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唐史论断 卷下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1a 页 WYG0685-068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唐史论断卷下      宋 孙甫 撰
 宪宗
  李绛料魏博事势
论曰李绛料魏博事势请宪宗不用兵遂收其地此真
庙堂之谋与之同列者得不推其贤赞其谋以济国事
安可异议邪河北自天宝之乱陷贼广德初虽平之寻
为强臣所据传付其家各为子孙业至元和中六十年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1b 页 WYG0685-0682b.png
矣德宗常以魏博叛逆遣将讨之反致大乱宪宗又以
镇定拒命出兵伐之卒不能平盖三镇相为势援复结
河南叛臣胶固其力不可卒破也及田季安死怀谏一
稚子领军府事李吉甫利其幼弱建议用兵以取魏博
此固常人之见殊不知三镇相结正为子孙计一稚子
虽可取奈它镇救援何必又如前日伐镇州之失策也
李绛独以先觉之明论河北诸将用部将之计令均管
军马不偏任一将故力敌权均为变不得又当主帅威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2a 页 WYG0685-0683a.png
权能制死命此策在贼中固便今魏博之势一童子为
帅不能领事必偏任一将所任者权重众心不服则六
十年均任之计为贼中患矣众既起变必归军中一宽
厚之人部将忽起主兵权惧它镇攻讨非纳疆土归朝
则存立不得此必然之势也绛料千里未形之事如见
宪宗英明从之不两月魏博军中有变如绛所料部将
田兴以六州版籍请命于朝是绛之算如神真庙堂之
谋也初吉甫请用兵讨伐绛料其势坚止用兵当论未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2b 页 WYG0685-0683b.png
形之事以平常之见尚可异议及田兴请命事已效矣
犹请遣中使宣劳以观其变待回日处置赖绛力争不
已宪宗颇有英断不待使回授田兴节度之命使诸镇
畏威知恩平定两河自兹而始以绛之贤明忠亮视吉
甫为何人然吉甫亦忠智可称非庸常奸回之人也但
耻智略不逮于绛故有横议以挠其谋至使内臣援助
几败国事遂成奸回所为也夫宰相谋谟系天下休戚
已有不逮理当博采同列嘉谟固当赞助若宋璟与苏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3a 页 WYG0685-0683c.png
许公同相明皇璟删正多所裁断苏顺其美奏对则为
之助故璟得尽其才为开元贤相苏亦获美名于时若
绛与吉甫权德舆同列绛吉甫屡于宪宗前论事形于
言也其诣理者德舆亦不能为之发明故时论以循默
贬之然则宰相之任能了军国大事此固大才上也若
智谋不至能从同列之议而赞助焉亦其次也若不能
发明同列议论循默不言斯为下矣若吉甫挠绛正论
又与内臣相结几败国事虽有他节可观此一事不得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3b 页 WYG0685-0683d.png
不为奸回也后之为相者切戒之
  用裴度相
论曰前代以来天子有兴治平乱之志而或功不成事
不立者明断不足也以天子之尊有明断之才何为而
不可盖当兴治平乱之时必究事机详利害任贤者去
时弊数者之类君不能独计必谋之臣臣未必皆贤必
有异同之论若辩之不至则惑惑则其事不行虽或行
之一奸人沮之则半道而止矣此明断不足之患也宪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4a 页 WYG0685-0684a.png
宗用裴度为相使平寇乱可谓明断至矣宪宗以河北
藩臣不奉朝命方有平定之志吴元济于河南近镇擅
袭父位且放兵肆劫命将讨之镇郓二贼同恶相援乞
赦元济之罪宪宗不许但委武元衡经画其事又得裴
度赞其大计镇郓二贼乘凶忿恣行逆计至遣其党于
都下害武元衡及伤裴度中外惶骇日虞不测有献计
者请罢裴度官以安贼心宪宗大怒曰若罢度官是奸
计得行朝纲何以振举朕用裴度一人足以破贼此真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4b 页 WYG0685-0684b.png
英主之言也夫能知裴度之贤足以破贼明之至也京
师凶贼窃发杀害宰相不挠用兵之计断之至也宜乎
不数年诛除宿盗平定两河尽复高祖太宗之土向非
明断之才何以至此夫用兵固难事加六十年叛涣之
地朝廷恬于姑息一日决计征讨止由明断遂果有功
若军国之事不至如此之难者天子以明断行之岂有
不成乎
  李鄘辞平章事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5a 页 WYG0685-0684c.png
论曰李鄘辞平章旧史谓鄘虽出入显重素不以公辅
