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七
卷十七 第 150785b 页
卷十七 第 1a 页 0491-046.png
南华真经口义卷之十七虚六
    鬳斋林希逸
   外篇刻意
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
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
也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己矣此平
世之士教诲之人游居学者之所好也语大
功立大名礼君臣正上下为治而已矣此朝
廷之士尊主强国之人致功并兼者之所好
也就薮泽处间旷钓鱼间处无为而已矣此
卷十七 第 1b 页 0491-047.png
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间暇者之所好也吹呴
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
引之士养形之人彭沮寿考者之所好也若
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
江海而间不导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
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
德也
 刻雕刻也工苦用意以行为尚也为亢为
 高也怨诽愤世嫉邪也非世议论世事是
 非也枯槁寂寞也赴渊投赴渊静也即入
卷十七 第 2a 页 0491-048.png
 林恐不密入山恐不深之意为修好修洁
 也教诲之人为师于世也致功并兼是庄
 子当时目击之语避世间暇隐者也逃世
 远去超出是非之外故与为亢非世者不
 同能经鸟申即华佗五禽之戏也无不忘
 无不有即无为无不为也无极无定止也
 众美从之备万善也圣人得天地自然之
 道故如此也
故曰夫恬惔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
道德之质也故曰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平
卷十七 第 2b 页 0491-049.png
易则恬惔矣平易恬惔则忧患不能入邪气
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此篇只是一片文字自此以下连下许多
 故曰字临末用一譬喻却以野语有之为
 结须子细看他笔势波澜道德之质本然
 者曰质乎易恬惔即是无为之意神不亏
 即是德全著此三字愈见精神
故曰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
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
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去知与
卷十七 第 3a 页 0491-050.png
故循天之理故无天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
责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虑不豫谋光矣
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
神纯粹其魂不罢虚无恬惔乃合天德
 天行顺天理而行也物化视身犹蜕也同
 波同流也随所感而后应我无容心故超
 出乎祸福之外矣迫而后动不得已而俊
 起无心应物之意也知私智也故事迹也
 去其私智离于事迹则循乎自然矣若浮
 若休即泛然无著之意不思虑不豫谋即
卷十七 第 3b 页 0491-051.png
 何思何虑也光而不耀自晦也信而不期
 不取必于物也其神全故纯粹其魂静故
 不劳罢与疲同
故曰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
德之失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一而不变静
之至也无所于迕虚之至也不与物交淡之
至也无所于逆粹之至也
 有所悲乐有所喜怒有所好恶则非自然
 矣忧乐不系于心方为至德一而不变便
 是主一而无适也无所于忤顺自然也忤
卷十七 第 4a 页 0491-052.png
 逆也不与物交感而后应虽与物接而不
 为物所累也曰静曰虚曰淡曰粹即是一
 个自然之德如此发挥忤与逆同但忤深
 而逆差浅故作两句下粹无疵也
故曰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
则竭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
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故曰纯粹而不杂
静而一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
之道也
 形劳则弊精用则劳此养生家切实之语
