子陈生谟世居之谟尝于所居东偏筑一室
日燕坐白石上溪风出壑天籁下林初谡谡有声倏焉
卷四 第 1b 页 WYG1229-0541b.png

也如大镛其轰如贲鼓其镗如风雨骤至涛起岸拆奔
鲸沸而怒蛟翔翕然而止如断如续如贯珠累累而鏦
铮企而听之神清思宁暴戾消息鄙吝不萌而高明贞
白之操油然而生其所以感动于中者如聆广乐而听
韶章焉因名其轩曰听松而谒余为之记余惟声音之
接于耳也于以荡涤邪秽流通精神养其中和之德也
固非若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而已然至味先太羹正色
卷四 第 2a 页 WYG1229-0542a.png

嫱与西施非不足以悦天下之目君子不尚焉而况耳
之于声其感人深又宁不慎所尚哉秦筝赵瑟齐竽燕
筑桑间濮上之音非不足以悦天下之耳然而淫哇沈
佚啴缓噍噭听之使人流沔以乱伦慢易以凌节宁可
接于聪明以荡其心邪吾知谟之听松殆亦慨世俗之
音不足听于耳而雅颂之作所以形容盛德歌咏至治
之休者又非山林之士所得闻也于是燕处松下境与
卷四 第 2b 页 WYG1229-0542b.png

以涵养其德性其有得于中者如此故今虽入冑学习
闻夔章方将见用于时以宣治世之音而犹不忘洗耳
于松风哉
陶氏听松轩记
会稽陶仲渊氏尚志执操其学可以用世然知富贵不
足慕遂乐閒旷有远祖贞白先生之风贞白尝特爱松
风故仲渊亦名其轩曰听松介清河张孝本徵记于余
卷四 第 3a 页 WYG1229-0542c.png

荫坻岛倚松而环视则香炉玉笥秦望诸峰列其南而
北东西咸滨江海其波光滉漾欲浸几席而空翠蔼郁
飞堕庭户自外望之若神仙居焉舟楫莫能至实越中
山水奇胜之会有足爱者仲渊则尤爱听夫松风也盖仲
渊既以閒旷自适不与世伍而独伍于松松之磊落挺
拔如高人硕士负才不售卓然有立仲渊盘桓其间意
既有合而微风忽动松辄振声又若与仲渊相对语者
卷四 第 3b 页 WYG1229-0542d.png

地间何莫非松风哉因声生听则松风固独有在于兹
轩也风非松无以寓其声松非风无以变其声故风至
自东则松之声和以柔风至自南则松之声畅以达风
至自西则松之声凄以厉风至自北则松之声猛以烈
至于八风齐动乍大乍细乍疾乍徐盘旋太虚其为声
也或高或下或清或浊或疏或数而成音焉是则宫商
宣而律吕谐铿锵而金清越而玉啴缓而丝喷薄而竹
卷四 第 4a 页 WYG1229-0543a.png

心悦神怡宛在于虞周之世而不知处乎遐陬僻壤也
此仲渊之听松风而有慕于贞白者如此然贞白尝辞
禄挂冠居三层楼而所以爱松风者岂徒然哉贞白早
得仙术视青云白日不觉为远在仲渊有御风远游之
思而后可以听夫松风也贞白读书万卷一事不知即
以为耻在仲渊有穷理尽性之学而后可以听夫松风
也贞白隐居山中而梁武以事咨之在仲渊有经纶之
卷四 第 4b 页 WYG1229-0543b.png

玄理而忘武备作诗讽之在仲渊有谏争之才以振颓
风而后可以听夫松风也然则时仕则仕未尝固其位
时隐则隐未尝忘乎世此贞白出处之大致仲渊能象
之则仲渊之听松风也诚有同于贞白之所爱哉夫既
同贞白之所爱则其出处之大致亦宜有同焉耳矣仲
渊故翰林应奉夏先生叔通之甥婿其学盖有所自云
愚轩记
卷四 第 5a 页 WYG1229-0543c.png

之安其愚也吾将绝虑去知黜其聪明请缔交于朴也
遂相与为友而勾无之里人概以愚称之里有应仲子
者过之问曰某也观二子之得于天也赋异尔形禀异
尔情或智而明或朴而贞胡为乎皆以愚称公孙朴冁
然而笑曰大块范我以朴甄我以素锡我以钝吾固知
朴者可琢素者可饰钝者可砺也将勉强而琢之且为
颠为蹶将勉强而饰之且为污为涅将勉强而砺之且
卷四 第 5b 页 WYG1229-0543d.png

世之人狃诈颉滑险诐桀黠知足以落天地巧足以雕
万物辨足以簧鼓天下之人心及其技穷术殚撄祸患
而罹戮辱者皆是焉故宁守吾愚而不敢妄有所为也
仲子曰公孙子之愚则闻命矣知子之知天下莫加焉
而亦以愚称得无出于伪乎知孟曰嘻知之与愚皆天
之所锡与也子安知愚之非知耶子安知知之非愚耶
仪秦辨矣吾且钳仪秦之舌独不得旋其天于默耶