自许此记事者不能知贤人心迹也鄘初为李怀光从
事不顾凶逆气燄而奋其忠义以郎官使徐州谕叛兵
祸福使之帖息任京兆著刚严之名鄘之风节如此元
和初拜凤翔节度使是镇旧用武将有神策行营之称
初受命必诣军修谒鄘奏罢之其不附宦者有素矣及
镇淮南会吐突承璀监军承璀方贵宠鄘亦刚严自处
差相畏重未尝相失承璀归朝荐鄘宪宗用其言乃命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5b 页 WYG0685-0684d.png
作相鄘与承璀不相失者与天子贵宠臣共事不可下
不可慢百事及礼而已我谨于礼彼亦不能骄彼不骄
则不能挠我事矣鄘之意止于此岂欲其荐已哉君子
进用于时不可失其正况宰相之任安可由宦者引用
此所以恳辞其任正与前不受神策行营之称同尔若
谓鄘素不以公辅自许则凡仕者非至懦之品谁不欲
至贵位大者思行其道小者思济其欲况鄘之贤巳位
方镇何不自许为宰相也鄘耻为宦者所荐不顾宰相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6a 页 WYG0685-0685a.png
之贵以全名节史官不能发明其事以戒世之奸邪卑
猥附权倖以进而不知耻者乃谓鄘素不以公辅自许
其不知贤人之心迹甚矣
  注意相
论曰古人谓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此非通论
夫天下安固注意于相天下危亦宜注意于相也相得
人则将自出矣今观唐事大可验德宗建中时以两河
乱锐意平定得马燧李抱真李晟辈数名将任之竟不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6b 页 WYG0685-0685b.png
能平魏博淄青之乱反致大变者相不得人也所相者
卢杞无公忠之心无经营处置之才虽有名将功不克
成也宪宗自即位有兴复大业之志首得杜黄裳陈安
危之本启其机断继得武元衡裴垍李绛裴度谋议国
事数人皆公忠至明之人故能选任将帅平定寇乱累
年叛涣之地得为王土四方之人再见太平者相得人也
则所谓天下危亦当注意于相相得人将自出矣非其
验欤或曰建中之间叛者李希烈田悦朱滔皆剧贼非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7a 页 WYG0685-0685c.png
元和中刘辟李锜卢从史王承宗吴元济李师道之比
也故马燧辈不能平希烈等数贼高崇文辈能平辟等
数叛臣也此由贼之强弱将之用力难易何系于相之
事焉荅曰希烈等虽剧贼过于辟等然马燧李抱真李
晟之将亦过于高崇文李光颜李愬之徒矣将才贼势
正两相等前后成功异者实系于相也建中元和之事
难以疏举今举一二显者證之马燧辈败田悦于洹水
悦奔魏州城中败卒无三二千人皆夷伤未起日夕俟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7b 页 WYG0685-0685d.png
降燧等若乘胜进取获田悦收魏博反掌间耳时河北
剧贼惟悦悦既平李纳势孤望风自降况朱滔等未叛
河北既无事河南诸贼无党援何能为哉但燧与抱真
不和迁延不进致悦婴城固守且诱朱滔等同叛遂成
横流之势盖燧窥朝廷之事卢把所为险薄专招怨雠
必无公平之法故少所畏惮敢乘私忿之心不了国事
也杜黄裳荐高崇文讨刘辟崇文固尽心国事黄裳尚
虑未果成功以其所惮者制之谕之曰若不用命当以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8a 页 WYG0685-0686a.png
刘澭代汝黄裳既荐名将复以能者制之崇文不得不
速于立功也裴度续督战淮西诸将闻之无不用命知
度必能赏功罚罪也以此證之天下安危皆系于相岂
不章章乎然相之贤非天子之明不能任此又见宪宗
之明也宪宗之明能任贤相则德宗以政柄付之奸人
果何如主哉元和之治建中之乱后之君天下者宜鉴

  裴度罢相位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8b 页 WYG0685-0686b.png
论曰宪宗用数贤相故能平治天下然数相中裴度功
尤大惜乎以成大功遽为奸人所挤罢去相位何前日
用度之明后罢度之昏也当淮西之乱镇郓连谋变起
都城宰辅被害时不用度贼势莫遏天下乱矣宪宗既
以明断用度度得尽其才经营国事故朝政日修国威
日振平淮西服镇州收淄青四方欣欣再见平世度之
大功如是若久任之贞观之治可复也但宪宗以世难
渐平有侈乐之态奸人皇甫镈本以聚敛进用至为宰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9a 页 WYG0685-0686c.png
相度极陈镈奸恶之状一不听纳镈自知公议不容益
以狡计固宠会内出陈朽库物付度支镈以善价贾之
用给边军将士大怒焚其所赐度入言之镈于人主前
引足指靴曰此乃内库物也臣以二千得之其坚如此
此真奴仆之态宪宗宠奴仆之人不顾忠臣之奏竟以
镈言罢度相位何昏暗如此盖宪宗中智可上可下之
主也当患难则能用忠良稍无事则必说奸佞用忠良
