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1345-063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二程文集卷六
  伊川文集一      宋 程颐 撰
 奏疏
  为太中上皇帝应诏书
臣珦言伏睹八月八日诏敕以比年以来水潦为沴八
月庚寅大雨应中外臣僚并许上实封言时政阙失及
当世利病此盖皇帝陛下承祖宗大业严恭天命祇畏
卷六 第 1b 页 WYG1345-0630b.png
警惧之深也天下士民钦闻德音苟有知见孰不愿披
忠沥恳上达天听臣虽至愚官为省郎职分郡寄敢不
竭其区区之诚以应明诏惟陛下宽其狂易之诛赐之
省览则天下幸甚臣闻水旱之沴由阴阳之不和阴阳
不和系政事之所致是以自昔明王或遇灾变则必警
惧以省躬之过思政之阙广延众论求所以当天心致
和气故能消弭变异长保隆平昔在商王中宗之时有
桑谷之祥高宗之时有雊雉之异二王以为惧而修政
卷六 第 2a 页 WYG1345-0631a.png
行德遂致王道复兴皆为商宗百世之下颂其圣明今
陛下嗣位之初比年阴沴圣心警畏下明诏以求政之
阙诚圣明之为也然臣观近古以来引咎之诏自新之
言亦世有之其如人君不由于至诚天下徒以为虚语
岂复有如商之二宗兴王道于既衰者乎臣愿陛下因
此天戒奋兴善治思商宗之休实鉴后代之虚饰不独
消复灾沴于今日将永保丕基于无穷伏观诏旨时政
阙失当世利病可以佐元元者悉心以陈毋有所讳臣
卷六 第 2b 页 WYG1345-0631b.png
窃惟天下之势所甚急者在安危治乱之机若夫指一
政之阙失陈一事之利病徒为小补不足以救当世之
弊而副陛下勤求之意也所谓安危治乱之机臣请条
其大端所谓安且治者朝廷有纲纪权持总摄百职庶
务天下之治如网之有纲裘之有领举之而有条委之
而不紊也郡县之官得人而职修惠养有道朝廷政化
宣达于下也百姓安业衣食足而有恒心知孝悌忠信之
教率之易从劳之不怨心附于上固而不可摇也化行
卷六 第 3a 页 WYG1345-0631c.png
政肃无奸宄盗贼之患设有之不足为虑盖有歼灭之
备而无响应之虞也民心和而阴阳顺无水旱虫螟之
灾虽有之不能为害盖仓廪实而府库充官用给于上
民食足于下也武备修而威灵振四方之民无敢不服
虽有之不足为忧盖甲兵利而储备丰将善谋而士素
练也此六者所谓安且治者今之事一皆反是朝廷纪
纲汗漫离散莫可总摄本原如此治将安出郡县之官
选不以道更易之数虽时谓才者尚莫能称其职况庸
卷六 第 3b 页 WYG1345-0631d.png
常者乎循常苟安狃以成俗举世以为当然政治废乱
生民困苦朝廷虽有惠泽孰能宣布以达于下所与共
理者如此天下斯可知矣百姓穷蹙日以加甚而重敛
繁赋消削之不息天下户口虽众而自足者益寡司牧
者治其事尔非有师保左右之也其善恶勤惰趋利避
害或昧而反之一从其自然而困之陷之之道又非一
涂人用无聊苟度岁月驱之于治则难格率之于恶则
易摇民惟邦本本根如是邦国奈何民无生业极困则
卷六 第 4a 页 WYG1345-0632a.png
虑生不渐善教思利而志动乘间隙则萌奸宄逼冻殍
则为盗贼今兹幸无大故尚尔苟安设或遇大饥馑有
大劳役奸雄一呼所在必应以今无事之时尚恐力不
能制况劳扰多事之际乎天下安危实系于此保民之
道以食为本今自京师至于天下计平时之用率无三
年之蓄民间空匮则又甚焉以万室之邑观之有厚蓄
者百无二三困衣食者十居六七统而较之天下虚竭
可知矣丰年乐岁饥寒见于道路一谷不稔便致流转
卷六 第 4b 页 WYG1345-0632b.png
卒有方数千里连数年之水旱不知何以待之奸盗蜂
起于内四裔乘隙于外虽欲为之末如何矣四裔强盛
古未有比岁输金帛以修好而好不可恃穷天下之力
以养兵而兵不足用尚幸二寇无谋厌小欲而忘大利
故我得以纾朝夕之急若其连衡而来则必兴数十万
之众宿于边境馈饷不继财用不充将何以济乎骄惰
之兵纵无奔溃之患旷日持久终有穷极之虞又况征
敛兴发而人民转亡饥馑愁怨而奸雄竞起事至于此
卷六 第 5a 页 WYG1345-0632c.png
兴衰可知以此观之天下之势安乎危乎凡此数端皆
有危亡之虞而未至于是者不识朝廷制置能使之然
耶抑亦天幸而偶然耶幸然之事其可常乎先皇帝至
仁格天地保持之以至于今历时既已久言者既已多
朝廷遂以为果不足忧也可以常然姑维持之而已虽
闻至深至切之言不为动也呜呼贻天下之患必由于
是乎今天下尚无事朝廷宜急思所以救时之道不然
臣恐因循岁月前之所陈者一事至则为之晚矣中人
卷六 第 5b 页 WYG1345-0632d.png
之家有百金之产子孙保守不敢不念陛下承祖宗大
业可不惧乎今言当世之务者必曰所先者宽赋役也
劝农桑也实仓廪也备灾害也修武备也明教化也此
诚要务然犹未知其本也臣以为所尤先者有三焉请
为陛下陈之一曰立志二曰责任三曰求贤今虽纳嘉
谋陈善算非君志先立其能听而用之乎君欲用之非
责任宰辅其孰承而行之乎君相协心非贤者任职其
