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20331a 页
卷三 第 1a 页 0375-058.png
道德真经新注卷之三能三
       李约注
   德经上(凡四十一章)
上德不德人不见其迹则谓之不德是以有
德物不改其朴然后知有德下德不失德慕
前王之美恭守而不坠是以无德物性稍移
是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不为而得下
德为之而有以为为而得也上仁为之始化
道而为仁也而无以为虽为之而无心上义
为之始化道而为义而有以为专于制断上
卷三 第 1b 页 0375-059.png
礼为之始化道而为礼而莫之应则攘臂而
仍之赠答失所故有斯怒故失道而后德上
德合道故云失道下德次之此所以有德有
仁有义有礼既失上德则下德继之失德而
后仁下德有失仁教嗣兴失仁而后义仁教
又替义方遂行失义而后礼是非合宜己谢
于时拜跪玉帛将盛于世夫礼者忠信之薄
而乱之首乱者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
子也忠信者道德也若以礼比于道德诚为
衰薄用救于乱则舍礼何从前识者是先识
卷三 第 2a 页 0375-060.png
礼人也道之华礼可以悦人之目是谓道花
也古花字今华字是也而愚之始适可为愚
者检逸之初也是以大丈夫大丈夫者丈夫
雄者也丈夫之雄性必方直不徇浮俗故昌
言云若大丈夫则必行道德不敦末礼也处
其厚不处其薄必致身于道德不置身于衰
薄居其实不居其华实如草木之实能实人
之腹故居之花如草木之华徒阅人之目故
不居也故去彼取此去花而取实
昔之得一者在下文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
卷三 第 2b 页 0375-061.png
以宁谷得一以盈神得一以灵万物得一以
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自天地已降至于
侯王所以能清等自得道之一故令侯王正
身以正于人故云天下贞贞正也其致之既
知得道其致之如是岂得失之哉天无以清
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谷无以盈将恐竭
神无以灵将恐歇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
无以贵高将恐蹶蹶颠覆也若得之而不守
故其患若此也故贵以贱为本王贵也民贱
也王以民为本故有民则有王也高以下为
卷三 第 3a 页 0375-062.png
基九仞之山一篑之基若为基不固山必颓
矣将存其贵不安于民则民散而王蹶矣是
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以贱为本耶非
乎孤子无父也寡妇无夫也不谷生无养也
此三者人之所恶而侯王称之岂非以贱为
本耶非乎者言正是以贱为本也故致数舆
无舆就舆数之但得轮辕等众材也则就王
数之但得卿士等兆民也若散众材则无成
舆之日不安兆民焉有为王之时不欲碌碌
如玉落落如石碌碌贵貌也落落贱貌也玉
卷三 第 3b 页 0375-063.png
虽贵因石而生王虽尊因民而有以此不欲
如玉欲如石者敦本故也
反者道之动道体寂今也动反也所以反者
为物性之有刚也故设权刚以待之亦冀反
其寂也弱者道之用柔弱者道之常用物皆
知之今再明者恐因权刚之义便谓道用合
然矣天下万物生于有万物皆自有形天地
而生也有生于无即有形天地自道而生道
无也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闻之而悟遂勤行而反
卷三 第 4a 页 0375-064.png
本中士闻道若存若亡闻之而疑犹可教也
使知道也下士闻道大笑之闻之而惑故大
笑则不可使白方也不笑不足以为道道为
下士入耳之音则不足为贵建言有之建立
也立言明中下二士疑其大笑之由明道若
昧行昭而用晦也进道若退内勤而外怠也
夷道若颣颣丝之不匀者履平而若险上德
若谷无心而善应也大白若辱性洁而迹污
也广德若不足道不形于色也建德若偷才
不露于外也质真若渝至绝反如滥也大方
卷三 第 4b 页 0375-065.png
无隅无岸谷可见也大器晚成不日求以得
也大音希声希无也无声乐也大象无形无
状之状道隐无名自建言已下皆是大道隐
于无名也故上士洞悟而勤行中士疑而进
退下士惑而大笑识此之由夫唯道善贷且
成道不以三士不同亦均贷和气皆使生成
而勤行者独还和于道中而疑笑者并乾没
于元气也
道生一谓应感而生一气也一生二一始生
阴气三始生阳气也二生三三者阴阳相感
卷三 第 5a 页 0375-066.png