卷十七 第 4b 页 0491-053.png
 即前篇不摇其精乃可长生是也劳而不
 已必至于竭故曰劳则竭以水为喻虽似
 寻常之说但曰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则
 非全然如枯木死灰矣不杂则清莫动则
 平此无为也不流不能清此无为之中有
 为也香严所谓唤做闲坐又不得也郁闭
 而不流则是襌家所谓坐在以此下鬼窟
 里所谓默照邪禅也天之行也一日一周
 非无为之有为乎故曰天德之象也养神
 即是养生提起一个神字便亲切了此便
卷十七 第 5a 页 0491-054.png
 是道家之学释氏却不肯说道般神字如
 曰无始以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身便
 是骂破这般神字
夫有干越之剑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
至也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于天下
蟠于地化育万物不可为象其名为同帝纯
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
精通合于天伦
 宝爱其剑则柙而藏之剑且如此况精神
 乎此精用则劳之譬也四达旁流下蟠上
卷十七 第 5b 页 0491-055.png
 际言精神之用如此也化育万物亦此神
 也然而无迹可见故曰不可为象同帝者
 谓功用与天帝同也为纯素之学者其始
 则唯神是守守而勿失因功久也久则与
 神为一矣此大而化之之时也守而未化
 犹与道为二也化则与道为一矣天伦即
 天理也一而至于精通则与天合此圣而
 不可知之谓神也此一章颇与吾书合但
 说得鼓舞变动遂成异端
野语有之曰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
卷十七 第 6a 页 0491-056.png
圣人贵精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
者谓其不亏其神也能体纯素谓之真人
 野语田野之语犹里语也圣人贵精精即
 神也以利名志三句形此一句也素一色
 也故曰无所杂纯浑全也故曰不亏纯素
 即乾之纯粹精也真人至人也前曰圣人
 之德此又曰真人便如内篇所谓至人无
 已神人无名皆只是圣人字却换许多名
 字非曰真人至人又高于圣人也
 刻意言养神而有天行物化之论缮性言
卷十七 第 6b 页 0491-057.png
 存身而有时命行谬之说以养神存身分
 作两篇此其分别学问工夫处读者不曾
 子细为之参究甚孤庄子千载之意
   外篇缮性
缮性于俗学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以
求致其名谓之蔽蒙之民
 缮性治性也缮性以俗学讥当时儒墨之
 言性也初自然之理性也滑汨没也滑欲
 于俗以利欲滑没于世俗之中也明虚明
 之理也以俗学治性而求复其理性之初
卷十七 第 7a 页 0491-058.png
 滑于利欲而思欲致虚明之地此至愚而
 无知者也蒙蔽之民以此名俗学之愚者
 也文字起语最难如此喝起三句方说古
 之治道者真是好文字东坡言因读庄子
 而悟作文之法履之而后知也
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
之以知养恬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
夫德和也道理也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
义也义明而物亲忠也中纯实而反乎情乐
也信行容体而顺乎文礼也礼乐偏行则天
卷十七 第 7b 页 0491-059.png
下乱矣彼正而蒙已德德则不冒冒则物必
失其性也
 恬静定也定能生慧故曰以恬养知知吾
 有生之初本来无物何以知为如此而后
 能静定故曰以智养恬二者交相养而后
 得其自然之性理顺也和理犹曰和顺也
 静定而得其本然和顺之性故曰和理出
 于性性字即自然字恬养知知养恬此六
 字最妙释氏有曰戒生定定生慧却未说
 慧能生定也如此等处当子细读道德即
卷十七 第 8a 页 0491-060.png
 是和顺故曰德和也道理也无不容即无
 不爱也无不理即各得其宜也义明于中
 而后能与物亲便是尽己之谓忠也情发
 见者也以中心之真纯而见于外以其发
 见者而反求之中心即是乐则生矣生则
 乌可已也故曰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信
 其容体之所行而有自然之节文即是动
 容周旋皆中礼也故曰信行容体而顺乎
 文礼也信任也信行犹安行也外求礼乐
 而不知其本故曰偏行犹言只见得一半
卷十七 第 8b 页 0491-061.png
 也蒙晦也德积于己不自昡露而彼物自
 正故曰彼正而蒙已德彼正即物正也不
 冒者言我非以德加诸人也德不自晦而
 求以加诸人则失其自然者矣故曰冒则
 物必失其性以善服天下不若以善养天
 下便是此意
古之人在混芒之中与一也而得澹漠焉当
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
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