能施于天下乎三者本也制于事者用也有其本不患
卷六 第 6a 页 WYG1345-0633a.png
无其用三者之中复以立志为本君志立而天下治矣
所谓立志者至诚一心以道自任以圣人之训为可必
信先王之治为可必行不狃滞于近规不迁惑于众口
必期致天下如三代之世此之谓也夫以一夫之身立
志不笃则不能自修况天下之大非体乾刚健其能治
乎自昔人君孰不欲天下之治然而或欲为而不知所
措或始锐而不克其终或安于积久之弊而不能改为
或惑于众多之论而莫知适用此皆上志不立故也臣
卷六 第 6b 页 WYG1345-0633b.png
观朝廷每有善政鲜克坚守或行之而天下不从请举
近年一二事以明之朝廷以今之任人未尝选择一用
荐举之定式患所举不得其人也故诏以饬之非不丁
宁然而当其任者如弗闻也陛下以为自后所举果得
其人乎曾少异于旧乎又以守令数易之害治也诏廉
察之官举其有善政者俾之再任于今未闻有应诏者
岂天下守令无一人有善政耶苟诚无之朝廷负生民
不已甚乎且以为善而行之何不使天下奉承以见其
卷六 第 7a 页 WYG1345-0633c.png
效若曰非不欲必行也奈天下不从何如此则是政令
不行矣将如天下何此亦在陛下而已苟陛下之志先
立奋其英断以必行之虽强大诸侯跋扈藩镇亦将震
慑莫敢违也况郡县之吏乎故臣愿陛下以立志为先
如臣前所陈法先王之治稽经典之训笃信而力行之
救天下深沉固结之弊为生民长久治安之计勿以变
旧为难勿以众口为惑则三代之治可望于今日也若
曰人君所为不可以易易而或失其害则大臣以为不
卷六 第 7b 页 WYG1345-0633d.png
然稽古而行非为易也历观前史自古以来岂有法先
王稽训典将大有为而致败乱者乎惟动不师古苟安
袭弊卒至危亡者则多矣事据昭然无可疑也愿陛下
不以臣之疏贱而易其言则天下幸甚所谓责任者夫
以海宇之广亿兆之众一人不可以独治必赖辅弼之
贤然后能成天下之务自古圣王未有不以求任辅相
为先者也在商王高宗之初未得其人则恭默不言盖
事无当先者也及其得说而命之则曰济川作舟楫岁
卷六 第 8a 页 WYG1345-0634a.png
旱作霖雨和羹惟盐梅其相须倚赖之如是此圣人任
辅相之道也夫图任之道以慎择为本择之慎故知之
明知之明故信之笃信之笃故任之专任之专故礼之
厚而责之重择之慎则必得其贤知之明则仰成而不
疑信之笃则人致其诚任之专则得尽其才礼之厚则
体貌尊而其势重责之重则其自任切而功有成是故
推诚任之待以师傅之礼坐而论道责之以天下治阴
阳和故当之者自知礼尊而任专责深而势重则挺然
卷六 第 8b 页 WYG1345-0634b.png
以天下为已任故能称其职也虽有奸谀巧佞知其交
深而不可间势重而不可摇亦将息其邪谋归附于正
矣后之任相者异于是其始也不慎择择之不慎故知
之不明知之不明故信之不笃信之不笃故任之不专
任之不专故礼之不厚而责之亦不重矣择不慎则不
得其人知不明则用之犹豫信不笃则人怀疑虑任不
专则不得尽其能礼不厚则其势轻而易摇责不重则
不称其职是故任之不尽其诚待之不以其礼仆仆趋
卷六 第 9a 页 WYG1345-0634c.png
走若吏史然文案纷冗下行有司之事当之者自知交
不深而其势轻动怀顾虑不肯自尽上惧君心之疑下
虞群议之夺故蓄缩不敢有为苟循常以图自安尔君
子弗愿处也奸邪之人亦知其易摇日伺间隙如是其
能自任以天下之重乎若曰非任之艰知之惟艰且何
以知其贤而任之或失其人治乱所系此人君所以难
之也臣以为知人诚难亦系取之之道如何尔皋陶为
帝舜谟曰在知人禹吁而难之及其陈九德载采采则
卷六 第 9b 页 WYG1345-0634d.png
曰底可绩盖询行考实人焉廋哉历观前史自古以来
岂有履道之士孝闻于家行著于乡德推于朝廷节见
于事为其言合圣人之道其施蹈经典之训及用之于
朝反致败乱者乎用是而求其有差乎若乃人君以为
贤而用之卒败厥事者古亦多矣稽迹其由盖取之不
以其道也大率以言事合于已心则谓之才而用之曾
不循核本末稽考名实如前之云伤明害政不亦宜乎
四海之大未始乏贤诚能广聪明扬侧陋至诚降礼求
卷六 第 10a 页 WYG1345-0635a.png
之以道虽皋夔伊周之比亦可必有贤德志道之士皆
可得而用也愿陛下如臣前所陈既坚求治之志则以
责任宰辅为先待之尽其礼任之尽其诚责之尽其职
不患其不为患其不能为不患其不能为患其不得为
盖不为者可责之必为不能者可勉求而能惟不得为
则已矣所谓不得为者君臣之志不通怀顾虑而不肯
自尽此由失待任之道也今执政大臣皆先朝之选天
下重望在陛下责任之而已臣愿陛下召延宰执从容
卷六 第 10b 页 WYG1345-0635b.png
访问今天下之事为安为危为治为乱当维持以度岁
月乎当有为以救其弊乎如曰当为则愿示之以必为
之意询之以所为之政审虑之力行之时不可后事不
可缓也如曰非不为也患不能也则天下之广岂无贤
德可以礼问朝廷之上岂无英髦可以讨论有先王之
政可以考观有经典之训可以取则道岂远哉病不求
尔在君相协心勤求力为之而巳如曰无妄为也姑守
