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20326b 页
卷二 第 1a 页 0375-030.png
道德真经新注卷之二能二
       李约注
   道经下
太上下知有之远古之君民下知有之尔未
尝闻其令也其次亲之誉之蒙德故亲之沐
仁故誉之其次畏之侮之直者畏之奸者侮
之信不足有不信初以伪诱之是信不足也
后以诚示之人亦不之信犹其贵言不知贵
言贱信已至斯弊犹贵其言则淳和之风不
可至也功成事遂百姓谓我自然由无教令
卷二 第 1b 页 0375-031.png
是有此俗
大道废有仁义大道非欲避仁义而废之而
仁义立故大道不得不废由时舍本崇末也
智慧出有大伪智慧出非欲兴大伪而大伪
不得不兴为凭迹而生也六亲不和有孝慈
父慈子孝之日岂有曾参之名国家昏乱有
忠臣君贤臣良之时焉有比干之节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圣弃智则无法令无
法令则民不忧其抵犯民不忧其抵犯则恣
而为生与其名韩之时而计其利不啻百倍
卷二 第 2a 页 0375-032.png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膻行之仁义则天下
不奉不及之法皆复于自然孝慈绝巧弃利
盗贼无有绝越常之巧则其利均其利均则
民各足民各足则谁为盗贼此三者以为文
未足故令有所属属继也三者足以教君夫
足以教民故更继四句见素去染也抱朴守
本也少私忘己也寡欲丧偶也
绝学无忧若为人间之学举措皆有悔吝故
忧之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唯阿同出于口便
有喜怒之变善之与恶相去何若善恶同生
卷二 第 2b 页 0375-033.png
于心岂有胡越之远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人
之所畏者当须畏之若不畏则祸患立至荒
兮其未央哉世人之学学皆如此则自然之
性日向荒凉未有休止之势也众人熙熙殉
欲之貌如享太牢贪可知也如登春台增淫
志也我独怕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老子
云我于人间之学绝来已久今纵见之情实
怕然未有兆朕似婴儿之未孩者未识人之
意也乘乘兮若无所归乘乘者乘其所乘也
圣人无心所遇便乘之而往安知彼之与此
卷二 第 3a 页 0375-034.png
而谓之归众人皆有馀于俗学皆似有馀力
我独若遗唯我于俗学则似神不足而遗忘
我愚人之心也哉非也纯纯兮素朴未散故
耳俗人察察骋严明也我独闷闷似无能也
俗人昭昭矜有知也我独若昏若藏端也忽
若海寂兮似独所止如虚舟之泛泛兮在巨
海之中未尝有所止泊者也众人皆有以是
故不闲我独顽似鄙我独不知有人间之事
其庸顽也如边鄙之民我独异于人形同人
群心游物表而贵求食于母母道也食饲也
卷二 第 3b 页 0375-035.png
我所以独异于人者为求饲于道也道亦以
我能绝俗学故常以元和妙气而饲之
孔德之容唯道之从孔甚也容受也从顺也
其有德之人其心清虚唯容受至道从顺而
行之道之为物唯恍唯惚道之为物虽恍惚
无常然恶烦杂而托清虚也惚兮恍兮其中
有象惚无也恍有也其中者其中心也象罔
象也若其心中从惚兮无物而为恍兮有欲
则其道化为罔象也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若
其心中从恍兮有欲而能为惚兮无欲则其
卷二 第 4a 页 0375-036.png
道复化为妙物湛然居于心中也窈兮冥兮
其中有精窈深也冥暗也精道之妙也言道
以精妙之气出入于万物之中莫见其朕唯
虚心者能得之其精甚真得不假之精遂成
真人也其中有信诚能虚心则精应不失也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古犹今也今人虚感应
其不失因知古之感者其应亦然也以阅众
甫阅寻阅也甫始也寻阅古始得道者众矣
一一皆以无欲而得之矣吾何以知众甫之
然以此老子曰我何以知得道之人如此以
卷二 第 4b 页 0375-037.png
其上事而知之矣
曲则全无所不顺孰为我害枉则直屈如不
言终必自申洼则盈唯下下者天下归心弊
则新不重所得方能进修少则得不分其志
多则惑好殉群方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唯守道而己天下不敢违不自见故明晦己
能能必昭也不自是故彰亡己是是必著矣
不自矜故长以短自与而长反归不自伐故
有功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夫唯不争天下莫
能与之争其行如前则无不伏古之所谓曲
卷二 第 5a 页 0375-038.png
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但行之当自
见其效
希言自然慎言者不唯寡尤亦乃合自然之
道也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此二者伤物
太甚故不可久为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
能久而况于人乎天地有形之至大者为暴
风疾雨损于物犹不敢久为而况至细之人
而欲多言伤自然之气乎故从事于道者希
言者其人也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
同于失各以其类会也同于道者道亦得之
卷二 第 5b 页 0375-039.png
同于德者德亦得之同于失者失亦得之同
类相遇皆相得也信不足有不信不信希言
合道而以多言获戾则悔而求之虽发丹诚
而从事于道之人亦不足信也
跂者不立跂踵之长不堪持久跨者不行跨
