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第 1a 页 WYG1036-0372a.png

涑水记闻卷七
宋 司马光 撰
枢密直学士张咏知益州有巡检所领龙猛军人溃为
群盗龙猛军者本皆募群盗不可制者充之剽悍善斗
连入数州俘掠而去蜀人大恐咏一日召钤辖以州事
委之谔然请其故咏曰今盗势如此而钤辖晏然安坐
无讨贼心是欲令咏自行也钤辖宜摄州事咏将出讨
卷七 第 1b 页 WYG1036-0372b.png

具于城西门上曰钤辖将出吾今饯之钤辖不得已勒
兵出城与饮于楼上酒数行钤辖曰某愿有谒于公咏
曰何也曰某所求兵粮愿皆应付咏曰诺老夫亦有谒
于钤辖曰何也咏曰钤辖今往必灭贼若无功而退必
断头于此楼之下矣钤辖震慄而去既而与贼战果败
士众皆还走几十里钤辖召其将校告之曰观此翁所
为真斩我不为异也遂复进力战大破之贼遂平
卷七 第 2a 页 WYG1036-0372c.png

牒曰勘杀人贼既而案问果一民也与僧同行于道中
杀僧取其祠部戒牒三衣因自披剃为僧僚属问咏何
以知之咏曰吾见其额上犹有系巾痕也(王胜/之云)
真宗造玉清昭应宫张咏上言不审造宫观竭天下之
财伤生民之命此皆贼臣丁谓诳惑陛下乞斩丁谓头
置于国门以谢天下然后斩咏头置于丁谓之门以谢
丁谓上亦不罪焉(不记/所传)
卷七 第 2b 页 WYG1036-0372d.png

位为枢密副使病甚真宗幸其第问疾所居在隘巷中
辇不能进左右请还上不许因降辇步至其第存问甚
至(原叔/云)
杨砺太祖建隆初状元及第在开封府真宗问砺何年
及第砺唯唯不对真宗退问左右然后知之自悔失问
砺不以科名自伐由是重之
真宗知开封府李应机知咸平县府遣散从以帖下县
卷七 第 3a 页 WYG1036-0373a.png

王也我所事者王之父也父之人可以笞子之人汝乃
敢如此杖之二十散从走归具道其语泣诉于王王不
答而默记其名嘉其谅直及即帝位擢应机通判益州
事召之登殿谓之曰朕方以西蜀为忧故除卿此官委
以蜀事此未足为大任卿行第勉之有便宜事密疏以
闻应机至州未几有走马入奏事前一日知州置酒饯
之应机故称疾不会走马心已不平及暮应机又使人
卷七 第 3b 页 WYG1036-0373b.png

走马不知其受上旨愈怒强应之曰诺明日走马使人
诣应机曰某治装已毕且行矣愿得所赍文疏应机曰
某之疏不可使人传也当自来受之走马虽怒其意欲
积其骄横之状具奏于上乃诣应机廨舍受其疏以行
既至升殿上迎问曰李应机无恙乎有疏来否走马愕
然失据即对曰有因探其怀出之上周览称善数四因
问应机在蜀治行何如走马踧踖转辞更称誉之上曰
卷七 第 4a 页 WYG1036-0373c.png

以闻蜀中无事行召卿矣顷之召入迁擢数岁中至显
官应机为吏强敏而贪财多权诈其后上亦察其人寖
疏之(李公/达云)
景德初契丹侵澶州枢密使陈尧叟奏请江河皆撤去
浮桥舟船皆收南岸敕下河阳陜州河中府如其奏百
姓大惊扰监察御史王济知河中府独不肯撤封还敕
书且奏以为不可陜州通判张稷时以公事在外州中
卷七 第 4b 页 WYG1036-0373d.png

由是知此二人明年召济为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
方且进用济性鲠直众多嫌之及寇相出济遂以郎中
知杭州徙知洪州而卒稷亦徙为三司判官转运使
景德初契丹犯河北王钦若镇府有兵十万馀契丹将
至城中惶遽钦若与诸将探符守诸门閤门使孙全照
曰全照将家子请不探符诸官自择便利处所不肯当
者某请当之既而莫肯守北门者乃以全照付之钦若
卷七 第 5a 页 WYG1036-0374a.png

所决北门至南门二十里请复待报必失机会不如居
中央府署保固腹心处分四面则大善钦若从之全照
素教蓄每地分弩手皆执朱漆弩射人马洞彻重甲随
所指挥用无不胜于是大开北门下钓桥以待之契丹
素畏其名皆环过攻东门良久舍之急趣故城是夜月
黑契丹自故城潜师复过魏府伏兵断其后魏兵不能
进退全照请于钦若曰若亡此兵是无魏也北门不足
卷七 第 5b 页 WYG1036-0374b.png