所以成己之事说奸佞又以济己之欲故前之用度其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9b 页 WYG0685-0686d.png
明出中智之上惧患难之大也后日宠镈其昏在中智
之下见世事之平也又素宠内臣吐突承璀承璀方用
事镈以赂结之奸计日行度不得不罢也度既罢镈得
专养君欲自固恩势宪宗方荡然自得谓天下无事唯
虑年寿之不长侈乐之不极镈进方士以长生惑之宦
官众多日益亲宠不数月为金丹所误忿怒不常宦官
遂起逆谋矣前日用贤能平天下后日宠奸不保其身
以宪宗中智以上之主功业已成威福甚盛一日昏惑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10a 页 WYG0685-0687a.png
尚取大祸后之人君功业威福不逮者得不为戒
 穆宗
  失河北
论曰长庆失河北穆宗昏主崔植杜元颖辈庸才皆不
足议迹其本由宪宗失之也元和十年宪宗用裴度相
至十四年两河平定天下藩镇无跋扈之臣时方治平
宪宗遂有骄逸之意以奸人皇甫镈为相逐度出镇宪
宗既逐度穆宗止得用崔植元颖辈矣逐贤相任常才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10b 页 WYG0685-0687b.png
欲天下无事不可得尔所以复失河北也一贤者相凡
四年平定天下数常才相不二年河北复乱所谓天下
安危皆系于相事岂不明乎或曰宪宗用裴度相虽平
定两河然镇之受代在萧俛段文昌崔植作相之时幽
之纳土在元颖作相之后二镇虽复失之本亦由数相
得之何关裴度事耶荅曰长庆初得幽镇虽在植辈作
相之时然本由裴度能定两河故国威大振镇州睹诸
贼伏诛无所援助纳德棣质爱子朝忧夕惧不敢保首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11a 页 WYG0685-0687c.png
领镇既惧幽自慑伏矣致国威如是非度而谁植辈相
穆宗得镇得幽乘时得之耳有何施为乎亦犹李林甫
牛仙客初相明皇尚致天下狱讼稀少也况萧俛段文
昌建议销兵先以失策则植辈常才可知也兼不止失
幽冀镇魏博亦为贼臣所据矣若宪宗既平天下深念
安危之本不纵骄逸不任奸人使度久于其位经制国
事以固本业穆宗虽中常之主顾大勋德为辅必不至
荒僻奸邪倖臣惮宰相刚正必不敢肆其所为藩镇惧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11b 页 WYG0685-0687d.png
宰相威略必不敢跋扈若是天下岂有事乎宪宗既已
逐贤相穆宗为君仅及中智数常才相之众邪倖惑之
朝政不修法度废弛藩臣何惮而不乱也长庆君臣之
事不足议其本由宪宗失之也
  韦处厚乞相裴度
论曰韦处厚不顾李逢吉凶威而斥其党不念裴度旧
隙而言其贤此公忠之性过人而益之以至明也当昭
悯即位以童年方倚大臣大臣李逢吉凶人也欺天子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12a 页 WYG0685-0688a.png
幼弱大植朋党专报私怨有所贬逐者百僚贺于中书
以明快意其奸凶气燄至此在朝之人孰敢犯之处厚
一侍臣孤直自立任郎官日常为裴度因事贬官逢吉
于度亦所深怨也处厚犯权臣之威称其所怨复不念
己之隙力言其贤盖以逢吉所为乃凶狂之态我公直
无过何畏彼哉度虽尝逐我未知我耳河北之乱非度
不能平定当天子忧愤之时度方为逢吉所抑不得大
用我近臣也安得以有隙而不言其贤哉是公忠之性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12b 页 WYG0685-0688b.png
过人而益之以至明也夫公忠则专计国事而不为身
谋至明则深辨事理之归处厚尽是道宜乎位至宰相
才业名德重于天下也
  昭悯遇害
论曰昭悯年十六即位非上智之性不无童心然能纳
韦处厚忠言辨李逢吉奸党知裴度大贤而召之复相
从李程之谏辍土木之后得李德裕奏令罢进缭绫听
裴度陈论止东都巡幸复数视朝勤于听政以此观之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13a 页 WYG0685-0688c.png
本非荒暗之主若忠贤久于辅导亦庶几汉昭之比也
但为内臣惑乱极其荒僻而崩原其事迹不止昭悯之
过乃近臣积习之患也何以验之缘内臣仇士良致仕
戒其党曰今日为诸君言久远计天子莫教闲闲则读
书读书则近文臣重文臣则广纳规谏减玩好省游幸
如此则吾辈恩泽渐薄权力不重诸君常以毬猎声乐
惑乱之游幸之所极奢侈尽奇伎使一处盛于一处如
此则不暇读书不亲万机不知外事吾辈恩泽永无疏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13b 页 WYG0685-0688d.png
间观士良之言则内臣奸巧惑乱人主之术尽见矣夫
功业之君在位岁久如宪宗者不能免内臣之惑况冲
年之君即位之初乎虽忠贤辅导于外间数日一见率
不过数刻接对所言者多逆意之事奸巧内臣穷日夜