常而已则在陛下深思而明辨之唐文宗之时大权渐
卷六 第 11a 页 WYG1345-0635c.png
夺天下将乱而牛僧孺欺以为治矣史册书之可为明
鉴今陛下圣明执政忠良无是事也愿陛下不以臣之
疏贱而易其言则天下幸甚所谓求贤者夫古之圣王
所以能致天下之治无他术也朝廷至于天下公卿大
夫百职群僚皆称其任而已何以得称其任贤者在位
能者在职而已何以得贤能而任之求之有道而已虽
天下常用易得之物未有不求而得者也金生于山木
生于林非匠者采伐不登于用况贤能之士杰出群类
卷六 第 11b 页 WYG1345-0635d.png
非若山林之物广生而无极也非人君搜择之有道其
可得而用乎自昔邦家张官置吏未尝不取士也顾取
之之道如何尔今取士之弊议者亦多矣臣不暇条析
而言大槩投名自荐记诵声律非求贤之道尔求不以
道则得非其贤间或得才适由偶幸非知其才而取之
也朝廷选任尽自其中曾不虞贤俊之弃遗于下也果
天下无遗贤邪抑虽有之吾姑守法于上不足以为意
邪将科举所得之贤已足治而不乏邪臣以为治天下
卷六 第 12a 页 WYG1345-0636a.png
今日之弊盖由此也以今选举之科用今进任之法而
欲得天下之贤兴天下之治其犹北辕适越不亦远乎
臣愿陛下如臣前所陈既立求治之志又思责任之道
则以求贤为先苟不先得贤虽陛下焦心劳思将安所
施诚得天下之贤置之朝廷则端拱无为而天下治矣
此所谓劳于求贤逸于得人也历观前史自古以来称
治之君有不以求贤为事者乎有规规守常以资任人
而能致大治者乎有国家之兴不由得人者乎由此言
卷六 第 12b 页 WYG1345-0636b.png
之用贤之验不其甚明若曰非不欲贤也病求之之难
也臣以为不然夫以人主之势心之所向天下风靡景
从设若珍禽异兽瑰宝奇玩之物虽遐方殊域之所有
深山大海之所生志所欲者无不可致盖上心所好奉
之以天下之力也若使存好贤之心如是则何岩穴之
幽不可求何山林之深不可致所患好之不笃尔夫人
君用贤亦赖公卿大臣推援荐达之力今朝廷未尝求
贤公卿大臣亦不以求贤取士为意相先引汇世所罕
卷六 第 13a 页 WYG1345-0636c.png
闻访道求师贵达所耻大率以为任已可也士将安补
今世无贤求之何益夫以周公之圣其自任足矣尚汲
汲求贤以自辅也以其圣且好贤知人之明宜天下之
贤皆为之用莫有遗也尚乃日不暇给恐失天下之士
后之人其才不及周公而自谓足矣不求贤以自辅也
以其不求且知之不明宜贤者在下之多也乃曰天下
无贤矣噫何其用意与周公异也欲其助皇明烛幽隐
不可得也然亦系上之所为而已陛下诚能专心致志
卷六 第 13b 页 WYG1345-0636d.png
孜孜不倦以求贤为事常恐天下有遗弃之才朝廷之
上推贤援能者登进之蔽贤自任者疏远之自然天下
向风自下及上孰不以相先为善行荐达为急务搜拔
既广虽小才片善无所隐晦如此则士益贵而守益坚
廉耻格而风教厚矣天下之贤其有遗乎既得天下之
贤则天下之治不足道也今世人情浅近积惯成俗朝
廷进人苟循常法则虽千百而取群伍而用庸恶混杂
曾不以为非设或拔一贤进一善出于不次则求摭小
卷六 第 14a 页 WYG1345-0637a.png
差众议嚣沸如真庙擢种放先朝用范仲淹是也设非
君心笃信宁免疑惑反自以为过此所以非常之举旷
久不行也伏见近日陛下不由言荐擢范纯仁置之言
路在今世为非常之举纯仁名臣之子有才名在位多
言其能陛下擢之当也然臣愿陛下自信勿疑纯仁果
贤则陛下知人之明也如用之而无显效则亦曰吾劳
心任人虽未得其效亦无愧于天下矣设或大败厥职
则亦曰吾知之失也当益务选择期于得人尔盖拔十
卷六 第 14b 页 WYG1345-0637b.png
得五才不可胜用求贤而失尚愈于不求诚持是心何
患不得贤也方陛下用纯仁识者皆喜臣独忧之何者
陛下始奋英断拔一人诚恐或有差失遂抑圣心以为
专守常规可以无过不复以简擢为意则天下将何望
焉此在陛下自信勿疑而已愿陛下不以臣之疏贱而
易其言则天下幸甚臣前所陈三者治天下之本也臣
非不知有兴利除害之方安国养民之术边境备禦之
策教化根本之论可以为陛下陈之顾三者不先徒虚
卷六 第 15a 页 WYG1345-0637c.png
言尔三者既行不患为之无术也愿陛下以社稷为心
以生民为念鉴苟安之弊思永世之策赐之省览察其
深诚万一有毫发之补于圣朝臣虽被妄言之诛无所
悔恨昔贾谊为汉文言治乱汉文不能用百世之下为
讥愿陛下勿使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则天下不胜幸
甚狂瞽之言惟圣明裁恕干冒宸严臣无任兢皇战汗
激切屏营之至
  代太中上皇帝书
卷六 第 15b 页 WYG1345-0637d.png
具位臣程珦皇恐昧死再拜上书皇帝陛下臣闻孝莫
大于安亲忠莫先于爱主人伦之本无越于斯人无知
愚靡不知忠孝之为美也然而不得其道则反害之故
自古为君者莫不欲孝其亲而多获不孝之讥为臣者
莫不欲忠其君而常负不忠之罪何则有其心行之不
得其道也伏惟陛下以至德承洪业以大孝奉先帝圣