伤契丹后兵略尽魏乃复存(董照/云)
寇莱公少时不修小节颇爱飞鹰走狗太夫人性严尝
不胜怒举秤锤投之中足流血由是折节从学及贵母
已亡扪其痕辄哭(楚楷/云)
景德中契丹犯澶渊天子亲征枢密使陈尧叟王钦若
密奏宜幸金陵以避其锋是时乘舆在河上行宫召寇
准入谋事准将入闻内中人谓上曰群臣欲将兵何之
卷七 第 6a 页 WYG1036-0374c.png

怯懦无知不异于向者妇人之言今强敌迫近四方危
心陛下惟可进尺不可退寸河北将士旦夕望陛下至
气势百倍今若陛下回銮数步则四方瓦解敌乘其势
金陵可得至耶上善其计乃北渡河
丁寇异趋不协久矣寇为枢密使曹利用为副使寇以
其武人轻之议事有不合者莱公辄曰君一武夫耳岂
解此国家大体郓公由是衔之真宗将立刘后莱公及
卷七 第 6b 页 WYG1036-0374d.png

蜀中夺民盐井上以后欲舍其罪莱公固请必行其罪
是时上已不能记览政事多宫中所决丁相知曹寇不
平遂与郓公合谋罢莱公政事除太子少傅上初不知
岁馀忽问左右曰吾目中久不见寇准何也左右亦莫
敢言上崩太后称制莱公贬雷州是岁丁相亦获罪
张齐贤为布衣时倜傥有大度孤贫落魄常舍道上逆
旅有群盗十馀人会食于逆旅之间居人皆惶恐窜匿
卷七 第 7a 页 WYG1036-0375a.png

乎盗喜曰秀才乃肯自屈何不可者顾吾辈粗疏恐为
秀才笑耳即延之坐齐贤曰盗者非龌龊儿所能为也
皆世之英雄耳仆亦慷慨士诸君又何间焉乃取大碗
满酌饮之一举而尽如是者三又取豚肩以指分为数
段而啖之势若狼虎群盗视之愕眙皆咨嗟曰真宰相
器也不然何能不拘小节如此也他日宰执天下当念
吾曹皆不得已而为盗耳愿早自结纳竞以金帛遗之
卷七 第 7b 页 WYG1036-0375b.png

张齐贤真宗时为相戚里有争分财不均者更相诉讼
又因入宫自理于上前更十馀日不能断齐贤曰是非
台府所能决也臣请自治之上许之齐贤坐相府召诸
讼者曰汝非以彼所分财少乎皆曰然即命各供状结
实乃召两吏趣从其家令甲家入乙舍乙家入甲舍货
财皆按堵如故分书则交易之讼者乃止明日奏上大
悦曰朕固知非君莫能定者(张昭/孙云)
卷七 第 8a 页 WYG1036-0375c.png

咨知府有李太监者尧咨旧交其子尤为强暴一旦以
事自致公府尧咨问其父兄宦游何方得安信否语言
勤至既而让曰汝不肖无赖如是我不能与汝言官法
又不能及汝恃赎刑无复耻耳我与尔父兄善义犹骨
肉当代汝父兄训之乃引于便坐手自杖之数十下由
是子弟亡赖者皆惕息然其用刑过酷有博戏者杖之
桎梏列于市置死马于其傍腐臭气中疮皆死后来者
卷七 第 8b 页 WYG1036-0375d.png

真宗时王钦若善承人主意上望见辄悦之每拜一官
中谢日辄问曰除此官且可意否其宠遇如此钦若为
人阴险多诈善以巧谲中人人莫之悟与王旦同为相
翰林学士李宗谔有时名旦善视之旦欲引参政事以
告钦若钦若曰善旦曰当以白上宗谔家贫禄廪不足
以给婚嫁且前后资借之凡千馀缗钦若知之故事参
知政事中谢日所赐物近三千缗钦若因密奏宗谔负
卷七 第 9a 页 WYG1036-0376a.png

已债非为国择贤也明日旦果以宗谔名荐于上上作
色不许其权谲皆此𩔖后罢相为资政殿学士故事杂
学士并在翰林学士下及钦若入朝上见其位在李宗
谔下怪之以问左右左右以故事对上即除钦若资政
殿大学士位在翰林学士上资政殿大学士自此始初
钦若与丁谓善援引至两府及谓得志稍叛钦若钦若
憾之及立皇太子以当时两府领少师少傅少保召钦
卷七 第 9b 页 WYG1036-0376b.png

寻有诏钦若以太子太保归班钦若袖诏书曰上命臣
以归班不识诏旨所谓上留其诏改除司空资政殿大
学士顷之钦若宴见上问卿何故不如中书对曰臣不
为宰相安敢之中书上顾都知送钦若诣中书视事钦
若既出使都知奏以无白麻不敢奉诏因归私第上命
中书降麻丁谓因除钦若节度使同平章事西京留守
(案此下原/本缺数句)钦若上表请觐未反亟留府事委僚属而入
卷七 第 10a 页 WYG1036-0376c.png