惑乱所言者多徇欲之事在冲年之君中人之性何理
胜之哉既惑乱之又虑冲年之性喜怒无定或责罚之
祸及乃行弑逆之谋凡七年之间弑逆再矣后之人主
得不凛凛乎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14a 页 WYG0685-0689a.png
 文宗
  贬杜元颖
论曰杜元颖事宪宗为翰林学士穆宗即位自司勋员
外郎加中书舍人不周岁用为宰相时议词臣进用之
速未有其比宜罄所学尽忠节以辅时治苟谋议有失
但竭心于事亦可见大臣报国之节何得略无能效著
闻于时已负国矣及出镇于蜀遇昭悯冲年即位首进
罨画打毬衣五百事自后广求珍异玩好之具贡奉相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14b 页 WYG0685-0689b.png
继用图恩宠以至纤息倍敛大取军民之怨不忠无识
一至于此人臣已为将相矣若守正获宠此固至荣然
于将相之位又何以加若守正自固而为主所疏矣已
必无过亦不为辱至于名亦未必失何乃遇人君冲年
专导侈欲以图恩宠恩宠果深欲何为哉如李德裕在
浙西昭悯凡有宣索再三论奏罢其贡献此以生民为
意不奉君之侈欲也观德裕之贤视元颖为何人盖元
颖窥宪宗晚年及穆宗长年即位多纵侈乐厚纤人二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15a 页 WYG0685-0689c.png
长君尚若此昭悯童年尤常奢逸遂专以侈靡奉之殊
不知窥时作事而不正者事极而祸变起矣使元颖不
诛敛民人专奉君欲未必不入登三事苟不登三事外
不失方面之任内不失尚书仆射之位反以图宠之故
专务诛剥以取众怨蛮贼乘隙大害一方坐是贬死遐
裔后之为将相者可不戒哉
  辩朋党
论曰人君恶臣下朋党者以其植私而背公欺聪明窃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15b 页 WYG0685-0689d.png
威福乱国政也朋党为患如是诚不可不防然在辩之
精尔辩之不精君子为小人所陷矣盖君子小人各有
其徒君子之徒以道合小人之徒以利合以道合者思
济其功此同心于国事非朋党也以利合者思济其欲
此同心于私计乃朋党也二者混殽并进非明君曷易
辩之君不能辩则君子为小人所胜必矣盖君子之徒
见义则锐意以进诚其言直其道不能曲防非意之事
小人窥之惧君子道行则不便于己取疑似之迹谗之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16a 页 WYG0685-0690a.png
于君矣君子被谗又耻自辨但守道自信而已小人之
徒不然见利则诡计以进巧其言曲其意复弥缝其隙
用心无所不至胜于人便于己险薄邪佞皆可为所以
常胜于君子也君子小人情状如此非君之明曷能辨
也前代之君辨者少而不辨者多其事不能疏举直以
唐之四事论之君至明则人不能诬人以朋党君虽明
为情所惑则不能察小人之党辨君子之不党君虽明
而弱虽辨君子小人而不能制其党君明不足虽察其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16b 页 WYG0685-0690b.png
有党而不能辨其情之轻重贞观中萧瑀谓房乔辈数
大臣相党常独奏云此等相与执权有同胶漆陛下不
细询知但未反尔太宗谓瑀曰为人君者须驾驭英才
推心待士卿言不亦甚乎何至于此时房乔辈同心国
事知无不为瑀虽非小人但以性刚躁复多猜惑妄言
乔辈朋党太宗英明方辨其事不然数贤何以免责不
惟不免其责且无以尽其才谋助成治平之业矣此所
谓君至明则不能诬人以朋党也元和末裴度崔群同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17a 页 WYG0685-0690c.png
相度以勋德群以仁贤为天下瞻望及皇甫镈以聚
敛进复结倖臣取相位中外大以为非度群累言镈
邪险之状宪宗反疑度群朋党宠镈愈甚至谓度
等曰人臣事君但力行善事自致公望何乃好植朋党
度对曰君子小人未有无徒者君子之徒则同心同德
小人之徒是谓朋党帝曰他人之言亦与卿言相似岂
易辨之夫以度群之大贤视镈之邪党如鸾皇之与
蚊虻人人可见而宪宗惑之盖方务邪乐恶忠而喜佞也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17b 页 WYG0685-0690d.png
观初用度群之意非为不明一日昏惑至此此所谓君
虽明为情所惑则不能察小人之党辨君子之不党也
昭悯即位其相李逢吉大植朋党明报录怨排裴度逐
李绅欺君冲幼略无所惮赖韦处厚不顾凶险气燄
言度之大贤雪绅之非辜昭悯深信处厚之忠许度复相
悯绅贬逐然不能诛逢吉之奸党此所谓君虽明而弱
虽辨君子小人之徒不能制其党也至文宗辨德裕宗
闵之党大恶之然观二李之过似均而情之轻重则异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18a 页 WYG0685-0691a.png