通而生和气也三生万物和气聚而生万物
也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凡物皮质
外周曰负阴皮质阴气为也骨髓内充曰抱
阳骨体阳气为也道气柔弱贯通其间而和
之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王
公之和气柔弱为万物本故能以不祥为称
是以为天下君故物或损之而益称不祥诚
自损也物无不宾非益而何或益之而损恃
贵者己自益也民皆离心非损何也人之所
教亦我义教之人欲立教教人者亦当以我
卷三 第 5b 页 0375-067.png
柔弱之义教之则服膺者莫不归于性命之
城强梁者不得其死君强暴则失臣不之心
覆亡无日人强梁则为众所加颠踬可待吾
将以为教父父人之先也吾以柔弱之义为
众教之先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夫和气者天
下至柔之物也若人驰骋之则化为天下至
坚之物无有入于无间将欲复和气而为至
柔者但能无有驰骋之志明和气自入于无
间之心化为至柔之物也吾是以知无为之
卷三 第 6a 页 0375-068.png
有益老子云我见无为驰骋者则能令和气
长在于心柔弱而长生也所以知无为有益
于人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不
言于人无为于己其为益也天下罕能及此
名与身孰亲名可舍身不可舍则何者疏也
身与货孰多货失而可求身亡而难得则何
者少也得与亡孰病得则亡身亡则全真则
何者为利故甚爱必大费欲过于分所损亦
重多藏必厚亡积而不散十九而死知足不
辱足于心则常荣知止不殆止于分则常安
卷三 第 6b 页 0375-069.png
可以长久必无中道而夭
大成若缺德全者故貌如不足也其用不弊
其应物也无所不能也大盈若冲内实者故
外如虚也其用不穷至于济众未尝竭也大
直若屈含垢而不申也大巧若拙不矜其能
大辩若讷似不能言躁胜寒物极则反故夏
至则一阴生乎其中矣静胜热否极则泰故
冬至则一阳生乎其中矣清静为天下正正
者躁静之中则二月八月也故大成以下至
于大辩皆适躁静之中得天下之正者也
卷三 第 7a 页 0375-070.png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有道之主嗣庸君之
后则必拨乱反正偃武修文是以前王所徵
之马走在道路今我不用却使还家粪理农
业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无道之君继清平
之后恃以府藏充实遂好攻战侵人土地所
以士不解鞍长在境上罪莫大于可欲于求
物之中尚有其数祸莫大于不知足经于目
者辄无所舍咎莫甚于欲得见与不见咸欲
求之则天下之物靡有孑遗此皆无道之君
所行之事故知足之足知止于足则土阶茅
卷三 第 7b 页 0375-071.png
茨未为不足常足矣不踰于分贵安人此有
道之君也
不出户以知天下以身度之天下可知不窥
牖以见天道法天而行不必窥牖其出弥远
其知弥少不知民安在于无事反为事以安
之则事出弥远而民安弥少是以圣人不行
而知知民安由己已但无事则民安矣不必
行于天下也不见而名守道在位则太阶自
平岂待窥牖见而明之不为而成成此至理
由乎不为也向若为之则无因及此也
卷三 第 8a 页 0375-072.png
为学日益为学者日益闻见也为道日损为
道者日损云为也损之又损一损尚浅再损
方深以至于无为损至于无损乃游乎环中
无为而无不为功成不宰是无为生成万有
是无不为也取天下常以无事无事无为不
顺人之事言与众同好恶非自取便于身之
事也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若取便身之
事则烦人人烦则离散安可以取天下也圣
人无常心如虚舟之泛然也以百姓心为心
百姓所乐者君为成之善者吾善之不违其
卷三 第 8b 页 0375-073.png
性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圣人自善身而恶
者自化之为善矣终不役物以从己也信者
吾信之不夺其志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
人自推诚于天下而人自化之为信非制之
使为也圣人在天下惵惵焉圣人在天下常
惵惵焉轸虑虑会物之不安也为天下浑其
心天下之民欲乎无事故吾浑心同民之欲
百姓皆注其耳目百姓皆倾注耳目以观听
圣人从民之欲否圣人皆孩之圣人念而抚
之如赤子宁忍以事扰之
卷三 第 9a 页 0375-074.png
出生入死邪妄出于心则生入则死生之徒