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
卷十七 第 9a 页 0491-062.png
 混芒之中即晦藏不自露之意澹然漠然
 上下不相求之意举世皆纯全而于造无
 所欠阙故曰至一莫之为者言无所容力
 也鬼神不扰山川鬼神莫不宁也四时得
 节天地节而四时成也
逮德下衰及燧人伏戏始为天下是故顺而
不一德又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
安而不顺德又下衰及唐虞始为天下兴治
化之流𣻏醇散朴离道以善险德以行然后
去性而从于心心与心识知而不足以定天
卷十七 第 9b 页 0491-063.png
下然后附之以文益之以博文灭质博溺心
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
 三个下衰其又自奇知有理之可顺则其
 纯者一已离矣故曰顺而不一人各以理
 为安则知有已知有已则离于道矣故曰
 安而不顺作意于为天下而兴其教化则
 非无为自然者故曰𣻏醇散朴𣻏漓也有
 善之名则远于道矣有行之可见则德不
 平易自然矣故曰离道以善险德以行险
 不平易也去其自然之性而从其有为之
卷十七 第 10a 页 0491-064.png
 心故曰去性而从于心我以有心为彼以
 有心应故曰心与心识识相识察也似此
 心字皆□心也文者又华也博者名物之
 多也礼乐庶事备也用其知不足又附益
 之以礼乐故曰知而不足以定天下附之
 以文益之以博博繁多而寡要也用心于
 此则犹陷溺也
由是观之世丧道矣道丧世矣世与道交相
丧也道之人何由兴乎世世亦何由兴乎道
哉道无以兴乎世世无以兴乎道虽圣人不
卷十七 第 10b 页 0491-065.png
在山林之中其德隐矣隐故不自隐
 道与世交相丧言两不相入也既不相入
 则有道之人何能作兴世俗之闻见世俗
 之人又何由而知道举世皆不知道则圣
 人虽在目前亦不知矣非圣人自隐也人
 不知之不求隐而自隐矣故曰隐故不自
 隐言其所以隐者非圣人故意自隐也在
 目前而人不识之也此五字下得亦奇
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
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
卷十七 第 11a 页 0491-066.png
谬也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不
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此
存身之道也
 因上面隐字又拈起隐士来说隐士非欲
 伏身闭言藏知时不可也藏知邦无道则
 愚也时命大谬言与时命大相戾也谬戾
 也反一无迹者言成功而不有也道虽可
 行而付物于无心在我者一而已矣故曰
 反一根极即自本自根也极止也深根犹
 曰退藏于密也宁极犹曰安汝上也存我
卷十七 第 11b 页 0491-067.png
 以待时故曰深根宁极而待存身即存我
 也
古之行身者不以辩饰知不以知穷天下不
以知穷德危然处其所而反其性己久何为
哉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识小识伤德小行
伤道故曰正己而已矣乐全之谓得志
 因存身字又说个行身存不用之时也行
 用之时也不以辩饰知有所知见不饰以
 文辞也不以知穷天下有馀不敢尽也不
 以知穷德虽用知而不失其自然之性也
卷十七 第 12a 页 0491-068.png
 危然处其所所立者高也而反其性已即
 所谓反一无迹也无为者道之大也有为
 则为小行小行则害道矣不识不知者德
 之大也有所识知则为小识小识则夜德
 矣正已而物自正初不求于正物故曰正
 已而已矣以此为乐则所乐者全矣其快
 意者在此不在外物也得忘犹快意也以
 此二字生下一段又法也
古之所谓得志者非轩冕之谓也谓其无以
益其乐而已矣今之所谓得志者轩冕之谓
卷十七 第 12b 页 0491-069.png
也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傥来寄也寄之
其来不可圉其去不可往故不为轩冕肆志
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
矣今寄去则不乐由是观之虽乐未尝不荒
也故曰丧已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

 足于内者无求于外故曰无以益其乐便
 是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性
 命天爵也轩冕外物也适然而来故曰傥
 来去留在彼而不在我故曰寄此三字下
卷十七 第 13a 页 0491-070.png
 得奇绝知其去来之不可必故达亦不肆
 穷亦不屈故曰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
 趋俗趋俗者屈已以趋时也彼道也其乐
 道与他人乐轩冕同故曰乐彼与此同乐
 者在我则无时而能忧乐者在物则物去
 而乐亦去矣其乐既有去来则非真乐故
 曰虽乐未尝不荒也倒置者言不知本末
 也已与性本也物与俗末也重末而失其
 本故曰倒置之民
 此篇亦是一片又字最要看他结上生下
卷十七 第 13b 页 0491-071.png
 起下接上处



南华真经口义卷之十七