矣宗闵辈在元和中对贤良策深诋时病李吉甫作相
怒其言薄其恩命故宗闵憾焉后宗闵得用排李德裕
及其相与者德裕得用亦排宗闵及其相与者故交怨
不解其过似均矣但德裕未相在穆宗昭悯朝论事忠
直有补于时所历方镇大著政效又裴度常荐之作相
为宗闵辈所沮而罢遂领剑南虽因监军王践言入言
维州事文宗召以归朝遂命作相本由功名用也及秉
政群邪不悦竟为奸人李训郑注所谮引宗闵代之宗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18b 页 WYG0685-0691b.png
闵未相绝无功效著闻任侍郎日结女学士宋若宪知
枢密杨承和求作相以此得之及其出镇也又由训注
复用此德裕之贤与宗闵不侔矣又德裕所与者多才
德之人几于不党但刚强之性好胜所怨者不忘所与
者必进以此不免朋党之累然此宗闵之奸则情轻也
文宗但以其各有党嫉之不能辨其轻重之情明已不
足矣又听训注所谮朝之善士多目为二李党而逐之
此所谓君明不足虽察其朋党而不能辨其情之轻重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19a 页 WYG0685-0691c.png
也夫太宗之明为人君者当法之宪宗之惑为人君者
当戒之昭悯之弱为人君者当勉之文宗之明不足为
人君者当深思之深思之术尤在尽心焉且有人言于
君曰某人朋党也若其人道未信功未明君当诘之曰
朋党有何状言者必曰相援以欺君也君又当诘之
曰所欺者何事若陈所欺之事害于国病于人图于
利其状明白此朋党无疑大则罪之小则疏之宜矣若
言者不能陈害人图利之状此乃诬人以朋党大则罪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19b 页 WYG0685-0691d.png
之小则疏之亦宜矣又或言者陈似是之状未甚明白
君当审其人与言者位不相逼乎素无仇怨乎何人以
公议进何人以权倖用何人论议有补于国何人才行
有称于时复参验他臣而究其本末则言者与被言之
人是非辨矣人君能如是臣下岂有朋党之事或曰何
以能如此答曰在明与公或曰中智之主性有所蔽明
与公安得两尽也曰不听左右偏言则明矣不以说意
亲之不以忤意疏之则明矣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20a 页 WYG0685-0692a.png
  制内臣
论曰内臣赠官非古典也然于此见旌善之事焉内臣
自武后称制始预事尚未有招权著名者明皇朝高力
士以权宠擅名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辈皆因之取将
相林甫等既致时乱力士贬死遐裔矣肃宗朝李辅国
以扈从微劳过受恩宠至专掌禁兵故辅国胁迁明皇
升黜将相凶横既极盗杀之于家矣肃宗宠鱼朝恩始
命为观军容使代宗宠之又加天下观军容使朝恩骄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20b 页 WYG0685-0692b.png
横既甚势不可容遂使之自缢矣代宗又宠程元振使
典禁兵元振奸险擅权大为将相之害代宗避狄陜州
诏诸镇兵赴援将帅惧元振诬谮多不敢至及柳伉极
言其状元振贬死荒徼矣德宗宠窦文场霍仙鸣命为
神策中尉纤人裴均辈附之往往外取方镇内取要官
文场仙鸣辈权任既盛内臣亦嫉之仙鸣被害以死文
场甚惧坚乞致仕仅免于祸宪宗宠吐突承璀至委镇
州征讨之任卒无功效寻以其党纳贿事所连出为淮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21a 页 WYG0685-0692c.png
南监军后复宠任以妄议太子为穆宗诛死文宗宠王
守澄奸恶既甚竟至赐死自明皇以后内臣以罪诛死
与贬者不可胜纪但力士等八人以权力著名于时此
内臣之尤盛者然三诛死二贬死一为盗杀一毒死文
场祸至而避亦奸名不朽以此观之内臣取恩既盛鲜
有不罹祸者盖受恩不知纪极恣其所为以至过恶之
甚也惟顺宗朝俱文珍以刚直著称又有翊戴宪宗之
功位至右卫大将军知内侍省事不闻骄暴之名及其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21b 页 WYG0685-0692d.png
卒也赠开府仪同三司文宗朝马存亮虽在中尉不与
王守澄同恶力止其屠害宋申锡家属又有保卫昭悯
之功权宠既盛能奉身以退是年卒赠扬州大都督兹
二人者生获令名死有光宠为善之效也天子任内臣
能常以力士存亮等善恶之效示之无使权宠之过不
惟不害国事亦足以保全之也
  郑覃言开成政事
论曰郑覃言开成政事元年二年好三年四年即渐不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22a 页 WYG0685-0693a.png
好颇得其实杨嗣复不顾事理但谓覃讥已要君求退
意不容覃至有上累圣德之言此奸人计也开成初覃
与李石同相赞文宗为治论议勤切文宗励精亦甚听
纳如内置赦令一通以时省览敕长吏奉行不违恩及
天下紫宸与宰相及诸司官论事各举职以郭承嘏任