卷四 第 6a 页 WYG1229-0544a.png


知矣吾日敛管晏之知独不得反其朴于天耶今子徒
知公孙子之愚其朴也天范之其素也天甄之其钝也
天锡之孟也敛其华而从其实韬其光而就其质其处
也若不知有思其动也若不能有为孟之愚庸不本于
天耶孟之与朴也交其愚将无同乎应仲子喟然叹曰
知子其宁俞之愚乎公孙子其羔子高之愚乎子高与
我同类者宁俞之愚我愿学焉因筑一室于勾无之南
卷四 第 6b 页 WYG1229-0544b.png

止善斋记
会稽之都亭市友人孙正心世居之正心惧市道之移
人也进其子琏而戒之曰吾闻晏子有言小人近市朝
夕得所求吾弗之取也尔所求而止于利斯近市之习
也尔所求而止于善焉斯无愧于近市矣小子识之因
命其进修之室曰止善琏退而自励求其义弗得也挟
册过里门西谒伯均子予而问焉伯子猎缨危坐而告
卷四 第 7a 页 WYG1229-0544c.png

龙止于重渊鸾鹄止于高林况于人乎民止于畿农止
于野工止于肆商贾止于市子居市子见于市之大贾
乎山东之漆丝南海之珠玑巴之卮邛之竹蜀之丹砂
代北之马羊旃罽若水之趋壑不召而自来日夜无时
而休焉诚以所止者市也嗟夫商贾之所止者市也利
也君子之所止者性之善也居而事亲止于孝焉性也
出而事君止于敬焉性也以至于事长而悌处友而信
卷四 第 7b 页 WYG1229-0544d.png

之出于山东乎夫岂若珠玑之出于南海乎夫岂若丹
砂卮竹马羊旃罽之出于代之北蜀之西巴邛之外乎
若然则士之止善尤亟于商贾之止市矣古之人观解
牛而知养生焉观斲轮而知读书焉今子之居近市观
于善而知止善之道焉何近市之愧哉琏再拜而谢曰
敬受教矣归而过庭请以先生之言志诸斋居之壁
深造斋记
卷四 第 8a 页 WYG1229-0545a.png

伯善过之嘉文炯之笃志于学也名其斋居曰深造盖
取诸邹书深造自得之语文炯日处乎其中将务于深
造又虑无所庸其力将安于自得焉则无底于成求其
义弗得也造余而问之余见今之为弟子员者不荒于
嬉则躁于进而生独知所勉焉可嘉也已因为之言曰
嗟夫君子之务于学也非迫而求之之难惟不知深造
之患非强而致之之难惟不能自得之患独不观夫鸾
卷四 第 8b 页 WYG1229-0545b.png

也游泳而去其逝也弥深骐骥之骋于康庄也驰骤而
前其至也弥远油然而翔油然而逝进进不己而莫不
各得其道焉使不得其道且将龃龉捍格而飞者坠游
者没而驰者蹶矣尚何得以自适其适哉君子之学亦
若是也必也潜心乎性命道德之域涵泳而弗忘优游
而弗迫日从事乎进修而弗之止息则所造者深而不
知道之得于已则所处者安所资者深而取之左右逢
卷四 第 9a 页 WYG1229-0545c.png

造之功有以致之也他日孟子之言又曰必有事焉而
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盖必有事而勿忘则所造者深
矣勿正而勿助长则所得者皆由于自得而无所庸其
力矣彼不知是道者求深造而或失之正助欲自得而
不知必有事而勿忘夫且孟轲氏所论造道进修之方
乎古之人观解牛而得养生焉观斲论而知读书焉吾
乃今观于鸾鹄之飞鲲之游骐骥之驰而得深造之道焉
卷四 第 9b 页 WYG1229-0545d.png

知止斋记
八年冬诏天下士凡寄迹佛老而有志于圣贤之学者
入国子学俾习知天理民彝然后授之政焉余助教庠
舍间因获与诸茂异交閒过尊经阁访黄君伯厚于东
序伯厚扁其斋居曰知止噫伯厚逃佛而归于儒不半
载而知所止矣何其化之速耶方今国朝武功既成诞
修文教示之以纲常导之以道德化之以礼乐禁之以
卷四 第 10a 页 WYG1229-0546a.png

道将使天下之民皆被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化
以世之学佛老者往往多聪明识道理俾务于学去其
虚而实践变其寂而有为黜其偏而归于中正犹反手
耳然而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以大中至正之道化
天下后世俾修诸身措诸事业莫不各有所止之地也
是故冠尔以章甫使知首之所止也衣尔以逢掖使知
身之所止焉正尔以夫妇复尔以父子明尔以君臣使
卷四 第 10b 页 WYG1229-0546b.png

其容貌以齐其颜色垂绅委佩周旋抑扬以敬其仪刑
以慎其进趋入其室则夫夫妇妇怡然乎其和乐而有
别也升其堂则父父子子僾然乎其慈孝而有亲也出
而仕于朝则君君臣臣秩然乎其明良之际会而有义
也伯厚方且见之躬行矣其视前日祝发毁形灭性离
伦违世独立而出万物外者夫岂伯厚之所止邪嗟夫
北辰之止于天也不偏也流水之止于海也不息也心
卷四 第 11a 页 WYG1229-0546c.png