心切至天下共知然臣以疏贱复敢区区冒万死以进
其说者愿陛下以至孝之心尽至孝之道鉴历古之失
卷六 第 16a 页 WYG1345-0638a.png
为先帝深虑则天下臣子之心无不慰安所谓历古之
失臣观秦汉而下为帝王者居天下之尊有四海之富
其生也奉养之如之何其亡也安厝之如之何然而鲜
克保完其陵墓者其故何哉独魏文帝唐太宗所传嗣
君能尽孝道为之远虑至今安全事迹昭然存诸简策
呜呼二嗣君不苟为崇侈以徇巳意乃以安亲为心可
谓至孝矣汉武之葬霍光秉政暗于大体奢侈过度至
使陵中不复容物赤眉之乱遂见发掘识者谓赤眉之
卷六 第 16b 页 WYG1345-0638b.png
暴无异光自为之为其不能深虑以致后害也二君从
俭后世不谓其不孝霍光厚葬千古不免为罪人自古
以来观此明鉴而不能行之者无他众议难违人情所
迫尔苟若务合常情遂亡远虑是乃厚于人情而薄于
先君也不亦惑乎魏文帝所作终制及唐虞世南所上
封事皆足取法其指陈深切非所忍言愿陛下取而观
之可以见明君贤臣所虑深远古人有言曰死者无终
极国家有废兴自昔人臣当大事之际乃以兴废之言
卷六 第 17a 页 WYG1345-0638c.png
为忌讳莫敢议及如此苟循人情辜负往者不忠之大
者也臣窃虑陛下追念先帝圣情罔极必欲崇厚陵寝
以尽孝心臣愚以为违先帝之俭德损陛下之孝道无
益于实有累于后非所宜也伏愿陛下损抑至情深为
永虑承奉遗诏严饬有司凡百规模尽依魏文之制明
器所须皆以瓦木为之金银铜铁珍宝奇异之物无得
入圹然后昭示遐迩刋之金石如是则陛下之孝显于
无穷陛下之明高于旷古至于纨帛易朽之物亦能为
卷六 第 17b 页 WYG1345-0638d.png
患于数百年之后汉薄后陵是也或曰山陵崇大虽使
无藏安能信于后世臣以为不然天下既知之后世必
知之臣尝游秦中历观汉唐诸陵无有完者惟昭陵不
犯陵旁居人尚能道当日俭素之事此所以历数百年
屡经寇乱而独全也夫臣之于君犹子之于父岂有陛
下欲厚其亲而臣反欲薄于其君乎诚以厚于先帝无
厚于此者也遗簪坠履尚当保而藏之不敢不恭况于
园陵得不穷深极远以虑之乎陛下嗣位方初群臣畏
卷六 第 18a 页 WYG1345-0639a.png
威臣苟不言必虑无敢言者陛下以臣言为妄而罪之
则臣死且不悔以臣言为是而从之则可以为先帝之
福大陛下之孝安天下之心示万世之法所补岂不厚
哉臣哀诚内激言意狂率愿陛下详览而深察之天下
不胜大愿臣无任踰越狂狷恐惧之极臣昧死顿首谨

  代彭中丞论濮王称亲疏
臣思永言伏见近日以濮王称亲事言事之臣奏章交
卷六 第 18b 页 WYG1345-0639b.png
上中外论议沸腾此盖执政大臣违乱典礼左右之臣
不能开陈理道而致陛下圣心疑惑大义未明臣待罪
宪府不得不为陛下明辨其事窃以濮王之生陛下而
仁宗皇帝以陛下为嗣承祖宗大统则仁庙陛下之皇
考陛下仁庙之适子濮王陛下所生之父于属为伯陛
下濮王出继之子于属为侄此天地大义生人大伦如
乾坤定位不可得而变易者也固非人意所能推移苟
乱大伦人理灭矣陛下仁庙之子则曰父曰考曰亲乃
卷六 第 19a 页 WYG1345-0639c.png
仁庙也若更称濮王为亲是有二亲则是非之理昭然
自明不待辨论而后见也然而圣意必欲称之者岂非
陛下大孝之心义虽出继情厚本宗以濮王寔生圣躬
曰伯则无以异于诸父称王则不殊于臣列思有以尊
大使绝其等伦如此而已此岂陛下之私心哉盖大义
所当典礼之正天下之公论而执政大臣不能将顺陛
下大孝之心不知尊崇之道乃以非礼不正之号上累
濮王致陛下于有过之地失天下之心贻乱伦之咎言
卷六 第 19b 页 WYG1345-0639d.png
事之臣又不能详据典礼开明大义虽知称亲之非而
不知为陛下推所生之至恩明尊崇之正礼使濮王与
诸父夷等无有殊别此陛下之心所以难安而重违也
臣以为所生之义至尊至大虽当专意于正统岂得尽
绝于私恩故所继主于大义所生存乎至情至诚一心
尽父子之道大义也不忘本宗尽其恩义至情也先王
制礼本缘人情既明大义以正统绪复存至情以尽人
心是故在丧服恩义别其所生盖明至重与伯叔不同
卷六 第 20a 页 WYG1345-0640a.png
也此乃人情之顺义理之正行于父母之前亦无嫌间
至于名称统绪所系若其无别斯乱大伦今濮王陛下
之所生义极尊重无以复加以亲为称有损无益何哉
亲与父同而所以不称父者陛下以身继大统仁庙父
也在于人伦不可有贰故避父而称亲则是陛下明知
称父为决不可也既避父而称亲则是亲与父异此乃
奸人以邪说惑陛下言亲义非一不止谓父臣以谓取
父义则与称父正同决然不可不取父义则其称甚轻
卷六 第 20b 页 WYG1345-0640b.png
今宗室疏远卑幼悉称皇亲加于所生深恐非当孝者
以诚为本乃以疑似无正定之名黩于所尊体属不恭
义有大害称之于仁庙乃有向背之嫌去之于濮王不
损所生之重绝无小益徒乱大伦臣料陛下之意不必
须要称亲止谓不加殊名无以别于臣列臣以为不然
推所生之义则不臣自明尽致恭之礼则其尊可见况
当揆量事体别立殊称要在得尽尊崇不愆礼典言者