南京分司会今上即位丁谓败章献太后以钦若先朝
宠臣复起知升州自升州召还至北京大臣始知之既
至复为相然钦若不复大用事如真宗时矣未几有朝
士自外方以寄遗钦若为人所知钦若因自发其事太
后由是解体顷之薨于位谥曰文穆无子养族人为后
钦若方用事时四方馈遗不可胜纪其家金帛图书奇
玩富于丁谓为天火所焚一朝殆尽(辛若/渝云)
卷七 第 10b 页 WYG1036-0376d.png

镇天雄契丹既退王亲军率大兵向魏府魏府钤辖惧
欲闭城拒之文穆曰不可若果如此则积嫌遂形是成
其叛心也乃命于城外十里结䌽棚以待之至则迎劳
欢宴饮酒连日既罢其所统兵皆已分散诸道矣亲军
皆不知焉康定初河亭上遇一朝士缞服者言之
王钦若为翰林学士与比部员外郎直集贤院修起居
注洪湛同知贡举湛后差入贡院时诸科已试第六场
卷七 第 11a 页 WYG1036-0377a.png

举人赂书睿掌以姓名语钦若皆奏名有济源经科因
一僧许赂钦若银十铤既入六铤馀负而不归僧往索
之因喧斗事发下御史台鞫案事方纷纭真宗擢钦若
参知政事中丞赵昌言以狱辞闻收钦若下台对辨上
虽知其事终不许曰朕待钦若至厚钦若欲银当就朕
求之何苦受举人赂耶且钦若才登两府岂可遽令下
吏乎昌言争不能得湛乃独承其罪诏免死罪杖背免
卷七 第 11b 页 WYG1036-0377b.png

是时适在其家没以为赃钦若内亦自愧其后擢湛子
鼎为官以报之真宗晚年钦若恩遇寖衰人有言其受
金者钦若于上前辨白乞下御史台覈实上不悦曰国
家置御史台固欲为人辨虚实耳钦若惶恐因求出藩
乃命知杭州(苏子/容云)
王钦若为亳州判官监会亭仓天久雨仓司以榖湿不
为受纳民自远方来输租者食榖且尽不能得输钦若
卷七 第 12a 页 WYG1036-0377c.png

太宗大喜手诏答许之因识其名秩满入见擢为朝官
真宗即位钦若首乞免放欠负由是大被知遇以至作
相天圣初契丹遣使请借塞内地牧马朝廷疑惑不知
所答钦若方病在家章献太后命肩舆入殿中问之钦
若曰不与则示怯不如与之彼以虚言相恐喝耳未必
敢来宜密诏曹玮使奏乞整顿士马以备非常太后从
之契丹果不入塞地玮时知定州(董沔/云)
卷七 第 12b 页 WYG1036-0377d.png

几思其才辄复起用真宗重于进退大臣制辞亦加审
慎向敏中为相典故薛居正宅居正子妇柴氏上书讼
敏中典之亏价且言敏中欲娶己己不许上面问敏中
对曰臣自丧妻以来未尝谋及再娶既而上闻其欲娶
王承衍女弟责其不实罢相归班其麻辞曰翌赞之功
未著廉洁之操蔑闻又曰朕选用不明搢绅兴诮议者
以敏中为终身摈弃不复用矣是时凡旧相出镇者多
卷七 第 13a 页 WYG1036-0378a.png

所爱伶人或付与富室辄有所得然人皆乐与之处不
以为非也张齐贤倜傥任情获劫盗或时纵遣之所至
著称上曰大臣出临方面惟向敏中尽心于民事耳于
是有复用之意会夏州李继迁末年兵败被伤(为潘罗/支所射)
(伤/)自度孤危且死属其子德明必归朝廷曰一表不听
则再请虽累百表不得请勿止也继迁死德明纳款上
亦欲息兵乃自永兴徙敏中知延州受其降事毕徙知
卷七 第 13b 页 WYG1036-0378b.png

为相薨相位
向相在西京有僧暮过村民家求寄止主人不许僧求
寝于门外车箱中许之夜半有盗入其家自墙上挟一
妇人并囊衣而出僧适不寐见之自念不为主人所纳
而强求宿而主人亡其妇及财明日必执我诣县矣因
夜亡去不敢循故道走荒草中忽堕眢井则妇人已为
人所杀先在其中矣明日主人搜访亡僧并妇尸得之
卷七 第 14a 页 WYG1036-0378c.png