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内五藏外八使耳目
鼻口手足及三漏内外都十三之徒侣也八
使驰于外五藏纳于内共陷人以至死若以
无事各清其司则致人以全生也又云五藏
五形三田为十三头及四肢为五形三田黄
庭经云上丹田脑也中丹田心脾之间下丹
田肾中气海也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人
之求生誙誙然咸投足于死地者亦由十三
诱之夫何故问往死地之由以其生生之厚
卷三 第 9b 页 0375-075.png
对曰盖缘过求世物充养太丰是使十三之
徒杀人得便也盖闻善摄生者摄养也善养
生者则约彼十三于清静之中放此一身于
忘形之地陆行不遇兕虎兕虎皆猛兽能以
爪角伤人我无害物之心故不值此类入军
不被甲兵兵能残人甲可禦害我无斗志故
不假带此器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
兵无所容其刃若专以害物为心则虽蜂虿
至微不能不以毒中人也而况虎兕等乎苟
无伤物之志虽被猛兽利兵又何以加我乎
卷三 第 10a 页 0375-076.png
又云兕虎甲兵比类身中贪邪也言清静无
为则祸患无因而入疾病无由而生也夫何
故问免死之由以其无死地十三之徒为清
静所排不令引五贼三尸入于心地则无死
地可入也若失清静于毫釐则五贼三尸间
隙而进得措其角爪刃矣
道生之始贷气也德畜之遂含育也物形之
质方具也势成之四时更生物遂化就是以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物虽至愚未有不知
父母而尊贵之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
卷三 第 10b 页 0375-077.png
常自然世人之尊贵者为受帝王锡命也而
道德不假于此自有生成之功故为物所尊
贵也故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
之覆之有如此力故不假爵命也生而不有
有则收其仁也为而不恃恃则居其功也是
谓玄德可谓阴德
天下有始始本也万物资之所以生以为天
下母母养也万物由之所以成既知其母又
知其子以知道之母物为之子明矣既知其
子复守其母既知子由生则知守母以存其
卷三 第 11a 页 0375-078.png
子没身不殆道既扶之何危之有塞其兑缄
无厌之目也闭其门杜多言之口也终身不
勤遂形逸而神王开其兑济其事民之于欲
也甚勤以道防间犹恐其逸况开济者乎终
身不救祸已成矣不可匡救见小曰明造形
则悟守柔曰强积弱所致也用其光复归其
明观守母存子之法得法则收视而守中见
小守柔是其法也无遗身殃能不以祸自偿
是谓袭常可谓潜至长生之道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介孤介也疾时不
卷三 第 11b 页 0375-079.png
行正道之道故曰若使我孤介之士有知天
下之分则使直道大行于天下唯施是畏唯
独也独施正直是畏众邪大道甚夷实君臣
之坦途也而人好径以时人好邪道我权轻
不能制朝甚除盛修饰也田甚芜夺民时也
仓甚虚民乏食也服文䌽君财丰也带利剑
好戎装也厌饮食饫珍羞也财货有馀厚敛
得也是谓盗誇不义而得非盗而何曾无作
色乃更誇示非道也哉也哉者叹辞也盗已
非道况更矜誇诚如斯人实堪兴叹
卷三 第 12a 页 0375-080.png
善建者不拔善建国立身者必以德以德者
则身不危而国不拔拔倾拔也善抱者不脱
脱失也夫建国者抱民立身者抱神若皆以
德则无脱失也子孙祭祀不辍辍止也善以
德建国抱民者则子孙繁昌世世祭祀不辍
止时也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以德修身诸伪
咸尽修之于家其德乃有馀以德修家庆流
后嗣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以德修乡日益远
大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以德修国君民充实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以德修于天下则比
卷三 第 12b 页 0375-081.png
屋可封化被异域故梯山航海而朝贡焉故
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
天下观天下但对观之则兴亡可见吾何以
知天下之然以此以上事所以知之也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夫怀德深者性之与状