皆欲以高官大国加于濮王此甚非知礼之言也先朝
卷六 第 21a 页 WYG1345-0640c.png
之封岂陛下之敢易爵秩之命岂陛下之敢加臣以为
当以濮王之子袭爵奉祀尊称濮王为濮国太王如此
则夐然殊号绝异等伦凡百礼数必皆称情请举一以
为率借如既置嗣袭必伸祭告当曰侄嗣皇帝名敢昭
告于皇伯父濮国太王自然在濮国极尊崇之道于仁
皇无嫌贰之失天理人心诚为允合不独正今日之事
可以为万世之法复恐议者以太字为疑此则不然盖
系于濮国下自于大统无嫌今亲之称大义未安言事
卷六 第 21b 页 WYG1345-0640d.png
者论列不已前者既去后者复然虽使台臣不言百官
在位亦必继进理不可夺势不可遏事体如此终难固
持仁宗皇帝在位日久海宇亿兆涵被仁恩陛下嗣位
之初功德未及天下而天下倾心爱戴者以陛下仁庙
之子也今复闻以濮王为亲含生之类发愤痛心盖天
下不知陛下孝事仁皇之心格于天地尊爱濮王之意
非肯以不义加之但见误致名称所以深怀疑虑谓濮
王既复称亲则仁庙不言自绝群情汹惧异论喧嚣夫
卷六 第 22a 页 WYG1345-0641a.png
王者之孝在乎得四海之欢心胡为以不正无益之称
使亿兆之口指斥谤讟致濮王之灵不安于上臣料陛
下仁孝岂忍如斯皆由左右之臣不能为陛下开明此
理在于神道不远人情故先圣谓事死如事生事亡如
事存设如仁皇在位濮王居藩陛下既为冢嗣复以亲
称濮王则仁皇岂不震怒濮王岂不侧惧是则君臣兄
弟立致衅隙其视陛下当如何也神灵如在亦岂不然
以此观之陛下虽加名称濮王安肯当受伏愿陛下深
卷六 第 22b 页 WYG1345-0641b.png
思此理去称亲之文以明示天下则祖宗濮王之灵交
欢于上皆当垂祐陛下享福无穷率土之心翕然慰悦
天下化德人伦自正大孝之名光于万世矣夫奸邪之
人希恩固宠自为身谋害义伤孝以陷陛下今既公论
如此不无徊徨百计搜求务为巧饰欺罔圣听枝梧言
者徼冀得已尚图自安正言未省而巧辩已至陛下之
心无由而悟伏乞将臣此章省览数遍裁自宸衷无使
奸人与议其措心用意排拒人言隐迹藏形阴赞陛下
卷六 第 23a 页 WYG1345-0641c.png
者皆奸人也幸陛下察而辨之勿用其说则自然圣心
开悟至理明白天下不胜大愿
  代吕晦叔应诏疏
伏睹今月十三日诏敕以彗出东方许中外臣僚直言
朝廷阙失臣自言事得罪久去朝廷无所补报退就间
冗尚敢区区以言自进者诚见陛下寅畏天命有恐惧
修省之意草莱之人尚思效其忠恳况臣世荷国恩久
忝近侍虽罪衅之馀敢不竭其愚诚以应明诏臣伏观
卷六 第 23b 页 WYG1345-0641d.png
前史所载彗之为变多矣鲜有无其应者盖上天之意
非徒然也今陛下既有警畏之心当思消弭之道且以
今日之变孰从而来书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
听岂非政之所致欤如曰非政之由则经为诬矣臣复
何言诏之所求亦为虚设若以为政之所致则改以(一/作)
(而/)顺天在陛下而已晏子所谓可祝而来亦可禳而去
也传曰天之有彗以除秽也又曰所以除旧布新臣愿
陛下祇若天戒思当除者何事而当新者何道如曰旧
卷六 第 24a 页 WYG1345-0642a.png
政既善无所可除则天为诬矣臣复何言若以为当求
自新则在陛下思之而已自非大无道之世何尝不遇
灾而惧然而能自新者盖寡大率蔽于所欲惑于所任
明不足以自辨也视是而为非以邪而为正败亡至而
不寤天亦不能戒也岂其恶存而好亡憎治而喜乱哉
亦惑而不能辨尔臣以为辨之非艰顾不得其道也诚
能省已之存心考已之任人察已之为政思已之自处
然后质之人言何惑之不可辨哉能辨其惑则知所以
卷六 第 24b 页 WYG1345-0642b.png
应天自新之道矣臣请为陛下辨之所谓省已之存心
者人君因亿兆以为尊其抚之治之之道当尽其至诚
恻怛之心视之如伤动敢不慎兢兢然惟惧一政之不
顺于天一事之不合于理如此王者之公心也若乃恃
所据之势肆求欲之心以严法令举条纲为可喜以富
国家强兵甲为自得锐于作为快于自任贪惑至于如
此迷错岂能自知若是者以天下徇其私欲者也勤身
劳力适足以致负(一作/贪)败夙兴夜寐适足以招后悔以
卷六 第 25a 页 WYG1345-0642c.png
是而致善治者未之闻也愿陛下内省于心有近于是
者乎苟有之则天之所戒也当改而自新者也所谓考
已之任人者夫王者之取人以天下之公而不以已求
其见正而不求其从欲逆心者求诸道巽志者察其非
尚孜孜焉惧或失也此王者任人之公也若乃喜同而
恶异偏信而害明谓彼所言者吾之所大欲也悦而望
之信而惑之至于甚恶而不察恣欺而不悟推是而往
鹿可以为马矣愿陛下考已之任人有近于是者乎苟
卷六 第 25b 页 WYG1345-0642d.png
有之则天之所戒也当改而自新者也方陛下思治之
初未有所偏主好恶取舍一以公议天下谓之贤陛下
从而贤之者众矣进之于朝亦多矣及乎既有为也皆
以不合而去之更用后来之人皆昔未尝以为贤者也
然后议论无违始之所贤者皆愚始之未尝贤者皆贤
此为天下之公乎已意之私乎自论议无违之后逆耳