阔其足安能致远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由跂者跨者生自
见等行是皆妄作且越天真有一于身则为
人伦之弃物况兼之乎其于道也曰馀食赘
行其可恶也如食之残如形之剩肉也物或
卷二 第 6a 页 0375-040.png
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凡庸之物犹或致嫌则
有道之人固不留意于此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元气圆凝之时未有天
地也寂兮寥兮至虚至静独立而不改不与
物群复不随物化也周行而不殆备行万物
之中又无时而危也可以为天下母为能生
育吾不知其名无得而称强字之曰道字以
表德为有生天生地之德故字道以表之强
名之曰大名以召实为其无所不包故名曰
大以示于人人欲修之当有所谓矣大曰逝
卷二 第 6b 页 0375-041.png
已不在大逝曰远又逝处复失也远曰返远
追之不获俄然返于虚心也故道大天大地
大王亦大王虽不得比于三大其为大也亦
次之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道己下三
大皆自道而生王已上三大皆令王法则人
法地地地体静载而生物法之者令与地同
同地故云地地也法天天天德广覆而无私
法之者令与天同同天故云天天也法道道
道性忘功法之者令与道同同道故云道道
也法自然人能法三者皆与为一始可称王
卷二 第 7a 页 0375-042.png
尔则为万人之中一人尔言地天道三者皆
有自然妙理王者当法之尔自然理者是覆
载生成皆不私也
重为轻根万物莫不由根而生者为根重也
静为躁君故兆民未有不受制于君者为君
静也是以君子行终日不离辎重君子欲有
所诣必先备其辎重用防寒暑饥乏之患虽
有荣观燕处超然超然者超脱之貌也荣观
春台也燕燕尔也治容之所也此皆守重静
者之能超脱者也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
卷二 第 7b 页 0375-043.png
天下物之与人皆守重静如何天下之主不
重其身轻其出入也轻则失臣轻其举措则
难服事故失臣心躁则失君躁其情性不自
安静则失其君位
善行无辙迹行道无迹善言无瑕谪言道无
谪善计不用筹算守清静不假筹算善闭无
关楗而不可开闭七窍诸门群魔不能入善
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清五脏诸神外物不能
诱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
故无弃物潜行如上之善道被草木而况人
卷二 第 8a 页 0375-044.png
乎是谓袭明内行而外不见故善人不善人
之师善人能以善与人也不善人善人之资
资给也不善人是善人可资之物者也不贵
其师不爱其资皆至于道遂相忘也虽知大
迷是谓要妙忘师资俗以为迷道以为妙也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有雄武之材而不
用能雌伏以为心则为众所归如天下深溪
也为天下溪常德不离谦德不离其身则如
溪为百川所凑复归于婴儿和气充具知其
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式者法也韬白如黑则
卷二 第 8b 页 0375-045.png
天下之人罔敢不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抱
此晦用之德于身常无差失复归于无极其
德若此故福寿不可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
下谷以荣如辱则其量如谷无所不容纳也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量无不容德无不备复
归于朴朴器之本也德备则能返本本道也
朴散则为器器周于用者道散则众器成焉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圣人用道居群材之上
理化其不明道者故大制不割怀至道故能
制服生灵当以无为守之非加刑法也
卷二 第 9a 页 0375-046.png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取天下之欢心吾见其
不得已以有为取之我见此必不得已已语
助也天下神器不可为也神器者人也身中
居神所以谓之神器人性恶扰有为则扰人
故知不可以取天下为者败之为之则民散
也执者失之不信厚言固守本意则必失帝
业故物或行或随若行有为于前必败失随
其后或呴或吹仁德曰呴严刑曰吹或强或
羸民安则强民散则羸或载或隳抚之则载
虐之则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有为之
卷二 第 9b 页 0375-047.png
验若此之甚为天下者恶得不去之哉以圣
人之为理则就其中去甚者奢者与泰者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古善为相者
安民强国则以道不以兵其事好还剋敌之
师师踵未还已为所报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妨耕耨故荆棘是生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战
伐之后杀气犹凝冲和未行不产嘉谷也故
善之果而已不敢以取强佐君合以道不合
以兵必不得已则择其善将者则必果敢不
以好胜为心也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