则所止者至矣伯厚尚无惑于偏无怠于志庶几乎终
始慎其所止哉
白贲斋记
夫天下之至文无饰也天道无为而日月星辰丽焉地
道无为而山川草木丽焉圣道无为而礼乐典章丽焉
使天地圣人有所造为而然夫岂天下之至文哉上古
之世大朴未散不动而敬不言而信无为而化而至文
卷四 第 11b 页 WYG1229-0546d.png

以丹雘而正色乱淆之以金石乱之以丝簧而大音隳
矣和之以甘辛调之以盐醯而五味失矣饰之以雕文
刻镂紩之以黼绣纂组而大朴散矣任之以才智技能
运之以精神巧力役之以思虑营为纵之以好恶骄矜
诞慢选愞奊诟悲愁逸乐而天下之文始侈靡溃烂汗
漫不可止约而忘其性命之真矣是故圣人出而化天
下将以复其淳焉大礼必简大乐必易大圭不琢大羹
卷四 第 12a 页 WYG1229-0547a.png

饮食之本也乐之尚𥯤籥也贵其质也辂之尚越席也
尊其称也莞簟之尚藁秸也羃之尚疏布也器之尚陶
匏也莫不朴素纯懿浑然天成不假琢饰不藉涂塈不
事修为施之礼乐典章诚敬是将可以假于天地可以
交于神明可以感于人民事物非天下之至文孰将与
于此哉临海有洪原羽者笃学而尚质疾世之文胜而
侈靡也扁其斋居曰白贲殆将驯致夫文柔成贲之象
卷四 第 12b 页 WYG1229-0547b.png

者告之虽然至文无饰惟圣者能之圣人法天地之至
文君子固未易至也传曰衣锦尚褧恶其文之著也君
子将不得以圣人为法哉
博文斋记
会稽沈如心以先世藏书之富也名其斋居曰博文谒
乡之先生长者而求其说矣复请予为之记余复之曰
博文哉天地万物之汇古今万事之殊将以一心纵观
卷四 第 13a 页 WYG1229-0547c.png

冉闵勿能周辨如仪秦勿能志古之人颜氏之子其殆
庶几乎其言博我以文盖服膺圣人之训而勿失之矣
余也勿升其堂勿嗜其胾者也何足与语博文哉风霆
日星天之象也海岳河江地之仪也鬼神之著也草木
禽兽昆虫之微也文之丽乎物也礼乐政刑国之经也
纲常伦理民之行也古今之运也升降抑扬进退之节
也文之丽乎事也六经子史百家之言文之丽乎书也
卷四 第 13b 页 WYG1229-0547d.png

载焉故君子欲穷致夫事物之文舍六经何以哉本之
书以求其实本之诗以求其情质之礼以验其常稽之
易以穷其变考之春秋以明其邪正参之子史百家以
别其是非得失于是而充焉扩焉使天地事物之情无
不博焉则庶几矣徒藏书之富无益也虽然是文也穷
于天极于地散殊于万物布列于经史传记百家之言
而理则具于人心徒博文而不知约则汗漫而无所要
卷四 第 14a 页 WYG1229-0548a.png

氏庶几若后之人勿可及者终为如心言之又若是其
备何也噫颜何人哉在如心之勉焉耳
三畏斋记
古燕达鲁时中之为御史也循理法慎操守每自公而
暇退处一室兢兢焉不敢以燕休而少肆焉余因善之
曰美哉乎御史君之持敬也盍亦致其戒辞焉时中因
祗惧以自警曰惟天生人全赋所性尔弗克敬慎于厥
卷四 第 14b 页 WYG1229-0548b.png

辞可尽也戒言必再时中复祗惧以重警曰惟天子命
俾尔有位任风纪之司尔弗克敬慎于厥职其何以尽
为人臣之道邪余曰善哉持敬之道非再辞可尽也戒
言必三时中复祗惧以重警曰惟古昔圣人有典有经
俾尔有所持循尔弗克敬慎于厥衷其何以至于圣贤
之学而修诸已邪余复善之曰美哉御史君之持敬也
警戒之辞至于再至于三无非欲尽其敬畏之道也可
卷四 第 15a 页 WYG1229-0548c.png

畏圣人之言请以三畏名斋子其为之记俾知所警焉
嗟夫惟天地生物其赋予之妙独全于人士君子生天
地间可不念赋予之全而祗畏于天乎然赋予固出于
天而代天理物抚有万方有世之圣人焉法天垂训著
之六艺有古之圣人焉又其可不祗畏之乎今君之燕
处也恒战兢惕厉著之戒言可谓能致力于仲尼氏三
畏之道矣虽然道寓于物莫非天命而独重之以大人
卷四 第 15b 页 WYG1229-0548d.png

畏之矣彼无忌惮者乃或不能尽夫祗畏之道天与圣
人固弗察察也而天道之明或不得而辞其责焉彼乌
知君子之敬畏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