怫心之言亦罕闻矣夫以居至尊之位负出世之资而
不闻怫逆之言可惧之大者也知人之难虽至明不能
卷六 第 26a 页 WYG1345-0643a.png
无失然至于朝合则为不世之贤暮隙则有(一作/为)无穷
之罪颠错亦已甚矣在任人之道当改亦明矣所谓察
已之为政者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
以安而不扰为本陛下以今日之事方于即位之初民
心为欢悦乎为愁怨乎民生为阜足乎为穷蹙乎政事
为安之乎为扰之乎亿兆之口非不能言也顾恐察之
不审尔苟有不察则天之所戒也当改而自新者也所
谓思已之自处者圣人谓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
卷六 第 26b 页 WYG1345-0643b.png
治者也陛下必不以斯言为妄自古以来何尝有以危
亡为忧而至危亡者乎惟其自谓治安而危亡卒至者
则多矣不识陛下平日自处以天下为如何圣心所自
知也苟有忧危恐惧之心常虑所任者非其人所由者
非其道唯恐不闻天下之言如此则圣王保天下之心
也上帝其鉴之矣或以为已安且治所任者当矣所为
者至矣天下之言不足恤矣如此则天之所戒也当改
而自新者也所谓质之人言者当有其方欲询之于众
卷六 第 27a 页 WYG1345-0643c.png
人乎众人之言可使同也欲访之下民乎下民之言亦
可为也察之以一人之心而蔽之以众人之智其可胜
乎是不足以辨惑而足以固其蔽尔臣以为在外一二
老臣事先朝数十年久当大任天下共知其非欺妄人
也知其非覆败邦家者也臣愿陛下礼而问之宜可信
也及天下所谓贤人君子陛下闻之于有为之前而不
在今日利害之间者亦可访也以是数者参考之则所
当改者何事所当新者何道固可见矣天下之人一闻
卷六 第 27b 页 WYG1345-0643d.png
诏音莫不鼓舞相庆谓陛下必能上应天心召迎和气
臣以为唯至诚可以动天在陛下诚意而已昔在商王
中宗之时有桑谷之祥高宗之时有雊雉之异二王以
为惧而修政遂致王道复兴皆为商宗百世之下颂其
圣明近世以来引咎之诏自新之言亦常有之倘人君
不由于至诚则天下徒以为虚语其能感天心弭灾变
乎臣愿陛下因此天戒奋然改为思商宗之休实鉴后
代之虚饰不独消复灾沴于今日将永保丕基于无穷
卷六 第 28a 页 WYG1345-0644a.png
天下幸甚
  代富弼上神宗皇帝疏稿
臣弼伏睹太皇太后山陵有期老臣之心有所甚切不
忍不言昧死以闻惟陛下深思而力行之不胜大愿往
者营奉昭陵时英宗皇帝方不豫未能听事朝廷罔然
不知其制失于迫卒不复深虑博访凡百规画一出匠
者之拙谋中人之私意以巨木架石为之屋计不百年
必当损坠圹中又为铁罩重且万斤以木为骨大止数
卷六 第 28b 页 WYG1345-0644b.png
寸不过二三十年决须摧毁梓宫之厚度不盈尺异日
以亿万钧之石自高而坠其将奈何思之及此骨寒胆
丧臣始则不知其详后则无以为计士民之间有知之
者无不痛心饮恨况老臣之心乎况陛下之心乎其后
厚陵始为石藏议者窃意主事大臣已悟昭陵之事独
陛下未知之尔今也不幸太皇太后奄弃天下之养因
此事会当为之谋窃以周公制合葬之礼仲尼善鲁人
之祔历代诸陵虽不尽用亦多行之太祖皇帝神谋圣
卷六 第 29a 页 WYG1345-0644c.png
虑超越万古昭宪太后亦合安陵夫以周公之制仲尼
之训历代之旧艺祖之法循而行之可无疑也老臣愿
陛下思安亲之道为后日之虑决于圣心勿循浮议奉
太皇太后合祔昭陵因得彻去铁罩用厚陵石藏之制
仍更别加裁处使异日虽木坏石坠不能为害救仁皇
必至之祸成陛下莫大之孝复何难哉在陛下断之而
已既合礼典又顺人情虽无知之人必不敢以为非是
但恐有以阴阳拘忌之说上惑聪明者在陛下睿断不
卷六 第 29b 页 WYG1345-0644d.png
难辨也不遵圣训不度事宜而规规于拘忌者为贤乎
为愚乎且阴阳之说设为可信吉凶之应贵贱当同今
天下臣庶之家夫妇莫不同穴未闻以为忌也独国家
忌之有何义理唐中宗庸昏之主尚能守礼法尽孝心
责严善思愚惑之论卒祔乾陵其后高宗子孙历世延
永是合葬非不利也老臣位至三公年将八十复何求
哉所保者名节而已肯以不是事劝陛下取讥于后世
乎复恐陛下谓臣心虽忠切而识虑愚暗不能晓达事
卷六 第 30a 页 WYG1345-0645a.png
理臣诚至愚然臣所言者欲陛下守经典之训遵艺祖
之规使仁宗皇帝得安全之道于太皇太后极崇奉之
意岂独老臣之心哉天下之心莫不然也陛下不信试
以臣之所陈访于群臣必无以为非者若以臣言为非
则是使仁宗遗骨圣体碎于巨石之下而不恤乃为是
也凡有血气之类孰肯为此意乎臣事仁宗皇帝三十
馀年位至宰相聋瞽之蔽不能早知而救之于始已为
大罪今遇可为之时若更惜情顾已不能极言天地神
卷六 第 30b 页 WYG1345-0645b.png
灵必加诛殛死何面目见仁宗于地下且陛下不知则
已今既闻之在常人之情无可忍而不为之理况陛下
至仁大孝乎惟陛下深思而力行之则天下不胜大愿