给事中有封駮之益不令外任湖南进羡馀钱令收贮
以备水旱徐州税色害人悉使除罢王彦威进度支钱
羡馀物求宠给边军衣赐不时黜授卫尉卿嘉李石刚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22b 页 WYG0685-0693b.png
直之议沮内臣仇士良威势不使挠权此元年二年之
政事也至三年仇士良遣盗刺石文宗罢石政事使之
出镇朝廷待将相旧礼一皆寝罢以滋士良之势中书
门下奏事各挟所见动成忿竞无至公同心之称又奏
改旧制不令仆射尚书等论朝廷事文宗取后宫之言
议废皇太子虽宰辅及宪官等论执得以不废然太子
寻薨于太阳院仇士良用军中诬谤之事枉害五十馀
家此三年四年之政事也以是观之郑覃之言岂非得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23a 页 WYG0685-0693c.png
实嗣复但恨覃沮已引用李宗闵之党遂乘此指为瑕
衅尽力排之覃与嗣复同相况居四辅之首既言政事
一年不及一年亦自言其过嗣复不共谋国事求其失
而更之但快愤心以覃言为过及罢覃独当国政又何
所施为哉不踰年祸败盖自取之也
  不能制内臣
论曰文宗在位十五年好节俭尚仁惠纳争谏重儒术
时与大臣论国事勤勤恳恳以致太平为思兹可谓仁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23b 页 WYG0685-0693d.png
爱之主然资性优柔乏明断之才求治虽切卒成孱弱
之态足见人君之体明断为大也若乏明断虽勤政无
过亦不免于孱弱矣文宗自即位恶内臣暴横有除去
之意又以其党方盛不能公然处之遂密谕学士宋申
锡与外廷谋之乃命申锡作相是重其权任使之立事
也申锡方有谋王守澄窥之使本军校诬申锡罪文宗
不思倚任申锡本意至与大臣等久议不辨谏官恳论
其事震怒斥之竟不出告者付外廷勘鞠虽赖众议稍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24a 页 WYG0685-0694a.png
辨其状申锡竟不免贬逐当时若出告者付外廷推究
守澄虽巨恶诡迹显露其党曷敢附之况马存亮辈本
不与之同心去之何难既去守澄其党见天子明断如
此安敢复骄横也此机既失仇士良权力日盛士良嫉
宰相李石刚正遣盗图之几于致害中外皆知士良所
为文宗若法宪宗用裴度意益厚石且推变起之端正
士良典刑其党见天子明断如此安敢出死力救之自
取刑戮二事俱失内臣气势愈盛天子垂涕而不能制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24b 页 WYG0685-0694b.png
矣后之人君切鉴之
 武宗
  杀陈王安王
论曰武宗杀陈王安王又欲杀李珏等不惟褊狠之过
乃不思召后代之乱也文宗继昭悯即位晚节无子以
陈王昭悯之子立为储贰李珏之议得其正矣及文宗
大渐仇士良矫诏立武宗武宗文宗之弟于次序不若
陈王之正然既即位陈王李珏何罪乃听士良之谮乘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25a 页 WYG0685-0694c.png
褊狠之性也已杀陈王矣又欲杀珏虽辅相恳救其事
然竟逐之是使大臣当立储贰之际不得正议也正议
者获罪则后之大臣当国嗣之议不敢忠言矣臣不敢
忠言则天子之子必长年而大贤可无他虑若幼而未
有贤名或无子孰敢正议其立者大臣不敢正议国嗣
何时而定争夺患起何所不至岂非召后代之乱耶如
嗣复立安王之议乃为不正然必事状明白中外所知
乃可罪之以戒后挟私而议国事者如事状暧昩宁知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25b 页 WYG0685-0694d.png
非谮又安可罪哉
  李德裕让太尉
论曰李德裕自穆宗至文宗朝历内外职任奏议忠直
政绩彰显遂当辅相之任然为邪佞所排不克就功业
及相武宗英主始尽其才回鹘在边先请待以恩好及
其侵轶乃授刘沔石雄成算使之平荡得中国大体上
党拒命举朝惧生事不欲用兵德裕料其事势奏遣使
魏镇先破声援之谋且委征讨之任魏帅迁延其役使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26a 页 WYG0685-0695a.png
王宰领师直趋磁州据魏之右魏帅惧全军以出又以
王宰必有顾望令刘沔领军直抵万善示代宰之势宰
即时进兵太原之乱杨弁结中使张皇其事德裕折中
使奸言使王逢将陈许易定兵进讨太原兵戍于外者
惧客军攻城并屠其家径归擒弁尽诛叛卒此皆独任
其策不与诸将同谋大得制御将帅用兵必胜之术上
党既平太尉之命赏其功也德裕恳辞而后受者惧位
高而祸至尔既知其祸何不益修仁德以保功名反益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26b 页 WYG0685-0695b.png
刚强之性取怨于人竟为奸邪所陷是知祸而不知避
也夫得位而立大功名人之所难也保其功名人之所