并如赤子赤子以其始生其色赤故因而名
之毒虫不螫毒虫者蜂虿也以尾端肆毒曰
螫猛兽不据猛兽虎豹也以爪拿按曰据玃
鸟不搏玃鸟雕鹗也以羽距击触曰搏含德
之士尽丧诸偶全其神故得三者常避之又
卷三 第 13a 页 0375-082.png
云三者比身中贪邪毒害也言含德如赤子
则贪邪毒害无由干身也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喜怒而权握至坚者性专也未知牝牡
之合而䘒作精之至岂识男女之会而阴常
劲者精全也终日号而嗌不嗄和之至虽啼
之竟日而声不斯者和之极也知和曰常赤
子有此三能者以和之至也而含德之士知
之故常存知常曰明能知常存可谓明矣益
生曰祥于自然之分加之毫芒则化凶为祥
也心使气曰强和气至柔而为强者由心发
卷三 第 13b 页 0375-083.png
怒使之然也物壮则老壮固老之阶也是谓
不道既不能自老反少则必无全和之道不
道早已令止而不为也
知者不言忘言者知之盛也言者不知未知
故滞言也塞其兑不要目视闭其门不假口
说挫其锐摧其志也解其纷虚其心也和其
光时明则明同其尘时暗则暗是谓玄同无
所不同故不可得而亲仁不见也不可得而
疏迹无污也不可得而利善外物也不可得
而害不贪饵也不可得而贱抱道德也故为
卷三 第 14a 页 0375-084.png
天下贵为人至此始可为天下至道
以政治国用教令者以奇用兵尚诈计也以
无事取天下独无事者取天下人心顺而为
帝王与夫二子之为理岂同日而论哉吾何
以知天下之然以此我何以知以政与以奇
不足以取天下唯无事者乃能取天下之心
而为之主以下文知也天下多忌讳而民弥
贫此说以政之君也禁令繁密民皆虑其抵
犯不敢云为日至贫也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民皆畏死因须挟藏弓矢以卫其生故国家
卷三 第 14b 页 0375-085.png
日益昏乱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此说以奇之
君也志在用兵笃好奇诈兼崇攻守之具则
民莫不役智作淫奇之物也法令滋彰盗贼
多有法物者则巧极人之所作之物也所作
之物出于常情独悬善价是以多有窃其法
式盗其财物由法物滋彰之过也故圣人云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但拱默而已而民皆化
之我好静而民自正我但以静自持而民皆
化不为邪也我无事而民自富我但无事民
不失业当自富矣我无欲而民自朴我但无
卷三 第 15a 页 0375-086.png
人所为下者不过欲兼畜小国使为附庸益
其土宇者也小国不过欲入事人所以下意
在入事大国欲使他邦不敢兴伐也两者各
得其所欲皆遂其志故大者宜为下偏戒大
者恐恃强不为谦也
道者万物之奥道于万物之中最深最奥能
与庶品为根本也善人之宝善人之道修身
可以长生故用为宝不善人之所保不善人
者是下士也下士曾无向道之心及有祸难
则以为保冀其庇护也美言可以市交易之
卷三 第 15b 页 0375-087.png
中能甘辞者出则易集求则易得尊行可以
加人行高者始可以教加于人也人之不善
何弃之有人无不善但化之不至也故立天
子置三公天子万民之主也欲以其道付之
令化不善之人又恐忽其道更置三公以佐
之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三公
有大璧先良马而进之亦忠臣之分然不如
坐进此深奥之道于君以集雍熙之化古之
所以贵此者何欲发明道妙故设此问不日
求以得对曰以其不可一日求而得之当须
卷三 第 16a 页 0375-088.png
绵历年代积功累行而后致之有罪以免耶
行成道备之人纵有逆鳞忤旨之罪亦免诛
免责免耶者叹美之辞故为天下贵以此古
今共贵之
为无为为生于心为则心乱事无事事出乎
志有事则志昏味无味尝味者口嗜之则口
爽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德是上三无也人能
行此三德则心必虚明虚明则能见怨之初
起起于小小而能绝之则无大矣起于少少
而能除之则无多矣如此报之则何怨之有
卷三 第 16b 页 0375-089.png
怨是乱昏爽也图难于易小则易也为大于
细少是细也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此必然之理善图为者在兆朕之
时也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慎微之至故能成
其大由是成乎圣人夫轻诺必寡信夫存诚
者必重其所许也多易必多难不图其终者
故每事为易是以圣人犹难之慎厥始也故