为人所得因杀之投井中暮夜不觉失足亦坠其中赃
在井旁亡失不知何人所取狱成诣府府皆不以为疑
独敏中以赃不获为疑引僧诘问数四僧服罪但言某
前生当负此人死无可辨者敏中问之僧乃以实对敏
中因密使吏访其贼吏食于村店店妪闻其自府中来
不知其吏也问之曰某僧者其狱如何吏绐之曰昨日
已笞死于市矣妪叹息曰今若获贼何如吏曰府已误
卷七 第 14b 页 WYG1036-0378d.png

妇人者乃此村中少年某甲所杀也吏曰某人安在妪
指示其舍吏就舍中掩捕获之案问心服并得其赃一
府咸以为神(始平/公云)
王旦字子明大名人祖彻进士及第官至左拾遗父祐
以文学介直知名知制诰二十馀年官至兵部侍郎风
鉴精审旦少时祐尝明以语人谓旦必至公辅手植三
槐于庭以识之旦自幼聪悟宽裕清粹太平兴国中一
卷七 第 15a 页 WYG1036-0379a.png

酒税知州事何承矩荐其才行太宗诏除著作郎时方
兴文学修三馆建秘阁购文籍旦以选预校正遭父丧
趣出供职端拱中通判郑州事月馀徙濠州遭母丧去
诏复故任淳化初以殿中丞直史馆明年除右正言知
制诰四年同判吏部流内铨知考课院会妻父赵昌言
参知政事旦上奏以知制诰中书属官引唐独孤郁避
权德舆事固求解职上嘉而许之以礼部郎中充集贤
卷七 第 15b 页 WYG1036-0379b.png

诰依前修撰仍赐金紫逮真宗即位除中书舍人数月
召入翰林为学士寻知审官院兼通进银台司咸平三
年权知贡举锁宿旬日就拜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明
年迁工部侍郎参知政事景德初契丹南侵从车驾幸
澶渊时郓王留守京师暴得心疾诏旦权东京留守事
乘传而归听以便宜从事三年以工部尚书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明年车驾幸永安以旦为朝
卷七 第 16a 页 WYG1036-0379c.png

以旦为封禅大礼使又为天书仪卫使从登封泰山迁
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同平章事受诏作封禅坛颂迁
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及祀汾阴以旦为汾阴大礼使还
迁左仆射同平章事受诏作汾阴祠坛颂上更欲迁旦
官旦沥恳固辞乃止加昭文馆大学士及增加功臣而
已及圣祖降临又加门下侍郎玉清昭应宫成以旦为
玉清昭应宫使铸铜像成以旦为迎奉圣像大礼使宝
卷七 第 16b 页 WYG1036-0379d.png

使上以兖州寿丘为圣母降生之地于是处建景灵宫
以旦为朝修使宫成拜司空国史成进拜司徒天禧元
年进拜太保同平章事圣祖上尊号以旦为太极观奉
上宝册使旦在政府十有八年以疾辞累章不许及自
兖州还恳请备至乃诏册封太尉兼侍中五日一赴起
居因入中书遇军国有重事不以时日并入参决旦闻
之惶恐拜章乞寝恩至閤门候命乃止增加封邑而优
卷七 第 17a 页 WYG1036-0380a.png

其癯瘠恻然许之旦退复上奏明日册拜太尉依前玉
清昭应宫使罢知政事特给宰臣月俸之半仍令礼官
草具尚书省都堂署事之仪未及行其年九月己酉薨
赠太师尚书令谥文正上出次发哀群臣奉慰擢其弟
度支员外郎子大理评事睦为卫尉寺丞兄子大理寺
丞质为大理寺丞(案自其弟以下至此有脱讹旦兄懿/弟旭子雍冲素兄子睦弟子质也)
外孙韩纲苏舜元范禧并同学究出身子素弟子徽俱
卷七 第 17b 页 WYG1036-0380b.png

水同直史馆知制诰有僧善相谓若水曰王舍人他日
位极人臣富贵无与为比若水曰王舍人面偏而喉有
骨高如何其贵也僧曰作相之后面当自正喉骨高者
主自奉养薄耳后果如其言旦以宽厚清约为相几二
十年遭时承平人主宠遇至厚公廉自守中外至今称
之事寡嫂谨抚弟妹恩禄赐所得与宗族共之家事悉
委弟旭一无所问遇恩荫补遍于群从身没之日诸子
卷七 第 18a 页 WYG1036-0380c.png

藏金玉用茶毗火葬法作卵塔而不为坟其子弟不忍
但置僧衣于棺中不藏金玉而已
真宗时马知节林崇训皆以检校官签书枢密院事知
节为人质直真宗东封泰山车驾发京师上及从官皆
蔬食封禅礼毕上问宰臣王旦等曰卿等久食蔬不易
旦等皆再拜知节言蔬食者惟陛下一人而已王旦等
在道中与臣同次舍无不私食肉者又顾旦等曰知节
卷七 第 18b 页 WYG1036-0380d.png

涑水记闻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