易也立功名非天赋大才不能保功名平其心无怨忌
足矣德裕能其难者不能其易者惜哉
  不能驾驭李德裕
论曰人君于大臣得委任之道又得驾驭之术则大臣
得尽心于事以成勋业而推公于人不敢窃威福矣二
者一不可失惟太宗得之贞观中陈思合上拔士论意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27a 页 WYG0685-0695c.png
间房杜则立行窜逐萧瑀奏中书门下朋党则折其妄
言竟黜于外可谓能委任矣集中书门下议事必命谏
官御史史官随入或正其失或纠其过或书其非李靖
以老疾家居欲复使为将一言于朝靖已起而统兵可
谓能驾驭矣使大臣各成功名不敢骄横其道其术如
此武宗用李德裕颇得委任之道故德裕尽其才谋独
当国事时之威令大振者委任之至也但武宗性雄毅
观前朝法令不行纪纲衰替将大振威令知德裕才首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27b 页 WYG0685-0695d.png
命作相德裕谋略动合其意故专任之委任既专权势
自重权势既重天子始不悦之则怨者得窥其隙而攻
之矣彼势已重而怨者攻之肯帖帖乎必至于祸而后
已呜呼武宗英主知贤相而任之不能驾驭尚致太专
之弊中常之主不知人而任之又不能驾驭为害大矣
或曰既称英主贤相何待驾驭而无过荅曰君臣之性
皆雄毅则锐于行事而或不思则喜怒有时而过行事
不无不平武宗自未免此累安能察德裕之情德裕于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28a 页 WYG0685-0696a.png
牛僧孺李宗闵辈相怨之久人人所知平上党之际奏
逐僧孺辈明恃成功而报怨僧孺虽非大贤尝位宰辅
矣德裕之言有何显状至贬之遐裔宗闵已出远郡刺
史亦不因显过而流窜御史崔元藻按事有异是举其
职乃不覆验而黜之柳公权方以才望为集贤学士无
故罢职是一徇德裕之意矣任其才从其谋高其位厚
其礼可矣何得一徇其意耶若德裕言人之罪其状明
白固自当从事或不明岂得不询验其状若不然当有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28b 页 WYG0685-0696b.png
所制也有所制则德裕无过矣或曰武宗英主能任大
臣而不能驾驭中常之君何以尽委任之道驾驭之术
荅曰惟至公可矣至公者不以合意悦之而不察其过
不以违意怒之而不知其贤人君用大臣平其心如是
则委任之道驾驭之术庶几矣
 宣宗
  贬李德裕
论曰李德裕以杰才为武宗经纶夷夏屡成大功振举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29a 页 WYG0685-0696c.png
法令致朝廷之治诚贤相矣但宣宗久不得位又不为
武宗所礼旧怨已深德裕是用事大臣自不容矣况德
裕性刚少恕不忘怨雠与宗闵辈相排斥凡十数年略
无悛意宗闵固奸人常任宰辅为远郡刺史矣复乘成
功之际诬其罪而流窜至牛僧孺虽宗闵党然有一时
名望斥之遐裔物议岂平王涯贾餗之祸本仇士良诬
谤中外所知德裕于二人不闻有隙但怨李训陷已而
忿及涯餗子孙避祸于上党者已为乱兵所害又为敕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29b 页 WYG0685-0696d.png
书实涯餗之罪言已戮其后嗣布告中外夫宗闵已逐
涯餗子孙已戮尚声其罪以快忿心则在朝之人常有
不足者得不惧乎不惟不足者惧凡有势位于朝非大
贤至公之人鲜不畏矣盖大贤至公自知才用不在德
裕下彼虽大任我亦能施为或德裕专权不容我之施
设但彼之谋国无失足矣何须功效出于我哉此所以
无畏也如白敏中令狐绹辈才能望德裕绝远又固宠
保位无至公之心于德裕虽无隙意然德裕用不便于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30a 页 WYG0685-0697a.png
已故乘人主有不容之意尽力陷之也无隙者尚尔常
不足者可知矣
  小节
论曰宣宗久居藩邸颇知时事故在位十三年尚俭德
以恤人隐谨法令以肃臣下恩厚宗室礼重宰相至于
微行以察取士得失焚香以读大臣奏疏诚好德之君
也然知人君之小节而不知其大体懿安太后嫡母也
不能尽礼事之反致暴崩为世所骇李德裕有济时才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30b 页 WYG0685-0697b.png
不能容而逐之令狐绹功德无闻复容子纳贿有紊时
政至懿宗朝谏臣疏绹之罪曰大中威福又欲行于今
日则当时事可知也其河湟归顺夷夏粗安乃承武宗
用德裕之后威令已盛而然也不然宣宗用敏中辈于
时何所经画哉至宠次子不定储位裴休奏请乃曰若
立太子朕便是閒人此尤昧人君大体也卒至内臣争立
嗣君几至乱是宣宗区区为善止于小节耳
 懿宗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31a 页 WYG0685-0697c.png