终无难为难于初故易于末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防之于未然故易也
其脆易破故其微易散于始生之时则除之
卷三 第 17a 页 0375-090.png
故不难也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是居存
虑没之士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大不可除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高不可掩千里之行始
于足下远不可止为者败之为者是除祸胎
任其滋长使至成熟故谓之败败犹可循复
也执者失之执者由长恶不悛遂至绝灭故
谓之失失者无复更生也圣人无为故无败
败起于为不为何败无执故无失失因于执
不执何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皆有
始而无卒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本末不衰则
卷三 第 17b 页 0375-091.png
无不成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欲
人之所不欲故视金玉如遗土也学不学以
复众人之所过学人之所不学故能抑群生
之踰分以辅万物之自然为此二行者以佐
万物之性咸使归于天真不敢为焉守慎故
不敢妄为也
古之善为道者说古有道者欲使今世之君
效之非以明民不以道明示于民者恐其生
异志也将以愚之潜以道浸润令反其质朴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奸智多则怀巧诋是以
卷三 第 18a 页 0375-092.png
难理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使多智者治国则
必行蠹政则民乱矣故是国之贼也不以智
治国国之福若以淳朴为政则必行无为则
民安故是国之福也知此两者亦楷式楷模
也式法也为贼为福是两者两者亦甚易知
知之则当违害而就利常知楷式是谓玄德
常知福可任之贼可去之致苍生于太平是
君有不测之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阴
德深不可知远不可窥夫然乃能与万物复
归于自然之性然后乃至大顺皆复天真则
卷三 第 18b 页 0375-093.png
无所不顺也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
为百谷王王者往也江海善居众流之下是
以百谷无不臻凑是以圣人是能法江海者
欲上人必以言下之将欲居于人上故先以
其言下于人欲先人必以其身后之将欲居
于人先故须退身在于人后也是以处上而
人不重民皆欣戴犹以为轻处前而人不害
人皆悦随焉无加伤是以乐推而不厌谦之
力也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我以谦
卷三 第 19a 页 0375-094.png
德化下下皆化之而为退让也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天下之人皆言我
道大似不贤者夫唯大故似不肖我则语之
夫大人故其愚不可及也若肖久矣其细也
夫若贤使人得之者此乃为天下至细之人
久矣吾有三宝我虽不肖然有三行可谓修
身理国之至宝也宝而持之人若以为宝持
之不舍则何往而不利一曰慈慈仁也二曰
俭俭约也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处群动之后
也夫慈故能勇勇于济物俭故能广节用故
卷三 第 19b 页 0375-095.png
有此赡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其长自下行
成升高业就故得为天下君长尧为九州长
是也今舍其慈且勇不仁而勇勇必损物舍
其俭且广不约反奢必见之舍其后且先先
己而后人人必衔怨死矣此三行或阙其一
则死矣况皆不行乎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
固将能用慈抚养士卒士卒心无贰故战则
胜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慈德动天天
故救助以其将能用慈卫于士卒也
善为士者不武以道不以武也喜战者不怒
卷三 第 20a 页 0375-096.png
以谋不以怒也善胜敌者不争以德不以争