 富公见托为此奏颐以拙于文辞辞之再三其意甚
 切义不可拒数日之间遂生顾虑不克上惜乎其不
 果于义也遂为忠孝罪人
  上仁宗皇帝书(皇祐/二年)
草莽贱臣程颐谨昧死再拜上书皇帝阙下臣伏观前
卷六 第 31a 页 WYG1345-0645c.png
古圣明之主无不好闻直谏博采刍荛故视益明而听
益聪纪纲正而天下治昏乱之主无不恶闻过失忽弃
正言故视益蔽而听益塞纪纲废而天下乱治乱之因
未有不由是也伏惟陛下德侔天地明并日月宽慈仁
圣自古无比曷尝害一忠臣戮一正士群臣虽有以言
事得罪者旋复拔擢过其分际此千载一遇言事之秋
也桀纣暴乱残贼忠良然而义士不顾死以尽其节明
圣在上其仁如天布衣之士虽非当言责也苟有可以
卷六 第 31b 页 WYG1345-0645d.png
裨圣治何忍默默而不言哉今臣竭其愚忠非有斧钺
之虞也所虑进言者至众岂尽有取狂愚必多而陛下
因谓贱士之言无适用者臣虽披心腹沥肝胆不见省
览秖成徒为此臣之所惧也傥或陛下少留圣虑则非
臣之幸实天下之幸臣请自陈所学然后以臣之学议
天下之事臣所学者天下大中之道也圣人性之为圣
人贤者由之为贤者尧舜用之为尧舜仲尼述之为仲
尼其为道也至大其行之也至易三代以上莫不由之
卷六 第 32a 页 WYG1345-0646a.png
自秦而下衰而不振魏晋之属去之远甚汉唐小康行
之不醇自古学之者众矣而考其得者盖寡焉道必充
于已而后施以及人是故道非大成不苟于用然亦有
不私其身应时而作者也出处无常惟义所在所谓道
非大成不苟于用颜回曾参之徒是也天之大命在夫
子矣故彼得自善其身非至圣人则不出也在于平世
无所用者亦然所谓不私其身应时而作者诸葛亮及
臣是也亮感先主三顾之义闵生民涂炭之苦思致天
卷六 第 32b 页 WYG1345-0646b.png
下于三代义不得自安而作也如臣者生逢明圣之主
而天下有危乱之虞义岂可苟善其身而不以一言悟
陛下哉故曰出处无常惟义所在臣请议天下之事不
识陛下以今天下为安乎危乎治乎乱乎乌可知危乱
而不思救之之道如曰安且治矣则臣请明其未然方
今之势诚何异于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
及然因谓之安者乎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窃惟固
本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足衣食今天下民力
卷六 第 33a 页 WYG1345-0646c.png
匮竭衣食不足春耕而播延息以待一岁失望便须流
亡以此而言本未得为固也臣料陛下仁慈爱民如子
必不忍使之困苦一至于是臣窃疑左右前后壅蔽陛
下聪明使陛下不得而知今国家财用常多不足不足
则责于三司三司责诸路转运转运何所出诛剥于民
尔或四方有事则多非时配卒毒害尤深急令诛求竭
民膏血往往破产亡业骨肉离散众人观之犹可伤痛
陛下为民父母岂不悯哉民无储备官廪复空臣观京
卷六 第 33b 页 WYG1345-0646d.png
师缘边以至天下率无二年之备卒有连岁凶灾如明
道中不知国家何以待之坐食之卒计踰百万既无以
供费将重敛于民而民已散矣强敌乘隙于外奸雄生
心于内则土崩瓦解之势深可虞也太宁之世圣人犹
不忘为备必有九年之蓄以待凶岁况今百姓困苦愁
怨之气上冲于天灾沴凶荒是所召也陛下能保其必
无乎中民之家有十金之产子孙不能守则人皆谓之
不孝陛下承祖宗基业而前有土崩瓦解之势可不惧
卷六 第 34a 页 WYG1345-0647a.png
哉四裔强盛自古无比幸而目前尚守盟誓果能以金
帛厌其欲乎能必料其常为今日之计乎则夫沿边岂
宜无备益以兵则用不足省其戍则力弗支皆非长久
之策也前者昊贼叛逆西垂用兵数年之间天下太困
盖内外经制多失其宜陜西之民苦毒尤甚及多逃散
重以军法禁之以至人心大怨皆有思寇之言悖逆之
深不敢以闻圣听顾恐陛下亦颇知之故曰无恒产而
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彼庶民者饥寒既切于内父子不
卷六 第 34b 页 WYG1345-0647b.png
相保尚能顾忠义哉非民无良政使然也当时秦中寇
盗屡起傥稽扑灭必多响应幸而寻时尽能诛剪尚赖
社稷之福西虏亦疲彼知未可远图遂且诡辞称顺向
若更相牵制未得休兵内衅将生言之可骇今天下劳
弊不比景祐以前复有加曩时之役臣愚切恐不能堪
矣况为患者岂止西戎臣每思之神魂飞越不知朝廷
议者以为如何亦尝置之虑乎其谓制之无术乎臣窃
谓今天下犹无事人命未甚危陛下宜早警惕于衷思
卷六 第 35a 页 WYG1345-0647c.png
行王道不然臣恐岁月易失因循不思事势观之理无
常尔虽我太祖之有天下救五代之乱不戮一人自古
无之非汉唐可比固知赵氏之祀安于泰山然而损陛
下之圣明陷斯民于荼毒深可痛也臣料群臣必未尝
有为陛下陈王道者以陛下圣明岂有言而不行者乎