卷二 第 10a 页 0375-048.png
骄果而不得已是果而勿强若使善者将甲
讨难必定不矜不伐不骄何谓也为果以谦
不果以强强则违道物壮则老是谓不道物
至壮则老兵至于强未必不败皆为不合道
也不道早已知不合道能早止者善矣己止

夫隹兵者不祥之器隹好也兵五兵也兵为
害器隹好非善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物
皆好生恶死有好兵之国凡物尚恶之况有
道之士焉肯居其国也君子居则贵左君子
卷二 第 10b 页 0375-049.png
体仁以长人居必贵于发生之位也用兵则
贵右主兵者以杀为志故用必贵于摇落之
方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君子器以文
德不以干戈不得已而用之非其器而用之
盖不得已也恬淡为上所用之以止寇殊不
得其滋味胜而不美以恬淡为上故以胜为
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乐爱也若以胜为
美则是爱杀人也夫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
天下人咸恶死孰肯景附故吉事尚左凶事
尚右各从其类偏将军处左虽为主杀之官
卷二 第 11a 页 0375-050.png
而无主杀之权上将军处右专于征伐言以
丧礼处之依置柩之所杀人众多以悲哀泣
之君子为将则曰我实无德民有何辜一朝
杀伤殆至于死故兴言而涕从也战胜以丧
礼处之使居其位不必衣其服一则顺其杀
气二则抑用兵者之心也
道常无名今谓之道是强名也朴虽小所以
视之不见天下不敢臣怀其道尚为王者师
况敢以道为臣妾者乎侯王若能守天下将
自宾宾服也守道不忘则无远不服天地相
卷二 第 11b 页 0375-051.png
合以降甘露天地交泰能降甘露以旌侯王
能守道也人莫之令而自均王道无偏故德
泽平施岂待命令始制有名道至于此始可
制服有名之物有名之物即山川可祭之神
林泉可徵之士名亦既有如此有名之物有
封禅而必从伏林泉而尽出朝见也夫亦将
知止夫此辈亦将知安于所止知止所以不
殆殆危也有名之物依于有道之君而安于
乐士况百姓乎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
江海有道之主在于天下君臣道合上恩下
卷二 第 12a 页 0375-052.png
流下情上达如川谷之与江海通流也
知人者智智者不惑故知人也自知者明明
者见于未萌故不履于非道胜人者有力人
所以胜人者非有势力即有膂力自胜者强
能自修德以服人殊强于有力者知足者富
若足于一瓢则富于万国强行者有志行事
始终如一是有志节矣不失其所者久人而
无常必不能久行其道死而不亡者寿人能
行道以利天下所垂法则制度皆生于神识
机智一成之后万古传之是身死形谢而神
卷二 第 12b 页 0375-053.png
长存故曰寿也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大道泛泛兮不系于一
方而云可左可右者略举两端明备万物万
物恃之以生而不辞生育之功成亦不名我
有爱养万物而不为主主则非忘功也常无
欲可名于小世人之无欲者赤子也而道于
物无欲可是如赤子之小者乎万物归之而
不为主可名于大万物悉归于道道又不与
为主可是傲然为大不顾于物者耶是以圣
人终不为大圣人法道法于为小不法于为
卷二 第 13a 页 0375-054.png
大者恐失谦也故能成其大本无为大之心
翻成远大之业
执大象天下往大象道也未有一物不因道
而为形象若执此道以临天下民无不归往
也往而不害安平泰既归之当安之非清平
之中泰然舒息不可也乐与饵过客止乐音
乐也饵饮食也夫音乐饮食人之所欲岂有
过之而不留止者乎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过客所以留止者以其有阅目实腹之物也
此大象之道将出于口以告于人则淡之其
卷二 第 13b 页 0375-055.png
无可味如何使人慕之且人性恶多事好无
为道性无为故人欲之矣视之不足见听之
不足闻用之不可既既尽也虽视听不足得
其形声必能用之亦无穷尽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
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
微明此四者兆之初起可谓之微便能固其
源而绝之萌也柔弱胜刚强夫祸之始生柔
弱也终至茂盛刚强也将欲除之于柔弱之
时则全胜于刚强之日鱼不可脱于渊鱼若
卷二 第 14a 页 0375-056.png
脱于手而入于渊则不可得而制也国之利
器不可以示人利器者机事也凡事机微之
时则能制之不使至其强大此实理身理国
之要道也必不得示诸小人若机落小人之
手则何异夫鱼之入渊乎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为而无心故能无所不
为也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不失无为则
无不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
名之朴者无为之本也夫无为也则无迹当
何名之君执此以镇人人孰敢妄动者也无
卷二 第 14b 页 0375-057.png
名之朴亦将不欲兼忘守道之心乃合自然
之素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夫有心于静者
则无时而静也今放之于自得我无一物于
胸中然后君臣上下各正性命
道德真经新注卷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