  令狐绹纵贼
论曰令狐绹大臣也当同国休戚天下有患可救则力
救之况帅淮南一道小寇入境方忧讨除未敢为暴部
将察其必败之势讨之甚易不讨必致祸乱绹乃曰长
淮以南他不为暴听其过去馀非吾事也岂大臣忧国
之意真庸人苟且之见耳寻致大乱屠害十数郡生灵
集天下兵讨之周岁方平则绹之罪不容诛矣绹为武
宗宠待位极将相一日致国患如此其后罪露懿宗止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31b 页 WYG0685-0697d.png
命罢为太子太保罚典如是何以戒大臣奸雄不忠之
罪宜乎天下大势之去也
  用韦保衡路岩相
论曰唐自天宝而下巨盗继起时有忠杰将相救世定
乱加以元和会昌英主贤臣功业甚盛故历年滋久大
势不衰懿宗居位固中智以下之才复将相不贤于前
世天下日以多事矣兵乱淮徐蛮寇蜀方连年用兵民
力困弊于时人君勤劳政事倚任忠贤尚可救时之患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32a 页 WYG0685-0698a.png
懿宗乃用韦保衡路岩作相纳贿树私大紊时政刑杀
无辜甚众大臣忠谏逐之遐裔保衡与岩乘势陷人恣
行贬逐二凶为患中外所忧懿宗方崇奉佛教泰然自
安故国政多僻而时事不理贤才既逐而忠諌无闻生
民困弊德泽不及于天下大势自是去矣
 僖宗
  郑畋罢相
论曰咸通衰乱之后僖宗童年继位政在内臣固无远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32b 页 WYG0685-0698b.png
谋以救世患难虽宰相王铎崔彦昭有一时名望亦非
雄杰之才不能力正时事及郑畋当政谋议要切多中
事机但同列卢携昏庸不忠与内臣田令孜相结沮畋
之言不克施用夫巢贼本负贩之民非禄山辈但因饥
年驱细民劫财物资朝夕之用尔何至成大乱由朝廷
衰微邪臣误计任高骈宋威辈皆奸险无节争功忌能
玩寇久权养成贼势贼势既盛骈以重兵居天下之冲
反闭壁自固赖畋作帅于岐以谋破贼振国之威复传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33a 页 WYG0685-0698c.png
檄诸镇激以忠义致勤王之师大集关中贼势既蹙雁
门兵至得以平之况僖宗避难之初贼乘势而西非畋
遏其锐危乱可测乎又以忠谋致诸镇勤王之举畋虽
去镇不亲平贼其功则由畋也僖宗赏畋之功复命辅
政虽在衰世亦秉朝纲令孜凶横怒畋公正与奸党诬
陷罢之僖宗孱弱不能主张贤相天下之事因无所制
国祚必至于亡也
  李克用讨朱全忠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33b 页 WYG0685-0698d.png
论曰巢贼之平李克用为功臣之首虽粗猛之人朝廷
恩赏至厚夙性豪雄不无感激可一时倚赖矣全忠出
于巢党力屈来降都统王铎崇奖过分已受同华节帅
不因立功朝廷又与宣武大镇克用追贼还过其地全
忠邀之军府密谋杀害克用既免不举兵报怨奏讨甚
得人臣之体以降贼害功臣是贼心不悛况帅宣武未
久凶势未张本无功名可以赎罪讨之正得事宜若乘
克用兵锋诏近镇助之破全忠必矣凶贼既除使克用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34a 页 WYG0685-0699a.png
感恩可以倚赖诸镇观之亦未必敢为相噬之计天下
或未至横流也僖宗懦弱辅相庸暗宦官暴横一无经
远之谋失此机便卒致诸镇交乱巨盗肆逆三百年宗
社丧于盗手噫
 昭宗
  朱全忠篡逆
论曰昭宗即位世已乱矣虽尊礼大臣博求贤杰志欲
兴复而大臣竭忠者杜让能一人而已其他无不与方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34b 页 WYG0685-0699b.png
镇相结方镇藉大臣为援大臣欲固权位亦结藩镇为
重孔纬有一时名望尚与朱全忠交通崔昭纬辈固宜
交邠岐矣内外将相不忠天下大势横流以至于此昭
宗欲何施为乎加之轻信易动动而无谋何以制服诸
镇贼臣也然贼臣之心亦可以恩信结一时之可倚者
莫如太原太原有平贼大功爵赏已厚但为全忠所图
蓄忿不解昭宗若加之恩意虏性劲直感恩必深太原
顺则河东近辅魏镇旧帅岂有不顺之势数镇既顺使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35a 页 WYG0685-0699c.png
让能贤相经营于内复引同心之贤赞助时政宦官暴
横者去之奸人害政者逐之朝廷渐治国威可渐振矣
奈何不能用让能之言听张浚孔纬之计许全忠举兵
致太原拒命太原跋扈贼臣得以胁制朝廷让能知势
不可为但以死许国可谓大忠矣自是诸镇交乱车驾
不能宁处复留凶逆之人久为辅相与巨盗画篡逆之
计乃亡唐祚哀哉
 
唐史论断 卷下 第 35b 页 WYG0685-0699d.png
 
 
 
 
 
 
 
 唐史论断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