窃惟王道之本仁也臣观陛下之仁尧舜之仁也然而
天下未治者诚由有仁心而无仁政尔故孟子曰今有
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
卷六 第 35b 页 WYG1345-0647d.png
之道也陛下精心庶政常惧一夫不获其所未尝以一
喜怒杀一无辜官吏有犯入人罪者则终身弃之是陛
下爱人之深也然而凶年饥岁老弱转死于沟壑壮者
散而之四方为盗贼犯刑戮者几千万人矣岂陛下爱
人之心哉必谓岁使之然非政之罪欤则何异于刺人
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三代之民无是病也岂三代之
政不可行于今邪州县之吏有陷人于辟者陛下必深
恶之然而民不知义复迫困穷放辟邪侈而入于罪者
卷六 第 36a 页 WYG1345-0648a.png
非陛下陷之乎必谓其自然则教化圣人之妄言邪天
下之治由得贤也天下不治由失贤也世不乏贤顾求
之之道如何尔今夫求贤本为治也治天下之道莫非
五帝三王周公孔子治天下之道也求乎明于五帝三
王周公孔子治天下之道者各以其所得大小而用之
有宰相事业者使为宰相有卿大夫事业者使为卿大
夫有为郡之术者使为刺史有治县之政者使为县令
各得其任则无职不举然而天下弗治者未之有也国
卷六 第 36b 页 WYG1345-0648b.png
家取士虽以数科然而贤良方正岁止一二人而已又
所得不过博闻强记之士尔明经之属唯专念诵不晓
义理尤无用者也最贵盛者唯进士科以词赋声律为
工词赋之中非有治天下之道也人学之以取科第积
日累久至于卿相帝王之道教化之本岂尝知之居其
位责其事业则未尝学之譬如胡人操舟越客为御求
其善也不亦难乎往者丁度建言祖宗以来得人不少
愚瞽之甚议者至今切齿使墨论墨固以墨为善矣今
卷六 第 37a 页 WYG1345-0648c.png
天下未治诚由有君而无臣也岂世无人求之失其道
尔苟欲取士必得岂无术哉王道之不行二千年矣后
之愚者皆云时异事变不可复行此则无知之深也然
而人主往往惑于其言今有人得物于道示玉工曰玉
也示众人曰石也则当以玉工为是乎以众人为然乎
必以玉工为是矣何则识与不识也圣人垂教思以治
后世而愚者谓不可行于今则将守圣人之道乎从众
人之言乎谓众人以王道可行其犹诘瞽者以五色之
卷六 第 37b 页 WYG1345-0648d.png
鲜询聋者以八音之美其曰不然宜也彼非憎五色而
恶八音闻见限也臣观陛下之心非不忧虑天下也以
陛下忧虑天下之心行王道岂难乎哉孟子曰以齐王
犹反手也又曰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
天下矣以诸侯之位一国之地五年可以王天下况陛
下居天子之尊令行四海如风之动苟行王政奚啻反
手之易哉昔者大禹治水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思以利天下虽劳苦不避也今陛下行王政非有苦身
卷六 第 38a 页 WYG1345-0649a.png
体劳思虑之难也何惮而不为哉孝经曰立身行道扬
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匹夫犹当行道以显父
母况陛下贵为天子岂不发愤求治思齐尧舜纳民仁
寿上光祖考垂休无穷凡所谓孝无大于此者也臣以
谓治今天下犹理乱丝非持其端条而举之不可得而
治也故臣前所陈不及历指政治之阙但明有危乱之
虞救之当以王道也然而行王之道非可一二而言愿
得一面天颜罄陈所学如或有取陛下其置之左右使
卷六 第 38b 页 WYG1345-0649b.png
尽其诚苟实可用陛下其大用之若行而不效当服罔
上之诛亦不虚受陛下爵禄也陛下问群臣群臣必谓
寒贱之士未可使近上侧自臣思之以为不然臣高祖
羽太祖朝年六十馀为县令一言遭遇圣祖特加拔擢
攀附太宗终于兵部侍郎顾遇之厚群臣无比备存家
牒不敢繁述臣曾祖希振既以父任后祖遹复被推恩
国家录先世之勋臣父珦又蒙延赏今为国子博士非
有横草之功食君禄四世一百年矣臣料天下受国恩
卷六 第 39a 页 WYG1345-0649c.png
之厚无如臣家者臣自职事以来思为国家尽死未得
其路尔则臣进见宜无疑也或者更为强词言其不可
此乃自负阴私惧防诋讦者也伏望陛下出于圣断勿
徇众言以王道为心以生民为念黜世俗之论期非常
之功昔汉武笑齐宣不行孟子之说自致不王而不用
仲舒之策隋文笑汉武不用仲舒之策不至于道而不
听王通之言二主之昏料陛下亦尝笑之矣臣虽不敢
望三子之贤然臣之所学三子之道也陛下勿使后之
卷六 第 39b 页 WYG1345-0649d.png
视今犹今之视昔则天下不胜幸甚望陛下特留意焉
臣愚无任踰越狂狷恐惧之极臣颐昧死顿首谨言
 
 
 
 
 
 二程文集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