也善用人者为之下以谦不以力也是谓不
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上
四善人能行之则未有不应也其如此故得
上合天道是古之极致者也用兵有言因时
君所好而进其道用兵之言在下文吾不敢
为主主先物而动而为客客和而不唱不敢
进寸不擅侵人而退尺自守以候变也是谓
行无行敌寇我封遂行以止之非怀杀伐之
志攘无臂无怒不攘故似无臂仍无敌不争
卷三 第 20b 页 0375-097.png
胜故不引斗也执无兵以德不以力也祸莫
大于轻敌夫为客之道莫先于是举轻敌则
几丧吾宝宝身也若轻敌深入靡不舆尸故
抗兵相加则哀者胜之两国举兵主客势敌
至于交锋剋捷则素慈哀于士卒者胜也此
是因用兵进以慈之道也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云我言无为则易知将
欲行之又何难矣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天下
扰扰皆徇有为有为与无为背故皆不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以道为宗以德为君夫唯无
卷三 第 21a 页 0375-098.png
知是以不我知无知者是识不及理人之不
能知我至言行我无为则道德何由至哉知
我者希举世少有能知我有道德者则我者
贵知而法之贵无以比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内有至宝外无光仪是以天下莫能知也
知不知上智周万物无所不知而云我何知
此真知也得非上乎不知知病墙面而立一
无所知而云无所不知斯妄人也岂非病矣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真知者乃能以妄知为
病而病之则真知不病而妄知病矣圣人不
卷三 第 21b 页 0375-099.png
病以其病病向若自病则不能病人也是以
不病验此则不病明矣
人不畏威则大威至威之大者死也人皆以
小恶为无伤遂积之盈贯贯盈而死是非大
威至乎无狭其所居居神者心也多欲则神
居狭矣无厌其所生生人者神也神留则不
死夫唯不厌是以不厌若能清虚则人神相
爱也是以圣人自知自知虚心则神留不自
见若自见则是不畏威自厌不厌生也不自
贵若自贵则是狭其居故去彼取此去自见
卷三 第 22a 页 0375-100.png
与自贵取自知与自爱
勇于敢则杀若勇敢于欲则天必杀之勇于
不敢则活若于欲勇于不敢则天必活之常
知此两者谓敢与不敢也或利或害不敢则
为利敢则为害也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恶
勇敢是以圣人犹难之斯缘知天之所恶天
之道说天道以诫于人也不争而善胜天虽
顺物物孰敢不听命也不言而善应虽无言
教四时百物无不应之不召而自来虽不呼
召三光列耀莫不随之繟然而善谋繟然至
卷三 第 22b 页 0375-101.png
宽至于杀敢活不敢未尝匮乏画夜行度未
始差忒若然者如其中有善运筹之主也天
网恢恢疏而不失虽网目至疏大而为恶者
不能脱免
民常不畏死已困于刑法也奈何以死惧之
更以死刑威之岂有畏者若使民常畏死时
政宽则民不轻生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
孰敢于畏死之中有民为诈抵法以吾君人
之势必得执而杀之所不敢者不敢代天也
常有司杀者杀所以无漏网者夫代司杀是
卷三 第 23a 页 0375-102.png
谓代大匠斲以君代天如拙夫之代良三也
夫代大匠斲希有不伤其手矣以不能代能
则不唯残朴亦必伤手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上厚敛则
下不足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
以难治上多事则下皆设奇以应之是以难
理人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此言
人属在君也上贪营养太丰诛求过分国民
十室九空民咸怨上上遂覆亡是非轻死也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厚生则生亡
卷三 第 23b 页 0375-103.png
外生则生存以此较之则不贵生者贤于贵
生者也
人之生也柔弱道在也其死也坚强道去也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气在也其死也枯槁
气散也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目
击可知是以兵强则不胜兵者不祥之器违
天天之好生故抑之使强者不胜也木强则
共木本强大而条柯柔弱故柔条共生于强
本也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以生死并之柔生
而强死以上比之又弱居上而强处下彼区
卷三 第 24a 页 0375-104.png
区自为下而取死倒置何深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以人所解喻天道难知
则虽远可见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
之不足者与之抑高举下损长与短张弓如
此始可命中天之道损有馀补不足日中则
昃损也月晦则朔补也朔苏也人之道则不
然人道与天道背此人之道言暗君俗人也
损不足以奉有馀则割无以资有孰能以有
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谁能同天唯有道之
人为君则遏强抚弱为人则以财赈乏此言
卷三 第 24b 页 0375-105.png
贤君哲士也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不处
其不欲见贤不伐其美不处其德者盖不欲
令物见己之贤也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观其随器顺人孰能先
之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攻坚
之胜水有不易之道柔胜刚弱胜强天下莫
不知莫能行水能攻坚则知柔胜刚谦为人
伏则知弱胜强此天下无不知见至于行之
则尽莫能者故圣人言受国之垢是谓社稷
主人所恶者垢秽圣人能受之故为社稷主
卷三 第 25a 页 0375-106.png
也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人所忌者不祥圣
人能称之故为天下王也正言若反能行柔
弱者则为主为王此实正言也而俗尚刚强
故以为反
和大怨怨者心气不平也和使其无事也必
有馀怨若以事和之则翻济其怨安可以为
善若翻济其怨则自然为恶也是以圣人执
左契不责于人凡左非用事之所也契者符
会之目也圣人执心无事但思与万民心气
符同适自无怨何必责于人也故有德司契
卷三 第 25b 页 0375-107.png
若善和冤者但司与人民会同而已无德司
散若闲和怨者则专司事以明示于民怨是
用生岂云和矣彻明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有德之主善人也天道常以福祚与之
小国寡民理大如小意在简省贵欲安民也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什物也伯成数也器
民之所用生资也由君无为使民有此资业
虽数至于百亦不税而用之使民重死乐业
故不轻生也而不远徙为无苛政虽有舟舆
无所乘之舟可以济于水舆可以行于陆民
卷三 第 26a 页 0375-108.png
既各足故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甲
兵皆君之利器也无为故无所陈之使民复
结绳而用之将反古也甘其食知足故所食
皆甘美其服止于分故无服不美安其居欲
绝故陋巷斯安也乐其俗无事故其俗自乐
也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相去近也民至
老死不相往来无所求也
信言不美信言者说道也淡乎其无味故不
美美言不信美言者诱人也甘言故无信善
者不辩善者贵行不事谈说辩者不善滞言
卷三 第 26b 页 0375-109.png
不行故非善也知者不博知者贵无事也博
者不知犹贵学固未知圣人不积积而能散
既以与人己愈有演德以教人人受其益而
圣德益明如镜照人人见其好恶恶者修饰
好者加劝而镜明不减既以与人己愈多散
财以恤贫贫获其济而圣财不匮如井任民
汲引汲者蒙其利而井不竭也天之道利而
不害天道阳也故好生而恶杀好生故云利
恶杀故云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圣人所
为常顺于物物无不敬从也
卷三 第 27a 页 0375-110.png

道德真经新注卷之四







                
卷三 第 27b 页 0375-11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